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我在山的这边散文随笔(共含14篇),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半碗米饭”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我在山的这边散文随笔
黄昏,梧桐树下,妇女们聊着家长里短。男人们,吆喝着牛羊回到家,日子,在男人脚下的泥土地里和女人们的一言一语中度过。
老树上的鸟巢,安静地听着生命的旋律,不知度过了几个世纪。脚下的路,由之前的土路,变成了现在的柏油路,一条水泥的带子,接通了现代的大都市,年轻人开着车向着那边飞驰而去,或是想赶紧逃离这落后的小山村,接受大城市的新事物,谋求出路;也偶有老人,从都市回到这乡村,拄着拐杖,看着老树上的鸟巢,好久好久……回忆着他们的童年或青春,或是那年夏天,他们也急着离开这小山村罢。
天色渐晚,已看不到屋顶的炊烟,不时能听到几声犬吠,相比城市的监控摄像,农家的.几只小狗,更显几分生活的味道!农家人的生活,简单而又朴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山的轮廓一直延伸到远方,或是,我在这里看不到的那边,所以叫那边为远方,我又是谁看不到的远方?月亮拉着星星的手,拨开轻云,来看夜里的山村。屋子里的灯透过窗,在院子里晕出一片暖色的海,清风徐来,窗前的海棠花在昏黄色的灯光里左右摇曳,尽力绽放,借着灯,它美丽的梦想实现了罢。
山的那边,灯光染亮了天,或是那边的人们还在为了幸福的继续生活奋斗吧;山的这边,窗子的灯渐渐熄灭,犬吠声停,花也入眠,一切又进入了安静,在梦中,他看到地里丰收的庄稼,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小时候,赤脚
踩着的总是一个低处的地方
远处是山还是山
诡异的是山帽上
魔幻的云,眩目袅袅
我不明白,那正是
大人们忙碌着
永不理睬的,我
莫名其妙的幻想
大人
大人们都说山顶着天
哦,山那边
更远的地方就是天外
那里有县府省城,上海,天安门
悄悄的诱惑着一种奢望
翘望山那边,奢望的气球
逐渐膨胀
赤脚,还是这赤脚
当我可以踩亮
一个坑,两个坑的时候
一阵助跑,蹚过一条河
随了那气球随了那山帽的云
带着沉积的幻想奢望的梦
突然忘掉了山,山中
被岁月封存了赤脚的印
多少年
气球到了破的一天,理想
翅膀折落在山这边
很多熟悉的事情,陌生
忘不了的还是山那边
逐渐清晰着裤丫光背的童年
乱发杂草,花儿自然地开
一个枫叶红染的日子,看着发妻
强忍着她的修饰和装扮
我面出惊喜:回老家
我们去拾回一个金色的秋天
虽然我知道她想的只是新米
除了记忆,老家在哪里
公路戛然而止,我携手发妻
悬空的索桥,还是差点让她哭泣
大河已成湖区,它昔日
欢歌笑语,今夜山区
有了电的光明,可天天
见面的小女生,不知嫁了何人
昔日小伙伴也不见了踪影
瓦房院落,只剩残檐断墙的回忆
老人守着新房
我激动的拜访,看不见
他们的惊喜。迷茫的眼神
木讷的乡音:总算回了,你这娃
这孤独无奈的.声音,苍老悲凉
也包含了多少,自家儿孙
常年外出务工的念想
偶有的几处炊烟,几声狗叫
渐近渐远。夜幕,山雾
没了那时的野性。入屋
我随雾彷徨,见妻哄着侄子
缠着哥嫂打听我逝去的童年
我心却感受不到山夜的纱笼素裹
城市的繁华,山野的寂寞
你为了梦想,背井离乡,告别了爹告别了娘,告别了生养你的地方,带着父母的叮嘱,还有期望。
