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宝应刁氏宗祠的倡议书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Hephaestion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重建宝应刁氏宗祠的倡议书(共含9篇),欢迎大家收藏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Hephaestio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重建宝应刁氏宗祠的倡议书

篇1:重建宝应刁氏宗祠的倡议书

关于重建宝应刁氏宗祠的倡议书

关于重建宝应刁氏宗祠的倡议书

据宝应县志记载,刁氏宗祠座落在宝应县城东门外观音庵东侧(现亚细亚广场西侧),系宝应刁氏始祖七五公十五世祖小梧公倡建,是刁氏家族逢年过节祭祀祖先、缅怀先人、激励后代的`重要场所。解放后由于历次运动和县城东移,吾刁氏宗祠早已不复存在。随着“盛世修谱”文化传统的兴起,前几年,刁氏族人齐心合力,将失修一百多年的《刁氏宗谱》于续修问世,使各支血脉世系传承,有了族谱可依。几年来,刁氏族人本着对祖上的敬仰之情,每年清明节各支系均采取不同形式进行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由此又迸发出一种共同的愿望--重建宝应刁氏宗祠,作为族人祭祖告天、垂教训导的基地,以上报祖宗恩德,下佑子孙兴旺。经多方考察论证,拟定在刁氏居住相对集中的水泗刁舍重建刁氏宗祠。现向我宗族人发出倡议:抚养子女可朝朝夕夕,孝敬父母可岁岁年年,建祠安祖乃百年难。恳切希望刁氏宗亲、刁氏亲戚、刁氏能人志士积极行动起来,能力不分大小,捐款不分多少,为重建刁氏宗祠慷慨解囊。力求本族团结,异姓和睦,社会和谐,传统与现代文明共举,家族与民族复兴并行,为实现重建宗祠之大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宝应刁氏宗祠筹建委员会

二零一四年五月二日

篇2:刁氏宗祠的对联

源自雕国,

望居弘农。

——佚名撰刁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刁姓的源流和郡望。

弘农世泽;

献文家声。

——佚名撰刁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宋·刁b,尝上谏刑书,献文四十篇及著作《本说》,修《册府元龟》。

典章历练;

杖履藏春。

——佚名撰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代饶安人刁协,字玄亮,少年时喜读经书典籍,博闻强记。晋元帝南流初期,朝廷的`典章制度,都由刁协制定。官至尚书左仆射。下联典指北宋上蔡人刁约,字景纯,少年时刻苦学习,超凡出众,善写文章。天圣年间进士,历官馆阁校理、直史馆、扬州知州。后辞官,在润州筑室,号“藏春坞”。苏轼曾题诗:“年抛造化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履中。”

考盘雅望;

江左风流。

——佚名撰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刁约,少卓越,刻苦勤学,天圣进士,治平中出知扬州,挂冠归,筑室润州,号“藏春坞”,日游息其中。有《诗·考盘》刺卫庄公使贤者退而穷处,后用以代称隐居。下联典指晋·刁协,少年经籍,博闻强记,累官尚书左仆射,元帝南渡初,朝廷草创,凡所制度,皆禀于协。

以技为氏;

惟清传家。

——佚名撰刁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清代学者刁再濂,字静之,祁州人。性清介,不苟取。临卒,犹以居官致富戒其子孙。

举笔成龙;

挥剑斩蛟。

——佚名撰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画家刁光,善画龙水,

下联典指元代本路总管刁代,元江人。为本路安抚使,大德中,从征八百不功,升本路总管。是时洞蛟为孽,代挟利剑入洞,代与蛟俱死。

汉儒门第;

晋相家声。

——佚名撰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刁姓宗祠联。

弘农世德;

晋相家声。

——佚名撰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刁姓宗祠“弘农堂”联。

篇3:刁氏宗祠的对联

书法颜柳笔;

画为孔黄师。

——佚名撰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书法家刁戴高,字共辰,号约山,慈溪人。足不良行,常坐卧一榻,惟吟诗作字不少间。字法颜柳,大书尤善。下联典指唐代画家刁光,长安人。天复中,避地入蜀。善画湖石、花卉、猫兔、鸟雀,工龙水,孔蒿、黄筌皆师其笔。年逾八十,益不废所学。

