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参加路局团干培训班有感(共含12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衣无袖”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参加路局团干培训班有感
作者:扈人杰
10月的贵阳还沉寂在深秋懒洋洋的日光里,在这充满着收获的季节,我很荣幸的参加了在贵阳举行的成都铁路局第61期团干部培训班。虽然只是短短几天时间,但它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我的精神及思想,让我对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应具有哪些素质与能力有了更深的了解与认识。
在这五天的学习生活中,我被这次来进行授课的老师们的个人魅力所征服、被这些深层次且有趣的课业内容所吸引。五天的学习虽然短暂,但是在局团委以及贵阳职培基地的老师们身上所汲取的知识和养分,将会成为今后我开展共青团工作乃至其他工作的精神源泉和助推器,是让我为之受用一生的知识基石。
当第一天我们下车走进贵阳职培基地,便感受到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一种氛围。这是一种不同于学校的严肃,也是一份不同于工作单位的肃穆,更是一种让我感到异于以往的新鲜感。在培训班的开班典礼上,领导,以及老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话,精辟地概括了当今基层团组织在开展共青团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领导对团干部的殷切希望,使我倍受鼓舞。而在第一天的历奇培训课程上,所有同学们共同参与了由成铁历奇培训工作室精心为我们准备的活动。我对“多面球”这项活动印象深刻,因为这是一场需要整组人所有的耐心于协同帮助的游戏。是它,在短时间内团结、鼓舞大家的士气与精神气;也是它,彻底让大家从最初的羞涩、尴尬中走出来,共同面对问题与困难。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思考:这项活动的意义在哪里?这么麻烦的活动把弱者剔除来难道不是更好吗?最终在大家胜利的欢呼声中我才明白,这不仅仅是一场游戏,而是相较于工作生活而言,这就好比一个班组,只有每个人都按照游戏规则参与了,共同协作的情况下各自尽了自己的努力,才能更好更快的玩成游戏、任务。并非不是缺一不可,而是当我们意识到这是一场“战役”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考虑的不该是抛弃“战友”,而是相互扶持,互帮互助,才能保证所有人共同走到最后。到最后游戏的时间,我很受感动,也很有感触。正是因为这些一个个游戏,使我对共青团的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思考,让我对以后开展共青团工作更加有方法、有技巧、有自信。而我,也希望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能够更加深入贯彻落实此次活动所领会的精神,更好的开展各种工作。
之后,在《高速铁路与客运专线概论》课程上,我对我们成都铁路局及成都高铁工务段的认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与了解上的本质性的变化。课堂上我着重关注了老师对高速铁路定义的讲解,以及课件上提出的8项问题。正是通过老师的讲解,我才知道高铁并不仅仅只是我们所看到的桥梁架设得高、车子速度跑得快,而是有更加严格的分界与定义。我感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更有自信背负着“高铁人”这个光荣而有意义的称呼。而在陈慕恒老师讲授的《安全风险管理讲座》上,我才第一次对安全风险管理的概念与“危险(R)=发生的可能性(F)+后果的严重程度(C)”这个模型概念有了些许的了解。在之后的《安全风险管理大家谈》里,通过组员们的深入讨论及PPT的制作过程,大家不光有了工作上的默契度,也对安全风险管理在工务、电务系统中的必要性、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在每天早上的团章早读及每天下午的唱团歌活动中,我对《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第一次有了详细的了解,我认为这是一场有着伟大意义的文化洗礼,而我十分荣幸有机会参与这一次次的朗读和学习。
我认为当一名合格的基层团干部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较好的智能素质、精神素质,还要善于处理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正确对待得与失、名与利等问题。我想我们应该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良好的工作态度投身到平时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既要有一颗进取心,又要保持有一颗平常心,做到有所争,有所不争,珍惜自己的岗位,创新型地开展工作,健康顺利地成长。而在本次学习后,我意识到基层团干部是领导与青年之间的桥梁,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个优秀的基层团干部,在处理好各种工作关系的同时,还必须具备有优良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我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和经验,提出了“三做”与“三用心”的原则要求:即学会做人、以身作则、学会做学问;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我想只有充分地理解这两个原则,在平时的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事必躬亲,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并不以“官位”自尊,做小事做起,从自己的身边做起,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年轻一代,精力旺盛,充满激情,也是一支能较快掌握新理论、新技能、新事物的队伍。我们要把新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不仅要认真学习掌握与工作紧密相关的知识,追求自身知识的全面和创新。当然我们在实践中更需要的是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总结经验,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把所学真正运用到有实际作用的地方去。善于捕捉契机、抓住灵感是非常有意义的。这要求我们除了具有敏锐的把握力,去发现、捕捉问题,并提出切实有效的方案外,更要求我们在能力素质、沟通素质和表达能力方面都有所培养,做一个有能力的人。我们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同时还要结合青年人的需要,从小事做起,从实际出发,尽我们的能力,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开展一些具有活动特点的即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活动,才能吸引更多的青年职工参与,让广泛的青年职工加入我们,融入我们,认可我们,支持我们。
