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准助学的倡议书(共含1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熊猫香”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精准助学”倡议书
新学期开始了,爱心团队的助学活动即将迎来新的高潮。助学是帮助孩子的最好方式,然而具体如何帮助,则是一门没有终点的学问。一个人口渴了,帮助他的最好方式并不是兜头泼去一盆水。扶贫要精准,助学也要精准。总结这些年来的助学经验,我们倡议未来在各县各学校逐步试点推广“精准助学”模式。
所谓“精准助学”,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1.精准到人
爱心团队的助学方向主要是祖国的藏区、南疆以及边远山区,助学对象主要是少数民族的贫困孩子。在交通不便、通讯困难甚至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找到真正需要帮助的孩子,并且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其实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仰赖受助地区主管部门和学校方面的认真负责与不懈努力,目前为止提供给队友们的结对孩子基本上都经过了较为严格的调查和公示程序,队友们寄给孩子的资助款也完全做到了点对点。爱心团队秉持“纯业余,零成本”原则,不接受社会捐赠,不收取任何费用。队友们捐出的助学款都直接自行寄给孩子,因此可以说,我们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精准到人”。然而正所谓“百密一疏”,目前爱心团队结对资助的孩子已达500余名,分布在4个省区17个县,其中出现个别信息失真或者情势变迁的现象也是在所难免的,因此“精准到人”并非一劳永逸。
2.精准到心
爱心团队一直认为,资助的本质不是金钱关系,而是情感关系。对于孩子,我们不仅要有钱,更要有爱。因为有爱必定有钱,有钱则不一定有爱。资助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资助人和被资助的孩子在人格上本来是平等的,然而资助活动本身却会制造出居高临下的态势。要想让孩子与我们平等相视,唯有用爱将他们托举起来。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孩子,助学活动更是承担了民族团结心连心的功能。在藏区,有爱的助学可以帮助孩子留在学校里学习知识,而不是早早辍学去寺庙当和尚;在南疆,有爱的助学可以帮助孩子增强认同,学好国语,进而小手拉大手,共去极端化。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爱心团队一直倡导队友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要把彼此当成远方的亲人。在两者的关系上,孩子要学会主动,队友要真正上心。交流很重要,探望有必要,唯有如此,资助才能真正暖人心。在爱心团队这一特殊文化的影响下,大部分参与助学的队友不仅投入了金钱,更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可以说我们已经部分实现了“精准到心”。
3.精准到用
爱心团队建议队友们给每个孩子的助学款为每学期1000元,每学年20xx元。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资助金额,也是一种比较合适的资助节奏。然而由于我们的孩子主要为小学生和初中生,因此一直存在着如何管理使用这笔助学款的问题。太小的孩子还不会管理使用较大金额的钱,而在一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如果把助学款全部转交给家长,又存在被挪作他用的风险。客观地说,尽管绝大多数家长都是负责任的,然而在藏区的确有个别家长把钱用来给孩子打银腰带,而在南疆也发生过个别家长把钱用于招待客人的情况。助学款如果最终没有帮助到孩子,助学的价值就得不到真正的实现。可以说,在助学款的用途方面,除了个别学校外,我们基本上还没有实现真正的精准。
总体而言,爱心团队经过了这些年的`努力,已经基本实现了“精准到人”,部分实现了“精准到心”,尚未实现“精准到用”。鉴于此,我们倡议在今后的助学活动中,通过切实有效的方法,确保做到“精准到人”,继续推动“精准到心”,努力实现“精准到用”。
1.确保做到“精准到人”
