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比赛的生活感悟故事:让歌声在心里流淌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FullmoonRise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合唱比赛的生活感悟故事:让歌声在心里流淌(共含3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FullmoonRise”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合唱比赛的生活感悟故事:让歌声在心里流淌

篇1:合唱比赛的生活感悟故事:让歌声在心里流淌

如果不是参加这次大合唱比赛,我可能远远体会不到,原来音乐那么美妙,唱歌那么美好!

从同事们的表现中你就可以发现,没有人不喜欢歌声。其实无论多么难听的歌曲,都有它的旋律,用心去品味,同样值得一唱。

起初大家颇有怨言,因为本职工作就够辛苦了,还要忙里偷闲去排练。更何况唱的是《祖国颂》这样的挑战性歌曲和《保卫黄河》大合唱。局里特意请来回中的金老师和三小的张老师,与我校的几名音乐老师强强联合,组织大家排练,准备争夺第一。

万事开头难,大家先是觉得《祖国颂》调儿太高,《保卫黄河》里加上去的“龙格”太拗口,学起来非常不容易。然后总有人迟到,对排练不感兴趣。不得已之下,学校实行签到制,并由几名领导轮流监督。几位音乐老师更是耐着性子教,毫无厌烦意。渐渐地,大家入了门,这才体验到了唱歌的快乐,并深深地感受到了当一名音乐老师的幸福。而几名音乐老师的风采,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金老师是一位老音乐人了。记得我们在回中上学那会儿,他梳着大背头,走路翩翩起舞,浑身都是精神。大伙戏谑性地叫他“金光闪”,他也不恼。事隔这么多年了,他仍然帅帅的,一点也不显老。他指挥时,两只手简直成了魔法棒,充满了神奇的力量。你瞧,它们时而合拢,时而分开;忽高忽低,忽快忽慢,但表达的意思却准确无误,仿佛无数音符跳跃于这双手周围。再看老金的表情,一会儿严肃,一会儿含笑,完全陶醉了!在这样专业而又动情的指挥下,就算是音盲也能唱出好听的歌声来!更可贵的是,老金幽默风趣,在同事们厌学的时候,适时模仿一下大家错误的唱法,惟妙惟肖,大家便笑开了怀。

张老师是副指导兼领唱,她脸上始终挂着甜甜的笑容,显得很阳光。罗曼罗兰说,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这句话说的大概就是她这样的人吧!第一次听她亮嗓子时,我简直惊呆了,原来美声唱法这么好听!那声音圆润饱满,如珠落玉盘,山泉鸣涧。忽而直上云端,忽而又跌入心间,“密麻麻牛羊盖满天山外……”你不由地想跟上她的歌声,酣畅淋漓地喊一嗓子。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名音乐人的幸福:不管有多少烦恼,都会在这动听的音符中被冲得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满心的愉悦和美妙的乐曲!

本校的几名老师各有所长,潘老师将萨克斯吹得如痴如醉,曹老师的钢琴弹得干脆利落,田老师的指挥神采飞扬。进忠同事虽不是音乐班出身,却天生一副金嗓子,歌声一出,技惊四座。潘主任忙里忙外,担当起了“班长”的重任。这个“班”一百多号人,算是“大班额”,尤其是“男生”调皮,动不动有人插科打诨,惹得大伙儿哈哈大笑。她便大声提醒大伙儿注意听老师教唱,别误了正事儿。

看来世间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唱歌了。加上田同事和李同事的不断“搅和”,笑声更是不断。用田同事的话来说,这一年的笑声都没有这两天多。我们三个人曾一起表演过节目,于是自嘲为“小虎队”。说笑归说笑,大家在练歌时还是很认真的,除了跟老师唱之外,还养成了“自修”的好习惯。群里交流唱法,监考时默念歌词,办公室里动不动就会有人打开音乐软件,郑重提醒:现在开始唱歌!如此耳濡目染,家里的小孩子都快学会这两首歌了。