你坐在开往异地的列车上,脸上泪水滚烫。坚强的你张开坚强的翅膀,努力地拥抱那即将到来的,属于自己的那份芳香。
你不用想象,前方的路是何等的坎坷崎岖而且漫长,你只想用你那无尽的'力量,去开辟新鲜的荒凉。
在他方,你无时无刻都在想,山的那一边,有你深爱的和深爱着你的那个姑娘,想着她温柔可爱的脸庞,和她那与生俱来的善良,想着你们美好的过往,直到泪水湿透衣裳。
山的这一边,你为了梦想日夜奔忙,对于其他无聊的事项,你完全不放在心上,尽管大城市是那么丰富多彩,让太多人心驰神往。
山的那一边,你深爱的姑娘日夜惆怅,日夜盼望,日思夜想,深爱的你何时才能回到家乡,她何时才能再次把头贴在你温暖健壮的胸膛。她知道,你那宽厚的肩膀,承担起了太多的悲伤,说好了一切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两人分享,你却把痛苦哀愁独自收藏,她心在滴血,她为你心受重伤。她担心你经常疼痛的眼眶,担心你的身体是否健康,担心你工作怎样,担心你在远方是否能自在翱翔。
山的这一边,你还在试图努力地改变现状,努力地让自己不再迷茫彷徨,努力地让父母能够心情舒畅,努力地让自己心爱的她能感受到明媚的阳光。
山的这一边,你还在拼命努力,山的那一边,她还在为你黯然神伤……
山的这边作文
曲曲折折的马路像一条美丽的绸带,盘旋在群山之上,绸带的尽头有着一个小小的村落,那就是我的家乡。那里有无数美丽的、有趣的事儿,最让我觉得念念不忘的是那一日三变的山色。
早晨,天色还灰蒙蒙一片,远处的高山还黑乎乎的,只有山脊在微亮的天空下连成一条此起彼伏的长线,就如一条条长蛇在那里蜿蜒盘旋;那些山脊上的树木,是长蛇的舌头;偶尔一阵风过,那长蛇的舌头还会吞吐摇摆,仿佛在追寻着什么猎物一样,甚至你可以听到它嘶嘶的声音。“喔喔喔”随着早起的公鸡的打鸣声,东边逐渐明亮起来,一片金黄遍洒下来,远处的长蛇钻进了朦胧的雾气里,消失不见了。鸟儿也开始叽叽喳喳喧闹开来。
随着朝阳的逐渐升起,雾气也慢慢散去,群山开始显露出来,山上有着各种各样茂密的树木,高的、矮的、阔叶的、针叶的。喧闹的`小鸟在树枝上追逐打闹,偶尔停下来随口一唱,就是一曲美妙的旋律。睡眼惺忪的松鼠从树洞爬出,掬起树叶上的露珠,洗了一把脸,拖着大大的松松的尾巴,爬上树梢,遥望着初升的太阳。大山开始热闹起来了。
时间慢慢的过去,忙碌而有充实。到了傍晚,太阳开始落山,西边一片腾红,群山安静的竖立在那里,顶上的火烧云,就像一定王冠,而静立的高山,就是一位威严的君王,静静的看着它的子民结束一天的生活。一阵风来,山上的树叶子摇晃,哗啦哗啦作响。金乌西沉,碧桂初升。群山又逐渐深隐,等待着新的一天到来。
而我则枕着山的呢喃进入梦境,我相信那一定会是个好梦,因为有家乡的山在那里等着我。
一座山散文随笔
一个下午,像往常一样一个人驱车放风,一抬眼看见了路旁八喜谷入口的招牌。想起前几天网上的景点介绍,似乎与我曾多次走进流连过的八喜谷有很大的差距,比如描述中的悬崖峭壁,比如壑静谷幽、清溪潺潺……惭愧着自己往往浅入辄出的毛病,陡然生出了一探究竟的兴致。
泊车后沿稍嫌破碎的水泥甬路步行深入,夹道渐次成熟的柿子挟来温驯的秋风,也像在迎合我探奇的心思。走走停停了五六里路,一路除了转首即见的逄山相随,倒也还有山楂入目,酸枣入口,野菊入嗅。一个坐在大圆形水池上悠闲的男人,微笑着接受了我的询问。按他的说法,这整条山溜就是八喜谷,再绕过两个山梁,有个交叉路口通往王坟和玲珑山,便是谷的尽头。攀谈中他告诉我,眼前的这两个山梁都是他的,他承包了50年,周末假日常过来走走看看。我感受到了他的满足,满目是自己行将收获的成就,能不悠闲和满足吗!
