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考研族心态透视 我们考研到底为了什么(共含10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我啥也不知道啊”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考研族心态透视 我们考研到底为了什么
11月15日零时,研究生招考报名截止。据最新一期的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快报显示,今年的考研人数之多再创历史新高。
考研热连年不退,记者就此进行采访,了解到考研族的一些心态。
为圆梦 一心执著
在记者采访到的部分考研者中,有的考研者只是为了实现自己多年的研究生梦,不想过早地参加工作,非得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后才踏入社会。
祝军说他身边的人都叫他“老祝”,不是他的年纪大,而是他“考研的岁月比较久远”,今年是他第三次考研了。说到这次考研,他一边叹气摇头一边说:“前两次都是砸在了英语上,这次考研的英语又换了题型取消了听力,也不知自己会考得如何。”祝军这三年一直是边做家教边复习考研,挣的钱刚够自己开销。当记者问他考了两次没考上为何仍不想放弃时,他说:“我就是不大想走出学校,想让自己有了充分的准备后再踏入社会工作。另外,读研一直是我的心愿,我一定会圆这个梦的。”周同学则告诉记者,因为高考的时候发挥得不好,没能进入自己喜欢的专业,这次考研她报考了自己心仪已久的专业。虽然跨校跨专业考难度比较大,但她觉得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工作暂时不去想了,现在就一门心思考研了。”周同学一脸执著地说。
为工作 挑灯夜读
“现在本科生就业那么困难,有一个研究生文凭的话,就业应该会相对轻松一点。”广西大学新闻系一名女生告诉记者,新闻系表面上看来是个很不错的专业,但实际上面临的就业压力也很大。现在报社、电视台招人往往要求硕士以上学历或者有媒体工作经验,对于应届本科毕业生来说,竞争优势就打了折扣。
余同学今年毕业后已经在媒体找到了工作,但这次考研他仍报了名,边工作边复习让他倍尝艰辛,记者眼前的他两眼血丝,感觉到他天天在“挑灯夜读”。“你问我为什么要考研啊?其实没什么,我原来也没打算考,可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本科所学知识在工作中捉襟见肘,虽说现在做好本职工作没问题,但今后要有所突破就难了,与其以后着急不如趁现在赶紧考研充充电,为以后的发展做些准备。”余同学很坦然回答记者。据了解,绝大多数考研者都是为了谋份好的工作。
为父母 背水一战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这样一群特别的考研者,他们考研除了为自己的前途外,还背负着父母的期望,简直就是在“为父母而战”。
陈晓晔今年大学毕业后回钦州老家找了几家单位都不满意,国庆节过后又回到南宁准备考研。她与人合租一套房子,每天就是从住的地方到学校“两点一线”地赶。她说:“我家里还有一个念高中的`弟弟,妈妈下岗了,家里经济状况不好。如果这次考不上,我就回家找工作了。因为弟弟还要考大学,我不能再增加父母的负担了。”记者看到,她的桌上放着两个馒头、一袋榨菜,她说这些是她常备的晚餐,想为爸妈省些钱。
另一位考研的同学则透露了自己的想法:“其实我自己并不是真正想考研或者将来从事研究工作,是父母逼着的。反正我自己暂时也不想工作,压力太大了,考就考呗。”他的想法跟某些“校漂族”的想法很相似,不想离开学校,加上有不可违逆的父母之命在先,索性就考来试试。
。临考前,考研族三种心态
明天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日子,大战前夕,考生们在做什么?记者走访了部分考生。
临阵磨枪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这句话反映大多数考研族的心态,大考来临,在省城的高校里,自修室这两天最为抢手,座位上的大多数都是考研的学生。据安徽大学新闻系的级学生王静介绍,她妹妹王红明天要参加考研,现在手机关了,整天都拿着政治、英语书,一刻不放,看考场也得由当姐姐的代劳。她的生活每天像机器似的,准时起床,准时睡觉。王静说,她们班里一些参加考研的同学,为了能将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好,考前一天都在磨枪,更有甚者为了有一个安静学习的环境已经住进宾馆。
适当放松小考小耍,大考大耍。这句话也反映了一部分考研者的心态。他们反感“平时不用功,临时抱佛脚”的考试态度,认为考前进行适当的放松很有必要。安徽农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刘华同学就是考前放松者中的一位,她告诉记者,今年她报考了外省高校的.计算机专业,难度不小,可考前不能太紧张。尽管明天就要考研,但今天她打算适量减少看书时间,去看看自己所在考场。而另一位考研者说,考前不宜把自己的弦绷得太紧,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考试的发挥。
