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王维的诗词名句(共含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噢是吗”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王维《终南别业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王维《使至塞上》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渭城曲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 王维《相思》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王维《使至塞上》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维《渭城曲 》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王维《相思》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 王维《杂诗三首》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王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王维《竹里馆》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王维《山居秋暝》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王维《山居秋暝》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 王维《观猎》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 王维《画》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五》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 王维《辛夷坞》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五》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 王维《山中》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 王维《送别》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 王维《少年行四首》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三》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 王维《终南别业 》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 王维《终南别业 》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 王维《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 王维《送别 》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 王维《终南别业 》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 王维《汉江临泛 》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 王维《归嵩山作》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 王维《少年行四首》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 王维《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 王维《终南山》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 王维《观猎》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 王维《辛夷坞》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王维《汉江临泛 》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 王维《酬张少府》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 —— 王维《青溪 》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 王维《渭川田家》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 王维《过香积寺》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王维《终南别业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王维《使至塞上》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渭城曲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 王维《相思》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王维《使至塞上》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维《渭城曲 》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王维《相思》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 王维《杂诗三首》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王维《竹里馆》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王维《山居秋暝》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王维《山居秋暝》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 王维《观猎》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 王维《画》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五》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五》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 王维《山中》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 王维《送别》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 王维《少年行四首》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三》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 王维《终南别业 》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 王维《终南别业 》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 王维《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 王维《送别 》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 王维《终南别业 》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 王维《汉江临泛 》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 王维《归嵩山作》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 王维《少年行四首》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 王维《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 王维《终南山》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 王维《观猎》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 王维《辛夷坞》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王维《汉江临泛 》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 王维《酬张少府》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 —— 王维《青溪 》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 王维《渭川田家》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 王维《过香积寺》
