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诗句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好咚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常见的诗句(共含9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好咚咕”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常见的诗句

篇1:常见的诗句

常见的诗句

珍惜机会的诗句

1、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满江红》

2、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施耐庵

3、识时务者为俊杰,味先几者非明哲。——程允升

4、时则动,不时则静。——佚名

5、时来易失,赴机在速。——房玄龄

6、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罗隐

7、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桓宽

8、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 ——苏轼

9、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佚名

10、机会不会上门来找;只有人去找机会。 ——狄更斯

11、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张九龄

12、当取不取,过后莫悔。——施耐庵

13、当你为错过太阳而流泪时,你也将错过群星。——泰戈尔

1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

形容丽江的诗句

1、玉龙卧雪秋寒早,为访幽境踏栈行。古木原林猿声急,沱雨冷风游兴浓。——《丽江玉龙雪山探幽》 2、夏日艳阳去丽江,高原景色不寻常。白云朵朵树上挂,溪流汩汩山涧淌。梯田层叠似明镜,林间时隐现牛羊。又是一年农忙时,仿佛已闻稻花香。——《去丽江》

3、水流双车转,桥小百座横。故道茶马远,古柳又新春。——《游丽江古城》

4、石板沿街铺设,水溪穿巷流经。古楼新曲夜升平,鬓影衣香春景。好酒席间无醉,鲜花两岸留名。鼓声阵阵叹枯荣,苦辣酸甜心境。 ——《西江月·丽江古城》

5、家家流水,塘塘垂柳,五彩石清爽路。桃花源里走一回,携妻子,轻轻慢步。瓦屋栉比,院芳香郁,颇好客民风朴。来生木府做闲人,叹没有、阎王笔簿。——《鹊桥仙·游丽江古城大砚镇》

6、古城夜空茶酒香,游人如织赛马帮。小桥流水垂柳倒。今日已非古时廊。 ——《夜游丽江古城》

7、高原水乡不虚名,小桥流水杨柳亭。十里酒吧千年月,绝胜江南别样情。玉龙雪峰白云飞,蓝月湖波翠如翡。甘海子草色漫天,牧歌遥遥骏马归。 ——《丽江行》

8、翠色山峦下,商居掩古城。花溪迎曲巷,岁月久悠增。——《寻丽江古城》

9、边陲古城气势雄,遍布名胜醉春风。遥望玉龙琼山峻,俯视墨潭泉液通。万朵茶花一半山,千翠绿树十三峰。佛洞烟霞锁翠微,金沙虎跳腾碧空。——《滇西游记》

10、深夜不能眠,举杯无管弦。美酒英雄泪,明月佳人眼。离家千万里,彩云照西南。兄弟情义在,豪饮醉不还。——《丽江感怀》

篇2:常见端午节的诗句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一、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唐.殷尧藩.《七律·端午》

二、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文秀.《端午》

三、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宋.宋祁.《屈原祠》

四、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五、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宋.张耒.《和端午》

六、正是浴兰时节动。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七、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 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八、细缠五色臂丝长。 —— 舒頔《小重山•端午》

九、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 舒頔《小重山•端午》

十、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 殷尧藩《同州端午》

十一、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杜甫《端午日赐衣》

十二、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十三、碧艾香蒲处处忙。 —— 舒頔《小重山•端午》

十四、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 赵蕃《端午三首》

十五、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 权德舆《端午日》

十六、菖蒲酒美清尊共。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十七、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十八、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清.李静山.《节令门·端阳》

十九、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唐.张建封.《竞渡歌》

二十、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 —— 范成大《鹧鸪天》

二十一、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 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二十二、重午佳辰独掩门。 —— 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二十三、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 赵蕃《端午三首》

二十四、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 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二十五、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 —— 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二十六、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 —— 杜甫《惜别行》

二十七、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李隆基《端午》

二十八、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 苏轼《浣溪沙•端午》

二十九、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陆游《乙卯重五诗》

三十、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 殷尧藩《端午日》

三十一、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 边贡《午日观竞渡》

三十二、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 苏轼《浣溪沙•端午》

三十三、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 贝琼《已酉端午》

三十四、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 文天祥《端午即事》

三十五、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三十六、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宋.苏轼.《屈原塔》

三十七、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 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三十八、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 褚朝阳《五丝》

三十九、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 舒頔《小重山•端午》

四十、五色新丝缠角粽。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篇3:常见端午节的诗句

1、《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3、《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4、《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5、《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6、《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7、《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8、《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9、《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10、《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篇4:常见的古代经典诗句

常见的古代经典诗句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孔子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

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沁园春·雪》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篇5:常见的中秋节诗句?

