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名人故事:里约残奥会上三夺银牌的“微笑萌妹”-崔哲(共含2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KK2602”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微笑的人生态度
长长的头发,架着一幅黑镜框眼镜,嘴角淡淡的微笑,微露两个小酒窝……在崔哲脸上,你丝毫看不出这样一个文静的小姑娘是一位举重运动员。只是当她微笑着向裁判及现场观众鞠躬致意,坐上举重台之后,你才能感觉到在她身躯里所蕴含的能量和霸气。
“以前我们教练给我讲过,微笑让人放松,所以我从开始,每次比赛都要微笑,”崔哲说。
面对比赛、面对生活,这位来自山东菏泽的30岁女孩总是微笑着。但外人不知道的是,崔哲不仅两岁时因小儿麻痹留下了腿部残疾,而且在练习举重三年后的又得了甲亢。这些没有让她屈服,这位农村姑娘通过赛场上的拼搏改变了人生轨迹,但却偏偏连续三次与残奥会金牌失之交臂。
“我是第三次参加残奥会,前两届都是第二,感觉有点……辜负了大家对我的期望。说实话,这段时间压力很大,在房间我就不停地看电视剧,不让自己多想,”爱笑的崔哲终于抑制不住泪水。
北京残奥会时,她因甲亢发病影响了状态,获得第二名。四年前的伦敦,她原本病情稳定,但谁知在开赛前一个月甲亢再次复发,最终再获银牌。
这次来到里约,崔哲原本41公斤的体重突然降到39公斤。“体重很重要,一旦下降,体力也会跟着下降,但我越担心,体重越掉,怎么吃都长不上去”。崔哲怀疑自己又犯了甲亢,没敢和教练说,怕教练担心,但昨天称重之后,她还是心里没底了。
8日的比赛,她在第二把举起102公斤,但土耳其选手纳兹米耶第二把的重量比她多两公斤。两人在第三把全部失利,最终纳兹米夺得冠军。
崔哲说自己是完美主义者,总爱给自己压力。她举例说,90公斤推举训练通常要做8-10组,最后几组又累又不想坚持,那个时候最痛苦,可她一般在第十组还要多举几次。但即便这样,她还是认为自己训练不刻苦。
在生活中,崔哲也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她说残疾人因为身体原因,肯定和别人有许多不一样。除了找工作碰壁,就连逛街吃饭也会遇到诸多不便。“因此我更要努力,依靠在场上的成绩证明自己,不然别人根本不会在乎我”。
据教练透露,崔哲在大赛集训期间的`补助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没有比赛时,她只能回到家中自己训练。崔哲家里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她总会把比赛奖金给他们交学费,现如今弟弟妹妹已考上大学,而崔哲除了举重之外,还没有其他正式工作。
“接下来我还会继续参赛,因为还没有达到最好的成绩,我肯定要继续拼!”崔哲说,训练之余,她也会在微信里卖些女生爱用的香皂、面膜,虽然顾客不多,但她会一直坚持做下去。
在与记者聊天中,崔哲逐渐从刚才失利的悲伤情绪里走出来,语气坚定而自信,脸上重现甜美笑容。
折翅女孩,带着梦想出征里约
崔哲这个名字,但凡关注残疾人体育运动的人,一定不陌生。
“从开始,无论是省级、国家级还是国际级别的比赛,她只要参加了,就基本没有空手而归。”崔哲的启蒙教练邓飞告诉记者,崔哲来报到时比较瘦弱,最初练习羽毛球、兵乓球,后来在一次训练中,她弱小身躯竟然举起了举重运动员练习一年的重量,从此改练举重。
“这孩子骨架好,人也非常有精神,在训练中有悟性,她总会给人惊喜。”崔哲的举重教练吕慎贤这样评价弟子。
超强度的体能训练和严格的管理,未让瘦弱的崔哲打退堂鼓,她硬是凭着坚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她的天赋吸引了中国残疾人举重队教练李伟朴的注意,,崔哲成功入选国家举重队,在国际残疾人举重比赛、北京残奥会和广州亚残运会等重大赛事中登上领奖台。
两届残奥运会均获得银牌,这成为崔哲不愿示人的心痛。
20残奥会银牌、伦敦残奥会银牌。“崔哲获得的奖牌基本上都交给教练了,只有这两枚留在了家。孩子非常渴望取得一枚金牌。”崔哲的母亲李瑞荣说。
崔哲的父母都是农民,自从崔哲开始练习举重后,父亲崔保年就养成了观看体育赛事的习惯。“观看有孩子参加的比赛自不用说,凡是举重比赛不管再晚我都看完。孩子的母亲以前不看电视,现在国外运动员的名字她也能喊出来很多个。”崔保年笑着说。
父母已经多半年没见到崔哲了,他们主要通过电话联系。“知道孩子要参加里约残奥会,我们谈话的内容就很少了,从来不问训练情况,怕给孩子产生压力。”崔保年说,“做父母的哪个不关心孩子呀,可我们就是憋着不敢说出来。”
里约残奥会冠军柳萌意志坚强名人故事
继刘文君里约残奥会上勇夺女子100米T54级轮椅竞速金牌后,武汉另一选手、19岁的柳萌在乒乓球女子单打9级决赛中夺金。由此,武汉市两位里约残奥会参赛选手均获金牌。柳萌7岁因失去左小腿而装上假肢,伦敦残奥会上她名列第五,当时她便给自己定下目标:2016里约拿冠军。恭喜圆梦!