最后忠心的感谢各位领导、各位老师的精心授课和辛苦劳动;感谢班委员成员的辛苦付出。同时我也热切地希望我们所有团干部都能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在团的工作上、在各个岗位上都能做出新的成绩、取得更大的辉煌。
参加路局兼职团干部培训班有感
北京动车段 康学宾
能够以“京铁青年”小编的身份参与到兼职团干部的培训当中,我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特别是在工作两年之后,仍旧可以与其他站段年纪相仿的同龄团干一起沟通了解、交流心得,于我而言是惊喜的,也是收获颇丰的。
培训时间短,内容安排满,快节奏的作息方式令人形劳体乏,团队的心得共享、风采展示,又需要思想运作、讨论斟酌,对时间是考验,对效果也是考验。
团结就是力量,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
小编团队的成员们,各有千秋。各具所长的人集中在一起,创造力就很强。在风采展示的环节,队长只确立了一个方向,接下来小编们便根据所擅领域,自由结组开发脑洞,最终将戏串为一幕,不突兀也不繁缛。好比一批本就懂拳路的人,无须指导,直接就可以上手切磋。每个人都能够各司其职,点子创意自行丰富,我觉得这与小编团队能够胜利完成多项任务的实力是分不开的.。人多并不一定力量大,有真才实学,又懂得顾全大局、协调取舍的人在一起才能让团队如虎添翼。声线优美的主持,专业曼妙的舞姿,不拘形式的创意,让我见识到了小编们多才多艺,甘于付出的好品质,我为身处这样一个团队,交到这样一些好朋友而感到庆幸。
“苟日新,日日新”,保持成长和改变的态度
听完各位先进青年的事迹分享后,我深有体会,在很多时候,阻碍我们进步的往往是来源于懒惰和借口。“平庸”和“先进”间的差别其实是态度问题,当人学会了在挑肥拣瘦、见缝插针的得失账上精于算计,在得过且过、浑水摸鱼的赏罚表上故弄玄虚,我们称之为混出来的“老油子”,这样的人多了,团队不可避免地会走向精神涣散,人心不齐,迎难遇险,互相推诿,谈何利己,更甚利他?成长应该是拿自己的今天与昨天相比,经验的积累和思想的转变是长期的过程,在摸索前行路上每进一步,都需要前期的铺垫和夯实。自然界淘汰的往往都是适应新环境能力差的物种,时代科技发展都很快,一技傍身吃喝不愁的乐观心态不能有,随时保持学习的态度,保持进步的心态,思想上不落伍,行动上才能不掉队。
三人行,必有我师,细节最动人
在报到完毕吃第一顿午餐的时候,有一个细节特别打动我。我们的组长侯岳将自己盘子里的食物吃得干干净净,不浪费也不挑剔,这令多取又少食的我相形见绌,非常自惭。当我以异常赞赏的语气向温博文分享时,他还向我说岳园也是如此,从来不浪费粮食。这种品质在我当下的年纪突然觉得宝贵,多么具有亡羊补牢的讽刺意味!在接下来的餐饮中,我竭力也让自己吃多少取多少,竟然真没有想象中的容易,浪费本质上是一种习惯。饭桌上看教养,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有错。
同事说,人生在世,时间可以很多,足够完成很多事。而很多时候,我们欠自己一次成全,梦想也随之变得遥远而式微。时间又是不等人的,在可以奋斗的年纪里不选择安逸不是心灵鸡汤,而是让我们往后走得每一步都踏实和坚定,希望每一个不安于现状,有着积极向上情怀的有志青年都能够信仰坚定,奋勇向前。
公司团干培训班有感
公司团干培训班有感不奋斗,枉青春
叶馨馨 福建华电青年之家
5月,我有幸成为福建公司举办的第二届团干培训班学员。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团干培训,虽然培训时间不长,但课程安排内容丰富,紧凑而充实。在这里,我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友谊;不仅拓宽了工作思路,更开阔了视野。
时政热点――“四个全面”
学习“四个全面”是这次培训的第一课。“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通过学习和领会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认识到,作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企业就有动力,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力量。
红色经典――古田会议放光芒
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古田会议会场旧址。会场陈设简单,6排桌椅陈旧而简洁,听取讲解时,我注意到墙上的一幅画着古田会议场景的画,仿佛穿越到当时令人振奋的'场景。我深深地体会到里面凝聚的红军奋斗历程,在这里,也让我见证了中国革命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片段。在鲜艳的团旗下,团青们举起右手,重温了当年入团许下的神圣誓言,心中感慨万分,深切地感受到作为团员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通过这次“爱国主义教育暨重温入团誓词”活动,瞻仰了革命圣地,了解了一段恢宏的革命历史,更是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让我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团队拓展――智慧与体能的较量
整个培训分成了三组,通过集体的力量,我们完成了一个个本觉得不可能完成的项目。无论是体育场上的拓展训练还是道德讲堂的课题表演,相信他人,就是为成功赢取时间。在实际工作中,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积极努力,相信团结的力量,付诸行动,勇敢的迈出第一步,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总之一句话: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大家的能力是无限的,相信他人就是相信自己。
课堂充电――礼仪、沟通再学习
个人的礼仪素质和职场沟通技巧,对我们来说应是一门必修课,每次听课都能从中获益良多,它直接关系到我们企业的形象,关系到单位的经济与社会礼仪。但是我们仅知道这些知识是没用的,一定要实践,而且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做一个合乎礼仪规范的人,这不仅会有助于自己的人际交往,更能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使自己立于社会的不败之地。
