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天大精仪考研初试经验谈 一个人的战斗(共含2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想回家极了”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天大精仪考研初试经验谈 一个人的战斗
想到考研的时候,已经到了大三,大学就这样过去了三年,拿到入学通知书的时刻好像就在眼前,时间快的让人有点措手不及。在这三年里,有的人在科研上实现了自己,有的人在成绩上令人咂舌,有的人在感情上让人羡煞,而多数人,就像我一样,大学生活就如同白开水,平平淡淡,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三年的时间活得很空虚,回首往事好像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而当初我们进入大学也是怀有一腔激情的啊!
到大三了,该是考虑前程的时候了,优秀的出国、保研了,剩下的就是考研、工作的了。沦为考研的,别的不说,我们在大学里是失败者,平时不努力,最起码的学习成绩不乐观,我们要为此感到羞耻,知耻而后乎勇,借此来鞭策我们不能懈怠,要用大半年的时间来弥补过去三年的懒散。当然,我们需要考虑清楚要不要考研,为了什么考研。照目前的情势来看,读研优势还是很大的,但如果你觉得自己不能忍受天天上自习的寂寞清苦,不想再在学校里浪费青春,迫不及待的想出去闯闯,还是早点找好工作为是。
考研,是自己一个人的战斗。身边的同学有的出国保研、有的找工作,剩下的几个考研的又由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生物钟、复习计划,以及报考的学校专业的不同,平时很难走到一块,大多时候是一个人上自习、吃饭,有什么问题也要靠自己解决。
闲话少说,介绍一下我的考研经历,从大三下学期决定考研开始,先着手确定好要考的学校和专业,这里我觉得本科阶段拼的主要是学校,学校好你的出身就好,以后做什么事都占优势;研究生阶段拼的主要是专业,专业好以后的出路就好。所以个人觉得首先要考虑的是将来你的研究方向,像我本科是在华科学的机械,然后想学仪器,而天大的仪器是全国最好的,虽然天大整体实力比不上华科,但我还是报考了天大的仪器,这差不多算是跨校跨专业考研了,我奉劝大家要是考研的志向不是很清晰的话,还是考本校本专业吧,考外校确实有诸多不便和不公,这个以后再详谈。
定好目标之后,就在网上搜集学校和专业的资料,以及各种复习资料,有空的话,去听听各种考研讲座,听取点考研信息,至少做好考研的思想准备,但大家不要轻易相信他们的宣传,现在也不要急着报班。我建议大家还是不要报的好,报班的效果大都不是很好,而且不定时的上课容易打乱自己的复习计划,尤其是那些老师的胡吹海侃引起自己平静心态的波动就不好了。
正式开始复习是在暑假期间,大概八月开始,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需要时间慢慢进入状态,所以刚开始的几天,坐在教室里烦躁不安,如坐针毡,看书看不进去,都是正常的,但我建议实在做不下去的时候,你就趴在桌子上睡觉,就算心不在教室,你人也要在教室,在心里勉励自己:你还要在教室里呆半年呢,这就坚持不了了?
真正进入状态是在9月份开学后,这个时候就真的要开始猪狗不如的生活了。开学了,自习室不好找了,经常是两节课一换,像狗一样的被赶来赶去的,那些图书馆、全天自习室之类的,为了生命安危,就不要奢望了,抢的太疯狂了,记得有次在同学的蛊惑下,去占一个长期自习室,还没开门,就堵了一大圈人,挤进教室的时候,差点把我的手给挤断了,至今仍心有余悸。而且这个学期还有6、7门课要上,虽是选修,还是算学分,要考勤、交作业,当然还有考试,一个礼拜下来,怎么也有十来二十节课,当然建议尽可能的少去,让别的同学帮下忙,一般老师是不会为难我们的,考试再花个一天左右应付一下就差不多了。我算是格外苦B的,因为我还修了个双学位,每周末两天全天课程,每次点名,真的让我很头痛。
这期间,从9月到来年1月,一定要保持作息时间。早上争取7点起床,中午不要回寝室了,就在教室趴一下,晚上10点以后回去,12点之前一定要上床。这段时间可能会感到很压抑,学不下去的时候,可以稍微放松一下,做点平时喜欢做的事,等玩的有点累了,心里有点负罪感的时候,就要马上投入复习了,千万不要玩野了心,一发不可收,身边不缺乏这样的例子,因为放松了一天,第二天看不下书接着玩,这样恶性循环下去竟而中途放弃了,考研夭折,结果工作也没找好。另外大家尽量找些研友,平时多交流交流,交换些资料,讨论些问题,相互吐吐苦水,心里会平衡舒服很多。