在孩子的遴选环节,爱心团队需要持续投入力量,确保被资助地区的主管部门和学校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贫困孩子家庭背景的调查与公示工作。关键的问题在后端,那就是在助学的过程中,爱心团队需要建立起一个及时灵敏的反馈机制。倘若资助人在助学过程发现孩子的信息有虚假之嫌,可以及时告知团队工作组,由工作组敦请被资助地区的主管部门和学校进行调查复核。倘若被资助人发现资助人由于种种原因中断了资助,同样也能够及时告知团队工作组,由工作组启动对资助人的告知、催促和征询程序。必要时更换资助人,进行爱心接力。爱心团队工作组目前已经完成了地域分群的工作,每个县的分团队都配备了两名组长,资助方和被资助方各一名。两名组长相互备份,相互依托,共同做好资助活动的服务管理工作。依托这样的管理机制,工作组已经完全具备了灵敏反馈、及时处置各种问题的能力,有把握动态实现“精准到人”的理念。
2.继续推动“精准到心”
“精准到心”是个永无止境的命题,因为爱永无止境。空间的距离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却阻隔不了心与心之间的交往。助学实践证明,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懂得加强交流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学校的引导与帮助。学校要督促孩子至少每个学期主动给自己的资助人写一封信,汇报最近的学习情况。资助人要做到及时回信、回电,经常关心孩子的成长。爱心团队强烈建议队友们在孩子高考之前探望孩子至少一次。经验表明,探望孩子对于固化和升华彼此的情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探望可以让资助双方将过去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象的人,转化成有血有肉有灵魂的生命。从此爱不再抽象,心不用想象,那就是自己在远方的一位亲人,需要你去关心,去照顾。资助双方应该彼此感恩。孩子应该感恩资助人,因为资助人给了他未来的希望;资助人也应该感恩孩子,因为孩子给了他修炼和完善自己的机会。资助孩子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人格培养,资助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孩子更是肩负着培养国家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的重任,因此“精准到心”乃是精准助学的核心问题,必须持之以恒地推进下去。
3.努力实现“精准到用”
关于“精准到用”,爱心团队向队友们介绍和推荐xq喀什地区伽师一小的资助模式。伽师一小的校长亲自负责该校30名孩子的资助事宜。第一步,以校长的名义开设一个专用的银行卡账号,每个学期30名孩子的助学款全部汇入该账号;第二步,为每个孩子开设一张定期储蓄存折,存折由家长保管,密码由学校保管;第三步,每个月向每个孩子的存折里存入100元钱,每年累计1200元,到孩子高中毕业时,可以累积到14400元,作为孩子上大学或初次就业的费用;第四步,每年剩余的800元资助款由学校根据需要为孩子们支付各种学习和生活的额外费用,包括为孩子们购买保险,在儿童节、古尔班节等节日为孩子们添置新衣等;第五步,由学校和家长签订协议,让家长承诺支持孩子一直受教育到高中毕业,不得中途退学;第六步,学校建立清晰的收支台账并定期公示,对重要活动注意摄影摄像并及时公布。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学校的监管,确保资助款的安全。
推荐伽师一小“精准到用”的助学模式,并非搞一刀切。比如高中生自理能力较强,可能就不需要学校代管助学款。倘若受资助的孩子分布的学校过于分散,“精准到用”的监管难度也会大大提高。一旦失去有效的监管,助学款的安全反而更加没有保障,因此推行“精准到用”必须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谨慎操作,稳步推进,不可草率冒进,弄巧成拙。推行“精准到用”,需要学校投入很大的精力,事实上为远方的资助人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的责任,因此必须赢得学校的真心支持。推行“精准到用”,还需要资助人相信学校有意愿、有能力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因此必须赢得资助人的信任和授权。
以上关于“精准助学”的倡议,请全体队友审议讨论。
倡议人:xxx
20xx年x月x日
精准助学的倡议书
亲爱的队友们:
新学期开始了,爱心团队的助学活动即将迎来新的高潮。助学是帮助孩子的最好方式,然而具体如何帮助,则是一门没有终点的学问。一个人口渴了,帮助他的最好方式并不是兜头泼去一盆水。扶贫要精准,助学也要精准。总结这些年来的助学经验,我们倡议未来在各县各学校逐步试点推广“精准助学”模式。
所谓“精准助学”,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1.精准到人