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而来。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中秋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历史发展,后来历法融合,使用阴历(夏历),所以将“祭月节”由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篇6:常见的元宵节诗句

1、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龙溪笑语连天际,凤垸欢歌满埠头。华夏巍巍萦紫气,尧乡荡荡灿红楼。良辰美景多宏愿,圆月昭昭照九州。——伯永《壬辰元宵夜咏》

2、风缓月圆夜,炮竹连宿宵。不为去岁人,只作佳人告。岁岁复年年,何向寄柳梢。年年复岁岁,却报黄昏早。董郎犹有时,百鸟筑鹊桥。叹将杜宇心,泠风自知晓。——古堡长烟《元宵夜》

3、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4、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5、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毛滂《踏莎行·元夕》

6、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7、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丘逢甲《元夕无月》

8、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9、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唐顺之《元夕影永冰灯》

10、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11、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李梦阳《汴京元夕》

12、元宵佳节月儿圆,全家团聚过大年。半醉半醒逛街市,偕妻携子游乐园。千树霓虹流光转,万家灯火照无眠。爆竹声声除旧祟,银花朵朵接财源。鱼龙狂舞阑珊处,儿童蹦跳笑声甜。——秦渝《元宵夜》

13、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14、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5、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16、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7、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8、比拟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影蛾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七宝修成合璧,重轮岁岁中天。——纳兰性德《清平乐·上元月蚀》

1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0、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1、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

22、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23、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刘克庄《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24、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5、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6、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27、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

28、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29、五光十色花千树,姹紫嫣红不夜天。艳艳灯笼高高挂,唯求福祉百万年。——飒然《元宵》

30、年到元宵灯火燃,龙腾狮舞夜难眠。满帘花影月三五,一碗汤圆情万千。——雪花飘舞《元宵夜思儿》

31、灯转华夏千年过,些小佳节继开来。香车宝马今何在?喜庆中原亿众安。——残简春秋《元宵有感》

32、明月一轮虚画屏,春寒催雨下空庭。江南过尽无人识,留得梅花试眼青。——荒漠之旅《元宵无月》

33、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34、雨点稀疏掩月明,无妨今夜尽欢情。阑珊意散烟花闪,豪放心收爆竹鸣。鼓击锣敲迎福景,龙腾狮舞伴春声。万家灯火元宵闹,一碗汤圆瑞气盈。——杨璐《雨夜元宵》

35、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36、岁岁闹元宵,轰天锣鼓敲。烟花分外美,民俗实堪骄。琴瑟伴歌舞,佳人摆细腰。万疆安泰日,户户醉酕醄。——东方骏《庆元宵》

37、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38、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39、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40、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41、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42、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43、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王守仁《元夕》

44、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45、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46、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

47、玉润珠圆春韵浓,听吟犹睹远方容。汤团蜜饯甜心里,网下难逢网上逢。——江雪涛《元宵情》

48、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49、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佚名《折桂令·元宵》

50、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

拓展: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赏析

这一首词的上半阕写正月十五的晚上,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一簇簇的礼花飞向天空,然后像星雨一样散落下来。一开始就把人带进“火树银花”的节日狂欢之中。“东风夜”化用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宝马雕车香满路”: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跟下句的“鱼龙舞”构成万民同欢的景象。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凤箫”是排箫一类的吹奏乐器,这一里泛指音乐;“玉壶”指明月;“鱼龙”是灯笼的形状。这一句是说,在月华下,灯火辉煌,沉浸在节日里的人通宵达旦载歌载舞。

