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下的外婆》读书笔记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nmq5986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苹果树下的外婆》读书笔记(共含17篇),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nmq5986”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苹果树下的外婆》读书笔记

篇1:《苹果树下的外婆》读书笔记

《苹果树下的外婆》读书笔记

我读过一本书,名叫《苹果树上的外婆》。故事大意是这样的:每个孩子都有外婆和奶奶,可是故事的主人公安迪却没有,这令他很伤心。然而有一天,外婆从天而降来到了安迪家的苹果树上。外婆带着他去了许多地方,去游乐场,套野马,海上冒险。这一切让安迪很快乐。有一天,邻家又搬来了一位新奶奶,她的故事也很奇特,安迪在两位老人的陪伴中生活得很快乐,也懂得了许多。

这个故事充满了想象,给人以美好的境界。的确,主人公安迪虽然没有外婆和奶奶,但他靠自己的想象,得到了一位外婆,又得到了一位奶奶。故事语句优美,想象力丰富,字里行间都可以读出一种美好,这种美好,是外婆与奶奶对安迪的爱,是安迪对外婆与奶奶的想念。

我们要关心自己的家人,因为他们不可能陪伴你一辈子,总是会走的。我和文中的安迪有些相似,我还没出生时,爷爷就去世了,我连他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只能通过照片看他,我真希望有一天能像安迪一样,在苹果树上找到自己的爷爷,跟他去游乐场,去骑马,去玩一切我想玩的`去干一切我想干的事,我非常想见到我的爷爷,哪怕是在梦中

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也不要忘记一些美好的想象,因为这些想象会让你快乐,会让你变得乐观向上,我也衷心祝愿安迪能在今后的生活中与他的两位长辈生活的更加美好,更加快乐。也希望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快快乐乐的成长,像安迪一样快乐,健康,像安迪一样爱自己的家人,也要珍惜与家人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因为可能就是那短短的一分钟,成为了你今后一段美好的回忆。同学们,珍惜每一天吧!

篇2:苹果树下

说她无私也好,说她狠心也罢。她就是这样,将她自己的心血献给人间,献给大地。有人说天底下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惟有她的爱是以分离为宗旨,是她对人间无言的爱让她含泪而微笑着送走自己的孩子们。依偎在她的身旁我很惭愧,因为她是那样的无私。

当世界被银白色妆扮时,她沉默了。她的沉默是金,因为她对生活的思考最成熟。一年过去了,她的使命仍会周而复始,而我却满足地离开了,和来时不同,这次我带着对生命的敬畏上路了。

在苹果树下度过的四季带给我一份难得的富足。其实亲近自然并不难,难的是从中体会到生活的真谛。亲近并不是距离的缩短,是心灵的融汇!

篇3:苹果树下的外婆读后感300字

最近,我读了《苹果树下的外婆》这本书,这本书写的有些简单,甚至简单到有些古朴,但把人的亲情写有些震撼人心,让我对爱又有了一些感悟!

这本书的一个个故事好似是别人从嘴里口述下来的,采用了章节的方式。主要讲述了一名名叫安迪的小学生,没有外婆,为此十分伤心,然而有一天外婆从天而降,来到了安迪家的苹果树上,与安迪发生了许多亲情故事,有一天邻居家搬来一位老奶奶,她的故事也很奇特!

书中让我感兴趣的是:外婆带着安迪去海上旅行,因为我也想去亲身体验一下,感受海风的吹拂,尝尝海水的味道;当然还有老奶奶教安迪将烂袜子收集当储蓄袜。其实这两位老人表面上是教,安迪带着安迪玩,但实则却是这两位老人对安迪包含了无限的爱!

我的外婆和大多数外婆一样体弱多病,但是我次去外婆家时,她总会叫外公给我烙上我最喜欢的鸡蛋饼,虽然,她不教我,不带着我玩,但对我说很多话,在她时她总时时刻刻关注我,我与猫玩,她就说,别被猫抓了!我与狗玩,她就说,别被狗啃了!虽然我的外婆和书中那两位老人不大一样,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爱!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深地体会到爱是多么多么的重要,那当然一个人别人都对他充满了爱,那就说明,他十分幸福!

篇4:《苹果树下》观后感

的一天晚上,偶然打开电视看到了一部名叫《苹果树下》的记录片,每天晚上一集,连续四天晚上准时守候在电视机旁,一直看完,没有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这是我记忆最深刻的一部记录片,的这个时候,朝花夕拾,再次观看。这个时候的我因为忙碌,迷茫,脆弱,突然我就想着再看一遍《苹果树下》吧,也许会对自己有所启发。于是我花了一个中午的时间重新看完此片,然后我对自己说应该勇敢面对生活的一天。我的努力终将美好!