爱心团队的助学方向主要是祖国的藏区、南疆以及边远山区,助学对象主要是少数民族的贫困孩子。在交通不便、通讯困难甚至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找到真正需要帮助的孩子,并且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其实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仰赖受助地区主管部门和学校方面的认真负责与不懈努力,目前为止提供给队友们的结对孩子基本上都经过了较为严格的调查和公示程序,队友们寄给孩子的资助款也完全做到了点对点。爱心团队秉持“纯业余,零成本”原则,不接受社会捐赠,不收取任何费用。队友们捐出的助学款都直接自行寄给孩子,因此可以说,我们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精准到人”。然而正所谓“百密一疏”,目前爱心团队结对资助的孩子已达500余名,分布在4个省区17个县,其中出现个别信息失真或者情势变迁的现象也是在所难免的,因此“精准到人”并非一劳永逸。
2.精准到心
爱心团队一直认为,资助的本质不是金钱关系,而是情感关系。对于孩子,我们不仅要有钱,更要有爱。因为有爱必定有钱,有钱则不一定有爱。资助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资助人和被资助的孩子在人格上本来是平等的',然而资助活动本身却会制造出居高临下的态势。要想让孩子与我们平等相视,唯有用爱将他们托举起来。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孩子,助学活动更是承担了民族团结心连心的功能。在藏区,有爱的助学可以帮助孩子留在学校里学习知识,而不是早早辍学去寺庙当和尚;在南疆,有爱的助学可以帮助孩子增强认同,学好国语,进而小手拉大手,共去极端化。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爱心团队一直倡导队友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要把彼此当成远方的亲人。在两者的关系上,孩子要学会主动,队友要真正上心。交流很重要,探望有必要,唯有如此,资助才能真正暖人心。在爱心团队这一特殊文化的影响下,大部分参与助学的队友不仅投入了金钱,更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可以说我们已经部分实现了“精准到心”。
3.精准到用
爱心团队建议队友们给每个孩子的助学款为每学期1000元,每学年元。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资助金额,也是一种比较合适的资助节奏。然而由于我们的孩子主要为小学生和初中生,因此一直存在着如何管理使用这笔助学款的问题。太小的孩子还不会管理使用较大金额的钱,而在一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如果把助学款全部转交给家长,又存在被挪作他用的风险。客观地说,尽管绝大多数家长都是负责任的,然而在藏区的确有个别家长把钱用来给孩子打银腰带,而在南疆也发生过个别家长把钱用于招待客人的情况。助学款如果最终没有帮助到孩子,助学的价值就得不到真正的实现。可以说,在助学款的用途方面,除了个别学校外,我们基本上还没有实现真正的精准。
总体而言,爱心团队经过了这些年的努力,已经基本实现了“精准到人”,部分实现了“精准到心”,尚未实现“精准到用”。鉴于此,我们倡议在今后的助学活动中,通过切实有效的方法,确保做到“精准到人”,继续推动“精准到心”,努力实现“精准到用”。
当我们在自己的失落和迷茫中挣扎,感叹命运与社会的不公,给自己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太少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还有更多的人们比我们生活得更差?有很多原本应该是花季灿烂的孩子,因为贫困,在挣扎着喊着“我要读书”这样简单而纯粹的愿望。孩子,你会梦想什么?是不是梦想着去畅游知识的海洋,去扬起你人生的风帆?知识是生命成功的铺垫,是兴国安邦的动力与保障。知识对那些贫瘠的乡村和土地,是滴滴甘纯的清泉和希望。
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众人齐心却可以共同撑起一片蓝天。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爱心却可以是无限的,当我们的生命无法抗拒自然生存和衰亡的法则,依旧有爱的动人旋律继续在天地间回响、升华,爱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的富有更加源远流长。光召唤我们前进,信心和勇敢伴随我们成长,爱会始终在我们身旁。你无需迷茫更无需忧伤,在你关爱别人的同时,也同样真切地享受着爱的光芒,让更多的爱去融化钢筋水泥的冷漠吧,人与人之间真诚友爱是相互支撑的力量。
来吧!朋友!用我们的晚会,唤起更多朋友的爱心。用我们的热情,唤起更多朋友对贫困学子的关注。用我们的真情,唤起更多朋友对人生的另一种理解。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孩子们的明天加油。让我们一起并肩,为我们的人生添上别样的色彩。
