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用字母表示数》(共含9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姥姥”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数
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用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
2、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能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优点,渗透符号化思想。
教学设计:
一、教学例1:
小东比小华大3岁。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可以得出:
1、观察岁数的变化,思考:
小华10岁时,小东的岁数:( )
小华20岁时,小东的岁数:( )
小华a岁时,小东的岁数:( )
2、分析:
“a+3”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小东比小华大3岁
也可以表示小华的岁数。
当a=1、2、3、4……时,就可以知道小东是几岁。
3、思考:
如果用字母a表示小东的岁数,那么小华的岁数就是( )。
二、教学例2:
1、观察钱数的变化,思考:
当数量是7.5千克时,总价是多少:( )
当数量是X千克时,总价是多少:( )
2、分析:
“2.1×X”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
3小结:
这些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
三、试一试:
1、学生审题理解题意。
2、前后四个同学相互说一说解题思路。
3、抽组说一说解题思路。
4、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校对。
四、课堂练习:
1、2、7
五、作业:
1、课本:
3、4、5、6
2、《作业本》一页
用字母表示数
1、填空
(1)爸爸今年a岁,比小明大b岁,小明今年( )岁。
(2)比x的3倍多12的数是( )
(3)a的5倍比a多( )
(4)王师傅a天做了b个零件,平均每天做( )个零件。
(5)用a元买了单价是1.2元的黄瓜3.5千克,应找回( )元。
(6)苹果每千克a元,梨每千克b元,各买m千克。(a>b)
①am表示( )。
②bm表示( )。
③(a+b)m表示( )。
④(a-b)m表示( )。
2、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1)8个a的和。
(2)m与7的积。
(3)比b的5倍多9。
(4)比x的10倍少6.8。
(5)x与比b多5的数相乘。
(6)a与b的4.5倍的差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用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
2、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能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优点,渗透符号化思想。
教学设计:
一、教学例1:
小东比小华大3岁。
根据这个条件,我们可以得出:
1、观察岁数的变化,思考:
小华10岁时,小东的岁数:( )
小华20岁时,小东的岁数:( )
小华a岁时,小东的`岁数:( )
2、分析:
“a+3”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小东比小华大3岁
也可以表示小华的岁数。
当a=1、2、3、4……时,就可以知道小东是几岁。
3、思考:
如果用字母a表示小东的岁数,那么小华的岁数就是( )。
二、教学例2:
1、观察钱数的变化,思考:
当数量是7.5千克时,总价是多少:( )
当数量是X千克时,总价是多少:( )
2、分析:
“2.1×X”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
3小结:
这些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
三、试一试:
1、学生审题理解题意。
2、前后四个同学相互说一说解题思路。
3、抽组说一说解题思路。
4、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校对。
四、课堂练习:
1、2、7
五、作业 :
1、课本:
3、4、5、6
2、《作业 本》一页
一、说教材:
用字母表示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3单元的教学内容。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用字母表示数的计算公式和运算律,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也已经比较熟悉,这些都是学生理解本单元所学知识的重要基础。同时本单元知识又是学生进入代数知识学习的入门知识,是学习方程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理解用字母可以表示数,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初步学习用代数符号语言进行表述交流。
2、经历把简单的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发展符号感。
3、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代数符号表示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概括性和简洁性,从而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含义,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
1、感悟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是属于“程序性知识”,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建构主义教学策略,具体实施方法是情境体验法。即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去感受,去探索,去应用,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2、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方法属于“陈述性知识”,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采用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方式,由学生自学简写规则,然后在运用中加强理解与认识。
学习方式多样:观察,比较,思考,交流,概括,应用与反思等加深对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的理解。