但我却有些沮丧了。刚刚还升腾着的探幽兴致嘎然而止了吗?黯然回转的路上,北侧与逄山相望而东西连绵看不到尽头的群山,又激发了我登顶居高而四望如一的豪情。想起一路走来曾注意到有条向山而上的小路,匆匆寻回去开始了登程。
起初的一段像惬意的散步。除了没走几步就回回头对着远处的逄山笑笑,深呼几口气,还可以拍照这么多叫不出名堂的小花。有多长时间我没有近距离读过一朵花了?今天倒像补课,我在全身心地在亲近她们:白的紫的,浅色深色的红,那些野菊最自得,她们连成淡蓝色的白。还有只蜜蜂固执地盯在野菊的花心,全然不顾眼眉凑近的我。但有几次我撞到蛛网上了,急忙退一步才看到被我撞坏了的丝网,和匆匆游回酸枣树枝的蜘蛛。酸枣树是那种有枝丫的,接近一人高。蜘蛛被我的相机抓拍到了四五种,有两只我立即想到了它们的名字:一个像蜻蜓一样的叫小仙女,那个挺着黄色花纹大肚子的,叫大弥勒!我大声叫了它们,它们正面迎着我也不闪躲进叶丛,丝毫没有那些乡下山间姑娘的娇羞。山道是在杂草上踩出来的,偶尔的大块山石倒像突然的奖赏,可以站上去拍拍裤角,跺去鞋上挂满的草叶。但意料中的,我抬头看到了大堆石头垒起的石屋了,一个两米多高的尖顶圆形屋,南向留了可并排两人宽的门,站在那里像巡山卫士。以前见过很多这种石屋,从没问用途,大概是山民避雨和休栖的场所。但有听驴友讲到,在山上迷路了,便可到高处用望远镜搜寻石屋,它的近旁必有山路通过。
自石屋往上,进入了一片松林。开始登山之前,我目测过这片松林的,整群的山峦在山峰顶端往下都蔓延了百十米宽的松林,坡陡适宜,估计穿越上去就是峰顶。松林稍稍深入,便像要失却太阳的明亮了,往来时的方向甚至也看不到阳光的边。现在才想起,在纵横无序的松树中间,其实早已迷失了一路踩着过来的山道的痕迹。遮蔽它的是满地乱杂的松枝,却像整齐锯下的,横七竖八,踩上去弹弹的。那种不踏实加快了我向前的步子,不自觉已穿进了松林深处,全然没发现胸前的汗早变得凉凉的了。往上,往上,我念叨着,驱赶着退堂鼓的声音。但又一次撞入一片蜘蛛大网,狼狈地用手连汗一起挥开时,我真的想立即往回跑出这深的林。使劲擦了擦汗,顿了顿快要变乱的心神,目标才再次坚定地指向了前方。找到一段松木枝稍事修理成短棍,算防身吧,我调侃了自己一句,边挑打着前方树间蛛网,边向前向上摸去。不远处的亮光将我唤过去,但不是峰顶,是林间的一大片香草,从小认识的那种香草,顶着像微缩版稻子一般的花瓣,小时候常常凑近去闻它的清淡香气。踏进去,迎接我的竟是差点失重的深陷,像刚出乱松阵又踏入杂石和荆棘遍布的古战沙场,走路更加跌跌撞撞,因为香草高到你想不到的能没到腰,甚至胸。数不清了,有多少次手抓到了钝针一样的棘棵,也不再数胳臂上划了几番血道子,倒是那些辣疼让上半身的冷汗全变热了。这样蛮蛮撞撞着,直至摸到一片梯状的岩层,才长长松了口气:按经验,轻松的攀越过后,应该是骄傲的峰顶了。虽然手足并用,但回望身后败出阵来的沙场,算是幸福地攀援而登了!
这里真是峰顶。当远处的山尖赶趟似的露出头肩,当突然回头时发现伟岸的逄山已温柔地蹲下,脑海中翻腾着的峰顶,毛茸茸的,随着远山的走近,静静地被踩在脚下了。我奖赏似的使劲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忍住了为突然的震撼而大声尖叫,但心底泛起的兴奋却无能压抑:这才是值得藏在心中的八喜谷!你一定猜错我的震撼了,你大概也像我起初只惊叹于山谷对面几百米外那几座山峰的雄起。来像我一样踱着方步向前几十步试试,你也会让嘴久久地张开,掩饰不了久违的震撼了吧:我已身处有几百丈悬崖的顶上,自西向东足足有十里长的陡崖!山顶习习的秋风凉爽地荏苒在全身,整个人又一次感受到了那种沉静和空明。我靠前找了一块平整的石面坐下,不再去忙着像是窥探的小丑,这个震撼的八喜谷现在是我的,她早笑着接纳了我快乐的专注。对面的`山峰,有湛蓝的天空作着陪衬,自豪得像在引吭高歌。长长的那片像牛,牛头倔强地仰着,守在牛头前的自然是牛郎,脱不了憨厚的底子。站起身来才能看到牛郎身后淡蓝色的浪波,峰涛如怒,是还在为鹊桥的迷失愤愤不平?我顾不得多情的牛郎了,因为我看到了幽的谷便不愿再将眼收回。脚下是不敢探头看的,但左右两侧都是欣喜。那是鬼斧神工劈出的竦峭,岩罅里则是坚忍,几千年的筋骨断裂掩不住它的苍润和饱满。谷底深得看不到尽头,但我想尽头一定是绿的海洋,对面六七条奥巧的山骨优雅地驶下,满载的可是醉人的绿啊!稍稍离开令人眩晕的崖边东行,又一次踏进了香草的海洋。依然是齐腰深,但没了可恶的乱石和荆棘,迎面微微的风里真的轻漫着淡淡香气哩。漫漫而东,远山近山渐变着面孔,但一直微笑着,似乎知道我要离开了。我这才想起看了看表,不知不觉,箕踞山顶竟然用了足足半个多小时。
