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校学费大幅上涨:一边“乱花钱”一边“喊缺钱”(共含4篇),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ZLFOX”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多个省市近日陆续发布普通高校学费上调信息,部分省份平均涨幅高达50%.业内人士指出,一些高校近年来投资增长过快,导致债务负担加重,一边“乱花钱”一边“喊缺钱”的现象值得警惕。
读研3年花费超8万元一家人养不起一个大学生
今年6月,宁夏在举行价格听证会后,公布普通高校的学费涨价新标准。按照新标准,文史类学生每人每学年由2600元调整到4000元,理工农类由2800元调整到4400元,医学类由3000元调整到5300元,艺术类由6500元调整到8000元。其中,文史类、理工农类、医学类的学费涨幅均超过50%.
今年以来,江苏、贵州、浙江等省相继公布秋季普通高校学费新的执行标准。,福建、广西、山东、湖北、湖南等地陆续发布普通高校学费调整信息。
广东高校本科学费虽然暂未调整,但研究生学费却出现大幅上调。20底,广东省出台的研究生学费新政规定,专业学位学费上限为每学年28000元,“985工程”“211工程”及项目建设学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费可在此基础上上浮不超过25%.
今年考取广州医科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生说,学费每年要交2.8万元,住宿费每年1200元。“算下来,读3年研究生花费要8万多元,对于部分来自农村的同学来说,学费已经成为沉重的负担。”
“此次高校学费上调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学生培养成本大幅上升。”宁夏物价局收费管理处处长赵文泓说,虽然财政对高校的投入持续增加,但仍难以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经费不足已制约学校发展。
多位高校负责人称,从至,全国高校的学费基本维持不变,但十几年间,社会物价水平和学校办学成本大幅上涨,各高校普遍感到较大的经费压力,特别是公共财政投入不足的省属高校压力更大。
“学费上涨最直接影响的是中低收入家庭子女,一年近万元的学费相当于农村家庭一年的收入,一家人可能养不起一个大学生。”学生家长王霞说,即使能够办理助学贷款,一些贫困家庭学生仍面临就业难、还款压力大等问题,学费上涨变相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
部分高校举债办学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监管
高校扩招后,大部分高校都开始扩建新建校区,一系列的大拆大建大部分是通过贷款来完成。虽然各省都出台了一些偿还贷款的补偿办法,但各高校仍负担大量贷款。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末,宁夏4所高校债务余额达4.93亿元。广东省在一次性清偿近150亿元的高校债务。广东省教育厅基财处处长蔡文雅说,清偿之后,广东高校校均贷款余额从3亿元下降至1亿元。
知情人士透露,少数高校甚至资不抵债,每年收上来几千万学费,账面上的钱全部被银行截留,学校发展困难。有的学校多年无收支结余,只能通过流动资金贷款来维持学校的日常运转,按期偿还本息压力大。高校承载着巨大的还债压力,不得不减少科研投入和降低教职工待遇,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学校人才流失严重,教学科研质量下降。
部分高校行政机构庞杂,行政人员众多,行政开支大。一些学校追求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建豪华校园、景观大道,铺张浪费。特别是科研经费浪费惊人,经费使用缺乏有效论证和监管。
“提起我们学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哪位名教授,而是花了几千万修建的校门。”江西一所大学大三学生王华说:“学生宿舍和自习室条件没见多大改善,教学楼、办公楼却越来越华丽,还新建了一个挂着‘学术交流中心’的高级酒店。”
多位高校负责人称,我国高校的主要资金来源是财政拨款。高校扩招后,一些省区的拨款没有跟上,学校只能依赖贷款和学费。
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开源节流规避高债务风险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合理适度提高学费的同时,高校应该同步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实现办学经费来源多元化,建立合理的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政府部门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高校内部要健全财务约束机制,有效规避高债务带来的风险。
宁夏教育厅高教处负责人建议,要制定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制度,对开支项目设定标准,防止其他投入挤占教育培养成本。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校成本报告制度和成本管理评价体系,为学费上涨幅度提供客观依据,也为主管部门评价教育经费投入效率提供重要依据。
专家建议,高校在经费使用上应有论证和监督体系,要加强责任主体的管理,领导者要树立节约成本的意识,避免不必要的大拆大建行为。对于目前高校面临的高负债问题,应健全和强化财务约束机制,随时掌握和了解自身的财务风险指数努力将债务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英国大学学费大幅上涨将给国内学生带来什么影响
随着英国政府公布大学学费上限从每年3290英镑调整至9000英镑,加之此留学政策计划从年开始实施的日益临近,英国留学专家认为,在英国经济并不景气、失业率上升的大环境下,随着大学学费的上涨,预计从明年开始将有一半以上英国大学招生数量大幅递减。那么,英国大学学费大幅上涨将给国内学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有意赴英国留学的国内学生又应该注意什么?