欢迎所有的热心的朋友能参与到此次有意义的爱心活动中来。
用我们的晚会,唤起更多朋友的爱心。
用我们的热情,唤起更多朋友对贫困学子的关注。
用我们的真情,唤起更多朋友对人生的另一种理解。
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孩子们的明天加油。
让我们一起并肩,为我们的人生添上别样的色彩。
来吧,朋友。加入这个团队,一起为这灰色的天空画上绚丽的彩虹。
来吧,朋友。加入这个团队,一起为这冷漠的世界谱上心跳的节奏。
广大党员干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
金秋,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是一个热情四溢的季节。在这个本该收获喜悦的季节里,那些历经十年寒窗、一朝金榜题名的贫困学子却倍感焦虑和愁苦,面对巨额的学费,面对多年来辛勤奔波的父母,他们上大学的路是如此曲折,如此无奈。这些贫困学子中,有的父母因病失去了劳动能力,有的生活在单亲家庭,有的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对他们而言,能改变自己命运的大学梦似乎只有一步之遥,却又似乎相隔千里。
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携起手来,热心参与“金秋助学”活动,用实际行动播洒阳光,用真诚爱心点燃希望,共同唱响爱的赞歌“金秋助学”活动期待着您的热心参与。
我们承诺:这次筹集的善款,将全部用于资助XX年新考取的二本以上贫困大学生。资助重点是:孤儿、重病重残家庭子女、生活困难的单亲家庭子女、多子女同时就读的贫困家庭子女。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您的爱心一定能改变学子的命运!
在此,我们代表贫困学子衷心地谢谢您的关心、支持和参与!祝好人一生平安!
捐赠地址:
捐赠电话:
咨询电话:
尊敬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
人生之善莫过于助人,助人之德莫过于助学。在这金秋之际,有这样一群学子,他们一边手捧金灿灿的录取通知书,一边需要面对家庭的贫困和负担。他们当中,有的父母因病失去了劳动能力,有的生活在单亲家庭,有的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对他们而言,能改变自己命运的大学梦似乎只有一步之遥,却又似乎相隔千里。也许你看到过他们在村里帮人家盖房子打小工,在码头扛麻袋看工地,在城里端盘子洗碗碟,甚至下到矿井里挖煤……他们的努力只为前方大学的梦想。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您的善行,哪怕是一豆星火,也会点燃他们未来喷薄的黎明,您的义举,虽然是点滴温情,却依然能成就您高尚的人生境界。
捐资助学是善举,兴学育人是美德。您的爱心必将为寒门学子送去美好的希望和真诚的温暖,您的善举必将铸造寒门学子奋发向上的心灵,您的美德必将为我们的社会生活增添一份温馨和感动,让我们用爱为贫困学生撑起一片晴空!让我们用心给贫困学生的征途点上一盏明灯!让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所有学子快乐成长!让我们携手互助,积极行动起来吧!我们坚信:希望产生希望,力量凝聚力量,爱心终会改变命运!关注教育,资助寒门学子!我们真诚期待您的参与。
爱心助学联系地址:xxx
联系电话:xxxxx
亲爱的同学们:
获得奖助学金是同学们辛勤付出的见证,是对同学们各方面优秀表现的肯定,更是对同学们继续努力拼搏、奋发图强的激励;助学金是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同学的资助,帮助贫困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如何让手中的奖助学金在使用过程中充分体现其价值,也是我们大家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当我们拿到奖助学金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样去使用它们呢?在此,倡议各位同学要正确合理地使用奖助学金:
1.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行,不铺张浪费,不滥用奖助学金;
2.营造良好风气,不使用奖助学金相互请客,不相互攀比;
3.再接再厉,将奖助学金用于购买学习工具或资料,服务于学习;
4.心怀感恩,利用奖助学金励志成才,回报父母、学校,感恩社会,积极为公益事业做贡献。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正确合理地使用奖助学金,以今天为起点,向着更高的目标不断迈进。让我们的奖助学金用得更有意义!让我们的明天变得更加美好!
