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手开题报告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Jack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机械手开题报告(共含12篇),供大家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Jack”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机械手开题报告

篇1:机械手开题报告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工业机械手

学 院 名  称 机电工程系

专业班级xxxxxxx

学生姓名  xxxx

学 号 xxxx

指 导 教 师  xxx

填表时间: 年3月 22 日

填表说明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2.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相关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3.学生应按照学校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用A4纸打印。

4.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其中应有适当的外文资料(一般不少于2篇)。

5.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同存档。

1

2

3

4

篇2:机械手论文开题报告

课程名称: 机械手设计

专 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班 级: 机制专101

学 号: xxx

学生姓名:xx

1、课题来源

目前在我国的许多中小型汽车生产以及轻工业生产中,往往流水线上的作业工作还需要人工上下料,既费时费力,又影响效率。而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机器人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技术领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它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使得机械手能更好地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机械手能代替人类完成危险、重复枯燥的工作,减轻人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力。机械手是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具有抓取和

移动工件功能的自动化装置,它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机械手越来越广泛的得到应用,在机械行业中它可用于零部件组装 ,加工工件的搬运、装卸,特别是在自动化数控机床、组合机床上使用更普遍。近年来,机械手已发展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和柔性制造单元FMC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机床设备和机械手共同构成一个柔性加工系统或柔性制造单元,它适应于中、小批量生产,可以节省庞大的工件输送装置,结构紧凑,而且适性很强。当工件变更时,柔性生产系统很容易改变,有利于企业不断更新适销对路的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而目前我国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水平和国外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应用规模和产业化水平低,机械手的研究和开发直接影响到我国自动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从经济上、技术上考虑都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们把设计制作输送线上助力搬运机械手作为我们研究的课题。

2、研究的目的、意义

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现代汽车制造工厂的生产流水线,尤其是主要工艺的焊接生产线,大多采用了气动机械手。车身在每个工序的移动;车身外壳被真空吸盘吸起和放下,在指定工位的夹紧和定位;点焊机焊头的快速接近、减速软着陆后的变压控制点焊,都采用了各种特殊功能的气动机械手高频率的点焊、力控的准确性及完成整个工序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堪称是最有代表性的气动机械手应用之一。现在的机械手大多采用液压传动,液压传动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1)液压传动在工作过程中常有较多的能量损失(摩擦损失、泄露损失等);液压传动易泄漏,不仅污染工作场地,限制其应用范围,可能引起失火事故,而

且影响执行部分的运动平稳性及正确性。

(2)工作时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油温变化时,液体粘度变化,引起运动特性变化。

(3)因液压脉动和液体中混入空气,易产生噪声。

(4)为了减少泄漏,液压元件的制造工艺水平要求较高,故价格较高;且使用维护需要较高技术水平。

鉴于以上这些缺陷,本机械手拟采用气压传动,气动技术有以下优点:

(1)介质提取和处理方便。气压传动工作压力较低,工作介质提取容易,而后排入大气,处理方便,一般不需设置回收管道和容器:介质清洁,管道不易堵塞,不存在介质变质及补充的问题.

(2)阻力损失和泄漏较小,在压缩空气的输送过程中,阻力损失较小(一般仅为油路的千分之一),空气便于集中供应和远距离输送。外泄漏不会像液压传动那样,造成压力明显降低和严重污染。

(3)动作迅速,反应灵敏。气动系统一般只需要0.02s-0.3s即可建立起所需的压力和速度。气动系统也能实现过载保护,便于自动控制。

(4)能源可储存。压缩空气可存贮在储气罐中,因此,发生突然断电等情况时,机器及其工艺流程不致突然中断。

(5)工作环境适应性好。在易燃、易爆、多尘埃、强磁、强辐射、振动等恶劣环境中,气压传动与控制系统比机械、电器及液压系统优越,而且不会因温度变化影响传动及控制性能。

(6)成本低廉。由于气动系统工作压力较低,因此降低了气动元、辅件的材质和加工精度要求,制造容易,成本较低。

传统观点认为:由于气体具有可压缩性,因此,在气动伺服系统中要实现高精度定位比较困难(尤其在高速情况下,似乎更难想象)。此外气源工作压力较低,抓举力较小。虽然气动技术作为机器人中的驱动功能已有部分被工业界所接受,

而且对于不太复杂的机械手,用气动元件组成的控制系统己被接受,但由于气动机器人这一体系己经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进展过去介绍得不够,因此在工业自动化领域里,对气动机械手、气动机器人的实用性和前景存在不少疑虑。

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在机械工业中,应用机械手的意义可以概括如下:

一、以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应用机械手有利于实现材料的传送、工件的装卸、刀具的更换以及机器的装配等的自动化的程度,从而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二、以改善劳动条件,避免人身事故在高温、高压、低温、低压、有灰尘、噪声、臭味、有放射性或有其他毒性污染以及工作空间狭窄的场合中,用人手直接操作是有危险或根本不可能的,而应用机械手即可部分或全部代替人安全的完成作业,使劳动条件得以改善。在一些简单、重复,特别是较笨重的操作中,以机械手代替人进行工作,可以避免由于操作疲劳或疏忽而造成的人身事故。

三、可以减轻人力,并便于有节奏的生产 应用机械手代替人进行工作,这是直接减少人力的一个侧面,同时由于应用机械手可以连续的工作,这是减少人力的另一个侧面。因此,在自动化机床的综合加工自动线上,目前几乎都没有机械手,以减少人力和更准确的控制生产的节拍,便于有节奏的进行工作生产。综上所述,有效的应用机械手,是发展机械工业的必然趋势。

3、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3.1 国内的研究现状

工业机械手最早应用在汽车制造工业,常用于焊接、喷漆、上下料和搬运。工业机械手延伸和扩大了人的 手足和大脑功能,它可替代人从事危险、有害、有毒、低温和高温等恶劣环境中工作:代替人完成繁重、单调重复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目前主要应用与制造业中,特别是电器制造、汽车制造、塑料加工、通用机械制造及金属加工等工业。工业机械手与数控加工中心,自动搬运小车与自动检测系统可组成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实现生产自动化。随着生产的发展,功能和性能的不断改善和提高,机械手的应用领域日益扩大。

我国的工业机械手发展主要是逐步扩大其应用范围。在应用专业机械手的同时,相应的发展通用机械手,研制出示教式机械手、计算机控制机械手和组合式机械手等。可以将机械手各运动构件,如伸缩、摆动、升降、横移、俯仰等机构,设计成典型的通用机构,以便根据不同的作业要求,选用不用的典型机构,组装成各种用途的机械手,即便于设计制造,又便于跟换工件,扩大了应用范围。目前国内机械手主要用于机床加工、锻造。热处理等方面,数量、品种、性能方面都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所以,在国内主要是逐步扩大应用范围,重点发展铸造、热处理方面的机械手,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作业条件,在应用专业机械手的同时,相应的发展通用机械手,有条件的要研制示教式机械手、计算机控制机械手和组合机械手等。同时要提高速度,减少冲击,正确定位,以便更好的发挥机械手的作用。此外还应大力研究伺服型、记忆再现型,以及具有触觉、视觉等性能的机械手,并考虑与计算机连用,逐步成为整个机械制造系统中的一个基本单元。

3.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机械手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应用较多,发展也很快。目前主要用于机床、横锻压力机的上下料,以及点焊、喷漆等作业,它可按照事先指定的作业程序来完成规定的操作。国外机械手的发展趋势是大力研制具有某种智能的机械手。使它具有一定的传感能力,能反馈外界条件的变化,作相应的变更。如 发生少许偏差时候,即能更正并自行检测,重点是研究视觉功能和触觉功能。目前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

3.3 发展趋势

目前世界高端工业机械手均具有高精化,高速化,多轴化,轻量化等的发展趋势。定位精度可以满足微米及亚微米级要求,运行速度可以达到3M/S,良新产品可以达到6轴,负载2KG的产品系统总重已突破100KG。更重要的是将机械手、柔性制造系统和柔性制造单元相互结合,从而根本改变目前机械制造系统的人工操作状态。同时,随着机械手的小型化和微型化,其应用领域将会突破传统的机械领域,从而向着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及航空航天等高端行业发展。

4. 发展前景及方向

4.1 重复高精度

精度是指机器人、机械手到达指定点的精确程度,它与驱动器的分辨率以及反馈装置有关。重复精度是指如果动作重复多次,机械手到达同样位置的精确程度。重复精度比精度更重要,如果一个机器人定位不够精确,通常会显示一个固定的误差,这个误差是可以预测的,因此可以通过编程予以校正。重复精度限定的是一个随机误差的范围,它通过一定次数地重复运行机器人来测定。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气动伺服技术走出实验室和气动伺服定位系统的成套化。气动机械手的重复精度将越来越高,它的应用领域也将更广阔,如

1.论文开题报告格式及如何写论文开题报告

2.本科论文开题报告

3.日语论文开题报告

4.论文 开题报告题目

5.论文开题报告内容

6.软件论文开题报告

7.包装论文的开题报告

8.mba论文开题报告

9.论文的开题报告

10.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_开题报告

篇3:机械手实习报告

一、概述

这次为期六个月的毕业顶岗实习是我顺利完成大学所有课程以及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就业指导处老师帮助下我在xxx科技集团参加毕业顶岗实习。可以说我在这里的顶岗实习中学到了很多在课堂没学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为毕业之后顺利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xxxx园区,位于烟台开发区,现有员工近8万人,工业总产值居于xxx在大陆八大工业园区的第三位,仅次于xxxx园区,将建设成为山东半岛最大的xx产品工业基地。目前园区内主要有xx和xx两大事业群。

我的顶岗实习岗位是xxx事业群CNP组装xx线完成品检查,在师傅和同事的帮助下,我顺利完成了各项生产、检测任务,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出色的表现,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

二、主体

2、1顶岗实习目的

2、11毕业顶岗实习是我们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列入教学计划中的。通过本次顶岗实习使我能够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基础。

2、12可以使我们通过顶岗实习获得基本生产的感性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同时毕业顶岗实习又是锻炼和培养学生业务能力及素质的重要渠道,使我能够亲身感受到由一个学生转变到一个职业人的过程。逐步实现由学生到社会的转变。

2、13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产业状况、了解国情的一个重要途径,培养我们初步担任技术工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体验企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这些实际知识,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奠定十分必要的基础。

2、2顶岗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

2、21顶岗实习单位简介

xxxxx科技集团简介:

xxxxxx位于烟台开发区,现有员工近8万人,工业总产值居于xxx陆八大工业园区的第三位,仅次于深圳上海园区,将建设成为山东半岛最大的xx产品工业基地。目前园区内主要有xxx和xxx两大事业群。xxx烟台科技园20xx年开始进行投资设厂前置筹备工作,20xx年7月正式投产运营。xxx科技集团以实力创效益,以效益谋发展,以发展营造规模,以规模换取口碑,以口碑造声势,以强大声势进军市场,以实力赢得了世界五百强企业之称号。

企业的经营理念:爱心、信心、决心。

企业的从业精神:融合、责任、进步。

企业的成长定位:长期、稳定、发展、科技、国际。

企业的文化特征:辛勤工作的文化;

负责任的文化;

团结合作且资源共享的文化;

有贡献就有所得的文化。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速度、品质、技术、弹性、成本。

2、22岗位介绍

我们生产的产品名称是xxx,是一种高端游戏机,是为日本企业代做的产品。我从事的岗位是完成品检查,隶属于检测段,是组装段与后测试段的过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的工作就是把待检测品从流水线上取下来,然后放在完成品检查治具上,拉合把手,启动电源,待被检查品进入检测画面后,按照画面的提示操作,严格按照SOP作业,直到出现xxx画面。然后关闭电源,把被检查物从完成品检查治具上取出,放回流水线。在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情况的不良现象。如xxx为电池没电了,需要更换电池,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关机。要是出现其他代码,需写不良品票,按照公司的要求详细、认真填写不良品票。如xxxx,这样的填写不良品票,送修就行了!