●紧缩促使高校学费将上调
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一直低谷不振,作为英国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教育行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冲击。而由于英国大学基本上都是公立大学,其资金来源主要由29%的外国留学生学费、35%的政府拨款以及社会捐赠款和校办企业收入等三方面构成,按照目前英国紧缩方案,未来4年政府拨款将削减40%。因此,英国教育部门不得不调整相关政策,将大学学费最高上限由目前每学年3290英镑调至9000英镑,并计划从2012年开始实施。以伯明翰大学为例,-,选择人力资源专业的国际学生学费为12750英镑,而-,则上涨为14010英镑。据了解,此次削减开支主要集中在人文、艺术类等学科专业,英国留学专家指出,由此可见,英国政府大幅提高学费上限,实际上是希望以此来弥补政府削减财政拨款所造成的缺口。
英国政府大幅上调各大学学费上限,本科生年学费由目前最高3290英镑提至9000英镑,尽管英国一些高校一再宣称,学费上涨只是针对本土学生,但随着英国政府对大学投入的大幅减少,对大部分留学生而言,学费逐年递增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据BBC分析,英国各高校将大幅提高热门专业的收费标准。比如20剑桥大学发展学研究、经济等热门科目学费分别上涨30%和15%,高达19000英镑的学费,高于工程类学科。
●学费大幅上调对国内学生有利有弊
谈及英国大学大幅上调学费将带给国内学生哪些影响时,英国留学专家指出,明年大学学费的大幅上涨,预计将有一半以上英国大学的学生数量有所减少。随着学费上涨带来生源减少等问题的日益凸显,英国政府将增加招生国际学生比例,以此弥补本国和欧盟学生减少带来的教育经费不足,而这无疑是向中国学生伸出了橄榄枝,为国内学生提供了最佳申请时机,这是有利的'一面。凡事有利也有弊,在耶鲁硕士、高仕登学美留学首席顾问张恒瑞先生看来,弊的一面是,此项政策将成为一道分水岭,有经济实力的家庭有了更多为孩子选择赴英国名校留学的机会,而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子只能望而却步。另外,申请赴英国读文科类专业的学生将逐年递减,如果未来学费不断上涨,势必造成国内学生选择其他目的国深造。
●专家建议:赴英国留学应提早准备、提早规划
英国大学大幅上调学费时间为2012年以后,同时,留学生的学费也要根据每所大学的公告才能得知是否有变化。留学专家指出,如果英国大学大幅上调学费的话,那么本土学生的人数势必减少,而大学经费就有较大缺口。为了维持大学的正常运转,英国大学必定扩招国际学生,以此填补资金的不足;若在扩招国际学生后资金仍不足的情况下,才可能考虑上调国际学生的学费。所以短期来说,此政策对国际学生不会有影响,但是英国大学录取标准和要求将有所提高。
目前英国学费上涨对国内大二、大三学生影响不会太大,但对于考虑赴国外读高中和读本科学生而言,应三思而后行,根据家庭的经济条件,可以选择费用相对较低的国家深造。张恒瑞建议广大学子,选择赴英国留学,应提早准备好语言成绩。其次,尽管国内学生专业选择趋于多元化,但基本还是以金融等专业为主,热门专业竞争激烈,建议选择专业时应提早规划。此外,在学习之余应可能寻找机会去感受英国文化,为将来赴英留学打好基础。
广东、江西等省的相关部门近期陆续下发通知,决定从今年秋季起实施新的高校收费标准。7月8日,广东省华南理工大学发布了新学年学费调整方案——学费与去年相比涨幅约为30%。这也是本轮高校学费上涨潮中,第一个确定调价方案的学校。
学费上涨引发学生热议,“为什么偏偏我上大学的时候赶上了涨价?”“上涨的学费,能不能公开去向?”
