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千零一夜《两个国王》(共含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小why”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千零一夜《两个国王》
从前,有两个国王,虽然都是身为国王,但却有天壤之别。其中一个公正。廉明,而另一个暴虐成性。
暴虐国王有广阔的领土,原野。山林一望无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可是,这个暴虐的国王却不愿意开发利用这丰富的资源。他不准百姓经商,谁敢违背了他的旨令,他就叫人没收他的货物和本钱,让他倾家荡产。受苦受穷。百姓们穷得叮当响,可是对暴君敢怒而不敢言,只好含悲忍泪,以野果充饥,度日如年。
那个公正廉明的国王对这个暴虐国王的这些情况不了解。他选派一个得力之人携带一笔巨款来到暴君国中收购宝石。此人一到,就有人报告暴虐国王,说道:
“有个胆大妄为的外国商人到我国来经商,他随身携带着巨款,要收购我国的宝石。”
暴虐国王一听便暴跳如雷,当即下令将那人缉拿归案,带进王宫,亲自审讯,他厉声质问那人道:
“你是哪里人?你到我们国家来干什么?你要从实招来!”
那人说:“我国国王听说贵国盛产宝石,便派我到此收购,仅此而已。”
“该死的家伙!”暴虐国王更加火暴地说,“我要求国人不得经商,难道你没听说过吗?你胆大包天,竟敢携带这么多钱到这儿来经商,你违反了我的法令,我要没收你的全部财产。”
那人一听要没收他的钱,便急了,大声说:“可是,这些钱并不是我的,全是我们国王的,我只不过是受国王之委托,携带这些钱来收购宝石的。”
“我不听你解释,”暴虐国王声若惊雷般吼道,“要么交出全部钱财,要么就饿死在我的国土上!这两条路你只能选一条,你要明白,你在我国是不会得到任何食物的。”
那人听暴虐国王这么一说,心里觉得十分为难,他想:自己现在是两面都难做人了。这个国家的臣民显然已经习惯了这个暴虐国王的作风,我身处此地,已经身不由己,不满足他,自己难免人财两空。如果把钱都给他,那么,自己的国王肯定饶不了自己,即使回国了,也只有死路一条。现在的问题是要想一个两全之策,既保全了性命,又能完成自己国王所交付的任务。最好的办法是先把一小部分的钱交给暴君,满足他的贪欲,也借此保全自己的性命。这样,他就能够供应我吃喝,钱物损失也不大,我也就有了回旋的余地,私下里我再慢慢收购宝石,以后回国也就有了交待了。
一千零一夜《两个国王斗智斗勇》
印地艾格萨国王的信使等了三天,满怀希望地进宫求见国王瓦尔德索取回信,好回去交差。国王瓦尔德按小赫马斯的指点,提出要延期复信,说自己整天忙于朝政,根本没工夫顾及复信这样的区区小事。信使一听,脑袋就大了,顿时就感到头晕目眩。他想,拿不到回信,这可不好办了,印地艾格萨国王命令他三天拿到回信,他拿不到回信,又如何回去复命呢?到时候自己的小命可就保不住了!他埋怨了几句,闷闷不乐地退出王宫,回到寓所后,越想越窝火,便对其他人大发牢骚,说道: “真是太不像话了!我是堂堂印地艾格萨国王的信使呀,怎么能这样对待我呢!本人的国王能上天揽月。下海擒龙,能点石成金。化铁为泥,威力之大,举世无双!他的果敢无人能比。我是奉命来给你们国王下战书的,行前预计不出三日便可返回,我们的国王向来就是说一不二的,如果到期交不了差,我可就要倒大霉了!你们知道吗,我把战书拿进王宫,交给你们国王看,他看了信,要我宽限了三天,我出于同情心,已经宽限了三天。可是,我好不容易等了三天,当我匆匆忙忙前去取回信时,不料,你们国王又要求再延期!你们说说看,这不是成心耍我吗?这不是拿我的生命当儿戏吗?我哪里还有时间再等下去呢?真没见过像你们国王这样办事拖泥带水的人!我现在就要回印地艾格萨去,向我们国王报告此行的情况,诸位就是我的见证人。你们的国王出尔反尔,有意拖延时间,请你们转告他吧,由此引起的一切严重后果,由他负责!” 在听他发牢骚的人中,就有国王瓦尔德有意安排的人。这样,国王瓦尔德便很快获得了信使当众发泄不满情绪的细节。这些情况的进展,就如同是小赫马斯有意安排好了似的。国王立刻派人将那个信使召进宫中,当面严厉地斥责他道: “你这个人是不是真的不想活了?你身为一个国王的信使,难道不明白自己身负的重大责任吗?众所周知,一个信使最起码应该懂得要保守国家的最高机密;你怎么能在寻常百姓中间散布个人心中的不满,胡言乱语地把两国之间的秘密搞得人人皆知呢?你如此恣意妄为,该当何罪?我本来应该严肃处理你,但是,我还是以宽大为怀,留你一条活路,让你把我们的答复由你转交给你们那个最愚蠢不过的国王。我想,给那样一个愚蠢透顶的人回信,是大可不必由我亲自动手的,只要让一个会写字的小孩子来写就足够了!” 国王瓦尔德说罢,有意当着信使的面,吩咐人去找一个会写字的小孩来,于是,小赫马斯便很快出现在御前。国王瓦尔德草草地又看了一遍信,冷笑一声,便把信扔给小赫马斯,吩咐道: “小孩,你来看看这封信,随便写封回信算了!” 小赫马斯拾起信来,看了一遍,微笑着说: “陛下差人把我唤来,就是让我给这样的信作复吗?” 国王瓦尔德显得不耐烦的样子,说道:“是的,你马上就写封回信,打发人回去吧。” 小赫马斯连声应诺,掏出笔墨纸张,不假思索地从容写道: 国王瓦尔德凭大仁大慈的安拉之名,奉复印地艾格萨国王殿下: 奉告你这位徒有虚名的“大帝”阁下吧,你的来信已收悉多日,尽管我从未见过你的面,可是,从你的这封来信中,我不难想到你一定是个愚昧无知而又凶恶残暴的家伙!你满纸胡说八道。信口雌黄,居然还异想天开地企图要吞并我们。我要正告你趁早死了这条心。别痴心妄想,因为这完全是你白日做梦。枉费心机。其实,我早就想向你兴师问罪了,只是看在怜悯苍生。慈悲为怀的安拉的份上才迟迟没有发兵。可是,你的信使,却在大庭广众之中任意泄露信中的秘密,这种罪责是不可饶恕的。但是,我们出于怜悯心,暂时保全了他的性命,让他和你一样享受我们的恩典。我们不杀他,也表示对你的尊重。 你在信中指责我杀害了我的宰相。大臣,虽然确有其事,但是其中的原委你却无从知晓,你又有什么资格对此横加干涉呢?我虽然杀了几个学者,但是他们只是国中学者中的`少数,实际上我保全了绝大多数比他们学识更渊博。