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察学习的现实官场故事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是我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考察学习的现实官场故事(共含8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是我”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关于考察学习的现实官场故事

篇1:关于考察学习的现实官场故事

陇西中药材市场,近几年声名鹊起,成为西北药材集散地。

宁夏六盘山区风寒气肃,地味苍凉。这里的道地中药材,因品质上好全国闻名。中药材种植因此被政府定为重点扶持发展产业。为了规模化种植,争取全国药材种植基地这个金字招牌,县政府决定组织村民代表到陇西药材市场考察学习。以此开阔眼界,转换思路。了解行情,对接产业。

让谁去考察学习呢?接到通知后,村委会一班人开会研究人选。

村会计提出既然去考察学习,就让聪明人去,能看清楚、学明白。比如让三组的侯景去。并讲了一件侯景在火车上与教授之间发生的故事。

侯景与教授在火车上无聊而坐,教授说:我出一道题,你若不知,给我5元。你出一道题,我若不知,给你500元如何”?侯景同意。

教授问:“月亮距地球多远”?侯景一言不发递给教授5元。

侯景问:“上山三条腿,下山四条腿,是什么动物”?教授苦思无解,无奈给侯景500元。

教授追问:“这究竟是什么动物”?侯景一言不发递给教授5元钱,然后睡觉了。教授那个气啊!

村主任听会计这么说:“咱们村上还有能人呢。比如在北京的残疾人苟明,在地铁乞讨,胸前挂了一个打印出来的二维码,可以通过扫码要钱”……

主持会议的村支书表情严肃:“不要抬杠了,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咱们推荐的人要有带动示范作用。最好推荐基层组织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

大家听支书这么一说,便认真的思考村里考察学习的人选。

作者| 李向荣

公众号|甘宁界

篇2:讽刺现实的官场短篇故事:发表

作者:梁子

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写画空间(ID:gh_802563982b8f)

老局长退休后,上级又派来一位稍微年轻的新局长。新局长五十多岁,个子中等,白白净净;走起路来不急不躁,给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局长上任后,点的第一把火让大家刮目相看。新局长在大学,学的是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某局给领导写材料。时间一天天,日子一年年。在日月的轮回中,当年的大学高材生已经步入中年的行列。提起往事,新局长心里的苦楚只能自己一个人默默吞咽。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杠杆我能撬动地球。新局长也有自己的理想和爱好。

新局长上任第二天,在局五楼会议室,郑重提出:局里所有在职领导干部,每人每年必须在纸质媒体上发表本单位的文章一篇,题材不限。为此,办公室还专门下发文件,要求以科室为单位落到实处,凡有文章刊登的,按级别不同给予不等的奖励。

新局长的这把火,让单位的领导和职工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领导想出风头,还有人说,这样好,可以检验每个人的实际能力。

单位落实纸质媒体上稿任务后,大家齐心协力,施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能力。很快,张三在县级媒体发表了小散文,接下来李四也不甘落后,在地级晚报发表了一首诗歌,王五在省级报纸发表一篇新闻。看着大家接二连三有作品发表,我这个办公室的副主任脸上挂不住了。

夜深人静,我辗转反侧。为什么别人都比我强呢?我苦苦思索,决定把自己搁置多年的文学细胞重新启用。第二天晚上,趁妻子出去跳舞的时间,挖空心思写了一篇一千多字的随笔,然后投寄给在省文学杂志社当主编的老同学。

一个月后,我正在万人广场上跳舞,手机上传来老同学的来电声。我怀着激动,悄悄溜出人群,老同学在电话里对我说,大作收到,暂不拟用,然后挂断了通话。

满怀的希望落空后,我的心情跌入了谷底。眼看年底考核的任务马上就要到,而我在纸媒发稿的目标还很渺茫。

第二天,我把投寄给老同学的文章再次很仔细地修改了一次,厚着脸皮投寄给了他。

仅仅过了一个星期,我收到了老同学的来信。我接过邮政员手里的牛皮纸大信封,收件人一栏里写着我的名字,而且名字后面还有“主任”字样。

此时,我终于明白了文章发表的原因。第一次投稿时,我给老同学留的是办公室副主任,这次我被扶正了主任,文章也跟着发表了。

篇3:现实的官场小说:敲门

咚——,咚——

特定的敲门声响起......

