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游记散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LVSPNJ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杭州西湖游记散文(共含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LVSPNJ”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杭州西湖游记散文

篇1:杭州西湖游记散文

少年时读苏轼赞美杭州西湖的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小小的心灵上便有了烙印。后来长大了读到久居西湖的晚清学者合樾的笔记,说西湖的风景是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更令人神魂飞越了。

数十年后才到西湖一游,却只领略到一个“晴方好”,也就是“三不如”。虽然水光潋滟,晴渡温柔,已经令人流连忘返;可是没有领受到“而办奇”的美景,总不免是憾事。

三年前农历正月中旬重游西湖,和两位同志住在湖滨路西湖饭店。真是不巧,住了几天就落了几天雨。但也算凑巧,可以补偿“雨亦奇”的游览宿愿了。我们穿上雨鞋,撑开雨伞,便作雨湖之游。

一到湖边,湖水便拍岸作响,湖波灰白色,卷起层层细浪,湖上是无边无际的雨丝,湖中却一架船儿也没有,开旷空阔。这并不是“画船尽入西拎,闲却半湖春色”(宋人词句),而是画船尽系岸柳,避让满湖春雨也。举头展望,只见湖水东南北三面,群山隐隐,南高峰、北高峰全是灰蒙蒙的。“山耶云耶远不知”,但是又深深浅浅,富于层次。最深的近于墨色,最浅的类如银粉。天水沾连,山云融合,又像是正在洗涤中的硕大无比的大理石屏风从几方面围绕着。啊!原来是活生生的粉墨山水、粉黛西子呈现在我们眼前!

顺着湖滨走去,不久便到断桥。这是民间故事中白素贞阳许仙会见的地方。这美丽的民间故事曾经感动过多少有‘情人。传说既久,也就当真。我们站在桥头也感到,好像多少年前真有过他们主仆三人在这儿经历了多少悲欢离合。今天的湖水还为他们奏出相思之曲,雨丝还为他们飘洒同情之泪。其实许仙和白娘子不过是自古以来许多情真义重而遭遇悲惨的青年儿女的化身。早就知道西湖上有个月老祠,月老祠有副集句对联: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错过姻缘。可惜我们没有寻见。

眼前的湖景仍然是细雨纷纷的,游人甚少。没有半点尘嚣,只是一片的清寂。我们倚靠着“平湖秋月”的栏干,远望保淑塔,近望孤山,想到苏东坡腊日游孤山诗句“林深无人鸟自呼”,现在连林鸟也无声息。我感到“山色空蒙”的这个“空”字真下得好,现在真觉得心境与湖境俱空。游西湖游到这个程度,这般境界,应该说是难得的佳遇,也是一种少有的福气。

上了林和靖的孤山,山不太高,梅花还有几树开得正好,在四周灰蒙蒙的背景衬托下,红梅愈更俏丽,只是不见鹤影。站立山头,望得更远,饱吸清光,饱餐秀色,这巨幅长卷水墨西湖图,空蒙而又空明。我不辞目劳,不觉腹饥,数千里外而来,要把这雨西湖的近水遥山望一个够。可是仿佛之间,又觉得这份黛西子也微开俊目正在观看清冷空气中三三两两湖山游客呢!

篇2:杭州西湖游记散文

杭州西湖游记散文1200字

西湖之美,天下共赏。阴晴雨雪,各呈其态。有言“晴西湖不如阴西湖,阴西湖不如雨西湖,雨西湖不如雪西湖”,阴雨的西湖,今年暑假心情突然放松,一如“脱笼之鹄”,从断桥残雪走过,天阴得可怕,山色空朦水色空朦,竟有一丝丝凄凉之意袭来。到了湖心亭,乌云如盖,狂风顿起,猛雨大作,刹那间我们变成了落汤鸡,但仍不忘记赏景、看人与留影,那种乐观精进的心态和不知疲倦的精神,现在已经减弱了许多。那雨中的西湖,似有寒烟四起,“猛浪若奔”,人在孤岛,心生凉意,虽没有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苍凉感,而杜子美“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悲凉感是少不了的。

