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亲子教育感悟:谢谢你做我的孩子(共含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水煎肉想瘦”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曾几何时,我觉得你成为了我的孩子应该是你的无上荣幸,我觉得我为你操碎了心,付出了我所能给予的最好的一切;曾几何时,我觉得你成为了我的孩子你应是心存感激的,我觉得作为你的母亲,没人能比我做的更好;曾几何时我活在这种自我满足与沾沾自喜中,站在一个施与者的角度去看你。
然而,我偶然间看到了一段话: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相互滋养。我原本以为自己为你付出了一切,到最后才发现,成全的,原来是我自己!我内心大惊,却为之撼动!
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外公去世了,虽然那个时候家境不好,但妈妈始终是他呵护在手心里的掌上明珠,妈妈对外公也是真的好,总是能想到外公的心坎里去!外公走后的第二天,妈妈来到我租住的房子里,眼圈红红的,她低声的絮说着:“昨天我给你外公喂了饭之后,他说让我给他洗洗脸擦擦胳膊,然后他让我把水盆端出去,说他口渴了让我给他倒杯水,还说谢谢你闺女!等我倒水进去他就已经走了,你知道吗?从今以后,我再也没有爸爸了……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我居然没有陪在他身边……”妈妈始终很平静,她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儿却始终没有留下来,她说其实特想痛哭一场但就是哭不出来,我想肯定是外公的在天之灵不愿看见他最爱的女儿流泪!外公之所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把最宝贝的女儿支出去肯定也是想在女儿心中留下一个完美的父亲形象,不想让女儿为自己伤心落泪!
妈妈说一想到外公对她说谢谢就心酸的不行,说外公把自己养那么大还反倒感谢自己,那个时候的而我不理解也说不出什么安慰的话,唯有静静的听着妈妈满腹的心事,但是现在,我想外公要讲得,也许是他因为养育妈妈学会了付出,学会了如何去爱,老了妈妈尽孝床前,他又有了收获,学会了被爱,所以他说谢谢,谢谢彼此的相互成全。
其实以前的我特别叛逆,不服于父母的管教,爸爸常年在外所以我总是跟妈妈对着干,觉得她对我过于严苛根本就不爱我,她的心里只有哥哥!直到大学时期父亲的突然离世我好像一下子长大了!我不得不屈从于现实回到家乡,其实以前的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走的远远的,省的妈妈整天管束着我唠叨这唠叨那,所以我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方面放不下妈妈一个人,一方面又不屑于她的嘘寒问暖。
直到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我暗下决心:要做一名最好的母亲,绝对不像妈妈那样,但是在无数次筋疲力尽的与孩子的斗智斗勇中,在无数次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中,在无数次我忍不住对孩子对老公大发雷霆的时候,我的意识总是会跳出来一再的提醒我:看,这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你,不见得比你的母亲高明到哪里!脾气战胜理智之后的耀武扬威也掩盖不了内心的滔天悔意,看着孩子那懵懂无辜的稚嫩小脸,我疑惑了:妈妈那个时候是不是一样的心情?她是不是也在发脾气之后对我充满歉意?她对我不也是满腔的爱吗?
渐渐的,我与妈妈的心越走越近,我终于不再幼稚渐趋成熟,对孩子我也多了一份耐心,不再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去衡量他!现在的我,才开始真正的长大!
我也真正的明白,其实我的孩子是来拯救我的愚昧无知的,他在索取的姿态中弥补了我心中的空缺,在教会我们付出的同时也让我们回味了童年时所获取的美好一切!正所谓“养儿方知父母恩”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吧!
孩子,谢谢你教会我成长,谢谢你教会我爱与付出,谢谢你,选择了这么不完美的我,谢谢你——愿意做我的孩子!
今中午,我下班到家快点做饭,孩子上了一大晌午了,可能饿坏了。为了能让孩子一放学就能吃到可口的饭,我没去接他,就先回家做饭。我正忙着,儿子就放学回来了。他一进门就说,饭还没做好吗?我想他肯定饿了,就没理他,继续忙我的。
他走到我跟前说:“妈,这次我语文考90分”.我一听,说“行,还不错。”我说儿子,每次考试要记得错在哪里,就在哪里改正,坚决不犯同样的错误,要是屡考屡错那还有啥意义!没意义。他好象没太听明白我说的话,还可能我表扬的话说的太少了,只轻描淡写的说了句,“行,还不错”,其余的大部分话说的是出现错误的坏处,他显得不高兴,哼!头往边上一扭,很生气的样子,“也不表扬,鼓励一下!”
这时,我立马意识到我可能表扬的少批评的多了,于是我说:“儿子,你这次考的不错,考的好,妈是希望你记住错误的根,下次不再犯这样的错,下次考的更好不是更好吗?”我的语速放慢而且平和而且面带微笑的对他说,他好像明白了,脸也由阴变晴。
唉呀,教育孩子真不是件容易事,教育他教他还得看他的脸色。现在是体会到老师们的辛苦了。老师们,你们太伟大了!