夕阳离周遭的山顶已不满一尺,我该下山了。上山伊始的计划是沿东边的那道山梁下行,但是现在,东南弥望尽是绵延的松林,浑然看不见山梁的影子了。我只得稍稍收回满怀的兴奋,毫不犹豫径直往南,心理准备着又要穿过古战沙场一样的松林了。上山容易下山难,真的不错。同样的乱松枝,怎的忽然变得容易打滑?幸好还能腾出那只没拿松木棍的手,每一步都要去抓住就近的松树,向下滑着。下行了几十米远,我便后悔没有按上山的原路返回了。前面平白多出了很多或土或石的坎,高的甚至有二三米高,有的要横向绕一大段路才能滑下去。半坐着滑下一个一米多高的土坎时,我终于不小心横着倒在坎下了。我慌乱着,就势坐在地上,平复了一下急速跳动起来的心脏,暗暗告诫自己收敛住急躁:如果因此扭伤脚踝什么的,后果可真不敢想像了!还是跌跌撞撞还是连坐带滑,却终于透出林子的边了。凑过去,真的看到了那道山梁,却没有了兴奋,只有倒吸的凉气:正前面居然又是一个悬崖,有二三十米高!颓然地,我坐到一块大石上,向西望望只余几朵黑云的天空,默默地目测着山梁的方向和距离:已不容我的不情愿了,还要返回败枝乱石满地的松林!光线明显地暗了,它才不管我要艰难爬下的那些高坎呢。忽然间手机响了,是一个普通的朋友和一件琐事,但我蓦然间竟感觉眼睛潮潮的:谁能想到此时的我,正费尽全力挣扎着只为天黑前走出眼前的困境,只为回家?
再次盘桓出松林,顺行到远望了好几次的那道山梁,才真真正正地松了一口气。当终于寻觅到山道痕迹指向的山间水泥甬路,当闭眼松弛于柔软的汽车座椅,我却无法去体味形释而心凝了,——要怎样按停脑海里的持续滚动的影像啊!
对面的你,你是否知道我在望着你?
我在这边,等了你好久!
对面的你,是否知道有人凝视着你?
我在这边,渴望着你的双眸与我相会!
对面的你,你在做什么?
我在这边,早已焦急如焚!
对面的你,你为何不露出你那绯红的脸颊?
我在这边,想念你!
对面的你,露出你那性感的嘴唇吧。
我在这边,早已做好在上面印上千万个吻的准备!
长治北铁路职工子弟中学高三:末路上的鹰隼
对面的你,是否知道我在望着你?
我在这边,静静的凝望着你。
对面的你,是否知道有人在凝视着你,
我在这边,期盼着你的双眸与我相会。
对面的你,为何不转身呢?
我在这边,早已焦急如焚。
对面的你,露出你那性感的嘴唇吧,
我在这边,早已做好在上边印上千万个吻的准备。
长治北铁路职工子弟中学高三:末路上的鹰隼
山枣树赞散文随笔
我的童年是在辽南农村的一个果园中度过的,果园是在一个山坡上。当苹果花开时,满山满坡一片雪白,花香扑鼻,令人神往。几十年过去了,当我回忆故乡时,除怀念那令人陶醉的花香、果甜外,我还会清晰地记得那漫山遍野一丛丛、一片片数不清的山枣树。
山枣树,它其实还算不上树,因为它只有蒿草那么高。它生长在山坡、壕沟沿上,与野草为伍。它铁青色的枝干,虽然瘦小,但异常坚韧,像根根铁丝,盘踞在贫瘠的土地上;它那锋利的尖刺,更令人望而却步,不敢对它有一丝轻蔑。
山枣树没有果树那样优越的`条件:也没人为它施肥、浇水、除草、防虫,却能顽强地与恶劣的自然条件抗争;不怕野草的重重包围,将根死死地扎到土层的深处,甚至会钻进石缝里,去索取养分,维持生存;你要想把它拔起,纵然你是个健壮的小伙子,也休想动摇它的根基;倘若你用镰刀将它割下,它的根又会很快在地下长成芽,从别处钻出地面,变成新的“战士”,重新牢牢地占据自己的地盘。
山枣树开的是一串串小黄花,让人数不清它的朵数。到了秋天,花儿变成一个个小红球,点缀在一丛丛山枣树的枝干间,象一盏盏红色的小灯笼,那就是它的果实——山枣。我最愿去摘那红色的或青红相间的山枣吃,因为尽管它和大枣比,个头要小的多,果肉又薄又少,但我觉得那纯正、可口的味道,又是许多大枣无法取代的,现今酒类市场上,有一种山枣酒,不就是用它制成的佳酿吗?