2、3顶岗实习内容及过程

2、31了解过程

起初,刚进入车间的时候,车间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车间里的工作环境还好,就是人特别多,车间也非常大,有1000多平方。呈现在眼前的一幕幕让人的心中不免有些茫然,即将在这较艰苦的环境中工作6个月。第一天进入车间开始工作时,所在线体的线长、多能工给我安排工作任务,分配给我的任务是跟着一名叫茌良志的老员工学习完成品检查,我按照师傅教我的方法,运用完成品检查治具开始慢慢学着检查该产品,在检查的同时注意操作流程及有关注意事项等。毕业顶岗实习的第一天,我就在这初次的工作岗位上检查产品,体验首次在社会上工作的感觉。在工作的同时慢慢熟悉车间的工作环境。

作为初次到社会上去工作的学生来说,对社会的了解以及对工作单位各方面情况的了解都是甚少陌生的。一开始我对车间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及工作中的相关注意事项等都不是很了解,于是我便阅读顶岗实习单位下发给我们的员工手册,向线体里的师傅、员工同事请教了解工作的相关事项,通过他们的帮助,我对车间的情况及生产组装产品、检查产品等有了一定的了解。车间的工作实行两班制(a、b班),两班的工作时间段为:早上7:10至晚上7:10,晚上7:10至早上7:10.车间的所有员工都必须遵守该上、下班制度。

2、摸索过程

对车间里的环境有所了解熟悉后,开始有些紧张的心开始慢慢平静下来,工作期间每天按时到厂上班,上班工作之前先到指定地点等待副线长集合员工开会强调工作中的有关事项,同时给我们分配工作任务。明确工作任务后,则要做一下工作前的准备工作,于是我便到我们工站的工具存放区找来一些工作中需要用到的相关用具(比如:不良品票,手指套,防静电手套,静电环、产品标识单等)。在机台位置上根据SOP(员工作业指导书)上的操作流程进行正常作业,我运用工作所需的治具将流水线上的产品检测好,并将检测完毕的产品放回流水线,进行下一道工序。另外在工作中,检测生产出的产品有时会出现异常(比如:彩屏、黑屏、不读卡、开机断电等)。出现上述情况时,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填写不良品票,交给线外人员送修。

在工作期间有些产品的检测难度较大。第一次检查可能NG, 这是需要追加四次检测,在这四次当中出现一次NG,视为不良,不能像良品一样放回流水线,需要单独放置在规定的地点。为了提高检测效率,避免NG的发生,于是我便向同工站的员工同事交流,向他们请教简单快速的检测方法与技巧。运用他们介绍的操作方法技巧慢慢学着检测这有难度的产品,从中体会检测产品的效果。同时在加工中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也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在平时工作过程中也要不断摸索检测产品的有效方法和技巧。有时在摇杆按键测试工站,对怎样高效率的检测不太明白,此时,我便向员工同事学习,向他们请教正确的摇杆按键测试方式,另外也可以询问品管(品质管理员),按品管提供的要求进行生产、检测产品。

2、实际操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完成品检查、摇滚按键检查、LCD&KEY、TP校正及产品老化的学习,我对车间产品的检测的整个流程已有了一个较详细的了解与熟悉。对有些常出现的不良现象和代码也比较熟悉了,对不良产品的识别力也有所提高了,检测产品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上班期间,接受线长、副线长和多能工分配的工作任务,在自己的工作区认真地进行作业。当出现一些小的问题和困难时,先自己尝试着去解决,而当问题较大自己独自难以解决时,则向线长、多能工反映情况,请求他们帮助解决。在他们的帮助下,出现的问题很快就被解决了,我有时也学着运用他们的方法与技巧去处理些稍简单的问题,慢慢提高自己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也不断摸索出解决治具小故障的方法途径。这样从而让我在工作时的自信心不断增强,对工作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在所用的治具不出现大的故障的情况下,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尽自己的努力提高工作的效率。尽量让生产出的产品数量达到班产要求的数量,以便完成生产任务。每次下班之前,将自己工作区域内的卫生打扫干净,垃圾放入垃圾袋中并放到相应的位置,把工作桌面和地面上的.物品用具收拾摆放好。就这样一天的全部工作内容也就完成了,嘿!这工作任务也较艰巨的啊!

2、顶岗实习期工作总结和收获

顶岗实习期间,我对顶岗实习企业的CNP组装SOK生产的整个操作流程有了一个较完整的了解和熟悉。虽然顶岗实习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没有很大的关系,但顶岗实习中,我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学习了很多学校以外的知识,甚至在学校难以学到的东西。

在顶岗实习的那段时间,让我体会到从工作中再拾起书本的困难性。每天较早就要上班工作,晚上较晚才下班回宿舍,深感疲惫,很难有精力能再静下心来看书。这更让人珍惜在学校的时光。

此次毕业顶岗实习,我学会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处理简单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学会了与员工同事相处沟通的有效方法途径。积累了处理有关人际关系问题的经验方法。同时我体验到了社会工作的艰苦性,通过顶岗实习,让我在社会中磨练了下自己,也锻炼了下意志力,训练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了自己的实践技能。积累了社会工作的简单经验,为以后工作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篇4:气动式机械手(毕业论文)

气动式机械手(毕业论文)