民政局财务科小李习惯地从办公桌上拿起镜子,补了几下口红,用手轻轻地掠过发际,优雅地向门口走去。那一丝甜甜的微笑挂在嘴角,轻轻地拉开门,正要柔声说话,一眼看到的是宣传科的小康.在小康的眼里,这个小师妹简直就是女神,平时有事没事都想法去接近她、讨好她,小康尽管能力很强,但小李的心事并不在小康身上,因而小李不耐烦地问:“怎么是你,你有什么事?”

小康看了看小师妹,不急不燥地说:“刚刚得到消息,仙界乡牛郎村发生大面积塌方,听说有很多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丁局长要去那里查看灾情,你是否同去?”

“噢,那看丁局长如何安排吧.”小李随口答道。

小李对上次小康不敲门就进办公室的事耿耿于怀。

小康满怀歉意地说:“那——,我先给丁局长汇报一下,再来告诉你。”

咚——,咚——

特定的敲门声响起......

丁局长迅速从椅子上站起来,快步走到门前,拉开门就说:“小李快......”

丁局长开门一看是宣传科小康,诧异地问:“怎么是你呀?”

小康忙说:“丁局长是这样的,刚刚得到消息,仙界乡牛郎村发生大面积塌方,听说有很多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是地下煤矿过度开采和近段时间秋雨连绵造成的,您看?”

丁局长立即边走边说:“马上启动一级应急预案,安排车,叫上小李,马上上灾区查看灾情,同时通知后勤保障科立即准备救援物资待命。”

丁局长非常干练地在牛郎村检查了解受灾情况,同时对救灾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

丁局长、小李、小康正准备上车,他们发现不远处有一小男孩在塌方附件玩耍。突然,小男孩脚下一空,塌方又出现了,小男孩的手本能地抓住坑沿的石头,哭喊着:“救命!......”

小康转身向坑边跑去,丁局长和小李边追边喊:“小康,危险!”就在这时,坑沿的石头开始松动。小康

迅速一个前扑,紧紧拉住小男孩的手,就听到那块石头快速地落下去,从地下传来“咚”的一声。小康吃力地拉着小男孩,一点一点地向坑里滑落,情况万分危急。在这时候,小康感到自己的脚被紧紧地抓着,就听到丁局长坚定地说:“小李,快拉住我的手用力,把他们拉上来。”小男孩得救了。

三个人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

在返程的路上,三个人都沉默不语,想着自己的心事。

咚——,咚——

特定的敲门声再次响起......

丁局长说:“请进!”

小李走了进来,欲言又止。

丁局长打破僵局对小李说:“小李啊,小康是个好同志,我知道小康一直暗地里喜欢你,但从未在你面前提起,你要多多地关心他。”

小李松了口气说:“是,局长。”

半年后,小康被提拔为副局长,并和小李结成伉俪。

篇4:官场故事:“一把手”

官场中有两种人,那个被一群人紧紧簇拥着,头总是高高扬起的就是官,那些跟在身后俯首帖耳的肯定是吏。

吏有好坏之分,好吏能为民办事、刚正不阿,坏吏奴颜媚上、欺下瞒上,有他的可悲可恨之处,小刘就是这种“人”。领导在时,她永远保持着极度的献媚,一旦领导不在,脱离了领导的视线,她便立刻耀武扬威起来,摆出一副狐假虎威的架子,对这个人指手画脚的,对那个人说三喝四的,两面人的本性便立刻暴露出来,已然成了单位里发号施令的“一把手”了。

小刘在局里从事秘书工作,和局长走得很近,应长得有几分姿色,会来事会办事,和局长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深得局长的信任和赏识,在局里领导最信得过的亲信。

局里人员编制少,满打满算加局长才四个人,老李是副局长,老严是办公室主任,小王是副主任科员,哪一个级别都比小刘的高,可小刘仗着自己有局长这个后台撑着,从不把这几个人放在眼里,有一天,局长出差办事,小刘就趾高气扬起来,坐在领导的宝座上发号施令起来,已然行使起“一把手”的权力来。

“李副局长,局长走得时候让我告诉你,基层单位出现了问题,让你马上下去看一看,回来把处理的结果告诉我,我好给局长打电话汇报。”小刘一本正经地说。

老李今年五十多了,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是个爱和稀泥、不管事的老好人,看透了官场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马上就要退休的他,不想给自己找麻烦,只想平平稳稳地渡过这几年,退休回家后颐养天年,他对小刘的态度一笑了之没回话,心里想,局长走得时候为什么不直接对我说这事,偏让你来告诉我,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来指挥我干着干那的,凭什么,他看着报纸喝着茶,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就是不出办公室的门,小刘拿他没办法。