更有才智的人士。我是杀了一些文官武将,但是我还在宫中保留了很多足智多谋。骁勇善战的文官武将,这些能人贤士仍继续为我尽忠效劳。我的军士们个个训练有素,他们每一个人,都足以抵挡得住你的一队骑兵!你别以为我的国力衰败。经济萧条。一蹶不振,我可以告诉你,我的国家资源丰富。财力雄厚:全国各地都有冶金铸银的作坊,地下蕴藏的矿物,难以计量。我的国民个个健壮。英武,他们在我的管理下生活美满。富裕舒适。 你胆大包天,大言不惭,竟敢命令我为你在海中建筑宫殿,你这不是痴心妄想,便是故意刁难!你真是愚昧无知到了极点,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在惊涛骇浪的海洋中,怎么能建起宫殿?你若能在大海中筑墙垒坝。堵住风浪,那我就能替你在海中建宫殿。 像你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对我作威作福?你又有什么本事征服我们?假如你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无故侵犯。压迫我们的话,那么,公正的安拉必定会给我战胜你的机会。到那时可别忘了来自安拉和我的惩罚,那可是你咎由自取! 不过,看在安拉的份上,我从你和你的臣民的生命财产着想,最终决定先礼后兵,所以现在并不急于向你兴师问罪。如果你对安拉还有所畏惧,你就马上把今年的赋税派人送到我这儿来,否则的话,我即将派我的宰相率领一百一十万凶猛如狮的战士,向你进行讨伐,并针对你给信使规定以三天时间拿到复信一样地命令我的宰相,以三年的时间作为围攻你国的限期,一直到你缴械投降。乖乖地交出你的王位国土为止。到了那个时候,除了你本人之外,我绝不斩杀任何人,除了你的王后之外,绝不俘虏任何妇女。何去何从,由你三思而自择自断。 小赫马斯写完了信,又在信笺边上画了自己的肖像,还在肖像旁加了一句话:这封信是一个少年儿童代笔写的。他把信呈给国王瓦尔德过目,国王看了,非常满意,便盖上大印,封好之后,递给信使。 等在一旁的信使,早已心急火燎。急不可耐,他一心只想尽快拿到回信,好回去向印地艾格萨国王交差。这回,回信终于拿到手了,他的情绪大为好转,忙向国王瓦尔德告辞,匆匆回国去了。 这时,印地艾格萨国王正因信使逾期未归而坐立不安呢,他不知道信使发生了什么事,便将群臣召来,商讨对策。信使马不停蹄地往回赶,心中对国王瓦尔德的宽怀大度而感激涕零,又念念不忘他所见到的那个小孩子的聪明。英俊和过人的胆识。他回到王宫后,径直来到御前,国王见他姗姗归迟,没好气地骂道: “你作为信使,为何逾期不归?” 信使忙跪倒在地,诚惶诚恐地把送信的前后经过及所见所闻,一点儿不拉地详细回禀一番。国王听了,不禁大怒,实际情况离自己原先所估计的相差得太远了!他气得浑身发抖,不知如何是好,只得拿信使出气,又冲他骂道: “混帐东西,你从那样的国家回来,却告诉我这样的情况,你说的都是真情实况吗?” 信使补充道:“国王陛下,您强大无比,谁还敢在您面前说半句假话呢?您若不相信奴婢的话,请拆此信一读,即会辨明真伪。” 信使说完,将小赫马斯写的信双手呈上。国王接过信,拆开来看,他一边看一边吓得直冒冷汗。原来只听说国王瓦尔德荒淫无道,国力衰败,没想到他还有这么强的力量;尤其是当他看到代笔复信的那个少年的画像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觉得那个国家的少年儿童都有如此高远的见识。惊人的胆略,那么自己的国家又谈何强大呢。想到此,他顿时张皇失措,乱了分寸。当他把信使的见闻和复信情况告诉宰相和大臣们后,他们也都大为震惊,连大气都不敢出了。但是,他们又怕自己心头的慌乱被国王察觉,便变法儿支吾着用言语安定国王的恐惧。国王见事情与自己原先想像的大相径庭,恐慌得没了主意,他强令文武百官镇定下来,都得说说自己的看法。 满朝文武竭力压住恐慌心情,纷纷各抒己见,争相向国王献策。宰相白迪尔说道: “陛下,刚才诸位大臣所谈的办法,我看并不合乎实际情况。我倒有个主意,陛下可再给国王瓦尔德写封信,先向他道歉,然后不妨直截了当地告诉他,陛下是爱戴他的,并且在他之前,同样是爱戴他的父亲的。接着再说明陛下之所以派信使送那封信给他,仅仅是为了想试试他是否真有众人所说的那种无与伦比的坚强意志和明察秋毫的辨别力,以及在理论。实践方面具备的特长。现在看来,证明一切都是真的,他的德行和优秀品质真是名不虚传。最后,就说我们替他祈祷,求安拉佑护他权势更加巩固。扩大,使他能顺利地完成安邦兴国的大业。陛下如此写完这封信,派信使送去,事情就好办了。” 听了宰相的主意,国王心有不甘,叹道: “这世间之事,真是无奇不有!使我百思而难得其解的是,这个瓦尔德确实杀害了他的宰相。文武百官。学者。勇士,应该说他国内人才匮乏才对呀,怎么还能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呢?再说,由于他的荒淫无道。不问朝政,他的国家已是民怨四起。危机四伏。灾祸横行。民不聊生,怎么还能那样繁荣昌盛呢?这是我怎么也想不通的!也许我被假象蒙蔽了,受到了一些传言的迷惑,差一点儿误了大事!是啊,是我小看了这个国家的实力,在国王瓦尔德的治理下,全国到处人才济济,一个少年儿童都居然能替他的国王写这样的信,这不就是经济昌盛。学术繁荣的最好的证明吗!我的一念之差,几乎给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而且还要累及自己的国家!看来,我一手点燃的火,只能按宰相的办法才能扑灭它。” 国王思前想后,决定依宰相的高见,准备大批名贵的礼品和大批婢仆,奉送给国王瓦尔德,并提笔疾书,又写下一封信: 印地艾格萨国王,谨凭大仁大慈的安拉之名,致书瓦尔德殿下,愿安拉慈悯尊贵的杰亚德大帝在天之灵,并赐陛下万寿无疆! 奉读你的回信,一切尽知。阅过此信,倍感欣慰。因为你在信中所述的一切,都令人振奋。我的臣民们都要继续向安拉祈求光大你的事业。巩固你的江山。扫除一切进犯之敌! 殿下想必知道,令尊在世时便与我是情同手足的好兄弟,我们彼此订下了友好同盟条约,从未做过对不起对方的事情。我们两人的友谊是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的真挚纯洁的友谊,而且我们总是互相关怀。