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维秋天的诗句(共含6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大幕”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7,大唐宛若牡丹初绽一般,诞出了李白,同时,也诞出了另一朵安静而芬芳的桂花——王维。
王维从一开始就不像李白开得那般恣意洒脱,17岁那年,王维来到了长安城,写下了那首纠结得长安少女情肠婉转的《长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他给可以扶助他进入长安宫墙里的岐王写了一首又一首恭维诗,他押的注押对了,只用几首诗就打动了岐王。
当时王维想应举,但有一个叫张九皋的人,走通了公主的后门,公主曾授意考试官,要以张九皋为解头。王维同岐王商量,岐王如是叮嘱:“子之旧诗清越者可录十篇,琵琶新声之怨切者可度一曲,后五日至吾。”王维即依命,如期而至。岐王让他穿上锦绣的衣服,鲜华奇异,带着一把琵琶,来到了公主的府邸。
那时的他,妙年洁白,风姿秀美,公主看见了,问岐王:“这是何人呀?”岐王说:“是个懂音乐的。”便让王维给公主独奏新曲。王维弹抚琵琶,声调哀切,满座动容。
公主直接就问王维:“这是什么曲子呀?”王维起身答:“是《郁轮袍》。”
岐王又趁机对公主说:“此人非止音律,至于词学,无出其右。”
公主更惊奇,问王维是否有写就之诗,王维从怀中拿出数卷诗献上。公主看过之后,惊骇地说:“这都是我读过的,我还以为是古人之作,原来竟是你写的!”于是让王维更衣,不作伶人看,而升于客人之列。
席间,众人谈笑之际,王维风流蕴藉,语言谐戏,公主不禁一再瞩目。岐王见时机成熟,便说:“若今年能以此人为解头,诚为国家之荣光。”
于是公主改荐王维,王维果然做了解头,一举登第。
就这样,王维中了进士,开始了自己的仕途。
他成功得太容易,他以为他的一辈子就能这样随心所欲。
但是,五年后,因为大意,家里的伶人犯忌舞了黄狮子,王维被贬到了济州。
后来,他干脆辞了官,来到长安闲居,正好结识了孟浩然。孟浩然是赴长安应试,落第后滞留长安一年,正打算冬天返回襄阳,王维做了诗《送孟浩然归襄阳》:
杜门不欲出,久与世情疏。
以此为长策,劝君归旧庐。
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
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王维劝孟浩然回乡隐居,不必辛辛苦苦地来长安应试求官,不要再像司马相如那样献什么《子虚》赋了。
虽然劝了好朋友孟浩然,不用考什么试来做官,但王维自己却总是不甘心,于是在他34岁那年,赴洛阳,献诗给张九龄,希求引荐。
第二年,时任宰相的张九龄爱惜他的'才华,重新委以高职。
但当时玄宗的宠妃武惠妃,谋废太子李瑛而立己子,命宫中官奴游说张九龄,张九龄叱之,后来又在人事安排上跟玄宗唱了反调,让玄宗很是不悦。而张九龄在这之前更是居安思危地事先洞察出安禄山、李林甫等人的叛国企图,可惜此时的玄宗被这些奸臣所惑,一意孤行地宠爱他们,所以张九龄此时在朝中的日子已经是日益艰难。就在他提拔王维两年后,因为一次惨死的事件——张九龄推荐的周子谅“上书忤旨”在朝堂被活活打死,张九龄自己被罢了相,而王维也受到了牵连。
也正是从这里开始,王维开始思考自己该何去何从。
此时的王维对张九龄的被贬,也只是感到非常沮丧,给张九龄的信《寄荆州张丞相》中说:“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他大约想到了归隐,但他更恋栈官场,迟迟不愿离去。
后来边境捷报传到朝廷,王维奉旨到边塞劳军。出使途中,他写下的那两句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那个最荒凉的大漠成为了最让人遐想的去处。
740年,张九龄去世,同年,孟浩然也去世。
王维心里难受,提笔作《哭孟浩然》: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经典王维诗句
经典王维诗句
1)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出处:王维《终南别业》
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出处: 王维《使至塞上》
3)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处: 王维《渭城曲》
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处: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出处: 王维《相思》
6)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出处: 王维《山居秋暝》
7)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出处: 王维《山居秋暝》
8)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出处: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出处: 王维《鸟鸣涧》
10)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出处: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11)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出处: 王维《山居秋暝》
12)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出处: 王维《观猎》
13)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出处: 王维《画》
14)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出处: 王维《鹿柴》
15)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出处: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16)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出处: 王维《使至塞上》
17)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出处: 王维《渭城曲》
18)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出处: 王维《相思》
19)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出处: 王维《竹里馆》
20)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出处: 王维《竹里馆》
21)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出处: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2)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出处: 王维《山居秋暝》
23)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出处: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24)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出处: 王维《送别 》
25)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出处: 王维《杂诗三首》
26)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出处: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五》
27)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出处: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28)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出处: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29)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出处: 王维《辛夷坞》
30)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出处: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五》
31)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出处: 王维《山中》
32)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出处: 王维《送别》
33)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出处: 王维《少年行四首》
34)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出处: 王维《山中》
35)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出处: 王维《鸟鸣涧》
36)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出处: 王维《画》
终南山诗句王维
终南山
作者: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解
1、太乙:即“太一”,终南山主峰,也是终南山别名。
译文
巍巍太乙山高接天都星,
山连着山一直蜿蜓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
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
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
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赏析
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刘勰所谓“以少总多”,古代画论家所谓“意余于象”,都是这个意思.。作为诗人兼画家王维,很懂得此中奥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个字一首五言律诗,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先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总轮廓。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遥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所以,这一联显然是写远景。
“太乙”是终南山别称。终南虽高,去天甚遥,说它“近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但这是写远景,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连山接海隅”也是这样。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止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隅。说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实,说它“与他山连接不断,直到海隅”,又何尝符合事实?然而这是写远景,从长安遥望终南,西边望不到头,东边望不到尾。用“连山接海隅”写终南远景,虽夸张而愈见真实。
次联写近景,“白云回望合”一句,“回望”既与下句“入看”对偶,则其意为“回头望”,王维写是入终南山而“回望”,望是刚走过路。诗人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这种奇妙境界,凡有游山经验人都并不陌生,而除了王维,又有谁能够只用五个字就表现得如此真切呢?