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毕业设计题目:气动式机械手设计 气动式机械手设计 式机械手学 生 姓 名: 学 部 (系) : 学习专业:程琳机械工程系 机械设计与制造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 年2月15 日1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目 录 摘要.........................................................3第一章 前言 1.1 机械手概述...............................................4 1.2 机械手的组成和分类.......................................4 1.2.1 机械手的组成....................4 ................... 1.2.2 机械手的分类....................6 ................... 第二章 机械手的设计方案 2.1 机械手的坐标型式与自由度............... 8 ............... 2.2 机械手的手部结构方案设计............... 8 ............... 2.3 机械手的手腕结构方案设计............... 9 ............... 2.4 机械手的手臂结构方案设计................9 ............... 2.5 机械手的驱动方案设计..................9 ................. 2.6 机械手的控制方案设计..................9 ................. 2.7 机械手的主要参数....................9 ................... 2.8 机械手的技术参数列表..................9 ................. 第三章 手部结构设计 3.1 夹持式手部结构.....................11 .................... 3.1.1 手指的形状和分类.................11 ................2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3.1.2 设计时考虑的几个问题...............14 .............. 3.1.3 手部夹紧气缸的设计................14 ............... 第四章 手腕结构设计 4.1 手腕的自由度..................... 15 ..................... 4.2 手腕的驱动力矩的计算................. 15 ................. 4.2.1 手腕转动时所需的驱动力矩............ 15 ............ 4.2.2 回转气缸的驱动力矩计算..............17 ............. 第五章 手臂伸缩,升降,回转气缸的设计与校核 5.1 手臂伸缩部分尺寸设计与校核...............19 .............. 5.1.1 尺寸设计.....................19 .................... 5.1.2 尺寸校核.....................19 .................... 5 .1 .3 导向装置....................19 ................... 5 .1 .4平衡装置....................20 ................... 5.2 手臂升降部分尺寸设计与校核...............20 .............. 5.2.1 尺寸设计.....................20 .................... 5.2.2 尺寸校核.....................20 .................... 5.3 手臂回转部分尺寸设计与校核...............21 .............. 5.3.1 尺寸设计.....................21 .................... 5.3.2 尺寸校核.....................21 .................... 第六章 机械手的 PLC 控制设计..................22 ................. 6.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选择及工作过程.............22 ............ 6.1.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选择...............22 .............. 6.1.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过程.............22 ............ 6.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使用步骤................23 ...............3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第七章 结论.......................... ..........................24 参考文献............................25 ........................... 致谢..............................25 .............................4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摘 要在设计机械手臂的时,用两个电机提供动力。左边电机通过谐波减速器减速 后,通过齿轮来控制手臂的回转,手臂弯曲动作的动力由右边电机提供。电机2 同样也是通过谐波减速器减速后,通过长轴,把动力传到底部的小齿轮,再由小 齿轮与大齿轮的啮合,把动力传到竖直的锥齿轮上,又通过锥齿轮之间的啮合, 把动力与运动传递到横轴上,再通过键连接,把动力传到带轮上。带轮以一定的 速度不停的转,以给臂关节通过同步齿型带传递动力。 臂关节结构设计:用两个同步齿形带轮来传递动力,带轮与轴和机械式离合 器的左半边相连,使轴与左半边相连的离合器转动。右半边为电磁制动器,制动 器的左半边与离合器的右半边相连,且通过盘与上臂相连。当电磁铁通电时,制 动器吸合,离合器分开。上臂停止在所要求的位置上。当电磁铁失电时,由于弹 簧力的作用,把制动器推开,同时离合器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自动啮合,手臂恢复 原有的运动。 注:机械手臂的运动范围手其结构的限制,在手臂的运动到达结构位置之前,必 须使其自动停止。 机械手臂的运动机械位置是有关节处牙嵌离合齿上的突起部分 而定。手臂在极限位置自动停止,反向运行的条件完全是靠离合齿上的凸起部分 与滑块的接触实现的。为了使离合齿轮能顺利的脱开和啮合,对离合齿上的凸起 部分斜面的升角β≥arctgμν。只有满足这个条件,离合齿上凸起部分的斜面与滑 块在滑动时才不会发生自锁。这样手臂才能自动停止和反向动作! 方案二 此方案在臂关节的结构设计上与方案一有所不同。这里设计成中心轴不转 动。改在同步带轮处装两个轴承。这样,带轮可自由转动,而不会影响轴,且把5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离合器的左半边加工在带轮上,这样,不仅可以缩小空间,而且可以提高强度。 其余与方案一相同。 关键词:机械手臂;PLC;极限位置;第一章1.1. 工业机械手概述前言工业机器人由操作机(机械本体)、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传感装置 构成,是一种仿人操作,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能在三维空间完成各种作 业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生产设备。特别适合于多品种、变批量的柔性生产。 它对稳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和产品的快速更新 换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机器人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6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 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机器人应用情况,是一个国家工业自动 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人并不是在简单意义上代替人工的劳动,而是综合 了人的特长和机器特长的一种拟人的电子机械装置,既有人对环境状态的快 速反应和分析判断能力,又有机器可长时间持续工作、精确度高、抗恶劣环 境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机器的进化过程产物,它是工业以及非产 业界的重要生产和服务性设各,也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自动化设 备.机械手是模仿着人手的部分动作, 按给定程序、轨迹和要求实现自动抓取、搬运或操作的自动机械装置。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机械手被称为“工业机械 手”。 生产中应用机械手可以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可以减轻劳 动强度、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安全生产;尤其在高温、高压、低温、低压、粉 尘、易爆、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等恶劣的环境中,它代替人进行正常的工作, 意义更为重大。因此,在机械加工、冲压、铸、锻、焊接、热处理、电镀、喷漆、装配以及轻工业、交通运输业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引用.机械手的 结构形式开始比较简单,专用性较强,仅为某台机床的上下料装置,是附属 于该机床的专用机械手。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制成了能够独立的按程序控 制实现重复操作, 适用范围比较广的“程序控制通用机械手”, 简称通用机械手。 由于通用机械手能很快的改变工作程序,适应性较强,所以它在不断变换生 产品种的中小批量生产中获得广泛的引用。1.2 .机械手的组成和分类1.2.1.机械手的组成7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手主要由执行机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以及位置检测装置等所组成。 各系统相互之间的关系如方框图2-1所示。控制系统 驱动系统 执行机构位置检测装置机械手组成方框图:1-1 (一)执行机构 包括手部、手腕、手臂和立柱等部件,有的还增设行走机构。 1、手部: 即与物件接触的部件。由于与物件接触的形式不同,可分为夹持式和吸 附式手在本课题中我们采用夹持式手部结构。夹持式手部由手指(或手爪)和 传力机构所构成。手指是与物件直接接触的构件,常用的手指运动形式有回 转型和平移型。回转型手指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故应用较广泛。平移型应 用较少,其原因是结构比较复杂,但平移型手指夹持圆形零件时,工件直径 变化不影响其轴心的位置,因此适宜夹持直径变化范围大的工件。手指结构 取决于被抓取物件的表面形状、被抓部位(是外廓或是内孔)和物件的重量及 尺寸。常用的指形有平面的、V形面的和曲面的:手指有外夹式和内撑式;指数 有双指式、多指式和双手双指式等。而传力机构则通过手指产生夹紧力来完 成夹放物件的任务。 传力机构型式较多时常用的有:滑槽杠杆式、连杆杠杆式、斜面杠杆式、齿轮齿条式、丝杠螺母弹簧式和重力式等。 2、手腕: 是连接手部和手臂的部件,并可用来调整被抓取物件的方位(即姿势)8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3、手臂: 手臂是支承被抓物件、手部、手腕的重要部件。手臂的作用是带动手指 去抓取物件,并按预定要求将其搬运到指定的位置.工业机械手的手臂通常由驱 动手臂运动的部件(如油缸、气缸、齿轮齿条机构、连杆机构、螺旋机构和凸轮 机构等)与驱动源(如液压、气压或电机等)相配合,以实现手臂的各种运动。 4、立柱: 立柱是支承手臂的部件,立柱也可以是手臂的一部分,手臂的回转运动 和升降(或俯仰)运动均与立柱有密切的联系。机械手的立I因工作需要,有时 也可作横向移动,即称为可移式立柱。 5、行走机构: 当工业机械手需要完成较远距离的操作,或扩大使用范围时,可在机座 上安滚轮式行走机构可分装滚轮、轨道等行走机构,以实现工业机械手的整机运 动。 滚轮式布为有轨的和无轨的两种。 驱动滚轮运动则应另外增设机械传动装置。6、机座: 机座是机械手的基础部分,机械手执行机构的各部件和驱动系统均安装 于机座上,故起支撑和连接的作用。 (二)驱动系统 驱动系统是驱动工业机械手执行机构运动的动力装置调节装置和辅助 装置组成。常用的驱动系统有液压传动、气压传动、机械传动。控制系统是支 配着工业机械手按规定的要求运动的系统。 目前工业机械手的控制系统一般由程 序控制系统和电气定位(或机械挡块定位)系统组成。控制系统有电气控制和射流 控制两种,它支配着机械手按规定的程序运动,9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并记忆人们给予机械手的指令信息(如动作顺序、运动轨迹、运动速度及时间), 同时按其控制系统的信息对执行机构发出指令, 必要时可对机械手的动作进行监 视,当动作有错误或发生故障时即发出报警信号。 (二)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支配着工业机械手按规定的要求运动的系统。目前工业机械 手的控制系统一般由程序控制系统和电气定位(或机械挡块定位)系统组成。 控制系统有电气控制和射流控制两种,它支配着机械手按规定的程序运动, 并记忆人们给予机械手的指令信息(如动作顺序、运动轨迹、运动速度及时 间), 同时按其控制系统的信息对执行机构发出指令, 必要时可对机械手的动 作进行监视,当动作有错误或发生故障时即发出报警信号。1.2.2 .机械手的分类工业机械手的种类很多,关于分类的问题,目前在国内尚无统一的分类 标准,在此暂按使用范围、驱动方式和控制系统等进行分类。 (一)按用途分 机械手可分为专用机械手和通用机械手两种: 1、专用机械手 它是附属于主机的、具有固定程序而无独立控制系统的机械装置。专用 机械手具有动作少、工作对象单一、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和造价低等特点, 适用于大批量的自动化生产的自动换刀机械手,如自动机床、自动线的上、下料机械手和加工中心。 2、通用机械手 它是一种具有独立控制系统的、程序可变的、动作灵活多样的机械手。 在性能范围内,其动作程序是可变的,通过调整可在不同场合使用,驱动系10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统和控制系统是独立的。 通用机械手的工作范围大、定位精度高、通用性强, 适用于不断变换生产品种的中小批量自动化的生产。通用机械手按其控制定 位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简易型和伺服型两种:简易型以“开一关”式控制定位,只 能是点位控制,伺服型可以是点位的,也可以实现连续控制,伺服型具有伺 服系统定位控制系统,一般的伺服型通用机械手属于数控类型。 (二)按驱动方式分 1、液压传动机械手 是以液压的压力来驱动执行机构运动的机械手。 其主要特点是:抓重可达 几百公斤以上、传动平稳、结构紧凑、动作灵敏。但对密封装置要求严格, 不然油的泄漏对机械手的工作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且不宜在高温、低温下工 作。若机械手采用电液伺服驱动系统,可实现连续轨迹控制,使机械手的通 用性扩大,但是电液伺服阀的制造精度高,油液过滤要求严格,成本高。 2、气压传动机械手 是以压缩空气的压力来驱动执行机构运动的机械手。 其主要特点是:介质 李源极为方便,输出力小,气动动作迅速,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是,由于 空气具有可压缩的特性,工作速度的稳定性较差,冲击大,而且气源压力较 低,抓重一般在30公斤以下,在同样抓重条件下它比液压机械手的结构大, 所以适用于高速、轻载、高温和粉尘大的环境中进行工作。 3、机械传动机械手 即由机械传动机构(如凸轮、连杆、齿轮和齿条、间歇机构等)驱动的机 械手。 它是一种附属于工作主机的专用机械手, 其动力是由工作机械传递的。 它的主要特点是运动准确可靠,用于工作主机的上、下料。动作频率大,但 结构较大,动作程序不可变。11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4、电力传动机械手 即有特殊结构的感应电动机、直线电机或功率步进电机直接驱动执行机 构运动的械手,因为不需要中间的转换机构,故机械结构简单。其中直线电 机机械手的运动速度快和行程长,维护和使用方便。此类机械手目前还不多, 但有发展前途。 (三)按控制方式分 1、点位控制 它的运动为空间点到点之间的移动,只能控制运动过程中几个点的位 置,不能控制其运动轨迹。若欲控制的点数多,则必然增加电气控制系统的 复杂性。目前使用的专用和通用工业机械手均属于此类。 2、连续轨迹控制 它的运动轨迹为空间的任意连续曲线,其特点是设定点为无限的,整个 移动过程处于控制之下,可以实现平稳和准确的运动,并且使用范围广,但电气 控制系统复杂。这类工业机械手一般采用小型计算机进行控制。12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13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第二章气动机械手的设计方案对气动机械手的基本要求是能快速、准确地拾-放和搬运物件,要求它们具 有高精度、快速反应、一定的承载能力、足够的工作空间和灵活的自由度及在任 意位置都能自动定位等特性。 设计气动机械手的原则是:充分分析作业对象(工件) 的作业技术要求,拟定最合理的作业工序和工艺,并满足系统功能要求和环境条 件;明确工件的结构形状和材料特性,定位精度要求,抓取、搬运时的受力特性、尺寸和质量参数等,从而进一步确定对机械手结构及运行控制的要求;尽量选用 定型的标准组件,简化设计制造过程,兼顾通用性和专用性,并能实现柔性转换 和编程控制.本次设计的机械手是通用气动上下料机械手,是一种适合于成批或 中、小批生产的、可以改变动作程序的自动搬运或操作设备,劳动强度大和操作 单调频繁的生产场合。也可用于操作环境恶劣的生产场合。2.1.机械手的坐标型式与自由度 按机械手手臂的不同运动形式及其组合情况,其坐标型式可分为直角坐标 式、圆柱坐标式、球坐标式和关节式。由于本机械手在上下料时手臂具有升降、收缩及回转运动,因此,采用圆柱座标型式。相应的机械手具有三个自由度,为 了弥补升降运动行程较小的缺点,增加手臂摆动机构,从而增加一个手臂上下摆 动的自由度14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图2-1 机械手的运动示意图2.2 .机械手的手部结构方案设计 为了使机械手的通用性更强,把机械手的手部结构设计成可更换结构,当 工件是棒料时,使用夹持式手部;当工件是板料时,使用气流负压式吸盘。2.3 .机械手的手腕结构方案设计 考虑到机械手的通用性,同时由于被抓取工件是水平放置,因此手腕必须 设有回转运动才可满足工作的要求。因此,手腕设计成回转结构,实现手腕回转 运动的机构为回转气缸。2.4 .机械手的手臂结构方案设计 按照抓取工件的要求,本机械手的手臂有三个自由度,即手臂的伸缩、左 右回转和降(或俯仰)运动。 手臂的回转和升降运动是通过立柱来实现的, 立柱的 横向移动即为手臂的横移。手臂的各种运动由气缸来实现。2.5 .机械手的驱动方案设计 由于气压传动系统的动作迅速,反应灵敏,阻力损失和泄漏较小,成本低15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廉因此本机械手采用气压传动方式。2.6 .机械手的控制方案设计 考虑到机械手的通用性,同时使用点位控制,因此我们采用可编程序控制 器(PLC)对机械手进行控制。当机械手的动作流程改变时,只需改变PLC程序即 可实现,非常方便快捷。 2.7 .机械手的主要参数 1.机械手的最大抓重是其规格的主参数,由于是采用气动方式驱动,因此考虑 抓取的物体不应该太重,查阅相关机械手的设计参数,结合工业生产的实际 情况,本设计设计抓取的工件质量为5公斤 2.基本参数运动速度是机械手主要的基本参数。操作节拍对机械手速度提出了 要求,设计速度过低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而影响机械手动作快慢的主要因 素是手臂伸缩及回转的速度。该机械手最大移动速度设计为 1.0m / s 。最大回 转速度设计为 90 o / s 。平均移动速度为 0.8m / s 。平均回转速度为 60 o / s 。机 械手动作时有启动、停止过程的加、减速度存在,用速度一行程曲线来说明 速度特性较为全面,因为平均速度与行程有关,故用平均速度表示速度的快 慢更为符合速度特性。除了运动速度以外,手臂设计的基本参数还有伸缩行 程和工作半径。大部分机械手设计成相当于人工坐着或站着且略有走动操作 的空间。过大的伸缩行程和工作半径,必然带来偏重力矩增大而刚性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宜采用自动传送装置为好。根据统计和比较,该机械手手臂的 伸缩行程定为600mm,最大工作半径约为 1400mm 。手臂升降行程定为120mm 。定位精度也是基本参数之一。该机械手的定位精度为 ± 1mm 。16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2.8. 机械手的技术参数列表 一、用途: 用于自动输送线的上下料。 二、设计技术参数: 1、抓重: 5kg 2、自由度数:4个自由度 3、坐标型式:圆柱坐标 4、最大工作半径: 1400mm 5、手臂最大中心高: 1250mm 6、手臂运动参数: 伸缩行程 1200mm 伸缩速度 400mm / s 升降行程 120mm 升降速度 250mm / s 回转范围 0 o ? 180 o 回转速度 90 o / s 7、手腕运动参数: 回转范围 0 o ? 180 o 回转速度 90 o / s 8、手指夹持范围:棒料: φ 80mm ? φ150mm 9、定位方式:行程开关或可调机械挡块等 10、定位精度: ± 1mm 11、驱动方式:气压传动 12、控制方式:17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手臂剖视图图2-618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第三章手部结构设计为了使机械手的通用性更强,把机械手的手部结构设计成可更换结构,当 工件是棒料时,使用夹持式手部:如果有实际需要,还可以换成气压吸盘式结 构, 3.1夹持式手部结构 夹持式手部结构由手指(或手爪)和传力机构所组成。其传力结构形式比较 多,如滑槽杠杆式、斜楔杠杆式、齿轮齿条式、弹簧杠杆式等。 