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名人通过诚信获得成功的事例经典(共含10篇),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Vadavadimous”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李苦禅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欣然应允。无奈,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成画作。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即趋画案,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地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肃立将画烧毁。事后,李苦禅还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季札子是春秋时吴国贵族,吴王诸樊的弟弟。公元前544年间,他奉命出使徐、鲁、齐、郑、卫、晋等国。他首先经过徐国时,徐君十分欣赏季札子身上佩戴的宝剑,却说不出口。季札子明白徐君的意思,不过,他还要出使其他的国家,宝剑暂时不能送给徐君,他打算等他出使各国后,再送给徐君。不料,待季札子出使完各国,再途经徐国回国时,徐君已经死了。季札子感到非常遗憾,想到自己曾打算把宝剑送给徐君,便解**上的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季札子对于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人知道的许诺赠剑的事,也毫不马虎,不做违背己心的事,可见他守信的思想境界更纯更高!
1985年,海尔总裁张瑞敏的一位朋友在厂里买一台冰箱,结果挑了很多台都有毛病。朋友走后,张瑞敏把400多台冰箱检查了一遍,发现共有76台存在缺陷。
当时冰箱的价格是800多元,相当于一名职工两年的收入。张瑞敏说:“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欺瞒消费者。”他亲自抡起大锤子砸下了第一锤!很多职工流着眼泪砸了冰箱。然后,张瑞敏告诉大家——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故事二:犹拉是海尔集团巴基斯坦分部的新员工,到中国总部接受企业文化和产品质量培训中,对师傅讲的“任何有缺陷的产品都是废品,譬如一枚不合格的螺丝钉就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印象特别深。 “经过这几天的现场实习,他发现这儿每个员工都在按最高的质量标准来工作,上道工序有问题决不放到下一道工序!
启示一:海尔的经营理念体现了诚信的内涵只有内诚于己,即为人要诚实,不虚伪,才能外信于人,即不欺骗别人,不失信于人。
启示二:“零缺陷”其实是海尔对顾客的一种承诺,要做到对人守信,就必须通过认真做事来体现。即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是诚信待人的基本行为准则。
启示三:张瑞敏砸冰箱,体现了他的长远发展眼光。正是凭着“以质量求生存、靠信用闯天下”,使得海尔走出国门,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在成都这个悠闲的城市读了好几年书,那时候只要一出太阳,学校的草坪和茶馆就会被潮水一样的成都人民占领。整个下午他们就坐在太阳下面,聊天喝茶打麻将。我觉得这样真是爽爆了,为什么我要这么努力嘛?
大二的时候骑自行车出去转山,30多公里的大上坡,海拔2300米到4500米,零下好几度。不巧早上出发又起大雾,能见度不到20米,衣服不晓得是被汗水还是露水弄得一直滴水。出发前豪情壮志地说:“这次要征服××山了啊,吼哈哈哈哈。”出发后变成了:“苍天啊,我要回去晒太阳!”“我要回去吃燃面/冒菜/蹄花汤/回锅肉/钵钵鸡啊!”
我清醒地意识到:只要放弃努力,生活会立即过得比努力时滋润得多。那么,为什么还要这么努力?
因为有时候会想:“一辈子满足于一个吃回锅肉的地方,那肉夹馍怎么办?那锅包肉怎么办?”