“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这一联诗,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孕。即如终南山中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值得观赏景物还多,一切都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看不见,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于进一步“入看”。另一方面,已经看见美景仍然使人留恋,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云”、“青霭”俱“合”,则刚才呈现于眉睫之前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明说,但他却在已经勾画出来“象”里为我们留下了驰聘想象广阔天地。
第三联高度概括,尺幅万里。首联写出了终南山高和从西到东远,这是从山北遥望所见景象。至于终南从北到南阔,则是用“分野中峰变”一句来表现。游山而有“分野中峰变”认识,则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之状已依稀可见。终南山东西之绵远如彼,南北之辽阔如此,只有立足于“近天都”“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而“阴晴众壑殊”,就是尽收眼底全景。所谓“阴晴从壑殊”,当然不是指“东边日出西边雨”,而是以阳光或浓或淡、或有或无来表现千岩万壑千形万态。
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理解、不同评价。有些人认为它与前三联不统一、不相称,从而持否定态度。王夫之辩解说:“‘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山之辽廓荒远可知,与上六句初无异致,且得宾主分明,非独头意识悬相描摹也。”(《姜斋诗话》卷二)沈德潜也说:“或谓末二句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唐诗别裁》卷九)
这些意见都不错,然而“玩其语意”,似乎还可以领会到更多东西。第一,欲投人处宿”这个句子分明有个省略了主语“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见得“我”在游山,句句有“我”,处处有“我”,以“我”观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处宿”而要“隔水问樵夫”,则“我”还要留宿山中,明日再游,而山景之赏心悦目,诗人之避喧好静,也不难于言外得之。第三,诗人既到“中峰”,则“隔水问樵夫”“水”实际上是深沟大涧;那么,他怎么会发现那个“樵夫”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树林,有音响。诗人寻声辨向,从“隔水”树林里欣然发现樵夫情景,不难想见。既有“樵夫”,则知不太遥远地方必然有“人处”,因而问何处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诗人侧首遥望情景,也不难想见。
总起来看,这首诗主要特点和优点是善于“以不全求全”,从而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艺术效果。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诗人王维《春中田园作》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诗人王维《杂诗三首》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诗人王维《春中田园作》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诗人王维《春中田园作》
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诗人王维《杂诗三首》
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诗人王维《送康太守》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诗人王维《杂诗三首》
郭门隐枫岸,侯吏趋芦洲。——诗人王维《送康太守》
何异临川郡,还劳康乐侯。——诗人王维《送康太守》
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诗人王维《送康太守》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诗人王维《渭川田家》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诗人王维《新晴野望》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诗人王维《春中田园作》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诗人王维《归嵩山作》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诗人王维《杂诗三首》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诗人王维《临湖亭》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诗人王维《西施咏》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诗人王维《渭川田家》
文翁翻教授,不敢依先贤。——诗人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诗人王维《青溪》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诗人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诗人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诗人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诗人王维《不遇咏》
苍茫秦川尽,日落桃林塞。——诗人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前经洛阳陌,宛洛故人稀。——诗人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与君伯氏别,又欲与君离。——诗人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铙吹发西江,秋空多清响。——诗人王维《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诗人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
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诗人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谿口。——诗人王维《新晴野望》
且此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诗人王维《不遇咏》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诗人王维《待储光羲不至》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诗人王维《酬郭给事》
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诗人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寥落云外山,迢递舟中赏。——诗人王维《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诗人王维《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何处寄想思,南风摇五两。——诗人王维《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诗人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诗人王维《不遇咏》
君行无几日,当复隔山陂。——诗人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想君行县日,其出从如云。——诗人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古木官渡平,秋城邺宫故。——诗人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诗人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二》
时赛敬亭神,复解罟师网。——诗人王维《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诗人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
遥思魏公子,复忆李将军。——诗人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诗人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诗人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画君年少时,如今君已老。——诗人王维《崔兴宗写真咏》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诗人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诗人王维《偶然作六首》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诗人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诗人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诗人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诗人王维《酬郭给事》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诗人王维《秋夜曲》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诗人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诗人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诗人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诗人王维《少年行四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诗人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诗人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诗人王维《不遇咏》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诗人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诗人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诗人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七》