年少时未必懂得的人们的那些艰辛,这些年各种事情,岁月的沉淀,从无知变的成熟,这兴许就是改变。生活的磨砺让我不再变的锋芒,而是沉稳厚重!

看完这部记录片,我便开始关注胡万增和王玉芳夫妇,以及胡强胡爽两姐弟的现状,不知不觉翻到了李汝建老师的新浪博客,让我鼓起勇气写下了这篇观后感。

片头的一番音乐衬托着《苹果树下》四个字,开始了这一段初春到秋冬一年之旅。

开始介绍了我们的四个主人公:胡万增、王玉芳、胡强、胡爽。一对夫妇,照顾一双智利和精神残疾的姐弟,还要经营叁佰多颗苹果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东马屯村的这个地方,不断循环。多年来胡爽的病一直让王玉芳苦不堪言,她随时都会出现幻视幻听,让王玉芳不能挪开半眼。带她看病,照顾她,已经成为王玉芳的主要工作,现实是看病几年也不见好转,但是王玉芳不信,依旧用卖苹果的钱,不停在给胡爽治病,她心中始终想着,万一哪天就会出现奇迹呢?胡万增话不多,胡强总是在夫妇跟前说很多话,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爱说可能因为他童心未泯,一个变的沉默寡言,可能是因为生活给的负担太重,选择在心里默默的承受这一切。面对一个20多岁的小孩子,还能说什么呢,但是只要这个“小孩子”能平安,健康的陪在自己身边,不就好了吗?

初春时节,该给苹果树剪枝了,胡万增开始一个人修剪枝条,胡强和小狗在一旁玩耍,他的童真,写在了脸上。胡万增选择的向下修剪枝条的方法,这些是专家给的建议,他耐心的每棵树修剪,而大多数果农却没能采用这些新的方法修剪枝条,这也为后文的收获埋下了伏笔。胡万增能接收这些新的技术,证明他不是一个思想保守的人,懂得与时俱进。到了树苗移栽的季节,夫妇两要把小树移栽在山上不同的地方,这些小树将取代之前的老树,胡万增一挑一挑的担水浇着这些小树,这也是他们一家人未来的希望,初春的风是有些冷的,夫妇两依旧干的热火朝天。

四月初王玉芳领着胡强上山刮树皮,她说只要儿子在身边,他就少了一点心事,就能多干一些活。

照顾好大树,同时该给小树施肥,胡万增买来上等有机肥料豆饼胚给小树施肥,同时又请了几个雇工一起帮忙。

苹果花要授粉,村民自制壁蜂箱安放在自家果园,胡万增家也不例外。

四月底,苹果树花含苞待放,苹果树将要稀花了,由于胡爽的病情,王玉芳稀不了花,300多颗苹果树要稀花,胡万增一个人在山上,焦急万分,只能自顾自的做着,令人欣喜的是终于找到了雇工,夫妇两松了一大口气。雇工要走了,胡强兴高采烈地欢送他们。

然后是给苹果树授粉,王玉芳带着女儿同胡万增要一同完成。胡万增说说种好树并不难,只要勤奋点,仔细点。

接下来就是忙碌的两季,要给苹果树浇水,还要给果树打药。胡万增在山上浇水,王玉芳则在山下照看抽水机一边还要回去做饭,照顾两个孩子。

就在胡万增浇完水的时候,天下起雨来,抽水用去的油和电将近5000元,胡万增眼里噙着泪水。

然后就是稀果,胡万增又找来几个雇工帮忙干了10天。

5月底,果树繁茂起来,胡万增又在一刻不停的浇水。花后四十天,干了你就得浇水。王玉芳还得查看抽水机,家里,抽水机旁她不知道要来来回回多少次。但是儿女之间的亲情,伴侣之间的关心,是夫妇两人最大的欣慰。无论多忙,他们都希望儿女平平安安的在自己身旁。

6月中旬,要给苹果套袋了,150000多个苹果,又得找人,找不到人,一家人一起上山套袋,一天套5000多个。这个时候害怕下冰雹。

胡万增去参加婚礼了,王玉芳和孩子在家里,看着别家孩子结婚,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7月初,胡万增给树除草,天又干了,又得给苹果树浇水。水坑里蓄水池的水都抽完了就得买水,别家用水从胡万增家井里抽就行了,胡万增没收人一分钱。

九月下旬,果农们开始摘袋,摘完袋子要在树枝上垫上软垫,才能保证苹果不被擦伤,这时胡强在城里医院,王玉芳可以帮着胡万增一起摘袋,300多棵树,150000个苹果,还是得请雇工帮忙摘袋。