本次歌咏比赛的主题是“唱红歌,庆七一,脱贫攻坚奔小康”,参赛队伍包括县城各单位和各乡镇共二十七个代表队。我校合唱队代表教育系统,局领导下达了争取第一的指令,可谓任务重,压力大。对于大合唱来说,连外行也知道在短时间内是很难练好的。但功夫不负有心人, 凭着大家的热情和认真, 我校合唱队在预赛中有惊无险,与县直机关以并列第一的成绩闯入决赛。从学校领导拍摄的视频来看,我们的演唱还是很精彩的,女声清新动听,男声粗犷豪迈。合声则此起彼伏,汇成一条声音的河流,奔突在我们的前方。在这样倾情地歌唱中,爱国爱党的情愫不觉油然而生!

记得一位老同事曾感叹:德才兼备的人都在教育行业。这话虽然有些绝对,但也不无道理。各单位请去排练的人大多都是各校的音乐老师,各乡镇演唱的队员也夹杂着一些老师,难怪局领导调侃说这次比赛属于“内部竞争”。的确,瞧瞧这些可爱的同行们,你便会为他们的单纯、执着和敬业所感动!尽管没有其他单位那样好的演唱服装和丰厚的补助,但他们依然在尽情歌唱,用心歌唱。或许爱上音乐,开始喜欢唱歌也是一种意外的收获。不论最后比赛的结果如何,但这样的过程是精彩的,是值得点赞的!

在此,将最美的祝福献给每一个可爱的同事,愿歌声在我们的生活中流淌,在我们的心里流淌,使我们的每一天都是幸福快乐的!

作者|陈仲伟

公众号|甘宁界

篇2:生活故事随笔:岁月,在指尖流淌

最近总是在回忆一些旧的时光。有人说这样的表现是衰老的征兆,而我在惧怕衰老的同时还在担心这一路走来是否会把那些流淌着的时光渐渐遗落在人生轮回的四季里;担心我的大脑连同我的思维再也载不动岁月悠悠的离情别绪;那么此刻让我来把它写下来,愿记忆的芬芳伴随风尘仆仆的日子让心灵小憩……

我的家乡坐落在虹霁寺脚下的一个乡镇,听母亲说我出生那天父亲骑自行车去五六十里以外的山村里接来我的妗妗伺候母亲做月子,母亲在十三岁那年便失去了妈妈,妗妗作为“长嫂如母”的娘家人,自然是被“邀请”的对象……幼年的记忆中我们家一直是住在临街的两间出租房里,它又老又破,房顶上的瓦片破落不堪,以至于每逢下雨,雨水会渗透屋顶滴落到家里,母亲把凡是可以盛放雨水的器皿都拿了出来放在地上,叮叮当当的声响充斥着不足二十平米的屋子……隔壁的另一间屋子大概还不到十平方,屋顶破了个洞,堆放着一些“弃之可惜”也许有一天会派上用场的杂物。这两间简陋的房子里,相继迎来了比我小两岁的二妹和小我六岁的三妹。冬天的时候,呼呼的西北风吹着,家里的炉火也许是因为烟囱被堵,也许是因为风向不对,屋内经常是“狼烟四起”,到了晚上睡觉时,母亲从外面取一些土厚厚地盖在火圈上,然而那丝丝缕缕的烟还会从土里冒出来滋扰我们的每一根神经……所幸的是我们对这有害的一氧化碳有了一定的免疫力,使我们安然地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冬天。