四、说教学教学设计理念
1 让学生自己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本节课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所有含有字母的式子都让学生自己写出来。每个例题都为学生写式子留出了空位。可以说,没有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是教材告诉学生的。怎样才能使学生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呢?我采取了两个策略。
(1) 直观形象地显示数量关系。第1道例题我用奥运纪念邮票为素材,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会数学内容,理解数量关系。买一套纪念邮票就有6枚,买两套就有2*6枚,同时课件出示相应的套数,让学生明白了买几套就有几个6枚。为学生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创造了条件。
(2) 从列出的算式类推。在例1的教学中,先列出一些算式,接着再写含有字母的式子就容易了。先写买2套、3套、4套拥有邮票的数量是2×6、3×6、4×6,学生很容易类推出买a套拥有邮票的数量是a×6。让学生经历自己写出含有字母式子的过程有三个作用: 一是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在写式子的时候自觉感受其含义;三是初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是解决问题的需要,也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2 让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
(1) 体会用字母能代表一大批具体的数,含有字母的式子能概括地表示数量关系。第一道例题在写出式子a×6以后,提示学生想一想这里的a可以表示哪些数。学生最先想到的是如果继续买,a可以表示5、6、7……接着又会想到a也可以表示已经买过的1、2、3、4,于是得到a可以表示1、2、3、4……无数多个自然数。尽管在其他的例题里教材没有这样的问题,教学中我仍然提出来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多次进行这样的从部分到全体的联想,学生就能体会到字母表示数具有概括性的特征。
(2) 体会用字母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这时含有字母的式子就有一个确定的值。第二道例题写出表示射击队人数的式子16+x,并知道这里的x也可以表示许多个数之后,让学生计算当x=10时射击队的人数。学生又经历了从概括到具体的认识过程,体会到含有字母的式子当字母有确定的值时,式子的值也确定了。
(3) 体会用字母表示公式便于表达、易于记忆。例3教学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以正方形的周长为例,学生都会先想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是边长乘4,并以此写出C=a×4。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字母公式比文字表达简便。在写出字母公式S=vt以后,学生乐意用这个公式代替“路程等于速度乘时间”,这正是体会了字母公式方便后的自觉选择。
3 让学生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书写规定。
字母与数相乘、字母与字母相乘的时候,有一些书写上的规定应该遵守,主要有三条:第一,数与字母相乘时的乘号还可以写成小圆点,通常都省去不写,但数必须写在字母的前面。如a×4通常写成4a。第二,字母与字母之间的乘号,也可以写成小圆点,通常也省去不写。如x×y通常写成xy。第三,两个相同的字母相乘,可以写成平方的形式。如a×a可以写成a2。
在全课小结后出示“你知道吗”,介绍著名数学家韦达。最后通过联系实际的思考题,让学生在较复杂的问题里用字母表示数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目标 :
知识技能目标: 知道字母能表示什么,能用字母表示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优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
情感与态度目标:在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美的同时,体会到合作与成功的快乐,由此激发其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和探索勇气。
本课重点:用字母表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
本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意义,从中体会它的优越性,但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没有具体数字的数量,因此把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
一、
师:同学们,我们来轻松一下好吗?(课件反复播放ABC英文歌曲。学生跟着唱)
师:刚才的唱的内容是什么?(英文字母歌)
师:谁能来说说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字母? (生答)
师:是呀,字母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广泛的应用,刚才所说,在音乐简谱中它表示音高,在车牌号上可以表示一个地区……同样,在数学学习中也常常用字母来表示数量,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二、
1、师:瞧大屏幕,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盒子,一个装着乒乓球,另一个装着羽毛球。又知道“羽毛球比乒乓球多3个”,问:你来猜猜看,盒子里的羽毛球和乒乓球各有几个?
(课件出示两个分别写着“羽毛球”和“乒乓球”的盒子再出示“已知羽毛球比乒乓球多3个”这个条件。)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填表)
乒乓球个数
羽毛球个数
师:我们已经猜出了5种可能性,还有其他可能吗?(有)那我们用省略号来表示剩下的可能性,好吗?
师:如果我们刚才继续猜下去,这两种球的个数能猜得完吗?那可怎么办?谁能够想出一个简单的法子来表示呢?
生汇报,师板书。如:乒乓球:a 羽毛球:a+3
还可以怎样表示? 羽毛球:a 乒乓球: a-3
师:请同学们思考:a+3中,a 表示什么?a+3 表示哪一个量?
a-3 中,a 表示什么?a-3 表示哪一个量?
当a=3、8……时,羽毛球分别是几个?
师结合板书,小结:看来,除了用一个字母表示数量外,我们还可以
用什么方法来表示数量 (含有字母的式子)
2、那咱们试试看,
一箱苹果重10千克,吃了a千克,现在还有多少千克?