先“试试看”“试试看”“进去看看考研试卷”,这种状态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的一种新现象。据安徽农业大学的陈同学告诉记者,她们班有130人左右,大约有50人参加今年的考研。由于考研很苦,很多同学在中途便放弃希望,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进入考场,他们的观点就是“进考场看看试卷也好”。这部分学生心态最为轻松,现在他们也在看书,也去看考场,但是他们处于一种不抱太大希望的心态进入考前观望。
合肥工业大学教务处的朱主任认为,考前一天,无论考研者做什么,都只能反映考研者临考状态,需要提醒的是,希望考研者在前一天找好自己的考场,准备好考研所需要的证件、用具等考研必备品,同时带着良好的心态进入考场。
考研十年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考研
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第十年。在各大网站和纪念性的电视节目中,我们通过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段段香港普通公民的亲身讲述,细细地回顾了十年来香港人民所经历的挫折和迷茫,坚定与繁荣。
这十年,不仅香港成长的十年,也是跨世纪的我们在中国政府“教育强国”政策的洗礼下奋斗拼搏的十年,她代表着我们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7月7日,一个永远让我难以忘怀的数字,我在那年的“黑色七月”中踏入了神圣的高考考场。之后我经历了四年的大学生活,两年的工作磨练,三年的研究生学习与一年的婚姻生活。其中每一段回忆可以说都与“考研”这两个字息息相关。
偶尔回想,我为什么要考研呢?研究生的学习对我意味着什么?今天的我跟本科毕业的我又有什么区别呢?
说起考研的理由,也许是因为“不甘心”。
高考这座独木桥很少有人想走第二回。不论成绩好坏,高三的那种连做梦都无法让人轻松下来的`压力与紧迫感,永远都与走出考场后陡然膨胀并释放出来的狂喜形成正比。但直到蹦蹦跳跳地进入大学之后,我才猛然发现,我的学校与专业如果写在求职简历中根本不可能挽留住招聘者们犀利(势利)的目光,却肯定能加快它们在短时间内变成草纸的“进化”过程。
也许是因为“不如意”。
我是学师范的,所以毕业后的工作既平凡又伟大。为了更好地塑造祖国花朵们的灵魂,我总是起早贪黑,疲于奔命。一年下来我再也无力招架这种育人工作的强度与压力,只想找个安静单纯的避暑山庄让我喘口气,顺便看看外面日新月异的世界。
也许是因为“不服气”。
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学历社会”中,对于学历的攀比在生活中可谓是司空见惯。高学历总是跟高职称,高收入,高享受摆放在同一个套餐里,让你虽然满腔不平,也没办法免俗地加入到排队抢购的人潮中。
但这些都不应该是你考研的理由!
它们只能在某时某刻点燃你想要考研的冲动,却无法持续地照亮你的理想,无法让你看清未来生活的每一级台阶和每一个分岔口。要知道,考研的决定权在我们自己手中。我们不应该太过迁就同学、朋友和家人们的眼光,不必在意短期内经济利益的得失,不应该一味跟随着社会的潮流却迷失了自我。
我认为,考研的根本意义在于读更多更好的书,学更深更专的知识,用更系统更全面的思维方式提高研究一切事情事物变化发展的能力。学习和培养这一切能力的目的与就业无关,与社会地位无关,与亲戚朋友更加无关。但是,这些研究能力的养成却能帮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直面各种瓶颈、挫折,快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优势,做出正确理性的选择,赢得每一次赛跑。
此外,我认为研究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扩大自身“兼容性”的过程。举个例子来说,自从电脑普及以来,各种各样的系统平台软件层出不穷,但大多数用户还是选择使用微软的操作系统,为什么呢?不是因为它字号老,实力强。而是因为无论IT行业如何快速发展,微软始终能在研发技术和思维创新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其视窗系统是兼容性最强大,学习更新能力最先进的一个操作系统。
可是我们呢?我们会经常给自己的知识系统打“补丁”吗?我们会针对各种不健康的生活理念建立“防火墙”吗?当别人与我们意见不和,“系统冲突”的时候能处理好彼此的人际关系,求同存异吗?面对事业中的难题与阻碍,我们可以通过完善自己的各项“功能”,自我“修补漏洞”吗?
总而言之,我们考研,只为生活更加美好!
