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浮槎,浮槎骆宾王,浮槎的意思,浮槎赏析(共含12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卡萨布兰卡的蜗”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浮槎,浮槎骆宾王,浮槎的意思,浮槎赏析 -诗词大全
浮槎作者:骆宾王 朝代:唐 体裁:五排 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真心凌晚桂,劲节掩寒松。
忽值风飙折,坐为波浪冲。摧残空有恨,拥肿遂无庸。
渤海三千里,泥沙几万重。似舟飘不定,如梗泛何从。
仙客终难托,良工岂易逢。徒怀万乘器,谁为一先容。
浮槎山游记
寒假期间,爸爸带我去了位于肥东县东部石塘镇境内的浮槎山游玩。一大早,我们驱车来到山脚,虽还是冬末,但山下的小草似乎已经听到了春天的召唤,迫不及待地纷纷冒出了头,朝远处瞧去,嫩嫩的、绿绿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们顺着石阶走上去,小路蜿蜒起伏,山势也逐渐陡峭。山上的小花小草,随着微风摇曳生姿,好像在向我们招手,欢迎我们到来。路途中,总有清澈的山泉不时地从我们身边“哗哗”流过,伸手轻轻一触,可真沁凉!被泉水冲刷过的岩石,也显得格外光滑。四处传来小鸟欢快的叫声,婉转清脆极了!
翻过山坡,我们来到一片茂密的树林,林中大多是松树,高大挺秀,空气中弥漫着大自然清新的气味,真是惬意,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远远望去,林中有一座石桥,名叫“连心桥”,20xx年由当地村民自筹资金建造,寓意乡亲们“心连心,手挽手”,共同走在新农村发家致富的道路上。桥下常年流水不断,为山上一道独特的景观。
走过“连心桥”,攀爬上土坡的最高处,极目远眺:城市、乡村、河流和道路尽收眼底,真令人心旷神怡。再往上走,土坡更加陡峭,窄窄的路面上还有许多砂砾、石子,我们一步三滑,有时还得手脚并用。我小心翼翼地走着,突然发现路旁一棵枯褐色的老树,枝丫已被劈去一大半,最顶端的`枝头竟泛起点点绿意,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
过了土坡,树林更密了,林里散落着很多怪石,有的形似乌龟,有的如锣鼓……树林尽头,是一片茶园,茶树也即将萌动发芽,农民伯伯正给它们除草追肥。这里生长的茶叶有着自己独特的外形,叶芽小巧而精致,有着“浮槎云雾”的美誉。茶园前面就是因北宋大文豪欧阳修的《浮槎山水记》而闻名的“清浊”二泉了。来到泉边,北池水深而清,又名“合泉”;南池水浅而浊,又名“巢泉”。欧阳修也将这两泉誉为“天下第七泉”。泉水汩汩,流淌千年,在阳光下唱着欢快的歌,诉说着尘世的繁华沧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结束了半天的行程,既欣赏了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又领略到悠久深厚的文化内涵。“浮槎山”不仅是个耳熟能详的地名,更是愉悦心灵的好去处!
