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秋天的诗句——《中秋对月》(共含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和光同尘酱”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中秋对月》原文
无云世界秋三五,
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
不曾私照一人家。
《中秋对月》作者简介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曹松为诗,学贾岛苦吟。“平生五字句,一夕满头丝”(《崇义里言怀》),是其自我写照。工五言律诗,炼字琢句,取境幽深,也有点接近贾岛,但尚未流于怪僻,而自有一种清苦澹宕的风味。“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秋日送方干游上元》)、“废巢侵晓色,荒冢入锄声”(《送进士喻坦之游太原》),正代表他的这种诗风。题材狭窄,不外乎叹老嗟卑,旅思离情,很少接触社会问题,而《己亥岁二首》中的“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却历来传诵不衰。
《中秋对月》原文
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
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
层空疑洗色,万怪想潜形。
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
《中秋对月》作者简介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林西山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大中元年(847),寿昌县令穆君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满庭芳中秋次刘梦弼韵
荷背翻黄,蕉心滴翠,雨洗庭院无尘。断云缺处,矫首望冰轮。迤逦天垂四幕,星杓淡、河汉横银。笙歌散,风帘自上,寒水满楼明。
刘郎方得计,钗摇绣户,枕并华。笑狂客无眠,坐听钟鲸。明月中秋一梦,临鸳、三绕殷勤。清光里,持杯对影,风月两兼并。
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
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
层空疑洗色,万怪想潜形。
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
山中秋夕
抱琴出南楼,气爽浮云灭。
松风吹天箫,竹路踏碎月。
后山鹤唳定,前浦荷香发。
境寂良夜深,了与人间别。
《中秋月》原文
三十六旬盈复缺,
百年堪喜又堪伤。
劝君莫惜登楼望,
云放婵娟不久长。
《中秋月》翻译
三百六十天,月圆月缺,人生百年,可喜可悲。
别太吝惜,登楼观月吧,月光一会就会被云遮住了!
《中秋月》作者简介
薛莹(约209~283),字道言,沛郡竹邑(今安徽濉溪)人,三国时期吴国文学家,出任吴国左国史、光禄勋,吴太子少傅薛综之子,入晋为散骑常侍。
《[念奴娇]中秋对月》 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中秋登楼望月》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八月十五夜玩月》 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 咏月诗句
★ 中秋诗句赏析
★ 最喜欢秋天诗句
★ 形容秋天诗句
★ 中秋咏月作文
★ 随笔:月到中秋
★ 中秋的月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