由于胡万增独特的剪枝方法,抗住了一场大风,苹果基本没有掉落。

10月,待到苹果采摘的日子,胡万增又比其他果农晚摘,又得请雇工,胡万增除了装车卸车,还得帮忙采摘苹果,很是辛苦。

胡万增将选好的苹果送到果业公司,等苹果卖完了,王玉芳想着把胡强接回来,再带女儿出去旅游。

苹果摘完了,一家人团聚了。可是胡强不再折腾了,胡万增又觉得心里不是滋味。王玉芳带着胡爽出门旅游了,苹果种植不容易,孩子看病也不容易,看似把夫妻两人磨的艰难,但是夫妻两个仍然秉着坚定的信念,将日子好好过下去。果树要种,孩子的病还是得医治,说不定哪天就有奇迹出现呢?

一年就这么过去了,每年都是这么重复着,但是只要有希望,便有了动力。看似不圆满的结局,其实是在教会我们怎么样面对困难,怎样学会坚强!!

篇5:《苹果树下》观后感

“纪录片是一个生命陪伴另一个生命的过程。”,大连电视台导演李汝建带领团队在东马屯与老胡一家有了一年的朝夕相处,老胡一家的命运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李汝建及团队成员们的心。就在前不久,李汝建得知老胡遇到坎儿了。“去年苹果丰收,老胡家那300棵果树收获5万多斤的苹果。但无奈,当时苹果价低,老胡一直没舍得卖,期待能多卖点钱给儿女治病。谁也没有料到,从过年到现在,已经开春了,价钱不但没涨,更是无人问津。再过段时间,早熟的新果就上市了,到那个时候,老胡精心存储的这些苹果就更没有市场了,一年的辛苦眼瞅着要打水漂儿……”李汝建和同事们琢磨着怎么帮老胡迈过这道坎儿。

203月23日,金州公安局“警民同州”义工队及金普新区慈善总会金州义工队从大连电视台得知这个消息。3月26日,金州公安局“警民同州义工队”负责人陈铮和队员迟振兴,以及大连市道德模范、金普新区慈善总会金州义工队长孙源庆一行驱车赶到瓦房店市许屯镇胡万增家中。“我们实地考察了解到,老胡家遇到的困难属实。据统计,胡万增家现有5万斤苹果严重面临滞销。”于是,3月27日晚,义工队连夜发出“爱心义购倡议”,经义工们的爱心传递(义工微信群及朋友圈转发),受到了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截至3月30日,短短三天时间,共卖出240箱7200多斤苹果,共21600元。3月31日,义工队相关负责人与胡万增夫妇在约定地点将苹果发放到爱心市民手中。当日,很多见证这一场景的周边市民深受感动,表示也要购买苹果。

篇6:《苹果树下》观后感

我一直以为一颗苹果的成熟,只需要浇水、除草、施肥,然后汲取日月精华、雨露甘霖,便可成长为一颗圆润、绯红的大苹果。

前夜,看到央视9在播一部纪录片--《苹果树下》,原以为单是记录果农种植苹果的经验传授,看完,却让不爱吃苹果的我,极有感触。

原来一颗苹果的成熟,需要开春剪枝、刮树皮、施豆饼坯,需要稀花、授粉,在坐果期需要大量浇水,稀果后,还需要施肥、套袋、除草,在可以摘袋之后,还得垫上软垫,避免苹果与枝桠磕碰出伤痕,然后在地面铺上反光膜,保证每一颗苹果色泽均匀。期间,还得与干旱、大风、冰雹对抗。

果农在一年中,要触碰百万次苹果。之前,我只觉得苹果长得可爱,完全不知在它们的果生中、在被采摘之前,竟如此受呵护。

写到这里,仿佛是要思一颗苹果的源。不是的。

记录片主人公胡大叔一家子,夫妻俩有一儿一女,一大片苹果园,胡大叔不断学习种植苹果的新科技,他家的苹果经得住大风,还可卖出好价钱。如果儿女健康,那这是多么幸福的一家子呢。

是的啊,如果。

胡大叔的女儿,在17岁患上精神方面的病症,从此便活在了自己的世界。或许在她的世界,是宁静的,有晚风跑过挂着落日的山头,温柔的霞光映照着父亲的果园;或许她也向往外面的世界,她在勾画,想要去触碰。