“老严,局长走得时候交代了几遍,说今天下午上级领导就来局里检查指导工作了,让你联系个的酒店搞接待,上级领导的吃住行都得安排好,否则你可吃不了兜着走啊!”小刘郑重其事地对老严说。

老严今年也是奔五十的人,平日里是个办事说话正直有原则的人,损害党和政府形象搞腐败的事他是绝对不干的,在局里从不阿谀奉承领导,局里面有个吃吃喝喝应酬的事,他看不惯,总会找借口推脱不去,为此得罪了领导,成为了局长和同事眼中不待见的边缘人,升官发财、公款参观考察好事从没有他的份。

听了小刘这话,老严生气地说:“要联系饭店你去,你们吃吃喝喝的事情我不参与,就是局长现在对我说我也不去,局长回来了你就对他这么说。”说着一摔门气哄哄地离开了办公室。

“在我面前耍态度,看领导回来怎么收拾你。”小刘恨恨地说。

看着老严走了,小刘就用命令的口气对小王说:“酒店的事你马上去办,联系好了给我回个电话。”小王唯唯诺诺地说着是是好好的,三步并作两步地走出了办公室。

小王今年不到三十岁,是农村考入大学进城的青年,刚大学毕业到局里工作那会,还是个善良正直、一尘不染年轻有为的好干部,有干劲有冲劲有活力,在局里工作几年后,看多了官场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渐渐地染上了阳奉阴违、阿谀奉承的不良习气,变得低俗现实起来。

小王刚结婚没二年,和妻子一直挤在城里岳父岳母家里,心情很郁闷,今年家里又添新丁,听说上面今年给局里下拨了一个分房指标,内部价比市价每平方便宜二千多元,他知道单位里的局长、李副局长、小刘、老严都有房,唯有他没有住房,这次下拨的这一个分房指标非他莫属了,可是他还是心里没底,好几次晚上拎着礼物上门巴结局长,可局长就是没松口,一直说要研究研究再说。搞得小王很苦恼,苦思冥想之后他有一天灵光一现,我怎么没想到从局长的红人小刘这下手了。

一天下午,小王看两位同事都下班后,就走到小刘办公桌前悄悄地说:“刘姐,下班后有没有时间,我请你吃个饭。”小刘心领神会地答应了,并打电话邀请了局长参加。

在金碧辉煌的大酒店,小刘点了一大桌美味佳肴,酒过三巡、吹捧献媚过后,看着局长和小刘一脸高兴的表情,小刘就唯唯诺诺地走到局长和小刘面前,恭恭敬敬地递上了一大一小两个信封说:“感谢这几年局长和刘姐在工作生活上对我的提携和帮助,让我学会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今后我一定努力工作,不辜负两位领导对我的栽培。”局长和小刘心领神会地把信封放进了包里。

小刘高兴地说:“你就一百个放心吧,你要房的事,局长一定会给你办成的。”听了小刘这句话,小王心里面这才踏实了,虽然今天咬着牙放了大血,可一想到马上自己就有新房住了,就能搬离岳父岳母拥挤的小屋了,小王心里面暗暗窃喜起来…今晚可以睡个好觉,做个美梦了。

在官场上形形色色的人很多,像小刘这样的“二把手”不在少数,有这样的“人”存在,只会带坏身边工作的年轻人,让领导一步步走向贪污腐败的鸿沟。

(文章来源于网络)

篇5:反映现实的官场小说:下不为例

办事员小邢在办公室玩了一阵游戏,突然想起了范科长交代修垃圾桶的事,急忙关门去五金店。这时,电话响啦,小邢一看是范科长的号码慌啦。

“范科长,我就去。”小邢慌神地,心想今天少不了挨一顿批评。

“小邢啊,老赵已经把垃圾桶修好了,你不要来啦。马局长到现在还没有吃饭,你赶紧去准备一下。”

“好,好好。”小邢连连答应。

小邢开车来到老地方“双鑫农庄”。这里离市区比较远,四周环境很好。小邢知道现在抓干部“四风”抓得很紧。他所以选择老地方,一是因为地处偏僻.安全,再则“双鑫农庄”是他岳母胡婶和范科长爱人郝丽几年前合资开的,以前在农庄就餐,没有出过问题,这次也要肥水不流外人田。马局长他们也喜欢到偏僻的地方就餐。

小邢刚刚安排好,局长的小车就到了。

“小邢啊,范科长打电话让你买工具修垃圾桶,到现在还没有买到,要不是老赵把垃圾桶修好了,就你这工作态度,我要狠狠地批评你。”马局长下车就批评小邢。

“马局长,我错了,我错了。”小邢哆嗦地认错。

“下不为例。”