彼此协助。尽管令尊中途撒手人寰,但是我们在哀痛之余又倍感欣慰,因为有殿下您这样的王位继承者,先王的事业定会得到发扬光大。 只是后来听说殿下的宰相。大臣死难的消息,我们深为你担忧,惟恐风声传到其他国王耳中,因为他们对你的王国觊觎已久,会趁机发难;我们担心你一旦疏于防卫,必然会使国家落入敌手,那种后果将是难以想像的。我只是出于对你及国中百姓的安危着想,所以给你写了那一封信,其目的仅仅是为了引起你的注意。拜读你的回信后,才明白事情的真相。看来,凭着你的崇高威望和贤达英明,一定能使国家繁荣昌盛。这样,我们也就如释重负。心安理得了。 印地艾格萨国王写了信,派使臣带一百名骑士护送礼物和婢仆,前去向国王瓦尔德送信献礼。这队人马不辞辛苦长途跋涉,来到国王瓦尔德的京城,进入王宫。使臣毕恭毕敬地觐见国王,吻他的手,并向他请罪,恳请他宽恕自己国王无意间造成的重大误会。使臣向国王瓦尔德呈上书信和礼单,向他表达了美好的祝愿。 国王瓦尔德心有余悸,忐忑不安地拆开印地艾格萨国王的信,仔细地看着。他越看越舒畅,看到最后,一直悬在心头的石头总算落了地。从这封信中,他看到一触即发的战争危机已然过去了,两国关系已恢复正常。他欢欣鼓舞地吩咐款待来使,收下礼品。 危机解除的喜讯,很快传遍全国各地,举国一片欢腾。国王瓦尔德兴奋之余,愈发敬佩小赫马斯。他当即派人请小赫马斯进宫,对他的机智勇敢大大地夸赞了一番,然后将印地艾格萨国王的信拿给他看,让他再当着来使的面,给印地艾格萨国王回一封信。为了促进友好关系,表示对印地艾格萨国王的尊重和感谢,他还准备了一份厚礼,以便让来使回去时带给印地艾格萨国王。一切准备停当之后,国王瓦尔德召见来使,给他及随从人员每人赏赐了一份厚礼,那些人受宠若惊,纷纷叩头拜谢。这时,国王瓦尔德请小赫马斯出面,让他当众代笔给印地艾格萨国王写回信。小赫马斯应命,从容疾书,不一会儿就写完了信。他在信中,首先言简意赅地把国家之间睦邻友善的意义阐述了一番,然后又热情而恰如其分地对印地艾格萨国王表示了谢意。最后,他以盛情的笔触对印地艾格萨派来的使臣和随行人员的礼貌。大方表示赞扬,体现了良好的教养。 写完了信,小赫马斯将信呈递给国王。国王瓦尔德并不看,却对小赫马斯说: “好孩子,我相信你写的都是最合适不过的了。请你当众把你代我写的这封信念一遍吧,让我们大家都听听。” 小赫马斯应命,彬彬有礼地站了起来,先向国王瓦尔德致意,又向使臣和众人致意后,将信念了一遍。在座的人听了他念的信,都感到无比的佩服,都难以置信这样一封逻辑思维缜密。措词严谨的信,出自面前这个小孩子之手,可是,这封信确实是他写的,这是无可争论的事实!国王笑容满面地在信上盖上大印,封好,交给使臣,然后送他们出宫。为了表示隆重与重视,还派了一支军队,把他们送到印地艾格萨国境内。 使臣回到王宫,将书信和礼单呈递给国王陛下,将自己在瓦尔德国王那里的所见所闻,大加宣扬,尤其是把亲眼看到一个少年儿童如何当面代国王复信的情况,详尽地说给国王听。 国王接到复信和礼物,听了使臣的绘声绘色的汇报,郁积在心头的担忧和惧怕,一扫而光。他喜出望外,重赏使臣,给他加官晋级。如此一来,两国间的隔阂没有了,友好关系得到了加强,消息迅速传遍全国各地,人们都放了心,专心致志地搞经济建设,社会安定,国富民强。一千零一夜《村姑、农夫和国王》
从前有个国王,名叫马尔诺,为人善良。慷慨。慈祥,很喜欢打猎,经常一时兴起,说出发就出发。可是他的主管生活起居的官员却工作马虎大意,有时丢三落四的,使国王在外出时感到不方便。
一天国王心血来潮,率领一些人进山打猎。天气很热,国王口渴了,要喝水。可是粗心的仆从却忘记了带水囊,山中又找不到泉水,急得大家团团转,又找不出什么好办法。正当大家束手无策之时,只见有三个村姑头上顶着水罐从远处走来。国王口渴得受不了,便自己走上前去,向村姑讨水喝。那三个村姑十分慷慨大方,毫不犹豫地将头上顶着的盛满水的罐放到地上,争着给国王倒水喝。国王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为村姑们的慷慨好客而深受感动,要重谢她们。国王让仆从们拿些金银珠宝送给她们,可是疏于职守的仆从没有随身带来钱或礼品;他们又处于深山老林之中,前不见村。后不着店的,众人急得团团转,谁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这时国王急中生智,从自己御用的箭筒中,抽出一把用金子制成箭头的箭,分给每个村姑十支,以表示对她们渴中送水的盛情的真诚的谢意。
村姑们平时就盛情好客,经常给旅行者。老弱病残或其他需要喝水的人们送水喝。她们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何况是国王要喝水,这是千载难逢的向陛下做贡献。表敬意的机会呀!没想到请国王喝了水,国王竟然把他心爱的用金子制成箭头的箭送给自己,因此受宠若惊。欣喜若狂。她们高兴得又蹦又跳,一个村姑对另外两个同伴说:
“姐妹们,你们看国王马尔诺如此慷慨大方,真是名不虚传!今天咱们算是走运了,我们得到了陛下的恩宠,是其他人所望尘莫及的。来吧,让我们每个人都吟首诗来赞美他吧!”
这个村姑的建议,说出了其他两个同伴的心声,大家一致同意用吟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于是这三个活泼。伶俐。智慧的村姑当场各吟一首诗,以此来颂扬国王马尔诺。她们所吟之诗如下:
他用金子铸头的利箭,
射向敌人罪恶的胸间;
轻伤者拔出箭携身边,
重伤者雄姿难以重现。
他乐善好施决不悔怨,
恩惠普及到敌友之间;
他用箭将敌美梦射穿,
使善良人梦想得实现。
金箭射敌经得起考验,
横扫千军万马勇无前;
闻风丧胆溃败浑身颤,
一代英豪永一马当先。
一天,国王马尔诺又来了兴致,率领众下属及仆从进山打猎消遣。他们在山中发现一群羚羊,国王指挥众人形成包围圈,进行围捕。一只体魄健壮的羚羊引起了国王的注意,他策马追赶而去,追了很长一段路,总算用金箭将羚羊射中。他下马用腰刀宰了那头羚羊,将猎物驮在马背上,然后骑上马往回走。国王正走着,半路上遇到一个农夫,他想与农夫谈谈,以便了解一下当地农村的情况,便问道:
“你是本地人吗?你是靠种什么过活的?家里困难吗?”
