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分段进水A/O工艺外碳源投加控制策略的比较研究(共含9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天黑黑”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分段进水A/O工艺外碳源投加控制策略的比较研究
摘要:采用连续流分段进水A/O中试试验系统处理低COD/N生活污水,为获得高品质出水,投加外碳源(乙醇)强化反硝化效果.为合理、有效控制外碳源投量,针对不同控制参数(ORP和在线硝酸盐氮)及外碳源投加位置(D3和D4),提出5个外碳源投加控制策略,并从基建投资、处理效果、运行费用及维护等方面对控制策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控制策略Ⅰ和Ⅱ只选取D4为碳源投加控制点,控制结构最为简单,传感器数量最少,造价低,但由于缺氧停留时间过短,在高负荷、低COD/N时,控制参数无法达到预先设定值,而使得碳源投加持续过量,缺氧区D4平均COD浓度高达192.8 mg/L和158.9 mg/L,平均出水TN浓度高达17.42 mg/L和19.04 mg/L,碳源消耗量分别为92 mL/(m3・d)和84 mL/(m3・d).而控制策略Ⅲ~Ⅴ,同时在D3和D4投加外碳源,并采用不同的控制参数.结果表明,3个控制策略能充分利用D3和D4反硝化容量,较好地抵抗冲击负荷,保持出水TN浓度稳定,平均为7.30、8.2和7.49 mg/L,碳源消耗量分别为29、45和27 mL/(m3・d).最后,从传感器数量、运行效果稳定性及运行费用等方面对5个控制策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控制策略Ⅲ具有良好的动态品质,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出水效果较好,碳源投加量较低且在线仪器的投资较省,是较为优化的外碳源投加控制策略.作 者:王伟 王淑莹 孙亚男 彭永臻 WANG Wei WANG Shu-ying SUN Ya-nan PENG Yong-zhen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24 期 刊:环境科学 ISTICPKU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卷(期):, 30(3)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分段进水 A/O 生活污水 低C/N 外碳源投加 控制策略分段进水A/O工艺生物脱氮研究
结合现有的'试验研究结果对分段进水A/O工艺生物脱氮技术的工艺特点进行了介绍,通过对分段进水A/O工艺生物脱氮试验结果的分析,指出该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且出水水质稳定.
作 者:王蕾 张永祥 丰锴斌 WANG Lei ZHANG Yong-xiang FENG Kai-bin 作者单位:王蕾,张永祥,WANG Lei,ZHANG Yong-xiang(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22)丰锴斌,FENG Kai-bin(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16)
刊 名:山西建筑 英文刊名:SHANXI ARCHITECTURE 年,卷(期): 34(14) 分类号:X703 关键词:A/O工艺 生物脱氮 特点 温度流量分配对分段进水A/O工艺脱氮性能的影响
摘要:采用分段进水A/O中试脱氮系统处理实际生活污水,为充分利用原水碳源,采用流量分配系数法对进水流量进行分配.在高、低负荷,进水COD/TKN分别为3、5、7、9、11、13下,研究流量分配比对分段进水A/O工艺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负荷、低C/N(COD/TKN<5)下,按流量分配系数分配流量,会造成系统硝化容量浪费,导致氨氮去除效果下降.而在高负荷、高C/N(COD/TKN>9),由于首端氨氮负荷过高,氨氮不能完全氧化,导致后段反硝化电子受体不足,造成系统碳源浪费,结果随C/N提高,总氮(TN)去除率却逐渐降低.而低负荷下,由于不存在硝化限制,系统TN去除率随进水C/N升高而升高,当C/N为13时,出水TN<2 mg/L,最高TN去除率可达97.6%.高、低负荷,不同C/N下的'试验结果证明,高C/N污水(C/N>α),采用流量分配系数分配流量,可充分利用原水碳源,提高TN去除效率,但需保证各段硝化完全.而低C/N污水(C/N<α),C/N是决定TN去除率的关键因素,从保证硝化效果、利于硝化菌生长的角度考虑,不宜采用流量分配系数法分配流量,各段等负荷分配流量是一个可能的选择.作 者:王伟 王淑莹 孙亚男 殷芳芳 彭永臻 WANG Wei WANG Shu-ying SUN Ya-nan YIN Fang-fang PENG Yong-zhen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24 期 刊:环境科学 ISTICPKU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卷(期):, 30(1)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生活污水 脱氮 分段进水 A/O 流量分配投加活性炭膜污染控制的研究