篇4:刁氏宗祠的对联

高大寿年,朝廷杖履俱赐;

熟谙典故,国家制度皆咨。

——佚名撰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尚书刁题的事迹。下联典指晋代尚书左仆射刁的事迹。元帝南渡初,朝廷草创,凡所制度,皆禀于协。

安徽五河藏春堂专用(中堂内外联)

外上联:

始祁州 继濠梁 派衍溪山 六百年 鼎峙淮南 须不忘 鄱阳忠尽

外下联:

先护军 后都尉 荣昭甲第 廿四世 族锦江左 且共持 骠骑家声

内上联:

发迹由宋明以来理学名臣久享春秋俎豆

内下联:

钟毓自山川而显凤毛麟趾丕昭世代g缨

(安徽五河藏春堂国宝公十九世孙 刁连胜)

篇5:刁氏宗祠的对联

德明炳炳节度使;

景智彪彪大将军。

——佚名撰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昭武军节度使刁彦能,字德明,上蔡人。颇有治称。下联典指后魏卫大将军刁整,字景智,饶安人。少有大度,颇涉书史,卒谥文献。

篇6:宗祠重建募捐倡议书

原氏家族,源远流长,人之有祖,如木之有本,树之有根,山之有脉,水之有源,故中华礼教,最重人伦;百行之本,以孝为先,为人予者,当思木本水源,须重慎终追远,此乃炎黄子孙之传统美德,亦为我中华民族所以有如此强大地凝聚力之根本原因也。

吾族原氏自得姓至今数千余年,立足於泱泱大国之中,英才辈出,功业彪炳,家声远播,福泽绵长数没尽文坛通儒,武将,名标青史,为后人所敬仰。3020xx年地历史长河,人事虽有代谢,而原族则绵延发展,枝繁叶茂,瓜谍延绵,子孙昌盛,华夷遍布,安居乐业,咸托祖宗之福荫,赫然成为华夏之望族,虽世易时移,而族风没堕,先祖之谦让,开拓,进取,传统美德,依旧生辉。

为弘扬原氏先祖地优良文化传统及敬祖思亲之美德,加强原族之凝聚力。现广东省惠东县平海镇大水坑村准备筹建原氏宗祠,总费用为90万元,本村筹资15万元,现资金缺口为75万元。捐款者500元者可将捐款雕刻在祠堂的捐款芳名册上,捐款500元以下用红纸公布一年。一方有困难,百方相扶助是我原氏的传统美德,为了筹集祠堂建设资金,确保工程早日顺利完成,特向国内外全体原氏宗亲和社会各界人士倡议:伸出您的双手,积极行动起来,兴建原氏祠堂尽裔孙之谊,踊跃捐款,慷慨解囊,同心协力,共囊盛兴。

箴言:

出力者是福,出钱者是福,无私贡献者享福,祖先永远保佑您,让您心想事成,一生平安。

谢谢各位宗贤们和社会各界人士!

xxx

20xx年xx月xx日

篇7:宗祠重建募捐倡议书

各位宗亲:

首先恭祝您们万事顺意,事业腾飞飞,人兴财旺!

不知祖,不足以为人。只有知祖,才能尊祖、爱家、爱国、爱人民。据《族谱》记载;源美公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携子开基梅县乌蓼沙,又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携次子文滨公、三子文深公、四子文汜公再次开基兴宁和山瓦塘,长子文渊公留守梅县乌蓼沙。文渊公后代德聪公又移居兴宁黄槐龙归洞立业。兴宁何氏都是源美公一脉相传,源美公裔孙约有三十五万,分居全国各地,布遍世界各国。源美公裔孙为了纪念先祖于明朝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20xx年),在兴宁市兴城时辰牌巷始建何氏宗祠,又于清朝嘉庆年间(公元1820xx年)在兴城水关口再建新祠,又于民—国十六年(公元1920xx年)裔孙们募资在广州中华北路兴建“源美书院”。每逢佳节,来自海内外宗亲,络绎不绝,奉香参拜,鞭炮齐鸣,热闹非凡。