“马局长您饿了,先用餐吧。小邢呀,你要记住局长的话,下不为例哦。”

范科长一边咐和,一边使眼色让小邢快去准备。

郝丽胡婶很快把饭菜做好了。小邢知道马局长喜欢喝点好酒,早就安排郝丽把茅台酒装进普通酒瓶里。他满满地给局长倒上一杯。马局长泯了泯酱香味的普通酒,心里自然知道了。

“小邢啊,现在中央提出“八项规定”,我们一定要带头遵守,关键时期我们不能出差错哦。”

“是,是是”小邢脸上泛起紫红色,”马局长您放心,这里偏僻,而且是自己人……”小邢还没有说出口,范科长瞪了他一眼。

范科长见状忙对小邢说:“马局长今天很辛苦,你去加两个菜。”小邢叫郝丽把做好了的野山羊,土鸡肉拿手菜端上来。又给局长添满了一杯。

马局长看到上桌来的菜,摇了摇头说:“范科长,小邢呀,你们这是违反“八项定”,以后不能这样,下不为例啊。”

范科长用脚尖踩了一下小邢,连声说“下不为例,下不为例。”

小邢朝内瞅了瞅。郝丽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副扑克,“马局长:娱乐娱乐,打打跑得快,房间给你们开好啦。”

马局长三人朝棋牌室走去。

篇6:关于清廉的现实官场微小说

黄昏过后,一辆轿车悄然停在了路旁的树荫下,从车上走出两个神秘的人来,他们头靠头耳语几句就向前边的一个院子走去。到了院墙的角落,高个子将手中沉甸甸的密码箱递给了矮胖子,然后就返回车中,矮胖子独自按响了门铃。

这个院子的主人,就是分管建筑业的江副县长。“谁呀?来啰!”江副县长打开了门灯,亲自前来开门。“哟,是尤老板,快进屋!”

江副县长沏了茶,递了烟,然后就微笑着说:“明天要去省里开会,正在修改汇报材料。老板有何贵干,就请直言。”

“噢,没有什么事,我从香港回来,带了些纪念品……”尤老板说着用眼角瞄了瞄对方的脸色,伸手去打开密码箱。就在这时,门铃骤然响起,江副县长转身去开门。

进来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汉,江副县长介绍说:“这是隔壁邻居管大爷。”管老汉笑眯眯地自个倒了茶,端坐在尤老板的对面:“早早上床睡不着,就过来串串门……不影响江副县长工作吧?”

“没事没事,您尽管坐。”

管老汉天南海北地扯了一通,又瞅了瞅尤老板,然后顺手拿过桌上的棋盘:“这位老板,江副县长要忙大事,我陪你杀上两局!”尤老板一看架势,这老头一时半刻还不想离去,于是只好告辞。江副县长急忙叫住他:“尤老板,你的箱子忘啦!”“哟哟哟,瞧我这记性!”尤老板嘟囔着离去。”

“没有对手了,我也该休息啦!”管老汉也随即回家。

不一会儿,江副县长的门铃再次响起,原来是尤老板又折回过来。尤老板刚要把箱子递上前去,忽听管老汉又在叫门。“我看看打火机有没有丢在这儿啦。”管老汉说着,两眼瞟了瞟尤老板和那只黑色的箱子:“这位老板怎么又返回来了?该不会是给江副县长送礼行贿的吧!那可是害人又害己违法又缺德的事呀!”老汉说着索性坐了下来,顺手从口袋里掏出打火机,“咔嚓”点着了烟,悠悠自得地吐着烟圈:“江副县长晚上加班加点,老汉我就陪陪你了。”糟糕,老家伙今天存心坏我的事!尤老板心中暗暗叫苦,只好提起箱子悻悻然而去。

“哈哈哈……管大爷,您今天又帮我堵住了祸水!”