一只足球35元,买x 只,应付多少元?
商店运到g台彩电,总价7200元,每台彩电多少元?
周二温度由26C下降tC后是几摄氏度?
3、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师:一个字母只能表示数量,而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但能表示出数量,而且能表示出数量关系。
独立思考:如果我们用A表示乒乓球的个数,用下面的式子分别表示排球、足球、篮球的个数,你能看得出乒乓球个数与这几种球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课件出示:A-5 6A A÷2
师小结:看来,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出数量关系,的确作用很大。
三、尝试解题,自主归纳
1、师:我们就用刚刚学的本领,到超市里去逛逛吧!(课件出示超市情景,镜头特写一些物品的.单价)
师:每位同学先一样自己最喜欢的食品。
(师下发购物单、生自主进行)
购物单
名 称
单 价
数 量
总 价(列式计算)
2、交流:
师:(可以投影一些同学的购物单)你买了什么?还有谁也买了?看这些买()的情况,这些量中,什么变?什么没有变?你能买()的总价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吗?
师:可以用你喜欢的来表示。(……)
师:那么,买()的购物单我们也用不着一张张地看了,谁能用一个算式反咱们全班买()的总价表示出来?表示什么意思?
(生可能会讲同一个字母)
师作补充:一般来讲,在同一个问题里,不同的量要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
这些字母可以是哪些数呢?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用a、b、c、d……任何一个字母来表示数,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某些特定的量常常用特定的字母来表示,如v用来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s表示路程,而在求面积时,s又用来表示面积。
四、激发情感,升华新知
1、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
2、大家的收获真不小!但如果能很快地解决下面的几个问题的话,陈老师相信大家一定会收获更大!
课件出示练习题:
(一)口答:(1)一辆公共汽车上有46名乘客,在西门站下去A名,
又上来B名,这时,汽车上有( )名乘客。
(2)A的5倍减去4.8的差表示为( )
(3)张师傅每天做A个零件,李师傅每天比张师傅多做8个,
李师傅5天共做()个零件。
(二)师:上星期,我们齐贤镇举行了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镇校五年级6个班
组成一支代表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支代表队参加比赛的人数是这样的:(出示课件)
师:从屏幕上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想想看还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其他相关的信息吗?可以小组合作完成,看哪组写得快,写得多。
(三)玩一个数青蛙的游戏,好吗?
(课件播放)1只蛤蟆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
2只蛤蟆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
3只蛤蟆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
……
师:你还能继续往下唱吗?能用咱们今天的知识解决它吗?
(n 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n声扑通跳下水。
(四)挑战性问题。
师:最后,我们再看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这个问题,同学们课后解决。
在某地,人们发现蟋蟀叫的次数与温度有如下的近似关系:用蟋蟀1分钟收的次数除以7,然后再加上3,就近似地得到该地当时的温度(℃)。
(1)用字母表示该地当时的温度;
(2)当蟋蟀1分钟叫的次数分别是84、105和140时,该地当时的温度约是多少?
