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24 短文(共含7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NMIXX杨幂”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 |
荔枝图序 白居易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山 市 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愈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暗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练习 一 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荔枝,看谁说得准确而简明。 二 找出并解释《山市》里表示时间的词语,再看看山市蜃景的变化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
24 短文两篇
24短文两篇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两篇课文条理清晰的特点。
3.读读背背,培养文言语感。
二、教学构思
在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在把握句意的基础上,进―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体会领悟其特色。
安排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有目的的进行复述训练。本课文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起学生兴趣
荔枝是人们爱吃的水果之一。历史上,杨贵妃为了吃到新鲜的荔枝,不远千里从广东快马加鞭运送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讽刺这一现象的。北宋著名诗人苏轼曾这样写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荔枝的鲜美可口。同学们都吃过荔枝吧?谁来介绍一下荔枝呢?(指名学生介绍荔枝并作评价。)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荔枝的文章。(板书课题,作者)
二、介绍作者作品
1.首先指名学生介绍作者,注意结合注释内容。
2.教师补充介绍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唐代大诗人。曾官居太子少傅,晚年自号香山居士。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
三、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标画疑难字词,注意停顿。
四、导读课文
1.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2.给下列加点的宇注音:
帷 盖 缯 绡 醴 酪
3.学生齐读课文。
4.理解有关重点词语、句子。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
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
大略如彼此,其实过之
命工吏图而书之
5.学生散读课文,教师随堂巡视,掌握自渎的情况,
6.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是一篇序言,作者写序的目的'是什么?
(2)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介绍了荔枝的哪些方面的情况?
7.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教师注意巡堂做个别指导。
五、研习新课
1.思考: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介绍了荔枝哪些方面的情况?请根据教师的提示,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或句子回答。
产地――
形状――
树叶――
花――
果实 ――
果实的具体情况:
朵――
核――
壳――
膜――
瓤肉――
浆液――
保鲜一
2.提问:本文是一篇序言,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序言呢?
明确: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者云。
3.指名学生复述课文。
要求:突出重点,条理清楚,准确地说出荔枝的基本特点。
六、学生齐读课文 ’
七、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明确:由外到内,如在介绍果实的具体情况时,先说朵,再依次说到壳、膜、瓤肉、浆液等;从整体到局部,如开头从树的形状依次说到树的叶、花、果实等。
2.本文的说明重点是什么?
明确:文章是以果实为说明重点,具体介绍了果实的内外形态及保鲜不易的特点,而其他内容如产地、树的形状等都是简略的一笔带过。
3.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主要是可以突出重点,且可以层次清楚的介绍荔枝。
此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掌握说明文的一些写作技巧,只要学生能够言之成理,答出要点即可,不必抠得太死。
4.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明确:作比较,如: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
打比方,如:瓤肉莹白如冰雪。
八、学生散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本文。
九、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24节气表
