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营销哲理的小故事精选(共含5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thomas”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美国穿越大西洋底的一根电报电缆因破损需要更换,一位不起眼的珠宝店老板买下了这根报废的电缆。很多人都为老板的举动而吃惊,认为他一定是疯了。
这个老板雇人将电缆剪成一小截,一小截的,然后在上面装饰一番,当作纪念品出售。
结果,人们得知是曾埋在大西洋底的纪念物,纷纷蜂拥而至,前来购买。这个老板很快就大赚了一大笔。
感悟:财富就装在你的脑子里,只要你肯去发掘,它便会像泉水一样的不停地涌出来。
从美国华尔街引发的金融海啸正在演变为全球经济危机。现在在曼哈顿岛上,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中国人有钱,中国人能救全世界。我从纽约回北京时,临上飞机前,遇到一咖啡厅,进去买几瓶水。售货的小伙子说:你们是中国人,真好,你们有钱,世界等你们来拯救呢。我说:这次买水已经花了10元钱了。我想,他们都认为中国人有钱,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幻想着中国是世界的大救星。等我下飞机走出首都机场,在去停车场的电梯上听到了一段对话。一位做煤炭运输的说,煤炭的运价从130元/吨降到了40元/吨,还没有煤炭可运。另一位说:去年我们公司赚了240万元,今年差不多亏240万元。这就是美国人幻想的大救星———中国的市场和经济真实情况。
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绕着地球转,总是质量小的绕着质量大的转。在经济体上中国是地球,美国就是太阳。美国出了问题,中国不可能不被波及,更不可能美国绕着中国转,中国还没有这么大的实力。在国内也是同样的道理,中国的城市是地球的话,中国的农村就是月亮。城市的经济和市场出了问题不可能靠农村来救,就如同太阳地球不会绕着月亮转一样。
一定不能过分乐观,要把困难想足。解决困难的办法是什么?几乎全世界的政府都去拿钱救市,每个政府拿出的钱都是天文数字。但是,从古到今任何政府都不会创造一分钱的社会财富,也不会缴纳一分钱的税。社会财富和财政、税收的增加都是靠企业、靠劳动者创造的。政府花的钱从哪里来?只有两条路:一条路是发国债,向别人、别的国家去借。另一条路是印发钱,现在科技发达了,无纸化都不用印刷了,只要央行行长说发多少就是多少,造成的结果只能是通货膨胀,手中的钱越来越不值钱。正如巴菲特在前天给《纽约时报》的文章中所说的:“今天,拥有现金是一项可怕的长期资产,没有任何回报且肯定会贬值。”美国情况如此,中国情况也不例外。在这种情况,我们的出路是什么?
要面向中国市场,不要再把市场定位在为世界500强服务,为世界超级品牌服务。这些公司在经济危机前就是很小的市场份额,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流,经济危机之后更是如此。在未来几个月时间,我们看到下滑最快的一定是这样的企业。只有把根扎在中国的市场上才是最安全的。
不能去购买那些随着科技进步变成海量的资源和企业,如互联网的带宽、运算能力等等,这些今天看来值钱的东西,随着科技的进步明天就会一文不值。尽管人们需要它,离不开它,但这些企业很难赚到钱。就像人们一分钟也离不开空气,但没有人开一个销售空气的公司是一样的道理。相反,应该买资源稀缺但大家越来越需要的资源。
在中国的未来,诚实成为最宝贵的资源。诚实不是语言,是行动。在过去十年时间,由于市场中的不诚实,摧毁了电影行业,摧毁了音乐行业,摧毁了软件行业。在偌大一个中国市场上,电影、音乐、软件行业一年营业额不及房地产行业一座楼的销售收入。服装行业、电子产品行业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和技术,沦落成为替人加工赚点手工费的可怜地步。不诚实正在打击着的是食品行业、医药行业、奶制品行业……有位房地产商想出一个奇怪的点子,买房子送奶牛,自己挤奶喝,真是社会的倒退啊。今天早上看CCTV的节目,微软要举行一次打击盗版活动,使用盗版软件会间隔地出现黑屏。CCTV采访到的好几位年轻人竟然反对打击盗版,理由是正版价格太贵。小偷都可以光明正大地在CCTV说自己就是小偷时,可以看出我们所处的环境诚信是多么缺乏。
