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数学:对应排列(共含8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好好学习不掉发”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活动目标
1、了解猫、兔子等常见小动物喜欢吃的食物,能将小动物与他们喜爱的食物进行匹配。
2、能通过一一对应比较出两组物品一样多。
活动准备
教具:《活动用书》第45页的贴图(虫子、肉骨头、桃子、鱼、萝卜、竹子);磁贴(5只兔子、5个萝i、)猫、狗、熊猫和小鱼、肉骨头、竹子的图片各一张。
学具:《活动用书》第45页的贴图(虫子、肉骨头、桃子、鱼、萝》、竹子)磁贴(5只兔子、5个萝》),白板,《活动用书》第21、22页。
活动过程
给小动物匹配喜欢吃的食物
●教师模仿猫叫:“喵喵……谁来我们班作客了?”出示小猫图片,引导幼儿欢迎小猫。
●分别出示小狗、熊猫的图片,师幼共同欢迎小动物。
●教师:“小动物来作客,我们可以请他们吃点什么呢?”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介绍猫、狗、熊猫分别喜欢吃什么。教师出示小鱼、肉骨头、竹子等图片:“这些是什么?哪个小动物喜
欢吃鱼?……我们把这些好吃的东西送给小动物吧!”请幼儿给小动物送点心,边送边说。如:“小猫,我请你吃小鱼……”
操作活动1(《活动用书》第21页:爱吃的食物)
●教师:“许多小动物也到didi鼠家去作客了,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小动物?”观察画面,看看说说有哪些小动物到didi鼠家去作客。
●教师:“你能告诉didi鼠宝宝,这些小动物都喜欢吃什么吗?”请幼儿介绍小动物们喜欢吃的食物。
●教师:“didi鼠给客人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我们来帮他分给小动物吧!把客人喜欢吃的食物放在他面前的餐盘里。”请幼儿取出贴图上的食物,摆放在相应小动物的餐盘里,鼓励幼儿边放边说。
教学提示:
幼儿对动物生活习性的认识了解是本次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教师要根据班级幼儿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动物,或者在此活动之前,丰富幼儿相关经验。
教学提示2
如果幼儿的意见不一致,可提出来集体讨论辨析。
操作活动2(《活动用书》第22页:给小兔送萝卜)
●请幼儿打开《活动用书》第22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有什么,告
●告诉幼儿:“又有谁来了?小兔们听说didi鼠买了好多萝卜,都蹦蹦跳跳地跑过来要吃萝卜。”教师:“didi鼠要送给每只小兔一个萝卜。”请幼儿取出磁贴上的兔子和萝i、,给每只小兔子送一个萝卜,看看说说这些萝卜够不够小兔子们吃
拓展活动:我的食物在哪里
●了解常见的小动物喜欢吃的食物,能将食物与动物进行匹配。
●感受数学游戏带来的快乐。
●小鸡、小鸭、山羊、猫、狗等动物玩具,虫子、小鱼、草、骨头等食物图片。教师出示小鸡,小鸭、山羊、猫、狗等动物玩具,请幼儿认一认、说一说它们是谁。教师将这些小动物喜欢吃的食物藏在教室里。请幼儿每人抱一个小动物,带着小动物去找它们喜欢吃的食物。如果找错了,仍然把食物放在原地不动;如果找对了,就取出食物喂小动物,边喂边说:“小猫,我喂你吃小鱼……”
使用《练习册》
···引导孩子逐步完成《练习册》第18页:“送食物”和第”页:“打球去”的内容。
教学提示3
这里要帮助幼儿在两组排列形式不同的物体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活动目标:
1、学从多种颜色的物体中找出同一种颜色的物体,并进行归类。
2、促进幼儿比较,综合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创设春天花园的情景,花园里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花若干朵。
2、物质准备:花篮若干个,红、黄、白蝴蝶头饰各幼儿人数的三分之一,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幼儿伴随着轻柔的音乐,自由地到春天的花园里参观。
提问:花园里有几种颜色的花?都有哪几种颜色?
(二)教师讲诉故事《三只蝴蝶》(经过改编)
提问:1、故事里有几只蝴蝶?她们是什么颜色的?