全市广大民营企业家、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坚决打赢新时期扶贫攻坚战,是确保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和现实行动。“众人拾柴火焰高”,完成好这项艰巨任务,需要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来完成。民营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光彩事业的主体,是扶贫攻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希望大家积极响应号召,踊跃投身精准扶贫。我们倡议:
一、认清责任,做精准扶贫的坚定参与者。精准扶贫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我们责无旁贷。广大民营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充分认识开展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自觉承担起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把参与精准扶贫作为履行责任、回馈社会的善行义举,奉献爱心,鼎力扶贫。
二、尽心尽力,做精准扶贫的助力实践者。尽企业和自己所能,走进贫困村与贫困户结对开展帮扶,在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增加就业岗位、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积极作为,帮助贫困群众解决最需要、最迫切的问题,助力贫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弘扬新风,做精准扶贫的示范带动者。大力发扬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用行动彰显社会责任,用奉献凸显慈善情怀,引领和带动更多民营企业家、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物力、财力凝聚到助推精准扶贫攻坚上来。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在实现全面小康的致富路上,我们不能让一户贫困家庭掉队!广大民营企业家、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尽己所能,无私奉献,积极参与到精准扶贫实践中来,与党委、政府和贫困村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一道,和衷共济、齐心协力,以精准扶贫的现实成效彰显新时期民营企业家的风采!
XX市工商联第X届执行委员会全体委员
20XX年3月29日
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孩子们稚嫩的小脸像花儿一样绽放着喜悦,像小鸟一样快乐地飞进美丽的校园。可是还有很多和他们同龄的孩子,由于家庭贫困上不起学,还要像大人一样分担家庭的重担;有的孩子父母因贫困外出打工,孩子只能由年迈的祖父母或叔伯抚养;有的孩子身体残疾,为了治病而家徒四壁;有的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还有的孩子甚至被遗弃成了孤儿。这些孩子没有选择家庭的权利,但同样会有一个看得见的未来,因为有你、有我、有他,有那么多充满爱心的人们,只要有爱,希望就无所不在!
市妇联真诚的感谢所有曾经帮助过孩子们、愿意帮助孩子们和想要帮助孩子的人们。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人从自身做起,把关爱行动落到实处,帮助孩子早日走出困境,让他们享受积极健康的生活,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也许您只需少买一次零食,少抽一包烟,少喝一杯咖啡,少看一次电影,少买一件衣服,少带孩子去一次麦当劳、肯德基,少上一次美容院,少与朋友聚一次餐,就可以为一个贫困孩子提供一年300元的助学款。关爱一点一滴,幸福一生一世,这小小的善举,或许就能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或许就能成就一个将来能造福一方的栋梁之材!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会让你得到无比的快乐和幸福,会为您的生命增添一段深刻而美好的回忆。
【有关爱心助学倡议书范文汇编7篇】
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患难帮扶更是我们蕉岭人民的优良传统。
我们蕉岭县历来崇文重教,读书求知蔚然成风,每年都有一批批学子考上大学。
蕉岭中学更是由著名诗人、教育家、民族英雄丘逢甲于19XX年创办的百年名校,发展至今,现是广东省一级学校、梅州市重点中学。百年桃李芬芳,誉满海内外。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国家栋梁人才。历年高考成绩名列全市重点中学前茅,高考升学率达95%以上,近年,更不泛有一批考上清华、北大、人大的学子。可是在这些大学新生中,每年都有一部分优秀学子因缴不起学费而无力走进大学校门。更有一些学子因家庭贫困不能顺利完成高中学业......是贫穷折断了他们追求理想的翅膀,是贫穷使他们难以走进知识的殿堂!
为此,在蕉岭县团委及蕉岭中学团委推荐,前期我们一起走访了几位特困家庭的学子,并一直有在共同资助他(她)们, 经过与大部分群友商量,我们决定继续对这五位蕉中学子进行扶贫助学,用我们的一份关爱,为他们注入成长的力量。现在是第三期资助活动,他们是:
1.xxxx 女 xxx中学
高二xxx 蕉城镇 爷爷,奶奶抚养 在校表现好,认真刻苦学习家庭电话:xxxxx
2..
.
.