也许雪中的西湖是无比美丽的。读过张岱《湖心亭看雪》,我不想再看了。因为我怕损坏我想象中西湖雪景的意境。正如读李白《独坐敬亭山》而不必实地浏览一样,在散文《敬亭山之思》中我表达了这个情绪和观点;滁州琅琊山相对幽寂,醉翁亭一带的景致与箫声,总让人的记忆挥之不去,只是醉翁的酿泉与文章太不相称了。其实,一个人的旅游,全在他此时此地的心情与感受,名声太大的地方人太多,人流推着欲望向前走,全然没有自己的心得,即使有也往往庸俗化了。

夜色的西湖是美的,我们随意闲逛,到了看喷泉的地方歇了脚,几排椅子早早地坐定了人,人越涌越多,为的是看晚上8点20的喷泉。那水中的喷泉,五色随形,五音随势,中间一根冲天水柱间或着陡然往上一冲,四周细小泉儿围成帐蔓,时起时落,左右飘忽,那种温柔与豪放交织在灯光和音乐之中,加上周围美景的远近映衬,加上人间天堂的风景布幕,顿觉身心俱爽,心旌摇荡。人在岸边,似在船上,直如湖水而沉浮飘荡,抬望眼,近水远山,碧浪层层,鳞光闪烁。这时候,我想起了“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副的诗句,觉得贴切极了,一阵欣喜。自然的美,静态的时候多,久而久之并不能产生刺激;人却能巧夺天工,将声色光电嵌在美丽的自然之中,模拟五花八门的动感画面,在平静如水的自然中,让感官获得莫名其妙的享受。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大自然的`探询,自然在人化的同时,人也在自然化。人类与自然的双向接近并走向融合,这是和-谐的、共赢的,人类释放生命的激-情,应该与自然的节律相一致。

游要心境,游要心态,游要时间,而现代与后现代人的时间总是那么不够用。那风景却又不再充满诗意令人神往了。我们所谓的闲情逸致都虚伪化了,人在江湖,不是身不由己,而是心不由己。对于西湖,我简直不敢妄称“游”了,还是“走”者为妙,因为我们的确少了文人士大夫那种闲情雅致,少了刻骨铭心的诗意情怀,我们的确以匆匆走过的形式来游览西湖的。恢复本真“走”吧!可疾可缓,可闲庭信步,可旁若无人,景在走中,境由心造。

白堤苏堤也好,杨公堤赵公堤也好,摩肩接踵,万头攒动,全国各地的旅客不招而来.近3公里的苏堤,各种旅游团队纷纷戴着白帽子、黄帽子和蓝帽子,为了区别,又纷纷别起了色彩斑斓的胸徽,在导游小姐摇旗呐喊下,像赶集一样在景点与景点之间匆匆奔走,长堤两边的椅子和树荫下的石块都坐满了旅游的散客和老少情侣。小商小贩吆五喝六的叫卖,使景点差不多成为露天的农贸市常西湖,什么时候能够得到清静呢?我甚至无法找到答案。张岱说“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明清易代之际即是如此,更何况今天呢?再往前想,大概是从南宋开始,西湖才如此热闹的吧?

西湖不独独是杭州人的西湖,西湖是天下人的西湖!

篇3:杭州西湖游记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不知听说过多少遍。书上看到过西湖的传说,电视上看到过西湖的美景。就是没有亲自游玩过,渐渐的成了桩心事。一放假就与同事相约,一起去西湖游玩。

天气不算太好,往远处眺望是灰蒙蒙的一片,不过仍然遮不住西湖的美景,小桥流水、空气清新,心情也被随之放松

初看西湖,明净的湖泊,远处杨柳轻扬,显的小巧精致,倒并无什么惊艳的感觉。

如果不是因为白娘子的传说,断桥只会被当作白堤的一个入口罢了。断桥的出名,是因为白娘子和许仙的那段姻缘。也正因为这样,断桥上,来来往往的人都要停下来拍张照,留个纪念,同时也在心底默默地祝愿:能和自己的心上人白头偕老。身在桥上,人在湖中,心却到了传说里,当年许仙就是在这里,撑着伞把白娘子扶上的船!多么令人羡慕的爱情啊……!