“限涨令”到期,高校学费开始新一轮上涨
今年6月16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就联合下发《关于调整公办普通高校学费的通知》,明确高等院校的学费标准将上涨20.2%,而高职院校学费标准上涨约16.7%,高水平建设大学以及18个重点学科的学费标准,将在具有博士授予权的本科院校学费标准的基础上再上浮10%。
明确高校学费涨价的不只是广东,江西省今年5月就发布了公办普通高校学费标准调整方案,规定本科生平均学费上调2.3%。内蒙古自治区和海南省也于今年3月、4月分别召开听证会并通过了高校学费调整方案。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了解到,目前该部门已经向自治区人民政府上报有关高校学费调价的文件,正等待批复。海南省教育厅也向海南省政府上报了调价方案,正待批复。
事实上,高校学费就有过一波涨价潮,湖南、天津、浙江、江苏、宁夏等地的公办高校相继调整学费,有的地区学费平均涨幅高达50%。
记者梳理相关文件发现,~期间,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几乎每年都专门下发通知,要求“高校学费和住宿费标准要稳定在的水平上,不得提高”;5月,国务院要求,“今后5年各级各类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标准不得高于20秋季相关标准。” 到20,在教育部20出台的关于高教学费的5年“限涨令”到期之后,高校学费标准调整陆续在多个省份展开。
物价、人均收入和生均成本都涨了
“前几年,周边省份已经陆续调整了高校学费,而内蒙古现行的学费标准仍是20确定的。”内蒙古发改委收费管理处主任刘晓明说,近年来,当地人均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学校对学生的生均投入也有所加大,价格主管部门经过核算,认为目前可以适时调整高校学费。
刘晓明进一步解释说,数据显示,2012~,内蒙古普通本科高校人均年培养成本达到18440元,而在年,这一数据仅为1.4万元。物价上涨、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加、生均成本增加都是高校学费涨价的主要原因。
广东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则解释说,此次学费调整是来广东首次。价格主管部门为这次涨价作了一年多的准备,并把调整幅度与外省作了比较,最后确定本次涨幅为20.2%。
这位负责人说:“这个幅度应该还是比较适中的,没有超出居民的承受范围。”
海南省财政厅教科文处主任科员杨福林介绍,海南省高等学校的各项支出不断加大,4所本科院校生均培养成本从年的1.2077万元,增加到20的2.2311万元,8年增长了84.7%。
江西省教育厅相关人士也表示,在高校学费标准调整过程中测算出年省内高校生均培养成本平均值为1.91万元/生,由此确定调高高校学费。
十几年没调整不正常,学费调价机制该怎么定
纵观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标准,从上世纪80年代首次象征性地征收一两百元学费至今,高校学费的每次上调都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有关,尤其是~2000年,我国高校开始实施并轨招生至并轨招生完成,个别地区高校学费也从2000元上涨至4000元。而2000年后,我国高校学费收费标准基本没有变化。
“学费十几年没调整不是很正常,应该建立与物价水平联动的调整机制。”广东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卢晓东也认为,高校应当建立学费与物价指数相互关联的调整机制。他说,如果建立起适当的机制,高校学费每年都应当有所变动。
在卢晓东看来,目前没有相应的调价机制,所以高校学费隔几年就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调整。
“因为之前的学费标准一直都没有提高,也给学校教学带来一个比较大的困扰,说到底是办学资金出现不足。”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研究所所长吴宏超认为,此次上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大学学费不仅体现教育成本核算,也有很强的社会敏感性。涨学费这个问题需要慎重考虑,现在涨,说明是到了一个非调不可的状态。
吴宏超说,目前我国公办高校的学费标准是“政策定价”,即政府制定范围,学校在一定的范围内收取学费。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同一个专业,有可能北大办学成本会高于中山大学,但北大没有权利加收学费。
吴宏超认为,这也是公办大学学费的特殊性,政府除了考虑成本外,还会注重社会公平。
据吴宏超介绍说,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成本分担机制,按照《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高等学校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不得超过25%”,即高等教育成本的75%应该由政府和高校承担,学生所承担的成本不能超过25%。“25%是一条‘政策红线’”。
吴宏超还认为如果能给予高校一定的自主权,让高校像一个独立的单位去运作,高校将能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高校应当像独立单位一样考虑成本、收入,及时向社会、学生公布各项财政收支,这样高校的办学水平如果越来越好,所需的成本也会变高,调价也就成为了正常的事情。”
“除了政策拨款和学费调价,学校也应该主动向社会募集资金,开拓更多的资金渠道把学校办好。”吴宏超说。
在卢晓东看来,建立合理的调价机制非常重要,同时他建议对高校学费的结构进行适当调整。他认为高校经费的一大笔支出用于科研,而对于部分不怎么从事科研,但教学质量较高、招生较多的高校可以减少科研成本,让学费保持较低水平。卢晓东说:“北美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经验是,大学一二年级教学成本低,学费也低,教师们专心做教学而不是科研。”
“我们国家要有更多的学费比较低、教学质量好的学校供学生选择。这样学生报考的时候,如果经济方面有困难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卢晓东说。
优质教育是否可以成为涨价理由
值得注意的是,在广东出台的调价政策中,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含试点单位)的本科院校、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的学费标准依次递减,而高水平大学可以在本科院校学费标准的基础上再上浮10%。江西省在调整方案中规定具有博士培养资格的高校本科专业学费上浮20%,具有硕士培养资格的高校本科专业学费可以上浮10%。
对此,广东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解释说,高水平大学相对来讲培养成本也较高,高等学府学费可有所上浮这一政策充分体现了优质优价,也有利于建立一个动态调整机制,对学校来讲,也是一个竞争机制。
但这种说法遭到一些家长质疑,优质优价是不是说名校学费就最贵?而现实情况是,清华、北大近学费变化并不大。
据了解,目前北京大学普通专业的学费为5000元至5300元,清华大学非艺术类本科生每人每学年的学费为5000元。两所大学的收费均符合2000年北京市下发的《关于调整普通高校学费标准的通知》中所要求的: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重点学校不超过5000元,理工科专业重点学校不超过5500元。
就读于内蒙古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佟若怡听闻多省市高校学费涨价后提出了质疑:“好的大学每年都有比普通大学更多的拨款,社会人士、知名校友的捐款也比普通大学更多,为什么还要涨学费?”
