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七贤画序》原文及翻译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Gondor

下面给大家分享欧阳修《七贤画序》原文及翻译(共含9篇),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Gondor”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欧阳修《七贤画序》原文及翻译

篇1:欧阳修《七贤画序》原文翻译

欧阳修《七贤画序》原文翻译

原文:

某[1]不幸,少孤[2]。先人为绵州军事推官[3]时,某始生。生四岁,而先人捐馆[4]。某为儿童时,先妣尝[5]谓某曰:“吾归汝家 [6]时,极贫,汝父为吏至廉,又于物无所嗜[7],惟[8]喜兵客,不计其家有无以具酒食。在绵州三年,他人皆多买蜀物以归,汝你不营[9]一物,而俸 禄待宾客,亦无余已。罢官[10],有绢一匹,画为《七贤图》六幅,此七君子,吾所爱也。此外无蜀物。”后先人调泰州军事判官[11],卒于任[12]比 [13]某十许岁时,家益[14]贫,每岁时[15],设席祭祀,则张[16]此图于壁,先妣必指某曰:“吾家故物也。”

后三十余 年,图亦故[17],某忝[18]立朝,惧其久而益朽损,遂[19]取《七贤》,命工装轴之,更可传百余年,以为欧阳氏旧物[20],且使子孙不忘先世之 清风,而示吾先君所好尚[21]。又以见吾母少寡而子幼,能克成其家[22],不失旧物。盖自先君有事[23]后二十年,某始及第[24]。今又二十三年 矣。事迹如此,始为作赞[25]并序。

译文:

我不幸,小时候就死了父亲。先父在绵州做军事推官的时候,我才出生。长到四岁,先父就去世了。我做孩子时,先母曾对我说:我嫁到你们欧阳家时,很穷。你父亲做官特别廉洁,又对一切事物均无嗜好,只喜欢交接宾客,从不考虑自己家中有无备酒饭的钱财。

在绵州任职三年,别人都买了许多蜀地的物产带回故乡,你父亲却不营购一件物品,而把薪俸用在接待宾客上,也就没有剩余钱财了。任满离职时,只有丝绢一 匹,用它画成了《七贤图》六幅,这七位君子,是我所敬重的。除此以外,就没有别的蜀地物产了。后来先父调泰州任军事判官,在任期内逝世了。

到我十多岁时,家里更穷了。每年四季设席祭祀祖宗时,就把这《七贤图》挂在墙壁上,先母必定指着它对我说:“这是我们家珍藏的惟一旧物啊!”

过了三十余年,这图画破旧了,色彩也暗淡了。这时我也算已跻身朝堂,担心这图画日子久了,会更加陈旧腐坏,于是就取出这《七贤图》,叫画工把它装裱成画 轴,这样便可再保存百余年,把它作为欧阳氏的纪念品,且使子孙不忘先祖的清廉风尚,并显示我先父好客尚义的美德。同时还可作为我母亲年轻居孀,儿子年幼, 却能担负起持家治业的重担,不损弃先父遗物的见证。大概自先父去世后二十年,我才科举中试。又过了二十三年,事情的经过大约是这样的,我才给它作赞并加序 言。

【注释】[1]某:自指,相当于我。[2]孤:幼时丧父叫孤。[3]绵州:今四川绵阳市。

推官:州、府属官。[4]捐馆:舍弃所居之屋,为死亡的婉称,即去世之意。[5]先妣(bǐ):

去世的.母亲。妣:已故的母亲。尝:曾经。[6]归汝家:嫁到你家。归,指女子出嫁。汝,你。[7]无所嗜:没特别爱好。[8]惟:惟一,只有。[9] 营:谋画,经营。[10]罢官:指任满离任。[11]泰州:今江苏秦县。判官:地方长官的僚属,佐理政事。[12]卒于任:在任内逝世。卒,逝世。 [13]比:及至,等到。[14]益:愈加,更加。[15]岁:年。时:四时,即春夏秋冬四季。[16]则:就。张:挂。[17]故:旧。(àn):指色 彩暗淡。同“暗”。[18]忝:谦词,有辱于的意思。[19]遂:就,于是。[20]旧物:纪念品。[21]好尚:爱好、崇尚。[22]克成其家:能担负 起持家治业的重担。克,能。成,完成、成就,此指持家治业。

