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基于VXI总线的高速风洞脉动压力测试与分析系统(共含7篇),欢迎阅读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zijdceedce”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基于VXI总线的高速风洞脉动压力测试与分析系统
VXI总线代表着当今自动测试领域的发展方向.笔者介绍了气动中心高速所组建的基于VXI总线的高速风洞脉动压力测试系统,文中给出了测试仪器的计量指标,并简要说明了测量与分析软件的开发过程.通过风洞试验的'实际检验,表明该套系统性能先进,稳定可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 者:黄叙辉 胡成行 蒋卫民 黄国川 HUANG Xu-hui HU Cheng-hang JIANG Wei-min HUANG Guo-chuan 作者单位: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绵阳,621000 刊 名: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EXPERIMENTS AND MEASUREMENTS IN FLUID MECHANICS 年,卷(期): 13(4) 分类号:V211.752 关键词:VXI总线 自动测试系统 脉动压力 风洞试验航空电子总线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现代航空电子综合化系统通常建立在MIL-STD-1533B多路传输数据总线通信网络基础之上,总线控制器(BC)和各个远程终端(RT)必须满足MIL-STD-1553B规定的各项协议指标要求,才能正确地联网通讯.讨论了某型航空电子总线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要探讨了此系统的软、硬件开发,系统组成及其BC和RT有效性测试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在实际应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 者:李志刚 LI Zhi-gang 作者单位:驻162厂军事代表室,贵州,安顺,561018 刊 名:火力与指挥控制 ISTIC PKU英文刊名:FIRE CONTROL & COMMAND CONTROL 年,卷(期): 30(6) 分类号:V247 关键词:航空电子总线测试系统 MIL-STD-1553B 有效性测试余度数据总线电气隔离度的测试与分析
“余度数据总线电气隔离度测试”是检验在数据总线和余度电缆之间存在电气耦合度的'大小.通过对数据总线屏蔽层在接地与不接地状态下的电气隔离度测试,分析了“有传输活动”电缆对“无传输活动”电缆干扰的特征,阐述了电缆屏蔽层的良好接地是确保余度数据总线电气隔离度满足要求的关键.
作 者:黄凌 吕朝晖 HUANG Ling LV Zhao-hui 作者单位: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5 刊 名:飞机设计 英文刊名:AIRCRAFT DESIGN 年,卷(期): 29(6) 分类号:V241.06 TN818 关键词:余度数据总线 隔离度 耦合 传输浙江省省级CORS系统RTK测试与分析
介绍了浙江省省级CORS系统首期运行中RTK的.测试方案,分析了该系统在RTK定位精度、可用性和初始化时间等3个方面的测试结果.结果表明:其各项测试结果均优于设计指标,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为浙江省省级CORS系统投入试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作 者:蔡荣华 苏立钱 杨一挺 王解先 CAI Rong-hua SU Li-qian YANG Yi-Ting WANG Jie-xian 作者单位:蔡荣华,CAI Rong-hua(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上海,92)苏立钱,杨一挺,SU Li-qian,YANG Yi-Ting(浙江省第一测绘院,杭州,310012)
王解先,WANG Jie-xian(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上海,200092;现代工程测量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刊 名:全球定位系统 英文刊名:GNSS WORLD OF CHINA 年,卷(期):2009 34(3) 分类号:P224 关键词:CORS RTK 精度测试 可用性 初始化时间基于虚拟仪器的气动弹性振动测试与分析系统
针对气动弹性试验的.需要,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振动测试与分析系统,主要用于频谱分析、模态辨识和颤振预测.系统的设计利用的是LabVIEW虚拟仪器开发平台及Matlab,内容涵盖振动信号的采集与分析处理.在地面振动试验和风洞试验中的应用实例验证了该套系统的有效性.
作 者:袁锐知 吴志刚 杨超 YUAN Rui-zhi WU Zhi-gang YANG Chao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191 刊 名:测控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MEASUREMENT & CONTROL TECHNOLOGY 年,卷(期): 29(6) 分类号:V215.3 关键词:气动弹性 模态辨识 颤振预测 虚拟仪器上海地区软土-隧道体系脉动试验测试与分析
针对软土-隧道体系这样复杂的三维结构,以上海市某地铁路段为工程背景,介绍了脉动试验的现场试验情况及结果,表明:位于车站内的.测点频率略高于位于隧道内的测点频率,符合实际情况.