我赞美山枣树,赞美它的坚韧、顽强、敢于抗争,不自惭形秽,不嫉妒他人;尽自己所能,去生存繁衍,并不断去昌盛自己的“家族”。
我赞美山枣树,因为我深知一个成功者,必须具备山枣树身上的种种品格。每当我遇到困难而畏缩不前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丛丛片片的山枣树来。
天下有山散文随笔
顶着扑面飘飞的细雨,我来到云岭。踩着满目的绿韵,我来到云岭。感受着大自然恩惠的博大与温暖,呼吸着八面来风,那种沁人心甜。
云岭,江西省崇义县一座美丽诱人的去处。山路盘旋,绿染车窗。流泉在耳旁哗哗地歌唱,村庄过去,小桥流水,一池碧波,储满赞美的目光。
车停半山,映入眼帘的是八百多级台阶,高路入云,层层叠翠。刚才因为山路弯弯带来的胸闷与头晕,刹时一扫而光。张开双肩,清新的空气,钻入肺腑,心旷神怡,舒服极了,一种登高望远的豪气犹然而生。
开始我们一路小跑,两旁的树木,逶迤向后。小鸟伴着我们,赛跑似的,一巅一巅地向前。渐渐地,我们热汗淋漓,气喘嘘嘘,脚步不得不慢了下了。眼光轻轻的抚摸到两边的树木,红的是杜鹃花,迎雨吐放,珠玉晶莹,在绿色的世界,更显婀娜妖艳。那牵牵绊绊缠缠绕绕的`紫藤,多情地在灌木丛中伸展。伸出手去,在杜鹃花开的世界里挥动,弯下腰去,在灌木拔节的生长中亲近,心如细雨,在绿叶和红花中跳舞,幸福得没有更多的语言。便有歌声在天地间飞扬――哦嗬哦嗬哦嗬嗬嗬。回音在山谷间,传得很远很远,似乎大合唱,磅礴的气势,漫山遍野,弥漫着。
阶梯尽去,我们来到峰顶。云雾环绕,一片苍茫。放眼望去,云里雾里,我们仿佛成仙,在这里腾云驾雾。雨水飘洒在伞上,弥雾轻抚在脸上,笑声萦绕在天上。年轻的男女,便翩翩起舞,定格的瞬间,掌声和笑声,扑向周边的花木,摇曳多情。因为海拔的高度,在上山和下山的途中,均有一位同行的女伴,步履艰难。她们把信任的手伸向一边攀登的我,虽然,以前我们只是在网络虚拟的世界,通过零星的文字相遇,而几天的相聚,我们相濡以沐,亲如兄妹。当她们的手握入我的掌心,阶梯有情,记忆着一路的风景。
我想起几百年前,那叫明朝的时代,一代理学宗师小王明流连于云岭,山水的浪漫之间,领略山水的温柔和伟岸,多彩多姿多变幻的世界在他的心里为什么会平静如镜。“冬尽西归满山雪,春初复来花满山。白鸥乱浴清溪上,黄鸟双飞绿树间。”大自然的美景,在哲学家的眼里风卷云舒,收放自如,凝烁成“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的最高境界,闪烁着和谐的曙光。
我曾经到过香格里拉,那清美的世界,令我慨然惊叹;我也去过桂林,那如水的温柔,让我感受到女性的抚媚;我也登过泰山,领略日出的壮美;我还爬过长城,骄傲于好汉的气概。而在云岭,在江西崇义的云岭,那种美丽,因为它的原生态,因为人们精心的呵护,因为它有高山流水的壮丽,也有林海苍茫的广垠,还有花草烂漫的温馨。于是,它成为了一个完善而特别的深山圣女,展现的是百媚娇姿的容颜,让我激动,让我的记忆深处,永远有着那一种温暖,那一程快乐。
天下有山,叫云岭。
再上五朵山散文随笔
七月二十六日,我跟文友们又去了五朵山。
那天早上,天刚朦朦亮,大伙儿就起床集合,来到五朵山前。此时,从山根向上望去,五朵山的五个大垛子,仿佛五根擎天柱,高耸挺立,巍峨壮观,让人惊心动魄。
前些年上山,我都是从当时的公路尽头下车,从林间小道迤逦而上。路上,春天山花烂漫,赏心悦目;夏天树荫遮蔽,凉爽快活;秋天果实累累,山楂,柿子,猕猴桃,一路走来,一路摘尝。登顶的时候,就在悬崖凹进去的地方,顺着曲折盘旋的石阶天梯登上去。今儿个,当然现代化,坐上缆车,一路上东张西望,看悬崖峭壁,赏林木葱茏,观云海苍茫,不多时就到山顶。
北顶上,林木茂盛,宫殿雄伟。红色围墙逶迤四周,好似龙蟠;高大的宫殿朱红墙,琉璃瓦,翘角飞檐,坐落中央,犹如虎踞。此时此刻,咱站在伏牛山余脉的高峰顶端,头上蓝天空旷,千里无碍;脚下乱云飞渡,或聚或飘。远处群山,或隐藏在云雾之下,或在云海中露出峥嵘。山色苍苍,霞光淡淡,山风阵阵。此时此刻,观云海,看苍山,心旷神怡,好不快活!若能年年岁岁居住在这地方,能天天观苍山连绵,看云起云落,天天都自在,天天都畅快,那就是神仙。
