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6.25全国土地日的由来(共含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不可逆变性”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6.25全国土地日的由来
全国土地日,是每年6月25日。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并颁布我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土地关系的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为纪念这一天,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从1991年起,把每年的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的日期确定为全国土地日。“土地日”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个全国纪念宣传日。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
中文名 | 全国土地日 | 节日起源 | 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 |
别 称 | 土地日 | 节日活动 | 土地政策宣传 |
节日时间 | 6月25日(1991年之后) | 节日意义 | 珍惜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
节日类型 | 国家法定节日 | 设立机构 | 国务院 |
流行地区 | 中国 | 设定时间 | 1991年5月24日 |
基本国情
自然界形成的土地,在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它是人类生产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中国的农业3问题或者说粮食问题实际上就是土地问题,我国人均粮食产量是加拿大的1/5,人均棉花产量是美国的1/3;人均肉类是加拿大的1/4。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后备资源少。虽然我国现有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仅及世界人均1/3;耕地面积列世界第二位,而人均排在世界第六十七位。在这有限的耕地中,缺乏水源保证、干旱退化、水土流失、污染严重的耕地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后备资源2.01亿亩,其中可开垦成耕地的仅1.2亿亩。考虑到生态保护的要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受到严格限制,今后通过后备资源开发补充耕地十分有限。
截至10月31日,我国的耕地面积比上年度末又净减少了460.2万亩,已从18.31亿亩降至18.27亿亩。我国目前的人均耕地仅有1.39亩。这是国土资源部对全国(11月1日至月31日)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和逐级汇总的最新结果(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
据《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提供的测算数据,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的总潜力约合2.01亿亩。其中,土地整理补充耕地潜力约合9000万亩,占补充耕地总潜力的45%。“十五”期间,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全国补充耕地2140万亩,同期建设占用与灾害损毁耕地的面积为2022万亩。
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5)《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6)《土地复垦规定》
(7)《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
(8)《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
(9)《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
(10)《闲置土地管理办法》
(11)《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
(12)《报国务院批准的土地开发用地审查办法》
(13)《土地监察暂行规定》
(14)《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
(15)《土地资料公开查询办法》
(16)《土地调查条例》
6.25全国土地日小学生作文「精选」
亲爱的人类:
你们好,你们对我是再熟悉不过了。毕竟,在这个宇宙中,我极有可能是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孩子们,我是养育你们的母亲,你们却这样对我,在几亿年前,我有美丽的“长发”,美丽的“外衣”,上面有美丽的花纹:红花、绿草、白云、蓝天……你们就在这美丽的风景中诞生了。我看着你们成长,进步,你们一天天走向文明,我真高兴啊!
但是,你们渐渐地学会了伤害我。看!那片美丽的田野,因为城市拥挤,盖起了各式各样的楼房,从此,我又失去了一片绿色;你们看!那片茂盛的森林。因为你们的过度砍伐,变成了沙漠,从此,我又多了一片荒芜;你们看,那些可爱的动物经过你们的疯狂捕杀,濒临灭绝;你们再看,那晴朗的天空因为工厂冒出的浓烟,使它披上了一件黑色的丧衣;还有那清澈的小河,因为乱排污水,早就变得又黑又臭……
你们不知,你们也因此遭到报复,不是吗?光是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工业废气大量排放,就带给你们众多祸患:气候变暖导致的干旱、洪水、暴风,臭氧层也已破裂,以及冷酸雨、霉雾、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无不频频向你们发威……至于是由紧张、煤炭缺乏、森林锐减等,也是你们自己造的孽吧?如今,我已经千疮百孔,满目疮痍,在呻吟,在哭泣,你们又有谁来同情我呢?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反思,或许我真的老了,或许我真的病了。我知道你们总在抱怨,抱怨空气越来越污浊,抱怨不能像以前那样清爽的乘凉了,抱怨我身上的营养不足以养活你们每个人……可是,我的心情,你们又怎能体会呢?我想问的是,如果你们不来救我,你们安身的家园将在哪里呢?我又凭什么帮助你们呢?