浮槎山游玩日记
今天是星期六,妈妈带我去浮槎山玩。我们坐了两三个小时的车,终于来到了浮槎山脚下,浮槎山真高啊!我在地图上查了一番,知道了浮槎山高418米。虽然在地图上它不算很高,但是在我的眼里它十分雄伟高大,就像一个巨人一样守卫着村庄。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比这更高大的山了。妈妈问我:“有没有信心登上山顶”?我漫不经心的'嘀咕了一句:“那还不是小菜一碟”!我心想,妈妈还问我能不能登上山顶,我倒要看看她能不能爬上去。哼,走着瞧!开始登山了,登山时我看到了一片树林和许多家畜,山上有许多茂盛的树,那一颗颗绿树就像一个个高大挺拔的卫士一样保卫者我们的家园。
那些家畜一点儿都不凶,我心想我在电视上看到的很凶,怎么到了这儿就不凶了呢?终于登上了山顶,我低头往下看,对面的巢湖变得狭小了,分成了许多呈心型的湖泊沼泽,放眼望去觉得是许多爱心拼在一起,看上去真让人感动!对了,玩了这么久,我的肚子开始“咕咕”直叫了。于是我和妈妈摆开了“满汉全席”火腿肠、面包、巧克力、薯条、水果等。吃完饭我们要下山了,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不是我摔倒就是妈妈跌倒,于是我们就这样搀扶着下了山。今天我玩的真爽啊,下次我还要到比浮槎山更高的山去玩。
欧阳修《浮槎山水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浮槎山,在慎县南三十五里,或曰浮巢山,或曰浮巢二山,其事出于浮图、老子之徒荒怪诞幻之说。其上有泉,自前世论水者皆弗道。
余尝读《茶经》,爱陆羽善言水。后得张又新《水记》,载刘伯刍、李季卿所列水次第,以为得之于羽,然以《茶经》考之,皆不合。又新妄狂险谲之士,其言难信,颇疑非羽之说。及得浮槎山水,然后益以羽为知水者。浮槎与龙池山,皆在庐州界中,较其水味,不及浮槎远甚。而又新所记,以龙池为第十,浮槎之水,弃而不录,以此知其所失多矣。羽则不然,其论曰:“山水上,江次之,井为下。山水,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言虽简,而于论水尽矣。
浮槎之水,发自李侯。嘉祐二年,李侯以镇东军留后出守庐州,因游金陵,登蒋山,饮其水。既又登浮槎,至其山,上有石池,涓涓可爱,盖羽所谓乳泉、石池漫流者也。饮之而甘,乃考图记,问于故老,得其事迹,因以其水遗余于京师。余报之曰:李侯可谓贤矣。
夫穷天下之物无不得其欲者,富贵者之乐也。至于荫长松,藉丰草,听山流之潺湲,饮石泉之滴沥,此山林者之乐也。而山林之士视天下之乐,不一动其心。或有欲于心,顾力不可得而止者,乃能退而获乐于斯。彼富贵者之能致物矣,而其不可兼者,惟山林之乐尔。惟富贵者而不可得兼,然后贫贱之士有以自足而高世。其不能两得,亦其理与势之然欤。今李侯生长富贵,厌于耳目,又知山林之乐,至于攀缘上下,幽隐穷绝,人所不及者皆能得之,其兼取于物者可谓多矣。
李侯折节好学,喜交贤士,敏于为政,所至有能名。凡物不能自见而待人以彰者,有矣;凡物未必可贵而因人以重者,亦有矣。故余为志其事,俾世知斯泉发自李侯始也。
三年二月二十有四日,庐陵欧阳修记。
译文:
浮槎山在慎县南方三十五里的地方,有人叫它浮巢山,也有人叫它浮巢二山,这出自于那些佛教道教之徒荒怪虚诞幻化的说法。山上有泉水,以前谈论水的人都没有提到过这里的泉水。