立春 02月03日 23:34:01 雨水 02月18日 19:31:16 惊蛰 03月05日 17:32:40
春分 03月20日 18:28:35 清明 04月04日 22:17:16 谷雨 04月20日 05:26:58
立夏 05月05日 15:30:59 小满 05月21日 04:30:53 芒种 06月05日 19:36:33
夏至 06月21日 12:24:06 小暑 07月07日 05:50:38 大暑 07月22日 23:15:18
立秋 08月07日 15:39:58 处暑 08月23日 06:20:09 白露 09月07日 18:38:34
秋分 09月23日 04:01:44 寒露 10月08日 10:22:05 霜降 10月23日 13:26:36
立冬 11月07日 13:37:45 小雪 11月22日 11:04:34 大雪 12月07日 06:32:35
冬至 12月22日 00:27:53 小寒 01月05日 11:55:42 大寒 01月20日 05:23:33
立春时间(202月3日 23:34 - 2017年2月18日 19:31)
阳历时刻:2017年2月3日 23:34:01
阴历日期:正月(小) 初七 星期五
2017年雨水时间(2017年2月18日 19:31 - 2017年3月5日 17:32)
阳历时刻:2017年2月18日 19:31:16
阴历日期:正月(小) 廿二 星期六
2017年惊蛰时间(2017年3月5日 17:32 - 2017年3月20日 18:28)
阳历时刻:2017年3月5日 17:32:40
阴历日期:二月(大) 初八 星期日
2017年春分时间(2017年3月20日 18:28 - 2017年4月4日 22:17)
阳历时刻:2017年3月20日 18:28:35
阴历日期:二月(大) 廿三 星期一
2017年清明时间(2017年4月4日 22:17 - 2017年4月20日 05:26)
阳历时刻:2017年4月4日 22:17:16
阴历日期:三月(小) 初八 星期二
2017年谷雨时间(2017年4月20日 05:26 - 2017年5月5日 15:30)
阳历时刻:2017年4月20日 5:26:58
阴历日期:三月(小) 廿四 星期四
2017年立夏时间(2017年5月5日 15:30 - 2017年5月21日 04:30)
阳历时刻:2017年5月5日 15:30:59
阴历日期:四月(大) 初十 星期五
2017年小满时间(2017年5月21日 04:30 - 2017年6月5日 19:36)
阳历时刻:2017年5月21日 4:30:53
阴历日期:四月(大) 廿六 星期日
2017年芒种时间(2017年6月5日 19:36 - 2017年6月21日 12:24)
阳历时刻:2017年6月5日 19:36:33
阴历日期:五月(小) 十一 星期一
2017年夏至时间(2017年6月21日 12:24 - 2017年7月7日 05:50)
阳历时刻:2017年6月21日 12:24:06
阴历日期:五月(小) 廿七 星期三
2017年小暑时间(2017年7月7日 05:50 - 2017年7月22日 23:15)
阳历时刻:2017年7月7日 5:50:38
阴历日期:六月(小) 十四 星期五
2017年大暑时间(2017年7月22日 23:15 - 2017年8月7日 15:39)
阳历时刻:2017年7月22日 23:15:18
阴历日期:六月(小) 廿九 星期六
2017年立秋时间(2017年8月7日 15:39 - 2017年8月23日 06:20)
阳历时刻:2017年8月7日 15:39:58
阴历日期:闰六月(大) 十六 星期一
2017年处暑时间(2017年8月23日 06:20 - 2017年9月7日 18:38)
阳历时刻:2017年8月23日 6:20:09
阴历日期:七月(小) 初二 星期三
2017年白露时间(2017年9月7日 18:38 - 2017年9月23日 04:01)
阳历时刻:2017年9月7日 18:38:34
阴历日期:七月(小) 十七 星期四
2017年秋分时间(2017年9月23日 04:01 - 2017年10月8日 10:22)
阳历时刻:2017年9月23日 4:01:44
阴历日期:八月(大) 初四 星期六
2017年寒露时间(2017年10月8日 10:22 - 2017年10月23日 13:26)
阳历时刻:2017年10月8日 10:22:05
阴历日期:八月(大) 十九 星期日
2017年霜降时间(2017年10月23日 13:26 - 2017年11月7日 13:37)
阳历时刻:2017年10月23日 13:26:36
阴历日期:九月(小) 初四 星期一
2017年立冬时间(2017年11月7日 13:37 - 2017年11月22日 11:04)
阳历时刻:2017年11月7日 13:37:45
阴历日期:九月(小) 十九 星期二
2017年小雪时间(2017年11月22日 11:04 - 2017年12月7日 06:32)
阳历时刻:2017年11月22日 11:04:34
阴历日期:十月(大) 初五 星期三
2017年大雪时间(2017年12月7日 06:32 - 2017年12月22日 00:27)
阳历时刻:2017年12月7日 6:32:35
阴历日期:十月(大) 二十 星期四
2017年冬至时间(2017年12月22日 00:27 - 1月5日 17:48)
阳历时刻:2017年12月22日 0:27:53
阴历日期:冬月(大) 初五 星期五
2017年小寒时间(201月5日 17:48 - 年1月20日 11:08)
阳历时刻:2018年1月5日 17:48:41
阴历日期:冬月(大) 十九 星期五
2017年大寒时间(2018年1月20日 11:08 - 2018年2月4日 05:28)
阳历时刻:2018年1月20日 11:08:58
阴历日期:腊月(大) 初四 星期六
2017二十四节气时间通过介绍,大家了解了吧。
相关阅读:二十四节气划分依据
二十四节气从属农历,但却是根据太阳的位置来划分的。即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划分为24个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把黄道分成24个等份,每等份各占黄经15°。由于太阳通过每等份所需的时间几乎相等,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并有两句口诀: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来八、廿三。