下断桥,登白堤。白堤修得比湖面稍高,几乎跟湖面是相平,看着脚边荡漾的湖水,就好象自己就在湖上行走一样,真有些飘飘欲仙。

站在湖边,放眼望去,三座微型的宝塔矗立在西湖中央,三座“宝塔”呈三角形状,那便是“三潭映月”。与隔湖相望的保淑塔,雷锋塔,成三足鼎立之势。遥相呼应,据说中秋节时在“三潭映月”赏月,能同时看见十七个月亮。

随后,泛舟西湖。阳光撒在湖面上,斑斓绚丽的色彩在湖面上浮动。不一会儿,起雾了,雾把整个西湖都罩上了,分不清哪里是湖哪里是天,隐隐约约看到几点帆影,朦朦胧胧看见断桥和群山,若有若无。有时雾飘过来把一切都挡住了,眼中湖天一色。一阵清风吹过一切又飘回到眼中。好象进入了人间仙境。空气中泛着清甜润湿的味道,湖面上笼罩着一层薄薄的水汽,犹如轻柔的面纱,朦胧了西湖美丽容颜。如烟的绿色,晕得如梦一般。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游兴未尽的.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西湖。踏上归程。

篇4:杭州西湖游记

杭州西湖游记_小学作文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苏东坡在杭州西湖写下的千古名句。久闻西湖美名,终于有机会与父母一起来到杭州,游西湖。

苏轼是在雨过天晴时作下这首诗的。这次,我们游杭州西湖正赶上四月的雨季。出了宾馆,我们从白堤出发,打着几把花伞走在雨中,边游边吟:“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现在是西湖四月,风光不与六月相同,那到底是怎样的景象呢?来到断桥残雪,由于没有到冬天,没有下雪,断桥没能展现出她的抚媚。叹息一阵,我们又往下一个景点走去。走着走着,我发现在沿湖长达几千米的`堤岸上和道路沿途栽种着垂柳及狮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树,还有一个莺馆呢!原来我们来到了柳浪闻莺公园,这里柳絮飞舞,莺歌燕舞,让人感受到一种青春活力的气息。再往西走,“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这块碑立在鱼池旁。花港观鱼公园中花草茂盛,水质无渍,喂养着许多金鱼。参观完这些景点,我们坐在竹椅上休息,感叹着西湖之美。这时,雨变小了些,我们又来到了三潭印月。据说,康熙下江南游西湖时,曾在这提笔写下《三潭印月》几个大字。站在岛中央,远处的青山被一层薄雾包裹着,像一个羞涩的少女。低头看着脚下的碧水,我不由感叹:“到哪儿还有这么青的山,这么绿的水,这么好的环境呢?”

转眼间,这次西湖之行就结束了。我恋恋不舍地望着西湖,心里暗暗想:“西湖啊,虽然我没有见过五大美女之一——西施,但从你美丽清秀中我就能够想象出西施的美丽多姿。我要学习苏东坡,写出那么好的诗歌来赞美你!”

篇5: 杭州西湖散文

杭州西湖散文

这次到杭州,算是旧地重游。多年前来过一次杭州,坐着观光游船,带着舟车劳顿的倦意,伴着人声喧嚷的嘈闹,在西湖里晃荡一圈,算是感受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风光。这若在静寂的街上,趁着昏黄的街灯,与一个漂亮姑娘相遇,抬头惊鸿一瞥之间,已是面目模糊的印记。这次到杭州,我们停留约十多日,可以好好的逛逛杭州西湖,算是弥补前次的遗憾。