词的下阕仍然在写“元夕”的欢乐,且一对意中人在大街巧遇的场景。只不过上阕写的是整个场面,下阕写一个具体的人,通过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个人的欢乐自然地融进了节日的欢乐之中。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一句写的是元宵观灯的女人,她们穿着美丽的衣服,戴着漂亮的手饰,欢天喜地朝前奔去,所过之处,阵阵暗香随风飘来。“雪柳”是玉簪之类的头饰。

“众里寻他千百度”:(这一人)对着众多走过的女人一辨认(但没有一个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偶一回头,却发现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处。

“灯火阑珊”勿作“良夜将逝”解,“灯火阑珊”虽然是灯火渐渐散尽的意思,但这一儿说的'是天空飘洒下来的礼花,快接近地面时早已熄灭散尽,所以即使头上有流光溢彩,站立的地方却是昏暗的。

同时,另外一种说法认为: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是对他自己的一种写照。根据历史背景可知,当时的他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也就像站在热闹氛围之外的那个人一样,给人一种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觉,体现了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

作为一首婉约词,这一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词从开头起“东风夜放花千树”,就极力渲染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然而辛弃疾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与众不同。这首词描绘出元宵佳节通宵灯火的热闹场景,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这首词有寄托,可谓知音。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辛弃疾理想人格的化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一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

全词主要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表达出辛弃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词人对理想的追求的执着和艰辛)。

下阕,专门写人。辛弃疾先从头上写起:这一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一些盛装的游女们,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只有衣香还在暗中飘散。这一些丽者,都非辛弃疾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一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竟有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大悟: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又有什么意义与趣味呢!

篇7:常见端午节的诗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篇8:常见端午节的诗句

一、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唐・殷尧藩・《七律・端午》

二、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文秀・《端午》

三、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宋・宋祁・《屈原祠》

四、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五、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宋・张耒・《和端午》

六、正是浴兰时节动。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七、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 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八、细缠五色臂丝长。 ―― 舒E《小重山端午》

九、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 舒E《小重山端午》

十、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 殷尧藩《同州端午》

十一、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杜甫《端午日赐衣》

十二、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十三、碧艾香蒲处处忙。 ―― 舒E《小重山端午》

十四、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 赵蕃《端午三首》

十五、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 权德舆《端午日》

十六、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 舒E《小重山端午》

十七、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十八、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清・李静山・《节令门・端阳》

十九、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唐・张建封・《竞渡歌》

二十、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 ―― 范成大《鹧鸪天》

二十一、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 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二十二、重午佳辰独掩门。 ―― 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二十三、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 赵蕃《端午三首》

二十四、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 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二十五、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 ―― 储光羲《大T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二十六、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 ―― 杜甫《惜别行》

二十七、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李隆基《端午》

二十八、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 苏轼《浣溪沙端午》

二十九、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陆游《乙卯重五诗》

三十、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 殷尧藩《端午日》

三十一、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 边贡《午日观竞渡》

三十二、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 褚朝阳《五丝》

三十三、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 贝琼《已酉端午》

三十四、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 文天祥《端午即事》

三十五、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三十六、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宋・苏轼・《屈原塔》

三十七、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 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篇9:常见端午节的诗句

1、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卢祖皋《小龙吟・淮西重午》下阕

2、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陈与义《临江仙》

3、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文天祥《端午》

4、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端午》

5、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6、画船纵横湖水滨,彩丝角黍斗时新。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几人?――胡仲弓《端午》

7、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⒒鹘诶足巽伲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G鬣动,EX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刘禹锡《竞渡曲》

8、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苏轼《屈原塔》

9、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10、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高箸《重午怀旧

11、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12、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李石《长相思重午》

13、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流棹西来恨未消,鱼龙寂寞暗风潮。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文天祥《端午感兴》

常见端午节的诗句

常见调查报告

常见标语

常见的近义词

常见早安说说

常见的谚语

常见职业英语词汇

临考常见病症

常见早安语录

个人简历常见误区

常见的诗句(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常见的诗句,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