短暂的培训结束了,我们回到不同地区的不同岗位上开始工作,五天的时间大家培养了深厚的感情。五天虽然短暂,但是这次培训使我们每个人都收获颇多,希望大家把这一份激情与信任,感激与责任带到未来的工作中,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与华电同发展、共进步。
参加新闻宣传培训班有感
秦思
11月6至7日,我有幸参加了榆北煤业公司组织的新闻宣传培训班。这次培训班真如一场及时雨,针对现在兼职通讯员普遍写作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系统地全面地给大家上了一课。
由于我们的通讯员都是来自公司各部门,平日里既要干好本职工作,还要担起写稿件的任务。而且大多数通讯员并非科班出身,写作基础本来就比较薄弱,基本上就要靠“白手起家”、“自学成才”.对于学过新闻专业的我来说,更是有些惭愧,虽然学过不少新闻理论知识,但实际工作起来还是会有些迷茫。
第一堂课上,先是《榆林日报》副总编辑王志诚老师为我们举例讲解了新闻标题中引题、主题和副题的相关知识。之前我对于新闻写作只是片面的认为就是写新闻,通过培训和品读学习王老师的《王志诚新闻作品集》使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新闻写作过程中的不足,也学到了更多新闻写作的方式、体裁、要素及重点,这些都是需要很专业的要求。
《中国摄影报》特约摄影记者张建安老师结合自己从事新闻摄影多年的亲身经历,深入浅出的讲授了如何构图、黄金分割线、光线、背景、色彩、距离、角度的运用等新闻摄影知识与技巧,通过大量的.新闻图片展示,让我知道了在写好新闻稿的同时,拍新闻照片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日的新闻宣传的工作中写一篇工作会议报道要有领导的发言照片,写一篇生产工作报道要有现场的场景,写一篇活动报道要有经常的活动画面,图文并茂的图片才更生动更有感染力。以前在摄影方面自己知之甚少,拍会议和活动的照片,每次照很多张照片,最后也就一两张满意的。通过向老师学习,使我学习到了更实用的摄影技巧。
“广大的通讯员正因为长期处在基层,近距离接触施工生产一线,换句话说,有着得天独厚的稿件采写领地。”《煤化专刊》的编辑邰荣军老师在授课的时候这样说到。经常听到大多通讯员这么说:单位就这么大,每天干的都是差不多的活儿,实在没有什么可写的。其实,单位再小,工作再平凡,新闻也是无时无处不在的,关键是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新闻素材的眼睛。在下课后和他交流提问的的时候,我就举例说现在面对的实际情况是很多部门的事情我们不了解,不清楚,通讯员更不会主动去投稿,那么我该如何挖掘新闻线索。邰老师给我“支了一招”,他说可以从部门工作小结中寻找有新闻价值的线索把它写出来。其实,新闻随处都是,要看自己去怎么挖掘,我们煤矿的新闻就是要从安全、生产、经营;员工的生活、职工身边的事情等方面去挖掘新闻价值。
最后,集团公司企业文化部的徐宝平老师从通讯员基础培训、怎样写会议报道、如何给陕煤化集团媒体投稿三个方面给我们介绍了作为一个通讯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分享了自己撰写日常宣传稿件的经验。从他分析的实例稿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自身在新闻写作中的一些问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提高上稿率和投稿渠道方面他给出了我们的建议也很受用。
这次培训虽然短暂,但是针对性强,既有理论,又有实例,给我带来的收获需要细细地品味和渐渐地吸收。日后还需多多努力和投入,做个宣传工作的有心人,报道一线的事,宣传身边的人,用自己手中的笔把它记录下来,为公司的新闻宣传工作添砖加瓦。
is it necessary to attend training classes
(1). state the graph briefly; (图表略)
(2). give the possible reasons for the phenomenon;
(3). your opinion.
【参考范文】
it can be seen from the graph that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number of training classes in the past fifteen years. on the one hand, before the 90s, the increase of the training classes was not so great.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has been a sharp increase in the training classes after the 90s.what are the reasons for the change? there are three reasons for this. firs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more and more people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ability, which they hope to improve through special training classes. second, to most people, training plays a direct part in helping them to attain their goal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thir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more and more people regard it as a preferable way to spend their spare time.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 think it is necessary to attend training classes. for one thing, they can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help you to attain your goal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for another, you can learn not only what you need quickly but also a new way to broaden your horizon.