王维诗词的千古名句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1、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洛阳女儿行》
2、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洛阳女儿行》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
5、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相思》
6、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
9、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观猎》
1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山居秋暝》
11、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中》
1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
13、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观猎》
14、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诗三首》
1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17、明年春草绿, 王孙归不归? 《山中送别》
18、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别》
19、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辛夷坞》
20、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渭川田家》
2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
22、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杂诗·君自故乡来》
23、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送别》
2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25、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积雨辋川庄作》
26、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洛阳女儿行》
27、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洛阳女儿行》
28、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青溪》
29、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桃源行》
30、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31、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西施咏》
32、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终南山》
33、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山》
34、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春中田园》
35、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汉江临眺》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名句
1、请留磐石上,垂钩将已矣。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3、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4、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5、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6、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7、衡青不败由天幸,李广元功缘数奇。
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9、看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10、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11、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2、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
13、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4、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转黄鹂。
15、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16、观君更进一杯酒,西山阳关无故人。
17、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挡百万师。
18、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19、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20、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1、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4、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2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6、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
27、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28、间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29、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30、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31、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
32、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33、独坐幽笙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4、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5、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诗词四首教案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诗人登高四望,只见天地一片潮湿,丛林上面静谧宁和,炊烟袅袅升起;女人们蒸藜炊黍,准备好饭菜,送到东面的田间地头。积雨:久雨不停。烟火迟:因久雨空气湿润,烟火上升缓慢。藜:一种可食的野菜。黍:谷物名,古时为主食。饷:送饭食到田头。菑(zī):初耕的田地。]