3.1.1手指的形状和分类 夹持式是最常见的一种,其中常用的有两指式、多指式和双手双指式:按 手指夹持工件的部位又可分为内卡式(或内涨式)和外夹式两种:按模仿人手手 指的动作,手指可分为一支点回转型,二支点回转型和移动型(或称直进型), 其中以二支点回转型为基本型式。 当二支点回转型手指的两个回转支点的距离 缩小到无穷小时,就变成了一支点回转型手指;同理,当二支点回转型手指的 手指长度变成无穷长时,就成为移动型。回转型手指开闭角较小,结构简单, 制造容易,应用广泛。移动型应用较少,其结构比较复杂庞大,当移动型手指 夹持直径变化的零件时不影响其轴心的位置,能适应不同直径的工件。19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3.1.2设计时考虑的几个问题 (一)具有足够的握力(即夹紧力) 在确定手指的握力时,除考虑工件重量外,还应考虑在传送或操作过程中 所产生的惯性力和振动,以保证工件不致产生松动或脱落。 (二)手指间应具有一定的开闭角 两手指张开与闭合的两个极限位置所夹的角度称为手指的开闭角。 手指的开 闭角应保证工件能顺利进入或脱开,若夹持不同直径的工件,应按最大直径的工 件考虑。对于移动型手指只有开闭幅度的要求。 (三)保证工件准确定位 为使手指和被夹持工件保持准确的相对位置,必须根据被抓取工件的形状, 选择相应的手指形状。例如圆柱形工件采用带“V”形面的手指,以便自动定心。 (四)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手指除受到被夹持工件的反作用力外, 还受到机械手在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 惯性力和振动的影响,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防折断或弯曲变形,当应尽量 使结构简单紧凑,自重轻,并使手部的中心在手腕的回转轴线上,以使手腕的扭 转力矩最小为佳。 (五)考虑被抓取对象的要求 根据机械手的工作需要,通过比较,我们采用的机械手的手部结构是一支点 两 指回转型,由于工件多为圆柱形,故手指形状设计成V型,其结构如附图所示。 3.1.3手部夹紧气缸的设计 1、手部驱动力计算 本课题气动机械手的手部结构如图3-2所示,20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图3-2 齿轮齿条式手部 其工件重量G=5公斤, V形手指的角度 2? = 120 o , b = 120mm >R = 24mm ,摩擦系数为 f = 0.10 (1)根据手部结构的传动示意图,其驱动力为:p= 2b N R(2)根据手指夹持工件的方位 ,可得握力计算公式:N = 0.5tg (θ ? ? )= 0.5 × 5 × tg (60 o ? 5 o 42 ' ) = 25( N ) 所以 p = 2b N = 245( N ) R(3)实际驱动力:p实际 ≥ p K1 K 2ηI,因为传力机构为齿轮齿条传动,故取 η = 0.94 ,并取 K 1 = 1.5 。若被抓取工件的 最大加21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速度取 a = 3 g 时,则: K 2 = 1 + 所以 p实际 = 245 ×a =4 g1 .5 × 4 = 1563( N ) 0.94所以夹持工件时所需夹紧气缸的驱动力为 1563 N 。 2、气缸的直径 本气缸属于单向作用气缸。根据力平衡原理,单向作用气缸活塞杆上的输出 推力必须克服弹簧的反作用力和活塞杆工作时的总阻力,其公式为:F1 =πD 2 P4? Ft ? Fz式中: F1 - 活塞杆上的推力,NFt - 弹簧反作用力,NFz - 气缸工作时的总阻力,NP - 气缸工作压力,Pa弹簧反作用按下式计算:Ft = G f (1 + s )Gf =Gd134D1 nGd14Gf =8 D1 n3式中: G f - 弹簧刚度,N/m1 - 弹簧预压缩量,ms - 活塞行程,m d1 - 弹簧钢丝直径,m D1 - 弹簧平均直径,. n - 弹簧有效圈数.22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G - 弹簧材料剪切模量,一般取 G = 79.4 × 10 9 Pa在设计中,必须考虑负载率 η 的影响,则: F1 =π D 2 pη4? Ft由以上分析得单向作用气缸的直径:D= 4( F1 + Ft ) πpη79.4 × 10 9 × (3.5 × 10 ?3 ) 代入有关数据,可得 G f = = 3 8 × (30 × 10 ?3 ) 3 × 15 8 D1 nGd1= 3677.46( N / m)44Ft = G f (1 + s )= 3677.46 × 60 × 10 ?3 = 220.6( N )所以: D =4( F1 + Ft ) = πpn = 65.23(mm)4 × (490 + 220.6) π × 0.5 × 10 6查有关手册圆整,得 D = 65mm 由 d / D = 0.2 ? 0.3 ,可得活塞杆直径: d = (0.2 ? 0.3) D = 13 ? 19.5mm 圆整后,取活塞杆直径 d = 18mm 校核,按公式 F1 /(π / 4d 2 ) ≤ [σ ] 有: d ≥ (4 F1 / π [σ ]) 0.5 其中,[ σ ] = 120 MPa , F1 = 750 N 则: d ≥ (4 × 490 / π × 120) 0.5= 2.28 ≤ 18满足实际设计要求。 3,缸筒壁厚的设计 缸筒直接承受压缩空气压力,必须有一定厚度。一般气缸缸筒壁厚与内径之23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比小于或等于1/10,其壁厚可按薄壁筒公式计算:δ = DPp / 2[σ ]式中:6- 缸筒壁厚,mmD - 气缸内径,mm Pp - 实验压力,取 Pp = 1.5 P , Pa材料为:ZL3,[ σ ]=3MPa 代入己知数据,则壁厚为:δ = DPp / 2[σ ]= 65 × 6 × 10 5 /( 2 × 3 × 10 6 ) = 6.5(mm)取 δ = 7.5mm ,则缸筒外径为: D1 = 65 + 7.5 × 2 = 80( mm)24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第四章手腕结构设计考虑到机械手的通用性,同时由于被抓取工件是水平放置,因此手腕必须 设有回转运动才可满足工作的要求。因此,手腕设计成回转结构,实现手腕回 转运动的机构为回转气缸。4.1 手腕的自由度手腕是连接手部和手臂的部件,它的作用是调整或改变工件的方位,因而 它具有独立的自由度,以使机械手适应复杂的动作要求。手腕自由度的选用与 机械手的通用性、加工工艺要求、工件放置方位和定位精度等许多因素有关。 由于本机械手抓取的工件是水平放置,同时考虑到通用性,因此给手腕设一绕 x轴转动回转运动才可满足工作的要求目前实现手腕回转运动的机构,应用最 多的为回转油(气)缸,因此我们选用回转气缸。它的结构紧凑,但回转角度小 于 360 o ,并且要求严格的密封。4. 2手腕的驱动力矩的计算4.2.1手腕转动时所需的驱动力矩 手腕的回转、上下和左右摆动均为回转运动,驱动手腕回转时的驱动力矩必须 克服手腕起动时所产生的惯性力矩,手腕的转动轴与支承孔处的摩擦阻力矩,动 片与缸径、定片、端盖等处密封装置的摩擦阻力矩以及由于转动件的中心与转动 轴线不重合所产生的偏重力矩.图4-1所示为手腕受力的示意图。25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1.工件2.手部3.手腕 图4-1手碗回转时受力状态手腕转动时所需的驱动力矩可按下式计算:M驱 = M惯 + M偏 + M摩 + M封式中: M 驱 - 驱动手腕转动的驱动力矩( N ? cm );M惯 M偏 -惯性力矩( N ? cm ); 参与转动的零部件的重量(包括工件、手部、手腕回转缸的动片)对转动轴线所产生的偏重力矩( N ? cm )., ;M封 -手腕回转缸的动片与定片、缸径、端盖等处密封装置的'摩擦阻力 矩( N ? cm );下面以图4-1所示的手腕受力情况,分析各阻力矩的计算: 1、手腕加速运动时所产生的惯性力矩M悦 若手腕起动过程按等加速运动,手腕转动时的角速度为 ω ,起动过程所用的 时间为 ?t ,则:26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M 惯 = J + J 1) ( N .cm) ( ?tω式中: J - 参与手腕转动的部件对转动轴线的转动惯量 ( N .cm.s 2 ) ;J 1 - 工件对手腕转动轴线的转动惯量 ( N .cm.s 2 ) `。若工件中心与转动轴线不重合,其转动惯量 J 1 为: J1 = J c + G1 2 e1 g式中: J c - 工件对过重心轴线的转动惯量 ( N .cm.s 2 ) :G1 - 工件的重量(N);e1 - 工件的重心到转动轴线的偏心距(cm),ω - 手腕转动时的角速度(弧度/s);?t - 起动过程所需的时间(s);?? ― 起动过程所转过的角度(弧度)。2、手腕转动件和工件的偏重对转动轴线所产生的偏重力矩M偏M 偏 = G1e1 + G3 e3 ( N ? cm )式中:G3 - 手腕转动件的重量(N);e3 - 手腕转动件的重心到转动轴线的偏心距(cm)当工件的重心与手腕转动轴线重合时,则 G1e1 = 0 . 3、手腕转动轴在轴颈处的摩擦阻力矩 M 封M封 = f ( R A d 2 + RB d1 ) ( N ? cm ) 227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式中: d1 , d 2 - 转动轴的轴颈直径(cm);f - 摩擦系数,对于滚动轴承 f = 0.01 ,对于滑动轴承 f = 0.1 ;R A , R B - 处的支承反力(N),可按手腕转动轴的受力分析求解,根据 ∑ M (F) 0 ,得: = A RB l + G3l 3 = G2 l 2 + G1lRB =G1l1 + G2 l 2 ? G3l 3 l同理,根据 ∑ M B (F) = 0 ,得:RA = G1 (l + l1 ) + G2 (l + l 2 ) + G3 (l ? l3 ) l式中: G2 - 的重量(N)l , l1 , l 2 , l3 ,― 如图4-1所示的长度尺寸(cm).4、转缸的动片与缸径、定片、端盖等处密封装置的摩擦阻力矩M封,与选用的 密衬装置的类型有关,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分析。 4.2.2回转气缸的驱动力矩计算 在机械手的手腕回转运动中所采用的回转缸是单叶片回转气缸,它的原理 如图4-2所示,定片1与缸体2固连,动片3与回转轴5固连。动片封圈4把气腔分 隔成两个.当压缩气体从孔a进入时,推动输出轴作逆时4回转,则低压腔的气从 b孔排出。反之,输出轴作顺时针方向回转。单叶气缸的压力P驱动力矩M的关 系为:M = pb( R 2 ? r 2 ) 2M , 或p= 2 b( R 2 ? r 2 )28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29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第五章 手臂伸缩、升降、回转气缸的尺寸设计与校核5.1手臂伸缩气缸的尺寸设计与校核5.1.1 手臂伸缩气缸的尺寸设计 手臂伸缩气缸采用标准气缸,参看各种型号的结构特点,尺寸参数,结合 本设计的实际要求,气缸用CTA型气缸,尺寸系列初选内径为 φ 100/63: 5.1.2 尺寸校核 1.在校核尺寸时,只需校核气缸内径 D1 =63mm,半径R=31.5mm的气缸的尺 寸满足使用要求即可,设计使用压强 P = 0.4 MPa , 则驱动力:F = P ? πR 2= 0.4 × 10 6 × 3.14 × 0.0315 2 = 1246( N ) 测定手腕质量为50kg,设计加速度 a = 10(m / s ) ,则惯性力F1 = ma= 50 × 10 = 500( N )2.考虑活塞等的摩擦力,设定摩擦系数 k = 0.2 ,30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Fm = k .F1= 0.2 × 500 = 100( N )∴总受力 F0 = F1 + Fm= 500 + 100 = 600( N )F0 所以标准CTA气缸的尺寸符合实际使用驱动力要求要求。 5.1.3.导向装置 气压驱动的机械手臂在进行伸缩运动时,为了防止手臂绕轴线转动,以保 证手指的正确方向,并使活塞杆不受较大的弯曲力矩作用,以增加手臂的刚性, 在设计手臂结构时, 应该采用导向装置。具体的安装形式应该根据本设计的具体结构和抓取物 体重量等因素来确定,同时在结构设计和布局上应该尽量减少运动部件的重量 和减少对回转中心的惯量。 导向杆目前常采用的装置有单导向杆,双导向杆,四导向杆等,在本设计中才 用单导向杆来增加手臂的刚性和导向性。 5.1.4平衡装置 在本设计中,为了使手臂的两端能够尽量接近重力矩平衡状态,减少手抓一侧 重力矩对性能的影响,故在手臂伸缩气缸一侧加装平衡装置,装置内加放砝码, 砝码块的质量根据抓取物体的重量和气缸的运行参数视具体情况加以调节, 务求 使两端尽量接近平衡。 5.2 手臂升降气缸的尺寸设计与校核 5.2.1 尺寸设计31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气缸运行长度设计为 l =118mm,气缸内径为 D1 =110mm,半径R=55mm,气缸运 行速度,加速度时间 ?t =0.1s,压强p=0.4MPa,则驱动力G0 = p.πR 2``= 0.4 × 10 6 × 3.14 × 0.055 2 = 3799( N )5.2.2 尺寸校核 1.测定手腕质量为80kg,则重力= 80 × 10 = 800( N )G = mg2.设计加速度 a = 5(m / s ) ,则惯性力 G1 = ma= 80 × 5 = 400( N )3. 考虑活塞等的摩擦力,设定一摩擦系数 k = 0.1 , Gm = k .G1 = 0.1 × 400 = 40( N )∴总受力 Gq = G + G1 + Gm= 800 + 400 + 40 = 1240( N )G q 5.3 手臂回转气缸的尺寸设计与校核5.3.1 尺寸设计 气缸长度设计为 b = 120mm ,气缸内径为 D1 = 210mm ,半径R=105mm, 轴径 D2 = 40mm 半径 R = 20mm ,气缸运行角速度 ω = 90 o / s ,加速度时间?t = 0.5s,压强 P = 0.4 MPa ,32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则力矩: M ==pb( R 2 ? r 2 ) 20.4 × 10 6 × 0.12(0.105 2 ? 0.020 2 ) 2 = 255( N .m)5.3.2 尺寸校核 1.测定参与手臂转动的部件的质量 m1 = 120kg ,分析部件的质量分布 情况, 质量密度等效分布在一个半径 r = 200mm 的圆盘上,那么转动惯量:J= m1 r 2 2120 × 0.10 2 = = 0.6 ( kg .m 2 ) 2M 惯 = J.ω?t90 0 .5 = 108( N .m) = 0 .6 ×考虑轴承,油封之间的摩擦力,设定摩擦系数 k = 0.2 ,M 摩 = k .M 惯= 0.2 × 108 = 5.(N.m) 4总驱动力矩M驱 = M惯 + M摩 = 108 + 5.4 = 113.(N.m) 4 M驱 M 〈∴设计尺寸满足使用要求。第六章机械手的PLC控制设计33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考虑到机械手的通用性,同时使用点位控制,因此我们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对机械手进行控制.当机械手的动作流程改变时, 只需改变PLC程序即可实 现,非常方便快捷。6. 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选择及工作过程6.1.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选择 目前,国际上生产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厂家很多,如日本三菱公司的F系列 PC,德国西门子公司的SIMATIC N5系列PC、日本OMRON(立石)公司的C型、P型PC等。考虑到本机械手的输入输出点不多,工作流程较简单,同时考虑 到制造成本,因此在本次设计中选择了OMRON公司的C28P型可编程序控制 器。6.1.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过程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通过执行用户程序来完成各种不同控制任务的。为此 采用了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具体的工作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初始化处理。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输入端子不是直接与主机相连,CPU对输入输出状态 的询问是针对输入输出状态暂存器而言的。输入输出状态暂存器也称为I/0状 态表.该表是一个专门存放输入输出状态信息的存储区。其中存放输入状态信 息的存储器叫输入状态暂存器;存放输出状态信息的存储器叫输出状态暂存 器。开机时,CPU首先使I/0状态表清零,然后进行自诊断。当确认其硬件工 作正常后,进入下一阶段。 第二阶段是处理输入信号阶段。34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在处理输入信号阶段,CPU对输入状态进行扫描,将获得的各个输入端 子的状态信息送到I/0状态表中存放。在同一扫描周期内,各个输入点的状态 在I/0状态表中一直保持不变,不会受到各个输入端子信号变化的影响,因此 不能造成运算结果混乱,保证了本周期内用户程序的正确执行。 第三阶段是程序处理阶段。 当输入状态信息全部进入I/0状态表后,CPU工作进入到第三个阶段。在 这个阶段中,可编程序控制器对用户程序进行依次扫描,并根据各I/0状态和 有关指令进行运算和处理,最后将结果写入I/0状态表的输出状态暂存器中。 第四阶段是输出处理阶段。 段CPU对用户程序已扫描处理完毕,并将运算结果写入到I/0状态表状态 暂存器中。此时将输入信号从输出状态暂存器中取出,送到输出锁存电路, 驱动输出继电器线圈,控制被控设备进行各种相应的动作。然后,CPU又返 回执行下一个循环的扫描周期。6.2 机械手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方案35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36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第七章结论1、本次设计的是气动通用机械手,相对于专用机械手,通用机械手的自由 度可变,控制程序可调,因此适用面更广。 2、采用气压传动,动作迅速,反应灵敏,能实现过载保护,便于自动控制。 工作环境适应性好, 不会因环境变化影响传动及控制性能。 阻力损失和泄漏较小, 不会污染环境。同时成本低廉。 3、通过对气压传动系统工作原理图的参数化绘制,大大提高了绘图速度, 节省了大量时间和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同时做到了图纸的统一规范。 4、机械手采用PLC控制,具有可靠性高、改变程序灵活等优点,无论是进 行时间控制还是行程控制或混合控制,都可通过设定PLC程序来实现。可以根据 机械手的动作顺序修改程序,使机械手的通用性更强。37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参考文献:[1] 张建民.工业机器人.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 蔡自兴.机器人学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战略.机器人技术, [3] 金茂青,曲忠萍,张桂华.国外工业机器人发展势态分析.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 [4] 王雄耀.近代气动机器人(气动机械手)的发展及应用.液压气动与密封, [5] 严学高,孟正大.机器人原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38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6] 机械设计师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7] 黄锡恺,郑文伟.机械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8] 成大先.机械设计图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9] 郑洪生.气压传动及控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0] 吴振顺.气压传动与控制.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11] 徐永生.气压传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2]傅祥志,机械原理(第二版)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0 [13]吴昌林等,机械设计(第二版)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致谢本次设计是在我的导师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益求 精的工作作风使我受益匪浅。在此,我首先向导师表示诚挚的感谢,并致以崇高 的敬意! 本次毕业设计是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次设计把所学的 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作了一个总结和回顾,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能够掌握机械 设计的全套思路,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和以后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在设计过程中,我查阅了大量的图书资料以及网络上的资料,包括机械零 件、材料力学、液压控制、几何量公差与测量、机械制图、机械手设计基础等等, 尤其是在从对各类设计手册的查阅中,我的知识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对该 课题的独立设计,使我对机械知识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机械这门学科有 了进一步的理解。也使我独立设计的能里有了极大的提高。 在课题的研究和开发阶段,我得到了机械工程系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我也经常与 同事、同学进行讨论,解决难题。感谢所有关心我的朋友和老师,同时感谢黄石 理工的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我避免了很多的弯路。 当然,由于本人设计水平有限、在课程中没有接触过机械手的相关课程,实39黄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际经验的不足,以及时间上的限制,在设计中难免存在一些错误。恳请老师给予 以批评以及指正。 再次表示感谢!程琳 2012-2-1540