[23]先君:指去世的父亲。有事:忌讳死字,意即去世。[24]及第:科举中试。[25]事迹:事情的经过痕迹。如此:是这样。

赞:通“文体的一种。刘勰《文心雕龙·颂》:之义兼美恶,亦犹颂之变耳。

篇2:欧阳修《七贤画序》原文及翻译

关于欧阳修《七贤画序》原文及翻译

原文:

某不幸,少孤。先人为绵州军事推官时,某始生。生四岁,而先人捐馆。某为儿童时,先妣尝谓某曰:“吾归汝家时,极贫,汝父为吏至廉,又于物无所嗜,惟喜兵客,不计其家有无以具酒食。在绵州三年,他人皆多买蜀物以归,汝你不营一物,而俸禄待宾客,亦无余已。罢官,有绢一匹,画为《七贤图》六幅,此七君子,吾所爱也。此外无蜀物。”后先人调泰州军事判官,卒于任比某十许岁时,家益贫,每岁时,设席祭祀,则张此图于壁,先妣必指某曰:“吾家故物也。”

后三十余年,图亦故,某忝立朝,惧其久而益朽损,遂取《七贤》,命工装轴之,更可传百余年,以为欧阳氏旧物,且使子孙不忘先世之 清风,而示吾先君所好尚。又以见吾母少寡而子幼,能克成其家,不失旧物。盖自先君有事后二十年,某始及第。今又二十三年 矣。事迹如此,始为作赞并序。

翻译:

我不幸,小时候就死了父亲。先父在绵州做军事推官的时候,我才出生。长到四岁,先父就去世了。我做孩子时,先母曾对我说:我嫁到你们欧阳家时,很穷。你父亲做官特别廉洁,又对一切事物均无嗜好,只喜欢交接宾客,从不考虑自己家中有无备酒饭的.钱财。

在绵州任职三年,别人都买了许多蜀地的物产带回故乡,你父亲却不营购一件物品,而把薪俸用在接待宾客上,也就没有剩余钱财了。任满离职时,只有丝绢一 匹,用它画成了《七贤图》六幅,这七位君子,是我所敬重的。除此以外,就没有别的蜀地物产了。后来先父调泰州任军事判官,在任期内逝世了。

到我十多岁时,家里更穷了。每年四季设席祭祀祖宗时,就把这《七贤图》挂在墙壁上,先母必定指着它对我说:“这是我们家珍藏的惟一旧物啊!”

过了三十余年,这图画破旧了,色彩也暗淡了。这时我也算已跻身朝堂,担心这图画日子久了,会更加陈旧腐坏,于是就取出这《七贤图》,叫画工把它装裱成画 轴,这样便可再保存百余年,把它作为欧阳氏的纪念品,且使子孙不忘先祖的清廉风尚,并显示我先父好客尚义的美德。同时还可作为我母亲年轻居孀,儿子年幼, 却能担负起持家治业的重担,不损弃先父遗物的见证。大概自先父去世后二十年,我才科举中试。又过了二十三年,事情的经过大约是这样的,我才给它作赞并加序言。

篇3:欧阳修《七贤画序》原文与翻译

《七贤画序》

欧阳修

某1不幸,少孤。先人为绵州军事推官时,某始生,生四岁而先人捐馆2。某为儿童时,先妣3尝谓某曰:“吾归汝家时,极贫。汝父为吏至廉,又于物无所嗜,惟喜宾客,不计其家有无以具酒食。在绵州三年,他人皆多买蜀物以归,汝父不营一物,而俸禄待宾客,亦无余已。罢官,有绢一匹,画为《七贤图》六幅,曰此七君子吾所爱也。此外无蜀物。”后先人调泰州军事判官,卒于任。比某十许岁时,家益贫。每岁时设席祭祀,则张此图于壁,先妣必指某曰:“吾家故物也。”