一、教材分析:
《用字母表示数》是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的起始课,是从算术到代数的重要转折点,是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开端,是学习“简易方程”的基础,更是今后初中代数知识的基础,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符号化思想,将使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产生一次质的飞跃。它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刚开始接触该知识点感觉有些难。如何更好地既依据教材,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创设富有思考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主动建构,体验过程,获取新知,落实“四基”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分析
1.学生有学习新知的知识基础,如:学习了字母,学过四则运算以及常见的数量关系。
2.学生知道字母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名称缩写等。
3.学生的困难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抽象化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符号化思想。
三、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并懂得简单的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含义。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探索活动,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重要意义,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用字母表示数”是小学生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开始。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教材通过简单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初步理解用字母可以表示数的必要性,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抽象概括过程,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不断加深对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的理解,逐步发展符号感。
学生分析:本课内容比较抽象、枯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提供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感兴趣,富有思考性的内容入手,让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建立字母存在的作用,渗透符号化的思想,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是一种需要。再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进一步了解了字母可以表示数和计算公式。在课堂中要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交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并会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或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简单关系。
过程与方法: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用字母表示数的数学意义及实用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用数学符号表示生活中常见数量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或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简单关系。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用字母表示数或简单的数量关系。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
1、感悟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是属于“程序性知识”,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建构主义教学策略,具体实施方法是情境体验法。即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去感受,去探索,去应用,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2、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方法属于“陈述性知识”,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采用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方式,由学生自学简写规则,然后在运用中加强理解与认识。
学习方式多样:观察,比较,思考,交流,概括,应用与反思等加深对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的理解。
四、说教学设计过程
本节课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所有含有字母的式子都让学生自己写出来。每个例题都为学生写式子留出了空位。可以说,没有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是教材告诉学生的。
本节课分为4个环节组织教学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对整节课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让学生怀着良好的心情和好奇心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在这个环节中不是让学生懂得怎样用字母表示数,而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表示?让他们体会到符号化的语言在应用中是多么的重要,所以课堂上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先通过扑克牌玩24点,和按规律填数,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字母可以表示数,并在一定的情境中,字母表示的是特定的数。(出示6、10、7、A)
接着让学生回忆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碰到过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吗?根据学生的学习经验能说出一些运算定律来,追问学生运算定律所表示的意思,引导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探究数学知识中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环节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学会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或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简单关系,是本课的重点。新课标指出: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这一环节,我预设四个活动,层层推进,一个活动就是一个不同层次的体验。
(一)、活动探究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例一:小棒摆三角形
1. 请大家看屏幕,学生动手摆这样的三角形。一个三角形用几根小棒?我们可以用什么算式表示?
2. 摆两个三角形用小棒根数用算式表示什么?3个呢?4个呢?如果像这样一直摆下去,后面的算式你会说吗?(请你自己说一说)
3.让学生在说式子的过程中,认识到用一个算式来表示摆三角形小棒根数的局限性。
4. 说不完我们可以怎么办?用省略号来表示
5、还可以怎么办?引导学生用一个式子来概括我们要说的所有式子?(同桌商量)
6.根据学生说,板书a×3,提问3表示什么?a表示什么?a表示个数,那么它可以表示哪些数呢?能不能是小数、分数呢?为什么?用字母表示这样的算式有什么好处?
提问:用字母b表示三角形的个数,所用小棒根数可以怎样表示?
7.小结:看来这字母表示数真好,使问题既简单又明确。同时字母表示数是有一定范围的。用字母不仅可以表示特定的数,更重要、更优越的是用字母还可以表示变化的数。
【设计目的】:引导每个学生操作、实践、总结、归纳,经历探索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这是认识事物规律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这种方法,对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
(二)感受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例二、书本例题,体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必要性及优越性。体会用字母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这时含有字母的式子就有一个确定的值。第二道例题写出表示合唱队人数的式子24+x,并知道这里的x也可以表示许多个数之后,让学生计算当x=10时射击队的人数。学生又经历了从概括到具体的认识过程,体会到含有字母的式子当字母有确定的值时,式子的值也确定了。
(三) 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例三(1)正方形:正方形边长用字母a表示。请同学们用字母公式来表示正方形的周长c与面积s。
【设计目的】:通过回忆正方形的周长及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在数学中的实际运用。让学生经历了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紧密相连。
(2)自学课本内容,含有字母的式子在运算算式里怎样书写。教师讲解并提出注意点。
【设计目的】: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体验做数学的乐趣“送给学生一个信任,学生会还你一个奇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只不过是课堂的组织者,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指导就行,给学生充足的观察时间,想象空间,表达的机会,尊重学生的意见,不搞一锤定音。接着通过小练习来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接着用省略乘号的形式写出两个字母公式。整个环节都让学生具体情境中反复感悟字母表示数的不同取值范围,促进学生对学母表示不确定的数的理解,而且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突破难点。
接着通过一些练习,来巩固检验一下刚才所学的掌握程度。
环节三:趣味应用,综合提高。
在这个环节中我注重练习设计的趣味性与层次性。激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达到巩固深化的目的,共设计了三道相关练习题。
1、书本想想做做第四题。
2、书本想想做做第5题。
3、音乐广场(听儿歌数青蛙)
让学生自由的读读数青蛙的儿歌,并试着编编4只、5只……青蛙的儿歌,说说从中你发现了青蛙眼睛的只数、腿的条数、嘴的张数与青蛙的只数有什么关系。
师引导学生思考,当青蛙的只数是n只时,怎样表示眼睛的只数和腿的条数。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和探索勇气。
环节四:全课总结,纵深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说说你对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疑惑?有什么收获?