大学网才研频道。三、什么是好工作
当初微软有个唐骏,很多大学里的年轻人觉得这才是他们向往的职业生涯,我在清华bbs里发的帖子被这些学子们所不屑,那个时候学生们只想出国或者去外企,不过如今看来,我还是对的,唐骏去了盛大,陈天桥创立的盛大,一家民营公司。一个高学历的海归在500强的公司里拿高薪水,这大约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问题是,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在做这个梦,好的职位却只有500个。
人都是要面子的,也是喜欢攀比的,即使在工作上也喜欢攀比,不管那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大家认为外企公司很好,可是好在哪里呢?好吧,他们在比较好的写字楼,这是你想要的么?他们出差住比较好的酒店,这是你想要的么?别人会羡慕一份外企公司的工作,这是你想要的么?那一切都是给别人看的,你干吗要活得那么辛苦给别人看?另一方面,他们薪水福利一般,并没有特别了不起,他们的晋升机会比较少,很难做到很高阶的主管,他们虽然厌恶常常加班,却不敢不加班,因为“你不干有得是人干“,大部分情况下会找个台湾人香港人新加坡人来管你,而这些人又往往有些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你想清楚了么?500强一定好么?找工作究竟是考虑你想要什么,还是考虑别人想看什么?
我的大学同学们大多数都到美国了,甚至毕业这么多年了,还有人最近到国外去了。出国真的有那么好么?我的大学同学们,大多数还是在博士、博士后、访问学者地挣扎着,至今只有一个正经在一个美国大学里拿到个正式的教职。国内的教授很难当么?我有几个表亲也去了国外了,他们的父母独自在国内,没有人照顾,有好几次人在家里昏倒都没人知道,出国,真的这么光彩么?就像有人说的“很多事情就像看A片,看的人觉得很爽,做的人未必。”
人总想找到那个最好的,可是,什么是最好的?你觉得是最好的那个,是因为你的确了解,还是因为别人说他是最好的?即使他对于别人是最好的,对于你也一定是最好的么?
对于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要最清楚,别人的意见并不是那么重要。很多人总是常常被别人的意见所影响,亲戚的意见,朋友的意见,同事的意见……问题是,你究竟是要过谁的一生?人的一生不是父母一生的续集,也不是儿女一生的前传,更不是朋友一生的外篇,只有你自己对自己的一生负责,别人无法也负不起这个责任。自己做的决定,至少到最后,自己没什么可后悔。对于大多数正常智力的人来说,所做的决定没有大的对错,无论怎么样的选择,都是可以尝试的。比如你没有考自己上的那个学校,没有入现在这个行业,这辈子就过不下去了?就会很失败?不见得。
我想,好工作,应该是适合你的工作,具体点说,应该是能给你带来你想要的东西的工作,你或许应该以此来衡量你的工作究竟好不好,而不是拿公司的大小,规模,外企还是国企,是不是有名,是不是上市公司来衡量。小公司,未必不是好公司,赚钱多的工作,也未必是好工作。你还是要先弄清楚你想要什么,如果你不清楚你想要什么,你就永远也不会找到好工作,因为你永远只看到你得不到的东西,你得到的,都是你不想要的。
可能,最好的,已经在你的身边,只是,你还没有学会珍惜。人们总是盯着得不到的东西,而忽视了那些已经得到的东西。
四、普通人
我发现中国人的励志和国外的励志存在非常大的不同,中国的励志比较鼓励人立下大志愿,卧薪尝胆,有朝一日成富成贵。而国外的励志比较鼓励人勇敢面对现实生活,面对普通人的困境,虽然结果也是成富成贵,但起点不一样,相对来说,我觉得后者在操作上更现实,而前者则需要用999个失败者来堆砌一个成功者的故事。
我们都是普通人,普通人的意思就是,概率这件事是很准的。因此,我们不会买彩票中500万,我们不会成为比尔盖茨或者李嘉诚,我们不会坐飞机掉下来,我们当中很少的人会创业成功,我们之中有30%的人会离婚,我们之中大部分人会活过65岁……
所以请你在想自己要什么的时候,要得“现实“一点,你说我想要做李嘉诚,抱歉,我帮不上你。成为比尔盖茨或者李嘉诚这种人,是靠命的,看我写的这篇文章绝对不会让你成为他们,即使你成为了他们,也绝对不是我这篇文章的功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真正当皇帝的只有一个人,王侯将相,人也不多。目标定得高些对于喜欢挑战的人来说有好处,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反而比较容易灰心沮丧,很容易就放弃了。
回过头来说,李嘉诚比你有钱大致50万倍,他比你更快乐么?或许。有没有比你快乐50万倍,一定没有。他比你最多也就快乐一两倍,甚至有可能还不如你快乐。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是和别人比赛,比谁要得更多更高,比谁的目标更远大。虽然成为李嘉诚这个目标很宏大,但你并不见得会从这个目标以及追求目标的过程当中获得快乐,而且基本上你也做不到。你必须听听你内心的声音,寻找真正能够使你获得快乐的东西,那才是你想要的东西。