后三十余年,图亦故暗。某忝立朝,惧其久而益朽损,遂取《七贤》,命工装轴之,

更可传百余年。以为欧阳氏旧物,且使子孙不忘先世之清风,而示吾先君所好尚。又以见吾母少寡而子幼,能克成其家,不失旧物。盖自先君有事4后二十年,某始及第。今又二十三年矣,事迹如此,始为作赞并序。

篇4:欧阳修《七贤画序》原文与翻译

我不幸,小时候就死了父亲。先父在绵州做军事推官的时候,我才出生。长到四岁,先父就去世了。我做孩子时,先母曾对我说:我嫁到你们欧阳家时,很穷。你父亲做官特别廉洁,又对一切事物均无嗜好,只喜欢交接宾客,从不考虑自己家中有无备酒饭的钱财。

在绵州任职三年,别人都买了许多蜀地的物产带回故乡,你父亲却不营购一件物品,而把薪俸用在接待宾客上,也就没有剩余钱财了。任满离职时,只有丝绢一匹,用它画成了《七贤图》六幅,这七位君子,是我所敬重的。除此以外,就没有别的蜀地物产了。后来先父调泰州任军事判官,在任期内逝世了。

到我十多岁时,家里更穷了。每年四季设席祭祀祖宗时,就把这《七贤图》挂在墙壁上,先母必定指着它对我说:“这是我们家珍藏的惟一旧物啊!”

过了三十余年,这图画破旧了,色彩也暗淡了。这时我也算已跻身朝堂,担心这图画日子久了,会更加陈旧腐坏,于是就取出这《七贤图》,叫画工把它装裱成画轴,这样便可再保存百余年,把它作为欧阳氏的'纪念品,且使子孙不忘先祖的清廉风尚,并显示我先父好客尚义的美德。同时还可作为我母亲年轻居孀,儿子年幼,却能担负起持家治业的重担,不损弃先父遗物的见证。大概自先父去世后二十年,我才科举中试。又过了二十三年,事情的经过大约是这样的,我才给它作赞并加序言。

篇5:欧阳修《七贤画序》原文与翻译

[1]某:自指,相当于我。

[2]孤:幼时丧父叫孤。

[3]绵州:今四川绵阳市。推官:州、府属官。

[4]捐馆:舍弃所居之屋,为死亡的婉称,即去世之意。

[5]先妣(bǐ):去世的母亲。妣:已故的母亲。尝:曾经。

[6]归汝家:嫁到你家。归,指女子出嫁。汝,你。

[7]无所嗜:没特别爱好。

[8]惟:惟一,只有。

[9]营:谋画,经营。

[10]罢官:指任满离任。

【扩展:练习以及答案】

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不计其家有无以具酒食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先妣尝谓某______▲_______比某十许岁时______▲________

家益贫____▲______某始及第_____▲________

10.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每岁时设席祭祀,则张此图于壁,先妣必指某曰:“吾家故物也。”

11.结合文章第一段具体内容,说说“我”的先人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12.我“遂取《七贤》,命工装轴之”有何用意?(4分)

参考答案:

8. 不 计 /其 家 有 无 /以 具 酒 食

9.曾经 等到 更加 才

10.每到过年祭祀祖先时,就打开这张图挂在墙上,先母一定指着对我说:“这就是我家以前的东西。”(扣住“岁”“则”“张”“故”解释,一个一分,扣完为止。)