记得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在11月到12月初,那时候各种考试接踵而至,不得不分心对付,而考研资料还有一大堆没动,时间也不多了,心里没有底,非常慌乱,常常寝食不安,一想到时间不够了,就揪心的很,手都会忍不住发抖,但事情还是要一件一件的去做,马虎不得。熬过了这段时间,就全心全意的准备考试了,是好是坏全看这期间了。
我初试考的还算理想,总分404(政治72,英语77,数学123,专业课132)下面介绍一下各科的复习经历,我的时间安排大概是,早上背点英语,9点后看数学,下午做英语题目(主要是研究真题),4点半后看专业课,晚上先看一个小时专业课,再就是看政治了。
政治
政治一般是等9月份考试中心出的大概解析(俗称红宝书)出来后,才着手复习的。政治可谓是最让我头疼的一门,不是别的头疼,是真正看的头疼脑晕,刚开始的时候,那些政治术语,空话套话之类的一点都看不进去,不知道讲的什么东西,又要强迫自己看,往往一句话要看好几遍才能明白意思,每次看政治都是一次痛苦的煎熬。后来看的比较深了,把那些惯用句型,惯用术语名词记得差不多了,看政治就得心应手了,而且慢慢的发现政治中包含的一些观点确实很有道理,其中的哲学思想、人生价值观对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有塑造作用,引发自己对很多事情的考虑更深入,也就是后来慢慢的竟喜欢上政治了。我是每天晚上看政治的,先把大纲解析过了一遍,之后买了一本1600题,认真的'看一章,做一章题目,巩固记忆和加强理解。完了再把做错的题看一遍,最好买一本那种知识点识记的小书,可以高效率的记忆重点知识。在考试前两周,会有大量的猜题押题试卷,适当选择买点做,权当练练手。政治拉分最大的是多选题,选错少选多选都没分,很苛刻,稍不注意就出错了,所以平时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其他的大家得分都差不多,按部就班就没什么问题了。
英语
英语从大三下就应该看些单词了,主要看1000多的核心词汇就行了,没必要看那种3、4000的单词书,很多单词我们都是认识的,单词要重复快速的记忆,在做真题的时候也可以边记忆,而且一些精彩的句型词组可以摘录下来,写作的时候如果用出来就成为亮点了。英语复习我主要是依赖网络课程进行的,我把考研英语的全套资料都看了一遍,学到了很多做题的策略和技巧,自己又把真题认真的研究了3遍左右。前面一直在做阅读理解,然后花了一个礼拜研究翻译专题,一个礼拜研究新题型,一个礼拜研究完型。这其中阅读是很有技巧的,一般是一段一题,大家基本上是看一段做一题的,但一定要对文章的意思有连贯的理解。另外像but之后一般是出题句,与原文单词相似度最大的选项不能选的技巧大家在网络课程中都能听到,我也不记的那么多了,就不一一赘述了。我在考前一个月开始准备作文,一大一小两篇作文加起来要写300多个单词,这个作文就靠平时的积累了,要是平时没什么积累,那就只能背些模板了,但绝对不要用任何一本书、一份资料上给的范文,因为它可能会被无数人使用。要想得高分,一定要总结出自己的模板。考前两星期,要坚持每天都能写一篇作文,练练手,到考试的时候就不会觉得无从下手了。考前几天找了几份模拟题做,感觉还不错,最后结果也挺理想的。
数学
数学是最让我伤心的一门,复习的最久,准备的最为充分,考的却很烂,数学考得并不难,都能够做出来,就是时间不够,最后有两道大题空着没做,而且是最容易得分的概率题,实在是可惜啊。所以我建议,大家最后冲刺阶段多做模拟题(真题为主),进行模拟考试,严格控制时间,前面的选择填空题不要花太多的时间,一道题要是3分钟后还是没有头绪,赶紧跳过,以免影响后面的答题。数学从8月份开始,先把课本(我用的就是自己学校的教材,因为学过一遍,再看就感觉很熟悉)认真的看了一遍,结合做着章节后的习题。看完后,就到9月了,然后就买了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开始巩固复习,看这本书对整个高数体系会有比较系统的认识,主要是做其中的复习题,这个会花费很多时间,但我们绝不能偷懒,不能看一遍觉得会了就不动手做,数学是需要算的,也许会有很多陷阱,在计算的时候才能发现,不身体力行的练习,我们无法提高做题的速度和效率,到时可能一道很简单的题,你也要磨很久。李书中的题目与真题难度相当,刚开始做的时候可能会有些吃力,我在做矩阵向量组题目的时候就觉得非常困难,那些题目变化很多,几乎一道都不会做,后来边看边归纳,做这些题就不是难事儿。把全书做完了,就到11月中旬了,这时候去买了一本660题做,这里面的都是选择填空题,难度比较大,一般不需要都做,只做奇数题或偶数题就可以了,把书里的题都吃透了后就不用担心会有不会做的题了。到了12月,就要开始做真题试卷了,建议整套整套的做,如前面说的,控制好时间,冲刺高分。真题做完了,应该看看那些做错了的题,最后可以买点模拟题做下。
专业课