摘要:比较了不同粒径(20~40目、40~60目、80目、100~150目)的活性炭对膜生物反应器减缓膜污染的效果,粒径确定后比较不同投加量(0、1 g/L、2 g/L)对膜生物反应器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减缓膜污染,本试验适宜的活性炭粒径为40~60目;1 g/L的颗粒活性炭膜通量下降比较缓慢,2 g/L的活性炭反而会加剧膜污染.活性炭减缓膜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改善了活性污泥混合液的性能,阻碍污泥层在膜面的形成.作 者:王雅琴 吕伟娅 谭德君 尤朝阳 Wang Yaqin Lu Weiya Tan Dejun You Zhaoyang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环境学院,南京,210009 期 刊:给水排水 ISTICPKU Journal: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 年,卷(期):, 33(z1) 分类号:X7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 活性炭 膜污染A/O脱氮工艺实时控制对策的试验研究
以人工合成废水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提高A/O(anoxic/oxic)工艺氨氮和硝酸氮去除效率的实时控制对策.氨氮控制的`本质是通过控制DO设定值和好氧区体积大小使出水氨氮浓度达标排放.硝酸氮控制的本质在于高效利用缺氧区反硝化潜力,为此建立了以调节内循环回流量或(和)外碳源投加量维持缺氧区末端硝酸氮浓度处于设定值的实时控制对策.系统控制采用两级结构,高水平监控层用来选择低水平执行层的设定值,而低水平执行层对DO值、好氧区体积、内循环回流量和外碳源投加量进行直接控制,试验表明上述控制对策可以显著提高系统脱氮效率,降低出水氨氮和硝酸氮浓度,并最大程度节约运行费用.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环境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卷(期): 26(4)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A/O脱氮工艺 实时控制对策 氨氮控制 硝酸氮控制对于化工行业的有效运行发展而言,其对于化工工艺的合理运用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基本环节,这种化工工艺方面的合理运用能够较好提升其整体运行效果,随着当前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应化工工艺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创新优化效果,但是依然也表现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行重点研究。从化工工艺生产落实的基本特点上来看,因为其危险性比较大,很多物资的运用都存在着易燃、易爆问题,进而也就更加需要从安全方面进行重点把关控制,切实做好化工工艺设计工作,促使其相应化工生产能够具备理想的安全效果,对于可能出现的各类危险因素也能够进行全面分析控制,降低出现安全事故灾害的几率。
1化工工艺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分析
在当前化工工艺生产过程中,前期设计环节可以说是比较关键的,只有切实保障化工工艺设计较为理想可靠,才能够充分提升其后续生产运行的流畅性和可靠性,从安全性方面来看更是如此,相反,如果化工工艺设计不合理,其存在较为明显的安全风险隐患,必然也就有可能会导致后续相关事故问题发生,为此,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结合现阶段化工工艺设计工作的实际发现,其中比较常见的安全风险问题主要有以下几项:
1.1物料方面设计不合理。化工工艺生产中的物料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基本要素,其在安全性方面同样也具备着较为突出的表现,很多安全事故问题的发生都是因为物料存在着明显的易爆、易燃问题,并且没有得到理想控制导致的,这一方面的设计缺陷是比较常见的。随着当前我国化工工艺生产过程中对于物料要求严格程度的不断增加,任何杂质或者是类型不合理问题的出现,都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产生,并且相应物料市场环境的复杂性也容易产生一定的干扰,进而也就必然加大了设计难度,容易引发一些安全事故问题。此外,物料之间的搭配应用效果没有能够进行详细分析,同样也容易导致其在后续生产过程中出现一些安全隐患,这也是设计考虑不全面的常见问题表现所在。