上涨的学费怎么花,家长学生应有更多知情权
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广东考生小钏打算报考广州体育学院,听闻学费上涨后有些担心会给家里增加负担,但她也表述,如果校方能将上涨的学费用于学生,上涨也合理。
江西考生小骆则希望,学费调整后学校可以完善校内基础设施,多给学生一些便利与舒适。
采访中,还有不少家长认为,让高校经费满足高校办学需要不能仅靠提升学费,还可以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发动校友力量捐款等措施获取更多横向经费。
涂先生是江西某大学学生的家长,他认为大学学费可以稍微上调,但必须以财务透明与监管公开为前提。
家长对涨价的疑虑与我国高校财务公开不够透明有直接关系。
早在,教育部就发布了《全国教育工会关于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2010年又颁布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其中规定,学校财务、资产与财务管理制度,学校经费来源、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方案,财政性资金、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等财务信息都需公开,但近些年我国高校的财务公开却一直不尽人意。
中国政法大学教育法中心年发布的《2010~高校信息公开观察报告》称,教育部“211工程”中的112所大学,没有一所向社会主动公开学校经费来源和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方案,也没有一所高校公布学校财政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
记者从教育部官方网站中查询了多家高校2014~信息公开报告发现,大部分高校的信息公开报告中财务信息较少,有些高校甚至仅用一句话带过。另有部分高校将校务公开与信息公开混淆,公开报告中大部分内容为该校校务内容,并不涉及财务信息等内容。
多年来,对高校信息公开透明化的呼吁不绝于耳,但效果甚微。在此次多省份出台的学费调整方案中,要求高校公开经费使用明晰账目也被列入其中。
广东省发改委明确要求,上调学费后增加的收入,不能用于偿还学校历史债务,高校需公开使用明细账目。同时压缩“三公”经费,确保学费增加收入用于学生培养。
6月,湖北省决定在高校全面实行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制度,要求全省高校对在校学生收取的所有费用均纳入收费目录清单,注明收费项目、标准、依据、执行时间、举报电话等内容,并通过校园网设立专栏提前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30天。该制度同时明确,未列入清单或未落实提前公示要求的收费,学生有权予以拒付,并向价格、教育主管部门举报投诉。
广东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认为,不断推进大学财务公开是优化涨价机制的好方法,学校真正做到财务公开不仅能够明晰资金的流出,同时也能够让民众了解学校更多的资金来源还是来自于政府。
吴宏超认为,调整高校学费,应该建立办学成本随办学质量提高而增长的机制。他说,不少人听闻高校涨学费都有些恐慌,如果能建立一个合理的增长机制,并让这个机制常态化,让家长和学生对人才培养成本有知情权和参与权,让制定的流程更加公开,就会消除人们的疑虑,也会让社会更加支持教育。
( 张敏 林洁 任明超 实习生 田琳 姚晓岚 梁碧莹 周秭沫)
河北调整研究生资助政策 公办高校学费没有上涨
从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河北省将执行新的研究生资助政策:现有的研究生普通奖学金将调整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同时,将设置研究生助教等岗位津贴资助和学业奖学金制度。
记者从河北省教育厅获悉,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范围将覆盖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内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博士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0000元,硕士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
河北还设置了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简称“三助”)岗位津贴资助和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制度,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省级财政按照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0000元、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8000元的标准以及在校生人数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
另据了解,虽然自去年以来全国多个省份高校相继上调学费,但河北省公办普通高校学费没有上涨。为了不让学生因家境贫寒而失学,今年河北简化了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程序,并开辟了“绿色通道”,如果新录取大学生开学时交不起学费,可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予以学费“缓、减、免”等资助。
★ 一边一边造句
★ 在山的那一边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