农夫直言不讳地说:“我是从古兹尔屯来的。我们老家这几年连年闹旱灾,田地里荒芜,颗粒不收,由于闹饥荒,农民的日子苦不堪言。可是今年却不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农民们生活有了保障,各个喜笑颜开。我自己种了几畦胡瓜,长得很好,胡瓜各个都长得大大的,而且还早熟。我们农民都知道当今国王马尔诺陛下为人慷慨仁慈,治国有方,才使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这不,我特意从地里摘了几个又大又好的胡瓜,赶路到城里去,我要亲自将胡瓜送给国王,让他尝尝鲜儿,以此来表达我们农民对他的敬意和感谢呢。”
国王听了农民的赞扬,心里特别高兴,问他:
“这胡瓜是你辛辛苦苦种植。培育出来的,现在你要把它拿去给国王尝鲜儿,国王必然要奖赏你。那么,你希望国王赏你什么呢?”
农夫说:“若是国王多少给点钱,我就太高兴了,因为我要买牲口。买种子,是需要钱的。”
国王问:“你希望他赏你多少钱呢?”
农夫说:“国王的宫殿是用金山银山堆积起来的,我只希望他赏我1000个金币就行了。”
国王说:“如果他认为赏你1000个金币太多了呢?”
农夫说:“那就减半,给我500个金币就行了。”
国王说:“如果他说500个金币太多了呢?”
农夫说:“那就赏300个金币吧。”
国王说:“如果他说300个金币还多了呢?”
农夫说:“那就赏200个金币吧。”
国王说:“如果他说200个金币还多了呢?”
农夫说:“那就赏100个金币吧。”
国王说:“如果他说100个金币还多了呢?”
农夫说:“那就赏50个金币吧。”
国王说:“如果他说50个金币还多了呢?”
农夫说:“那就只好赏30个金币算了。”
国王说:“如果他说30个金币还多了呢?”
农夫说:“那我就不要了,什么也不要了,只当我白献给他好了,我空手回来得了。”
与农夫逗笑了一会儿,国王马尔诺告别了农夫,快马加鞭,赶回猎场,率领下属和仆从们打道回宫。他回到王宫后,吩咐仆从说:
“等一会儿,有个农夫骑着毛驴。带着一些胡瓜来见我,你让他进来好了。”
农夫牵着毛驴,慢慢腾腾地来到京城,找到王宫,求见国王。仆从果然放他进宫,面见国王马尔诺。农夫见国王陛下穿着华丽的宫服,威严地坐在宝座上,周围是全副武装的'卫士和成群的奴婢。他不敢正眼去看国王,也认不出他就是在山上遇到的那个骑马的猎手。他毕恭毕敬地向国王致敬。国王笑容可掬地。和蔼可亲地与他交谈,问他:
“农夫,你带了什么好东西进宫来了?”
农夫说:“我精选了自己种的胡瓜,特意带来请陛下尝鲜儿来了。”
国王问:“ 你打老远的家乡给我送新鲜胡瓜来,你希望我赏给你什么呢?”
农夫说:“陛下,您知道我们农民终年种地糊口不容易,如果您要赏我什么,不如赏我1000个金币,也好买牲口。买种子,以便开垦。种植更多的胡瓜。”
国王笑着说:“你需要钱,我是理解的,但你一张口就要1000个金币,这个数目未免太大了。”
农夫说:“那就赏500个金币,减半吧。”
国王说:“这个数目也还不小呢。”
农夫说:“那就赏300个金币吧。”
国王说:“这个数目也不小。”
农夫说:“再减点儿,200个金币吧。”
国王说:“也还是多了。”
农夫说:“再减半,只赏100个金币吧。
国王说:”还是多了。“
农夫说:”干脆只请你赏50个金币吧。“
国王说:”还是多了。“
农夫说:”那就30个金币吧,这可是最低的限度了。“
国王说:”不行,30个金币还是多了。“
农夫仰头长叹一声,说道:”您作为一国之君,难道连30个金币也不肯赏给一个孤苦无靠的农夫吗?这事儿也真奇怪了,今天在半道上我碰到一个倒霉的家伙,他说的话怎么跟您说的竟然一模一样呢?“
国王听了农夫说的话,忍不住笑出声来。他这一笑不要紧,引得农夫抬头正眼看了他半天,终于认出来,面前正襟危坐的国王正是他在半道上碰到的那个人。此时他才恍然大悟,忙说:
”陛下,小农夫罪该万死!我的毛驴还留在宫外呢,我得赶快去看看,别叫人给牵走了。得了,我什么也不要了,就此告退了。“
国王马尔诺见农夫那忠厚。善良。质朴的样子,笑得前仰后合。他笑了一阵子,对管钱的官员说:
”你去到我的钱库中取来1000。500。300。200。100。50。30等数额的金币各一份,拿来如数送给这个好心。善良的农夫吧。“
这样,农夫共得到2180个金币,乐呵呵地赶着毛驴回家去了。
一千零一夜《三代国王传奇》
从前,大马士革国王欧麦尔。努尔曼是在哈里发阿卜杜。马立克。本。麦鲁旺执政前赫赫有名的一个传奇式的君主。他一向以强悍。威武著称,他先后用武力征服了波斯和东罗马帝国。他的权势极大,统辖的地方甚广,其兵马足迹遍及印度。信德。中国。也门。汉志。埃塞俄比亚。苏丹。叙利亚。迪亚鲁。白克尔等国,以及赛浑河。质浑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流域间的所有大大小小的国家。他的命令通行于各个城镇。乡间。他经常派人到各地察访,以了解附属国的官吏的情况。由于他治国有方。待民如子,国库丰盈。财产不计其数。他在庶民百姓心目中享有极高的声誉,附属国的官吏人人奉公守法。个个称臣纳贡;人们安居乐业。无忧无虑,都诚心诚意地拥护他。尊崇他,按期缴纳钱粮赋税。
国王努尔曼生性倔强而勇猛,身体非常强健,尤其能耐寒。再寒冷的天气,他也不像普通人那样穿得厚厚的,非得取暖过冬;他不用烤火,也不觉得冷。他的胸中似乎总有一团火在燃烧,生气动怒时,他的鼻孔里便会喷射出阵阵火苗,敌人望而生畏,纷纷落荒而逃。
他的儿子苏尔克,不仅长相酷似父王,而且性格也与其父极为相似。他生于太平盛世,受到良好家教,练得一身好武艺,能横扫千军如卷席,敌人面对威风凛凛的苏尔克,个个胆战心惊,不敌而退。他超人的勇武。非凡的胆识,不仅使敌人害怕,也引起朝野上下的钦佩,称他为举世无双的英雄豪杰。国王努尔曼爱他若掌上明珠,对他寄予很大的希望,一心想让他继承王位。管辖他打下来的江山并传于子孙万代。
苏尔克在父王努尔曼的精心培育下健康成长,到了20岁,已经成长为一个身材高大魁梧的棒小伙子,而且他的武艺。军事作战本领也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人们面对如此精明。强悍之人,无不对他表示敬畏。折服。