是的,我会想这世界很多地方还没去过,很多美食还没有吃过,很多人还没有遇到,很多知识还没有掌握,很多事情还没有想明白。
一想到这些,心里就躁动不安,屁股就坐不住。
虽然说爬山很累,但是爬着爬着大雾一下子像幕布一样散开,蓝天突然盖过来。你就傻兮兮地站在那里,看着云海和雪山自己跳出来横在你面前,那种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
高中课本里面王安石同学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所以要去加倍努力啊。
不是为了去换取成功,不是为了去超越别人。
是一种想去体验一个更大的世界的欲望。
我爸爸的一个表弟,我的小表叔,不仅非常聪明,长得也一表人才。
“非常聪明”体现在,他当年从皖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高中考到了复旦大学,毕业之后的人生轨迹完全是“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真实写照。
至于“一表人才”,记得我四五年级时第一次见到他,当时他正好是二十五六岁的青春年华,我看着竟然有种脸红心跳的感觉,总之是个长得很“妖孽”的男人。
不过我主要想讲的并不是他,而是他的亲妹妹,我表姑的故事。表叔的妈妈是远近闻名的美人,爸爸却是出名的不好看,尤其是眼睛,小到几乎看不见的程度。表叔的相貌遗传了妈妈,而表姑则很不幸地继承了她父亲的相貌,尤其是那双小眼睛。
而在发现了表姑相貌上的劣势之后,她的父亲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很吃惊的决定——不让表姑上学。他的理由是:作为一个女孩子,她长得太过难看,将来懂得越多,想得越多,痛苦越多;不如索性让她一无所知,我与她的妈妈、哥哥供养她开开心心地过一辈子好了。
对于这个决定,由于太过特别,它的合理性我不敢评价。但现如今看来,我的表姑确实和表叔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她虽然没读过书,但靠着天生的聪明,在老家做起了小生意,赚的钱不但可以自给自足,而且衣食无忧;嫁了一个老实的农村汉子,生了一个小男孩,日子过得蛮滋润。这三十多年来,她的父母和哥哥也确实是把她像公主一样宠着。
表叔的生活看似风光,背后付出的努力,也同样非常可观——单是想想就能知道,一个丝毫没有背景的外地青年、农民子弟、“凤凰男”,要想在上海扎稳脚跟,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表姑的生活看似寒酸,但衣食无忧、悠闲自在,更关键的是,她从未真正努力过。
故事讲完了,我想说的就是: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不会像我的表姑这样,被人为地切断来自外面世界的诱惑。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之中,所知所见越多,就越不满足于过那种不去努力就能拥有的生活,而是要生出与自己现有能力暂时不相符的愿望。要想实现这些愿望,其实没什么捷径,只有通过努力。
相反,如果一个人总能满足于自己既有的生活状态,不努力也没什么。不过在我看来,拥有这种心态的人往往不是所知太少,就是真正有大智慧。相比起来,显然还是不断努力的人生比较适合大多数人。
从卡车司机到阿凡达导演,卡梅隆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部伟大的励志电影作品,更值得让我们学习的是他那为了实现长达32年之久梦想的精神。其实,我们也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心中的那个“阿凡达”。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在创造了全球票房18亿美元的《泰坦尼克号》之后,销声匿迹,十余年后,携《阿凡达》归来,成为电影市场的又一枚重磅炸弹。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卡梅隆的阿凡达之梦,开始于32年前……