媒体还会有许多经济上的坏消息报道出来。其实现在公布的统计数据并不代表眼下的情况,它是几个月前、半年前,甚至一年前的情况(如房地产行业)。但我非常喜欢巴菲特的一句名言:“坏消息是投资者最好的朋友”。这句话说出了投资的真谛。
犹太商人沙米尔,移民到澳大利亚经商。到了墨尔本,他就干起了他的老本行,开了一家食品店。而和他相对的,是一个叫安东尼的意大利人开的食品店。于是,两家食品店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安东尼眼看新的竞争对手出现,感到很恐慌,他沉思了很久,只有用降价这一招了,便在自家门前立了一块木板,上面写道:“火腿,每磅只卖5 毛钱。”
不想沙米尔也马上在店门前立起木板,上面写道:“每磅4 毛钱。”
安东尼见沙米尔如此,一赌气,立即将价格改为:“火腿,每磅只卖3 毛5 分钱。”这样一来,价格已降到了成本以下。
想不到,沙米尔更离谱,把价钱改写成:“每磅只卖3 毛钱。”
几天下来,安东尼有点沉不住气了。他气冲冲地跑到沙米尔的店里,以经商老手的口气大吼道:“小子,有你这样卖火腿的吗?这样疯狂地降价,知道会引来什么后果吗?咱俩都得破产!”
沙米尔却笑了:“什么‘咱俩’呀!我看只有你会破产。板子上写的三毛钱一磅,连我都不知道是指什么东西哩!我的食品店压根儿就没有什么火腿呀。”
安东尼这才发觉自己上了大当,知道遇上了真正的竞争对手,他禁不住叫苦连天。
感悟:竞争不但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智慧的人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人花大钱买了一片土地,却发现自己上当了,自己买了一片毫无生机的土地。原来这片土地上只适合胡杨树和蝎子的生长。
经过一番懊悔后,他痛定思痛,决心把这片土地改变。于是他着眼于这里到处都是的蝎子,这是最有利的条件。
多年后,这里成为全国最大最著名的养蝎基地,同时拥有专门加工提取蝎毒和生产蝎子罐头的工厂。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感悟:任何人都不具备完全理想的条件和资源,我们唯一能够抓住的就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把眼前的不利因素巧妙地转化为有利因素,甚至把缺陷也做成“特点”。成功,其实很简单。
兄弟二人开了一家时装店,他们对待顾客非常热情。
每天都是哥哥在店里向顾客推销,而弟弟则坐在里间。这兄弟俩都有些“聋”,经常听错话。
一天上午,店里来了一位顾客。哥哥热情地接待他,反复向他介绍某件衣服是如何的物美价廉,穿在顾客身上是多么的得体和漂亮。经过一番劝说,顾客总会无可奈何地问这件衣服多少钱?
这时,“耳聋”的哥哥就会把手放在耳朵上问道:“你说什么?”
顾客会再次高声地问他:“这件衣服多少钱?”
“噢,你问多少钱啊?等我问一下老板。十分抱歉,我地耳朵不好。”于是哥哥转过身向里间地弟弟喊道:“老板,这套全毛的衣服怎么卖的?”
弟弟探出头看了看衣服,然后说:“那套嘛,72 美元。”
“多少?”哥哥像没听清的样子。
“72 美元。”弟弟提高了音量。
哥哥回过身来微笑着向顾客说:“先生,42 美元一套。”
顾客赶紧掏钱买下了这套便宜的衣服,溜之大吉。
其实,哥俩一点也不聋。
感悟:勇于开拓自己的思维,抓住对方的心理,用谋略让之臣服。
★ 营销小故事
★ 哲理小故事
★ 17个哲理小故事
★ 中学生哲理小故事
★ 美文哲理小故事
★ 短篇哲理小故事
★ 哲理励志小故事
★ 哲理小故事短篇
★ 哲理童话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