.
望着他们那一双双渴望求学而忧郁无助的眼睛!这是因为家庭生活拮据可能失学的孩子,他们有的父母双亡,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有的父母残疾,有的家人长期患病,有的单亲家庭,有的家庭收入微薄无力支付他们的上学费用……尽管他们各有各的不幸,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期盼,希望自己能与同龄人一样,每天背上书包,踏着晨曦上学读书。他们的失学,是国家的损失,也是我们蕉岭人民的损失。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献爱心,收获希望。您的一份爱心,或将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为了让那些渴求知识的目光不再失望,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安心地读书,我们期待着您的关注和参与,用大家的爱心点燃贫困学子的希望,用大家的力量托起明天的太阳!
在此,我们真诚向全体群友、蕉岭同乡们发出倡议:让我们携起手来,行动起来!踊跃参与群“奉献爱心,扶贫助学”的活动。于自愿为原则,不论数额大小,都足以表达您殷殷舐犊之情,拳拳爱乡之心,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您的一份爱心,必将让那些迷茫无助的寒门学子们看到生活的希望,改变他们人生的道路,为我们蕉岭的将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你的一次善举,或将使蕉岭一位品学兼优的学子顺利完成学业,走进高校大门,成为明日报效祖国、回报家乡的有用之材。
施恩不望报,受恩不忘报!我们将对这些受助的学子们言明,我们不求他们任何回报,只求他们以后顺利踏入社会工作后,让爱心薪火相传,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
书,人类知识传播体;书,人类的朋友;每一本书就如一粒种子,当它播种在每个人的心田时,会长成心灵之树。
经济不断发展,人们脚步越来越匆忙,世界逐渐被金钱所左右,我们希望有种力量能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这,力量的来源首先我们想到是一本本好书。我们希望把这一本本好书作为一粒粒种子播洒出去,希望那一粒粒种子能变成守护我们精神家园的参天大树。因此我们发起这捐书公益活动。
鉴于目前存在一种状况,一方面许多城市里的中小学,当一届毕业时会淘汰大量的书籍变成垃圾废纸,另一方面一些边远乡镇学校没有图书馆,或者有图书馆书籍也很少。为此我们希望大家将准备当垃圾废纸处理的书籍选出来,集中捐献给一些乡镇的中小学。让那些学生也可享受书的墨香,也可让他们的幼小心灵种上一棵棵精神的树苗。
倡议人:
时间:X年XX月XX日
帮困助学倡议书 -倡议书
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在这花一样的年龄里,我们本应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接受着良好的教育,然而在我们的身边还有那些因家庭贫穷而无法接受最基本教育可怜的孩子。如何解决困难家庭孩子接受最基本教育的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贫穷的李茂建这一家人谁来关注呢?
李茂建一家共四口人,是东海岛东山镇东头山村民。目前,李家仅靠村委暂时派邻居照顾,家境十分凄惨,情况相当严峻。父亲李美家在XX年7月8日因病去世。由于患病,李家欠债累累。李茂建母亲患有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其大姐李金菊和二姐李金桂由于母亲遗传,都患有精神病,生活也不能自理,李茂建今年11岁,他是李家唯一能自理并可以上学读书,由于贫穷,只上了一年级,就不得不辍学在家,
当我们东海岛社会实践小组成员访问李家时,李茂建那双天真的眼睛又是多么渴望能重返校园生活啊!
面对李茂建渴望的目光,感受李茂建贫困的'现状,想着李茂建未知的未来,我们8位在东海岛试验区实践的大学生向全体参加准入社会实践的同学倡议:让我们携手起来,奉献爱心,资助凄惨的李家,帮助李茂建实现重返校园的愿望,圆基本学业的梦想。希望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踊跃捐款,给李茂建一个新的希望。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您的一份爱心将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来吧,亲爱的朋友,伸出你的双手,献出你的爱心,加入我们的爱心助学行列吧!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
助学捐款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泰戈尔曾说过:“当我们爱着这个世界时,才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的,这是一个充满爱、充满希望的世界。生活因爱而更加绚丽,世界因爱而更加生动。但是,你可知道,当我们因精彩的生活而欢笑之时,我们中的部分同学却承受着一些难以承受的压力,不能与我们共享同一份快乐。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继续发扬中华民族团结助人的传统美德,把零花钱节省下来,捐给那些在逆境中奋发向上的同学,助他们一臂之力,给他们一份关爱,让他们前进的步伐和我们一致,和我们一同顺利抵达理想的彼岸。
爱心是一团火焰,点燃颗颗冰冷的心扉;爱心是黎明前的一道曙光,给黑暗中的心灵带来光明。亲爱的同学,奉献心中的爱吧!用全部的`爱融化冬日的冰雪,迎接明媚的春天!