篇5:外文翻译机械手

外文翻译机械手

毕业设计

文献翻译

院(系)名称 工学院机械系

专业名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周昕 杨汉嵩

03 月 10 日

机械手

摘要:机械手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化生产设备。工业机械手是工业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特点是可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任务,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各自的优点,尤其体现了人的智能和适应性。机械手作业的准确性和各种环境中完成作业的能力,在国民经济各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 出现了数控加工中心,它在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的同时, 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数控加工中常见的上下料工序, 通常仍采用人工操作或传统继电器控制的半自动化装置。前者费时费工、效率低; 后者因设计复杂, 需较多继电器,接线繁杂, 易受车体振动干扰,而存在可靠性差、故障多、维修困难等问题。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的上下料机械手控制系统动作简便、线路设计合理、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降低了维修率, 提高了工作效率。机械手技术涉及到力学、机械学、电气液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科学领域,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技术。

关键词:机械手,工业机器人,半自动化装置,编程序控制器

一、工业机械手的概述

机械手是一种能自动化定位控制并可重新编程序以变动的多功能机器,它有多个自由度,可用来搬运物体以完成在各个不同环境中工作。在工资水平较低的中国,塑料制品行业尽管仍属于劳动力密集型,机械手的使用已经越来越普及。那些电子和汽车业的欧美跨国公司很早就在它们设在中国的工厂中引进了自动化生产。但现在的变化是那些分布在工业密集的华南、华东沿海地区的中国本土塑料加工厂也开始对机械手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因为他们要面对工人流失率高,以及为工人交工伤费带来的挑战。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飞跃发展,特别是改革开发以后,自动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实现工件的装卸、转向、输送或操作钎焊、喷枪、扳手等工具进行加工、装配等作业自化,已愈来愈引起我们重视。

机械手是模仿着人手的部分动作,按给定的程序、轨迹和要求实现自动抓取、搬运或操作的自动机械装置。

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在机械工厂里,加工零件装料的时候是不是很烦的,劳动生产率不高,生产成本大,有时候还会发生一些人为事故,

导致加工者受伤。想想看用什么可以来代替呢,加工的时候只要有几个人巡视一下,且可以二十四个小时饱和运作,人行吗?回答是肯定的,但是机械手可以来代替它。

生产中应用机械手可以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可以减轻劳动强度、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安全生产;尤其是在高温、高压、低温、低压、粉尘、易爆、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等恶劣的环境中能够代替人进行正常的工作。想到这里我就很想设计一个机械手,来用于生产实际中。

为什么选着设计机械手用气动来提供动力:气动机械手是指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驱动的机械手。用气压驱动与其他能源驱动比较有以下优点:1.空气取之不竭,用过之后排入大气,不需要回收和处理,不污染环境。(环保的概念)2.空气的沾性很小,管路中压力损失也很小(一般气路阻力损失不到油路的千分之一),便于远距离输送。3.压缩空气的工作压力较低(一般为4~8公斤/每平方厘米),因此对动元件的材质和制造精度要求可以降低。4.与液压传动相比,它的动作和反应都快,这是气动突出的优点之一。5.空气介质清洁,亦不会变质,管路不易堵塞。但是也有它美中不足的地方:1.由于空气的可压缩性,致使气动工作的稳定性差,因而造成执行机构运动速度和定为精度不易控制。2.由于使用气压较低,输出力不可能太大,为了增加输出力,必然使整个气动系统的结构尺寸加大。

用气压驱动与用其他能源驱动比较有以下优点:

空气取之不竭,用过之后排入大气,不需回收和处理,不污染环境。偶然的或少量的泄漏不致对生产发生严重的影响。

空气的粘性很小,管路中压力损失也就很小,便于远距离输送。

压缩空气的工作压力较低,因此对气动元件的材质和制造精度要求可以降低。一般说来,往复运动推力在1~2吨以下采用气动经济性较好。

与液压传动相比,它的动作和反应都快,这是气动的突出优点之一。

空气介质清洁,亦不会变质,管路不易堵塞。

它可安全地应用在易燃、易爆和粉尘大的场合。又便于实现过载自动保护. 二p机械手的组成

机械手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较为简单,有的较为复杂,但基本的.组成形式是相同的,一般由执行机构、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和辅助装置组成。

1. 执行机构

机械手的执行机构,由手、手腕、手臂、支柱组成。手是抓取机构,用来夹紧

和松开工件,与人的手指相仿,能完成人手的类似动作。手腕是连接手指与手臂的元件,可以进行上下、左右和回转动作。简单的机械手可以没有手腕。支柱用来支撑手臂,也可以根据需要做成移动。

2. 传动系统

执行机构的动作要由传动系统来实现。常用机械手传动系统分机械传动、液压传动、气压传动和电力传动等几种形式。

3. 控制系统

机械手控制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机械手按一定的程序、方向、位置、速度进行动作,简单的机械手一般不设置专用的控制系统,只采用行程开关、继电器、控制阀及电路便可实现动传动系统的控制,使执行机构按要求进行动作.动作复杂的机械手则要采用可编程控制器、微型计算机进行控制。

三p 机械手的分类和特点

机械手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不需要人工操作的通用机械手。它是一种独立的不附属于某一主机的装置。它可以根据任务的需要编制程序,以完成各项规定的操作。它的特点是具备普通机械的性能之外,还具备通用机械、记忆智能的三元机械。第二类是需要人工才做的,称为操作机。它起源于原子、军事工业,先是通过操作机来完成特定的作业,后来发展到用无线电讯号操作机来进行探测月球等。工业中采用的锻造操作机也属于这一范畴。第三类是用专用机械手,主要附属于自动机床或自动线上,用以解决机床上下料和工件送。这种机械手在国外称为

“Mechanical Hand”,它是为主机服务的,由主机驱动;除少数以外,工作程序一般是固定的,因此是专用的。 主要特点:

(1) 机械手(上下料机械手、装配机械手、搬运机械手、堆垛机械手、助力机械手、真空搬运机、真空吸吊机、省力吊具、气动平衡器等)。

(2) 悬臂起重机(悬臂吊、电动环链葫芦吊、气动平衡吊等)

(3) 导轨式搬运系统(悬挂轨道、轻型轨道、单梁起重机、双梁起重机)

(4) 工业机械手的应用

机械手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机器人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技术领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它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使得机械手能更好

地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

机械手虽然目前还不如人手那样灵活,但它具有能不断重复工作和劳动、不知疲劳、不怕危险、抓举重物的力量比人手大等特点,因此,机械手已受到许多部门的重视,并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了应用,例如:

(1) 机床加工工件的装卸,特别是在自动化车床、组合机床上使用较为普遍。

(2) 在装配作业中应用广泛,在电子行业中它可以用来装配印制电路板,在机械行业中它可以用来组装零部件。

(3) 可在劳动条件差,单调重复易子疲劳的工作环境工作,以代替人的劳动。

(4) 可在危险场合下工作,如军工品的装卸、危险品及有害物的搬运等。

(5) 宇宙及海洋的开发。

(6) 军事工程及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和试验。 助力机械手:又称平衡器、平衡吊、省力吊具、手动移载机等,是一种无重力化手动承载系统,一种新颖的、用于物料搬运时省力化操作的助力设备,属于一种非标设计的系列化产品。针对客户应用需求,量身定制的个案创作。

一种模拟人手操作的自动机械,它可按固定程序抓取p搬运物件或操持工具完成某些特定操作。应用机械手可以代替人从事单调p重复或繁重的体力劳动,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代替人在有害环境下的手工操作,改善劳动条件,保证人身安全。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在原子能实验中,首先采用机械手搬运放射性材料,人在安全室操纵机械手进行各种操作和实验。50年代以后,机械手逐步推广到工业生产部门,用于在高温p污染严重的地方取放工件和装卸材料,也作为机床的辅助装置在自动机床p自动生产线和加工中心中应用,完成上下料或从刀库中取放刀具并按固定程序更换刀具等操作。机械手主要由手部机构和运动机构组成。手部机构随使用场合和操作对象而不同,常见的有夹持p托持和吸附等类型。运动机构一般由液压p气动p电气装置驱动。机械手可独立地实现伸缩p旋转和N降等运动,一般有2~3个自由度。机械手广泛用于机械u造p冶金p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

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 机械手通常用作机床或其他机器的附加装置,如在自动机床或自动生

产线上装卸和传递工件,在加工中心中更换刀具等,一般没有独立的控制装置。有些操作装置需要由人直接操纵,如用于原子能部门操持危险物品的主从式操作手也常称为机械手。

机械手主要由手部和运动机构组成。手部是用来抓持工件(或工具)的部件,根据被抓持物件的形状、尺寸、重量、材料和作业要求而有多种结构形式,如夹持型、托持型和吸附型等。运动机构,使手部完成各种转动(摆动)、移动或复合运动来实现规定的动作,改变被抓持物件的位置和姿势......

机械手是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具有抓取和移动工件功能的自动化装置,它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机器人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技术领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它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使得机械手能更好地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机械手能代替人类完成危险、重复枯燥的工作,减轻人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力。机械手越来越广泛的得到了应用,在机械行业中它可用于零部件组装 ,加工工件的搬运、装卸,特别是在自动化数控机床、组合机床上使用更普遍。目前,机械手已发展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和柔性制造单元FMC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机床设备和机械手共同构成一个柔性加工系统或柔性制造单元,它适应于中、小批量生产,可以节省庞大的工件输送装置,结构紧凑,而且适应性很强。当工件变更时,柔性生产系统很容易改变,有利于企业不断更新适销对路的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而目前我国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水平和国外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应用规模和产业化水平低,机械手的研究和开发直接影响到我国自动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从经济上、技术上考虑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进行机械手的研究设计是非常有意义的。

Manipulator

Abstract: Robot developed in recent decades as high-tech automated production equipment. Industrial robot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industrial robots. It features can be programmed to perform tasks in a variety of expectations, in both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advantages of their own people and machines, in particular, reflects the people's intelligence and adaptability. The accuracy of robot operations and a variety of environments the ability to complete the work in the field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re are broa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automation, there has been CNC machining center, it is in reducing labor intensity, while greatly improved labor productivity. However, the upper and lower common in CNC machining processes material, usually still use manual or traditional relay-controlled semi-automatic device. The former time-consuming and labor intensive, inefficient; the latter due to design complexity, require more relays, wiring complexity, vulnerability to body vibration interference, while the existence of poor reliability, fault more maintenance problems and other issues.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controlled robot control system for materials up and down movement is simple, circuit design is reasonable, with a strong anti-jamming capability, ensuring the system's reliability, reduced maintenance rate, and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Robot technology related to mechanics, mechanics, electrical hydraulic technology,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sensor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other fields of science, is a cross-disciplinary integrated technology.