【设计目的】:通过反思小结,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重要意义,加深符号感。本课小结从内容、应用,获取知识的途径等几个方面展开,既有知识的总结,又有方法的提炼,这样对于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意识是有很大的促进的。
了解历史,介绍代数之父—韦达的知识,把课堂向纵深延伸。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
教学内容: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2、通过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及应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
1、拾金不昧是我们当代少年的一项优良品质,在我们学校里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好人好事。今天,学校广播室就播出了这样一则消息。
媒体出示:失物招领
四年级1班的小明同学在操场上拾到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x元,请失主到大队部认领。
2、听了这则失物招领,大家有什么想问的吗?
3、那你们猜一猜这个字母x可能表示多少元?
4、大家猜得都很有道理,那么为什么老师没有直接把人民币的总数公开呢?
5、大家想一想,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我们也用到用字母表示数的?
6、我们常常需要用字母来表示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初步探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第一环节
1、出示儿歌。谁还记得我们在学习乘法口诀时,学过的有关于青蛙的儿歌。
2、根据学生的回忆出示: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
3、你们知道这首儿歌在讲述什么?
(青蛙的只数与它的嘴巴数、眼睛数和腿数之间的关系。)
第二环节
4、好,我们先来研究青蛙数与它的.嘴巴数之间的关系。大家都知道1只青蛙1张嘴,2只青蛙就有2张嘴,3只青蛙呢?说的完吗?既然说不完,也写不完,大家说该怎样表示更好呢?
5、怎样用字母表示?
6、通常情况下,当我们不知道数是几时,可以用字母n表示。所以我么可以说n只青蛙n张嘴。
7、我们能不能说n只青蛙a张嘴?为什么?(强调字母必须是相同的)
8、刚才,同学们真了不起,能用字母表示青蛙数和它的嘴巴数之间的关系,那你们能不能也用字母来表示青蛙数与它的眼睛数和腿数之间的关系呢?
第三环节
9、1只青蛙有几只眼睛,用算式怎样表示?(1×2);2只青蛙有几只眼睛?怎样算?(2×2);3只青蛙呢?……依次板书。写的完吗?怎样用字母表示?(n×2)
10、为什么用n×2表示?(因为青蛙的眼睛数是青蛙只数的2倍)所以n×2可以表示青蛙的眼睛数和青蛙只数的关系(板书)。
11、谁来说一说这里的n×2表示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n×2有两层含义:表示青蛙的眼睛数和青蛙只数的关系,而它的结果则表示青蛙的眼睛数。
12、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
第四环节
13、我们来看看青蛙数与腿数的关系该怎样表示?(n×4)为什么?
14、n×4表示什么?表示青蛙的腿数和青蛙只数的关系,而它的结果则表示青蛙的腿数。
15、回过头来看这首儿歌,我们可以用一句什么话来概括?
(n只青蛙,n张嘴,n×2只眼睛,n×4条腿)
16、真好,大家的概括能力真强,这么多的情况,我们可以用含有字母式子的一句话来表示。请同学们想一想,用字母表示数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及数量关系,有什么好处?
(比较简便,使人一目了然)
17、这就是用字母表示数的魅力!
(二)继续探讨,深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第一环节
1、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猜一猜游戏,好吗?
出示:高老师比你们大23岁。谁知道高老师今年几岁?
2、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3、要知道高老师今年几岁,根据条件必须先知道什么(你们今年几岁)?大家基本上今年是12岁,所以高老师今年几岁?那么明年呢?后年呢?依次完成下表。
4、下面的例子还多不多?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年龄每年都会在变)
5、你们的年龄在变,老师的岁数也一直在变,那谁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出老师的岁数呢?
6、(b23)表示什么意思?B可以是哪些数字?
7、如果我想用字母m表示高老师的岁数,谁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同学们的岁数?表示什么意思?
第二环节
8、学生自学书上例2
问题:v表示什么?t表示什么?v×t表示什么?