翘首企盼多天之后,我于3月5日来到区委党校参加这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比较正规、系统地聆听了党的教诲。原本以为党课就是走个形式,内容也不会新鲜到哪去,但我完全被授课老师的个人魅力和精彩的课程内容所吸引,以下我结合个人实际谈几点感受:
一、用情体会,感受组织领导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参加这次党课学习,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组织部门对我们这些入党积极分子的重视,这次党课的授课老师邀请的是宣传部、中纪委等相关单位的一把手或主要领导人授课,老师们从自身工作出发,生动的将身边实实在在的例子和亲身经历讲述给我们,将他们的理论成果和人生经验告诉我们,让我们这些没有经验、只是充满对党的热情的同志们在较短时间内了解了党的性质、历史,以及如何在党员这条路上完善自己,我认识到,入党不是根本,根本是如何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并在实际工作中长期保持这种优良的品性。
二、用心感受,端正入党动机在实际工作中的必要性
正确的'入党动机决定一个党员的素质和行为,一个人没有正确的理论和坚定的信念做支撑,那么他就不会对党有正确和深刻的认识,入党动机自然也不会端正,根本不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在这次党课学习中,我看到了很多党的好干部最终走上犯罪道路的例子,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有一个艰苦的童年、奋斗的青年、辉煌的中年和悲惨的晚年。在入党之前和入党之初,他们都有为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这种信念支持他们在工作中努力拼搏,在生活中为民服务,赢得了党和人民的肯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官位的提升,他们思想松懈了,面对诱惑动摇了,最终走向贪污受贿的犯罪道路,断送了自己的前程。事例发人深省,给我们敲醒了警钟,我认为要不断加强学习,用理论、用崇高的思想鞭策自己,这样才能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在工作中永保头脑清醒。
三、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党、对崇高信念的执着
入党不是一时之事,而是一生之事。我一旦选择了加入共产党,就要将这个理想作为我一生追求的目标,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共产党员具备的优良品德发挥我的热量。不能时间久了或者位置高了,权力大了,就把党的教诲完全抛在脑后,这是十分要不得的行为。万事贵在坚持,首要的是思想不动摇。活到老,学到老,通过不断学习,借鉴先例,努力克服不正确的思想,摆脱不良思想的影响,拒绝外界的各种诱惑,让纯洁的、正确的入党动机永远保持,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现代社会不需要我们向革命前辈那样打打杀杀,做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我们只要脚踏实地、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就是我们对党的最大回报。作为一名药监工作人员,我认为耐心接听群众来电举报、热情搞好安全用药宣传、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违法犯罪活动,这就是政府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同时我还要加强业务理论学习,不断增强职业素质,夯实做好保障人民安全用药工作的基础。
党课学习的感触很多,我将把这次党课学习带给我心灵的震感,融入到未来的工作生活中,在我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加入党,用我的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优良品德。请党组织严格考察我,帮助我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郑卫
4月6日至8日,来自民盟基层组织的十名骨干成员,参加了在市委党校举办的洛阳市民主党派骨干成员培训班。本次培训主要学习民盟中央、民盟河南省委重要会议精神,市委统战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五大发展理念精神实质,统一思想和行动,积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把握洛阳“四高一强一率先”、“十三五”发展大局,为广大党派成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学习使党派成员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立盟为公、参政为民”的观念进一步巩固,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开班仪式上,市委统战部领导作了动员讲话,市委统战部纪检专员张育红亲自给我们上了《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一课,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了《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精神,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方向,鼓舞了工作热情。她说:“统一战线工作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智慧;是同和异的统一体,是把不同的社会力量联合在一起、凝聚在一起,一致对外、共同开发建设祖国。”原市委党校校长任边疆(已退休)作了《总思路总布局总部署》――五中全会解读,就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愿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一带一路”“三大战略”“四个全面”等作了一系列讲解。市委党校的张丽平、吕新江、刘荣利、孙若玉老师也分别给我们上了课。
民盟洛阳市委选送的十名学员(包括我),上课认真听课学习,不迟到不早退,课上积极发言,课下认真讨论。
通过培训学习,我们的思想理论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对中共中央统战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新时期统战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我们要以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新的工作方式,去适应新常态建设下的新时期。“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我们的基本方针,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积极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履行职责,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我们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正确处理解决各种工作问题和社会问题,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为洛阳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加作家培训班有感散文