古时把节气称“气”,每月有两个气:前一个气叫“节气”,后一个气叫“中气”。二十四节气按月分布情况如下表,它又同农历闰月的安排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农历中,以立春为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是随着斗纲所指的地方并结合当时的自然气候与景观命名而来的。所谓斗纲,就是北斗七星中的魁、衡、杓三颗星随着天体的运行,斗纲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如正月为寅,黄昏时杓指寅,半夜衡指寅,白天魁指寅;二月为卯,黄昏时杓指卯,半夜衡指卯,白天魁指卯,其余的月份类推。
看过2017年二十四节气日历表后,我们来看看二十四节气日期。
二十四节气日期
立春 315° 2月35日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
雨水 330° 2月1820日 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
惊蛰 345° 3月57日 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
春分 0° 3月日 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
清明 15° 4月46日 桐始华、鼠化为、虹始见
谷雨 30° 4月1921日 萍始生、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
立夏 45° 5月57日 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小满 60° 5月2022日 苦菜秀、靡草死、小暑至
芒种 75° 6月57日 螳螂生、始鸣、反舌无声
夏至 90° 6月2122日 鹿角解、蜩始鸣、半夏生
小暑 105° 7月68日 温风至、蟋蟀居辟、鹰乃学习
大暑 120° 7月2224日 腐草化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立秋 135°8月79日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处暑 150° 8月2224日 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
白露 165° 9月79日 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
秋分 180° 9月2224日 雷始收声、蛰虫培户、水始涸
寒露 195° 10月89日 鸿雁来宾、雀攻大水为蛤、菊有黄花
霜降 210° 10月2324日 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蛰虫咸俯
立冬 225° 11月78日 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
小雪 240° 11月2223日 虹藏不见、天气上腾、闭塞而成冬
大雪 255° 12月68日 鸟不鸣、虎始交、荔挺生
冬至 270° 12月2123日 (苗历新年) 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
小寒 285° 1月57日 雁北向、鹊始巢、雉始
大寒 300° 1月2021日 鸡始乳、鸷鸟厉疾、水泽腹坚
*注:关于24节气的准确日期,请参照该年苗族历法的每月一、十六日,如冬至为苗历新年,冬至为12月21日,但冬至却为12月22日,因为月21日为苗历十月三十日(苗历除夕),22日才是苗历新年。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彼之、费、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官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韦、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韦、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教学设计
《纸船》
这是一曲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深情的呼唤。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教学步骤
导入
同学们,你可知这小小的纸船曾满载着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作品――《纸船》。1923年秋天,冰心赴美留学,在远离祖国的太平洋上,眼含热泪、专心执着地叠着一只只纸船,然后一个一个抛放在海里。希望总会有一只能漂流到日夜思念的母亲身边。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就是以纸船寄托对母亲的眷恋之情,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同学们要想感悟诗人的情感,就要深情地朗读诗歌。
朗读诗歌
①教师配乐范读,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或仿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进入诗的意境,要读得深情、低沉。)
②朗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划分节奏、划出重音。
(过渡)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学生运用朗读方法再次齐读,直至背熟。为进一步理解诗歌打好基础。
整体感知
教师适时提出: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学生归纳.总结)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母亲深情的歌。
[教师导学]
古今中外表达母爱的诗作很多,但这首诗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儿童的游戏世界找到一个可以寄托对母亲无限思念的物品――纸船,并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全诗共三节,每节各表达了什么内容?