作 者:陈春霞 张玉明 CHEN Chun-xia ZHANG Yu-ming 作者单位:陈春霞,CHEN Chun-xia(上海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上海,18)张玉明,ZHANG Yu-ming(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学院,山东泰安,271000)
刊 名:山西建筑 英文刊名:SHANXI ARCHITECTURE 年,卷(期):2010 36(3) 分类号:U451.5 关键词:软土-隧道体系 脉动试验 试验参数 自振频率大学生体质测试系统模块的设计与分析论文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xx年 7 月 7 日修订,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文件和教育质量基本标准,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校工作和衡量各地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本课题的设计主要依据《标准》出发,设计出合理的体质健康咨询系统,让学生能通过本系统能了解自己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并且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的辅助手段,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辅助部分。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主要包括哈尔滨金融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体育学院三所学校的大学生。 本次调查样本含量为 160 人,回收问卷 150 份,回收率为 93.75%,有效问卷 148 份,有效率为 98.67%. 经信度效度检验,《黑龙江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问卷》信度和效度较高,符合本课题研究的要求。
1.2 研究方法
(1)文 献资料法 . 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教育理论 、体育健身理论、体能训练理论、健身方法理论、网络咨询理论、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并且对其进行了有效的阅读、分析和利用。 根据课题的要求,利用哈尔滨金融学院图书馆、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广泛查阅了体育与计算机书籍 40 余本和近几年相关硕博士论文 50 余篇,并登录相关体育网站,阅读有关体育与计算机等方面的理论期刊和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设计出符合问卷设计基本原则和标准化要求的问卷。 根据本课题要求,设计了《黑龙江省大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问卷》,设计了十二个问题。 直接发放到学生手中,然后回收。 保证了问卷的回收数量和信度。 样本含量为 160 人,回收问卷 150 份,回收率为 93.75%,有效问卷 148 份,有效率为 98.67%. 其中男生 80 份,女生 68 份。
(3)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的结果运用统计和电子表格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
2 系统模块的设计与分析
2.1 大学生体质测试调查与分析
(1)调查的样本数据中男女生的比例。 这次所调查的样本中男生是 80 人,占样本含量的 54.05G,女生 68 人,占 45.94G。
(2)对自己的体质的评价 . 在所调查的 148 人中 ,仅仅只有 15人认为自己的体质是优秀的,占 10.14G,而认为自己体质较好的有28 人,占 18.91G,而认为一般的有 60 人,占总含量的 40.54G,在这60 人中,虽说是一般,但是对自己的体质状况也不是太满意,我相信大部分的体质应该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剩余的 15 人,则是身体有各种自己了解的疾病等。
(3)大学生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xx年修订)的内容了解程度
20xx年教育部公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0xx年 修订)的内容,大学生现在可以说每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持有三星或苹果手机的人大学可以占到一半左右),上网非常方便,但是他们的.有意注意没有放在这一方面,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到,只有 10 人比较关心国家体侧方面的规定,只占整体的 6.75G,这让人很担忧,他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发展繁荣富强要靠他们,这种态度怎么能行,应该有所改变。 而通过体育老师等渠道了解一点的有 48 人, 占全体的32.43G,而恰恰一点不了解不关心的人有 90 人,占整体百分比超过一半以上即 54.05G。
(4)身体锻炼情况
2.2 体育健身网络咨询系统模块
该系统由六个模块组成。 即:登录、体质测试内容、历史资料、测试知识、帮助、退出。 其中,体质测试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也是关系到本系统设计成败的关键所在。
3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构建大学生这个体育健身网络咨询系统放在哈尔滨金融学院校内网上,面向全体学生。 每个测试项目有相关的视频资料,使学生一目了然的掌握测试方式方法,在实践操作时,节约了测试时间,提高了测试的效率,同时对学生的体质状况作出了评价,并针对每个学生的弱项制定运动处方,从而促进学生自觉锻炼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有一定的作用。
(2)建议。 ①大学尽可能给学生创造网络环境,对学生免费开放wifi,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上网,随时能了解自己的体质状况 ,随时调节健身方案,从而使学生在大学就能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比较科学而实用的体育健身方案,具有一定的益处。 ②积极创造条件,改善校园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同时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买年都举行校内体育项目的竞赛,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与动机,使其逐步养成经常锻炼的好习惯,提高了学生的体质同时,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教 育部关于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0xx年 7 月 7 日 修订 )的通知[R].教体艺〔2014〕5 号。
[2]韩洪侠。大学生体育健身网络咨询系统的构建[J].哈师大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12)。
[3]单 太林。黑 龙江省大学生体育健身咨询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4]车树国。中学体育与健康校本网络课程研究与开发[J].南 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