亲爱的人类们,你们实在该好好反省一下了。
爱你们的母亲:地球
那最后一寸绿地……
六(3)班 丁淑伟
鸟儿的家园是那蔚蓝的天空,鱼儿的家园是那清澈的大海,我们人类的家园是那辽阔富饶的土地。从前我们的家园是多么得美丽,可如今。。。。。。
鸟儿只能在灰蒙蒙的天空上吃力的飞翔,鱼儿只能在以发臭的海水里挣扎,人类虽有聪明的大脑,灵巧的双手,可也阻止不了荒漠化的进程,沙尘暴越过那片森林的遗址,肆无忌惮地向城市进军,当人们捂住口眼,想抵御这漫天的黄沙时,可曾想过为什么沙尘暴会肆无忌惮地席卷世界?也许人类不知道,这是我们自己种下的祸根。
一根根树木被锯断拉进工厂,做那给人类提供方便的一次性筷子,随着森林的灭亡,沙漠迅速占领了这片曾经的绿地。还有许多人,为了自生的利益,将那埋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毫无节制地开采,使大地的资源枯竭。还有人为了夺取战争的胜利,不顾后果地使用核武器、生化武器,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
正是因为这样,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的环境在恶化,人类的生存面临危机,,土地母亲对我们敲响了警钟:23%的耕地面积严重退化,四分之一的人类所患的疾病一环境恶化有关,三分之一的土地面临沙漠化,10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威胁。仅在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就达367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8%,全国平均每年还要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平方千米。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千米,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看完这组触目惊心的数据,你一定会更清楚的感受到保护土地的重要性,我们的祖辈们就知道“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孙耕“,如果你还不醒悟,那么很有可能,无需等到下一代,不久我们会无家可归。如果你已经醒悟了,那么请和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多植树造林,将无法降解的垃圾一定要入垃圾箱……处理好排除的污水及有害气体……在这,我呼吁有关部门和叔叔阿姨们,请你们把科学发展与保护土地同步进行。人们去善意的保护土地就等于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我们就会永远生活在多姿多彩的土地上。
土地是我们永远的根,如果没有土地,我们人类也将不复存在,希望大家能一起努力,让天更蓝,水更清,大地更美!
家乡的变迁
新疆五家渠一0一团子校四年级(2)班王逸譞
指导老师:李湘江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而土地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土地如同我们的母亲一般,哺育着一代代华夏儿女,孕育着古老的华夏文明。作为子孙的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保护我们的母亲,美化我们的母亲。
我,作为生活在五家渠这片土地上的小学生,目睹了家乡这几年的变化和人们思想意识的改变。我的家乡这几年变化惊人,特别突出的要数滨河公园了!
以前这里还是一条老龙河,这条河由于人们破坏环境变得奇臭无比,只要路过这里的`人们都会屏住呼吸飞快地跑开,凡是路过这里的人闻到这气味后都会有恶心想吐的症状。再看看水面,你会更惊讶,一层层垃圾堆积如小山,有塑料袋、水果皮、烂木框……全部都在其中,还有那墨绿色并泛起白色泡沫的水,令人作呕。每到夏天,近处的居民简直没法开窗透气,只要一开窗户,顿时臭气充斥房间,因此许多居民被迫搬家。
而如今,在五家渠市政府的关心、重视下,通过精心的规划设计,合理利用土地,在老龙河上游建成了滨河公园,这既不占用耕地,又美化了环境,真是两全其美。现在这里的景象可不一般了:
夏季,一走进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汪池水,池边建有两座相连的小亭子,亭边卧着两只乌龟,池的中央是一座环形小岛,一条由各种图案铺成的羊肠小道横贯小岛南北。两只小鹿在岛上悠闲地吃草、散步。
远远望去,是座连接水池两岸的“家乡水”假山。穿过假山,一座吊桥贯通东西,把小岛和东边景区连接。踏上吊桥立即令人心惊胆战:桥下是水,脚下是晃晃悠悠的木板。似乎稍有不慎就会落入水中。假若你用最快的速度向对岸跑去,那跑得越快脚下晃得越厉害,当你到达对岸时还心有余悸呢!但是只要你鼓足勇气冲了过去,眼前便豁然开朗——一片碧绿的草坪,草坪中间有三只仙鹤:一只引颈长鸣 ,似乎在呼唤空中翱翔的同伴;另一只翩翩起舞,像在向游人展示自己美丽的舞姿;最后一只在草地上轻轻漫步,悠闲自在。
滨河公园不止在夏季吸引游人,就是在寒冷的冬季,这里也是热闹非凡。
冬天,这里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池水形成了天然冰场,孩子们尽情地在这里玩耍,为清冷的季节增添了不少生机,甚至有些成人也加入到孩子们的队伍呢!
美丽的滨河公园现已成为我们五家渠人休闲的好去处。
在这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家乡发生了如此大的变迁,人们意识发生如此大的转变,我真为此感到高兴!我希望人们的素质越来越高,保护环境的意识也越来越强,那么我们生存的家园才会越来越美。
土 地 的 呼 唤
五家渠二中五年级四班 邓玟琪
辅导老师:晁英霞
树儿高了,那是汲取土地的营养;花儿香了,那是吸取了土地的甘饴;草儿绿了,那是来自土地的滋养。一片土地能创造满园的芬芳!一片土地能创造世间万物!