[合作探究]
第一节写叠纸船;第二节写抛纸船;第三节写纸船进入母亲的梦乡。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① 你能想像出诗人在什么情形下写的这首待?
② 第一节中哪些词语表明诗人对母亲思念之深?
③ 诗人明知纸船不能流到母亲哪里,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叠?
④ 第三节是诗人展开联想,这一想像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纸船,并以
(教师提出以上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感悟课文,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可参与,学生全班交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
[教师小结]
海浪涛涛,天风吹卷,邮轮在巅簸中驶向一个陌生的国度。诗人此去远涉重洋,相隔万里,何时才能回到母亲的怀抱?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没有可以寄托思念的,所以诗人不停地叠纸船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纸船虽漂不到母亲的身边,但一定能漂人母亲的梦中。这一想像新奇、大胆,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母亲的强烈思念,对母亲深情的爱。
(过渡)诗歌的语言是凝练而含蓄的,要深入理解,就要探究。
问题研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有深度、难度的组内不能白行解决的问题,可提出来全体同学共同探讨。(学生讨论,提出共性问题。学生交流,学生只要说的合理,教师都
24 北京
第一课时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好听的歌儿,(听的过程中说)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跟着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2、对,我爱北京天安门。古老美丽的北京城我们祖国的首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北京》
板书 北京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大家先听一遍课文,注意听清生字的音。
2、你也想来读读书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画下来,借助拼音朋友多读几遍。难读的句子画下来,再读一读。
3、每个四人小组都有一套生字卡片,现在请组长领着小伙伴学生字,读一读,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4、刚才同学们在小组里学的真好,现在我们请5位小朋友来把课文分段读一读。咱们听听他们音读准了没有,课文读通顺了吗?(读一段就相机正音)难读的长句子相机指导停顿,使之正确,多指名读,变花样读。
A、天安门在……(读的不好,就再请个学生读,全班读)
B、立交桥……(注意停顿)需要练读,再全班读。
C、北京有许多……(范读)如果读得好,表扬他,让该生领着男、女生分别读。注意在和字前面停顿。
5、同学们课文读得正确通顺。生字读得准。
离开了课文,你还能这些生字的字音读准吗?。(拿出生字卡)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读。(A、阴 前鼻韵母 开火车读 B、川 分组读)
这里还有几个要求会认的字,大家一起读一读 矗 似 厦
6、(拿小黑板)这几个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吗?
阔 碑 雄 迹 川 相机写 碑 左边是石字旁,注意右边的写法,拿出手,跟老师一起边说笔顺边写字。先写一个白字,再写一撇,最后再写这个十字。一横,一竖。注意这个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结构紧凑,这个字就写好看了。练习写一写,注意写字姿势。同位互相帮助,相互欣赏一下。
二、朗读课文
生字学好了,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指2人读。齐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我们赶快到美丽的北京城去看看。(出示挂图1 )
A、看看图,再默读第2自然段,看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可以划下来。
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指名说。(老师引导出三种建筑,相机出示三种建筑物的`图片。如果学生问便相机讲解人民英雄纪念碑)
B、老师指着黑板上的方框(在板书下):如果这就是北京城,那么这三种建筑应该在北京城什么位置呢?
同学们再读读书,跟同位小朋友商量商量。
指名上来摆
他们贴的怎么样?扣课文语言评。评价中理解 中央(天安门就在我们北京城的中心位置,是首都北京的标志)
同学们读书很仔细,咱们一起读这几个句子,引读
C、读懂了课文,能把课文读好吗?
