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跨音风扇气动设计体系流动模型改进探讨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然后呢一起走吧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超/跨音风扇气动设计体系流动模型改进探讨(共含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然后呢一起走吧”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超/跨音风扇气动设计体系流动模型改进探讨

篇1:超/跨音风扇气动设计体系流动模型改进探讨

超/跨音风扇气动设计体系有关流动模型改进探讨

当前超/跨音风扇准三维气动设计体系中,二维气动设计与三维流场分析在模型上不匹配.为加强二者之间的关联,提出了气动设计体系三角形概念.作为其实现方法的一部分,提出了内部气流脱轨角及其偏差作为定量指标,以对设计流场进行评价,并对下一轮设计进行指导.根据有限算例,探讨了内部以气流脱轨角及其偏差作为定量准则的可能性.

作 者:赵拥军 邢秀清 周盛 Zhao Yongjun Xing Xiuqing Zhou Sheng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刊 名:航空动力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EROSPACE POWER 年,卷(期): 14(1) 分类号:V211 关键词:跨音速流动   风扇   气动特性   模型  

篇2:对当前跨音风扇气动设计体系中损失系数和堵塞系数的关联分析

对当前跨音风扇气动设计体系中损失系数和堵塞系数的关联分析

现有设计体系中对于损失系数主要是由实验和经验来确定.通流气动设计需计入叶片槽道内的附面层堵塞,反映附面层堵塞影响的堵塞系数也是依经验给定.本文对多台风扇设计进行分析后,发现现有的`设计体系中损失系数和附面层堵塞系数之间彼此孤立,且不够协调,而事实上,两者是紧密相关的,体现在物理上就是损失和开式分离流之间的关系.本文在分析现有设计体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工程模型,把两者关联了起来,并给出了算例分析,且从算例结果中可以看到现有设计体系中单转子效率远大于级效率的原因之一.

作 者:邢秀清 周盛 张健 Xing Xiuqing Zhou Sheng Zhang Jian  作者单位:邢秀清,周盛,Xing Xiuqing,Zhou Sheng(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张健,Zhang Jian(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624所)

刊 名:航空动力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EROSPACE POWER 年,卷(期):1999 14(1) 分类号:V211 关键词:跨音速   风扇   叶栅   气动特性   分离流动   损失系数  

篇3:高负荷跨音压气机转子ATS-3气动设计

高负荷跨音压气机转子ATS-3气动设计

ATS-3的设计工作是在已有的设计较为成功的风扇压气机ATS-2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的优化,主要是想提高失速裕度,也为高负荷、高压比跨声速压气机的设计提供更为直接、有用的'设计数据.优化设计的重点是在根部应用可控扩散叶型的思想进行二维反问题优化、并对整体的安装角进行调整.其特性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ATS-3较ATS-2有更大的失速域度,效率有所提高,但设计点的压比和流量略微有所降低.

作 者:李泯江 祁t 邓宝洋 敬荣强 桂幸民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系,北京,100083 刊 名:航空动力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EROSPACE POWER 年,卷(期):2002 17(2) 分类号:V231.3 关键词:气动设计   跨声速压气机   数值模拟  

跨超、高超声速风洞模型动导数试验技术研究

超/跨音风扇气动设计体系流动模型改进探讨(精选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超/跨音风扇气动设计体系流动模型改进探讨,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HOT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