Keywords: Mechanical hand, industrial robots, semi automatic device, the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First, an overview of industrial manipulator

Robot is a kind of positioning control can be automated and can be re-programmed to change in multi-functional machine, which has multiple degrees of freedom can be used to carry an object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work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Low wages in China, plastic products industry, although still a labor-intensive, mechanical hand us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Electronics and automotive industries that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very early in their factories in China, the introduction of automated production. But now the changes are those found in industrial-intensive South China, East China's coastal areas,

local plastic processing plants have also emerged in mechanical watches began to become increasingly interested in, because they have to face a high turnover rate of workers, as well as for the workers to pay work-related injuries fee challeng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dustrial production, especially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fter the rapid increase in the degree of automation to achieve the workpiece handling, steering, transmission or operation of brazing, spray gun, wrenches and other tools for processing and assembly operations since, which has more and more attracted our attention.

Robot is to imitate the manual part of the action, according to a given program, track and requirements for automatic capture, handling or operation of the automatic mechanical devices.

In real life, you will find this a problem. In the machine shop, the processing of parts loading time is not annoying, and labor productivity is not high, the cost of production major, and sometimes man-made incidents will occur, resulting in processing were injured. Think about what could replace it with the processing time of a tour as long as there are a few people, and can operate 24 hours saturated human right? The answer is yes, but the robot can come to replace it.

Production of mechanical hand can increase the automation level of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ductivity; can reduce labor intensity, ensuring product quality, to achieve safe production; particularly in the high-temperature, high pressure, low temperature, low pressure, dust, explosive, toxic and radioactive gases such as poor environment can replace the normal working people. Here I would like to think of designing a robot to be used in actual production.

Why would a robot designed to provide a pneumatic power: pneumatic robot refers to the compressed air as power source-driven robot. With pressure-driven and other energy-driven comparison have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1. Air inexhaustible, used later discharged into the atmosphere,

does not require recycling and disposal, do not pollute the environment.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 Air stick is small, the pipeline pressure loss is small (typically less than asphalt gas path pressure drop of one-thousandth), to facilitate long-distance transport. 3. Compressed air of the working pressure is low (usually 4 to 8 kg / per square centimeter), and therefore moving the material components and manufacturing accuracy requirements can be lowered. 4. With the hydraulic transmission, compared to its faster action and reaction, which is one of the advantages pneumatic outstanding. 5. The air cleaner media, it will not degenerate, not easy to plug the pipeline. But there are also places where it fly in the ointment:

1. As the compressibility of air, resulting in poor aerodynamic stability of the work, resulting in the implementing agencies as the precision of the velocity and not easily controlled. 2. As the use of low atmospheric pressure, the output power can not be too large;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output power is bound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entire pneumatic system size increased.

With pneumatic drive and compare with other energy sources drive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Air inexhaustible, used later discharged into the atmosphere, without recycling and disposal, do not pollute the environment. Accidental or a small amount of leakage would not be a serious impact on production.

Viscosity of air is small, the pipeline pressure loss also is very small, easy long-distance transport.

The lower working pressure of compressed air, pneumatic components and therefore the material and manufacturing accuracy requirements can be lowered. In general, reciprocating thrust in 1 to 2 tons pneumatic economy is better.

Compared with the hydraulic transmission, and its faster action and reaction, which is one of the outstanding merits of pneumatic.

Clean air medium, it will not degenerate, not easy to plug the pipeline. It can be safely used in flammable, explosive and the dust big occasions.

Also easy to realize automatic overload protection.

Second, the composition, mechanical hand

Robot in the form of a variety of forms, some relatively simple, some more complicated, but the basic form is the same a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 Usually by the implementing agencies, transmission systems, control systems and auxiliary devices composed.

1. Implementing agencies

Manipulator executing agency by the hands, wrists, arms, pillars. Hands are crawling institutions, is used to clamp and release the workpiece, and similar to human fingers, to complete the staffing of similar actions. Wrist and fingers and the arm connecting the components can be up and down, left, and rotary movement. A simple mechanical hand can not wrist. Pillars used to support the arm can also be made mobile as needed.

2. Transmission

The actuator to be achieved by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Sub-transmission system commonly used manipulator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hydraulic transmission, pneumatic and electric power transmission and other drive several forms.

3. Control System

Manipulator control system's main role is to control the robot according to certain procedures, direction, position, speed of action, a simple mechanical hand is generally not set up a dedicated control system, using only trip switches, relays, control valves and circuits can be achieved dynamic drive system control, so that implementing agencie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action. Action will have to use complex programmable robot controller, the micro-computer control.

Three, mechanical hand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Robots are generally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the first is the general machinery does not require manual hand. It is an independent not affiliated with a particular host device. It can be programmed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task to complete the operation of the provisions. It is characterized with ordinary mechanical performance, also has general machinery, memory, intelligence ternary machinery. The second category is the need to manually do it, called the operation of aircraft. It originated in the atom, military industry, first through the operation of machines to complete a particular job, and later developed to operate using radio signals to carry out detecting machines such as the Moon. Used in industrial manipulator also fall into this category. The third category is dedicated manipulator, the main subsidiary of the automatic machines or automatic lines, to solve the machine up and down the workpiece material and delivery. This mechanical hand in foreign countries known as the “Mechanical Hand”, which is the host of services, from the host-driven; exception of a few outside the working procedures are generally fixed, and therefore special.

Main features:

First, mechanical hand (the upper and lower material robot, assembly robot, handling robot, stacking robot, help robot, vacuum handling machines, vacuum suction crane, labor-saving spreader, pneumatic balancer, etc.).

Second, cantilever cranes (cantilever crane, electric chain hoist crane, air balance the hanging, etc.)

Third, rail-type transport system (hanging rail, light rail, single girder cranes, double-beam crane)

Four, industrial machinery, application of hand

Manipulator in the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developed a new type of device. In recent years, as electronic technology, especially computer extensive use of robot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of high-tech fields has become a rapidly developed a new technology, which further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robot, allowing robot to better achieve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Although the robot is not as flexible as staff, but it has to the continuous duplication of work and labor, I do not know fatigue, not afraid of danger,

the power snatch weight characteristics when compared with manual large, therefore, mechanical hand has been of great importance to many sectors, and increasingly has been applied widely, for example:

(1) Machining the workpiece loading and unloading, especially in the automatic lathe, combination machine tool use is more common.

(2) In the assembly operation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it can be used to assem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 the machinery industry It can be used to assemble parts and components.

(3) The working conditions may be poor, monotonous, repetitive easy to sub-fatigue working environment to replace human labor.

(4) May be in dangerous situations, such as military goods handling, dangerous goods and hazardous materials removal and so on.

(5) Universe and ocean development.

(6), military engineering and biomedical research and testing.

Help mechanical hands: also known as the balancer, balance suspended, labor-saving spreader, manual Transfer machine is a kind of weightlessness of manual load system, a novel, time-saving technology for material handling operations booster equipment, belonging to kinds of non-standard design of series products. Customer application needs, creating customized cases. Manual operation of a simulation of the automatic machinery, it can be a fixed program draws p handling objects or perform household tools to accomplish certain specific actions. Application of robot can replace the people engaged in monotonous p repetitive or heavy manual labor, the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of production, instead of people in hazardous environments manual operation, improving working conditions and ensure personal safety. The late 20th century, 40, the United States atomic energy experiments, the first use of radioactive material handling robot, human robot in a safe room to manipulate various operations and experimentation. 50 years later, manipulator and gradually extended to industrial production sector, for the temperatures, polluted areas, and loading and unloading to

take place the work piece material, but also as an auxiliary device in automatic machine tools, machine tools,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s and processing center applications, the completion of the upper and lower material, or From the library take place knife knife and so on according to fixed procedures for the replacement operation. Robot body mainly by the hand and sports institutions. Agencies with the use of hands and operation of objects of different occasions, often there are clamping p support and adsorption type of care. Movement organs are generally hydraulic pneumatic p p electrical device drivers. Manipulator can be achieved independently retractable p rotation and lifting movements, generally 2 to 3 degrees of freedom. Robots are widely used in metallurgical industry, machinery manufacture, light industry and atomic energy sectors.

Can mimic some of the staff and arm motor function, a fixed procedure for the capture, handling objects or operating tools, automatic operation device. It can replace human labor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roduction of heavy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that can operate in hazardous environments to protect the personal safety,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metallurgy, electronics, light industry and nuclear power sectors. Mechanical hand tools or other equipment commonly used for additional devices, such as the automatic machines or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 handling and transmission of the workpiece, the replacement of cutting tools in machining centers, etc. generally do not have a separate control device. Some operating devices require direct manipulation by humans; such as the atomic energy sector performs household hazardous materials used in the master-slave manipulator is also often referred to as mechanical hand. Manipulator mainly by hand and sports institutions. Task of hand is holding the workpiece (or tool) components, according to grasping objects by shape, size, weight, material and operational requirements of a variety of structural forms, such as clamp type, type and adsorption-based care such as holding. Sports organizations, so that the completion of a variety of

hand rotation (swing), mobile or compound movements to achieve the required action, to change the location of objects by grasping and posture.

Robot is the automated production of a kind used in the process of crawling and moving piece features automatic device, which is mechanized and automated production process developed a new type of device. In recent years, as electronic technology, especially computer extensive use of robot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of high-tech fields has become a rapidly developed a new technology, which further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robot, allowing robot to better achieve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Robot can replace humans completed the risk of duplication of boring work, to reduce human labor intensity and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Manipulator has been applied more and more widely, in the machinery industry, it can be used for parts assembly, work piece handling, loading and unloading, particularly in the automation of CNC machine tools, modular machine tools more commonly used. At present, the robot has developed into a FM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and 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 in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FMC. The machine tool equipment and machinery in hand together constitute a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or a 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 it was adapted to small and medium volume production, you can save a huge amount of the work piece conveyor device, compact, and adaptable. When the work piece changes, flexible production system is very easy to change will help enterprises to continuously update the marketable variety,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and better adapt to market competition. At present, China's industrial robot technology and its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level and comparable to foreign countries there is a certain distance, applic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size of the low level of robo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 direct impact on raising the level of automation in China, from the economy, technical considerations are very necessary. Therefore, the study of mechanical hand design is very meaningful.

篇6:plc机械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一个三自由度气动机械手的控制程序的设计,熟悉基于PLC的类似机械手机器人的控制特点,掌握其设计方法,设计思路,为今后工作中PLC的应用打下基础。

二、实验装置:

随着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机械手和机器人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工业生产当中,本实验是使用PLC控制一部三自由度气动机械手,这部机械手有4个动作,手抓的抓取和放松,上下移动,前后移动,左右摆动。由4个气缸分别控制。

三、实验要求:

1、熟悉PLC对气动系统的控制元件—电磁阀的控制方法。

2、按照设定的动作顺序使机械手动作:

手抓抓取—上移—前移—右摆—下移—手抓的放松—上移—左摆—后移—下移—手抓的抓取—循环

节拍的控制使用时间原则,每个节拍为5秒。

四、实验过程:

1、熟悉机械手的结构。

2、画出气动系统原理图。

3、气动系统接线。

4、PLC控制程序设计。

5、控制系统接线并调试。

五、实验报告:

1、整理出PLC控制程序梯形图。

2、总结程序编写和调试中的经验和体会。

改变动作顺序和动作节拍修改程序并调试成功。

篇7:plc机械手实验报告

1选题背景

1.1研究意义,现状分析及其意义

工业机械手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化生产设备。工业机械手的是工业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机械手技术涉及到力学、机械学、电气液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科学领域,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技术。

我国现有机器人研究开发和应用工程单位200多家 ,其中从事工业机器人研究和应用的有75家 ,共开发生产各类工业机器人约800台 ,90%以上用于生产中 ,引进工业机器人做应用工程的约500台[1]。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在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率,缩短订单处理时间等已成为生产企业的不断追求。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它们越来越依赖于新一代的硬件和软件系统。近年来,由于个人计算机(简称PC)的高速率和对硬件与软件的几乎无限制的开放,使得PC的应用迅猛增长。将PC机CPU的高速处理性能和良好的开放性引入到计算机控制领域,形成了基于PC的控制系统。

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在机械手应用中的不断深入,具有独立控制器、程序可变、动作灵活、定位精度高、适用于可变换品种中小批量自动化生产的通用机械手得到迅速发展[2]。各国大企业工业机械化生产过程不同程度实现了工业机械手的计算机控制。

