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O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有序交替层状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鲧逆抹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TiO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有序交替层状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与结构表征(共含7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鲧逆抹”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TiO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有序交替层状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篇1:TiO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有序交替层状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TiO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有序交替层状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近年来有序交替的层状纳米结构薄膜的制备吸引了研究者们的极大关注. 目前, 这类薄膜的制备方法研究得最多的是LB技术[1~3]、基于化学吸附的自组装成膜技术[4,5]和交替沉积组装技术[6~8]. 但这几种方法都有明显的缺陷[9,10], 其中,通过LB技术制备有序交替层状纳米复合薄膜需要昂贵的仪器, 而且由于层间是分子相互作用, 膜的稳定性较差; 基于化学吸附的'自组装成膜技术由于需要高反应活性的分子和特殊的基底表面, 并且由于化学反应的产率很难达到100%, 因此通过这种方法制备结构有序的多层膜并不容易; 利用交替沉积的方法制备出具有实用厚度的纳米多层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最近, 出现了一种称为蒸发诱导的超分子自组装方法, 由这种方法制备的纳米多层膜具有成膜速度快和膜有序度高等优点,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成膜物质浓度和拉膜速度来控制薄膜的厚度, 但与LB膜相比其厚度无法在分子水平上控制. 利用这种方法制备多层膜目前的文献报道仅限于线形SiO2与有机物的组装[10~13]. 本文利用这种方法制备了TiO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纳米复合薄膜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薄膜具有TiO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有序交替的层状结构.

作 者:张晟卯 张治军 党鸿辛 刘维民 薛群基  作者单位:张晟卯,党鸿辛(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开封,475001)

张治军(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开封,475001)

刘维民,薛群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刊 名: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年,卷(期): 24(6) 分类号:O614.61 关键词:二氧化钛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超分子自组装   X射线衍射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篇2:TiO2/聚丙烯酸丁酯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TiO2/聚丙烯酸丁酯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利用微乳液原位聚合法在普通玻璃表面上制备了TiO2/聚丙烯酸丁酯纳米复合膜.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以纳米线的`形式弥散在聚丙烯酸丁酯的高分子网络中,并且所制备的TiO2纳米线具有板钛矿相结构.

作 者:张晟卯 张治军 党鸿辛 刘维民 薛群基  作者单位:张晟卯(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河南大学润滑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开封,475001)

张治军,党鸿辛(河南大学润滑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开封,475001)

刘维民,薛群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刊 名:物理化学学报  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年,卷(期):2003 19(2) 分类号:O648.15 关键词:原位聚合   二氧化钛   聚丙烯酸丁酯   纳米复合膜  

篇3: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溴化钾体系浮选分离金的研究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溴化钾体系浮选分离金的研究

研究了硝酸钠存在下,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溴化钾体系浮选金的.行为及金与一些金属离子分离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溶液中硝酸钠、溴化钾、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的浓度分别为1.2 mol/L,4.0×10-3 mol/L,5.0×10-4 mol/L;pH 3.5时,Au(Ⅲ)可与Co(Ⅱ),Mn(Ⅱ),Al(Ⅲ),Ni(Ⅱ),Fe(Ⅱ),Zn(Ⅱ),Ga(Ⅲ),Cd(Ⅱ)离子定量分离.此法应用于合成水样中微量Au(Ⅲ)的浮选分离和测定,结果满意.

作 者:马万山 沈久明 MA Wan-shan SHEN Jiu-ming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刊 名:冶金分析  ISTIC PKU英文刊名:METALLURGICAL ANALYSIS 年,卷(期): 27(3) 分类号:O658.2 关键词:金   溴化钾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浮选分离  

篇4:基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存在下铅、银离子的高灵敏度电化学测定

基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存在下铅、银离子的高灵敏度电化学测定

报道了在适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存在下,高灵敏度测定水体中铅、银离子的化学修饰碳糊电极.在pH 2.5 0.1mol/L KNO3溶液中,铅、银离子在钠型蒙脱石修饰碳糊电极上通过离子交换而富集,同时被还原.在阳极扫描过程中,分别在-0.52 V和0.23 V(vs.SCE)处出现灵敏的'溶出峰.详细研究了测定水样中铅、银离子的条件,如介质的pH 、CTMAB用量、修饰剂用量、富集电位和时间等.该修饰电极连续测定铅、银离子的线性范围为5.0×10-9 mol/L~1.0×10-7 mol/L(Pb2+)和8.0×10-9 mol/L~ 1.0×10-7 mol/L(Ag+),富集4 min后检出限分别为1.0×10-10 mol/L(Pb2+)和3.0×10-10(Ag+).