首联写田家劳作生活。一个“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又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农家村妇、田夫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在一片广漠空旷的水田之上,白鹭翩翩飞舞;在层峦叠翠的夏日丛林之中,黄鹂正用甜美的歌喉唱歌。夏木:高大的树木。啭:小鸟婉转的鸣叫。]
颔联与首联一样,是诗人静观所得,写自然景色。两种景象相映衬,将积雨之时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在松林之中,诗人看木槿花开花落,采露葵供清斋素食。槿(jǐn):植物名。落叶灌木,其花朝开夕谢。古人常以此物悟人生枯荣无常之理。清斋:素食,长斋。露葵:冬葵,古时蔬菜名。]
颈联写诗人独处山林之乐。表面上看起来是太过清幽孤寂,实际上正是诗人对尘世喧嚣生活极为厌倦的写照。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既然我早已去机心,绝俗念,随缘自适,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我应该可以脱离世间烦恼,悠游于林泉之中了。野老:诗人自谓。《庄子•杂篇•寓言》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客人们再也不让座与他,而是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不再有隔膜了。这里诗人指自己要隐退山林,与世无争。“海鸥相疑”句:见《列子•黄帝》,说海边有一人与鸥鸟相亲近,后来其父要他将海鸥捉回来,等他再到海边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不再理他。]
尾联是诗人与世无争的表白。诗人运用了“争席”“海鸥相疑”这两个充满了老庄色彩的典故,一正用,一反用,共同抒写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
关于“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两句,唐人李肇因见李嘉祐有诗句“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便讥笑王维“好取人文章佳句”(《唐国史补》卷上)。明人胡应麟不同意,反驳说:“摩诘盛唐,嘉桔中唐,安得前人预偷来者?此正嘉韦占用摩诘诗。”(《诗薮•内编》卷五)但据查,嘉韦占与摩诘同时而稍晚,谁袭用了谁的诗句难以定论。再看二人诗句,有高下之分,如宋人叶梦得说:“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韦占点化,以自见其妙。”(《石林诗话》卷上)“漠漠”有“广阔”意,“阴阴”有“幽深”意,“漠漠水田”和“阴阴夏木”比“水田”和“夏木”画面显得开阔而又深邃。
名家赏评 写景自然。造语又极辛苦。顾云:结语用庄子忘机之事,无迹。此诗首述田家时景,次述己志空泊,末写事实,又叹俗人之不知己也。东坡云:摩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者,此耳。(宋•刘辰翁《王孟诗评》,清光绪五年巴陵方氏碧琳琅馆刻朱墨套印本)
钟云:“烟火迟”又妙于烟火新,然非积雨说不出。(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明末刻三色套印本)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当春天来临,辛夷花的蓓蕾在山中怒放,灿烂无比。木末:指树梢。辛夷花开时,不同于桃李等花,其花是开在枝条的最末端上。红萼:辛夷花红色的蓓蕾。萼(è),花萼,在花瓣下部的一圈绿色小片。芙蓉花:裴迪的和诗中有“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的句子,正可说明辛夷花含苞欲放时,很像荷花箭,而且花瓣和色彩也颇多相似之处。]
前两句写春天来到,辛夷花开。辛夷花在山深人寂环境之中热烈地开放,使山野一片火红。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山中的居室空寂冷落,无声无息,只有纷纷扬扬的辛夷花洒下片片落英,悄悄结束了它美丽而略显短暂的花期。涧户:涧边人家。]
后两句写春天不永,花开花落。辛夷花落时毫无惋惜地谢落,花瓣如缤纷红雨洒落深涧。而那绝无人迹、亘古寂静“涧户”,正是诗人以“空寂”禅心观照世界意象。
名家赏评 摩诘深于禅,此是心无挂碍境界。虽在世中,脱然世外,令人动海上三山之思。(清•刘宏煦《唐人真趣编》,清刻本)
摩诘以淳古淡泊之音,写山林闲适之趣,如《辋川》诸诗,真一片水墨不着色画。(明•王鏊《震泽长语》,商务印书馆1936年)
这首诗昭示了什么呢?深山无人,辛夷花自开自落。花开,并不是为了赢得人们的赞赏;花落,也不需要人们悼惜。该开便开,该落便落,纯任自然。(霍松林《唐诗精选》,江苏古籍出版社)
送沈子福归江东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杨柳青青的渡头送客之地,行客已稀,船夫摇动船桨,把客人送向临圻。罟师:渔人,此指船夫。罟,gǔ。临圻:近岸之地,此指友人所去之地。圻,qí。]
前两句写送行之地的景色。渡头、杨柳,显出送行和分别已在眼前。唐人有折柳送别习俗,此处烘托了送行之时的气氛。行客稀,可见渡头之冷清,反衬出离别的伤感。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
后两句写友人走后诗人的思念之情。时值春光无限、桃红柳绿之际,大江两岸春光明媚,诗人觉得心中对友人无限惜别之情,正如眼前所见的一派春光,弥漫于大江南北,随友人一同归去。
观 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狂风声里,角弓鸣响,将军狩猎渭城郊外。劲:强劲。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名渭城,在今西安西北,渭水北岸。]
诗的首句未写人,先写声。风呼、弦鸣,风声与角弓声相应:风声由弦之震响而听得,弦之声由风之劲疾而更震耳。次句才写射猎的主人。此联先声夺人,如沈德潜说:“起手贵突兀,王右丞‘风劲角弓鸣’、杜工部‘莽莽万重山’等篇,直疑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说诗啐语》)待声势俱足,才推出射猎主角来:“将军猎渭城”。将军的出现,恰合读者的期待。这发端的一笔,胜人处全在突兀,能先声夺人,“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方东树)。两句“若倒转便是凡笔”(沈德潜)。
名家赏评 起两句若倒转,便是凡笔,胜人处全在突兀也。(《唐诗别裁集》)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秋草枯黄,鹰眼更加锐利;冰雪消融,马蹄格外轻快。鹰:指猎鹰。疾:锐利。]
颔联写狩猎时惊心动魄的场面。地点是在渭城,渭城为秦时咸阳故城,唐代长安西北,渭水北岸。平原草枯,积雪消尽。“鹰眼”因“草枯”而能更准确观察猎物,猎物绝无逃脱之机;“马蹄”因“雪尽”而略去阻碍,策马追赶更为迅捷。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转眼已过新丰市,不久又回细柳营。新丰市:在今陕西临潼南。细柳营:西汉名将周亚夫屯兵处,在长安附近,此指打猎将军的驻地。新丰市与细柳营,二者相距三十余公里,此处泛指军营。]
颈联紧承“马蹄轻”而来,表示将军归猎之迅速,有瞬息千里之感。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回头远眺射雕荒野,千里暮云平展到天边。雕:一种猛禽,飞得很快,不易射中。古时称善射者为“射雕手”。暮云平:指晚云与地平线齐平。]
尾联与开头遥相呼应,形成鲜明对比:射猎时风劲云涌,气氛激烈;猎后风定云平,满载而归,心情悠然自得。其中射雕之典,出自《北齐•斛律光传》,载北齐斛律光射猎时,于云中见一大鸟,射中其颈,形如车轮,旋转而下,乃是一雕,因被人称为“射雕手”。后用来形容那些膂力过人、箭法高超之人。
名家赏评 首美将军猎不违时,声响高华。中写出猎之景与已猎之事,绮丽精工,神凝象外。结见非疆域宁靖曷得此举,闲淡超逸,机圆气足。玩“回看”二字味深,转出前此为目中所见,终不失“观猎”题面。摩诘诗中尽画,岂虚语者!唐仲言曰:结难于联,起难于结。如此起语,唐人亦不多见。(明•周敬、周埏等《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明崇祯八年本)
全是形容一“快”字,耳后风生,鼻端火出,鹰飞兔走,蹄响弓鸣,真有瞬息千里之势。(清•顾安《唐律消夏录》,清乾隆二十七年何文焕刻本)
结构巧解
细说王维诗词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奥秘
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更”的意思是“再”、“又”,所以,“更尽一杯酒”就是“再喝下一杯酒”,言外之意是:现在的这杯酒已经不是第一杯酒,我们不妨把现在的这杯酒理解为第二杯酒。
我们劝别人喝酒,总是会找出各种理由。“劝君更尽一杯酒”的理由是:“西出阳关无故人”。换言之,“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劝酒词”。
“西出阳关无故人”是第二杯酒的“劝酒词”。那么,第一杯酒的劝酒词又是什么?