我的记忆里,母亲一直是忙碌而疲惫的,除了上班,忙家务,还要照料年纪尚小的我们,我们穿的衣服大部分是她利用晚上睡觉的时间赶做的;母亲还养了五六只鸡,也并不是出于喜欢,只是为了让正在长身体的我们能吃到鸡蛋,为了让鸡吃饱多下蛋,母亲经常用我们吃过饭后剩下的面汤拌着糠谷还有我们在菜摊上拾来的烂菜叶剁碎了混合起来当作鸡食……她经常超负荷劳作以至于腰酸背痛成为家常便饭,我和二妹便是她的“左膀右臂”给她揉肩捶背,帮她力所能及做一点家务……母亲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老师,在学校几乎把全部的精力用在了她的学生身上,每天放学她都坚持辅导完最后一个差生才回家,也因此博得许多家长的称赞。而作为她的孩子们,却是经常处于“饥寒交迫”的境地,偶尔有好心的邻居送给我们一个馒头,都会让我们欣喜若狂和感激涕零,而当看到那些一回家就能吃到香喷喷饭菜的孩子们我是多么地羡慕和嫉妒……

记得我五岁那年,二妹三岁,母亲把我和妹妹锁在家里去学校上课了,因为担心妹妹走动,母亲用绳子把妹妹栓在炕头,我小心翼翼地照看着妹妹,令我措手不及的是她竟然没有跟我说要大便,弄脏了裤子,急得我大哭,妹妹也跟着我哭起来,我的奶奶正好经过,听到哭声,从而解救了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我们……说到奶奶,妈妈总是慷慨激昂地气愤不满,因为忙碌不堪的她很想让奶奶来照顾年幼的我们,而奶奶一再地拒绝,想来母亲怨怼不满也是很正常的。三岁以前的我们母亲拜托邻居奶奶照看,母亲为人热情,善良,有好心邻居的帮助,我们姊妹三个也算是平平安安长大……

那是一个冬天的下午,我和妹妹放学回家已经做完作业了还等不到母亲回来,饥肠辘辘的我们眼巴巴地看着门外,期盼着母亲的出现。天黑了,看着无精打采的妹妹,我萌生了做饭的念头……我先燃着火,往锅里舀了半锅水,想想母亲平时做的“煮窝窝”最简单,于是我笨手笨脚地学着母亲做饭的样子,踩着板凳,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做好了可以填饱肚子的“煮窝窝”,那一年我九岁……

午后的一天,母亲满脸愁容地说:“房东要把这旧房子拆了重建新房,我们得搬家了。”当时母亲有个本家亲戚在“市管会”工作,在他的帮助下我们终于租到了“新家”,我记得当时的租金一间房是五毛,两间一块。我跟母亲去看房子的时候,才知道这个大院里住着好多父亲单位的同事,以前这里是职工医院,医院搬走以后变成了单位宿舍,我们即将居住的这两间房子原先是医院的太平间,紧挨房子的另一边是公共厕所……即使是这样,我们还是毫不犹豫地搬迁到这里,因为我们别无选择!而住在这里以后几年的时间里,最让我们担忧的是夏天,苍蝇之多和厕所的臭味暂且不说,让我们望而却步的是雨水的侵扰。记得有一年我们放暑假的时候,连续下了好几天大雨,由于我们住的房屋地势低,屋后又有个大水沟积聚了很多的雨水,水沟四周被许多的渣石围得密不透风,由于雨水一涨再涨,我们眼睁睁地看着雨水全部涌向我家的后窗口……那个假期,我们只能把全部的家当寄放在别处,然后等着单位来人给处理……

回头再说奶奶,她生了十个孩子,其中一个男孩夭折,三个女儿送给别人抚养,我的爷爷受旧社会男尊女卑的影响,每天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家务和地里的活几乎是奶奶一个人在操劳,好在奶奶勤快能干,把这个家操持的井井有条。只是对于这样人口众多的穷苦人家来说,填饱肚子也成了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奢望……于是,父亲作为长子,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挣钱养家的责任;于是,我的父亲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开始了他在煤矿井下工作的艰辛历程……