专业课我考的就是自己的专业,一般在网上都能找到那些卖专业课资料的,如果没有特殊渠道,还是建议去买吧,那些资料一般很齐全,也很准确的。由于专业课刚学没多久,当时学的也最上心,复习的时候就很轻松,考前两个月每天花两小时看一下就差不多了,做一些你要考的学校的真题,这个很重要,因为考研专业题每年都差不多,一般专业课大家分数都挺高的,大家不能在这个方面落后。
考研是一场长跑,坚持就是胜利。大家不宜太早开始,以免战线拉得太长,最后身体、精神都
2013年四川大学西药学院药学考研初试经验谈
一、综合
华西药学综合,其实一句话就能总结,得真题者得天下,因为老师太懒了,年年用原题。但是即使是这样,我们也得认真准备只是说真题就是我们复习的一切中心。
二、有机化学
把有机化学放在最前面不仅是因为他难且分值大,最重要的是,他是唯一一个不考原题的部分。但是,虽然他不考原题,它的知识点永远的那些,掌握好了这些点,你就能考好。有机化学我是从四月份开始看的,因为大三的下学期有很多课程,考试,所以时间不是很多,于是安排一部分给最需要时间积累的英语,再有就是有机化学了。在复习有机的过程中,我没有用刑其毅大爷的书,太难太厚不说,怕贪多嚼不烂。我只用了人卫版的指定教材+配套习题册。在复习的过程中,只需要做三种题:性质比较(比如亲核取代反应活性比较,看过真题你就知道),写反应产物,大合成;只需要做两件事:反复做题+错题难题集整理,坚持并重复,即可将有机复习好。
特别要说明的两点就是,在有机化学的复习过程中你一定得安排足够的时间,复习得差不多后,你可以少安排时间,但是一定要定期复习,不要丢太久。真题也得做,一是练手,再有就是他也会考一些往年题库里面特别难的那些题。
三、分析化学
复习分化我是从八月份开始的,也是使用的人卫指定教材+配套习题册,前期复习是看书+做习题,做笔记整理知识点,后期便是做真题,整理真题知识点+返回书本,将知识点重点勾画真理,你需要做的很简单,将真题里面的所有的知识点在书中找出来,背下来就能得绝大部分分数,再有就是多看分化书,看细节,一些特殊的重点的名词得留意一下,我之前写过一篇真题回忆会有这部分内容,最后我会在附一遍。
分化复习,最重要的就是细节,就像分化的工作那样但是大家又是幸运的,因为每年分化真题的重复率是最高的,你们一定要将每一个分化真题弄明白,不要看原来做的答案,你一定得自己弄懂,究竟真确答案是什么,不懂的就和朋友讨论,向老师请教,这样才不会出现像我一样的悲剧(考完感觉能考280以上结果只考了220以上每年大家都是这样感觉,症结就在这儿)。
四、物理化学
很多学弟学妹向我表示物理化学太坑爹了,看书的时候被打击连连。我想说的是不用担心,过来人都是这么感觉的,但是考完以后又觉得其实并没有那么难,老师考的挺简单的。毕竟只有五十分,知识点不会太多。我是十月份才开始看物化的,我给大家的复习建议就是以真题为骨干复习,先做真题,不会没关系,把每一个知识点找出来,整理好,返回到书上,看明白弄懂掌握就好。明白一点说,那么厚一本物化书,你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不过20个,简单吧所以不要怕。还有就是,时间充裕的话可以做一下习题册,但是,太难的就不要做了,要有我不会的都不考的霸气!
五、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也不用太早开始,我是十一月份才开始(略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复习的材料也是真题+人卫教材+配套习题册。生化的真题重复率不高,但是真题里面出现过的知识点大家还是都需要掌握好,还是那样,做完题以后返回去找知识点,并记住。
生物化学历年来的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和问答题。考题通常比较常规,考点集中在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结构、酶、三大代谢及代谢调控、生物氧化、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分解等章节。历年考题中也不乏偏、难、怪题,如2008年的生物化学部分就将考察重点放在药学分子生物学上,包括DNA复制和复制修复、转录和转录调控以及蛋白质的合成等生物遗传的章节。总之,生物化学部分注意答主观题,尤其是名词解释和问答题时一定要注意全面、思路清晰、书写整洁。
我要说的一点是,今年综合的题型又出现了改变,分化,物化都有变化,我的那篇真题回忆贴会有介绍。尤其是生化部分变动最大,取消了简答和名解,增加了英文术语翻译(仅翻译名字即可)和填空题,但是知识点都是那些,这就再次警醒我们对真题的重视,并且用正确的方法去利用真题,脚踏实地地去分析研读真题中的每一题,不要抱着丝毫侥幸心理。习题册的话,大家有时间可以做做,还是那句话,太难太偏的就不要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