五朵山真有神仙,当地流传的真武祖师修行得道传说可以作证。其中一则非常有趣:祖师爷修行得道后,带领乡亲和弟子们修建道观。房子完工那天,他答应中午让大伙儿吃饺子。祖师爷的饺子,不和面,不擀皮,也不剁馅儿。直到快晌午时候,烧火的徒弟把水烧开了,祖师爷蹲上灶台,褪下裤子,一下子屙了一大锅饺子!房子完工了,大伙儿回来,端着祖师爷的饺子,吃得津津有味。那个烧火的徒弟嫌恶心,说啥也不吃。吃罢饺子,大伙儿跟着祖师爷升了天,唯独那个烧火的徒弟没有成仙,把事情传了出来。
像这样的传说,还有很多很多,多得说不尽,道不完。这美丽奇妙的传说,当然要有基础,需要智慧和幽默,需要丰富奇特的`想象,需要一方水土的灵气,需要灵山秀水。五朵山,钟灵毓秀,雄伟博大,当然带着神仙般的智慧,带着道家特有的灵气。
下山的时候,云海飘来。咱坐在缆车里,看着窗外白雾茫茫。从缆车车门的小窗口里,灰白色的水气飘了进来。那水气,湿润,温柔,可人。与白云作伴,跟林木为伍,闲云野鹤,是古人隐居的方式,当然也是神仙修炼的不二法门。今儿个,咱领略了,咱享受了,咱当然也是隐士,也是神仙。
故乡的山散文随笔
故乡的那座小山,充其量只能算作丘陵,坐落在我们村中央。
山小而名不见经传,但她却是泰山西之余脉。泰山山脉从肥城市西北部的陶山入境,进入平阴县东部的天堂山脉后,南向支脉起伏绵延,至榆山街道的分水岭、馍馍山、五凤山、尖山、会仙山、文笔山、青龙山、峻玉山、莲花盆山、翟山等,翟山与同一支脉的卧牛山、后寨山延伸至黄河岸边,一起拱围着平阴县城,其间有古平阴八大景的“锦水秋潆”,“峻玉含辉”、“碧峰仙迹”以及翟山中的“湖溪沉月”等。
南面的山头叫做连花盆山,因山顶的莲花盆而得名。山顶有100平方米左右的圆形平地,中心有一个凹下去的石盆,有洗衣盆大小,盆的内侧刻有几株盛开的荷花,盆底刻着仿佛正在游动的栩栩如生的两条小金鱼。莲花盆山东北方向约4--5里处有一座底座与连花盆山顶相仿的小马山,传说是杨二郎旦山撵太阳时,将连花盆山顶一脚踢过去的。连花盆正西对着似天而降的'滔滔黄河水,在山脚下拐了一个直弯向北绵延而去。从莲花盆所处的奇特位置推断,或与佛教和风水有关。莲花盆有人工雕琢的痕迹,但是何年何原因何人所为无从考证。
北面的山头叫做翟山,因翟姓族人居住而得名。据史料记载,翟姓祖先早于宋朝靖康年间即迁居于此,近千年来在此繁衍生息。金明昌二年(1191)有先祖翟升考中进士,被授予山西省洪洞县主簿。期间,他带领族亲在翟山栽植柏树万株,翟氏后人又先后在山顶至正北黄河边直线上,建起三观庙、家庙、河神庙、土地庙。历经数百年,满山柏树遮天蔽日、鸟语花香,庙宇香火袅袅、钟鼓轰鸣,山间溪水潺潺,每当中秋节圆月高悬碧空,西麓一股流入大清河的清泉中倒映出明月的影子,形成了湖溪沉月的美景,旧县志记载为八景之一。1942年日伪军对共产党八路军进行大合围时,在翟山顶建起碉堡,将柏树砍光,使翟山成为了荒山秃岭。
新中国成立后,恢复翟山的美丽容颜,一直是一代代翟庄人的梦想。先后多次绿化,引水上山。在翟山与莲花盆山之间建起了文化广场,文化广场在阳光照射和绿树陪衬下,呈现出无比妩媚的柔姿。云海深处、卧虎藏龙、流水润竹三组奇石韵味无穷。文化墙、文化走廊营造了村庄高品位、特色鲜明的氛围,创造积极向上、宽松和谐、静谧优美的广场审美文化。鲤鱼喷泉一副灵动的立体画图,以水为财,生生不息,风生水起,喻意家庭富足,生机勃勃,财源滚滚之意。健身休息区它独有的美,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水泥路像一条玉带环绕在山腰,水管像血脉滋润着草木。翟山将再度四季常青、溪水潺潺、钟鼓齐鸣,春天百鸟争鸣、百花争艳,夏天柳暗花明、曲径通幽,秋天硕果累累、满地铺金,冬天银装素裹、欢笑恬静。
我爱故乡的山,因为在我的心中,她最高、最美、最亲。
山中行的散文随笔
为了登山而登山,也只能叫做爬山,为了登上去而登,却不是为了去登;只记得登了上去,却忘了登的过程和沿途的风景。爬过很多山,只是当时没有带着登山的心境;爬过很多山,只是那些山都离家乡很远……