我曾经读《茶经》,欣赏陆羽擅长谈论水(的本事)。(我)后来又得到张又新的《水记》,这本书记载有刘伯刍与李季卿所排列的泉水的优劣等级,(张又新)认为他们的看法是从陆羽那里得来的,但是用《茶经》来考证这些说法,这些说法都不符合。张又新是个狂妄怪异的人,他所说的话很难让人相信,我很怀疑并非陆羽的说法。等到我见到浮槎山的泉水后,更加相信陆羽是了解水的人。浮槎山、龙池山均位于庐州界中,比较它们的水质,(龙池山的水)远远比不上浮槎山的水。但若张又新记载的,把龙池的水列为第十,浮槎山的水却弃而不录;从这里可以知道张又新有很多没有收录到的泉水。陆羽却不是这样,他论述说:“山水最好,江水中等,井水是最差的。山水中又以像乳汁一样喷流的泉水和石池里漫流四溢的泉水为最佳。他的言辞虽然简洁,但对水质的品论(已经)达到极点了。
浮槎山的水,是李侯发现的。嘉佑二年,李侯凭镇东军留后的身份兼任庐州太守。于是游览金陵,登上蒋山,并饮蒋山的水。随后又登上浮槎山,到了山上,发现山上有石池,池水涓涓流淌,十分可爱,大概就是陆羽所说的乳泉、石池漫流那类的水。试着喝泉水,感到泉水味道甘美。于是对照地图记载考证,并向当地老人询问,知道了这水的'来历。于是把此水送给远在京城的我,我给他回信说:李侯可以称得是个贤达的人呀。
取尽天下的万物,没有得不到自己所想要的东西,这是富贵的人的乐趣。至于荫蔽在松荫下,枕垫着茂盛的青草,倾听山溪潺潺流淌的声音,喝着清澈的石泉水,这是隐居山林的人的乐趣。对那些隐居山林之人看待天下的乐趣,没有一样能让他们动心的。或许在心里有那种想法,考虑到自己的能力不可达到就不再强求了,于是能够隐居在山林中并在这里获得乐趣。那些富贵者能够获得物质上的满足,但他们不可能同时得的是隐居山林乐趣。只有那些富贵的时候不能二者兼得,之后变得贫贱的人,才能由此自得其乐并超脱世俗。如果两样都得不到,这也是情理和权力地位使然。现在李侯生长在富贵之家,既满足了耳目的快乐,又感受到了山林的乐趣。至于他攀登高山,走遍了幽深隐蔽的地方,到达了常人不能到达的地方,他同时获取的东西可以说是很多的了。
李侯能降低身份,不耻下问,喜欢结交贤士,从政勤勉,所到之处有非凡的名声。有些东西不会自己出现,却等到人们发掘才得以彰显出名,这种情况是有的;有的东西不一定珍贵却依靠别人的发现而得以贵重起来,这种情况也是有的。所以我把这件事记下来,使世人知道这浮槎泉水是李侯最早发现的。
嘉祐三年二月二十四日,庐陵欧阳修记。
出自宋代文天祥的《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赏析】
这是宋末著名文学家文天祥(1236--1283)回复董提举的一封书函。从题目看,董提举给文天祥先送了请柬,请文天祥中秋赴宴,从此文的内容看,文天祥欣然应允,并表示了游赏的兴致。文中骈偶行文,多使掌故,词情中肯,表意简明,很有特色。同时,我们还可在这篇短文中看到当时文人过中秋的风俗习惯。夜梦轻舟下洞庭 浮槎伴月行散文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临江仙》晏几道!
季节一如既往的向前,那些留在时光深处的故事, 泛着微微的黄,总是会带了岁月的印迹,一点点侵蚀心底的隐痛,有太多的无奈,都会落在眉睫间。只是不再言语,有太多的思维,都开始学会转折后沉寂,象一朵不曾开过的花,藏在果实的心里,默默无言。所有都仿若带了如絮的柔软,风烟俱净里,独存了一丝清寂。
春末的落花,如秋后的叶,雨一催就缤纷满地,一株娇艳的桃红,挽了整个春的相思,了无情绪里,旧事暗尘消长。
清淡的雨,淅沥不停,象怨妇的絮叨。夜雨敲窗的梦里有些时光里来去的人影,纷至沓来,在一份错乱里,诉说着彼此别后的想念与重逢的渴望。只是醒来,却仍然独对四壁,那些怅惘,还是会散入风里,淡至无痕。
旧年的记忆,如一场唱过的戏,唱念做打里,姿势还在,音影依稀,只是缺了那份真实。无论如何追逐,都快不过如斯流年,回首,烟云深处尚有深情的回眸,转头,时光这端却只留仿佛的影。
青灰的屋瓦上,青苔渐长,才停又起的雨意,滋长了青绿,顺着瓦楞于檐前牵了一道水意的帘幕。将春天的景致,临成窗前那株开过的花,虽不见桃红,却有温润如初的柔软。有些风景,虽已不在,心上的暖,却习惯了回溯。