1.2 机械手、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及其优点

工业机械手的特点是可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任务,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各自的优点,尤其体现了人的智能和适应性。它能部分地代替人工操作;能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遵循一定的程序、时间和位置来完成工件的传送和装卸;能制作必要的.机具进行焊接和装配从而大大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显著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机械手作业的准确性和各种环境中完成作业的能力,在国民经济各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广泛采用工业机械手,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量,而且对保障人身安全,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消耗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从1981年IBM公司进入微型计算机领域推出了IBM-PC以后,计算机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微型计算机时代。微型计算机的迅速、大规模的应用与普及,使计算机真正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3]。计算机以其更高标准平台的网络、高级的控制算法、广泛的数据库操作、在一个平台上的HMI功能、集成自定义的控制程序、复杂的过程模拟、很高的CPU处理速度、内存需求超出PLC规格、多重协议接口、无线存取、控制规律灵活多样,改动方便、控制精度高,抑制扰动能力强,能实现最优控制、能够实现数据统计和工况显示,控制效率高、控制与管理一体化,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程度等诸多优点使得行业对计算机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2总体方案论证

2.1 机械系统

本设计以实验室的5自由度机械手臂为模型进行设计。

现对其机械系统结构叙述如下:

5自由度分别对应于转动基座、臂、肘、腕、钳转动五个转轴,其中转动基座转轴可在±180°范围内转动,臂转轴可在±45°范围内转动,肘转轴可在±60°范围内转动,腕转轴可在±90°范围内转动,钳转轴可在±180°范围内转动,钳口可在3.5厘米~8.5厘米的范围内开合。机械手的结构如图2-1 机械手结构简图

各转动关节采用步进电机作为动力源,步进电机不直接驱动转轴,而是安装在转轴旁边,利用差动变速原理使用适当比例的齿轮基于带齿皮带传动,有效增大机械手臂扭矩从而增强机械手臂的负载能力。

2.2 驱动系统

工业机械手的驱动机构主要有四种:液压驱动、气压驱动、电气驱动和机械驱动,以往以液压、气动用的最多,占90%以上,但随着近几年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气驱动开始广泛应用于工业机械手制造,采用电气驱动的机械手最大优势是便于实现数字控制,其中采用步进电机作为驱动机构的机械手占有相当比重;

步进电机和普通电机的区别主要就在于其脉冲驱动的形式,正是这个特点,步进电机可以和现代的数字控制技术相结合。不过步进电机在控制的精度、速度变化范围、低速性能方面都不如传统的闭环控制的直流伺服电动机。在精度不是需要特别高的场合就可以使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可以发挥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和成本低的特点。使用恰当的时候,甚至可以和直流伺服电动机性能相媲美,步进电动机以其显著的特点,在数字化制造时代发挥着重大的用途。伴随着不同的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以及步进电机本身技术的提高,步进电机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

所以本设计的机械手驱动部分采用步进电机驱动。

底座安装有4个开关电源,4个步进电机驱动器,其中包括转动基座、臂、腕、钳旋转4转动轴的步进电机驱动器。臂腔内有肘、钳开合2个步进电机驱动器,转动基座、臂、肘、腕、钳旋转决定了机械手的可操作角度和范围。手臂的终端配备可灵活张合的机械钳,可对物体进行拾放。其中腕、钳转动共用一个开关电源,肘、钳开合共用一个开关电源。

整个系统使用220V 50Hz市电电源。

2.3 控制系统

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其处理能力与整个系统的快速性、稳定性、准确性密切相关。对于控制器的选择提出两种方案论证:

方案一:采用计算机+板卡的方式对机械手进行控制。

优缺点:优点是便于实现生产信息化,设计相对较简单,可实现很复杂的运动控制,但计算机稳定性程度不够高,可能出现死机等情况。

方案二:控制器采用PLC来控制现场的步进电机。

优缺点:优点是生产安全可靠、提高产品质量及产量、控制环境污染、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设备的运转率及劳动生产率。由于PLC有着极大的灵活性,易于模块化,当机械手工艺流程改变时,只要对I/O点的接线稍做修改,程序中做简单补充、修改即可[4]。缺点是使系统设计多了一个环节,增加设计工作量,增加成本。

最终方案确立:PLC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式、电气自动控制装置,其实质是一种工业控制专用PLC。机械手的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要求比较高、环境比较恶劣,所以采用方案二。

3硬件方案设计

3.1 整体方案设计

设计方案采用集成了步进电机驱动器包含转动基座、臂、腕、钳转动、钳开合5自由度步进电机动力源机械手,晶体管输出型PLC对步进电机输出脉冲实现机械手运动控制。

现场总线采用Profibus-DP通讯方式;其优点在于有国际标准做保证,经实际应用验证具有普遍性。目前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自动化、流程工业自动化和楼宇、交通电力等领域。

工业控制计算机运行组态通过Profibus-DP网络对PLC、机械手运行情况进行检测、监视及控制,并采用OPC接口将系统接口开放方便其它设备连入实现统一监控、管理,利用数据库软件与组态软件的连接将生产数据归档供其它部门调用。

通过现场上位工业控制计算机、触摸屏(或控制柜)、远程厂长计算机三种方式对机械手的运行情况进行组态监控,其中上位工业控制计算机还将完成对现场数据的采集、归档供其它部门调用,系统的结构使得系统具有开放的接口可以方便地接入其它支持现场总线的控制终端,实现工厂生产的网络化、信息化,同时保证各个控制终端互不影响,易维护,尤其是利用角位移传感器实现了对机械手故障的报警,保证机械手的稳定、安全运行。

3.2步进电机驱动器

使用、控制步进电机必须由环形脉冲,功率放大等组成的控制系统,其方框图如图3-3步进电机驱动过程图:

脉冲信号的产生:

脉冲信号一般由单片机或CPU产生,一般脉冲信号的占空比为0.3-0.4左右,电机转速越高,占空比则越大。

信号分配:

感应子式步进电机以二、四相电机为主,二相电机工作方式有二相四拍和二相八拍二种,具体分配如下:二相四拍为,步距角为1.8度;二相八拍为,步距角为0.9度。四相电机工作方式也有二种,四相四拍为AB-BC-CD-DA-AB,步距角为1.8度;四相八拍为AB-B-BC-C-CD-D-AB,(步距角为0.9度)。

功率放大:

功率放大是驱动系统最为重要的部分。步进电机在一定转速下的转矩取决于它的动态平均电流而非静态电流(而样本上的电流均为静态电流)。平均电流越大电机力矩越大,要达到平均电流大这就需要驱动系统尽量克服电机的反电势。因而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的驱动方式,到目前为止,驱动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恒压、恒压串电阻、高低压驱动、恒流、细分数等。

为尽量提高电机的动态性能,将信号分配、功率放大组成步进电机的驱动电源。二相恒流斩波驱动电源与单片机及电机接线图如图3-4步进电机驱动器连接图:

说明:

CP:接脉冲信号(负信号,低电平有效)

OPTO:接+5V

FREE:脱机,与CPU地线相接,驱动电源不工作

DIR:方向控制,与CPU地线相接,电机反转

VCC:直流电源正端

GND:直流电源负端

A:接电机引出线红线

B:接电机引出线黄线

步进电机及其驱动器、开关电源的选型:

在本设计中采用的是已有的机械手模型,对其动力源——步进电机的选型主要考虑的方面是电机的尺寸是否能够安装到机械手上,在能安装到机械手上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大功率电机使机械手带负载能力增强,结合以上所述选取原则对步进电机及其驱动器进行选型如表

表3-1 步进电机及其驱动器的选型

根据所使用的电机型号的需求,对开关电源选型如表3-3开关电源的选型:

表3-4 开关电源的选型

4软件方案设计

4.1 整体方案设计

整体编程思路:本设计采用控制柜和计算机两种方式对机械手进行运动控制,其中控制柜的控制方式是采用按钮进行点动控制,即在控制柜面板上设置有各关节的控制按钮各两个,每个关节的两个按钮分别控制该关节的两个相反方向的运动,按钮采用自锁型按钮,即当按下某个按钮时,机械手相应关节开始运动,再按一次该按钮,机械手停止运动,当按下该关节的另一个按钮时,该关节开始相反方向的运动,再按一次该按钮,机械手停止运动,要注意的是需要在程序中使两个按钮互锁,避免两个按钮同时按下发生程序运行紊乱。

同时控制柜上有一个自锁型按钮用来切换控制柜控制方式和计算机控制方式,这样,当计算机发生死机等故障时,按下该按钮可将控制方式切换为控制柜控制方式。

4.2 变量统计

根据以上工艺要求,初步统计各种I/O点、V交换区数据统计、中间继电器统计、状态位统计分别如表:

表4-1 I/O点统计

4.3 PLC程序编写

程序流程图如图4-1程序流程图:

SHAPE \* MERGEFORMAT

图4-1 程序流程图

MELSOFT系列GX DEVELOPMENT程序的编写:

1:大腰的程序

2:爪的程序

3:腕的程序

4:自动程序:

结束语

本系统以计算机为主完成对机械手的运动监控。机械手的直接控制机构为PLC,当上位机出现死机等故障时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可通过现场的控制柜进行控制。上位机除了点动控制外还借助于位置传感器的输入可进行角度输入控制机械手的精确定位。同时将机械手的位置信息通过位置传感器检测并传送到PLC的V区并使用这些信息进行实时检测及数据归档,提供对机械手运行情况的历史纪录及查询。

在设计中我们使用Profibus-DP通讯协议,方便了以后扩展系统设备及功能,不至造成因扩展需要使整个系统重新设计制作的浪费。

存在问题:由于机械手的运动为三维运动,采用上位组态监控时无法做到真正的实时画面模拟,只能以平面的方式完成对机械手运动的部分控制。

建议:采用组态软件与三维制作软件结合进行组态监控。

篇8:开题报告及

题目

姓名:XXX(宋体小三号,加粗)

课题组:XXXXXX

日期:20xx年XXX月XXX日

商河文昌实验学校制

目录(标题:黑体三号加粗居中)

一、课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及预计突破的难点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五、课题具体实施步骤

六、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七、主要参考文献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价值(一级标题:黑体四号加粗顶左,段前自动,多倍行距2.41)

xxxxxxxxxxxxxxxxxx(段落文字: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小四号,两端对齐书写,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符)

1.xxxxxx(二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加粗顶左,段前自动,行距1.5)

xxxxxxxxxxxxxxxxxxx(段落文字: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小四号,两端对齐书写)

(1)xxxxxxxxxxxxxxxx(段落文字: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小四号,两端对齐书写,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符。)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同上)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及预计突破的难点(同上)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途径(同上)

五、课题具体实施步骤(同上)

六、课题预期研究成果(同上)

七、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格式如下)

[1]作者.文题.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出版物格式,五号宋体,居左)

[2]作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专(译)著格式,五号宋体,居左)

[3]作者.文题.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论文集格式,五号宋体,居左)

[4]作者.文题.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授予单位,授予年(学位论文格式,五号宋体,居左)

[5]申请者.专利名.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授权日期(专利格式,五号宋体,居左)

[6]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技术标准格式,五号宋体,居左)

篇9:开题报告及

课题题目:新课标下中学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价值

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于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了其人文性的.特征。其实,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的人文性侧重教育,培养和滋润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感策略,大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使学生在富于情感的状态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熏陶,提高语文素养,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探寻在语文教育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推进语文教学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同时也有助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目标,情感目标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寓情感教学于语文教学已成为语文教育中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情感是语文教学艺术化的重要标志,它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在观念上认同了这点。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将情感教学作为知识传授的附庸的状况依然存在。恰当的教学策略对于中学语文情感教学广泛而有效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传统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现状亟待改观,由于教师对教育目标的认识不全面,缺乏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等到原因,在传统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知”轻“情”的思想,有是情感教育被德育所替代,情感教育变得“戒律化”,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脱节,不能真正关注到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和发展。把情感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课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师对情感教育的重视,达到让学生“知”“情”同步发展的目的,进而让教育行为影响和改变学生的“意”和“行”。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情感教育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已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还有对学生自尊、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注,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之前,可以看到国内外的教育家们已经有了诸多的理论,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知学、好学、乐学”到当代著名教授卢家楣的“情感教育心理学理论”,从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愉快教学”到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动机原则”,都有着独到的见解,是我们进行此次课题研究的不竭源泉。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符合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基本理念,为语文学科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它将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崭新亮点。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及预计突破的难点

1、基本内容

首先对古今中外的情感教学理论进行梳理,明确情感教学的内涵、特征,然后分析并指出语文情感教学的功能,并重点分析语文情感教学现状及主要原因。最后以现代教学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原理等为理论依据,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发挥教师情感、中学语文文本富含的情感以及各种情感教育有利因素的作用,形成可行性方案,提出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情感教学的策略。.