土地是人类的起源。一个个璀璨而辉煌的文明在土地依托下成长。我们的祖先热爱土地,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创造了五千年的文明。然而今天,当我们为自己创造的现代社会骄傲的同时,土地却向人类发出了警告。土地用他低沉的声音向我们呼唤:
“醒醒吧,人类-------” 这是土地妈妈的呼唤。沙漠正以惊人的速度吞噬着大片土地。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不见了,美丽富饶的鄂尔多斯大草原也不见了,它们都被沙漠无情地吞没了!据统计我国的沙漠面积和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超过149.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1/7还多!
“醒醒吧,人类-------” 这是土地妈妈的呼唤。城市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垃圾包围。垃圾侵占了大量的土地,还污染土地。现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些餐具、日用品、都是一次性的,他们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成为“白色污染”。这些塑料制品很难降解,污染着土地,使农作物减产。据调查每亩地若含塑料残膜3.9公斤,就可以让麦子减产9~16%,玉米减产11~23%。一节我们随手丢弃的废旧一号电池,能使1平方米土壤永久失去价值!
“醒醒吧,人类--------”这是土地妈妈的呼唤。如今,土地妈妈身上的植物越来越少,这都是因为人类乱砍乱伐。你可知道砍伐一棵树就能威胁土地妈妈的生命。由于乱砍树25%的哺乳动物面临死亡的威胁,12%的鸟类濒临灭绝,1/3的土地沙漠化。当一棵高大挺拔的大树倒下,当一片片树林消失,你可知道,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面临死亡的考验,你们的内心难道没有受到谴责么?近年来,发生了洪水、泥石流、地震……不都是土地对人类的惩罚吗?
“醒醒吧,人类--------”这是土地妈妈的呼唤。现在的水正在一点一滴的流失,你们还在浪费水吗?土地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你可曾知道有多少土地因为没有水而干裂。你知道吗?全球50%的江河水流减少。几十年一遇的干旱,都警告着人们不要浪费水资源!可是有些人用完水不关水龙头,有些人洗一件衣服要用好几盆水,人类醒悟吧,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人类后悔的眼泪!
“醒醒吧,人类--------” 这是土地妈妈的呼唤。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人们不惜以土地换金钱,修建工厂;随着房产开发热,非法占地现象日益严重;经济繁荣了,楼房高了,马路宽了,但这一切如果是以牺牲土地为代价的,那终将成为海市蜃楼!土壤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不是取之不绝,用之不尽的!
“但存方寸地, 留以子孙耕”。作为21世纪的我们应该保护好这片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不要让这片土地在我们手中消亡!
6月25日是第23个全国“土地日”,新田县国土局紧紧围绕“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的宣传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县委副书记王小波、邱烈飞等到场指导。
当天,国土局在中山广场、鸿大购物广场前、凯利宾馆前设立宣传台,悬挂宣传标语,播放广播,摆放宣传展板、图片,吸引了来来往往的群众驻足观看。该局干部职工向群众发放国土资源宣传手册,接受咨询,耐心为群众答疑解惑。就群众最关注的土地政策法规、农民建房、耕地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问题进行宣传。
该局还通过发送手机短信,组织宣传车在县城进行巡回播放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普及国土知识。广泛宣传落实节约优先战略、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做法和成效。
据统计,活动日当天,共发放资料15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余人,发送手机短信6000余条。
今年的6.25是第24个全国土地日。我县在县城中心广场开展了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副县长杜许堂出席宣传活动。
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设置了宣传咨询台,向过往行人发放宣传单和宣传册,广泛宣传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维护群众权益的理念,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珍惜土地、依法用地、节约用地的自觉性。
县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将深入持久开展宣传活动,强化全社会的土地保护意识,使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成为全县人民的共识。”
围绕“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的宣传主题,有重点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1、大力宣传国土资源的国策和政策法规,尤其是要结合我县的土地县情,大力宣讲土地新政,增强全社会的国土资源忧患意识。
2、深入宣传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大科学决策和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的重大意义,深入阐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
3、全面宣传土地使用制度改革20周年以来在坚守耕地红线,集约节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方面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4、强化宣传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推进耕地保护的政策和机制创新举措。
5、突出宣传国家实施土地督察的主要内容和手段,通过典型案件曝光,阐述违法违规用地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6、广泛宣传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各项政策措施,引导被征地农民依法反映和提出诉求。
7、侧重宣传我县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城镇国有土地二级市场清理整顿、土地整理开发复垦和基本农田保护等方面的成果和典型经验,以及全县、乡(镇)、村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中国土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在基层的普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