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诗人王维《送康太守》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诗人王维《伊州歌》
天官动将星,汉上柳条青。——诗人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诗人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一》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诗人王维《少年行四首》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诗人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一》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诗人王维《少年行四首》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诗人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诗人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二》
诗人王维诗集特点
诗人王维诗现存不满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诗人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与孟浩然并称,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旧唐书·诗人王维传》说代宗时王缙编次诗人王维诗 400余篇。又王缙《进王右丞集表》云编次诗人王维诗文凡10卷。述古堂原藏有南宋姚沙本《王右丞文集》10卷,后归陆心源宋楼。北京图书馆藏有宋蜀刻本《王摩诘文集》10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据以影印出版。
元刻有刘须溪评点《王右丞集》(诗集) 6卷,《四部丛刊》据以影印,其中已杂有钱起、姚象、崔兴宗等人作品。明人顾起经有《类笺唐王右丞诗集》10卷,附文集4卷,这是现存最早的诗人王维诗注本。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是迄今为止较好的注本。除笺释全部诗文外,并附评语,对于作者可疑的诗歌加以说明,间有考订;又收辑有关诗人王维生平和诗画评论的资料,作为附录。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于1961年将赵注本重加校订,排印出版。又郑振铎曾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用赵殿成注本等四种版本加以校勘,收入《世界文库》中。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顾起经注本和赵殿成注本都附有注者所撰诗人王维年谱。今人陈贻有《诗人王维生平事迹初探》一文,后附《诗人王维简要年表》(载《唐诗论丛》)。
诗人王维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五律和五、七言绝造诣最高,同时其他各体也都擅长,这在整个唐代诗坛是颇为突出的。他的七律或雄浑华丽,或澄净秀雅,为明七子所师法。七古《桃源行》、《老将行》、《同姚傅答贤弟》等,形式整饬而气势流荡,堪称盛唐七古中的佳篇。
散文也有佳作。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清幽隽永,极富诗情画意,与其山水诗的风格相近。
诗人王维集中最不足取的是那些歌功颂德的应制诗、阿谀奉承的唱和诗和直接宣扬佛理的作品。它们的内容多不足道,语言亦多陈词套语,或是枯燥乏味。但其中也有少数名篇佳句,如“云里帝城双风阙,雨中春树万人家”(《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气象高华,体物细致,亦为人所称道。诗人王维诗《少年行》插图 选自明代万历集雅斋刻本《唐诗七言画谱》 。
王维著名诗句
1、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出处:《画》
2、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出处:《送别》
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出处:《鹿柴》
4、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出处:《观猎》
5、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处:《送别》
6、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出处:《观猎》
7、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出处:《青溪》
8、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出处:《送别》
9、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出处:《山中》
10、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出处:《观猎》
11、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出处:《山中》
1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出处:《观猎》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出处:《竹里馆》
14、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出处:《终南山》
15、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出处:《鸟鸣涧》
16、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出处:《终南山》
17、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出处:《辛夷坞》
1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出处:《鸟鸣涧》
19、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出处:《竹里馆》
20、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出处:《终南山》
21、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出处:《终南山》
22、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出处:《新晴野望》
2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处:《山居秋暝》
24、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出处:《汉江临泛》
25、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出处:《归嵩山作》
26、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出处:《过香积寺》
27、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出处:《送康太守》
28、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出处:《送康太守》
29、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出处:《归嵩山作》
30、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出处:《杂诗三首》
31、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出处:《汉江临泛》
32、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出处:《渭川田家》
3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处:《使至塞上》
34、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出处:《山居即事》
35、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出处:《归嵩山作》
36、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出处:《过香积寺》
37、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出处:《山居秋暝》
38、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出处:《酬张少府》
39、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出处:《归嵩山作》
4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出处:《山居秋暝》
4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处:《终南别业》
42、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出处:《终南别业》
43、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出处:《终南别业》
44、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出处:《过香积寺》
45、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出处:《渭川田家》
46、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出处:《终南别业》
47、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出处:《山居秋暝》
48、郭门临渡头,村树连谿口。——出处:《新晴野望》
49、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出处:《渭川田家》
50、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出处:《杂诗三首》
★ 王维的诗句
★ 诗人王维的诗句
★ 王维秋天的古诗
★ 王维送别的诗句有
★ 最喜欢秋天诗句
★ 形容秋天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