白天的时间,都在浙大上课。十一月的杭州,天色黑得快,每日下午五点半下课时,夜幕已悄悄笼罩杭州城。饭店也出奇的默契,在我们步行回到时,已把饭菜都端在餐桌,大家也难得过上规律生活,于是围坐一起,吃着起初诸多挑剔后来渐渐习惯的饭餐。我们住的饭店接连植物园,也属西湖景区一部分,离杭州西湖只二十分钟的步程。傍晚到西湖散步,成了我们例行的节目。杭州植物园很大,若论景色新奇或布局巧妙,并无独具匠心之处,但植被生态保护得很好,原始不着修饰的自然,置身其中有一种静谧宁神的感觉。在一个大兴土木、只懂破坏不懂建设的时代,我们尤其惊诧于在植物园内看不到洋房美墅,或许在别的城市看来,这可是建设房地产的风水宝地呀。

第一晚去逛西湖,天下着雨,大家还是兴致很高,打着伞穿越幽静的植物园。第一次去植物园,认不得路,也分不清方向,问路是最好的`方法。在这下雨静寂的杭州植物园,我们好不容易碰到行走匆匆的路人,试着上前问路,对方耐性的听我们带着南方口音的普通话,然后详细的描述道路的迂回曲折。一路上我们还碰到几个人,对问路也是一样的热心,有个还带着我们走了一段。我们有点惊讶,在现在的社会,问路这简单的事情也变得不简单了,问路偶尔有应付一下的,多是置若罔闻,或是南辕北辙的随手一指,人情的隔膜,世态的复杂,舆论的渲染,信仰的空白,使得人不敢相信人。

感受杭州好的人文风尚,还有车辆避让行人的交通文明。行人闯红灯过马路,这中国式过马路,杭州也会有,但感觉一点不同的是,杭州路口少见百米冲刺的速度与激情,更少见猛按喇叭的扰民开道。在一些城市,不管那个信号灯是什么颜色,只要行人挡着前面,那喇叭是要响起来的,而且尖锐又急速,把原已惶恐的行人惊得落荒而逃。一次与同事绕道去西湖,其时晚高峰,来往车辆很多,路口也没交通信号灯。我们准备也来次中国式过马路,这时一辆公共汽车慢慢停在路口,旁边同方向的小汽车仿佛犹豫一下也停下来。我们当时有点奇怪,怀疑是否没看到有信号灯。司机按响柔和的喇叭,我们突然明白起来,在挥手致意同时,连忙快速穿越马路。之后也遇着几次车辆避让行人的情况,以致我们竞习惯成自然,要过马路时,直然往路边一站,再直勾勾盯着过往车辆看,老实不客气的样子了。

桨声灯影下的西湖很美。杭州西湖三面环山,中涵碧水,湖裹山中,山屏湖外,山和湖浑然天成,相得益彰。素闻西湖的美,在于晴中见潋滟,雨中显空蒙,无论雨雪晴阴都能成美景。可惜我们白日时间都上课,只可见识桨声灯影下的西湖景色。夜晚的西湖很安静,宛若一个沉默入睡的美人。淡淡的薄雾浮在湖面,似腾起凫凫轻烟,又似披着一层柔媚轻纱,徐风吹过,带来水草夹着鱼腥的味道。江浙名府楼外楼,一排古色古香建筑默默矗立在西湖边上,灯火辉煌的泛着斑驳陆离的倒影,不时传来阵阵呼朋唤友、觥筹交错的热闹声响,依稀延续钱塘自古繁华印象。月色迷朦,沿着白堤望去,一片枯荷摇拽着玉蕈残香,两行杨柳飘拂着轻盈婀娜的身姿,想必夏日将是柳永笔下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的景象。夜晚白堤行人很多,有慕名而至的游客,在处处美景中流连驻足,或是惊呼赞叹,或是用照相机记录到此一游。也有散步锻炼的本地人,三三两两,迈着轻盈随意的步伐,抛却白天事业追逐的匆忙与家长里短的繁琐,让浮躁焦虑的心境安静下来。望去白堤那边,西湖边上,宝石山下,南山路灯火通亮,人车如织,喧哗嘈杂,都是急匆匆的步履,南辕北辙的奔走着,无暇停下脚步欣赏近在眼前的西湖美景。人生何尝不是如此,责任与压力,驱动着人们或为生计奔波苦苦挣扎,或为追名逐利艰难前行,现实的残酷与虚无的梦想,蒙住人们的眼睛与心境,忘记欣赏沿途的风光。

