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的诗词名句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橡树有约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秋佳节的诗词名句(共含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橡树有约”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中秋佳节的诗词名句

篇1:中秋佳节的古诗词名句

1、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2、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

3、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萧子显

4、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欧阳修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徐淑

7、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冬日山居思乡》

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9、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思江南》方干

1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12、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

13、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月夜亿舍弟》杜甫

14、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晏殊

1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

16、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滞雨》李商隐

17、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

18、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王湾

19、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

20、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送吴十九往沅陵》王昌龄

篇2:中秋佳节的古诗词名句

李白的《关山月》

玉轮高高挂银辉满人间,游子归乡道九转十八弯

君本出故地匆忙把家还,每每常思忆今朝会别颜

《中秋》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太常引》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篇3:中秋佳节的古诗词名句

《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待月》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念奴娇。中秋对月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篇4:中秋佳节古诗词名句欣赏

中秋佳节古诗词名句欣赏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篇描写月下独酌情景。月下独酌,本是寂寞的,但诗人却运用丰富的想像,把月亮和自己的身影凑合成了所谓的三人。又从花字想到春字,从酌到歌、舞,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

从表面上看,诗人好象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充满着无限的凄凉。诗人孤独到了邀月和影,可是还不止于此,甚至连今后的岁月,也不可能找到同饮之人了。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约好在天上仙境再见。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运用了昔今对比手法,其实每一联都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场景,对比的不仅是时间,更是情景意境的对比,今晚观赏的不单是月亮,而是面对年年望相似的月亮情景下的心情,是一种过去到现在的物是人非的感伤情怀。

太常引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此时见皎洁的月亮如同一面磨亮而闪闪发光的镜子,感到耀眼。因月明而思及嫦娥,心中遂有一问,即嫦娥啊!青春已背我而去,如今白发被身,仍壮志难酬。我是否理应抓住时机,重振江河,为国为民赴汤蹈火。就象吴刚那样一心要砍去月宫中的桂花树,为的是让洁白、清纯的月光,更多地洒向大地、人间。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此诗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皎洁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仿佛铺上了一层霜。树上的鸦鹊已进入了梦乡,秋夜的露水冷冷地飘洒下来,沾湿了庭中的桂花。这一幅清雅、静美的图景不禁诱人遐想:今夜,普天之下的人都在仰望那一轮明月吧,可是不知道秋天那浓浓的愁思落在了谁家?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由景入情,转篷象征漂泊无依的情感,老杜空有归心只可惜无处还乡的凄凉。此诗主调应该是悲伤苍凉的。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此诗写玩月思友,由月忆人。感慨清光依旧、人生聚散无常。诗的开头点出“南斋”;二句点“明月”;三、四句触发主题,写玩月;五、六句由玩月而生发,写流光如逝,世事多变;七、八句转写忆故友;最后写故人的文章道德,恰如兰杜,芳香四溢,闻名遐迩。

全诗笔不离月,景不离情,情景交融,景情相济,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这首词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篇5:中秋佳节古诗词名句

1.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曹松《中秋对月》

2.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3.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5.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6. 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7.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8. 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9.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 中秋月》

10.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11.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12.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13.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

14.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5.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16.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篇6:中秋佳节古诗词名句

1.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2.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3.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4.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5.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6. 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7. 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慧霖《闰中秋玩月》

8.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9.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0. 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辛弃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11. 斟酌姮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12. 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13. 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14. 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15.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6.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高适《送魏八》

中秋节传统习俗

赏桂花

在中秋时刚好是桂花飘香的时候,桂花在古代也一直是和月亮相关联,也衍生出了很多神话故事。而桂花作为一种名贵的品种,它也有着喜庆、吉祥的象征。在中秋这一天赏桂花,闻着沁人心脾的香味,感受不一样的味道,从而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赏月

中秋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古时很多的诗人、文豪也会在这时邀友赏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吃月饼

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祭月

中秋夜,要拜祭月神,设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对着月亮依次拜祭,再有家中主妇按照家里的人口切好月饼,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燃灯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梁录》也有观潮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巅峰。

玩兔儿爷

兔儿爷是中秋节期间,给孩子们玩耍娱乐的一种泥塑玩具。其形状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头上竖两只长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其他地方跟人没什么区别。现在寻常市面上已见不到兔儿爷的踪影,只是作为民俗文物在民俗博物馆之类的地方展览,或者在工艺品商店里出售。年轻人对它所知不多,而老人提起它来就津津乐道。

篇7:中秋佳节的古诗词名句

中秋佳节的古诗词名句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从那时候开始就有很多关于中秋的名句出现了。

关于中秋的佳句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3、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5、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6、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7、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8、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0、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11、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12、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1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14、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1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17、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18、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9、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2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1、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2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23、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24、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25、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6、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扩展阅读:古诗的名句

1、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元·虞韶)

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柳永·雨霖铃)

3、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宋·黄昇·鹧鸪天)

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李清照·声声慢)

7、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8、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游原)

9、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西晋·陈寿·三国志)

10、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唐·高适·封丘县)

11、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12、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1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14、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15、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宋·晏殊·寓意)

16、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国策·齐策)

1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18、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北齐·杜弼·檄梁文)

19、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2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2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篇8:中秋佳节诗词

中秋佳节诗词大全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左车右并)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全唐诗》)

刘禹锡(772-842),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全唐诗》)

皮日休(约833--?), 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中秋登楼望月

宋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宋诗抄》)

米芾(1051--1107),字元璋,襄阳人。官至礼部员外郎。能为诗文,尤长于翰墨,书法为宋代大家。这首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这样借传说咏月,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

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 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是夜,贾客舟中放水灯。)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近有一孙,名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嘉佑二午(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元佑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着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

《把酒问月》

(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赏析:本诗寓意深广,诗的.开篇基调定得很高,接着描绘了月亮绰约多姿、皎洁而又神秘的形象,若隐若现,优美朦胧,而意境拓展,超凡脱欲。诗人从困惑于宇宙之谜,写到人生失意和对人生哲理的探求,显示了孤高出尘的襟怀。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诗人胸中郁结着难以言说的悲愤,在花间独酌独吟,求得一时的宁静与慰藉。花间月下,美酒佳肴,看起来自得其乐,然而内心却无限凄凉。诗中塑造了诗人飘逸不群的形象,结尾两句格调陡起,显示了高洁的品格、孤傲的情怀。《唐宋诗醇》评曰:“尔时情景虽复潦倒,终不胜其旷达。”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赏析: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但准确形象,老杜大手笔由此可见一斑。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这是一首最为著名的中秋词,上片以设问句陡然领起,在追问神秘之月中,引出“乘风归去”与在人间的心理上的矛盾斗争,在对矛盾双方的取舍中,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的爱恋。下片过片转写月光,在月光随着时间变换的移动中,逗出无眠之人,又由无眠之人对中秋圆月的质问中,抖出离别情思,但笔到而意转,遂借月之圆缺的“物理”排解人之离合的情理,最后以由衷的美好祝愿收结全篇,表达了作者超逸旷达的情怀。

《满江红·中秋寄远》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中秋佳节的诗词

中秋佳节的古诗词名句

中秋佳节的古诗名句

励志诗词名句

名言名句诗词

古代诗词名句

中秋诗词名句

常用诗词名句

端午诗词名句

中秋节诗词名句

中秋佳节的诗词名句(集锦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中秋佳节的诗词名句,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