你想要的东西,或者我们把它称之为目标,目标其实并没有高低之分,你不需要因为自己的目标没有别人远大而不好意思,达到自己的目标其实就是成功,成功有大有小,快乐却是一样的。我们追逐成功,其实追逐的是成功带来的快乐,而非成功本身。职业生涯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被攀比的心态蒙住眼睛,忘记了追求的究竟是什么,忘记了是什么能使我们更快乐。
社会上一夜暴富的新闻很多,这些消息,总会在我们的心里面掀起很多涟漪,涟漪多了就变成惊涛骇浪,心里的惊涛骇浪除了打翻承载你目标的小船,并不会使得你也一夜暴富。“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揍。"我们这些普通人既没有当贼的勇气,又缺乏当贼的狠辣绝决,虽然羡慕吃肉,却更害怕挨揍,偶尔看到几个没挨揍的贼就按奈不住,或者心思活动,或者大感不公,真要叫去做贼,却也不敢。
我还是过普通人的日子,要普通人的快乐,至少,晚上睡得着觉。
考研到底需要多少钱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考研也是一笔投资,课本、辅导书、资料笔记、培训班、租房等等,这都需要“钱”,而对于有些条件不好的同学来说,这不是一笔小数目,那么,考研到底需要多少钱呢?都有哪些花费?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省钱呢?下面谈谈考研费用的这些事儿。
一、考研费用分类
1.租房:最少也得3000元起
提起考研的开销,就离不开各种费用,如考研资料、补习班、租房等等,这些都已成为考研必备的最常规开支。在市内多所高校的宣传栏内随处可见各种房子出租、招租信息,有的甚至明确写着“考研合租(限女性)”等条件。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出租的房子多为短期租赁,月租价格在600-1000元之间不等。“每到暑假,学校周边的房源就变得很紧俏。我从大三暑假开始准备考研,为了方便开学后复习,我在去年6月底就租好了房子,合同签到了今年2月,等初试成绩出来后再做决定要不要续租。”有同学如是说。
据了解,通常备战考研租房最迟也得暑假开始。如果过了10月份求租的话,很难租到合适的房源和价格。因此考研生租房6-10个月是非常普遍的事,按每月房租500元,房租最少也得3000元起。
2.考研资料:1500元左右
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考研的辅导资料是最为重要的。有同学表示,她在网上花了800元买了一个往届生的专业课手抄笔记,此外像历年考试真题、模拟题,英语词汇、政治大纲复习题等等,花费了600多元。折算下来,这些考研辅导资料在1500元左右。
而这些辅导资料缺一不可,尤其像手抄笔记、历年真题。“往届生的手抄笔记标注的重点比较清楚,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这种笔记很有市场,如果不是认识的学长、学姐就只能出高价购买。”
3.培训班:单门基础辅导最低500元
与考研辅导资料同等重要的各类培训班,每到考研来临前也开始走俏。名师班、冲刺班、包过班等等,这些培训班也成为了许多考研一族的选择。据了解到,这些培训班的价格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如果是参加包过协议班,价格甚至超过万元。这些培训班主要为政治和英语两门科目,按普通的一门基础辅导班在500元左右,强化班800元,冲刺班1200元来算,仅两门科目的初试班就得在1000元。
交通费用也要考虑,在采访中,多数学生选择考异地的学校,在考研确定学校时,很多同学会选择去目标学校“考察”一番,甚至选择在目标院校所在地复习考试。此外,备战考研牺牲的时间成本更是难以估算。
而考研如此多的花费,右手却是不得不花,但是如果自己深挖,还是有一些省钱的妙招,对于资金短缺的同学可以参考,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
二、省钱4个妙招
1.辅导书选旧不选新
复习资料是整个考研复习过程中必备的工具之一。细心的同学一定在书店发现过这样的情况:不少考研辅导书的内容都很“眼熟”。虽然封面标的是最新版,但是里面有很多都是重复的内容。尤其是习题类的书籍,题型都一样,换汤不换药。相比新书的定价来说,打折的旧书会便宜不少。因此,选择旧书或者重复利用书籍能很大程度上节省自己的考研支出。另外,考生们还可以找学长学姐借他们用过的书。一些借不到的书籍,在图书馆里也许能寻到踪迹。每所学校图书馆里都有考研的复习资料,可以免费借阅,但要记住不要乱写乱画,以方便将来的考生再次利用。
2.看免费书,做练习题
学校图书馆的考研资料数量不多,更新慢,会有一部分考生选择去书店、图书大厦选购图书。每年寒暑假,书店的考研专区都被考生占满了。有人会把书上的重点和习题抄在本子上,带回家仔细学习。在书店看书、抄书时要注意爱护书籍,不要影响书籍的.销售。
3.一份材料,多人共享
在备考的路上,很多考生身边都会有几个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奋斗。大家可以合伙购买一些正版的图书和复习材料,然后共同分享和使用。这样可以节省费用。
4.联合租房,分头报班
至于食宿方面的费用,这是免不了的。在校考研的同学因为有宿舍可以住,所以不用考虑太多。有些刚毕业的同学为了寻求更好的学习环境,选择在大学附近租房子。这些同学多半选择合租。即便房租高一些,平摊之后也还好。
考研政治:认识论到底是什么?