每晚我们都到西湖边散步,每晚感受不一样的风景。或是徘徊曲院风荷,在曲径通幽的花间小道,寻觅溪涧浣纱的西子,却误入藕花深处。或是夜入花港观鱼,倚着桥栏俯身探望,却不敢吹皱一池湖水,生怕惊扰锦鳞清梦。饱觅平湖秋月胜景,陶醉柳浪闻莺绮丽,木讷呆笨般我,不禁也思索着江畔何人初见月与江月何年初照人。站在未曾积雪的断桥上,耳边传来喷泉音乐千年等一回,缠绵悱恻的歌声,仿佛带回到白娘子与许仙断桥邂逅的爱恨故事。只是隔湖相望,雷峰塔默默屹立断桥对边,透着无情的冷月清辉。西湖有着很多凄婉的爱情故事,西冷桥、长桥、断桥三座“爱情桥”上,千百年来演绎着苏小小与阮郁、梁山伯与祝英台、白娘子与许仙、陶师儿与王宣教的传说。浮想在一个烟雨薄雾的黄昏,一把油伞下,一对并肩携手的有情人,慢步走过苏堤六座单孔石拱桥。不需要荡气回肠,也无需凄风苦雨,烟火虽灿烂却短暂,浓情可缠绵却变腻,有时静默无言,一份悠然,一种情思,柔情似水,弥久常新,似桥下的西湖水,岁月无声的长久流淌。

近十日来,我们都是夜晚逛西湖,终于在行程结束前有自由时间,我们都不约而同往西湖走去。穿过曲院风荷,走在杨公堤上,发现湖边停泊一些小船,上前搭讪,可以一百五十元雇船一小时。在黄昏夕暮的时间,我们伴着凉风习习上了船。这船其实是一只简易的小艇,船家在一端支着划桨,船中间两边支起四根木条,撑起一个拱形遮光挡雨蓬,中间摆着一张小方桌,放着两张小长靠椅。我们分两边落座,船家摆起桨,小船也摇摇晃晃划动了。其时暮霭如烟,余晖闪烁,晃荡的湖水似淡淡的红晕,泛着金色的鳞光。孤山悄静无言任由潮起潮落,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m塔隔湖相映,逐渐漆黑的湖面,不时有霓虹炫目的观光船与随波飘摇的小船穿梭。船家划得比较快,约半小时的时间,我们的小船到了楼外楼边。我们故意逗船家说以半小时劳力赚了一小时酬劳,船家答若客人以时间计费,他们一般不会划得用劲,也会故意在湖中拖延,叫客人在船上耗上二三小时,更不划算的。看来船家也算狡黠实在的人。

置身杭州城,无论以放眼看世界的视角,或从起居生活的细微处,我们浑然陶醉“人间天堂”的神韵魅力。喜欢一座城市,可以是因为一个风景、一个人或一次旅程。我发觉喜欢上了杭州,也是从此次杭州行程开始喜欢上散步。

篇6:杭州西湖游记随笔

杭州西湖游记随笔

“环海内风流地 ”,这句话可不是乱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到杭州,当属西湖最美,如果说中国什么地方最浪漫,我想应该就是西湖了。

最早的白蛇传的传说给西湖增添了一种爱情的浪漫感,让人无尽的遐想。在西泠桥边,有一座芳塚,名叫苏小小之墓,苏小小何许人也?当然就是南齐时期一代才情绝世的名妓,当时她的才貌迷倒无数的男人,很多人都想与她同床共枕一夜,足见她的魅力,葬在西湖边估计也是顺应了许多人的愿望,尤其是那些文人墨客,王公贵族,让她的芳魂永久留在西湖,在他们游玩西湖之时幻想着小小能出现在眼前谈一段琴,跳一支舞.......

