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分米毫米知识点(共含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知北遊”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苏教版小学数学分米毫米知识点
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米=100厘米
分米可以用dm表示毫米可以用mm表示
1、相邻的长度单位进率是10
2、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3、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4、现在学习的长度单位按从大到小排,依次是:米>分米>厘米>毫米
5、相邻的长度单位转化时:大单位变小单位,末尾添0;小单位变大单位,末尾去0。如:
2厘米=20毫米;30分米=3米如果是相隔的单位转换,隔一个添一个0(或去一个0)。如:
3分米=300毫米;500厘米=5米
6、1米大约是两臂侧平举的距离;1分米大约是一柞的长度;1厘米大约是拇指指甲盖的大小;1毫米大约是10张纸的厚度。
练习题
1、小明的身高是1( )30( )
2、1枚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 )
3、马路两旁每隔10( )有一棵大树
4、小红走一步长约60( )
5、学校操场长200( )
6、课桌宽5( )
7、一个大树高18( )
8、一枝铅笔长18( )
9、一台冰箱高18( )
参考答案
1、小明的身高是1(米)30(厘米)
2、1枚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3、马路两旁每隔10(米)有一棵大树
4、小红走一步长约60(毫米)
5、学校操场长200(米)
6、课桌宽5(分米)
7、一个大树高18(米)
8、一枝铅笔长18(厘米)
9、一台冰箱高18(分米)
自然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自然数在日常生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人们广泛使用自然数。自然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数,自然数在计数和测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人们还常常用自然数来给事物标号或排序,如城市的公共汽车路线、门牌号码、邮政编码等。
圆的面积
1、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用字母S表示。
2、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3、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1)、用逐渐逼近的转化思想:体现化圆为方,化曲为直;化新为旧,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
(2)、把一个圆等分(偶数份)成的扇形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像越接近长方形。
(3)、拼出的图形与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
圆的半径=长方形的宽
圆的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长
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圆的半径
S圆=πr×r
圆的面积公式:S圆=πr2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分米和毫米说课稿
一、说教材
认识分米和毫米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二年级的一个知识。本课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过米和厘米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学生尺和米尺,会数学生尺上的大格和小格,知道1厘米是10小格,1米=100厘米。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下面3点:
1、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会用打手势的方法比划1分米和1毫米。
2、掌握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教学难点:理解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二、教法和学法
1、直观演示
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演示,学生在观察和对比中体会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领悟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逐步认识1分米、1厘米。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引新
(1)实物展示平台展示一把学生尺
提问:同学们,老师这里现在有一把学生尺,你能来介绍一下有关这把学生尺的知识吗?
设计目标:让学生产生回忆,联想曾经学过的知识米和厘米,知道学生尺分大格和小格,1大格是10小格。每1大格就是1厘米。
(2)画一条长10厘米的线段
提问:你能猜一猜老师准备用怎样的一句话介绍这条线段有多长吗?
设计目标: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长度单位。
2、新授
(1)出示情景(课件演示)教学分米
提问:从小男孩的介绍中,你发现新的长度单位是谁了吗?(学生:分米)
活动一:
要求:
1、从你的直尺中找出1分米有多长。
2、用手比划一下1分米有多长。
设计目标: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感受1分米有多长。
活动二:
要求:用直尺在自备本上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
提问:你是怎样来画1分米的线段的?
练一练:判断下面的画法是1分米吗。(课件出示画法,从刻度5画到刻度十15)
活动三:
要求:
1、四个人一小组观察米尺。
2、数一数,1米里面有多少个1分米。
回到课初:我是这样介绍的,这根线段长1分米。你们猜对了吗?
(2)继续教学毫米(课件出示情景)
引:茄子老师正在量我们的数学书有多厚呢?你看,连1厘米多不到,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种新的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下面我们就一起听听茄子老师是怎样来介绍毫米这一个长度单位的。
课件演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活动一:
要求:
1、请你用笔尖指着你的直尺数一数,1大格有几小格?板书:1分米=10厘米
2、请你用手比划一下1毫米有多长。
(3)课件赏析1毫米
你还知道哪些东西的长度和厚度可以采用毫米坐单位?
学生讨论,说以说
四、巩固练习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分米=()厘米1厘米=()毫米
3分米=()厘米3厘米=()分米
30厘米=()分米50毫米=(分米
设计目标: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分米、毫米之间的单位换算。为下面的学习作做准备。
2、完成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就可以。)
教学目标:第一体会解决这题的不同方法;第二数的简便方法,每一大格的中间都有一根比较长的线段,它把每一大格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是5小格是5毫米。
3、在()里天生活合适的长度单位。
1棵小树高2()2张电话卡片厚2()一张床长2()
1枝铅笔长2()一根铁钉长2()一根黄瓜长2()
设计目标:联系生活,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4个长度单位的认识。进一步巩固长度单位,知道每个单位分别用在什么地方。
4、分组测量
要求:1、同桌两个人1小组合作。
2、用直尺量一量桌子和椅子分别各有多高,是多少厘米,接近多少分米?
3、做好记录,全班交流。
5、完成想想做做6
课件出示3条线段,你认为哪条线段最长?(学生自己解决)
全班交流想法,一种是估计,目测;另一种是用直尺量一量,标上长度再比较。从中体会正确的方法。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知道了些什么?
