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中高纬大气低频振荡影响的数值试验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ElSol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中高纬大气低频振荡影响的数值试验(共含6篇),我们一起来阅读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ElSol”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中高纬大气低频振荡影响的数值试验

篇1: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中高纬大气低频振荡影响的数值试验

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中高纬大气低频振荡影响的数值试验

用数值试验的方法,应用强迫耗散准地转正压涡度方程的全球谱模式,在方程中考虑了偶(单)极子的'热力强迫作用,并在三个行星波准共振的条件下,模式共积分90 d,得到:在偶、单极强迫热源和基本气流强度的共同作用下,三个行星波之间存在很强的波-波相互作用,且波动振荡呈现准双周和季节内振荡.同时偶、单极强迫源及基本气流的强度变化对中高纬大气的低频振荡调制作用不同.在准共振三波流函数场随时间变化的试验结果中,进一步证实了中高纬大气存在较好的低频振荡.

作 者:邱明宇 陆维松 王尚荣 QIU Ming-yu LU Wei-song WANG Shang-rong  作者单位:邱明宇,王尚荣,QIU Ming-yu,WANG Shang-rong(海南省气象局,海南,海口,570203)

陆维松,LU Wei-song(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44)

刊 名:热带气象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年,卷(期): 22(6) 分类号:P461.2 关键词:印度洋海温   偶(单)极   调频   波动准共振   大气低频振荡  

篇2: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综合模及其影响

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综合模及其影响

已有研究表明,由于大气瓦克环流和印度尼西亚灌穿流的影响,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温异常既有紧密关系、又有各自的一些特点,单独考虑太平洋的ENSO模并不能完全说明海温异常对气候的`影响.本文从统一综合考虑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温异常(SSTA)的形势及特征出发,提出了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综合模概念;并进一步比较研究了各个异常模态的不同特征,以及它们对中国气候和印度夏季降水的不同影响.为进一步确认资料分析结果,还用大气环流模式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其结果清楚地表明,必须考虑和研究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综合模及其影响,从而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更好科学依据.

作 者:杨辉 贾小龙 李崇银  作者单位:杨辉(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贾小龙(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李崇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南京,211101)

刊 名:科学通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年,卷(期):2006 51(17) 分类号:P7 关键词: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   综合模   气候影响  

篇3:赤道印度洋纬向海温梯度模及其气候影响

赤道印度洋纬向海温梯度模及其气候影响

赤道印度洋纬向海温差异对气候的影响是有关印度洋地区海气相互作用研究的焦点.作者进一步分析了印度洋纬向海温差异的特征, 提出了赤道印度洋纬向海温梯度模的概念, 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九层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研究了赤道印度洋海温梯度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赤道印度洋纬向海温梯度的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比较复杂, 由于海温梯度分别产生于暖海温或冷海温两种不同的大尺度背景场, 因此它对气候的影响不仅与海温梯度的变化有关, 还与其产生的大尺度背景场(暖海温或冷海温)有很直接的关系.在太平洋地区海温不变的情况下, 由于赤道东西印度洋大范围海温的升高或降低, 有可能在整个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产生一个海温梯度(简称印-太海温梯度), 这一海温梯度对亚洲季风区的降水分布和季风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赤道印度洋纬向海温梯度与印-太海温梯度的叠加, 不仅加强或减弱了印-太海温梯度引起的大范围大气辐合、辐散, 同时也使得辐合及辐散区的位置发生移动, 进而影响了小范围地区的气候异常, 特别是赤道东印度洋地区的降水分布和风场变化.与赤道印度洋地区纬向海温梯度的作用相比, 赤道印度洋偶极子对气候的影响相对比较单纯, 引起的降水异常和风场变化主要与海温偶极子的变化有关.

作 者:晏红明 李崇银 YAN Hong-Ming LI Chong-Yin  作者单位:晏红明,YAN Hong-Ming(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昆明,650034;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李崇银,LI Chong-Yin(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南京,211101)

刊 名:大气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年,卷(期): 31(1) 分类号:P461 关键词:赤道印度洋   纬向海温梯度模   偶极子   气候异常  

篇4: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综合模的数值模拟

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综合模的数值模拟

通过数值模拟及结果的合成分析,对热带太平洋-印度洋异常海温综合模态的三维热力结构、动力结构及其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进行了研究.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的综合模态在表层、次表层的表现都很明显,即在赤道西印度洋、中东太平洋的海温偏高(低)时,赤道西太平洋、东印度洋的海温偏低(高),该模态还存在着显著的年变化特征、年际变化特征以及年代际变化特征.数值模拟的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异常的海表风应力引起表层洋流异常,表层洋流异常及由其引起的.海表高度异常可导致次表层海水环流的异常,海洋环流异常导致的平流热输送异常是海温形成异常综合模态的主要原因之一,垂直输送是形成次表层海温综合模态的主要原因.平流热输送过程对海表温度变异的贡献是:在事件发生到盛期阶段促进了次表层海温异常综合模态的形成,在盛期到消亡阶段次表层的平流过程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短波辐射是海洋的主要热力来源,海表面异常的净短波辐射通量、潜热通量是表层海温形成异常模态的主要热力学原因,异常的海表面净短波辐射通量、潜热通量、感热通量在到达盛期阶段后抑制其进一步发展.