卡车司机的星战梦
1977年,22岁的卡车司机詹姆斯·卡梅隆和一个朋友去看《星球大战》——朋友陶醉于电影之中不能自拔,卡梅隆却在离开影院之后准备打拳击发泄一下。他大学辍学,整天在南加利福尼亚奥兰治县开车运送校餐。但在闲暇的时候,他绘制小模型,还写科幻小说——那些发生在遥远星系的故事。可现在,卡梅隆面临一个令人泄气的现实:他幻想的世界已经被卢卡斯(Lucas,《星球大战》导演)带进了人们的生活……
于是,他买了些廉价的摄影器材,试图还原卢卡斯的拍摄过程。他在家中的客厅打出刺眼的明亮光线,让摄像机沿一条轨道滚动来演练摄影,但这一切都令他的妻子怒不可遏。他常常整天逡巡于南加州大学图书馆,阅读所有与特效有关的书籍。他变得,用他自己的话说,“彻底痴迷”。
他说服了一群当地牙医,投资2万美元,制作卡梅隆版的《星球大战》。他伙同一个朋友,写了一本名为《世代交替》的剧本,把钱都用在了一个12分钟的片断上——外星机器人和一个操纵大量骷髅的女人之间的打斗场景(那些骷髅战士可是卡梅隆小心翼翼、亲手装配出的模型!)。
他原计划利用这段剪辑赢得摄影棚,然后拍出全长影片。可是,在好莱坞兜售了好几个月,他却空手而归,不得已将叫板卢卡斯的野心暂时搁置。无奈之下,卡梅隆只好努力去做一些有价值的事:在B级片之王罗杰·科曼手下打工,受雇为电影《世纪争霸战》打造微缩太空飞船。他用自己的方式日渐上位,后来成为科曼旗下的虚拟视觉效果专家之一。1981年,他登上导演宝座,监制恐怖片——《食人鱼II:繁殖》。
一天夜里,开完《食人鱼》的编辑会后,卡梅隆发着高烧睡着了,他梦见自己看见一个机器人张牙舞爪地走向一个惊恐的女人,梦境定格于此。其后一年里,卡梅隆以这个梦中场景为基础,完成了一个剧本。
这故事编得相当令人信服,一家小电影融资公司被彻底说服了,出资让其执导此片。1984年,这部影片上映,一举奠定了主演阿诺德·施瓦辛格的巨星地位,这就是《终结者》,也是卡梅隆成为顶级大导演的开始。
接下来的里,卡梅隆执导了一系列惊人之作,包括《异形》、《深渊》、《终结者2:末日审判》,以及《真实的谎言》。这些影片全球票房收入达11亿美元,为卡梅隆带来了足够影响力,使他重燃打造星际史诗的梦想。
1995年,他写了一部长达82页的剧本,讲述当地球沦为暗淡荒原后,一名瘫痪士兵去一个遥远的星球执行任务的故事。那个被称作潘多拉的外星世界由纳美人(Na’vi)组成,这种性情狂暴的类人族有着蓝色的皮肤,长着猫脸,拖着爬行动物一样的尾巴,身高10英尺。潘多拉星球的大气层对人体有毒害,所以人类科学家们打造出一种经过基因改造的纳美人,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知的新物种——阿凡达。阿凡达具有人类意识,并且可以接受远程控制。
卡麦隆认为《阿凡达》将是他再度问鼎之作。
阿凡达之梦被泰坦尼克撞沉
“拍摄《泰坦尼克号》时,我们一直都在估算,可能会亏多少”,而如今回看它那梦幻般的票房收入时,人们很容易忘记,这部片子曾一度被预言为票房毒药。拍摄费用比预算资金——1亿美元,整整翻了一番,号称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影片。影片的主要赞助人,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20th Century Fox),也向卡梅隆施压,要求压缩成本。
于是,卡梅隆承诺放弃全部导演费用和利润分成,以此来控制成本。他还在编辑台上放了一枚剃须刀片,上面贴着一张便签:影片成功,方能使用。“我只知道我拍了一部耗资2亿美元的爱情大片,而结局是几乎所有人丧生,我究竟在干什么?”他私下里对朋友说,“我也许不得不从新开始我的职业生涯。”