随着社会发展,城市改造,原有“宗祠”“书院”都失去了原有功能。20xx年上届“宗亲会”,虽曾募资在兴城购置了四层楼房一座,作“源美书院”,使兴宁何氏宗亲会有了会址,有了办公、议事的地方。但与何氏望族大姓还不相称。新一届宗亲代表大会全体代表一致认为:老前辈为族事立下了功劳,老前辈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如今,我们正处在共和国国泰民安、盛世发展时期,秉着纪念先祖,传承祖德,弘扬何氏宗族文化,建设和谐、幸福大中华为宗旨,按“世总”何道深总会长、“省总”何云标总会长建设“庐江文化园的重托。首先在兴宁和山(即:何仙岩,是源美公遗留下的地方)兴建何氏源美宗祠。“宗祠”新址是风水宝地:前望兴城似“金海”,后倚和山峰连峰,龙势雄伟气昂昂,众人喜呼“(金)龙出海”。左是青龙案山寨,右是水财金印山,乙山兼辰房房发,实属人、财、贵三全。“宗祠”初步设计: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广场面积约8000平方米,“宗祠”内设:敬祖厅、祖德族史陈列厅、裔孙议事、接待厅;历代名人、现代裔孙功德展示长廊等。“宗祠”建筑既要具有古代建筑的'精华,又要具有客家建筑的特色。“宗祠”建成,祖先有归位的圣地,裔孙对祖先有拜祭、奉香的地方,先贤、名人功德有宣扬展示的场所。兴建“何氏源美宗祠”成立筹建委员会。“筹建委员会”倡议众宗亲以高度的敬祖睦亲情怀,为兴建“何氏源美宗祠”慷慨解囊,鼎力捐助,共襄善举。让“宗祠”中的砖、瓦、沙、石都凝聚着每一个源美公裔孙对先祖、先贤的孝忠。

喜听兴建“宗祠”,源美公裔孙纷纷表示:能参与兴建“宗祠”是我们的福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人人要参与,户户要捐款。建祠所需用地,由宁中镇大莹村沸水湖何屋宗亲无偿捐赠,他们值得众宗亲学习!一人捐款,全家得福!捐款“宗祠”福荫后人!捐款“宗祠”,世代流芳!

“源美宗祠”筹建委员会肩负全责。财务公开,及时公布,宗亲监督,做到阳光工程、优质工程、勤俭工程。

“宗祠”竣工后,编写“祠読”(纪念册),凡对兴建“宗祠”出钱、出物、出力者,全部载入“祠読”,以作読念!

对捐资者的具体鼓励办法:

①凡捐资不足百元者,张榜公布存入档案;

②凡捐资一百元以上者,勒石読念;

③凡捐资五百元以上者,除勒石読念外,个人照片载入“祠読”;

④凡捐资一干元以上者,除勒石読念外,夫妻彩照载入“祠読”;

⑤凡捐资五仟元以上者,除勒石読念外,全家福彩照、个人建树载入“祠読”;

⑥凡捐资一万元至五万元以内者,享有上述①至⑤鼓励办法;

⑦凡捐资五万元以上者,除享有上述①至⑥鼓励办法外,视捐款金额再勒石标明捐建项目。

xxx

20xx年xx月xx日

篇8:柘洞村林氏宗祠新建倡议书

柘洞村林氏宗祠新建倡议书

尊敬的.柘洞村林氏族亲: 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人之常情。自柘洞村林氏始祖少溪公来吾村立基发源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人丁兴旺。前辈曾修建祠堂一座,逢年过节,上香进礼,缅怀先人,激励后代,成为我族神圣的殿堂。为追先贤念祖德,传承文明、绵延世泽、激励后昆。“衣食足而知荣辱”,逢盛世百废俱兴,居安思祖之情顺势陡升,敬仰先人,光宗耀祖乃天经地义,无可厚非,许多热血族人寝室难宁,“柘洞村林氏宗祠修建理事会”已经成立并开始工作,全面的集资动员正式启动! 抚养子女可朝朝夕夕,孝敬父母可岁岁年年,然建祠安祖百年机遇,它是先祖神灵的召唤,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故此正式向林族人发出倡议:恳切希望林氏子弟积极行动起来,能力不分大小,齐心协力。希望广大族人共同努力,众志成城,完成修建宗祠之大业。预祝柘洞村林氏宗祠早日建成,助柘洞村林氏弟兄创造更大的辉煌! 柘洞村林氏祠堂重修理事会 7月效果图:

篇9:在清明会暨重建永镇山傅氏宗祠启动大会上的发言

各位长辈,全体宗亲:

大家上午好!今天,甲午年清明节,我们团聚在水流岩起祖傅友公迁居叙永定居的“岩下”,纪念始祖傅h和我们历代祖先。共同交流傅氏大家庭的浓浓情亲!让我们用热烈掌声,隆重欢迎来自叙永、古蔺各个宗支的宗亲!下面,我讲一下今天我们清明会的主题---重建永正山傅氏宗祠,-

这个主题,在2012年清明会发新族谱时,征求大家的意见,取得一致的赞同。经过两年的筹备,今天正式启动了。已发放的《倡议书》上,全面地说明了重建祠堂各个方面的思路和具体做法,请大家仔细阅读。在此,我作五点简要的说明。

一、为什么要重建祠堂?

《倡议书》的第一页,说明我们的祠堂建设,具有天时、地利、人和三大有利条件,可以确保成功。

天时:国家倡导振兴民族文化,政策支持。我们有四个政府文件,前两个确认永镇山傅氏宗祠为保护文物,要求各级要做好保护工作。后两个是县、乡政府批准我们的恢复文物的重建方案。我们建设的祠堂,是传承的民族文化的公益基础设施,受国家法律法规的保护。

地利:我们的祖先,在清朝建成了永镇山祠堂,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使我们今天有这样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能够建成弘扬传承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傅氏家族文化---的基地。

人和:这是最关键的。傅氏子孙,空前团结,不仅我们水流岩,高家山、水尾等叙永县十个宗支,古蔺傅氏人数最多的锅厂坝宗支,都热情支持,积极参与。我们水流岩召开各房理事会论证、研究方案不下十次,成立叙永古蔺傅氏宗亲联谊会后,五次大会研究祠堂重建方案,最终形成这份《倡议书》。这个“永镇山傅氏宗祠管理领导组”包含了参加重建的十一个宗支的族长和主要负责的宗亲。《倡议书》是集体领导、是整个傅氏大家庭的意志和力量的体现!

有了这三大有利条件,我们一定能成功!如果我们不作为,就贻误了这个历史机遇,愧对祖先,也不利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和整个傅氏大家庭的发展。

二、祠堂建成什么样子,用来干啥?

《倡议书》的图片和文字(见QQ空间 “相册”)已经说得很清楚。文物保护的原则是“修旧如旧”,重建宗祠,保持原祠堂的规模、风格。未来争取申报为更高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得到国家更有力的保护和支持。具体功能,一是传承傅氏家族文化,祠堂里面要能反映从傅姓始祖傅h到我们各宗支发展的历史,源流、辈分,人物。使子孙后代都了解,缅怀、纪念。二是用来开展各种活动,最大型的就是今天这样的清明会了。祠堂里面的大厅、舞台,开会能容纳上千人,吃饭能一次摆五十桌还比较宽敞。其他办公、生活用房全面配套。以后各宗支、各房,甚至傅氏子孙哪家有大凡小事,要到祠堂举办活动的,就有了场地、设施。这样,使我们的宗祠,香火兴旺,使我们傅氏家族,朝气蓬勃,繁荣昌盛!

三、资金从哪儿来?