作 者:吴海燕 李崇银 WU Haiyan LI Chongyin  作者单位:吴海燕,WU Haiyan(解放军94855部队,衢州,324001)

李崇银,LI Chongyin(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南京,21110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刊 名:气候与环境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年,卷(期): 14(6) 分类号:P732.1 关键词: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综合模   数值模拟   合成分析   Pacific-Indian Ocean associated temperature anomaly mode   numerical simulation   composite analysis  

篇5:赤道印度洋海温偶极子的气候影响及数值模拟研究

赤道印度洋海温偶极子的气候影响及数值模拟研究

在分析研究印度洋海温变化的基本特征,尤其是在分析赤道印度洋海温偶极子及其影响的基础上,利用IAP9L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研究了赤道印度洋海温偶极子异常对亚洲季风区气候变化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印度洋、亚洲南部和东部地区的流场和降水都对印度洋海温异常的强迫作用比较敏感.正位相印度洋偶极子的作用使得赤道东印度洋-印度次大陆南部-阿拉伯海一带出现距平东风,孟加拉湾-中南半岛出现异常反气旋性环流,从而对减少印度南部和中南半岛南部、印度尼西亚地区的夏季降水,以及增加中国南部和东非的夏季降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相反,负位相印度洋偶极子的`作用将使赤道东印度洋附近出现西风异常,孟加拉湾-中南半岛存在异常气旋性环流,从而使印度次大陆和中南半岛南部、印度尼西亚地区的降水增加,使中国西部和孟加拉湾的降水减少.数值模拟结果与资料分析相互映证,切实地揭示了印度洋海温偶极子对亚洲季风区的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作 者:晏红明 杨辉 李崇银 YAN Hong-ming YANG Hui LI Chong-yin  作者单位:晏红明,YAN Hong-ming(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云南省气候中心,云南,昆明,650034)

杨辉,YANG Hui(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李崇银,LI Chong-yin(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江苏,南京,211101)

刊 名:海洋学报(中文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29(5) 分类号:P724 P732.6 关键词:印度洋   海温偶极子(模)   气候影响   数值模拟  

篇6:全球海温异常对中国降水异常的影响

全球海温异常对中国降水异常的影响

用EOF和SVD方法分析了Climatic Research Unit的1951-2005年全球逐月海温距平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160个测站的月降水距平的时滞和空间耦合关系,讨论全球海温距平场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对我国降水异常的影响,并着重分析了关键区在其特定关键时段内对我国降水异常的影响区域.结果表明,全球海温距平场有三个影响我国降水的关键区,即北太平洋、印度洋和我国南海以及赤道中东太平洋.这三个关键区的海温距平场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突变发生在1976年左右,对我国降水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其中北太平洋关键区前期冬季海温对我国7月降水的影响、印度洋及南海前期冬春海温对我国5月降水的影响以及赤道中东太平洋前期冬季海温对我国7月降水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讨论了这三个关键区前期的海温距平场对我国不同区域不同时期降水影响的耦合关系,为我国区域降水异常预测的不确定性提供了依据.

作 者:赵永晶 钱永甫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南京大学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3 刊 名:热带气象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年,卷(期):2009 25(5) 分类号:P461.2 关键词:气候变化   EOF和SVD分解   降水距平  全球海温异常  

热带海温异常影响夏季环流的机制研究

超强台风Saomai(0608)加强成因分析及海温影响的数值试验研究

HCC对黄体发育不全奶牛受胎率的影响试验

溶气浓度对发动机燃烧影响的数值研究

火源对标准房间轰燃影响的数值模拟

粒径对弯管气固两相流动影响的数值分析

台风对西南低涡影响的数值模拟与诊断个例分析

液氯对摇蚊幼虫的毒效试验及影响因素

用彗星试验研究低剂量辐射对荷瘤鼠放疗后DNA损伤的影响

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中高纬大气低频振荡影响的数值试验(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中高纬大气低频振荡影响的数值试验,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HOT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