当时,好莱坞业内杂志Variety称其为“电影史上最大的豪赌”,并质疑福克斯公司能否收回成本。“每个人都认为这个片子要遭遇毁灭性的失败,”雷·圣基尼(Rae Sanchini)卡梅隆制作公司的前任董事长说。
然而,《泰坦尼克号》奇迹般躲过了冰山,凭借全球票房收入18亿美元,成为全球票房收入最高的影片。“我们一下子从谷底跃至顶峰,”圣基尼说,“突如其来的成功,我们每个人都有点不知所措,对吉姆来说更甚,他身心俱疲。”
正好这时,福克斯公司因为《泰坦尼克号》给他开了一张据说7500多万美元的支票。有了这笔钱,他余生不去工作,都够花。“正是这笔钱”,卡梅隆说,“我可以随心所欲玩了。”
游戏人间就是不拍《阿凡达》
且看这之后的年月卡梅隆都在干嘛。
密克罗尼西亚,潜伏在二战时期遗留下来的深水炸弹附近,不是闹着玩,炸弹都装满了炸药。夏,他包了一艘80英尺长的轮船,带上一群工作伙伴,潜入沉没的日本战舰。文森特·佩斯(Vincent Pace),水下摄影专家,曾参与《泰坦尼克号》和《深渊》的拍摄,他带上了所有的设备,期待拍摄到高清画面,但很快发现,卡梅隆有新的想法。
当他们浏览水下拍摄的镜头时,卡梅隆突然问佩斯:我们可以不可以制造一种高清晰摄像设备,同时可以播放2D图像和3D图像呢?佩斯无法肯定,毕竟他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他了解观看传统3D电影的眼镜。众所周知,这种眼镜用起来非常不方便,而且如果放映机没有校准好,看久了会头痛。卡梅隆相信一定有办法改变,他其实是想谈谈他对下一代摄像机的构想:便携带,数字化,高清晰,3D成像。
发明这种摄像机绝非易事,但卡梅隆想制作一部能真正让观众身临其境的3D影片,既然没有理想的3D像机,那就必须设计一个符合要求的摄像机。所以,他邀请佩斯参与太平洋水下历险,借机了解水下摄像机对3D相机是否有帮助。佩斯认为这个主意很有趣,也同意参与新型相机的研发。“那次水下之旅,吉姆目标明确,非常好玩,但与我而言,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佩斯说。
两个月后,卡梅隆为佩斯买了一张从洛杉矶到东京的头等舱机票,约17000美元。他们很快就来到索尼高清晰相机部,和工程师面对面交流。佩斯主要是帮助卡梅隆说服索尼工程师,对传统的约重450磅的3D摄像机进行分离改造,改进至仅重50磅,双镜头成像的,这样摄影师也会轻松许多。
索尼同意建一条新的生产线,不过需要卡梅隆他们提供原型,佩斯着手研发。三个月后,新摄像机弄出来了,摄像机实验效果不错,3D成像准确,即使长时间播放,也没有头痛之虞。佩斯以为卡梅隆就此开拍《阿凡达》了。可没想到,这位大导演又带着他的新式武器潜入海底2。3英里处,拍摄泰坦尼克号残骸的三维图像。
卡梅隆一句话,3D影院增加3000家
卡梅隆当然不是那种把事情弄得一团糟的人,他想拍《阿凡达》,一部真正的数字3D影片。遗憾的是,影院不愿意采用这种技术,因为每个影院约要投资10万美元进行设备更新,而说服他们的最好办法是,让他们看到高清三维立体影片带来的票房收益。
于是,卡梅隆决定让其他大导演先试试他的新家伙。第一部影片是罗伯特·雷德里格斯(Robert Rodriguez)执导的《特工小子》。虽然观看影片时,还要戴上老式的眼镜,但是卡梅隆只是希望借此证明立体电影有市场需求,从而刺激影院业主投资下一代放映系统。夏,《特工小子》全球票房收入达2亿美元,但说到投资新设备,影院还是有些犹豫。
卡梅隆决定亲自和影院业主谈谈。3月,巴黎拉斯维加斯酒店和赌场举行的电影展览会上,他全力以赴宣传自己的新放映系统:“世界已迈入新的电影时代。”他怕这话不起作用,又说,如果现在他们不及时调整设备,将来一定会后悔。当年年底,仅有79家影院能播放立体电影。但-五年间,共增加了3000多家。