11.清廉、好客(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12.1怕这张图因为时间长而损坏。

2作为家传旧物,让子孙不忘祖先清廉的美德。

3彰显我母亲的持家有道。

篇6:七贤画序 阅读及答案

欧阳修

某1不幸,少孤。先人为绵州军事推官时,某始生,生四岁而先人捐馆2。某为儿童时,先妣3尝谓某曰:“吾归汝家时,极贫。汝父为吏至廉,又于物无所嗜,惟喜宾客,不计其家有无以具酒食。在绵州三年,他人皆多买蜀物以归,汝父不营一物,而俸禄待宾客,亦无余已。罢官,有绢一匹,画为《七贤图》六幅,曰此七君子吾所爱也。此外无蜀物。”后先人调泰州军事判官,卒于任。比某十许岁时,家益贫。每岁时设席祭祀,则张此图于壁,先妣必指某曰:“吾家故物也。”

后三十余年,图亦故暗。某忝立朝,惧其久而益朽损,遂取《七贤》,命工装轴之,

更可传百余年。以为欧阳氏旧物,且使子孙不忘先世之清风,而示吾先君所好尚。又以见吾母少寡而子幼,能克成其家,不失旧物。盖自先君有事4后二十年,某始及第。今又二十三年矣,事迹如此,始为作赞并序。

【注】1某,我,指作者自己。2捐馆,担任官职。3先妣,对自己亡母的称呼。4有事,这里理解为去世。

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不 计 其 家 有 无 以 具 酒 食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先妣尝谓某______▲_______

比某十许岁时______▲________

家益贫____▲______

某始及第_____▲________

10.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每岁时设席祭祀,则张此图于壁,先妣必指某曰:“吾家故物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文章第一段具体内容,说说“我”的先人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 “遂取《七贤》,命工装轴之”有何用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7:七贤画序 阅读及答案

8.

不 计

/其 家 有 无

/以 具 酒 食

9.曾经

等到

更加

10.每到过年祭祀祖先时,就打开这张图挂在墙上,先母一定指着对我说:“这就是我家以前的东西。”(扣住“岁”“则”“张”“故”解释,一个一分,扣完为止。)

11.清廉、好客(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12.1怕这张图因为时间长而损坏。

2作为家传旧物,让子孙不忘祖先清廉的美德。

3彰显我母亲的持家有道。

篇8: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原文及翻译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二人欢然无所间。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已老,胠其橐①,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②,江涛汹涌,甚可壮也,欲往游焉。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庆历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庐陵欧阳修序。 (《古文鉴赏大辞典》)

【注】①胠:打开。橐(tuó):袋子,口袋。

译文:

我年轻时因考进士寄居京城,因而有机会遍交当时的贤者豪杰。不过我还认为:国家臣服统一了四方,停止了战争,休养生息以至天下太平了四十年,那些无处发挥才能的智谋雄伟不寻常之人,就往往蛰伏不出,隐居山林,从事屠宰贩运的人,必定有老死其间而不被世人发现的',想要跟从访求他们,与之结交而不可得。后来却认识了我那亡友石曼卿。

曼卿的为人,胸怀开阔而有大志,今人不能用他的才能,曼卿也不肯委屈自己迁就别人。没有施展志向的地方,就往往跟布衣村民饮酒嬉戏,闹得痛快颠狂也不满足。因此我怀疑所谓蛰伏而不被发现的人,或许会在亲的玩乐中得到。所以常常喜欢跟从曼卿游玩,想借此暗中访求天下奇士。

和尚秘演和曼卿交往最久,也能够将自己遗弃在世俗之外,以崇尚气节为高。两个人相处融合毫无嫌隙。曼卿在酒中隐身,秘演则在佛教中隐身,所以都是奇男子。然而又都喜欢做诗自我娱乐。当他们狂饮大醉之时,又唱又吟,又笑又叫,以共享天下的乐趣,这是多么豪迈啊!当时的贤士,都愿意跟从他们交游,我也常常上他们家。十年间,秘演北渡黄河,东到济州、郓州,没有遇上知己朋友,困顿而归。这时曼卿已经死了,秘演也是又老又病。唉!这两个人,我竟看到了他们从壮年而至衰老,那么我自己也将衰老了吧!