最后她的灵魂终于与西湖的美融为了一体。我的感觉就是:西湖其实是白娘子或苏小小变的。你可以坐在湖边静静的看着西湖,你会觉得眼前的西湖,似乎是一个美女,姿态优雅,温柔妩媚。

西湖被杭州城包围,有玩的有吃的,市区商城与西湖毗邻,不必担心没有吃的地方,有很多地方即便也有浪漫的地方,但是时常是饿着肚子去看风景。而如果在西湖,就不必为游玩的时候因为吃饭的问题发愁,湖边酒店,宾馆,旅社,茶馆,咖啡馆,西餐厅,各式料理店,美食商城等,应有尽有。说到茶馆,自然就是西湖西南方向的解放路与湖滨路交接处的青藤茶馆。我曾去过一次,里面的装饰富有东方风味,一楼仅仅放着一个茶桌,四周都是石景和水景,一种幽静,一种自然的美感。在里面可以静心地品尝龙井茶。

每每节假日期间,西湖的游客总是络绎不绝,湖边人山人海,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成双成对,主要是恋爱,情人关系的,无不是手牵手。他们会觉得这种慢节奏的漫步才是他们想要的浪漫。当然我个人是不建议法定假日期间来杭州的,人太拥挤。

第一次去西湖是的冬天,初次见西湖,觉得很美。后来我发现除了我之外的`全都是三三两两去游玩,以情侣居多。再后来我是五一去的,人山人海,断桥上,平均两秒钟挪动一步,所以我又讨厌节假日西湖拥堵的问题,之后我就决定不太愿意去西湖了。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伟大的诗人陆游对西湖的赞美倒是贴切,大意是: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不管是浓妆还是淡妆都适合。这也说明西湖的优点在于自然之美,不需要任何装饰点缀,无论晴天还是雨天。晴天有晴天的好处,两个人手牵手,女孩头戴花环,衣着纯白,婀娜多姿,轻盈美丽的丝绸衣服,如随风飘舞的蝶衣,漫步在湖边,沐浴阳光,看湖光山色,既温馨又浪漫;雨天有雨天的妙处,西湖的雨以小雨居多,杭州一年四季就是雨水多,隔三差五就有一场雨,去年我统计过一次,是梅雨时节,杭州一年之内下了两场大雨,一场下了30天,另一场下了29天,这是连续下的,其他时节不是这样。小雨的时候,无论什么季节,两个人都可以共撑一把油纸伞,漫步在绵绵细雨中,看烟雨濛濛的湖景,感受对方的温情。另外,坐在湖边长椅上,偎依着,尽情地体会和风吹拂,荷香萦绕,仿佛在花海,仙境共眠。

西湖是属于情侣的,像我这样一个诗人去了,所能做的,也只是记录他们的快乐,歌颂这人间的美好景象而已。

篇7:杭州西湖游记作文

昨天,我与姑姑来到杭州来接奶奶,趁机去浏览一下西湖的美景,可是不巧的是,正好凑到了今天这个下雨的天气,但是虽然细雨绵绵,也体现出来了西湖另一种美。

来到西湖旁,虽然这时候已是寒冬,但是湖边的许多棵顽强的树还是如此的绿,颜色如此的鲜艳。感到有一股生机勃勃的气息。

西湖上的雨水形成的一层薄雾,把湖中心的小岛给盖住了,有一种让人感到神秘的感觉,湖中心的岛一半留在仙境,一半在人间,湖上隐隐约约还有许多只小船在荡漾,仿佛整个西湖就像一幅画。

随后我们坐上小船,船夫划着船桨,慢慢地将小船开往湖中心。雨还是慢慢地下着,下在湖边的树木上,让树木随着发出了“嘶嘶”的声音,好似一位邻家小女孩唱着一曲动人的歌;在湖中央,西湖中的湖水好像在跳舞。雨水好像在画画,把自己打在湖中激起了一朵朵白色的花瓣,越散越大,千千万万滴雨水同时降在这湖中,湖中同时出现了千千万万朵白色的浪花,整个湖水就像一片无色的花海,真让人感到无比美丽。雨越下越大,一滴滴下入船内,打在我身上,一丝丝凉凉的感觉,让人这才感到了有了冬天的感觉。