去年秋天,我随淮矿作家代表团抵达兖州、参加第五届全煤系统中青年高级作家研讨班的培训,亲耳聆听了许多一流的作家、散文家、评论家及几位大刊常务副主编的教诲。在此次研讨班上,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著名评论家茅盾文学奖的主要评委孟繁华老师站在中国文化的高度,对中国文学史进行回顾和梳理,深刻分析了当下文学的现状和走向;《小说选刊》副主编秦万里结合作品实际,对如何进行小说阅读和写作进行了详细阐述。中国煤矿作协主席、著名作家刘庆邦从作家的独特文化视角出发,围绕“小说创作的实与虚”这一话题,畅谈了多年来文学创作的体会和经验;解放军总后创作室原主任、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著名作家王宗仁讲授了散文写作知识和章法。著名评论家茅盾文学奖的主要评委雷达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茅盾文学奖的评奖过程、并传授了长篇小说的一些创作知识。
我整理了刘庆邦老师、孟繁华老师、秦万里老师、王宗仁老师、雷达老师的部分授课内容,在这里向各位文友汇报一下。
先说说庆邦老师的讲课内容。正如煤矿小说名家荆永鸣老师说的那样:喜欢过文学的人都知道大作家刘庆邦,写过小说的人都研究过刘庆邦的作品。作家刘庆邦,当过煤矿井下工、宣传部干事,编辑、记者、副刊部主任。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著有长篇小说《断层》《遍地月光》《平原上的歌谣》等五部,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走窑汉》《梅妞放羊》《遍地白花》《响器》等二十余种。短篇小说《鞋》不仅获至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而且还被编为日文的语文教材。中篇小说《神木》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根据《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获第53届柏林电影艺术节银熊奖等大大小小四十多个国外的奖项。
在此次的培训中,大家最欢迎的还是庆邦老师的讲课,庆邦老师说出的每一句话都会在学员们的内心激起长久的共鸣。庆邦老师说:文学创作可以是一种坚强的表现,也可以是一种脆弱的表现,每个好的作家都应该是具有深痛悲剧感并应该是能够表达沉痛感的人。人出生就是为了还眼泪的,整部红楼梦可以概括为:一把辛酸泪。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因为动物不会哭笑泣。在文学创作方面哭泣就是一种灵性的表现,有一份哭泣就有一份灵性。边流泪边写作出的作品不一定就是好作品,但连自己都打动不了的作品绝对不是好作品。文学和眼泪的关系就是眼泪和政治的关系。文学就是要用眼泪去哭政治这座坚固的长城。
庆邦老师还列举了现代文坛上的二萧(萧红、萧军)的作品来例证自己的观点。坚强的萧军为何作品的生命力、感染力影响力反不如脆弱的萧红呢?值得大家深思。
庆邦老师告诉大家文以载道的道理,强调文学的实用性,他把文学比做太阳和月亮,说文学的所有热量都是太阳给的,只要月光还存在,文学就不会死亡。
具体的创作方面庆邦老师谈了小说创作中的虚与实,他说的实就是小说存在的社会现实和人生经历,虚就是文学创作中的空灵,实强调的是真实性,虚强调的是精神性、艺术性、灵魂性与神性。庆邦老师举例说生命是实、梦是虚,肉体是实、精神是虚,近是实、远是虚。作家必须要以一种老实的态度写作品,但作品千万不能写的太实了。有很多小说就是生活的照相、生活的翻版,就是因为作者不会写虚,所以创作的很不成功。他还把虚实的理论上升到了治国的高度,刘老师说中国最大的两派学说就是:儒家的孔孟学说和道家的老庄学说,其中儒家为实、道家为虚。由于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来一直儒派占上风,就是说一直保持务实的作风,所以在发明创造力方面比不上较务虚的西方。
庆邦老师说自己写小说分三个层面:从实到虚,从虚到实、又从实到虚。即从入世到出世、从出世到入世,再从入世到超世。第一层面从实到虚:经历是实,情感是虚。就是要以真实为基础,展开想象的翅膀。第二层面从虚到实、这个虚是指生活的积淀。在务虚的同时,需要注意生活的真实细节。是细节上的真实。包括人情道德等等。也就是古诗上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第三层面是从实再到虚。这就是看山一片雾,看水一片云的境界。是在真实中的再次升华。是给人以人心人性向善的希望。
刘老师告诉大家:真正美的东西都是虚构的东西,比如龙凤和神仙都是虚的。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信指的就是真实。虽然文学的本质就是虚构的,但虚必须从实中间来,如果没有实就没有虚构的基础,比如在飞机场,坚固的跑道就是实,辽阔的天空就是虚。只有依托坚实的跑道,才能自由地翱翔在无垠的天空里。做文章也是如此,要在实的基础上尽量把每一篇作品都写得虚些美些。
庆邦老师以自己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中篇小说《神木》为例。这部根据案例改编的小说的前半部分全都是写实的,写的是触目惊心的社会现实,而后半部分几乎全是虚构的,充分张扬了人性中善良与正义,最大限度的升华了整篇作品。
再谈谈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著名评论家孟繁华的授课内容。
孟老师和大家谈了当下文学的主体形势,谈了文学革命终结后的当代文学。孟老师认为虽然现在的大众文学、网络文学来势凶猛、并在逐渐经典化,但并没有代替主流的文学,此次“茅盾文学奖”评奖大众文学、网络文学全军覆没就是最好的例子。中国的当代文学经过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洗礼以后,已经走向成熟。
孟老师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在文学创作方面,守成比先锋更加难做到,也更需要勇气和胆量。在这方面50后的作家做得比较出色。
2、中国现代文学第一部白话小说不是以前所说的鲁迅的《狂人日记》,而是清朝驻欧外交官陈季同的小说《黄衫客传奇》,这部小说掌握了现代小说的所有元素。
3、中国作家应该不输于西方作家,其中中篇小说的水平最高,长篇小说数“废1都”的结构最好。我们这个时代不缺少作家和作品,但缺少有思想的作家和作品。作家的思想就是这部作品的灵魂。
4、乡村中国文化没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几十年来中国农村文学作品题材塑造出的人物在灵魂中并没发生多大的变化,比如周克芹笔下的老许茂和鲁迅笔下的阿Q和祥林嫂等等看人的目光都几乎一样。
5、在创作题材上,作家面对的是人。作家主要表现的是人的思想,人的行为。你面对的不仅仅是乡村、煤炭或石油等等。采煤等只是一种职业。
6、底层文学给现代文学带来了许多活力,在写到底层人生活的时候,一定要表现出平常人所拥有的平常人之快乐和对生活的理解,不能老把底层的苦难无限化扩大化。
《小说选刊》副主编秦万里老师认为文学是个很神圣的东西,所有进入写作状态的作家诗人都身处一种神圣的境界中。而人的生命之轻和生命之重都是在这样的作品中呈现出来的。