就这样走在曾走过的地方,不变的季节,不变的风景,唯一变化的是走路者的心情;同样的路线,同样的记号,不同的是路面更加坚固,路线更加坚定。站在山顶上,闭上眼睛,张开双臂。
风拂耳际,仿佛在细语着只属于她和季节的秘密。被树枝划破的衣边放肆地飘在风中,用指甲剪剪断线脚,放她飞去,像被放飞的风筝,像重获自由的心,更像被放下的不理解……
就在那一瞬间,允许自己忘了将来,忘了过去,忘了忙碌,忘了压力,只记得现在的山顶,现在的阳光,现在的自己……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登山……
登的是山,走的是路,收获的是满眼的风景和成长的宽容。登上了山顶,也登上了心灵的释放。
今天是进入以来最热的一天太阳公公不知怎么了在这个周六悄悄钻出了云层。把热量毫无保留的洒向我们这些驴友的身上和大山里,强烈的光线,照射着每一个驴友,汗流浃背,有一种中暑的感觉,早上太阳公公就爬出来,预示着我要好好出来陪你们了,我们从大山的底层,慢慢拿着水,一步一步开始了登山之旅,在山上我们首先关注的是今天带的水够不够,鼓山是个缺少植被的`山,多少年驴友们只有在休息的时候带着新驴友来欣赏我们家乡的大山,在上山时,是一种体能的消耗,没有水就等于断了生命的补充,所以在登山时水是最宝贵的资源。
要想让鼓山成为带有生命的绿色,驴友们早先在春季就发动了一次上山植树的活动,在穿越鼓山的同时,老驴友还念念不忘在春季植树时,自己栽的树,盯着艳艳烈日在自己还缺水的情况下去给树浇水,目的就是想看到自己栽的树你能有一个小伙子一般的身材。成为一颗参天大树,把鼓山美化的生机盎然。自然色是美丽的,但是保护自然,更是我们每一个登山爱好者的责任,因为保护好了自然就等于给我们这群驴友创造了生机,大山才有我们的容身之地。可是有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就在我们下山时,却发现不知什么原因造成了山林失火,满山到处是浓烟滚滚,局部火光冲天,,当我们问及放羊的老乡时,放羊的老乡很无奈的说“都是坏人放的火”在大火烧过之后有一些生命力极强的花草,顶住了熊熊大火的侵蚀,依然的展示着生命的顽强。将山上的每一个石子踩在脚下,也将心里埋藏了多年的坎踩在了脚下。
原来,最豁然的风景不是倔强,而是原谅,原谅大山,原谅岁月,也原谅了自己……这就是我在这次登山时的感受。
我在美国扫雪散文随笔
十月,我和老伴刚到波城时,秋高气爽,枫叶正红。想不到,十一月二十日下午,忽然狂风呼啸,大雪纷飞。转眼间波士顿成了冰雪世界!地面上,房顶上堆起了厚厚一层白雪,足有20厘米。大约两个小时后,雪花还在飘,但见左邻右舍纷纷出动,挥舞那特制的宽大雪铲,在各自院落前的人行道熟练地铲起雪来。女儿正在休产假,女婿上班未归。我自告奋勇,赶忙穿好大棉袄、载上帽子手套,拿起雪铲,活跃在异国的风雪中。我先将院子前的人行道铲出一条约半米宽的小路,然后将通往车库路面上的积雪铲除。最后,老伴和我一道将房前走廊、屋后露台清扫干净。一口气紧张地干了一个多小时。只觉得浑身酸疼,真有些累……
晚饭时我好奇地问女儿,美国人为什么对扫雪这么自觉又在行。女儿说,波士顿冬季寒冷多雪,年均降雪达108厘米。一次特大暴风雪就可能降雪半米。甚至5月和10月也降过雪。为保证车辆行人安全,及时清扫积雪成了与每个人都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公路、公共场所由市政部门负责用铲雪车清除,各家院落前的人行道则由住户负责。如果因未及时清扫积雪而造成行人滑倒至伤,要追究该户主的法律责任。原来如此!那以后,每逢下雪,我都把握时机,及时清扫。一个冬天下来,少说也铲了十多次雪。这对我而言,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极好的锻练,也是体验异国风情的机会。