我的父亲是一个正直善良的老实人,他不爱说话,在儿时的记忆里,他一直是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孺子牛,寒来暑往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行走在家与单位之间,上班三十多年,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他从来不肯休息一天,甚至在感冒咳嗽的情况下仍支撑着去上夜班……因父亲过早地品尝到了日子的艰难和苦涩,他总是很严厉地要求我们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记得上小学时,我们的作业本必须正反两面写满字才可以跟他领一本新的作业本;被我们扔掉的铅笔头经常被他捡回来套上塑料管继续使用,当时我和妹妹对此是敢怒而不敢言的,如今想想父亲的教育是对的,只是当时我们不理解他吃过的苦和受过的罪;更不理解他为了让我们吃饱穿暖,自己省吃俭用……单位发的班中餐馒头榨菜他一口也舍不得吃,而是全部拿回家让我们吃;有一次学校要收一块钱,妈妈不在家,父亲正准备上班走,我看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仅有的一块钱,那张钱已经被折的皱皱巴巴,千疮百孔了……

我比二妹大两岁,身高却和二妹相差无几,在大街上走着,别人误以为我们是双胞胎姐妹,因为我们发型一样,穿的衣服一样,儿时的她对我一向是百般依赖,言听计从的,我“出谋划策”,她不折不扣地执行。为了攒零花钱,我和二妹经常在放学后去附近的垃圾堆捡些废旧物品,牙膏袋一分钱一个,当攒到十个的时候就会有一毛钱的收入,然后我们去买十块糖每人五块,吃到嘴里甜甜的……每年的三月和九月是我们那里赶集的日子,在下午快收摊的时候,我和二妹便出去拾一些废旧纸片,偶尔运气好会拾到一个大纸箱,让我们如获珍宝般喜出望外……

房子已是父母多年的心病,而自己盖房子这样的事对于我们家当时的经济条件来说真的是天方夜谭。可是,母亲实在不愿就这么租房子住,在我十二岁那年,母亲“求爷爷告奶奶”终于在村口的桥头买了一块地皮计划第二年春天先打地基然后把房子盖起来……但我们家的日子总是捉襟见肘,母亲忧愁满腹地度过了一天又一天……两年后的一天母亲的一个同学听说了我们家因为没钱盖不起房子的事,为我们垫付了一千多元的砖钱,母亲同学的老公当时已是著名的企业家,一千元钱对于她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她的这份恩情,直到现在我们全家也是没齿难忘的!接下来开始了盖房子的“大战”,真可谓是全家总动员,我的姑姑叔叔们帮忙备料;母亲在娘家排行最小,她的哥哥姐姐外甥们听说盖房子的事都纷纷前来帮着搬砖拉土,我的二姨当时已是五十多岁了,硬是要帮忙做饭送水;我二姨的大儿子赶着马车“跑运输”,劳累一天晚上却只能睡在马车上……我的五姨和姨夫平时工作很忙,为了能顺顺利利把房子盖好而又节约成本,也是绞尽脑汁地劳心劳力,在房子要“合龙口”的时候五姨和姨夫一人骑一辆自行车赶来做饭,到了晚上,一口饭也没吃又骑车返回了城里……到了屋顶要“勾缝缝”时候,母亲顾不上吃饭连续两三天爬上屋顶亲历亲为,因为她实在怕极了屋顶再出现漏雨的情况……经过将近两个月的奋战,在亲戚朋友的鼎力相助下,我们家的四间盖板房终于盖好了,这也算得上是这么多年来我们家的第一件可喜可贺的事!从此以后我们家结束了租房的生涯,我们的心也落了地,再也不用为夏天雨水的侵扰而感到岌岌可危了!那一年我十五岁……

本文作者:韩红霞(微信公众号:草根叙事)