秦老师归纳出了小说的5种状态和小说家的5个误区:
一、小说的5种状态
1、小说首先是故事,写小说就是在讲故事,有的小说来自生活,有的小说来自大脑,作者要想办法让别人愿意听你的故事。
2、小说就是一种载体,承载着各种人物、心灵、事件,这个载体可大可小。小说是一个个事件构成的故事,故事是根据人物的个性发展的。每一部小说都等于一个完整的世界。
3、一部小说铺垫的东西不能太多,开篇500字内,必须要进入“人”与“物”,不然没有人愿意听你没完没了的罗嗦。
4、小说就是一个前因后果的过程,就是一个人的灵魂深处埋藏的史诗,就是在瞬间捕捉到的心灵灵动。作家塑造人物时要把小说中的人物当成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5、小说,是理想主义者的天堂,寄托作家的精神,放纵他们的快乐和忧伤。过个沟坎叹口气,撞个大运笑一声。小说是个体的事件,是每个人不同于别人的命运链条。是作家对命运和时空的慨叹。
二、小说家容易陷入的5个误区:
1、故事的误区。小说不能超出人性的基本规律,小说家的故事要贴近生活的逻辑。道听途说的事不能照搬,照搬一个故事反而容易假了,束博了自己的想象,
2、题材和主题的误区。主题先行是小说的大忌,为主题而主题、为题材而题材的写作是很愚蠢的。
3、位置的误区。小说家不是救世主、不是代言人。不是社会学家,不要靠宣泄你的激情去感染作品,更不能从俯视的角度去写文字,要记住你只是组合文字的手艺人。
4、距离的误区。作家要贴近生活,但不能贴得太近,需保持适当的距离,贴近宏大,就会忽略细小,贴近表面就会忽略内在。
5、叙述的误区,小说叙述要清晰简洁,语言要精炼到位,一句话内,不能多个要素出现。这影响的不仅仅是语言的美感。
解放军总后创作室原主任、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著名散文作家王宗仁老师讲课时说他有70多岁了,大家听了既吃惊又钦佩,吃惊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王老怎么看也不象70十多岁的老人,脸上皱纹不多,头上白发很少,大概是文学的灵气冲淡了他脸上岁月的痕迹吧。二是王老在现在仍坚持写作,而且创作的水平极高,作品屡屡得奖,真可谓文坛的常青树。因此大家内心的钦佩之感油然而生。
王宗仁先生告诫大家:
1、深化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剖析自己分析生活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思想高度。
2、光有激情是写不了好作品的,有些东西需要冷却下来写更好,散文家也要有把岩浆变成冰块的耐性与技术。
3、生活与散文的关系就是鸡蛋和小鸡的关系,要做到把鸡蛋变成小鸡,变成高于鸡蛋、变成有生命的东西才行。把鸡蛋变成炒鸡蛋和煮鸡蛋、煎鸡蛋都是没有意义的。
著名评论家“茅盾文学奖”的主要评委、具有学者风度的雷达老师向大家透露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评奖细节,介绍了部分作品得奖原因,“此次茅奖的奖金由五万加到了五十万,主要是香港富商李嘉诚先生赞助的。”雷老师的话让在座的长篇小说作家们浮想联翩。
雷老师把长篇小说的内功修炼分为以下几点;
1、短篇小说是点,中篇是线,长篇是面,长篇小说就是由点、线、面组成的。
2、长篇小说的结构就是人的结构,长篇小说就是把对话、描写、叙述融为一体。
3、长篇小说的人物要有性格的.魅力,吸引人,吸引读者,人物要兼具共性和个性。
4、作家要有观察生活的敏锐性。要有自己的个性语言,要有驾驭汉语的能力,把汉语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要把故事推向哲学思索的位置。
5、不能为了写长篇小说而创作,生活底蕴和文化功底达不到要求时尽量别去碰长篇小说。作者的文化才能要在作品中呈现,要给人阅读快感,让读者一看开头就放不下书。
此行收获巨大,唯一的遗憾就是诗刊编辑诗人蓝野老师因临时有事没能应约前来,使在座的许多诗人失去了一次与大刊编辑近距离交流的机会,失去了一次衡量自身实力与诗刊的标准到底有多远的机会。但我认为文学的各种题材在最高境界上都应该是相通的,结合庆邦老师的虚实理论,联系到到诗歌创作方面,我以为实就是生活,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田园、城市、矿山等等、就是各种触觉能看得见、捕捉到的有形的东西等等;虚就是想象力,就是语感、就是诗人的思想、就是现代派的各种修辞手法等无形的东西。比如在创作煤炭诗时井架、煤壁、矿车等等常用意象及煤矿事件是实,而亿万年前的森林的呼啸、恐龙的呐喊,和采煤人的感受以及作者的叙述修辞手法等等就是虚。
孟繁华老师的讲话对我的触动极大,他的观点不偏不倚,立场客观公正,他的许多深刻的观点、理念颠覆了我对文学的理解和认识,特别是他所说的第二、四、六条,我听起来简直振聋发聩。作为一个底层的写作者,孟老师指出的底层创作观点让我深思并信服。
小说选刊常务副主编秦万里老师的讲话让我频频点头,以前我也有过不成功的小说创作经历,可以这样说吧,秦老师的讲话中提到的5个状态我在创作小说时大都没进入,但五个误区我几乎全闯了进去。延伸到诗歌创作方面也是如此,诗歌也是一种承载着各种人物、心灵、事件的可大可小的载体。诗歌也是个体的事件,是每个人不同于别人的命运链条。而诗人更不是不是救世主、不是代言人,不是社会学家。诗人必须以客观的态度,以呈现的方式去描绘自己心灵的灵动。诗歌也不能有太多的铺垫的语句,语言更需要精炼到位,同样,诗人也需要和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此才能产生艺术的美感。
王宗仁老师的创作经历让我感动,我一直在扪心自问:假如我到了七十多岁还能写出作品吗,还能写出精品吗?王老师讲话的最后一条引起了我的深思:如何才能把生鸡蛋一般的句子变成宛如小鸡一般的活蹦乱跳、唧唧鸣叫的诗歌呢,我一直在向这个方向做努力。
与会的著名作家荆永鸣老师告诫大家:各位老师的所有发言也可能不会都给你以启迪,但有时某位老师的一两句话就能对你的创作起到关键作用。对于我来说,老师们的创作理念都让我受益菲浅,他们的大部分发言都对我起到关键的作用,这在我以后的创作中绝对能够体现得出来。
团干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我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参加了团市委组织的团干部培训班,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中,原以为理论的学习多是枯燥乏味的,但在这次学习中,通过几位领导和老师深入浅出的细致讲解,从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日常的生活入手,生动的例子、幽默风趣的语言,我深深地被感染着,原来理论培训的学习也可以这么生动活泼,让人意犹未尽,认真学习各项课程,努力提升业务素质,使自己在短暂的培训中更加完善自我。培训班的学习课程是根据团组织工作中切实所需为出发点安排的。培训内容丰富多彩,有马列主义、团干部相关的理论知识,也有契合工作实际的演讲技巧训练、如何提高情商、培养团队意识等,课程生动灵活,培训形式多样化,不单单有讲座,还有“交通文明劝导、倡行文明出行”,为智障儿童送温暖,宜章鸿兴烟花炮竹公司观厂学习等活动。此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结识了朋友、增强了责任、激发了干劲,现将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是明确了团委工作的重要性,提升了政治思想觉悟。在基层,大多青年都外出务工,所以,共青团员集中在农村的中、高学生,他们是我们的希望,也是最富有活力的群体。应该通过团组织充分发挥引导和服务作用,充分调动团员学生学习热情,培养集体荣誉感,团结带领大家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中,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集体凝聚力和战斗力,