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这首千古绝唱的艺术奥秘之所在。
人们通常把“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理解为对饯别环境的描写,但环境描写显得可有可无,最多也只有锦上添花的价值。现在,应该把这头两句诗理解为第一杯酒的劝酒词。
“渭城”的早晨(“朝”),“轻尘”为什么会被沾湿(“浥”)?“客舍”看起来为什么会“青青”?“柳色”为什么会显得“新”?答案是:“雨”。这个“雨”具有多种正面价值。
“雨”是液体,作为液体的“雨”具有多种正面价值。但是,“酒”也是一种液体。“酒”是人类酿造的液体,而“雨”可以说是上天酿造的液体。上天用“雨”来促成地上的美景,我们为什么不用“酒”来促成我们精神世界的美妙感觉呢?
所以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是第一杯酒的劝酒词——比较隐晦的劝酒词。如果不怕杀风景,我们可以把这首诗改写为:“劝君尽此头杯酒——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西出阳关无故人”是显而易见的劝酒词,也就是平淡无奇的劝酒词,它的功能是:我们劝别人喝酒总是需要有劝酒词的。“更”字的功能是:这已经不是第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和“酒”一起,逗出了这样的意思:第一杯酒的劝酒词是什么?
这是一首形式上不甚典型的“兴体诗”,加以改写就是:“雨”“浥轻尘”,使得“客舍青青柳色新”;我们举起酒杯。
王维《酬郭给事》赏析
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这首酬和诗,是王维晚年酬赠与给事中郭某的。“给事”,即给事中,是唐代门下省的要职,常在皇帝周围,掌宣达诏令,驳正政令之违失,地位是十分显赫的。王维的后半生,虽然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然而在官场上却是“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旧唐书。王维传》)因此,在他的诗作中,这类应酬的题材甚多。这首诗,既颂扬了郭给事,同时也表达了王维想辞官隐居的思想。写法上,诗人又别具机杼。最突出的是捕捉自然景象,状物以达意,使那颂扬之情,完全寓于对景物的描绘中,从而达到了避俗从雅的艺术效果。
诗的前两句着意写郭给事的显达。第一句“洞门高阁”,是皇家的写照,“余晖”恰是皇恩普照的象征。第二句“桃李阴阴”,是说郭给事桃李满天下,而“柳絮飞”是指那些门生故吏个个飞扬显达。这样,前后两句,形象地描绘出郭给事上受皇恩之曝,下受门生故吏拥戴,突出了他在朝中的地位。
诗的三、四句写郭给事居官的清廉闲静。如果说前两句的景状是华艳的,这两句就转为恬淡了。一个“疏”字,一个“稀”字,正好点染了这种闲静的气氛。诗人描写“省中啼鸟”这个现象,意味甚浓。一般说,官衙内总是政务繁忙,人来人往,现在居然可以听到鸟儿的鸣叫声,不正活画出郭给事为官的闲静吗?