不过,缺少立体影院并不是卡梅隆裹足不前的唯一原因,特效公司仍在努力创造逼真的动画形象。,彼得·杰克逊(Peter Jackson)用电脑特效设计了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形象——咕噜,《指环王》里与霍比特人为敌的一个角色,卡梅隆认为CG时代来了。
20春,卡梅隆和福克斯高层会面,请求投资几百万美元,实现他的梦想。起初福克斯还有些顾虑,且不全部是技术的问题,比如说,尾巴——所有的外星人都需要拖着一条尾巴吗?“是的”,卡梅隆肯定地说,“他们需要有尾巴。”
他没再说什么,他也不再去解释。福克斯高层停止了质疑,同意进行开拍测试,他们知道,卡梅隆是好莱坞的重磅炸弹,威力无须多言。
卡梅隆用了5周时间进行第二次测试,主要是外星人和一名阿凡达穿越森林,进行交流的一组镜头。卢卡斯的工业光魔公司完成了电脑特效,这已足以说服福克斯公司投资1。95亿美元拍摄《阿凡达》。卡梅隆重回导演位子。
比《星球大战》更好
他邀请卢卡斯加盟,卢卡斯可是有30多年制作《星球大战》的丰富经验,不过钱不是问题。
2005年8月,他又聘请南加州大学的语言专家保罗(Paul Formmer),为纳美族设计一套全新的语言系统。他问卡梅隆,希望外星人有哪种发音效果?而为缩小选择范围,保罗录下了好几种不同的声音样本供卡梅隆挑选。
卡梅隆比较喜欢“清喉擦音”,这是口语中常见的一种声音,喉咙仿佛被什么堵住一样,有点含糊不清。确定了语言的基调后,保罗开始构建基本的语法体系。为了建立这个单独的语法体系,保罗花费了数月的时间。“卡梅隆是个非常有想法的人,”保罗说,“他从来不告诉你从哪里着手建立一个语言体系,但是他会和你讨论语法点。”
13个月之后,保罗写了一本名为“纳美族语言”的小册子,开始为演员示范如何发音。他建立了纳美族语言训练营,一句一句地教他们。“卡梅隆希望演员的表演富有激情,但他们是在说一门从未存在过的语言呀。”保尔说。如果演员发音不准确,他得停下来逐字逐句地纠正。“有时当我去纠正他们不正确的发音时,演员们也很恼火,毕竟他们从来没有这样发音过。”
随着语言系统的建立,卡梅隆开始着手为潘多拉星球上的动植物命名。每种动植物都有纳美族名、拉丁名和俗称,卡梅隆还生怕不够逼真,专门聘请加州大学的植物科学系系主任朱迪·霍尔特(Jodie Holt),为他创造的几十种植物编写详细的科学说明。
这些幕后工作永远不会在银幕上展现,但卡梅隆却乐此不疲。他聘请了很多专家,比如天体物理学家、音乐教授、考古学家等。他们计算出潘多拉星球的大气密度,创建外星音乐。当其中一位专家拿出《星球大战》的百科全书时,卡梅隆瞥了一眼,说:“我们会做得更好。”
最后,作家和编辑团队汇编了一本350页的《潘多拉百科全书手册》,它记录和这个星球有关的所有科学和文化,完全体现了卡梅隆的虚拟世界。冬,《阿凡达》的粉丝就可以在线阅读这本百科全书的部分章节了。
卡梅隆移动着激光笔,试图给我看一些东西。丰富的场景,随着激光笔一一呈现,最后定格在一群纳美族人身上。笔停下了,他示意我看一个华美的头饰,上面缀满了数百个珠子,它们看上去非常清晰,和真的并无两样。每一粒珠子都是数字艺术家专门设计的,卡梅隆介绍说,所以他们看起来就像纯手工做出的。“每一片叶子,每根草都是这样做出来的。”
回望,卡梅隆为《泰坦尼克号》殚精竭虑,“我们兢兢业业地工作,却顾虑重重,想想那时真傻”。现在问题似乎反过来了:“对我们的期望越来越高,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
这次,卡梅隆更像是享受工作,至少他无需在编辑台上放剃须刀片以明志了。“对吉姆而言,《阿凡达》是一剂解毒药,”圣基尼说,“他不必再为天气、衣柜、历史准确性或者其他问题而忧心忡忡了。如果女主角长了丘疹,也不会是可怕的灾难,《阿凡达》给了吉姆掌控全局的能力。”
从卡梅隆渴望拍摄一部与《星球大战》抗衡的外太空巨片起,32年过去了。卡梅隆终于梦想成真。现在他迫不及待地想听听观众和评论家怎么说,这可能是他唯一所不能控制的。