镂花的窗棂,积了薄尘,在春日里安静地等一场雨的洗涤,那些盘桓在心底的过往,也在春的妩媚里醒来,往日风情流逝,透着一股清澈的冷,直入骨髓。
流光深处的旧事,低低吟哦里,唯余深浅的相思,清晰呈现。
拂面而来的风里,落花轻舞,掠过眉端的是昨日哪一抹艳红?曾经繁花似锦,今昔芳华尽失。尘世里的.来去,随着时光的脚步,最后殊途同归都嬗变成记忆里的疼痛。烙在心上的终究还是成了茧,化不成蝶,唯有隐隐作痛。
拂面细雨如丝,微微的寒意,切合了春末的凉。孤独在雨里伫立,前尘旧事,纷繁而至。旧日里高山流水、清音绝尘,一一逝去。风花雪月的唱和,在雨意淋漓的春里追忆,徒添伤感,更添寂寞。
纸上的字句于尘埃满面里,带着俗世的旧尘,卷土而至的,是那份再也丢不下的相思。
有燕斜剪了一片春景飞过,互相唱和着双双消逝在眼底。黑点,在雨里消失,黯然却在心里留存。往昔相依相伴的日子,怎么就如春水,一去不复返。
犹记与你初见时,莞尔一笑,心念千转,霓裳轻飘里,已是两情相悦。心心相印的罗衣轻摆,舞尽彼此眸中深意。一曲新词相和,时光不忍老去。相携看楼外风景如画,尘世人流如织,而你我默然相对,深情相许。
只一眼,便明了彼此心中想念。原来,有些遇见,是此生的重逢。依稀相似的情节,种在时光深处,没了记忆的阻隔,浮出水面,一一重现。尘缘如梦里,隔着如画的云端,就此真实相握。
有些感觉,隔离在文字之外,在弦上互诉。轻拨琵琶,泠泠的清音,划开俗世纷扰,隔断世间纷纭,唯留彼此,弦中深意,唯彼此深知。歌舞升平的爱情盛世,在相和里开场,没有旁白的演绎,因为,懂得。
一舞袖,一转身,都是相知如镜,低眉信手弹,更是风月无限。那时,春色漫过记忆,彼此相伴的时光,一如明月伴云归。相偎的美好,在记忆里不曾老去,而彼此,已隔天涯。
锁住岁月的印迹,人仍杳无音讯,隔着岁月的尘埃,清理旧事,一切仿如昨日。清晰,然而遥远。那些尘缘旧梦真如记忆里的沙,握着握着就没了。
手掬一溪山水,风摇两岸花铃。柳映碧波游客醉,夜梦轻舟下洞庭,浮槎伴月行。知饮但求畅快,观书实可怡情。傍菊东篱真隐士,不屑劳寻欺世名,潮来潮又平。
槎,槎吴融,槎的意思,槎赏析 -诗词大全
槎作者:吴融 朝代:唐 体裁:七律 浪痕龙迹老欹危,流落何时别故枝。岁月空教苔藓积,
芳菲长倩薜萝知。有文在朽人难识,无蠹藏心鸟莫窥。
家近沧浪从泛去,碧天消息不参差。
遇仙槎,遇仙槎马钰,遇仙槎的意思,遇仙槎赏析 -诗词大全
遇仙槎作者:马钰 朝代:元 体裁:词 名成好息心,利遂堪回首。猿马不轻狂,龙虎相交媾。常教玉户开,莫使金关漏。九转大丹成,万劫神清秀。
遇仙槎,遇仙槎王哲,遇仙槎的意思,遇仙槎赏析 -诗词大全
遇仙槎作者:王哲 朝代:元 体裁:词 鳌鱼海里游,首尾长摇摆。百日下金钩,钓出娑婆界。应无离水忧,鹏化扶风快。随我上青霄。同赴龙华会。
遇仙槎 和师韵,遇仙槎 和师韵马钰,遇仙槎 和师韵的意思,遇仙槎 和师韵赏析 -诗词大全
遇仙槎 和师韵作者:马钰 朝代:元 体裁:词 三光固下元,六度清中阙。九转上元灯,照见长生月。无分昼夜明,光彩连绵发。显出个胎仙,生死今番越。
浮石亭,浮石亭孟郊,浮石亭的意思,浮石亭赏析 -诗词大全
浮石亭作者:孟郊 朝代:唐 体裁:五古 曾是风雨力,崔巍漂来时。落星夜皎洁,近榜朝逶迤。
翠潋递明灭,清泻欹危。况逢蓬岛仙,会合良在兹。
遇仙槎 继重阳韵,遇仙槎 继重阳韵马钰,遇仙槎 继重阳韵的意思,遇仙槎 继重阳韵赏析 -诗词大全
遇仙槎 继重阳韵作者:马钰 朝代:元 体裁:词 迷迷苦海游,缘甚尘抛摆。深谢本师钩,钓向关西界。心无喜与忧,化道崇真快。未敢上丹霄,且结金莲会。
★ 浮伤
★ 浮潜作文700字
★ 盐水浮蛋作文
★ 遇仙槎 和师韵,遇仙槎 和师韵马钰,遇仙槎 和师韵的意思,遇仙槎 和师韵
★ 浮生如叶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