自己练习读书,指名读
C1:(重点指导第一句)
指名读。我们来看看图(师指,天安门城楼上红墙,黄瓦,多美啊!)
哪个小朋友愿意再来读一读。
指名2、3人读。
师指版画描述:蓝天白云下,鲜花绿草前,天安门城楼高高耸立着。望着它,我们似乎听到一九四九年,毛主席在这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天安门啊,它是我们祖国的象征,是何等的庄严啊。
自己练习读一读
一二组读,三四组读,一起读一读。
C2:第2句 指名读
是啊,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之一,可以同时容纳十几万人呢。再一起读这句话
C3:第3句 读这句话,有没有不明白的,问问大家,理解 矗立
纪念碑有知道的吗? 对了,为了建立新中国,无数的革命先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于是,我们建立了这座纪念碑,来永远的纪念他们。(指纪念碑)
练习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把第2自然段连起来读。
读得真好,下节课我们继续去欣赏美丽的北京城。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根据同学们的意愿,我们先游览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和风景优美的公园,咱们再去看看吧。
一起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还想到北京的什么地方去看看,问几个孩子,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课文,先到天安门去看看吧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出示挂图1 )
1、看看图,再默读第2自然段,看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可以划下来。
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指名说。(老师引导出三种建筑,相机出示三种建筑物的图片。如果学生问便相机讲解人民英雄纪念碑)
1.老师指着黑板上的方框(在板书下):如果这就是北京城,那么这三种建筑应该在北京城什么位置呢?
同学们再读读书,跟同位小朋友商量商量。
指名上来摆
他们贴的怎么样?扣课文语言评。评价中理解 中央(天安门就在我们北京城的中心位置,是首都北京的标志)
同学们读书很仔细,咱们一起读这几个句子,引读
2.读懂了课文,能把课文读好吗?
自己练习读书,指名读
C1:(重点指导第一句)
指名读。我们来看看图(师指,天安门城楼上红墙,黄瓦,多美啊!)
哪个小朋友愿意再来读一读。
指名2、3人读。
师指版画描述:蓝天白云下,鲜花绿草前,天安门城楼高高耸立着。望着它,我们似乎听到一九四九年,毛主席在这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天安门啊,它是我们祖国的象征,是何等的庄严啊。
自己练习读一读
一二组读,三四组读,一起读一读。
C2:第2句 指名读
是啊,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之一,可以同时容纳十几万人呢。再一起读这句话
C3:第3句 读这句话,有没有不明白的,问问大家,理解 矗立
纪念碑有知道的吗? 对了,为了建立新中国,无数的革命先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于是,我们建立了这座纪念碑,来永远的纪念他们。(指纪念碑)
练习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把第2自然段连起来读。
庄严美丽的天安门广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咱们继续去欣赏北京城的风景吧。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谁来把课文读一读
2、这几个词语还会读吗?
绿树成阴 鲜花盛开 川流不息 (注意阴和川的读音)
这些词懂吗?懂,你就待会到小组里跟大家讲讲。不懂也没关系,看能不能通过读书结合课文把它弄懂,赶快读书吧,也可以跟小伙伴商量商量
刚才我发现同学们很会学读书,他们读懂词语的方法各不一样,下面请几个同学介绍一下。(绿树成阴 (图 生活经验) 川流不息(图 演 )
3、能用上这些词语说几句话吗?能用一个就用一个,用上几个就更好了。在四人小组说一说
指名说。相机看图认识立交桥。
4、说的这么好,同学们会读的更好,再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是一年四个季节的开始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2017 24节气表]
★ 伤感短文
★ 短文摘抄
★ 短文《三峡》
★ 童话故事短文
★ 小短文作文
★ 短文 示例一
★ 自我介绍的短文
★ 7《短文教案》
★ 人生目标励志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