作 者:杨春海 黄文胜 张升晖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恩施,445000 刊 名:分析化学  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年,卷(期): 31(7) 分类号:O65 关键词: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电化学测定   铅   银   钠型蒙脱石   化学修饰电极  

篇5:肌红蛋白在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粘土多双层复合薄膜电极上的电化学与电催

肌红蛋白在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粘土多双层复合薄膜电极上的电化学与电催化

将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粘土(Clay)复合物的水分散系与肌红蛋白(Mb)水溶液的混合物涂布到热解石墨(PG)电极表面, 可制得Mb-DDAB-Clay薄膜电极. 在pH 5.5的缓冲溶液中, 该薄膜电极在-0.25 V(vs. SCE)处有一对可逆的循环伏安还原氧化峰, 为Mb血红素辅基Fe(Ⅲ)/Fe(Ⅱ)电对的特征峰. 在DDAB-Clay薄膜的微环境中, Mb与PG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得到极大促进, 并显示了很好的'稳定性. Soret吸收带的位置表明, 在适中的pH范围内, Mb在薄膜中保持了其原始构象. 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表明, Mb的嵌入并未对薄膜的有序多层结构有很大影响. 在DDAB-Clay薄膜环境中, Mb血红素Fe(Ⅲ)/Fe(Ⅱ)电对的式量电位在pH 4.5~11.0范围内与溶液pH值成线性关系, 表明Mb的电化学还原很可能是一个质子伴随一个电子的电极过程. Mb-DDAB-Clay薄膜可以用于催化还原溶解氧和三氯乙酸.

作 者:胡乃非 李溱 马红艳 HU Nai-Fei LI Zhen MA Hong-Yan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刊 名: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年,卷(期): 22(3) 分类号:O657.1 关键词:肌红蛋白   表面活性剂-粘土复合物   多双层复合薄膜电极   电化学   电化学催化  

篇6: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逆胶束介质中邻氯代苯亚甲基丙二腈的化学发光测定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逆胶束介质中邻氯代苯亚甲基丙二腈的化学发光测定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烷(CTMAB)在氯仿/环己烷为主体溶剂相中所形成的逆胶束介质,基于鲁米诺-H2O2化学发光体系对邻氯代苯亚甲基丙二腈(CS)进行定量分析,详细研究了氯仿与环己烷的不同配比、R值([H2O]/[表面活性剂])、CTMAB浓度、pH值、鲁米诺浓度及H2O2浓度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CS的.检测线性范围为1×10-5~5.5×10-3 mol/L,检出限达4×10-6 mol/L(S/N=3),对水样及土样的回收率均在90%以上.

作 者:向玉联 刘国宏 李善茂 左伯莉 李伟  作者单位:防化指挥工程学院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5 刊 名:分析化学  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年,卷(期): 30(4) 分类号:O65 关键词:化学发光   逆胶束   邻氯代苯亚甲基丙二腈   鲁米诺  

篇7:介观动力学模拟和结合等温线研究十二烷基氧丙基-β-羟基三甲基溴化铵与黄原

介观动力学模拟和结合等温线研究十二烷基氧丙基-β-羟基三甲基溴化铵与黄原胶相互作用

将介观动力学模拟方法应用在表面活性剂/黄原胶(XC)体系中,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氧丙基-β-羟基三甲基溴化铵(C12NBr)与XC相互作用的微观动力学及形成的聚集体构型进行了理论模拟研究,并与具有相同亲水基团不同疏水结构的.壬基苯氧丙基-β羟基三甲基溴化铵(C9phNBr)与XC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表面活性剂和XC形成的聚集体构型均为具有螺旋特征的长棒状结构; C9phNBr在XC上的缔合比C12NBr更难,需要更长的扩散时间.此外,还对两种表面活性剂在XC上缔合的动力学演变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通过结合等温线的实验结果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

作 者:李一鸣 徐桂英 陈爱民 董姝丽 苑世领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济南,250100 刊 名:科学通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年,卷(期):2007 52(17) 分类号:O6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   黄原胶   缔合   介观动力学模拟   结合等温线  

聚(对氯甲基苯乙烯)接枝纳米氧化硅的制备与表征

TiO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有序交替层状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与结构表征(共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TiO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有序交替层状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与结构表征,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HOT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