一位孝顺的小男孩,实在心痛父母起早贪黑地工作却无法维持全家的温饱,所以偷偷溜到大街上想找个工作。他的运气还算不错,真的有一家商铺想招一个小店员。小男孩就跑去试。结果,跟他一样,共有七个小男孩都想在这里碰碰运气。
店主说:“你们都非常棒,但遗憾的是我只能要你们其中的一个。我们不如来个小小的比赛,谁最终胜出了,谁就留下来。”
这样的方式不但公平,而且有趣,小家伙们当然都同意。
店主接着说:“我在这里立一根细钢管,在距钢管2米的地方画一条线,你们都站在线外面,然后用小玻璃球投掷钢管,每人十次机会,谁掷准的次数多,谁就胜了。”
结果天黑前谁也没有掷准一次,店主只好决定明天继续比赛。
第二天,只来了三个小男孩。
店主说:“恭喜你们,你们已经成功地淘汰了四个竞争对手。现在比赛将在你们三个人中间进行,规则不变,祝你们好运。”
前两个小男孩很快掷完了,其中一个还掷准了一次钢管。轮到这位有孝心的小男孩了。他不慌不忙走到线跟前,瞅准立在2米外的钢管,将玻璃球一颗一颗地投掷出去。他一共掷准了七下。
店主和另两个小男孩十分惊诧:这种几乎完全靠运气的游戏,好运气为什么会一连在他头上降临七次?
店主说:“恭喜你,小伙子,最后的胜者当然是你,可是你能告诉我,你胜出的诀窍是什么吗?”
小男孩眨了眨眼睛说:“本来这比赛是完全靠运气的,不是吗?但为了赢得这运气,昨天我一晚上没睡觉,都在练习投掷。”
我国著名大数学家华罗庚同志的成功就得益于他的坎坷经历。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但因家境不好,读完初中后,便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18岁时患伤寒病,造成左腿残疾。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等.
桑兰,着名体操运动员,被誉为中国的“跳马王”。但,这是在7月21日之前,那是在美国纽约,第四届友好运动会的体操赛场。只是一次赛前训练,只是一次偶然,桑兰的一个没有做完的手翻转体动作,结束了她的体操生涯,但她依然“着名”,甚至更为“着名”。让桑兰“着名”的,是她的精神,她的毅力,是她永远灿烂的微笑。17岁的花季,即使受伤的花朵依然美丽。
桑兰的伤势异常严重:第五-七颈椎呈开放性、粉碎性骨折,75%错位,中枢神经严重损伤,双手和胸以下失去知觉。美国的送护人员十分尽职:从长岛拿骚县医疗中心,到纽约市区最着名的蒙赛耐康复中心,医疗专家们拿出了最佳的治疗方案,使用了最好的药品。
世人对桑兰极为关切:当地闻知此事的美国有关官员和普通百姓络绎不绝地前去探视,鲜花堆满了桑兰的病房;中国体操协会委托的监护人谢晓虹女士日夜守候,在桑兰最痛苦的时候紧握住她的手;祖国人民更倾注了无尽的亲情和关爱,十二亿份遥远的祝福飞越大洋彼岸……
但表现最出色的还是桑兰:从她苏醒过来以后,她就没有流过一滴眼泪;从她重新面对公众的目光那一刻起,她的面容就永远浮现着灿烂的微笑。17岁的小姑娘,17岁的纯真的让人慨叹的微笑,征服了美国,征服了中国,征服了世界……十个月后,伤情基本稳定的桑兰终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国,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继续接受康复治疗。
老牌歌星罗德·斯蒂伍德曾是个掘墓人。他是家里五个孩子中最小的,出生在伦敦北部的海格特。他的父母在那里拥有一个卖报刊的小店。就在斯蒂伍德出生前几分钟,纳粹德国的一枚V-2导弹划破天空,击中了街对面的海格特警察局。斯蒂伍德少年时曾在凯尔特人和布伦特福德足球俱乐部接受过训练,随后干过一段时间掘墓人的工作。上个世纪60年代早期,他加入民谣歌手魏兹·琼斯在欧洲的巡回街头演唱,结果在西班牙因街头流浪被驱逐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