2、她们喜欢什么颜色的花?
(三)引导幼儿进行按颜色分类。
1、以“送花”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颜色的分类,并请幼儿自行检查是否送对了花。
(1)请幼儿给红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2)请幼儿给黄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3)请幼儿给白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2、以“避雨”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把颜色分类。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
玩法: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蝴蝶的头饰,扮演蝴蝶,在花园里自由飞翔玩耍。当听到打雷的声音后,赶快去找和自己相同颜色的花朵避雨。当太阳出来后,蝴蝶高高兴兴地在草地上唱歌、跳舞、做游戏。
(2)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是否找到对颜色。
(四)幼儿在游戏中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活动通过幼儿自己亲自操作、游戏等的一系列串联的活动,让幼儿掌握了如何按颜色分类,几个活动的目的虽都是让幼儿按颜色分类,但幼儿并不感到枯燥,而且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将本来单一的活动变得丰富起来,目标完成的很好。
目标:
1.乐与参加数学活动
2.能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排序
3.学会根据物体特征做标记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准备:
1.教具:彩色鱼9条(由3种颜色组成,大中小各3条) 鱼缸图片3张,红、黄、蓝三色标签各一份
2.学具:幼儿用彩色鱼,人手9条,形状颜色同教具相同
过程:
一、念儿歌进教室
边念儿歌(附后)边做动作进教室,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
二、出示教具(集体活动)
1. 出示彩色鱼,无规律排放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小客人来到我们苗9班,小朋友们想知道是谁吗?”
2.引导幼儿发现彩色鱼的特点
“我们来看看这些小鱼好看吗?它们都有些什么颜色?它们的颜色都是一样的吗?我们来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同啊?”
三、出示学具(个别活动)
“小鱼们今天遇到一个难题,想请我们聪明的小朋友帮帮它们,好吗?刚刚小鱼们看到我们小朋友进教室的时候排队排的很整齐,它们也想排个队,请小朋友们帮它们也排个队好吗?”
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彩色鱼排列,教师巡回指导。活动结束后收学具,放回学具袋并且放回椅子下面。
四、交流小结
师“刚刚我发现有很多的小朋友都用了很多的方法来为我们的小鱼排队,那我想请几位小朋友上来将你的方法排给其他小朋友看看”
请2—3位幼儿示范。
小结:彩色鱼的排列可以是按照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相同颜色放一排,花纹相同的放一排等方法进行不同的序列。
五、学习制作标记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活动目标:
1、能区分物体的高矮,按高矮的标注分类
2、能用这些都是高(矮)的来表述分类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大小相同、高矮不同的红房子个蓝房子个一座。高矮不同的白色杯子、黄色杯子个两个
2、高矮标志,高矮不同、外观相同的罐子若干
3、幼儿活动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出示大小相同的红色房子和蓝房子,引导幼儿比较,复习对高矮的认识。
2、启发提问:这里有两座房子,请小朋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比较杯子的高矮。方法同上
3、以分杯子的形式,让幼儿按高矮的标志进行分类。 出示高矮标志,引导幼儿辨认:这是什么标志?看标志分类。引导幼儿表述分类的理由。为什么要这么分?
4、按物体的高矮分类。
5、罐子分类:提供高矮不同、外观相同的罐子,要求幼儿看标志进行高矮分类。
6、引导幼儿操作《高矮娃娃分类》 要求幼儿看标志进行高矮分类。
7、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引导幼儿表述分类的理由,你是怎么分的?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一、活动目标。
1、学从多种颜色的物体中找出同一种颜色的物体,并进行归类。
2、促进幼儿比较,综合能力的发展。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创设春天花园的情景,花园里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花若干朵。
2、物质准备:花篮若干个,红、黄、白蝴蝶头饰各幼儿人数的三分之一,录音机,音乐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伴随着轻柔的音乐,自由地到春天的花园里参观。
提问:花园里有几种颜色的花?都有哪几种颜色?
(二)教师讲诉故事《三只蝴蝶》(经过改编)
提问:1、故事里有几只蝴蝶?她们是什么颜色的?
