立秋躲秋是什么意思_躲秋的含义
立秋躲秋是什么意思
一年之中,二十四节气中有两个节气在古人看来特别重要,一个是立春,另一个就是立秋。其中,立春是阴盛走向阳盛,万物由萧条走向繁茂;而立秋是阳极转向阴极,从一片葱茏走向漫山枯萎。
古人认为天地万物由阴阳决定,转换时期,两种力量混沌交加,会对自然潮汐等产生影响,也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所以,立春时节要躲春,立秋时节要躲秋,提倡宜静不宜动。
如何躲秋
立秋到来时,虽然有了凉暑转换,但终究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话说得好,“秋后有一伏,还有24个秋老虎”,告诉我们,暑热并不会立马消退。
今年更是如此,202___年是晚立秋,立秋之后,不是有一伏,而是有两伏。19天的三伏天,也是创下了多年不遇的历史记录。而且“晚立秋,热死牛”,秋后还将延续高温炙热,只不过随着降水减少,高温湿热变成了高温燥热。
因此,立秋躲秋,首先就是要躲避正午的骄阳,特别是农村中的老农民,更是要尽量选择早晚凉爽时候上山劳动,避免中暑。
另外,许多老人还说,躲秋并不仅仅是躲避节日暑热,更是对节气交接时间的避讳。
2023年立秋时间是早还是晚
想知道今年的立秋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要先知道今年立秋的具体时间,2023年立秋具体时间:8月8日02:22:41,农历六月廿二。
立秋早晚的划分方法
划分方法一:立秋多在阴历六、七月之交,因此立秋在阴历六月为早,阴历七月为晚。
划分方法二:按照时间点来划分,0点-12点为早立秋,12点-24点为晚立秋。
根据划分方法一,看农历时间,2023年立秋是农历六月廿二,所以是早立秋。
根据划分方法二,看公历时间,2023年立秋是凌晨2点,所以是早立秋。
所以2023年立秋是早立秋。
立秋等同于入秋吗
立秋不等同于入秋。立秋预示着秋天的脚步即将到来,但此时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气温仍然较高。
现代气候意义上的季节是用气温来划分的。根据气象行业标准《气候季节划分》,当某地连续5天的滑动平均气温都低于22摄氏度,就认为入秋了。按照这一标准,从全国立秋期间30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来看,除了大兴安岭和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大部地区平均气温都高于22摄氏度,华北东南部、黄淮及以南的大部地区、新疆南部等地都超过25摄氏度,所以立秋并不意味着秋天已经来到,大部分地区的暑气仍很重,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真正进入秋季。
我国各地入秋时间相差很大,常年情况大致是:东北大部、华北北部和西北部、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东部、新疆中北部等地8月入秋;华北中南部、黄淮大部、江淮大部、江汉北部、西南地区东部、新疆南部等地9月入秋;江南大部、华南中北部等地10月入秋;华南南部11月入秋。青藏高原大部和大兴安岭北部等地常年夏季凉爽气温低,没有气候意义上的夏天,春秋相连,如拉萨、西宁、昆明等。
立秋后天气还热多久
立秋后天气还会热半个月左右,不同地区具体时间不一样。
一般立秋只是代表天文上秋天的到来,并没有到气象意义上的秋天,但是立秋后我国的北方地区气温会明显下降。
在我国西部及东北等地会感到秋风送爽,中部地区会在8月下旬会感受到丝丝凉意,浙江、江苏地区进入10月才会感到有秋风吹入,广州及海南等地11月上半旬才会感受到秋意的来临。
在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C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开始,而我国地域广大、幅员辽阔,纬度、海拔跨度都很大,这就决定了全国各地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秋季。
从其气候特点看,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散,秋阳肆虐,一时暑气难消,故民间古来就有“秋老虎”之说。
气象资料显示,这种炎热的气候,一般要持续到9月的中下旬,天气才开始真正凉爽起来。虽说立秋之后,暑气余威仍在,但总的趋势是天气渐渐凉爽。气温的日较差变化开始明显,通常是白天很热,而夜晚比较凉爽。
★ 秋夕古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