第三环节
9、看来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那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之间关系,它的结果还可以表示某个数量。
三、尝试练习
1.在里填入适当的式子。
(1)小英买铅笔用去a元,买练习本用去0.42元,一共用去()元。
(2)一辆汽车的速度是70千米/时,它行t小时共行了()千米。
(3)一个乒乓球的价钱是a元,买n个乒乓球应付()元。
(4)一只足球a元,一只篮球b元,买3只足球和1只篮球共付()元。
(5)白兔比黑兔少6只。如果用字母m表示黑兔的只数,则白兔的只数是()只;如果用字母a表示白兔的只数,则黑兔的只数是()只。
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a与b的和
(2)x的5倍
(3)比b少c的数
四、探究简便写法
1、最后,让我们一起再学习含有字母的式子的简便写法。自学书上70页。
2、思考问题。
(1)在什么情况下,运算符号可以省略?
(2)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时,书写上有什么规定?
(3)当1与字母相乘时,书写上有什么规定?
(同时强调数和字母相乘的写法和注意点:数和字母相乘,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或用“.”来代替。数和字母相乘,在省略乘号时,要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3、练习简便算法,把尝试练习中的练习改成简便算法。
五、拓展应用: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应用字母来表示数,实际上,用字母表示数在生活上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请看:
联通网手机每月缴交费用规定如下:每月固定月租费10.00元,每分钟通话费0.20元。小张这个月手机通话时间为a分钟,他这个月应缴交手机费多少元?
六、共同小结,教师赠言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都很棒!最后老师想送大家一句话。A=X+Y+Z,这是近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成功的秘决时写下的一个公式。他解释道: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
老师把这个公式送给同学们,希望同学们能在这个公式中得到启发,刻苦努力,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你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彼岸。
一、善于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如,谢老师以学生和自己的年龄关系导入课题,用青蛙儿歌深入课题等,这一系列学生所熟悉的,蕴含数学内容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深深感受到“数学家在我们身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悟从而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积极性、有效性。
二、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谢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导入部分,教师的年龄先是用数字算式表示,通过谢老师的循循善诱,不断挖掘,学生出现了用含有字母、含有图形、含有汉字、含有符号等算式表示。整个过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自然舒畅。学生的潜能在不知不觉中被谢老师非常自然的挖掘得淋漓尽致。在后面的练习中也是如此。
三、善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本领
谢老师在整堂课中,尊重学生的元认知,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循循善诱,循序渐进,使学生的思维一次次被激活,个别学生有所飞跃。
如,数字算式向字母算式的过度,让待进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新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如,先是顺应学生的思维习惯,用字母a表示学生年龄,则老师的年龄为“a+13”。谢老师在后面创设了要求学生用字母b表示教师年龄,则学生的年龄为“b-13”。順逆结合,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如,练习中“两盒粉笔用2x表示,2x可以表示什么?”学生在谢老师的引导下,2x可以表示面积、体积、重量、单价等。很好的扩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渐渐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和高度的概括性。
四、善于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提升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如,教师与学生的年龄差、青蛙的只数与眼睛、腿数之间的倍数关系等很好地让学生理解用字母不仅仅可以表示数,还可以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很舒畅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展示世界最长寿老人的记录,让学生初步感知“在具体问题中,用字母表示数的范围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较好的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让学生的思维习惯更加缜密轻而易举地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注重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科学性和严谨性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谢老师以“导、学、练”相结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了很好的条件。如,有效的课题导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用字母表示学生的年龄和教师的年龄;层次分明,思维活跃的练习题等。相信老师们法眼如炬,在听课中和我有着同样的感受,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展开细说。
六、注重教学细节,彰显严谨教学风格
所谓“细”者,小也;“节”者,单位或要点也;“细节”也就是很细小的要点。如,谢老师课中连一个运算符号都不忍心落下,知识点讲解的清澈明了,学生自然是学友所获:2×a=2*a=2a
如,一个学生在介绍青蛙腿数是青蛙(只数)的4倍不慎落了只数两字,谢老师也予以提醒。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在教学细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老师的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教师的精神风貌、治学态度等,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人格是对学生最无形最有力的教育。听了这节课,谢老师的教学魅力深深感染了我,相信老师们也有同感吧!
★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
★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