1.2线路设计不合理在具体化工工艺设。计处理中,其往往还涉及到的相关化工生产线路的有效选择和明确,这一方面如果出现问题的话,同样也会影响到最终的流畅性和安全性效果。随着当前化工工艺生产复杂性的`不断提升,其涉及到的工序同样也越来越多,如果相关工序的设置存在一定偏差,必然也容易影响到最终的生产效果,导致其整体安全性受损。结合现阶段的具体落实状况来看,其在线路设计方面存在的缺陷还是比较明显的,很多流程的规划都存在着明显问题,如此也就必然会导致相应化工生产出现偏差,安全事故问题随之出现。此外,线路设计处理中缺乏对于化工生产中出现的废水、废渣问题处理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常见问题,这一方面的线路设计缺陷必然也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1.3设备管道方面设计不合理。对于化工工艺设计工作的有效落实而言,其各类设备以及管道方面的运用同样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该环节中出现较大问题和故障的话,必然也容易产生一些安全事故。当前化工工艺生产中对于各类设备以及管道的要求正在不断提升,在抗压能力以及防腐能力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满足问题的话,必然也容易带来一些安全故障隐患,并且威胁同样也是比较突出的。当前因为这种设备管道方面的缺陷带来的安全事故是比较常见的,并且威胁也较为突出,很容易导致相应管理人员受到生命威胁。
1.4外界环境关注力度不够。为了更好保障相应化工工艺设计工作具备理想的安全性效果,往往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外界环境中存在的各类影响因素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防护设计,最终才能够提升其安全性效果。但是在当前具体化工工艺的设计处理中,这种外界环境影响因素方面的关注力度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局限性,其很难全方位考虑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而也就难以在相关化工工艺设计中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规避效果不理想。从具体影响因素方面来看,其类型较多,温度、湿度以及杂质等,都可能威胁到化工工艺落实的可靠性效果,任何一环出现设计不合理,都会影响其整体安全性效果。
为了更好保障化工生产的安全性和流畅性,必须要重点围绕着上述安全风险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解决和优化,促使其相应化工工艺的设计更为合理,不存在任何威胁因素和问题,其中比较有效的化工工艺设计安全控制策略如下。
2.1准确选择物料。针对化工工艺生产中的物料进行恰当选择是设计工作的一个要点内容,其应该全面分析相应化工生产对于物料的要求,进而也就能够保障相关物料的选择较为理想可靠,能够在满足于相应化工生产要求的基础上,促使其安全性同样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从具体化工工艺设计的物料选择中来看,其应该首先把握好物料类型的准确选取,结合相应生产结果方面的需求,研究相关反应条件,进而也就能够保障具体物料材料的类型较为合理,能够在相关条件下取得较为理想的反应效果,当然,物料自身的质量同样也需要进行审查,对于纯净度进行严格限定。此外,物料的选择控制还需要分析其所有物料之间的反应效果,避免在物料的相互反应中出现安全问题,针对搭配进行重点研究。
2.2优化化工工艺生产线路。对于具体化工工艺生产线路进行优化同样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化工工艺线路方面的优化主要就是为了促使其能够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升,并且不存在任何的危险因素。这种线路方面的优化必须要围绕着相应化工生产各个操作环节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其流程的合理性,对于先后顺序更是需要进行严格把关,避免因为程序方面存在偏差而影响到最终的安全性水平。此外,对于相应化工生产线路方面的优化还需要保障其考虑较为全面,对于各类排出物更是需要进行全面处理,确保其能够及时排除,并且能够进行有效净化,降低其可能带来的威胁问题,同时也就能达到环境保护效果,这也是当前相应化工工艺设计安全性控制的重要手段所在。
2.3严格控制设备管道的运用。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性的控制还需要把握好设备以及相关管道的有效管理,促使其能够满足于生产的基本要求,避免在性能方面存在矛盾而影响到最终的生产安全性效果。这种设备以及管道方面的运用需要促使其在自身类型的选择方面表现出理想的作用效果,结合整个生产操作流程进行分析,研究其对于设备以及管道材料的要求,促使管道以及设备能够在自身强度、耐腐蚀性以及稳定性方面具备匹配性,降低对于化工生产的不利威胁和影响。此外,对于具体设备以及管道之间的连接同样也需要在设计中予以明确,促使其连接较为合理可靠,降低任何连接区域出现的安全隐患。