寒冬,波士顿家家户户视铲雪为大事。东侧的房子虽然总亮着灯,其实平时并不住人。但每遇下雪,房主一定准时赶回这里,将门前的人行道清扫干净。马路正对面居住的美国老太太大概年近八旬了,儿女都不在身边,她索性花钱将铲雪的工作发包出去。每逢下雪,都能见到到她在雪地指挥雇工铲雪的忙录身影。西侧邻居是一位带着七、八岁孩子的单亲妈妈,上班、家务十分繁忙,但从不误铲雪之事。女儿家通往车库的路,与她家进院子的路仅隔两排常青树相邻。有一次,待我出门铲雪时,她己完工,而且将铲雪的范围往女儿家这边扩大了一米多。这使我十分感动又有点不好意思。原来,资本主义国家的人也是很讲邻里关系、人情世故的。那以后,每次下雪,我都不等雪停就动手,并且有意思地把铲雪的范围向外扩大一些。心里想,让美国佬也见识见识咱社会主义中国老人的精神风貌……
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现在比喻只管自己的'那一份,不管别人的事情。然而,许多时侯,在许多地方,“自扫门前雪”之类份内的事也难以做好,或懒得去做。究其缘由,我们崇尚的东方文明是以“道德”为基础的,而道德又并非刚性约束。西方国家则将诸如“自扫门前雪”之类事关公益的种种纳入法制范畴,硬性规定必需人人遵守。如此,在“遵守”的过程中逐惭形成风尚,久而久之,也自然地密切了相互依存、相互邦助的人际关系。
20在美国度过的那个冬季,皑皑白雪也让人留下一些回忆,激起一些思考。那时,每当我和老伴在雪后的小路上悠闲的散步,或是隔窗看着异国老人牵着话蹦乱跳的小孙子从屋前积雪中铲出的小路上经过,我就会自然地想起几十年前我们这里提倡的一句既响亮、又富于哲理的口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而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必然会使人类同住的地球村变得和谐美好!
转身,一缕残魂远,
逝雪深,笑意浅。
来世随我,可愿?
昨日山崩地裂时,今朝阴阳两隔日。他时歌舞笑百里,而今哀乐响天穹。
不愿回首那残破的记忆,几度深锁在岁月的皱褶里,眼下却是五月天,奈何翻出锁在记忆深处的回忆。满是苍凉的色调,勾起深埋在心底的伤痛,使劲地掀开已结疤的伤口……
任追忆似水流淌,涌回2008年的5月12日。
山河恸哭,天地变色。滚滚烟尘深深地淹没了这繁华的尘世,天地浑然一色。唯有在那片灰色空间里传出的无尽的呼唤……
伫立在废墟之上,仰天大哭者,乃悲愤至极也。疯狂地用双手在全是砖头的废墟上挖掘着心中的夙愿。血浸透了曾经的欢声笑语,就在一转眼,世界停止了欢笑,风里满是湿润的呐喊,撕心裂肺,响彻天地。人在大自然面前,终究还是弱小的令人可怜!
往日的高楼肆意地耸立在城市,骄傲得让人望而生畏,可现在,风光无限的大楼却匍匐在脚下,残破不堪的躯体带走了太多的生命。可怜的人儿啊!无奈全都成了过往,只丢下满目疮痍的家。
家园破碎山河犹在,人亡眷念永存。
悲情的电影总是莫名其妙的困难重重,仿佛人生本就如此曲折,2008年的5月,不是很清楚那到底是否是改悲伤的一个月,因为我们都还活着,活着就不必用悲伤的情愫去欺骗生活,活着,不只是为我们自己活着,我们的身上扛着已亡之人的寄托。
一颗心,一条命,一生的梦,何其沉重,叫我如何抉择。是放下还是继续向前走,带着未了的心愿?
凄凉的夜晚,凭栏独自望着远去的嘉陵水,任幽幽之风吹皱这一世的沧桑,掩埋失去、恐惧之痛;眷念,依赖之伤。
让我如何相信,这就是真的!尽管我的周围只有废墟,尽管我听见的全是哭喊,尽管我闻见的.全是刺鼻的血腥味!我要信吗?该信吗?敢信吗?怎能如此的懦弱,只因为这现实来得太真切!
任悠悠众人哭天抢地,我独占一角,在心里默默祈祷,一路走好,我的朋友!凭风而立,吹卷起衣角,像昔日顽皮的打闹。
流干了泪水的眼睛,如何闭上?明显的泪痕,刻在脸庞,不愿拭去的泪被风干永远留在了心上,凝成深深地眷念!
我的朋友,天国一切可好?
你的离去苍老了这一世的等待,
你渐去的容颜憔悴了这一世的承诺。
我在凡尘等待,等待下一世与你重逢在那一世的滚滚红尘!
心眷,一抹笑心头,
情念,两厢情未了。
来世等我,可愿?
★ 在山的那边课件
★ 在山的那边 教案
★ 作文 在山的那边
★ 在山的那边教案
★ 在山的那边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