重建祠堂,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的筹集。《倡议书》作了估算,约需两百万元。这不是一个小数字。所以说,需要全体傅氏子孙,慷慨解囊,鼎力资助。遵循十二字方针:人人参与,户户捐资,能者多献。

就是说,只要你是傅家的人,就应该参加进来,献上自己的一份孝心爱心。捐资以独立成家的'户头(农村说的“灶头”)为单位,两爷子,几弟兄,只要是成家立业的,要各人算一个捐资户。比如我傅强明捐了,我的两个女儿还要另外捐献。这就谈到“号召傅氏女儿积极参与宗祠建设”了。现代社会,生男生女都一样,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奥巴马、普京、中国现任的七大常委,都是生育女儿,没有儿子;这说明,生女儿的人能干大事。世界上如德国、韩国、巴西、阿根廷、泰国等很多国家,都是女总统、总理;这说明,女儿也能干大事!)传说水流岩风水“女山旺”,我们傅家历来就不赞成重男轻女的思想,历来就重视女儿的教育,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族谱上本科以上大学生,女儿占一大半)。傅家的女儿,有孝心,热爱自己的家族,乐于为家族作贡献,这是傅家的好传统,要发扬光大!

在“人人参与,户户捐资”的前提下,我们更强调“能者多献”。就是说,我们不搞平均摊派,捐多捐少,首先是取决于自己的认识,然后才是能力大小。

应该看到,永正山傅氏宗祠,是近两百年前我们的祖先修建的,已经传承了六七代人,现在我们重建好,又会传下去六七代人,将来,肯定会有优秀的后代子孙,会把祠堂维修、甚至重建得更漂亮。也就是说,我们这一代人,承先启后,需要担当起上下十几代人的历史责任。我们不恢复重建,地方发展了,村社、政府要用这个宅基地建设其他项目,占用了,我们想干,我们的子孙想修复,都不会再有机会了!

要重建,工程耗资多,仅靠十户八户,几十百把户人,不可能完成。()如果一千户人捐资,户平要达二千元;即使有二千户捐资,户平也达一千元,这对于比较困难的家庭,确有难度。所以,不能搞平均主义。我们号召“能者多献”,就是要求有固定收入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教师、医生、企业老板、员工、工商业主、农村勤劳致富带头人,成功人士,尽自己的努力,多捐,上不封顶。捐得越多,说明对傅氏家族的贡献就越大,对祖先的孝心,对子孙的爱心就越大,值得大家的尊重,值得大家学习!捐得多,也展示了自己的光辉形象,说明自己有能力,对树立自己的信誉,对自己的事业发展肯定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为了表彰在重建祠堂中,各家的贡献,《倡议书》上明确规定:工程竣工结账时,宗亲捐资名单、金额,将以三种方式永载史册:

①刊印于《重建永镇山傅氏宗祠纪念册》上,捐资一万元及以上的,可在《纪念册》上刊登全家福、企业照片或文字介绍。

②编辑《中华傅氏通谱四川卷叙永分卷》和续编下一版新族谱时,增加“重建永镇山傅氏宗祠纪事”一章,将“宗亲捐资表”载于其中,流芳后世。

③达一定数额的,镌刻于宗祠纪念碑上。(对捐资比如说三五万以上,贡献特别大的,还将考虑用其他方式永久纪念。)

纪念册、族谱、纪念碑上名单排列顺序,均以宗支为分组,按捐资从多到少顺序排列,金额相同的,按捐资序列号排列。

现实生活中,要说谁有多少现金存放在家里,银行里,不大现实。一般都是投入在生意运行周转中,或投资购房,买车、买股票、买基金,或追求高档消费的生活方式,等等。要捐款,就需要从这些投资或消费中,抽出一小部分贡献出来。这完全是办得到的。比如你按揭贷款,多贷三两万,一个月就是多还一二百元就解决了。不能说,我的资金还没回收上来,我的贷款还没还清,家里没钱,所以我穷,捐不了资。这不是正确的态度。

想一想,我们的捐资,用在这项公益慈善事业上,对家族有贡献,自己精神愉快,受人尊敬,子孙后代终身受到家族优良传统的影响,这可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对捐资的上述几种表彰纪念方式,会世代流传,永不磨灭。个人的投资,如果买房子,可供一两代人居住;买车,十年八年到报废期限了;赶个大人亲,只有收礼的人会知道;汶川地震很多人成千上万捐款,但是你不能说,哪栋房子我捐有多少多少钱;打一场大牌,输掉数千数万,别人还嘲笑你是“煤炭”;外出旅游,玩个高消费,不过快乐一时而已。没有哪一种能与参与祠堂建设这样的千秋功德相提并论!