姥爷去后,妈妈无意中拿起姥爷吃剩下的莲雾,才咬了一口,就酸得掉下了眼泪,又哭了很久。
亲友安慰她,她抬起头来说,“你说多好笑!都要走了还说胡话,养我这么大,我没谢谢他,他反倒感谢我。”
朋友说,其实姥爷要讲的是,他因为养育妈妈而学会了爱,妈妈赡养他,他又学会了如何被爱。所以他说谢谢。
姥爷早年丧妻,再未重娶,自己带大四个孩子,一生可谓坎坷。可他去时,却安详又幸福。
那一代人,一生中吃了太多苦,唯有从孩子那里学会爱和被爱,生活中才有了甜。
孩子对他们来说,大概也是活着的意义吧。
2
夏天时,林立的父母来北京玩了几天,他请了年假,全程陪同。父母从乡下来到首都,眼睛看什么都好,玩得也特别开心。
父母回去时,他又买了许多特产,让他们大包小裹带着。
妈妈给他电话,说带回去的特产都给邻居亲戚们分了,大家都夸好吃,还很羡慕他们能来北京玩,语气里满是骄傲。
这时,爸爸抢过电话,声音听起来醉醺醺的,“立仔,谢谢你!要不是你,我们这辈子也吃不上北京的好吃的,也不可能去看天安门,看长城!爸爸!高兴!”
爸爸还想说什么,电话已经被妈妈抢了去。林立随便找了个借口,就挂掉电话。
父亲对他向来严肃,几乎从没夸过他。他考上大学那次,父亲也只是绷着脸,说了一句,“万里长征才走了第一步。”
原来,我并不比父母高明多少。
在繁琐家务的磨练中,在和孩子的交锋中,我开始回忆父母曾面对的生活。那个年代,赚钱不容易,生活不便捷。
爸爸的世界里只有一个问题:怎么才能给孩子们赚到更多的钱?而妈妈,每天要生火做饭,洗碗洗衣,指导孩子写作业,闲时还要给三个孩子打毛衣、做衣服。
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他们还为我们争取到一个又一个受更好教育的机会。而我,却一直抱怨他们的严格和情绪化。多么自大,又多么无知!
终于,我心中的戾气渐渐消失,日渐浓厚的,是对孩子和父母的爱意。直到这时,我才真正开始长大。
我也终于明白,原来孩子,是上天派来拯救我们这些那些庸碌愚蠢的大人的。
他们赤条条地来,却带着生活的'真相;他们总是保持索取的姿态,却总在不觉中,弥补了大人心中的空缺。他们带着我们重新过一次童年,引领我们忆起曾经拥有的爱和丰盛。
这时,我们的人生才真正变得完整。
4
曾经有一首叫《挑妈妈》的诗走红网络,戳中了无数人的泪腺。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我答,我在天上挑妈妈/看见你了/觉得你特别好/想做你的儿子/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我已经在你肚子里。
因为我们足够好,孩子才选中了我们做他的父母,这本身就是盛大的恩典。
而借由孩子,我们将童年重演一遍,拾起被遗忘的幸福,补全日渐残缺的灵魂。呕心沥血地教养孩子,最后发现,一起长大的还有自己。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相互滋养。我原本以为自己为你付出了一切,到最后才发现,成全的,原来是我自己。
他对此一直十分不解,父亲难道真的不为他高兴吗?直到有一次他回家过年,不小心看到父亲和别人夸他时眉飞色舞的样子,心里才释然。
父亲夸他,亲自和他说谢谢,说自己高兴,这还是第一次。虽说借着酒劲,他也终于确信,原来父亲,真的为他骄傲,过去只是不善于表达而已。
他又更加明白,其实,自己早已经变成了父母的双腿和双眼。
去了他们没去过的地方,看了他们没看过的风景。因此,自己有义务给父母打开新的世界,给他们分享自己的见闻,也找机会带他们亲自看看听听。
后来,林立制定了一个每年带父母旅游一次的计划,还喜欢上往家里邮寄包裹。
听见父母说“收到了”,他都会笑,因为他知道,那是“谢谢”的意思。
3
我曾经是个特别叛逆的小孩。
因为父母对我太过严格,我总觉得他们不够爱我。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咬着牙发誓,以后一定要努力,远离爸妈的城市,远离他们的束缚。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后来我终于得偿所愿,过上了“自由”的生活。
我一度洋洋得意,以为自己无比正确。
直到后来,我生了孩子。在无数次筋疲力尽的哄睡中,在孩子生病时焦头烂额的陪伴中,我总能看到妈妈将幼时的我抱在怀中微笑的样子。
原来,我也曾被温柔对待,只是,都忘记了。
后来,我的孩子长大,学会了交流,学会了捣蛋,也学会了叛逆。
当我控制不住自己冲他大发雷霆时,我的意识总是及时跳出来提醒我:看,你变成了你父母当初的样子。
★ 亲子教育感悟心得
★ 做亲子旅游策划书
★ 亲子教育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