“江副县长特聘的廉政监督员,当然不能失职啦!”管老汉也开心地笑了。

作者|许尚明

篇7:现实官场的微小说:提拔重用

作者:石志新

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写画空间(ID:gh_802563982b8f)

机关一楼大厅正冲门口的那面墙,本是机关办公室的东面外墙,是一个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地方,但因这几年局机关里干部选拔任用公示等信息都张贴在这里,因而这里也就成了一个颇为敏感,也特别引人瞩目的地方。

那天上午,提前到机关的好几个人都在驻足观看墙上刚贴上的一则干部选拔任用公示,前边的几个看完以后陆续离开,后边上班来的又跟上,再离开,再跟上……

当然这些围观者,都是那些事先一点也不知道消息,好奇心又极强的人,或者说是对人事变动极为关注的人。

一般情况下,干部选拔任用公示,都是集中一批,至少是两三个,这次是一个人,而且是大家都认为是一个“不可能提拔”的蒋海,这就引起了机关里一些好事者的猜测。

大家普遍认为蒋海“不可能提拔”,都过了50岁了,更“谈不上重用”,一是因为他的身份,不是机关在编公务员,只是借调人员,二是他的年龄有些大了,已经51岁了。更有一些人认为,他一直在机关里借调了这么些年,光局长就伺候了好几任,能提拔的话早就提拔了,为何等到现在,其中肯定是有原因的。

一些人之所以好奇,其中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机关及下属单位的科级岗位都满了,提到哪里去呢!难不成又新成立了一个科室?还是某位科长要调离腾出一个位置?

过了一段时间,还是在这个位置,蒋海的任职公示贴出来了:经局党委研究决定,聘任蒋海为局研究所副所长,试用期为一年……

局机关里人都知道,研究所是局下属的一个正科级事业单位,对外称是独立的法人事业单位,而实际上根本就没独立开展工作,编制8个人,两个科级职数,一个所长,一个副所长,只能算是局机关的一个特殊科室,编制人员也都搭配到其他机关科室使用。

蒋海副所长的任职令刚一公布,就在局里引起一片哗然,“本来就是编制一名副所长,这不是超编了吗?”

“谁说超编了,科级职数可以再要一个,事在人为嘛!”说这话的是局机关下属单位的老何。

老何所在的局下属单位,和局机关在一个办公楼,老何今年也50挂零了,而且和蒋海关系很好。看到蒋海提拔了,在为蒋海感到高兴的同时,也在心里暗想,蒋海能提拔重用,自己也应该有戏,自己比他还小点,等抽机会跟蒋海交流一下。

在蒋海没提拔之前,整个机关楼里年龄较大还没挂“长”的就他俩,蒋海提了以后,老何显然有些着急。

那天两个人下班一起回家,老何单刀直入地问蒋海:“大家都猜测,是不是你找关系去市编委要的科级职数?”“我哪有这本事,不要相信传言,属正常提拔,卢局长不是讲过,在退休之前,只要没有大毛病,每个人都能提到科级退休。”听到老何这样问,蒋海极力为自己辩解。

老何心里明白,尽管两人关系很好,提拔的内幕蒋海也不会向他交底的,不过卢局长确实在全系统大会上讲过类似“退休之前都能捞个一官半职”的话。

但对“属正常提拔”的话,老何是有质疑的,因为老何的战友在市人事局工作,人事局似乎有不成文的规定,科员过了50岁就不再提拔科级了。

蒋海提了不到两年,按照市里定的53岁退居二线的不成文规定就回家了。

再后来,老何从个别知情的人那里揭开了谜底:蒋海老家的一个老乡曾在市里做过市级领导,这位市级老领导退休后,他的儿子现在是某实权局的一把手,而且还有上升的空间,老领导的儿子跟卢局长关系很好。为了这个副科,老蒋可谓费尽了周折。

原来如此,想到这里,老何长长地叹了口气。

篇8:讽刺现实的官场微小说:没完没了

县里提出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后,每个机关单位都领到了任务,要求全员上阵包保路段,每天早六点到晚六点都要安排人在包保路段充当志愿者,打扫卫生、劝阻不文明行为,县纪委也不例外。

纪委办公室主任老于是聪明人,虽然给书记也排了值班,但同时安排了好几个陪同值班人员,所以书记根本不用去,也从来没去过。

事情巧在那天纪委的全体人员都去参加业务知识培训班了。书记做完开班动员报告,回到办公室,忽然想起今天轮到自己创城值班,看看没有别人,一时冲动,找来红马甲,拿起打扫卫生的夹子和垃圾袋,一个人去了纪委包保的路段。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大街上没有垃圾,也没看到不文明行为,书记十分满意。后来走累了,看见路边有个商店,商店外面写着:“创建文明城市,全民参与”、“我为创城添光彩,免费提供开水”等口号,他决定走进去歇歇脚,讨杯开水,谁知道,这一进去,竟然发生了故事。