国王努尔曼依照法定手续,娶了四个后妃,可是只有苏尔克的母亲能生育。除此之外,国王努尔曼在宫中还按照科普特人沿用的历法规格,安排了360个宫女专门来侍奉国王,供他一个人享乐。这些宫女都是从各个民族中精选出来的,按照每年划为12个月的分类法,给她们盖了12幢宫殿,又根据每月规定为30天的数字,把每座宫殿设计成30院,这样一共就有360个院,宫女们每人住一个院,终年在院中居住。国王每天轮流到一个院中,同一个宫女在一起住一夜,这样,一年中,一个宫女只能见到国王一次。国王努尔曼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尽情享乐。
王子苏尔克十分好学,到处请教名师,因此学识。武功逐日提高,对于各种战略战术,也了若指掌。国王努尔曼看到儿子勤奋向上,满心欢喜,除了在宫中尽情享乐外,就是凭借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变本加厉地。贪得无厌地侵略蹂躏其他弱小民族,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疆土。统治领域。
与此同时,国王努尔曼还很重视传宗接代,注意了解后宫妃子们是否怀孕,希望能多生些孩子,好充实自己家族的实力,把打下的江山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天,他得知一个宫女怀孕了,高兴得手舞足蹈,他祈祷着,希望能再得一个王子。他把这个宫女怀孕。妊娠的日期做了记录,对怀孕的宫女给予特别的优待。照顾。
但是,与父王努尔曼不同的是,王子苏尔克听到这个消息后,却十分恼火,他觉得自己是太子,接替父王宝座是顺理成章之事,如果有了弟弟,那就多了一个分享天下的人。他心中盘算着:”如果这个宫女生下一个男孩,我就得把他给弄死,这就少了一个跟我争江山。夺社稷的人了!“
怀孕的宫女,名叫索菲娅,是罗马的一个希腊姑娘。她原是罗马陔撒利亚的国王在向努尔曼国王进贡时,随同珍贵礼品一起送来的。她在宫女中出类拔萃,不仅长得漂亮。聪明伶俐,而且为人正直。品格高尚。在轮到她与国王过夜的那天晚上,她把国王侍奉得很好,并表示渴望能为国王怀上个王子。她在怀孕期间也不断地祈祷,盼望能顺顺利利地生下个男孩。她生产时,国王还专门派了3个婢女守在她身边,以便及时地告诉他究竟生了男孩还是女孩。与此同时,苏尔克王子也派人密切调查。了解情况,以便及时地掌握第一手材料。
索菲娅生了个女孩。接生婆刚把这个消息透露出来,国王和太子派的人立即分头向各自的主子通风报信去了。苏尔克听说这个宫女生了个女孩,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感到无比的欣慰。可是正当苏尔克光顾着高兴的时候,一个令人意外的事情接着发生了:接生婆接下来一个女孩后,产妇索菲娅腹部又感到一阵痛。接生婆一看,这是没生完,肚子里还有孩子呢!她帮助产妇,不一会儿,果然又生下一个孩子,这回生下来的是个男孩!
索菲娅见自己为国王一次生下一双儿女,心里的高兴劲儿就甭提了,她和她的丫环笑得合不拢嘴。消息传来,整个王宫都沸腾了,欢呼声。欢笑声此起彼伏,传遍宫廷的角角落落。其他宫女听了这消息,反而不高兴,她们表面上也表示祝贺,可是内心里是怨恨。嫉妒的。
最高兴的当然是国王努尔曼了,他听到索菲娅一胎生下一个王子。一个公主,大喜过望,亲自跑到索菲娅的房中,亲热地吻她的额头,仔细地端详王子。公主的面容,高兴地把一双儿女抱在怀里不断地亲吻着。他为王子取名马康,为公主取名宰曼,并为王子和公主指派乳娘和保姆,让有关人员筹备大量的滋补品。文武百官赶来向国王表示祝贺,说尽颂扬赞美的话;不少宫娥彩女们成群结队地前来向国王贺喜;消息传到城外,庶民百姓也敲锣打鼓上街欢庆。凡是来宫中贺喜的人,都毫无例外地得到国王的重赏。
似水流年,四个年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在这四年当中,国王每隔几天便到索菲娅的院中来看望她们母子三人,对她们的饮食起居倍加关怀。国王不断地赏赐给索菲娅一些金银珠宝和名贵衣服。首饰,嘱咐她好好抚育王子和公主。也就在这四年当中,太子苏尔克持续不断地埋头坚持练功,经常和各界武林高手争雌雄。比高低。他只知道有个小妹妹出生,却不闻还有个小弟弟问世。他周围的人很了解他的心理,怕惹他生气,始终不告诉他,因此他也就被蒙在鼓里。
一天,国王努尔曼朝见大臣们的时候,一个侍卫前来报告说:
”启禀陛下,君士坦丁国王的一批使臣前来求见,说有重要事情禀报。相商。“
国王努尔曼答应接见使臣,侍卫便把使臣们带到御前。使臣们跪下去吻了地面,说道:
”启奏伟大的国王陛下,臣等奉君士坦丁国王的命令,前来谒见陛下,向您报告君士坦丁国与陔撒利亚国宣战的情况,恳请陛下派兵救援。目前双方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双方均有伤亡。战争的起因是这样的,阿拉伯的一个小国王在被征服的一个地方,发现了亚历山大大帝时代建筑的一个宝库,从里面得到了无数的金银财宝。其中有三颗洁白无瑕的。像鸵鸟蛋那么大的无比完美的圆珠,每颗珠子的表皮上,都写满了古希腊文的各种符咒。那些符咒有无穷的功力,据说初生不久的婴孩若佩戴上这种珠子,不仅可以根除自身的一切病痛,而且还能预防各种难以预测的天灾人祸。那个阿拉伯国王获得珠子,经过多方试验,深知珠子的功力奥秘。他后来把这三颗宝珠当作礼物进贡给敝国国王。为了运送这三颗宝珠和其他珍贵礼品,他预备了两艘大船,其中一艘装运物品,另一艘则载运护送者。他原以为船只经过之地,都是我们君士坦丁国的领域,不会发生被扣留。被劫掠的情况。可是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当那两艘船只驶近我国不远处时,突然遭到海盗的袭击,海盗中就有陔撒利亚国的人,他们不仅将三颗宝珠和所有金银财宝全都掠去,甚至还把护送礼品的人一个不剩地全部杀掉了。这不幸的消息传到国王的耳中,他大为恼怒,便兴师问罪,不料我军不敌敌军,大败而回。国王不服,准备再次举兵,并亲自出马,一定要打败陔撒利亚国王!为了保证此次取得胜利,敝国王特派我们前来请求伟大国王派兵,助敝国一臂之力,主持公道。声张正义,助敝国大获全胜,则不胜感谢之至。“