王维作诗,善于抓住自然界中平凡无奇的景或物,赋予它们某种象征意义。“省中啼鸟”,看起来是描写了景致,其实,是暗喻郭给事政绩卓著,时世太平,以致衙内清闲。虽是谀词,却不着一点痕迹。
五、六两句,直接写郭给事本人。早晨朝服盛装,恭恭敬敬地去上朝面君,傍晚捧着皇帝的诏令向下宣达。他那恭谨的样子,有一个“趋”和一个“拜”字生动地描写出来了。“晨”、“夕”两字,则使人感到他时时紧随皇帝左右,处于怎样一种令人嘱目的地位!从全诗结构看,这里是极扬一笔,为最后点出全诗主旨作好准备。
诗的末两句作了一个急转,从谦恭的语气中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意向:我虽想勉力追随你,无奈年老多病,还是让我辞官归隐吧!这是全诗的主旨,集中地反映了诗人的出世思想。唐人的很多酬赠诗中,往往在陈述了对酬者的仰慕之后,立即表达希冀引荐提拔的用意。然而王维此诗,却一反陈套,使人感到别开生面。
王维《酬张少府》赏析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这是一首赠友诗。题目冠以“酬”字,当是张少府先有诗相赠,王维再写此诗为酬。
这首诗,一上来就说,自己人到晚年,惟好清静,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了,乍一看,生活态度消极之至,但这是表面现象。仔细推求起来,这“惟好静”的“惟”字大有文章。是确实“只”好静呢,还是“动”不了才“只得”好静呢?既云“晚年”,那么中年呢?早年呢?为什么到了晚年变得“惟好静”起来呢?底下三、四两句,透露了个中消息。
王维早年,原也有过政治抱负,在张九龄任相时,他对现实充满希望。然而,没过多久,张九龄罢相贬官,朝政大权落到奸相李林甫手中,忠贞正直之士一个个受到排斥、打击,政治局面日趋黑暗,王维的理想随之破灭。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既不愿意同流合污,又感到自己无能为力,“自顾无长策”,就是他思想上矛盾、苦闷的反映。他表面上说自己无能,骨子里隐含着牢骚。尽管在李林甫当政时,王维并未受到迫害,实际上还升了官,但他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却越来越加深了。出路何在?对于这个正直而又软弱、再加上长期接受佛教影响的封建知识分子来说,自然就只剩下跳出是非圈子、返回旧时的园林归隐这一途了。“空知返旧林”的“空”字,含有“徒然”的意思。理想落空,归隐何益?然而又不得不如此。在他那恬淡好静的外表下,内心深处的隐痛和感慨,还是依稀可辨的。
那么,王维接下来为什么又肯定、赞赏那种“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呢?联系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体会到,这实际上是他在苦闷之中追求精神解脱的一种表现。既含有消极因素,又含有与官场生活相对照、隐示厌恶与否定官场生活的意味。摆脱了现实政治的种种压力,迎着松林吹来的清风解带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自由自在,悠然自得,这是多么令人舒心惬意啊!“松风”、“山月”均含有高洁之意。王维追求这种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说他逃避现实也罢,自我麻醉也罢,无论如何,总比同流合污、随波逐流好吧?在前面四句抒写胸臆之后,抓住隐逸生活的两个典型细节加以描绘,展现了一幅鲜明生动的形象画面,将松风、山月都写得似通人意,情与景相生,意和境相谐,主客观融为一体,这就大大增强了诗的形象性。从写诗的艺术技巧上来说,也是很高明的。
最后,“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回到题目上来,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照应了“酬”字;同时,又妙在以不答作答:您要问有关穷通的道理吗?我可要唱着渔歌向河浦的深处逝去了。末句五字,又淡淡地勾出一幅画面,用它来结束全诗,可真有点“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的“神韵”呢!这里的“渔歌”,又暗用《楚辞。渔父》的典故:“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王逸《楚辞章句》注曰:水清”喻世昭明,沐浴升朝廷也“;水浊”喻世昏暗,宜隐遁也“。也就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的意思。王维避免对当世发表议论,隐约其词,似乎在说:通则显,穷则隐,豁达者无可无不可,何必以穷通为怀呢?而联系上文来看,又似乎在说:世事如此,还问什么穷通之理,不如跟我一块归隐去吧!这就又多少带有一些与现实不合作的意味了。诗的末句,含蓄而富有韵味,耐人咀嚼,发人深思,正是这样一种妙结。
王维《出塞作》赏析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本诗原注说:“时为御史监察塞上作”。开元二十五年(737)三月,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败吐蕃,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出塞宣慰,这诗就写在此时。