如果说在整个马原中,哲学最为重要;那么在整个哲学中,辩证法和认识论最为重要。下面就带领大家去分析一下认识的本质问题。
认识论,也可以叫做知识论,是关于知识的哲学。
我们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啊?有的人认为上帝授予我们的,这在哲学史上叫作天启,是宗教神学的看法;有的人认为我们的知识是天赋就有的,就像“带花纹的大理石”一样,知识像花纹一样暗藏在我们脑子里了,
我们天生就有知识,知识在出生之后不断的磨砺中才会显现出来。我们会发现前面的看法都是认为知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之外,或者是上帝或者是“天赋”,这都是认为知识不是从事物中得到的,而是从我的精神或者上帝的精神那里得到的。其实都是一种认为从“观念――物”的看待知识产生的方法,这是一种唯心主义认识论。
当然了,还有人认为我们天生就是一块白板,什么知识都没有,随着我们生活经验的增多,这块白板上面不断被写上知识,这叫做白板说。我们会发现,这种看法认为我们的知识来源于经验,是在对物的观察经验中得到知识的`,是从物到知识,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随着科学的发展,那种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很容易被证明是错误的了,因为科学家并不是天天求神拜佛,所以上帝不会给他们知识;科学家也不天天自我反省获得知识的,估计他们的“花纹”也显现不出来。他们是在对物的实验研究中获得知识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才是正确的。
以前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啊,都是一些天天宅在屋子里的哲学家在研究。他们虽然坚持从物到观念的唯物主义认识论,但是他们天天待在屋子里研究容易不接地气。这有两个不好的结果,第一个就是他们跟书本打交道,容易成为在书本里打转的书呆子,看不到我们的知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书本上的知识只是对实践中的经验的总结。第二个,那时候研究条件比较差,也没有现在的显微镜、望远镜什么的,这些哲学家一旦发现什么知识就沾沾自喜,自认为发现了这个世界的绝对真理。所以他们总感觉自己知识是永远正确,根本就没有用一种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很好遗憾,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知识肯定会随着科学的发展被进一步深化的。所以他们就是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或者机械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吸收了之前知识论的优点。既看到了认识实践中来的,又看到了认识是变化发展的,形成了科学的看待知识的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
考研英语的学习方法
(一)基础阶段(3月-6月)
1.学习目标:完成至少1轮的单词背诵,巩固语法基础2.阶段重点:英语单词、语法3.复习建议:(1)英语每天抽空背背单词,建议时长0.5-1h;不管是用单词软件还是传统词书,不管是用词根词缀还是死记硬背,最重要的是每天都背。积累到某一天时,你会发现好多文章都看得懂了。(2)英语基础不牢的童鞋,应该花点时间复习语法。语法知识能帮助你在读文章和翻译时更加流畅、对文章意思把握得更准确。(3)多看看新闻,关注时事热点。近年来的英语作文和阅读都是涉及到热点话题的。(4)不建议大家在这个阶段做习题集。
(二)强化阶段(7月-10月)
1.学习目标:熟读并详细分析近真题2.阶段重点:真题真题真题,重点是阅读3.复习建议:(1)单词记忆每天进行,不间断。(2)定时做真题阅读,做完后详细分析。①利用早上整段的时间做真题(作文可以不写),不要查单词,完全自己做,然后对答案,之后看一下答案分析。②每天分析2-3篇,分析包括: 第一遍分析正确选项,第二遍分析错误选项的设置,第三遍在原位中找对应的句子,是每个选项对应的句子哟,分析为什么这样出题,第四遍,了解文章的背景,作者的情感。③此阶段不建议专门建立单词笔记本,重要的单词在分析时顺便查一下就好。④时间比较充足的童鞋可以全文翻译阅读原文。(3)完成阅读后,用同样的方法完型、翻译和新题型。完型和新题型这两类题型不用全文翻译。
(三)冲刺阶段(11月-12月)
1.学习目标:对重点和高频考点知识进行强化记忆,查漏补缺2.阶段重点:大作文and小作文3.复习建议:(1)每周写3篇作文,遇到好的词语、句子就整理在一块,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从12月开始,建立专属于自己的写作模板。(2)此阶段还需要继续练习真题阅读。你以为做过一遍就不会再错啦?试试吧!大部分人会在同样的地方摔跟头。(3)单词不能停哟!