使臣们说明了来意,呈上所携贵重礼物。国王努尔曼一看礼物,原来是罗马出生的男女奴仆各50名,只见这些奴仆各个身着华丽的锦缎外衣,缠着金银缨带,耳上挂着珍珠宝石。价值千金的耳环,奴仆的衣服制料全是上乘的,所有的首饰都镶满了无价的珍珠宝石,个个显得雍荣华贵,生机勃勃。国王努尔曼见了,非常喜欢,欣然收下,吩咐人优待使臣。他召集朝臣,商议出兵事宜。国王努尔曼的宰相,名叫丹东,是个年逾花甲的老臣。他站出来对国王说:
”启禀陛下,臣以为应该出兵,由太子苏尔克率领一支人马,臣等在他鞍前马后效劳。直赴前线。支持君士坦丁国王。臣力主出兵的理由,一是君士坦丁国王已派使臣前来求援,且送来礼物,陛下又很喜欢这些礼物。俗话说'礼尚往来,。'有来无往非礼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出兵是情理中的事;二是我国目前无内忧外患,无后顾之忧。陛下发兵支援君士坦丁国王。打败他的敌人。使他转危为安,那么战功应归属陛下,这样陛下的威严和声名将远播周围各地,尤其是在马格里布地区的人,听到陛下的大名,都会产生敬意,从而纷纷向陛下称臣纳贡,这样我国的`国力就会更加强大了。“
听了宰相丹东的建议,国王努尔曼觉得言之有理,便同意他的建议,说道:
”我决定发兵。此次出兵,由你担任总指挥,因为你历来在重大问题上运筹帷幄。一言九鼎。太子苏尔克虽然武艺高强,但年少气盛,可以统帅主力部队。担任殿军职位。“
国王努尔曼把太子苏尔克叫来面授机宜,向他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命令他调兵遣将,准备远征,特别嘱咐他要听宰相丹东的指挥。苏尔克领命,精选一万名精壮骑兵,做了战前动员,苏尔克还亲自到马厩。军库中挑选了战马。武器。
一切准备就绪,一支精壮人马聚集在巴格达城外待命出征。国王努尔曼亲往送行,拨给苏尔克七箱金币,又再次嘱咐他凡事要听从宰相丹东的调遣。听他的指示。太子苏尔克再三表示听命。国王努尔曼又嘱咐宰相丹东要好好关怀照顾太子苏尔克及部队,宰相丹东也表示,一定照办。
临行前,太子苏尔克再次检阅部队,又做战前动员部署。全城百姓也都扶老携幼。敲锣打鼓前来送行,人山人海,旌旗蔽空,场面十分壮观。宰相丹东和太子苏尔克骑着骏马,走在队伍最前面,大队人马就此踏上征途。君士坦丁国的使臣们看到这支人马无比精壮,旌旗迎风招展,都自愿充当向导,跑到队伍前面带路。队伍不停地行进了整整一天,夜幕降临时,才停下来扎营休息。就这样,他们晓行夜宿,连续行进了20天。第21天夜里,队伍来到一处植物丛生的广阔山谷地带,苏尔克下令扎营过夜,并休整三天。他选择了山谷中间为部队司令部和使臣们的宿营地,部队在山谷两边支起帐篷扎营。一切安排就绪后,他想到此地已是罗马境内,距敌营已经很近了,他又想到父王对他的谆谆教导,必须要认真探听虚实。查看地形。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于是他让侍卫们留在司令部总指挥。宰相丹东的身边,他要让大家休息好。精力十足地去打击敌人,而自己则单枪匹马地沿山谷边缘,任战马一直往前走,去踏看地形。掌握实际情报。
战马驮着他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去,到二更时分,骑在马上的苏尔克感到精疲力竭。困得不得了,两只手和两条腿似乎都已不听使唤了。他平时苦练武艺时,在十分疲倦的情况下也能边骑马边打盹。这时,他困得两眼实在睁不开了,不知不觉中竟睡着了。战马依然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去,半夜时分,太子苏尔克在马上猛然惊醒,他揉了揉眼睛,发现自己已经进入一片茂密的森林中,抬头望去,月亮透过林木的缝隙,洒下几束寒光。他盯着月亮看了一会儿,见月亮逐渐往西斜,他沿着月亮光照射的方向看过去,发现那里有一块宽敞又平坦的草坪,他骑马走了过去,原来那块草坪十分幽静。美丽,而且还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说笑声。他兴奋起来,困意全消,他跳下马来,把马拴在树上。他顺着传来说笑声的方向走去,看到面前出现一条河,听到一个女郎在说:
”指耶稣基督起誓,这种事情兴许你们看不顺眼,会怨言百出,我可告诉你们,谁口出怨言,我就摔倒谁,把她的手臂用腰带给绑起来!“
顺着说话声,苏尔克忙走过去,拨开树枝一看,不觉惊讶得张口结舌:眼前展现一幅极其优美的自然风景画,河水在潺潺流淌,河边林木茂密。花草繁盛,远处有飞禽走兽在自由自在地活动着。更远处,有一幢基督教的修道院,院中的楼阁高耸入云,河水穿过修道院,缓缓向草坪流来。草地上有一个女郎,周围是10个妙龄女孩,个个美丽无比。身着入时的服装。那女郎向女孩子们叫阵,说道:
”趁月落日出之前,你们快来跟我摔一遍吧!“
那些女孩子个个摩拳擦掌,挨个上前跟女郎摔跤,可是她们谁也不是她的对手,最后都被她摔倒在地。用腰带绑了起来。这时走来一个老太婆,恶狠狠地冲女郎说:
”你这个小鬼头,得意什么?我这么大年纪的人,把她们摔倒过40次了,我都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你今天摔倒了她们,竟乐得屁颠屁颠的,你有什么资格如此猖狂?你如果真有本领,来跟老娘较量一番,让我来教训教训你吧,管叫你两脚朝天,来个倒栽葱!“
”你不是开玩笑吧?“女郎笑着说,”你要是真的要和我比试一番,那我只好奉陪了。“
老太婆见女郎竟敢和她叫板,气得咬牙切齿。怒发冲冠。女郎迎上去,正要和她摔跤,老太婆说:
”且慢!我要脱了衣服跟你较量!“
说着,老太婆脱掉衣服,只用一条丝纱巾裹住下身。她冲向女郎,叫道:
”来呀,有胆量的就上来接招吧!"