这是一个播种的季节,希望在春天开始萌芽,爱心在春天开始萌发,
请伸出你的双手,奉献你的爱心,来吧,让我们一起撒播爱的种子!
助学捐款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当我们在教室聆听时,当我们在网络上学习时,当我们郊游享受生活时,你是否知道,在你、我身边,与我们共沐阳光、充满梦想的一些同学,因种种原因承受着同龄人难以承受的压力,拥有同样天空的我们,却无法享受同样的灿烂阳光……
扶危济困,奉献爱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亲爱的同学,其实我们只需少喝几瓶饮料,少买一件新文具,将零花钱节省下来,捐助给最需要帮助的同学,以解燃眉之急,就能让他们和我们一起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即使是1分、1角、1元……也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你的一份爱心,一份关怀,足以点燃一个同学的希望!
在这里,你给予别人的是幸福,自己收获的是快乐。一滴水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如果汇成一股清泉,就足以滋润干渴的心田。
爱心是一股清流,荡涤着世间的尘埃;爱心是一片阳光,扫除了心底的阴霾;爱心是一股暖流,温遍了人们的心怀;亲爱的同学,请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奉献你的真诚爱心,让关爱充满校园,让温情的阳光撒向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金秋助学倡议书
大学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扶困助弱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日益受到了全国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不让一个贫困的学生辍学”已经是国家努力奋斗的一个目标,同样也是我院努力实现的`目标。
学院通过多元资助政策着力解决贫困生帮扶问题,本年度享受到学院关爱的贫困生共有3980人次。虽然学院尽了最大努力做好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但是,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贫困生总数也逐年持续上升,我们深感仅靠学院的帮扶已远远不能满足现有贫困生的需求。为此我院特设立“重庆三峡学院贫困生助学基金”,开展“金秋助学”捐赠活动。
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这些共同在贫穷中经历着成长之痛的同学,不仅没有向困难低头,反而用他们的坚强毅力努力改变着自己的生活道路,表现出积极、乐观、自强、奋斗的拼搏精神,不少贫困生同时又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成为我院自立、自强、自尊的典范。尤其重要的是,他们在得到别人资助和关怀的同时,懂得感恩,懂得回报,懂得爱与被爱。
和谐社会需要我们的共同创造,和谐校园的构建同样也离不开您的关心。我们知道:有人为你分担痛苦,痛苦就少了一半;有人与你分享幸福,幸福就会成倍放大。我们真情地呼唤,就在这个特殊的深秋里,请伸出您温暖的手,捧出您善良的心,用我们的真情与爱,让贫困学子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筑起一道坚强的助学长城。一分一元,百元百万,每一分钱都体现着人道慈善,都意味着奉献无私的爱!你们对贫困生的情义和爱心,我们不会忘记,贫困生不会忘记,社会不会忘记。我国的爱心事业将因你的参与而绚丽多姿,贫困生将因你的帮助而欢欣鼓舞,社会也将因你的奉献而更加温馨美好!
附1:
爱心热线:023-58106168
爱心账号:2618177820(开户单位名称:重庆三峡学院 开户银行: 重庆市万州区建行营业部)
★ 秋季助学倡议书
★ 扶贫助学倡议书
★ 助学公益倡议书
★ 初中助学倡议书
★ 捐书助学倡议书
★ 捐赠助学倡议书
★ 爱心助学倡议书
★ 帮困助学倡议书
★ 助学募捐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