因此,在基层,团组织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次培训中,团市委肖书记做了重要讲话,给我们指出了团委工作的重要作用,明确了以党建带团建的基本工作思路,并提出了青年团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勉励大家抓住机会,认真学习,充分锻炼自己,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是提升了业务素质,提高了工作能力。在基层,团干部大多是兼职,当主要工作较忙时,往往忽视了团青业务知识的学习,这次培训,团市委充分结合基层团组织工作的实际,安排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课程来提高团干部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并邀请了相关的领导和专家进行授课,并进行交流座谈会,使我不但全面学习了团的理论知识,还学到了开展工作的有效方法,为进一步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奠定了基础。这次学习,对我来说是一次思想、理论上的充电,通过学习加深了对团委工作的理解,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提升了自己的修养,明确了今后基层团干的工作方向。
三是增进了学习的'交流,促进了工作提升。培训期间,暂时放下工作的繁杂,用充分的时间和轻松的心态交流经验,互相了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仅增进了彼此感情,也为日后的工作联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共青团的岗位是练兵习武的岗位,团的工作跨度很大,它要求团干要有扎实的学习基础、良好的工作方式、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的生活常识,无论是政治理论学习,还是业务技能的培训,对团干的能力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切实做到服务党政更有为,服务青年更有形,服务社会更有效。
这次团干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学到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努力培养应对各种事务的处理和应变能力,发挥团干的带头模范作用,在团员青年中形成诚信、友爱、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苦练内功,勤奋工作,不断汲取营养,完善自我,不断提高思想理论素养和生活实践修养,不断开拓新视野,勇于进取创新。在共青团干部这个工作岗位上踏实奉献、努力开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为共青团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
参加医院中层干部管理知识培训班有感
麻醉科 杨超
为了提高医院中层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医院党委组织了6次管理干部培训班,邀请著名新闻评论人、知名教授、行政管理岗位的现任领导进行授课,他们知识渊博、见解深邃,课程内容很结合实际,授课方式生动有趣,使大家增长了知识,开阔了思想。通过学习,我深切的感受到培训课程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切合我院实际,弥补了我们基层管理者在管理理论知识上的不足。特别是《有效管理与沟通》、《领导力与执行力》课程,使我认识到如何打造一流的团队执行力、管理者如何提升领导力对我们尤为重要。以下是我的听课心得。
一、管理是管人、理事。首先要管好自己,树立威信。作为一名护士长,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对一些医院制定的规章制度、诊疗规范,首先自己一定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做到正心、正行、正言。对违反纪律的同事,要严正批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有私心。简单的事要一直做好是件很难的事。这就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做到持之以恒。
二、要善于沟通。作为一名中层管理干部,一定要掌握沟通的技巧。首先,要善于与患者沟通。要换位思考,多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多聆听患者的诉求,多询问患者的病情,多做有效沟通,减少各种医疗纠纷的发生。其次,要多与同事沟通,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对一些好的建议和合理要求虚心接受,增强大家的`集体荣誉感,争取创造一个团结协作、战斗力强、共同进步的团队。当然,更要善于与领导沟通。对领导的工作部署要贯彻执行,把领导的指示及时传达,很好地配合工作。
三、要善于总结。人的一生都是总结的过程。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将好的经验要及时推广运用,减少差错和失误。对于失败和教训要及时总结,以免重蹈覆辙。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有限时间,总结反馈,发挥传、帮、带作用。及时总结工作和学习中的不足之处,避免再次发生。
6次课程学到的知识还远远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学习,多参加培训,多看一些管理方面的书,多去感悟,多去聆听,多去沟通,多去总结,使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做一名优秀的管理者,把科室的各项工作做到最好。
本人从8月3日至11日,继续教育学院参加了《林业实用技术人才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天时间,但是本人收获很多,对今后的工作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这次的培训采用了现场观摩教学与基本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课程安排合理,内容翔实,与实际联系紧密,多采用案例教学,通俗易懂,非常符合我们学习。