激烈的较量就要开始了,苏尔克真为那个女郎捏着一把汗,老太婆的面目狰狞。形象可憎,他希望女郎能战胜老太婆。
從前有一個國王,有一個小男孩,巫師給他算卦說在十六歲那年,他的命將被一只公鹿所克。他長到十六歲了,一次他和獵人們外出狩獵,在森林裏與其他人走散了,猛然間發現了一只大公鹿,他想開槍,可是沒射中。他在公鹿後面追呀追,一直追出了森林。忽然,公鹿變成一個巨人站在他面前說:“我可逮著你啦。為了追你我跑壞了六雙玻璃溜冰鞋,可還是沒能追上你。”然後他拽著國王的兒子過了一個大湖,來到一座大宮殿。原來那巨人是那個國家的國王,他兩個坐在桌旁吃了些東西,吃完後那巨人國王說:“我有三個女兒,你必須為我的大女兒守一晚上夜,從晚上九點到早晨六點,每當鍾敲想的時候,我要親自去叫你,如果你沒有回答,明天早晨你就會被處死,如果你每次都回答我,你可以娶她為妻。”
當小夥子走到臥室,那裏豎立著一尊聖耶穌的石像,國王的女兒對石像說:“我父親到九點鍾來,然後每一小時來一次,直到三點,等他叫的時候,你替王子回答一聲。”聖耶穌的石像很快地點頭,點頭越來越慢,最後停止。第二天早上國王對他說:你這活兒幹的不錯,不過我不能把女兒許出去,你必須為我的二女兒守一次夜,然後我才能考慮你是否能娶我的大女兒為妻,我可是每小時去一次,我叫你的時候,你得答應,如果你沒有回答,我會使你的鮮血流盡。說完他們兩個走進臥室,裏面豎立著一尊更大些的聖耶穌的石像,國王的女兒對它說:“如果我父親叫,你就回答他。”聖耶穌的大石像又很快地點頭,隨後越來越慢,最後靜止不動,王子則躺在門檻上,頭枕在手上睡起覺來。第二天早上國王對他說:“你這活兒幹的真不錯,不過我不能把女兒許出去,你必須為我的最小的公主守一次夜,然後我才能考慮你是否能娶我的大女兒為妻,我可是得每小時去一次,我叫你的時候,你得答應,如果你沒有回答,我會親自將你的鮮血流盡。”
然後他們兩個走進臥室,裏面豎立著一尊比前兩個更大的聖耶穌的石像,公主對它說:“如果我父親叫,回答他。”這尊又高又大的聖耶穌的石像連續點了半個小時的頭,方才停止不動。王子躺在門檻上,又入了夢鄉。第二天早上國王說:“你確確實實幹的不錯,可我現在不想讓你娶走我的女兒。我有一片大森林,如果你能從早晨六點到晚上六點為我把樹全都砍倒的話,我會考慮的。”然後他交給他一把玻璃斧頭,一把玻璃楔子和一柄玻璃槌子。他走進林子,立刻開始砍伐,可是斧頭斷成了兩節。接著他又拿起槌子砸楔子,楔子又被砸得粉碎。這時他感到十分絕望,相信自己活不了啦,於是坐在地上哭了起來。
時到中午,國王說:“姑娘們,你們去一個人給他送些吃的。”“不,”大女兒回答,“我可不能去,他最後一個為誰守的夜,誰就該去。”所以小公主就不得不去給他送食物。她到了森林後問他進展如何,“哦,”他答道,“別提多倒黴啦。”她勸他過來吃點東西。“不了,”他情緒低落地說,“我不吃,反正是個死,我吃不下去。”她輕聲細語地開導他,求他多少吃一點,他這才過來吃了些食品。等他吃完後,她說:“我給你抓一會兒虱子,你會覺得舒服點兒。”
她給他抓虱子時,他感到一陣倦意襲來,便昏昏入了睡。這時她掏出手帕,系了一個結,在地上敲了三下,說道:“地神,地神,快出來。”眨眼間鑽出了小地神,問公主有何旨意。她說:“用三個小時把這座大林子全部砍倒,並將所有的木頭堆放好。”小地神們領旨後分頭離去,召集了全體家族來幫忙砍樹。他們開工迅速,經過三個小時,工作已經完成,他們回來向公主作了彙報。這時她又拿起白手帕說:“地神,回家吧。”頓時,他們全都消失啦。王子醒來後很高興,公主對他說:“到敲響六點的時候,咱們就回家。”他聽了她的話,回到了王宮後國王問他:“你把樹都砍完了嗎?”“是的。”王子回答。可是國王又說:“我還是不能把我的女兒嫁給你,你得為她再做些事。”他問是什么活兒。“我有個大魚塘,”國王說,“你必須明天一早就去把裏面的汙泥都掏出來,塘裏的水要變得清如明鏡,還要有各種各樣的魚。”第二天一早國王給他一把玻璃鍬並告訴他:“魚塘的活必須在六點鍾幹完。”他到了魚塘將鍬往泥裏一插,鍬就斷成了兩節。他又揮起鎬,鎬也碎了,他可是煩透啦。中午公主來送飯,問他情況如何。王子說一團糟,他肯定要掉腦袋了。“我的工具又都成了碎片。”“噢,”她說,“你過來吃點飯,心情就會好點兒。”“不,”他拒絕,“我不吃,一點胃口都沒有。”她又跟他說了許多好話,使他終於過來吃了些東西。她再次為他抓虱子,這時他又睡著了。她掏出手帕,系了一個結,在地上敲了三下,說道:“地神,地神,快出來。”眨眼間鑽出了許多小地神,問公主有何吩咐。她告訴他們用兩個小時把魚塘徹底掏幹淨,塘裏的水必須清潔得能讓人照出自己的影子,裏面還得有各種各樣的魚。小地神們領旨後分頭離去,集合了全體家族來幫忙。在兩個小時內,工作便完成了,他們回來向公主作了彙報:“奉您的旨意,我們已經幹完啦。”這時她又拿起白手帕,往地上敲了三下,說:“地神,回家吧。”他們全都走了。
王子醒來時,魚塘的活兒已經完成了,公主也已經離去,在走之前,她要他等到六點鍾的時候回到宮裏。當他回到了宮中,國王問他:“你把魚塘的活兒幹完啦?”“是的,”王子答道。活兒完成得很漂亮。