(四)考前一周
1.学习目标:放轻松,相信自己在之前的积累2.阶段重点:运用自己专属的写作模板复习3.复习建议:(1)背单词:真题中还不熟悉的单词。(2)熟悉各种类型的作文,牢记自己的模板。(3)复习之前的笔记。(4)按照考试时间,完整的做一套真题。
考研英语写作八句金句
1. It is hoped that we should place much emphasis on/pay more attention to...
例句:It is hoped that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of unemployment.
2. It is high time that...
例句:It is high time that the issue were to be solved so as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3. The problem is not...; the problem is...
例句:The problem is not that we cannot do it; the problem is that we hate to
do such nasty things.
4.In order to..., we must...
例句:In order to make our world a better place in which to live, we must
learn to live in harmony with all wildlife species.
5.All the above evidence/experience/ facts goes to show that...
例句:All the above evidence goes to show that the birth of computer has
benefited our life greatly.
6.No surprising/ It is apparent that the task of...demands/requires/de
serves immediate/serious/considerable attention/consideration.
例句:It is, therefore, apparent that the task of fighting against corruption requires considerable consideration now.
7.We then have reasons to be confident that in the near future...
例句:We then have reasons to be confident that in the near future, no child
is forced out of school because of poverty.
8.So I believe a...tomorrow...
will be achieved through efforts of every person.
例句:So I believe a safe tomorrow of less car accidents will be
achievedthrough efforts of every person.
在如今激烈的竞争中,由于大学的本科学历已经不足以支撑人们站稳脚跟,好一点的用人单位门槛提高,非硕士以上者免进,于是,大家对高学历的追逐也日益显现,众多的大学毕业生也不由分说的一头扎进了考研(微博)大军的队伍当中,这样的现象不仅是现代人对学历追逐的表现,同时也不禁引人们深思,“唯学历论”的背后映射出的是现代人对于社会责任的变相逃避,更是“能力”和“学历”孰轻孰重的思考。
假期留校族紧张备战
暑假是每一届考研学生进入备战的开始,大家纷纷抓住暑假这个黄金时间段加紧复习。记者近日走访了几家大学后发现,假期的自习室、图书馆等地依然人满为患,虽然假期的教室开放时间受限,但是,同学们还是早早占座,争取能在风扇下找个位子复习。在采访中,即将进入大四的李桐同学表示,在这个假期,选择留校复习主要是希望在学校能有好的复习环境,如果回家,其他的安排会占用复习的时间,许多外地的学生也表示只能选择在假期头或尾的几天中回家探亲。还有同学说本来是想在大四开始后进入到复习阶段的,但是因为身边的同学已经开始复习备考,自己也感觉到时间紧迫,就放弃了过假期的念头。假期留校的王杨同学说:“因为学校内的教室大多没有空调,考生们都早起排队到教室,能争取在风扇下抢个座位”。“图书馆是最舒服的了”很多同学告诉记者,图书馆的整体环境安静,而且大多学校图书馆设有空调,比较凉快,这也是在大学文化中“占座”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但是,很多学校的图书馆在假期是不开放的,这也让考研大军在暑期中显得更加的艰苦。
在记者问及考研的原因时,同学们的回答都非常一致,就是为日后在 找工作 的时候能够占有学历上的优势。
别让学历成惟一追求
在考研的过程中,考生们往往呈现出了比中、高考(微博)更多的热情和积极性。这主要源于在考研这种选拔性考试中,考生的自主性更强,成功的愿望也比中高考要迫切许多。
考研的真正原因应该是什么?是自我的完善和对知识的追求,还是应该直接瞄准日后的工作呢?在记者的调查中,工作的答案占据多数,在现代的大学教育中,是不是本科学习的知识和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了呢?记者了解中发现,考研的队伍当中,只有少数是因为自己对于现在所学习的知识领域兴趣深厚,想进一步进修学习的;有相当一部分人在面对这一问题时,第一反应是觉得研究生毕业后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就业、工作的压力会小一些,