世界上富商热心慈善事业的很多,但不少并不富裕的普通人大量做善事的报道也不少。举个例子:重庆华蓥山宝鼎寺旁一农户,黄佐秀老婆婆,子女在外打工,自己在家种油菜, 1994-2005 十二年间她向宝鼎寺捐款13.66万元。别人问她为啥要这么做,她说:多做善事,风调雨顺,家人平安,什么都有了。

请大家筹划自己家庭的资金,伸出自己热情的双手,为傅氏宗祠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下面讲具体如何操作。

四、怎样捐资,怎样管理?

《倡议书》上,写明了祠堂建设的财经管理制度和操作方法,确保全过程不出差错。 这么大一笔钱,建设时间可能会迁延两三年之久,需要最可靠的管理措施,大家看管理制度就知道了。所有捐资,必须先存入“重建永镇山傅氏宗祠专用账户”。这个账户,用我的名字开户,但我并不掌管存折,也不知道密码。也就是说,虽然钱是存在我名下,但我动不了里面一分钱。财经小组中,一人掌管存折,另二人各掌握三位银行账户密码,三个人来自三个不同宗支,政治上最可靠,相互不得通气,需三人同时到场,各自操作,才能取钱。而我,掌握账户电子信息,每一笔钱的进出,我会第一时间知道,一旦发现问题,可以立即采取措施处置。财经小组向全体宗亲保证,对存入了专用账户的资金,我们负全责!

接下来就是捐资的具体办法,有两种途径:

①将捐资以现金转账或账户转账方式转入“重建永镇山傅氏宗祠管理领导组专用账户”。开户行:邮政储蓄银行叙永永宁新城支行;户名:***;账号:***。(可预先或办完后和我取得联系,电话:***;QQ:***)。捐款人出示银行转账凭单,财经小组向捐款人开具《重建永镇山傅氏宗祠捐款专用收据》并准确记载于“重建永镇山傅氏宗祠捐资账目表”。

②捐款人向各宗支、各房指定的负责收集捐资的理事捐献(见各宗支、各大房组织机构名单),收款人收到捐资必须立即向捐资人开出《重建永镇山傅氏宗祠捐款(临时)收据》并随即将款项存入专用账户,存款人凭银行转账凭单及所收捐款人名单,由财经小组出具《重建永镇山傅氏宗祠捐款专用收据》并准确记账,再由收款人将专用收据转交捐款人。

特别提示:切不可将捐款交给您所不熟悉的和指定接收捐资的理事以外的人!务必谨防他人冒名诈骗!

五、工程的预期和展望:

今天正式发放、宣传《倡议书》,启动捐资。由于前来参加清明会,携带、保管现金都不安全,所以今天并不进行捐款。各宗支、各大房回去后专题进行捐款活动,按上面捐款方法运作。我们将在一定时段(如:每一个月)发布捐款进度,公布已收到捐款的名单、金额。适时开会研究工作进展,确定开工时间等。收到金额达到建设经费70%时,可以动工兴建。最快可望在2015年适时举行隆重的竣工落成典礼,编印、发放《永镇山傅氏宗祠文物恢复重建纪念册》。

最后,祝全体宗亲身体健康,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节日愉快!预祝祠堂建设圆满成功!

叙永--古蔺傅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叙永县永镇山傅氏宗祠管理领导组组长 傅强明

二零一四年清明节

李氏宗祠重建碑文范文

缪氏宗祠对联

荣氏宗祠对联

阙氏宗祠对联

龚氏宗祠的对联

隗氏宗祠的对联

巢氏宗祠的对联

郜氏宗祠的对联

储氏宗祠的对联

重建捐款倡议书

重建宝应刁氏宗祠的倡议书(集锦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重建宝应刁氏宗祠的倡议书,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