當他們再次坐到桌旁時,國王卻說:“你雖然把魚塘掏淨了,可我仍不能將女兒嫁給你,你還得再作一件事。”“什么事?”王子問。國王說他有一座大山,山上除了荊棘外,不長別的,荊棘必須被砍光,然後要在山頂上蓋一座大城堡,城堡要牢固無比,裏面的陳設要應有盡有。第二天他起床的時候,國王給他一把玻璃斧頭和一把玻璃手鑽,要他六點鍾的時候將所有的活兒幹完。然而他剛砍第一簇灌木時,斧子就斷了,碎片蹦得滿地都是,手鑽也沒法使了。這時他變得痛苦不堪,盼望他的心上人能來幫他一把。中午時分她來送飯,他走上前去迎接並告訴了他的遭遇,她給他抓虱子,他便又睡著了。此時她又掏出手帕結,敲著地面說道:“”地神,地神,快出來。“瞬間又鑽出了許多小地神,問公主有何旨意。她告訴他們:”你們用兩個小時的時間把所有的荊棘都砍光,然後在山頂上蓋一座大城堡,城堡要牢固無比,裏面的陳設要應有盡有。“他們離去,號召全體家族來幫忙,等時間一到,所有的事情便都結束了,他們回來向公主作了彙報。這時她拿起手帕,敲了三下地說:”地神,回家吧。“他們立刻全都消失了。王子醒後見事情全部完成,高興得就像一只在天空中飛翔的小鳥。當時鍾敲響六點鍾時,他們一同回了家。國王問:”城堡蓋好啦?“”是的。“王子回答。國王又說:”在她的兩個姐姐嫁出去之前,我不能放我的小女兒走。“王子和國王的女兒為此十分難過,王子想不出任何辦法。他只好等到晚上和國王的女兒一起逃走了。跑了不遠,國王的女兒回頭一瞅,發現國王在後面追呢。”噢,“她說,”我們可怎么辦呀?我父親在後面呐,他會把我們帶回去的。我立刻把你變成一簇荊棘,我自己變成一朵玫瑰,藏在灌木叢中吧。“父親趕到了,看見一簇荊棘,上面有一枝玫瑰,他伸手想摘那玫瑰,可是荊棘上的刺紮了他的指頭,他不得不回宮去了。王後問他為何沒有把他們的女兒帶回來。他說就在他快要追上她的時候,她不見啦,眼前是一簇荊棘,上面長著一枝玫瑰。
王後接著埋怨道:”如果你摘下玫瑰,那荊棘就非得跟來。“於是他又回去采玫瑰,可是他倆已經早過了平原了,國王仍在後面緊追不舍。這時公主又一次回頭看見她父親追來,她說:”我們現在怎么辦哪?讓我馬上把你變成一座教堂,我自己變成一個牧師吧,我站在講壇上布道。“當國王追到時,發現面前是一座教堂,講壇上有個牧師正在布道,他聽了一會兒彌撒,就又回宮了。
王後問為什么沒有把他們的女兒帶回來,他說:”別提啦,我在後邊追了好長時間,眼看快追上了,前面卻是一座教堂,裏面有個牧師正在布道。“”你應該把牧師帶回來,“王後說:”那教堂不一會兒就會跟來。讓你去真沒用,我還是自己去吧。“她走了一段時間,看見了遠處那倆人,國王的女兒回頭,看見了她母親來了,便說:”我們可沒轍啦,我母親親自追過來了,我得把你馬上變成一個魚塘,我自己變成一條魚。“
母親追到這裏,面對的是一口大魚塘,水中間有一條魚快活地跳來跳去,而且不時地探出腦袋張望。她竭力想抓住那條魚,可是力不從心。她不由得怒火上升,為抓住那條魚,她一口氣喝幹了魚塘裏的水,但是感到非常不舒服,不得不又將水又吐了出來。她難過地哭了起來:”我非常清楚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兒“。她於是央求他們跟她回去。國王的女兒被感動了,回到母親的身邊,王後給了女兒三個胡桃,告訴她:”這三個胡桃在你最需要的時候會幫你忙的。“小夥子也和她們一同回去了。他們走了約十裏路,來到了王子當初出走的城堡,附近有一個村莊。他們走進村莊,王子說:”在這裏等一會兒,親愛的,我先進宮去,安排馬車和侍從來接你。“
王子回到了王宮。他的歸來讓上上下下的人皆大歡喜。他告訴大家他已有未婚妻,她在村子裏,他們得趕快准備車輛去接她。大家便七手八腳地套好了馬車,大群侍從在車外各就各位。王子上車了,上車前他母親吻了他一下,他在這一瞬間忘記了以前所發生的一切事情,以及他將要做的事情。這時他母親下令把馬車卸套,大家都回屋去。在村子裏坐等的姑娘等呀、盼呀,真是望眼欲穿,但是沒有一個人來接她。她沒有辦法,只好到屬於王宮的一家磨房裏去幹活,她的工作是每天下午到水池旁去刷洗器皿。一天王後從王宮裏散步出來,路過水池,看見一位體態豐滿的姑娘蹲在那裏,她不禁感歎:”那姑娘可真是豐潤多姿呀!她太讓我高興啦!“她和全體隨從仔細觀察著姑娘,但無人認識她。姑娘為磨房主工作了很長的時間,她幹活賣力,待人誠實。與此同時,王後為王子從很遠的地方娶來一位新娘。新娘一到,他們便要就舉行婚禮。那天,許多人熱熱鬧鬧地集結在一起,都想看盛大的婚禮。姑娘向磨房主請假也想去看看,磨房主答應說:”行啊,去吧。“她在走之前,打開了三個胡桃中的一個,發現裏面有一件漂亮衣裳。她穿上衣裳,走進教堂,站在了祭壇旁。後來來了一對新人,坐在了祭壇的前面,正當牧師要為他祝福的時候,新娘往邊上看了一眼,發現了站在那裏姑娘。當時她就站了起來說她得有和那個女士一樣漂亮的衣服,否則不會結婚。他們只好又回到宮裏,然後派人去問那姑娘賣不賣那件衣服。不,她不賣衣服,可是新娘或許有機會擁有那件衣服,她說。新娘忙問她該怎么做才能擁有那件衣服。姑娘說只要讓她在王子的門外睡一個晚上,新娘就可以得到她想要的,新娘說她樂意這么做,但侍從受命給王子喝了安眠藥,姑娘在門檻前躺了下來,整個一晚上她都在傾訴自己的悲傷。為了他,她砍倒了整座森林;為了他,她清除了魚塘裏的汙泥;為了他,她建造了那座城堡;她把他變成一簇荊棘,然後又變成一座教堂,最後又變成一個魚塘,萬萬沒想到他這么快就把她忘到腦後了。可是沉睡中的王子沒聽到一個字,侍從倒是醒了,並聽見了姑娘的話,但是不解其意。第二天,大家起了床,新娘穿上那件衣服,和新郎一起去了教堂。姑娘打開第二個胡桃,裏面有一件更加漂亮的衣裳。她穿上了它,站在教堂的祭壇旁,以後發生的事情和以前一樣。姑娘又在王子臥室的門檻前躺了一個晚上,侍從再次受命給王子喝安眠藥。然而這次侍從卻給王子喝了些提神醒腦的東西。在王子上床就寢的時候,磨房主的女仆同昨晚一樣在門檻前哭訴自己的遭遇和悲傷。這次王子可一字一句全都聽清楚啦,他感到非常難過,從前的記憶都湧入了腦海之中,他想立刻走到她的身邊,可是他母親把門鎖上了。第二天一早,他馬上找到了心上人,告訴了她自己的經過,並真心實意地請求她不要因為自己的忘卻而對他耿耿於懷。國王的女兒打開第三個胡桃,裏面是一件比前兩件更為漂亮的衣裳,她穿上了它,和她的新郎共同走向教堂。一群孩子跑來給新人獻花,並用彩帶圍在他們的腳上,牧師為他們祝福,婚禮上一片歡樂。那偽善的母親和未婚的新娘從此遭到流放,而最後講述這個故事的人現在仍在講個不停呢。
★ 一千零一夜语录
★ 读后感一千零一夜
★ 一千零一夜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