2、研究重点

发掘教材情感生发点,以情引情;发挥教学者的情感教化作用;调动学生的情感潜能。

3、预计突破的难点

从情感教学理论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语文情感教学的探索,提出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情感教学的具有普适性的策略。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本课题拟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法、实践法、行动性研究、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从情感教学理论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将情感教学心理学理论与优秀教师教学实践及自身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等方面相结合,较为全面和深入地对中学语文情感教学进行新的探讨。

五、课题具体实施步骤

按照本课题研究的设计框架,研究过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阶段一: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情感教学理论依据的学习阶段;(20xx年4月——5月)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内分工,明确研究任务。

2、组织语文教师学习情感教学理论,阅读中学语文情感教学研究的相关期刊文献。

篇10:开题报告

综述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具体如下:

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姓 名 徐晓 班级 08级工商管理(1)班 学号 240893151

题 目 品牌核心力营销策略探究——以青岛海尔公司为例

一、研究背景、概况及意义

1.背景及概况:

市场营销是指在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企业所进行的有关产品生产、流通和售后服务等与市场有关的一系列经营活动。市场营销作为一种计划及执行活动,其过程包括对一个产品,一项服务、或一种思想的开发制作、定价、促销和流通等活动,其目的是经由交换及交易的过程达到满足组织或个人的需求目标。.市场营销是一种企业活动,是企业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满足和引导消费者的需求是市场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和中心。 企业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作出正确的反应,以适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仅包括现在的需求,还包括未来潜在的需求。现在的需求表现为对已有产品的购买倾向,潜在需求则表现为对尚未问世产品的某种功能的愿望。企业应通过开发产品并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刺激和引导消费者产生新的需求。

随着政府监管趋严,市场逐步规范,竞争压力与日俱增,依靠不规范营销保持生存,将会越来越难。海尔家电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品牌战略,现在,海尔集团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也根据自己的特点建立了适合企业发展的销售渠道。但随着营销环境的变化,尤其是连锁商业的迅速扩张和电子商务是迅速发展,传统的营销渠道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因此营销渠道创新势在必行。而与其他家电企业的博弈中,海尔集团只有创新营销观念,进行渠道创新,才能在竞争中争取主动,实现自身的进一步的发展。

2 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在目前现有的文献资料中,大部分营销模式是比较传统的营销方式,适应不了日新月异的时代和社会,在现阶段,营销理念和标准有4c营销理论,营销的策略和手段有4p即研究适合网络时代下的广告传播模式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已过去,在这个竞争白热化的市场条件下,营销方式的是企业品牌传播的重要手段。但如果继续借用传统的营销模式来会导致产品销售的不善,严重的会使企业的资金链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必须研究适合新时代的`合理营销的模式,提升品牌在受众心目中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并且能综合开发利用广告信息资源,为企业产品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主要内容

1.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1) 通过文献阅读与资料查找,明确 “营销”概念,知道营销的相关理论,比如“传播的策略”,“营销的分类”及前人关于“营销模式”做了哪些研究;(2) 明确“核心力”概念,知道核心力营销的相关理论。(3)结合青岛海尔公司个案,提出核心力营销的运用。

2.具体结构如下

一、绪论

二、相关理论概述:

(一)营销学理论概述

1 营销的概念和特征

2 营销要素

3 营销的分类

4 营销模式发展概述

(二)核心力营销理论的概述

1 核心力营销的定义

2 核心力营销的功能

3 核心力营销成要素分析

4 核心力营销基本流程

5核心力营销理论发展概述

三、青岛海尔公司现行营销策略及核心力营销的可行性

(一)上海回力鞋业有限公司介绍

(二)上海回力鞋业营销策略分析

(三)上海回力鞋业核心力营销的可行性分析

四、核心力营销在青岛海尔公司的模拟运用

(一)青岛海尔公司核心力营销运作图

(二)青岛海尔公司整合核心力营销实施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理论逻辑分析、实证分析三种方法。

1. 文献研究:先对己有的营销学理论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学习和阅读。归纳整理营销学的相关理论,重点整理前人关于“营销模式”与“核心力营销模式”的研究。

2. 理论逻辑分析:通过对传统的营销模式的详细解读,提出每一个模式的进步与不足之处。循环广结合时代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了适合新时代模式。

3 实证分析:

(1) 分析青岛海尔公司背景及营销策略

(2) 分析青岛海尔公司目前营销模式的特点及可以借鉴之处。

(3)提出青岛海尔公司对该模式的假想运用。

四、研究进度计划

1.10月16日,师生面谈,探索选题方向及思路;

2.月16日至年11月10日,收集资料,阅读文献,在不断修正中形成较为具体的研究方法,形成开题报告初稿;

3.2011年11月10日至2011年11月20日,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材料收集和整理,修改开题报告初稿,最终形成开题报告;

4.2011年11月20日至5月13日,收集资料形成写作思路,撰写初稿;

5. 205月14日至5月26日,初稿修改并撰写论文第二稿

6. 年5月27日至6月2日,第二稿修改并撰写第三稿。

7. 2012年6月3日,最后定稿,完成论文。

五、参考文献

1、托尼,普罗克特(英).营销调研精要.机械工业出版社.,(8)

2、西顿,班尼特(美).旅游产品营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

3、John Quelch(美).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4、卢子,佩而顿.营销渠道_一种关系管理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7)

5、詹姆斯.伯克,巴里.雷斯尼克.旅游商品的营销与推销.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

6、郭英之,张丽.旅游市场营销.湖南大学出版社.,(8)

7、韦明体,杨晨晖.旅行社市场营销.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5)

8、陈锋仪,王莉霞,库瑞.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案例分析.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7)

9、历新建,张辉.旅游经济学的理论与发展.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2)

10、李国振,胡巍.旅游营销管理.山东人民出版社.,(5)

学生签名: 徐晓 2011年10 月 20日

指导教师意见(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及开题是否通过):

通过 □ 完善后通过 □ 未通过 □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注:开题报告用A4纸打印装订在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后,学生可根据开题报告的长度加页。

开题是否通过请指导教师在□内打“√”。

篇11:开题报告

摘要: 水利水电项目的工程建设投资,其目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形成固定资产的多少和生产能力的大小,其项目的经济效果不单在项目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还体现在项目投产后的运行生产过程中。通过对水电工程经济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评价项目建设投资的经济效果,为水电项目的建设投资、生产活动提供方向指导。本文从项目的资金成本投入、利润等方面对项目投资的经济效果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资本投入,经济效果

一 概述。

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人们进行一项生产活动时,往往都以达到某种预想的效果为最终目的。所进行的生产活动的种类不同,取得的最终效果也是不同的。总起来讲,生产活动的效果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直接通过数字来衡量的直接经济效果;另一种是无法直接用数字衡量的间接经济效果。但不管哪种效果的获得都必须通过劳动的消耗产生,因此,在经济上我们可以用劳动消耗量对生产活动的最终效果进行评价。可见经济效果通常来讲就是人们进行社会生产活动所获得的效果和所耗费的劳动量的比较。此外,对社会生产活动的评价中,还经常用经济效益来衡量,经济效益所产出的经济效果是具有社会价值被认可的,这主要是相对盲目的生产建设而言。经济效益是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生产需要的成果。水利水电项目投资的经济效果为工程建设投资和项目固定资产及项目生产能力和社会效益的对比。对整个项目经济效益的评价应贯穿整个项目的生产周期,包括项目建设到项目投产的整个周期,内容上主要包括资金投入、固定资产投入、流动资金投入、项目运行成本、成本、生产利润等多方面。[1]

二 水利水电项目的经济效果影响因素。

2.1资金投入。

1.资金投入的构成。

水利水电工程投资主要分为如下几部分。

(1)工程项目的固定投资。主要包括工程建筑物、生产设备以及设备安装费用等。

(2)临时性投资。

(3)其他投资。包括征地、移民安置以及土地淹没赔偿,环保投资,勘测、设计等前期费用,生产工具的添置等费用。

2.投资的类别。

1.国家拨款。

国家财政拨款是我国水利水电项目的投资的主要来源。国家财政拨款企业无需支付利息也不需归还,属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一部分。这种投资的弊端比较大,资金在使用过程中浪费现象严重,投资收益差。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国家进行了改革,加强了对资金使用的监督,使投资的收益有所提高。

2.自筹款项。

自筹款项是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在政策法规允许范围内,通过地方财政、企业留成等渠道筹措的资金款项。

3.贷款。。

贷款需要支付本息,通过银行对企业资金流向的监督,有利于促使企业在资金使用过程中精打细算,节省资金投入,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和投资收益大大提高。

4.招商引资。

在有利于国家建设的前提下,引入外资和社会闲散资金有助于补充项目建设资金的不足,有助于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速度。

资金投入占整个项目建设资金消耗的绝大部分,加强投资建设的资金监管和项目核算,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对项目经济效果的提高大有裨益。

2.2流动资金投入。

流动资金是企业运作的动力,是不断运动的。在水利水电项目建设中,主要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支付工资,在水利水电项目投产以后通过电费结算实现资金回笼。流动资金的运转贯穿了企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反映了生产资料的供应、产品的生产、项目的验收结算等活动。流动资金的运转情况,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对整个项目经济活动状况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

2.3固定资本折旧。

固定资产是生产活动的基础投资,主要包括建筑物、机械设备等,其在整个寿命周期的形态不发生变化。固定资产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损耗,产生折旧,其初始价值也随着降低。折旧既是损耗,同时也是成本的回收,可以将价值向产品成本转移,从而获得补偿。在进行水利水电经济计算时,可以将折旧算作收入的一部分,作为投资回收的重要部分。另外在进行偿还贷款能力的计算中,折旧是不可缺少的内容。[2]

2.4 年运行费用。

年运行费用是水利水电项目的重要考核指标。反映了水利水电项目在生命周期内的年运行成本,其主要包括燃料费消耗、工人工资、维护费用、实验检测费用等。

2.5产品成本。

水利水电项目的产品比较特殊,其是将水资源转变为电能或商品水,其主要成本在于项目设备折旧和年运行费用的支出。其成本的计算要独立进行。另外,水利水电项目的成本会随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的变化而变化,需要通过专业计算进行确定。[3]

2.6 税费。

水利水电项目在获得产品利润后要缴纳税费。因此在进行项目投资效果评价时,要对缴纳的税费进行考虑。

2.7企业利润。

利润是产品销售以后去除成本和税费后的资金收入。利润是是评价企业效益的重要指标,是影响水利水电项目投资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三结论。

生产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以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多的效果,即追求最多的经济效益。只有创造的产品价值大于投入的劳动消耗,社会才能发展。只有了解了影响工程项目经济效果影响因素,从这些因素出发,降低成本消耗,提高利润产出,才能提高水利水电项目的经济效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严小洪.关于水电建设项目开展后评价问题的探讨[J].水力发电,20xx,36(3):6-15.

[2] 朱藻文.从二滩水电站设计的动态成本看水电的经济性[J].四川水力发电,1986,(3):1-2.

[3] 陈一华.水利水电工程经济评价概述[J].水利科技,1985,(3):10-17.

篇12:开题报告

我校承担的xx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系列化考级实验与研究》今日开题。我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提出意见。

一、课题提出的依据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徘徊在“高耗低效”的误区,阅读面窄、朗读水平差、语言积累少、语言表达能力弱似乎成了小学生的“语文通病”。“如何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困扰着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

20xx年由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习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些论述有意识地将“语文素养”凸现出来,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研究方向,也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极具探究价值的突破口。

但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仅靠语文课本中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必须要激发学生课外识字、阅读、背诵和习作的兴趣,引导学生拓宽语文学习渠道,激励学生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自主积累,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时间中,由于缺乏具体规范的、可以操作实施的评价手段与活动,很难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各项具体要求,特别是课外阅读和语言积累的数量落到实处。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系列化考级实验与研究》这一研究课题,准备采取切实有效的活动形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价值

1、促进教师自主探究小学语文教学规律。在系列化考级活动中,由于包括了识字、写字、阅读、背诵、习作五个方面的内容,各项学习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规律,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考级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研究各项学习能力之间如何相互促进,相互转化,从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树立大语文学习观,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全面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全面提升教师教科研素质,引导教师探索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努力建设一支富有创造生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把学校建设成一所散发浓郁书香的特色学校。

(二)实践价值

1、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具有自主识字、独立阅读、自主积累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

2、全面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会识字、勤读书、善积累、爱写作的良好习惯,拓宽语文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在各项考级活动中,优化学法指导,增强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与理解能力,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也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

(一)理论基础

1、我校历来重视教科研工作,先后承担了十多项国家、省、市、区级课题,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课题研究成果。学校有较为优越的教学研究条件,能保证人力、财力的投入,有较为完善的教科研管理网络。

2、目前,我们语文教研组18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全体教师的95%,绝大部分教师参加过区级以上优质课比赛。教师的科研意识比较强,教学理念能够与时俱进,教育理论水平较高,这一切都为我们进行课题研究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二)实践基础

1、此课题已经在我们学校开展了近三年的时间,我们在进行各项考级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这为调整实验方向,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实验措施,从而进一步开展实验研究奠定了相应的基础。

2、学校投入了一定的人力和财力,编写了实验研究所需要的辅助教材,购买了内容丰富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编印了相应的考级证书,保证了开展实验研究的时间,这都为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四、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

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就是引领各位语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加识字、写字、阅读、背诵、习作五项考级活动,努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育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进而提高全校的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教学水平,努力创建一支具有较强科研水平的语文教师队伍。

机械手论文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机械手设计论文

本科生开题报告

音乐教育开题报告

工程造价开题报告

运动开题报告

音乐教育开题报告

优秀开题报告

机械手开题报告(精选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机械手开题报告,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