2.4注重化工生产环境的营造。对于化工工艺设计处理而言,其并非是仅仅针对自身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设计就能够保障其安全性效果,还需要重点加强对于相关化工生产环境的把关,促使其化工生产环境能够较为理想,降低对于安全性带来的威胁和干扰。这种化工生产环境方面的有效营造主要就是针对相关隐患和影响因素而言,加强防护设计,有效规避各类安全隐患问题的出现。
3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化工工艺设计的有效落实而言,除了要保障相应生产较为高效合理,满足于化工生产要求之外,还需要着眼于安全性进行把关,从物料选择、线路优化、设备管道处理以及环境营造等各个方面进行重点把关,降低可能出现的各类安全隐患问题。
参考文献:
[1]梁金涛,侯永生.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问题及控制探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06):245-247.
[2]胡俊,郑燕.试论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问题及控制[J].化工管理,2016,(02):245-246.
[3]应讷江.化工工艺设计风险的防范策略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06):271.
[4]靳轶,苏步雪.化工工艺设计中的安全控制探讨[J].化工管理,2015,(03):64.
[5]李珊珊.化工工艺设计中的安全危险问题与策略分析[J].山西化工,,(06):65-67.
[6]朱晓东.浅析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危险的识别与控制[J].化学工程与装备,,(05):176-177.
多点进水倒置A2/O工艺的除磷脱氮性能研究
介绍宁波市象山县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工程简况,该厂采用多点进水倒置A2/O工艺.结合该厂实际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在低负荷或超低负荷下多点进水倒置A2/O工艺的`除磷脱氮的性能.
作 者:田涛 何若 作者单位:田涛(浙江富春紫光环保)何若(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刊 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英文刊名:CHINA HIGH TECHNOLOGY ENTERPRISES 年,卷(期): “”(23) 分类号:X7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 低负荷 倒置A2/O工艺 除磷脱氮分段进水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净化河道水质的旁路示范工程研究
摘要:针对滇池流域污染最严重的大清河,采用分段进水生物接触氧化工艺(SBCOP)开展河道水体的旁路处理示范工程研究.SBCOP示范工程的设计规模为1000m3/d,水力停留时间(HRT)为4.75h.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冬旱季期间,根据气候和进水水质条件调节分段进水比和气水比,示范工程共计运行了3种工况.研究结果表明: SBCOP示范工程对COD和NH+4-N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为37.7%和32.9%,1∶1∶1的分段进水比利于去除COD和NH+4-N,NH+4-N去除率随进水NH+4-N浓度升高而降低; 受到低温、低碳源、高进水DO浓度和生物膜生长不佳等因素影响,TN去除效果较差,平均去除率为10.5%; TP的平均去除率为13.7%,由于示范工程未设排泥设施,TP的去除主要依靠底泥吸附和水绵吸收来实现,及时清除底泥和死亡的水绵利于去除TP.进水为滇池湖水时,气水比为2∶1可以维持一定的去除效果.作 者:张辉 温东辉 李璐 谢曙光 ZHANG Hui WEN Donghui LI Lu XIE Shuguang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871 期 刊: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PKU Journal: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年,卷(期):2009, 45(4) 分类号:X703 关键词:分段进水生物接触氧化工艺(SBCOP) 河道水体 去除率 示范工程 滇池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