船夫把船开到了湖中心,我们看着岸上的杭州,也隐约在了浓雾中,对面的断桥,像是也被披上了一层轻纱,在这浓雾中的断桥,真是让人感到白娘子和许仙就真的在这断桥上相遇了。

游完了这雨中的西湖,真让人不想离去,似乎对这西湖已经有了爱不释手的感觉。

篇8:杭州西湖游记作文

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我们出发了!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今天我们来到了西湖,刚到西湖边,柳树与我招手,花儿为我送行,阳光笼罩着整个大地,发射到那波光粼粼的水面,映照出一个个来来往往的游客,显然,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

来到西湖面前,湖水清澈见底,像一面平静的镜子,湖边耸立着一棵棵蓬勃如伞的大树,它们就像一个个士兵,永远保护着西湖。

更多的大人和孩子们“畅游”在西湖,那冰凉的水底冒着小泡泡。如果你把教放进去,脚底好像有人在给自己按摩一样,带来了丝丝凉意。微风吹拂着一棵棵杨柳,露水在叶子上滚动着,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看完了那波光明媚,清澈见底的湖水,我们要坐船去了。来到船上,我小心翼翼的驾驶着,丝毫没有一点松懈。在船上,西湖的美景尽收眼底,那雄伟、壮丽的高山直插云天,拔地而起。那微微流动大人湖水则成了五线谱,水中的小鱼欢快的嬉戏着,每一条小鱼都变成了一个个音符,每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使人仿佛流进了那美好的梦境。

天上的白云,微微移动着,像有无数个大力士在云的那头推动着。在天空中飞翔的鸟儿欢快的玩耍着,为西湖增添了一点情趣。

欢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坐船之旅也接近尾声,让我挥一挥手,告别那山,那水,那云,那鸟,那鱼,我便下了船。

饱览了西湖的美景,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篇9:杭州西湖游记作文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直都听别人说杭州西湖美得就像人间天堂,我不相信,杭州西湖怎么能与天堂比呢?但直到我去那里旅游了之后,才不得不承认大文豪苏轼写“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浓抹总相宜”是多么的逼真,多么似极。

来到杭州,宾馆认好之后,把行李丢下,立刻缠着爸爸带我去西湖玩。虽然天色已经不早了,但去西湖的中国人、外国人还是源源不断。“开始了,开始了。”人们叫道。

一阵优美的乐声响起,听见那细得如缎丝一般的雨点扑面而来。原来是喷泉啊!那喷泉下处如二十四根大水柱般围成了看似圆又不是圆,看似爱心又觉得像三角的奇怪图形。一根水柱往三处喷,当二十四根水柱相碰到一起时,像二十四位美若天花的仙女挤在一起采莲花。美丽得无法形容。当所有水柱都喷向我们的时候,像一个个水珠溅到我们身上,再带上习习凉风,简直像在享受天伦之乐。水珠纵横,水点缭乱,似飞瀑,如惊涛。最美丽的要数“仙女下凡”了,三个水柱喷出的水环绕在一起,再同时向上喷,像一个头发飘散,穿着翩翩长裙的仙女。其中,一个出了故障,不小在右边喷了,一会儿又向左头喷,真像仙女在空中飞舞着,旋转着。随后一阵高昂的乐声响起,最后来了一段美妙绝伦的“水中天女散花”,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清凉的乐趣是那么欢畅,舒服,我们依依不舍地回到了宾馆,脑海里都是刚才的情景。我估计,今晚得做个仙女梦喽。

美丽的杭州西湖,你真让人回味一生开啊!

杭州西湖作文游记400字

《西湖游记》

杭州西湖导游词

西湖游记作文

西湖游记优秀优秀

《西湖游记》教案设计

散文:西湖

杭州西湖简短导游词

杭州西湖景色作文

作文 游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游记散文(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杭州西湖游记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