前四句写边境纷扰、战火将起的形势。“天骄”原为匈奴自称,这里借称唐朝的吐蕃。“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写居延关外长满白草的广阔原野上燃起了熊熊猎火,吐蕃正在这里进行打猎活动,这是紧张局势的一个信号。写打猎声势之盛,正是渲染边关剑拔弩张之势。这两句诗很容易使人联想起高適《燕歌行》“单于猎火照狼山”之句,古诗中常常以“猎火”来暗指战火。“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进一步描写吐蕃的猎手们在暮云低垂,空旷无边的沙漠上驱马驰骋,在秋天草枯,动物没有遮蔽之处的平原上射猎。这一联象两幅生动传神、极具典型意义的塞上风俗画,写出吐番健儿那种盘马弯弓、勇猛强悍的样子,粗豪雄放;也暗示边情的紧急,为诗的下半部分作了铺垫。
前四句刻画形象,有声有色,是实写;后四句便采用虚写,写唐军针对这种紧张形势而进行军事部署。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这两句,对仗精工,很有气势。“护羌校尉”和“破虏将军”都是汉代武官名,这里借指唐军将士。“障”是障堡,边塞上的防御工事。登障堡,渡辽河,都不是实指,而是泛写,前者着重说防御,后者主要讲出击,一个“朝”字和一个“夜”字,突出军情的紧迫,进军的神速,表现了唐军昂扬奋发的士气,雷厉风行的作风。此联对军事行动本身没有作具体的描写,而只是选取具有曲型意义的事物,作概括而又形象的叙说,就把唐军紧张调动,英勇作战,并取得胜利的情景写出来了,收到了词约义丰的艺术效果。“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汉家”借指唐朝,“霍嫖姚”即汉代曾作过嫖姚校尉的霍去病,借谓崔希逸。这两句是说,朝廷将把镶玉柄的剑,以角装饰的弓和戴着珠勒口的骏马,赐给得胜的边帅崔希逸。在诗尾才点出赏功慰军的题旨,收结颇为得体。这诗写得很有特色,它反映当前的战斗情况,用两相对比的写法,先写吐蕃的强悍,气势咄咄逼人,造成心理上的紧张;再写唐军雍容镇静,应付裕如,有攻有守,以一种压倒对方的凌厉气势夺取最后的胜利。越是渲染对方气焰之盛,越能衬托唐军的英勇和胜利的来之不易,最后写劳军,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只须轻轻点染,诗旨全出。清代方东树曾评论此诗说:“前四句目验天骄之盛,后四句侈陈中国之武,写得兴高采烈,如火如锦,乃称题。收赐有功得体。浑颢流转,一气喷薄,而自然有首尾起结章法,其气若江海之浮天。”(《唐宋诗举要》引)这段评论是中肯的。
王维《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赏析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
王维和裴迪是知交,早年一同住在终南山,常相唱和,以后,两人又在辋川山庄“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旧唐书。王维传》)。新昌里在长安城内。吕逸人即吕姓隐士,事迹未详。这首诗极赞吕逸人闭户著书的隐居生活,显示了作者艳羡“绝风尘”的情怀。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借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比况吕逸人的住处,着一虚笔。于长安柳市之南寻访吕逸人,跟一实笔。一虚一实,既写出吕逸人长期“绝风尘”的超俗气节,又显示了作者倾慕向往的隐逸之思。
“到门不敢题鸟,看竹何须问主人。”访人不遇,本有无限懊恼,然而诗人却不说,反而拉出历史故事来继续说明对吕逸人的仰慕之情,可见其寻逸之心的诚笃真挚。“凡鸟”是“凤”字的分写。据《世说新语。简傲》记载,三国魏时的嵇康和吕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吕安访嵇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吕安于门上题“凤”字而去,这是嘲讽嵇喜是“凡鸟”。王维“到门不敢题凡鸟”,则是表示对吕逸人的尊敬。“看竹”事见《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之子王徽之闻吴中某家有好竹,坐车直造其门观竹,“讽啸良久”。而此诗“何须问主人”是活用典故,表示即使没有遇见主人,看看他的幽雅居处,也会使人产生高山仰止之情。
上一联借用典故,来表示对吕逸人的敬仰,是虚写。“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写吕逸人居所的环境,是实写。“城上”,一作“城外”。“青山如屋里”,生动地点明吕逸人居所出门即见山,暗示与尘市远离;流水经过东家流入西邻,可以想见吕逸人居所附近流水淙淙,环境清幽,真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绝妙境地。青山妩媚,流水多情。两句环境描写,一则照应开篇的绝风尘,二则抒写了隐逸生活的情趣。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最后从正面写隐逸。吕逸人无求于功名,不碌碌于尘世,长时间闭户著书,是真隐士而不是走“终南捷径”的假隐士,这就更为诗人所崇尚。松皮作龙鳞,标志手种松树已老,说明时间之长,显示吕逸人隐居之志的坚贞和持久,“老龙鳞”给“多岁月”作补充,并照应开头的“一向绝风尘”,全诗结构严谨完整。
这首诗,句句流露出对吕逸人的钦羡之情,以至青山、流水、松树,都为诗人所爱慕,充分表现了诗人归隐皈依的情思。描写中虚实结合,有上下句虚实相间的,也有上下联虚实相对的,笔姿灵活,变化多端,既不空泛,又不呆滞,颇有情味。
王维《春中田园作》赏析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这是一首春天的颂歌。从诗所展现的环境和情调看,似较《辋川集》的写作时间要早些。在这首诗中,诗人只是平平地叙述,心情平静地感受着、品味着生活的'滋味。