身为体育委员,她站了起来
8年前,柳萌是武昌区南湖学校四(1)班学生,一次突如其来的车祸使她失去了左小腿。听到医生的诊断后,柳萌哭了,虽然她并不知道将来还有什么困难在等待着她,但她害怕从此不能再担任体育委员。为了尽快回到学校,柳萌选择了装假肢,假肢和皮肉的磨合是痛苦的,但小柳萌硬是咬着牙挺了过来。回到班上,她向老师要求继续做体育委员,师生们被她感动了。
从小爱蹦爱跳的柳萌,装上假肢后不甘在教室坐着,她一有时间就去找同学打乒乓球。去年10月,省残联选中小柳萌到武汉市体校集训,从那时起,柳萌才正式接受乒乓球的专业训练。凭着良好的悟性和不向命运低头的'韧性,柳萌的进步很快。
每天的早训是围着训练场跑10圈,还要练习蛙跳和滑步,然后是成千上万次地挥拍。尽管集训的日子在旁人看来苦不堪言,但柳萌的言语中却透着一股兴奋,她说乒乓球让她找到了生命的追求,乒乓球也让她变得坚强。“小丫头不简单,很能吃苦,将来要成大器。”教练万由群一脸疼爱地看着柳萌说。
7岁装上假肢,做班上体委带同学做早操
柳萌在4年前的伦敦残奥会乒乓球女子单打9级中获得单打第五名,此次勇夺冠军,与其坚强意志分不开。
柳萌年仅7岁就因失去左小腿而装上假肢。课后她仍爱和同学一起来到操场上打乒乓球。她还因此被老师选为班上的体育委员,带同学做早操,组织课外活动。
2004年,省残联选中小柳萌到武汉市体校集训,从那时起,柳萌才正式接受专业乒乓球的训练。“你家的小姑娘真不简单!”教练常常对柳妈妈竖起拇指称赞。“我的梦想是拿世界冠军。”柳萌小小年纪就给自己立下了目标,希望有一天能代表祖国参加世界比赛,拿一枚金灿灿的金牌。
柳萌还很喜欢读书,她觉得读书是一种乐趣
柳萌从来没有因残疾而放松学习,“我能在读书中找到乐趣。”在柳萌的书房里,挂着这样一幅字:“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柳萌说,在集训队的课堂上,她的成绩不错,这令她感到自豪。
靠一分分追回来拿得冠军
2012年伦敦残奥会上,柳萌名列第五,亲朋好友都为她高兴,觉得实属不易。但是性格坚强的她暗暗给自己定了目标,2016年里约拿冠军。
伦敦残奥会后,省、市残联非常支持柳萌圆梦,与省体育部门联系,安排柳萌进入省乒乓球队与一线队员同训练。市残联工作人员孙晓彤负责长期跟踪服务,他感慨,一个残疾人,与正常人一样进行高强度的力量、技战术训练,付出的汗水可想而知,可是柳萌从来不喊苦喊累,坚定地朝自己残奥会冠军发起冲击。
“柳萌这次夺冠,不但技术层面进步快,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提高很快。”孙晓彤说,柳萌年纪小,以前心理不稳定,不会打逆风球,一旦落后比较大,就容易放弃。这4年,她有意识提高自己心理素质,参加各类比赛,有赢有输,输了从不气馁,而是专心分析原因、改进技术。
这种对比赛的专注,让她在里约残奥会上不再浮躁,越是关键时候越能扛住压力发挥水平。孙晓彤说,此次残奥会,她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都是3:2险胜,其中半决赛还是在最后一局5:9落后的情况下,不急不躁,一分分追回来,最后获胜,实属不易。
昨日获得残奥会冠军后,柳萌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向省、市残联报告了好消息。市残联介绍,至此,武汉派出的两名运动员均获冠军。柳萌也继承了武汉市残疾人乒乓球领域的传统优势——继1988年汉城残奥会程喻获得乒乓球女子双打T9级冠军,2008年北京残奥会陈刚获TT8级男子单打、团体冠军,武汉涌现第三位乒乓球残奥会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