也就是说与其说是为了日后好 找工作 ,不如说是大学毕业生对于社会责任的胆怯和变相逃避。其实,这样一种延缓 找工作 这一难题的方式本身就是对责任的变相逃避。不愿在本科毕业后就接受社会的审视和工作的考验,采访中,王茜同学坦言:“希望能够在研究生毕业后再面对这些问题,给自己一个提升竞争力的机会,让日后的自己更有底气。”在社会的综合评价中,学历本身的地位被放大,这也使得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和考研的两个难度中选择了考研这个难度较低的。
能力和学历同等重要
在追逐学历的同时,自身能力的培养才是现代高等教育最实质的教育目标,不仅要让毕业生在学历认可上得到保证,更应该让毕业生在自身的能力上占具有力的优势,让毕业生在同类的毕业生中脱颖而出。
据了解,近年来许多职业学院大放异彩,招生就业形势均是一片大好,这些学院凭借的就是实训以及对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没有高学历也没有成为这些毕业生找工作的绊脚石,就如陕西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学校培养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现以成为省市甚至国家级的电子科技骨干;海棠职业学院的中医药美容专业毕业生也被整个朝阳的美容产业预订。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现在的许多职业院校已经成为亮点而不是难点。这就说明了毕业生的实际能力更是市场所看重的优势。考研的道路是学生不断提升深造的最有效的途径,但是却不是找好工作的唯一途径。
考研的浪潮就犹如古城的炎夏一样来势汹汹,考研的同学们在日夜的奋战中为的就是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其实,只要是自身的能力突出,不论是在书本上还是社会生活中,都能学会生存的本领。考研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学历也不是唯一的标尺。希望毕业生能够在毕业即将来临时对自己的未来有好的规划,理性的进行选择。
在这个世界其实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也有各种各样不同的信仰和态度,关于职场和工作,关于攀比和虚荣,在自己的尺度范围内好好调整心态,相信你会看到更多不一样的风景。
我们工作到底为了什么?你筹备如何度过你的一生?你工作快乐吗?工作这个话题,永远也绕不开每一个人,我们从小就听到父母和老师这样教导:“好好念书,以后长大了找份好工作”,走出学校以后,无论你是毕业还是没毕业,我们都首先想到要找一份工作,因为那样能力吃饱饭。等吃饱了饭,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工作,因为我们还要结婚生子养家糊口,经由不停的工作,60岁,我们终于可以退休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工作其实就是为了生活。
然而对于职场、关于工作里的更深档次的货色,你是否有当真去思考过?工作就是为了养家糊口吗?
有个有趣的察看,外企公司多的是25-35岁的白领,40岁以上的员工很少,二三十岁的外企员工是英姿飒爽的,但外企公司40岁四周的经理人是很为难的。我见过的40岁邻近的外企经理人大多在始终跳槽,最后大多跳到民企,比喻说,唐骏。外企员工的成功很大水平上是公司的成功,并非个人的成功,西门子确实比国美大,但并不代表西门子中国经理比国美的老板强,甚至可以说差得很远。而进外企的人往往并不能很早懂得这一点,把自己的成功90%归功于自己的才能,实际上,外企公司随意换个中国区总经理并不会给事迹带来什么了不起的影响。好了问题来了,当这些经理人40多岁了,他们的薪资请求变得很高,而他们的才干其实又不是那么出众,作为外企公司的老板,你会怎么挑选?有的是只有不高薪水的,要出位的精明强干精神抖擞的年轻人,有的是,为什么还要用你?
从上面这个例子,实在可以看到咱们的工作轨迹,二三十岁的时候,生活的压力还比较小,身体还比拟好,上面的父母身材还好,下面又没有孩子,不必还房贷,也没有孩子要上大学,当个外企小白领还是很鲜明的,挣得未几也够花了。但是人终归要结婚生子,终归会老,到了40岁,父母老了,要看病要吃药,要有人看护,自己要还房贷,要过基础体面的生涯,要养小孩……那个时候需要挣多少钱才够花才重要。所以,对待工作,目光要放远一点,一时的谁高谁低并不能解释什么。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不太同意过于关注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更没有必要攀比第一份工作的薪水,这在刚刚出校园的学生旁边是很常见的。正凡人大概要工作 35年,这比如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和真正的马拉松比赛不同的是,这次比赛没有职业选手,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机会。要知道,有很多人甚至保持不到终点,大多数人最后是走到终点的,只有少数人是跑过终点的,因此在刚开始的时候,去抢当先的地位并没有太大的意思。刚进社会的时候如果进500强公司,或许能拿到3k -6k/月的工资,有些特别技巧的人才可能可以到8k/月,可问题是,5年以后拿多少?估量5k-10k了不起了。起点虽然高,但增幅有限,而且,后面的年轻人追赶的压力越来越大。
在这个世界其实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也有各种各样不同的信仰和态度,关于职场和工作,关于攀比和虚荣,在自己的尺度范围内好好调整心态,相信你会看到更多不一样的风景。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职场到底教会了我们什么
2.自己到底适合什么工作
3.职业规划到底对我们有什么用
4.销售为了什么
5.到底什么才是暑期实习啊?