篇3:温暖的生活感悟故事:别怕,妈在这儿呢

站在人群中,睁大眼睛,望向敞开的门,等待一张熟悉的脸。

宝贝,妈妈在这儿呢。

心心念念的人,纵使世事沧桑,也会于千千万万的人海,一眼,把他挑出来,并,叫出他的名字。

对视的一刻,笑容隔空相握。在他走过来之前,故作轻松去看旁边的人,脚下的台阶,还有三米以外的人行道。

接上要接的那个人,不必再去伸长脖子张望,心,安好地放回该放的地方。

街边的柳树,叶子一点一点绿起来,黄了,又绿了。

像一个孩子,慢慢地,在母亲的注视下,一天天长大。

学校门口,聚集着很多人。来不及洗一把脸的家庭主妇,妆画得精致的时尚辣妈,跳广场舞的大妈,退休的爷爷奶奶。路边,停着各种颜色各种牌子的轿车,机动车,人力三轮。等待的人,样貌和身份像揣在怀里的心事,各不相同。盼望的表情,却和孩子们身上的校服一样,大同小异。

“每个人都是每个人的宝贝”。血脉之情,往往不分贫富贵贱。

一定要赶在下课铃声响之前。

一定要赶在孩子走出校门之前。

一定要迎上一步,把双肩书包的两个带子并拢,甩上自己的肩。

也一定不忘说一句,儿子,书包怎么这么沉?明天,不用的书放家里。

然后,一只小手信赖地给你握着,跟你回家,跟你去任何地方。这样握着,仿佛可以天荒地老。

城市是拥挤的。某一时间段,最拥挤的地方,是幼儿园和学校门口。孩子们最隆重的仪式,不是运动会接受检阅时死板的队形,而是放学时列队走向家人的怀抱。

生命中有无数次迎来送往。无论贫贱富贵,我们,在迎来送往中长大,在迎来送往中老去,在迎来送往中彼此爱着。

接,是一种仪式,一种无言的表达和行动。接和被接的,隔着一段或远或近的距离,一个为等待的幸福填满,一个被牵挂的快乐催促。之间的空隙,方便记忆向未来转身,梦想和现实拥抱。

迎接婴儿的出生,迎接久别的恋人,迎接漂泊在外的游子,迎接远方的朋友……每一种迎接,都是一份焦急的等待,一份欣喜的盼望,一份厚重的思念……

躺在产房医院的床上,十个月,那么长久的盼望,忐忑慌张,伴着阵痛。心却是喜悦的。满怀希望,迎接一个小小的婴孩天使一般降落在生命里。

窗子上贴着大红喜字,新家具,新床铺,新的锅碗瓢勺,新的家。唇边昨天还毛茸茸,今天却有了男人的坚硬和霸气。新皮鞋有些板脚,步伐却是轻快的,雄赳赳去接亲。满大街列出隆重的车队,大大方方挂起“今天我结婚”的牌子,仿佛要征服全世界。后排只坐了一个人,却空出一大半,留给她。十字路口一闪一闪亮了红灯,奇怪的是,没有了往日的浮躁,而是安静地坐着,平和地笑着,迎娶的幸福时光,意外多出10秒。

漆黑的夜,一个人走。看不清路,心却踏实,因为知晓,黑暗尽处,会有一个人风雨无阻等在那里。

家,越来越近了,一个声音低低传入耳畔,别怕,妈在这儿呢。

身陷灾难,接近崩溃,第一个打进电话的人,声音温暖。她说,别怕,妈去接你。

一生中,每个人都不知道灾难和明天哪一个先来。但是,那个让你内心安定的声音,那个永远守候你的人,一定不畏艰险,迎接你,给你光亮。

也许,她不能给你更多,只是站在危机四伏的路口,轻声唤你,别怕,妈在这儿呢。

作者|常青藤

公众号|咱们村

让亲情在心间流淌作文

让美好永恒在心里情爱散文

生活故事:在争执声中前进

与狗有关的生活感悟故事

生活中的人生感悟短篇故事

观赏街头杂技的生活感悟故事

惶恐的中年个人生活感悟故事

守护家园的生活感悟故事:一群人的执拗

以手为话题的生活感悟故事

有关于生活的励志的故事含感悟

合唱比赛的生活感悟故事:让歌声在心里流淌(锦集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合唱比赛的生活感悟故事:让歌声在心里流淌,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推荐

HOT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