2、她们喜欢什么颜色的花?
(三)引导幼儿进行按颜色分类。
1、以“送花”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颜色的分类,并请幼儿自行检查是否送对了花。
(1)请幼儿给红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2)请幼儿给黄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3)请幼儿给白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2、以“避雨”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把颜色分类。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
玩法: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蝴蝶的头饰,扮演蝴蝶,在花园里自由飞翔玩耍。当听到打雷的声音后,赶快去找和自己相同颜色的花朵避雨。当太阳出来后,蝴蝶高高兴兴地在草地上唱歌、跳舞、做游戏。
(2)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是否找到对颜色。
(四)幼儿在游戏中自然结束活动。
四、活动反思:
根据教材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在想颜色对于小班幼儿应该不容易掌握,所以我就设计了几个环节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游戏来反复认识颜色,并分类。通过实际操作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还不错。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物体的多少进行分类。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分析、比较能力。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5的各类实物卡若干,1―-5的数字卡、泡沫板各一,大头针若干。1-5元的钱币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带有1-5数字的泡沫板,请幼儿准确读出数字,然后每人拿一张画有不同数量物体的卡片,看看自己的卡片应该放在泡沫板的什么位置。老师和幼儿共同检查,请幼儿讲讲你拿的卡片上有几个什么?你把它放在哪里?为什么?
小结:个别幼儿放错的原因。
2、幼儿再取卡片,分组进行比赛,看谁放的对又快,对优胜者奖红五星。
3、对幼儿的出色工作发奖金:每人一张写有1-5元的钱币。
看看你是几元?老师说请把三元的钱举起来,拿三元钱币的幼儿举起卡片,看谁举得对,游戏反复多次。
4、活动延伸: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用钱币去买商品。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于是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中班数学活动形色对应教案
活动目标:
1、物体的形状和颜色进行分类。
2、用情景的学习方法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套操作材料(一个小绿人,红、黄、蓝衣服/裤子各一)。
2、幼儿每人一个图形宝宝(三角形或正方形)。
3、教师一套操作材料(二个小绿人,红、黄、蓝衣服/裤子各一,红、黄、蓝色图卡,三角形、正方形各一个。
4、大分类图一张,√两个,小分类图六张。
活动过程:
一、以导游的身份带幼儿去数学王国DD图形宝宝家。
1、找图形宝宝。引导幼儿观察图形的形状和颜色。
2、送图形宝宝回家。重点学会看分类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图形分类。
二、到数学王国DD服装店。
1、引导幼儿观察衣服和裤子的.颜色。
2、请一位幼儿整理服装(其中一件),要做到形色对应。
3、再次学习看分类图,巩固对分类图的认识。
三、给小绿人穿衣。
出示小绿人,老师在分类图操作√让幼儿帮忙给小绿人穿衣。
四、幼儿分组进行给小绿人穿衣,每组一张小分类图。
活动反思:
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活动目标]
通过给物品找朋友配对,感知匹配的概念。复习分类,联系日常生活培养分析判断能力。
引导幼儿学习将相关的.物体一一匹配,初步获得对应的经验。
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重点与难点]
如何将相关的物品图片对应摆放。
[活动准备]
1、”小明家"背景图两幅。(室内、室外)
2、室内放置物品图:床、桌、脸盆、碗。
室外放置物品图:被、椅子、毛巾、筷子。
红线一条、小旗一面。
教具:动物头挂件(小猫、小兔、小狗)(一半幼儿数)
动物的食物:(鱼、萝卜、骨头)(一半幼儿数)
学具:
第一组:将相关物品一一匹配。
每人排列方格板一块、篮子一个、操作插卡图片:
牙膏脸盆花瓶桌子锤
牙刷毛巾花椅子钉
第二组:找朋友。
每人排列方格图一张、篮子一个、操作卡片六对:
床脸盆桌子碗花锤
被毛巾椅子筷子花瓶钉
第三组:找对子。
每人一个分类盒,内有四格,每人四对操作卡片。
★ 《空间对应》教案
★ 形容词排列顺序
★ 排列句子顺序
★ 中班数学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