6.互联网公司为了什么而加班?
7.请问:会计实际工作中到底要做什么?
8.我到底该找什么样子的工作?各位HR给点意见
9.产品经理这个工作到底是做什么的?
10.会计到底是干什么的,具体的工作是什么
我们读大学,到底为了什么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被老师和家长灌输了学习就是为了考大学的思想。我们也曾壮志凌云,在那个懵懂无知的岁月里,脑子里好像只有北大清华,忘记了是哪一节课,每个小小的身影都说,我要当科学家,警察,医生,超人·····之后,又忘了是哪一天,我们居然已经踏上了去大学的旅程。
在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我是心痛到无法呼吸的。以前我也立志要考到某一所重点大学,但直到坐在电脑前盯着面前的分数,泪水忽然模糊了双眼。我逃避了现实,我不愿意见到高三那些给我心理造成很大伤害的老师。所以,我选取了拖着行李箱,去了西安的三流大学。带着自以为是的一丝丝傲气,决定在大学里做出一番动静。
不幸的是,我什么都没做成。
时间真是个检验人的好办法,它会让你原形毕露,从当初的热情洋溢到默默退掉各种社团,我突然觉得自己是个废人。我跟着大家一齐抱怨大学一点都不自由,依然有早自习,晚自习,作业,更郁闷的是还多了门禁。大一那一年,我活的循规蹈矩,浑浑噩噩,跟大多数人一样,上课全勤,不迟到,不翘课,老师眼中的乖学生,考前突击,名次不上不下,看着别人拿着奖学金,自己还在怨天尤人,看着别人在各种活动上展现自己,而自己自始至终都只是一个观众,我仿佛活成了一个行尸走肉,而我的这一切,但是是一个普通三流大学生真真切切生活的缩影。
大二的我决定开始改变自己,我也刷着微博视频学化妆,学搭配。但更多的是学习心灵的充实,我去应聘兼职,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做套路,经理觉得我性格唯唯诺诺,便不止一次的以各种理由来推辞。但是,因为金牛座天生的固执吧,在我一周内去三次穷追不舍的状况下,他同意录用我了。而我在里面,也学到了很多跟陌生人相处的门道。在学校里,也做了一个学姐的助理,负责管理整个学院的党员档案。而此刻,我已经开始带自己的小学妹了,并且,我开始尝试了不同的工作。在每周只剩我一个人住的宿舍里,我拖着疲惫的身体,仍然在刷美剧。这一年,我过得很充实。我觉得自己在慢慢步入正轨。
还记得刚进学校的时候,有一场演讲。当时老师说,大学里,人分三种。只读书,拿奖学金,不参加活动,那是学霸。随大流,循规蹈矩,每一天刷刷微博,每个月省吃俭用咬牙买几套衣服,那是庸才。而在大学不断提升锻炼自己,努力学习,开拓自己的人,是人才。我不能说我是个人才,但是我想不断去靠近人才。以前,我总认为“学习”这两个字就是说说,它的重量甚至跟这天吃什么一样轻。而此刻,在这个应聘都要看脸的社会里,没有足够的资本,空有一副皮囊又有什么用?
改变我的是我身边形形色色的优秀的人,有人告诉了我他每一天连轴转从一个无名小卒当上部长的各种辛酸,每一天各种策划书,开不完的会议,不吃饭是常有的事。我身边的人,荣誉证书拿到手软,一步步坚定往上爬,从小学妹到办公室主任。这世界有太多努力的人,你看不见他们有多拼命,否则,你必须会感到害怕。也就是从那一次次的交谈里,我才意识到自己跟一只蚂蚁一样。
我不明白有多少人跟我一样,我也不清楚别的.学校是不是这样,但我很清楚一点。要想和别人不一样,就得跳出这个舒适的圈子。就好像你每晚熬夜苦读,只是因为你当天没有完成别人已经完成了的任务,结果只但是是感动了自己罢了。我们都是从这个县城走出去的,无论是一二三流哪种大学,无论学费有多少,都是父母的心血,所有人都不就应挥霍金钱和青春。
有人说,在大学里,哪怕你无所事事各种翘课,你终究也会学到点什么,无论是专业还是其他,因为大学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而我想说,我们苦战十二年,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虽然最后有可能只是回归一个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但是,因为我们上过大学,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也许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有不一样的素养。
我并不是人才,我也不是在吹嘘自己在大学活的有多光鲜亮丽,更不是在炫耀自己,此刻的我依然只是一个三流大学生的缩影,因为还有太多比我优秀的人,他们都在努力。我只想唤醒那些刚去大学还在迷茫的学生,别在最美的年华里辜负了自己。
★ 考研策划书
★ 考研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