这次主要学习了《造林设计与规划》、《林木良种培育技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低效林及基健康经营》等理论知识。造林规划主要是根据造林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在林业用地的范围内,地宜林荒山荒地及其他绿化用地进行调查分析,调查该区域内的立地条件,划分出小班,而进行造林规划设计也是为了保证造林质量,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造林后的预期效益,对造林地充分的调查了解的基础上,科学的进行造林地的规划和设计,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进行林种、树种、造林进度等的规划设计。而林木良种培育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用遗传品质优良的繁殖材料造林,能充分利用自然生产潜力,提高林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增强林木抗性以及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二是在林木生长的整个周期内,良种只需采用一次即可达到增产或者提高抗逆能力的目的。良种选育较其他栽培措施更为经济和有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则是为了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形成集体林业的良性发展机制,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目标。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林业产业投融资模式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阐述与探讨,根据林业产业的特点做好长期投入,算好经济账,使林业产业得到持续、健康、有效的发展,林业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通过参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我们了解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史,以及农业技术革命对人类的贡献,正因为有了对科技技术的不断探索与追求,才有了我们今天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也使得我们的社会越来越进步,技术越来越先进,从当年原始农业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现代农业机械化。解放了劳动力,使得有了更多的劳力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转基因技术的出现及进步使得农作物的产量得到了提高,解决了更多人的吃饭问题,在人口越来越的中国,在有限的土地上养活那么多的人,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而中国农业科技技术的进步,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今后农业发展的趋势。我们在这里认识了许多的奇花异草、热带的水果、不同物种的相互并存,其实果蔬也是可以有创意,即可以做为食物,也可以做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摆饰,为生活平添一种乐趣、新意,创造无处不在。裕盛苗木花卉繁育中心的发展也为我们大通苗木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模式。在今后的苗木培育中我们也要借鉴其发展模式,做到一村一品,形成自己的特色,利用我县独特的气候,大力发展苗木合作社,使零散的育苗户联合起来,即可以扩大育苗规模,也可以提高苗木质量,还可以提高竞争能力,减少相互压价的情况发生,即保护育苗户的利益,也使得我县可以培育出优质苗木供应市场,不仅满足本县的造林需要,还可以远销省内外,增加育苗户的收入。
总之,通过学习,使我明白了学习使人进步,学习开启智慧。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对业务知识的学习有端正的态度,才能有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着眼实际,紧紧围绕当前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相关业务知识学习,使自身素质尽快更新;只有把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才能在立足本岗位、履行好本岗位职责的同时,认真研究和解决岗位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只有主动学习,才能有长远的目光、规划和创新精神,才能为本部门的发展提供好的建议和措施;也只有不断的跟进业务的更新变化,才能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复杂的局面,沉着应对,用学过的业务知识去指导工作,推动工作的发展。
要有责任感,作为一名干部,不但是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时也是要带领好自己的下属一起做好工作,同时要给予他们一些指导,带他们能一起进步,在工作的时候也是要不怕困难,遇到一些困难的工作,更是要迎头上,不能退缩,要有克服难关的意识,敢于担当的意识,作为干部,不是说,随随便便的做好工作就行的,也是要把工作做细,做认真,做深入,一件工作上简单的事情,如果深入进去做,其实会发现会有很多的细节,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就是要把每一件事情都当做重要的事情去做好,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加的完美,要对自己的这份工作负责。
要有时刻学习的那个意识,作为干部,是晋升了,但同时自己身上的责任和担子都是更重了,只有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让自己不愧于领导的看中,和同事们的支持,把干部的工作做好,这次的培训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我们身处的时代,如果是不去努力的学习,那么就是很容易被淘汰的,只有持续不断的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思想,让自己适应时代的发展,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够更进一步,同样学习也不只是业务水平的提升,还有其他的可以学习的,让自己的思想有提升,自己的素质有提升,只有不断的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我们作为干部,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做好工作。
要有管理的水平,作为新晋的干部,我之前并没有管理的经验,这方面是比较欠缺的,这次的培训班学习,我也是学到了很多管理的方法和技巧,老师们都是用自己之前工作的一些经验来传授,也是把本来深奥的理论变得简单易懂了,也是可以让我更明白了这些管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实际的情况要有变化的,我也是从这次的培训班中找到了更多的自信,我相信我以后的工作一定会做好的。
总之,这次的培训班培训我意识到我是有很多的不足之处的,也是需要我一点点的去改变,去深造,去学习的,同样在这次的培训班也是学到很多,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实际运用,这样才会学有所得,而不是学了却并不去实践,那不是和没学一样吗。在今后的工作里,我要用好这次培训班学的东西,同时不断的加强学习,让自己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干部。
★ 参加展会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