他进去时商店的老板正忙着,一个年轻人从商店里买了两箱红葡萄酒、两箱白酒,价格是3000多一点。买东西的年轻人安排别人一边把酒水往外面停着的车上装,一边给老板说:还是和上次一样,开办公用品。老板说:那得有商品名称、单价和县百货大楼的出库单,不然,你也报销不了啊!年轻人说:我都带来了,你开吧。于是老板就和年轻人一起忙碌起来。书记觉得有点好奇、搞笑,随口说了一句:真麻烦,你们按酒水开不就行了吗?老板头也没抬,说:酒水报不了帐,让纪委查出来,那不得处理人!年轻人倒是回过头看了他一眼,立马惊慌失措的样子,结结巴巴的说:王书记.....您......好,我们单位有接待,领导让我来买点......书记听着觉得有点尴尬,没等他说完,扭身出来。

书记回到大街上,口干舌燥。隐隐约约对那个年轻人有了点印象,似乎是哪个单位的办公室主任。这时候,手机响了,是大学时自己曾经暗恋过的女同学打来的,他猛地一高兴。寒暄了半天,女同学用莺歌燕舞的声音说:老同学,麻烦你个事。书记爽快地答应:你说吧,我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就怕你不麻烦我呢。女同学说:那我就说了,你今天暗访不是发现了一个用公款买酒水还造假的吗?那是我一个死党的亲戚,你手下留情啊。书记一头雾水,说:没有啊,我正在创城值班巡逻呢,哪有什么暗访。女同学说:你真狡猾,还骗我,你答应还是不答应吧?书记毫不犹豫地答道:真没有,你想想我能亲自干暗访的事情吗?女同学有点生气了,反问:你能亲自干创城巡街的事情,就不能亲自干暗访的事情?真是官大了不靠谱,满嘴跑火车。帮不帮,你看着办吧!说完没等他解释,直接扣死了电话。

书记发了会呆,想到或许女同学说的是刚才在商店里看到的那个年轻人,可他还是想不起来是哪个单位的。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他想起了这么一俗语,认为自己还是有点幽默感。这时候,手机又响了,是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老领导打来的。是王书记吗?电话里当年的老领导客气的问。书记不好意思了,想起当年老领导对他的好,连声说:老首长好,老首长好,我是小王,您老身体好?原本想近期去看您,可是手头上事太多,忙完一定去看您老人家,您有时间来我们这里指导工作吗?老领导停了一会,才回答说:我现在年纪大了,出门不方便,看见你们都成才了,我很欣慰。有个事你看好处理吗?书记马上答道:您老安排,我尽最大努力。老领导在电话那头爽朗地笑了,说:不是什么大事。今天你不是去暗访抓住一个公款买酒水还造假的吗?他们局长是我外甥女婿,你处理的时候掌握点分寸,过两天我去看看你,到时候让他请你喝个酒,我陪着,以后你还得关照关照他。书记听完哭笑不得,连忙解释说:老首长,今天我是创城值班,碰到了一个年轻人买酒水,可我不知道是哪个单位的。老领导听后,仍然是先停了一会,才幽幽地说:你呀!然后就挂了电话。

书记这时候更加的哭笑不得,后悔自己一个人来创城值班,于是打的回到了县里统一给交流干部安排居住的周转房。妻子正在做午饭,看见他回来,略带责怪的口气问:今天逞能去了?他不解的回答:没有啊,啥事?妻说:还没有,你今天暗访抓住的是我们领导的亲戚,我们领导让我给你求个情。书记无奈地笑笑,回答:你说的那个买酒水的吧?他是哪个单位的?妻听后脸马上红了,反诘道:你不知道哪个单位的?在家里你还玩那么阴险的干吗?有病吧你?看着办吧!书记听了,依旧的无奈,别别扭扭吃完饭,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整个中午都没休息好。

因为没休息好,书记下午去办公室晚到了一个小时。到后发现从培训班赶回来的办公室主任正在门口等他。进屋后问办公室主任有什么事吗,办公室主任回答: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刚才让秘书约了一下,问您下午是否有时间。书记问:说什么事了吗?办公室主任说:常务副县长说他没有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想带着那个用公款买酒水还造假的单位一把手一块来给您做检讨。

书记听完,笑笑,未置可否,对办公室主任挥了挥手,说:要是没有别的事,你去忙吧,出去后把门给我带死!

作者|张春彦

考察材料现实缺点

学校现实考察材料

说说官场

学习考察

教师的现实考察材料

《官场笔记》读后感

官场小说语录

官场短篇小说:金鱼

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关于考察学习的现实官场故事(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关于考察学习的现实官场故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