二年级数学《分米和毫米》单元练习题
毫米和分米同步练习
一、填空。
1千米=米 6000米=()千米 80毫米=()厘米
70毫米=()厘米 8分米=()厘米 9厘米=()毫米
3千米=()米 1米=()分米=()厘米
8千米=()米+()米 38米+54米=()米
46厘米+54厘米=()厘米=()分米=()米
二、在○里填上><或=
8千米()6000米 1米50厘米()1米5分米
4厘米()4分米 9分米()2米
300分米()300厘米 5厘米()7毫米
9毫米()3厘米 34毫米()9厘米
1米()100厘米 60毫米()6厘米
三、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或数
1、蜡笔长6() 2、跳绳长2()
3、课桌高7() 4、粉笔长75()
5、钢笔长14() 6、小明的身高是140()
7、10张纸厚1() 8、旗杆高9()
9、国旗高160() 10、1角硬币的厚大约是1()
11、打火机的.长大约是8() 12、数学书的厚大约是5()
13、课桌的高大约是80()。 14、一只七星瓢虫的长度大约是5()。
15、小明大拇指宽约(),手腕一圈长约12()。
四、下面是每个数的组成,把这些数写出来。
(1)3个千和3个百 (2)1个千6个百5个十4个一
(3)2个千和8个十 (4)4个千和5个一
(5)一个百和9个一 (6)9个千
五、判断题。
1、9×()<68,括号里最大能填8。()
2、28÷5=5……3()
3、33÷7=5……2()
4、如果△÷6=○……□,那么□最大应是5。()
5、()÷8=4……3,()里应填35。()
六、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56÷7=60÷7=70÷9=
35÷8=52÷9=46÷6=
七、列式计算。
(1)82减去64,差是多少?
(2)45比80少多少?
(3)91比58多多少?
八、下图是小飞学具盒里的小棒,你知道它长多少毫米吗?
九、改错(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改正)。
3月18日星期二天气雨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了1厘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90毫米(),上学路上我看见了一棵高2分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铅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做起笔记。
《分米和毫米》这节主要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以及分米与米、毫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学会了用直尺继续测量,积累了一定的长度单位学习的知识和经验。在教学中,xx幼师学校就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进行教学。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组织学习活动
导入部分引导学生回顾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通过用手比划1米、1厘米有多长。复习进率:1米=100厘米,重新认识尺子,知道0刻度线的作用,目的在于唤醒学生已有知识。接着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宽大约大约18厘米,激活学生测量经验。再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发现新的问题---数学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在直尺上施6个小格。引入对毫米的认识,体会到表示比1厘米短的长度,要用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并通过观察直尺,认识1厘米=10毫米。教学分米的认识时,让学生找到10厘米的长度,告诉学生,这样的长度就是1分米,用手势表示出。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并举出实例。在这些过程中,学生对分米的认识就加深了。
2、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体验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建立长度观念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认识分米和毫米,帮助孩子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在教学中设计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活动获得对单位长度的丰富体验。在认识毫米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认一认,在电脑上演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指一指,组织学生用铅笔在直尺上指出1毫米;找一找,通过准备的丰富材料:角硬币、电话(公交)磁卡,让学生感受1毫米的具体长度,形成表现;比一比,要求学生用手比划出1毫米的长度。说一说,说说你觉得1毫米怎么样?你对1毫米的长有什么感觉?通过丰富的活动使学生体验感受到1毫米的实际长度,强化已经形成的表象。
教 学 过 程第1时授课时间2005年3月 日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页,自主练习第1、2题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学习内容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札记、修改创设活动情景,引入新知 认识毫米你在学习时最常用到的学习工具是什么?你了解他们吗?你知道他们的升高是多少吗?他们又多厚吗?现在请你用厘米做单位,用直尺测量并记录下来。提问:比整厘米多一点少一点究竟是多少呢?能不能用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呢?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找出1厘米的长度。在1厘米长度中,你又看到了什么? 两人一组,测量书、文具盒、橡皮、铅笔等并记录 汇报测量结果 有许多小格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测量实际物体有多长,从解决身边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 学 过 程学习内容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札记、修改 认识分米 你们发现的每一个小格就是1毫米。(课件演示每一个1毫米) 四人一组:观察直尺发现1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并得到1厘米=10毫米 (让同学感受到用厘米测量时不方便)请同学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的长度,并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接近1毫米。
用手势分别表示1毫米、2毫米10毫米的不同长度
实践活动:用厘米做单位测量课桌 根据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获取新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的直观形象,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习内容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札记、修改 实践应用课件演示1分米的'长度并且用手势表示出来。
举例生活中接近1分米的实物。并寻找身体的哪一部分接近1分米。
课件出示:1、直尺测量曲别针图。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桃树高3( ) 书桌高7( ) 一本经书厚约28( ) 爸爸身高175( )3、看日记改错误的长度。. 用手中的测量工具准确量出课本的宽,汇报 教学新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给学生自主钻研的时间,有扶到放,使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 学习内容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札记、修改 总结 早晨,我从 2分米长的床上起来,拿起13毫米长的牙刷,挤出15厘米长的牙膏刷牙,然后洗脸吃饭。接着和1分米高的哥哥一起上学去。走了200厘米远的路来到学校,坐在5米高的凳子上,拿出1厘米长的铅笔和5厘米厚的练习本,开始做练习。4、估测:出示碟片、字典、粉笔今天咱们有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它们和厘米是什么关系? 口答 估出大约的长度或厚度 使学生的学生过程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