曼卿的诗清妙绝伦,可他更称道秘演的作品,以为典雅劲健,真有诗人的意趣。秘演相貌雄伟杰出,他的胸中又存有浩然正气。然而已经学了佛,也就没有可用之处了,只有他的诗歌能够流传于世。可是他自己又懒散而不爱惜,已经老了,打开他的箱子,还能得到三、四百首,都是值得玩味的好作品。

曼卿死后,秘演寂寞无处可去。听说东南地区多山水美景,那儿高峰悬崖峭拔险峻,长江波涛汹涌,很是壮观。便想到那儿去游玩。这就足以了解他人虽老了可是志气尚在。在他临行之时,我为他的诗集写了序言,借此称道他的壮年并为他的衰老而悲哀。

篇9:欧阳修《送徐无党南归序》原文及翻译

欧阳修《送徐无党南归序》原文及翻译

原文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①,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②,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③? 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注释

①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加强自身修养,用来建立事功,著述文章以传世。

②班固艺文志:即《汉书艺文志》。唐四库书目:唐有《开元四库书目》,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

③汲汲营营:急急忙忙,来来往往的样子,形容忙碌。

翻译

各种草木鸟兽被归类为“物”,而世间众人被归类为“人”,他们生存在世时虽有分别,然而到了死亡时却很相同,全部也都变成腐朽、消亡殆尽的地步。而圣贤身处世人之中,他们也需要面对这种生死变化,然而却和各种事物及世人有分别——他们能在精神、功业上永垂千古,时间再久也能够留存。圣贤能够长存不朽的缘故,就在于他们建立德行、功业或著作了。一个人能努力修炼个人操守的话,一定能有所成就;若要建立个人功业,却是受社会情况限制;若要行文传世的话,则被个人天赋所约束。有些人能建立功业,却未必有著作留下。看《诗》、《书》、《史记》等著作所记,当中有多少人是善于著作的.呢?至于有高尚德行的人,更未必能建立功业,又有著作传世的了。孔子的弟子中,有能建立功业的,有能著书立说的。就以颜渊为例,他独居穷宅时挨饥受冷;在与人相处时又整天沉默寡言,旁人也许以为他愚笨无能。然而当时孔门中众多弟子都极其尊重颜渊,无人敢与他相比。就是后世千百年来,也没有人能在德行上能胜过颜渊。由颜渊能够永存不朽的原因来看,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

我曾读《汉书艺文志》、唐《四库书目》等著作,见当中列举上古至今有著作流传的文人,其作品有多至百余篇,也有少的约三四十篇。然而文人虽多不胜数,大部分的作品却已随时间而散失消亡,至今只存留百分之一二而已。我悲叹这些作者,他们的文章虽然华丽,但好像花木被风飘散,鸟兽鸣叫掠过耳边一样,只得短暂停留人间。他们创作时竭尽心力,这又和世人为生活 忙忙碌碌有何分别呢?而且最后也或早或迟地面对死亡,他们的情况和草木、鸟兽、世人一样;全部归于泯灭消失,可知道“立言”实在是不能够依靠的。现今追求学问的人,他们全部羡慕古代圣贤能够名声不朽,可是只懂用一辈子功夫在著述文字方面,那真是可悲的了!

你(徐无党)从小便跟随我学习,写的文章,已经颇得别人称赞。学成后,又在礼部应考科举;名列前茅,从而名声显著人前。你的文章日渐进步,有一种如泉水涌出山间的气势。不过,我希望借本篇文章挫一挫你的锐气,和勉励你求学之道,因此在你南归之时赠送这篇文章给你。同时,我自己相当喜爱为文写作,因此也用本文来警示自己一番。

梅圣俞诗集序原文翻译 欧阳修

一行传序原文及翻译

西湖七月半原文及翻译

《任贤》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欧阳修《小人无朋》原文及翻译

愚溪诗序原文及翻译

滕王阁序原文及翻译

欧阳修《与高司谏书》原文及翻译

寒菊 / 画菊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

欧阳修《七贤画序》原文及翻译(精选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欧阳修《七贤画序》原文及翻译,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