冬天很难见到的斑鸠,随着春的来临,很早就飞到村庄来了,在屋上不时鸣叫着,村中的杏花也赶在桃花之前争先开放,开得雪白一片,整个村子掩映在一片白色杏花之中。开头两句十个字,通过鸟鸣、花开,就把春意写得很浓了。接着,诗人由春天的景物写到农事,好象是春鸠的鸣声和耀眼的杏花,使得农民在家里呆不住了,他们有的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有的扛着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整桑理水是经冬以后最早的一种劳动,可说是农事的序幕。
归燕、新历更是春天开始的标志。燕子回来了,飞上屋梁,在巢边呢喃地叫着,似乎还能认识它的故巢,而屋中的旧主人却在翻看新一年的日历。旧人、归燕,和平安定,故居依然,但“东风暗换年华”,生活在自然地和平地更替与前进。对着故巢、新历,燕子和人将怎样规划和建设新的生活呢?这是用极富诗意的笔调,写出春天的序幕。不是吗?新历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不就象春天的布幕在眼前拉开了一样吗?
诗的前六句,都是写诗人所看到的春天的景象。结尾两句,写自己的感情活动。诗人觉得这春天田园的景象太美好了,“物欣欣而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一切是那样富有生气,充满着生活之美。他很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又停住了,想到那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无缘享受与领略这种生活,不由得为之惋惜、惆怅。
这首诗春天的气息很浓,而诗人只是平静地淡淡地描述,始终没有渲染春天的万紫千红。但从淡淡的色调和平静的活动中却成功地表现了春天的到来。诗人凭着他敏锐的感受,捕捉的都是春天较早发生的景象,仿佛不是在欣赏春天的外貌,而是在倾听春天的脉搏,追踪春天的脚步。诗中无论是人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动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明天,透露出唐代前期的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面貌的某些特征。人们的精神状态也有点象万物欣欣然地适应着春天,显得健康、饱满和开展。
王维山水诗词
1.《杂诗》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2.《积雨辋川庄作》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3.《汉江临眺》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4.《归嵩山作》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5.《竹里馆》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6.《青溪》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7.《鸟鸣涧》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8.《山居秋暝》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9.《山中》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0.《红豆》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的诗词
1.《鹿柴》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使至塞上》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山居秋暝》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送别》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的诗词全集
1.《杂诗》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2.《送别》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3.《竹里馆》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红豆》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鸟鸣涧》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6.《过香积寺》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听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7.《送梓州李使君》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8.《山居秋暝》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9.《少年行》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1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细说王维诗词
★ 王维的诗词
★ 王维的名言名句
★ 王维的山水诗词
★ 励志诗词名句
★ 名言名句诗词
★ 古代诗词名句
★ 中秋诗词名句
★ 常用诗词名句
★ 端午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