在春雪化向秋风的日子里,日头下、雷雨中,胡大叔在果园里不停地忙碌,他的肤色愈渐亲近大地,父女俩在各自的世界中,各自畅想,各自奔走。

当镜头转到胡大叔参加村里年轻人的婚礼时,他是否设想过孩子们成家的场景呢。

可是看到王孃孃每次哄出走的女儿回家,满是母爱的语气,简直和我妈咪一样了,温柔。我一直觉得世界上最伟大的人设便是母亲一角,或许这种措辞不准确,但是母爱永远不会崩。

胡大叔的儿子,胖乎乎的大高个,干活注意力不太集中,如果不生病,也是一个热情的男孩子吧。

胡大叔的耐心、每一道工序的用心,种植出了优质的苹果。我想,喜人的苹果也给了他们一家子希望吧。

胡大叔和王孃孃从没放弃过儿女的医治,一年的苹果成熟了、卖完了,儿女还没好的话,来年,树发新芽,开满花,结幼果,转红透,又是新的希望。

又是丰收时节,愿所有勤劳的人们,劳有所获。

篇7:《苹果树下》观后感

初春的太阳刚刚升起,果农就要开始给苹果树剪枝,剪去不必要的枝条,让苹果树的长势更好。

等到4月上旬,开始给苹果树刮树皮,老树皮容易引发腐烂病,对果树伤害很大,必须在这个季节剔除。

春雨之后,气温回升快,该给刮完树皮的苹果树喷药了。

因为一旦花苞开放,就不能再喷药了。而是要开始在果园里给壁蜂准备新房,吸引壁蜂前来,替果树进行授粉。

等到苹果树大面积开花,就要开始稀花。

稀完花后,要人工给果树授粉:

5月中旬,枝头上开始长出小苹果,这个时候要稀果,也就是在每个枝头留下最好的一个,其余的都要摘除。

6月中旬,苹果长大一些,就要开始给苹果套袋了,这样能够帮助它抵抗虫鸟的叮咬,长出的果子才会不留疤痕。

等到7月初,苹果进入膨大期,就要更加频繁除草,以免杂草跟苹果树抢水分和养分。

到了9月下旬,早晚温差大,光照足,有利于苹果上色,也到了摘袋的时候。摘袋的同时,要在枝条上垫上软垫,以防苹果被树枝擦伤。

之后再在地上铺上反光膜,让苹果的各个面都能接收到光照,均匀上色。

等到采摘出售的时候,苹果的个头越大、上色越均匀,价钱也就越好。

苹果在消费者眼中,或许是普通之物;但在果农那里,却是一年收成的依靠,他们小心伺候着果树,每一个细节都尽量做好。

有人统计,一个苹果从结果到采摘,要经过果农27次触碰。镜头将每一次触碰都纪录下来,不加修饰,也不加言语的夸张,看似平淡,却别有一种敬畏之情。只是,这种敬畏和辛苦劳力并不能和丰收划上等号,还得靠天吃饭。

苹果树怕干旱,又种在山坡上,水是最大的问题。

起初需求不大时,可以人工挑水。但等苹果花谢了,果树进入坐果期,就要开始大量浇水。有的果农在山脚低洼处挖坑收集山水浇树,有的自己打井浇树,还有的买水浇树。

有一次,胡万增用四天半,浇了260棵大树、30多棵小树和600多棵树苗。仅油和电两项,按一小时80元算,他就花费了5000多元。

果树极度依赖水,不浇不行;可刚浇完,天就下雨来,等于白白花去5000多元。这对于普通农村家庭,是两三个月的花销,雨若是早落几天,钱便能省下,只是老天总是喜欢这样捉弄人。

随着苹果逐渐长大,它的抗风能力也就越来越弱。一场狂风就能将即将成熟的苹果吹落在地。

这些苹果原本可以按照个头大小和上色程度区分,每斤卖1-5元不等。现在提早落地,外加有伤痕,只能做为酒果贱卖。从均价3元/斤,跌到0.15元/斤。

到头来,只剩三个字,白忙活!

也许是因为有纪录片团队的跟踪拍摄,也许是考虑到胡万增家的特殊情况,他家的苹果很快就被收购走了,但大多数果农的苹果,还堆在果窖里,静静等待买家……

前段时间看《瓦尔登湖》,文中有一段:“劳作不止的人们因为难得闲暇而无法呵护丰满完美的生命,在与他人的来往之中,他难以充满自信果敢自如,他的劳动价值在市场上也因此打了折扣,终其一生,他只是充当一架机器而已。”

果农把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交付给了苹果树,绝对算得上劳作不止;他们也确实缺乏自信果敢,在镜头前神色紧张,言语匮乏;一场大风一场大雨就能让他们的劳动价值大打折扣,但看完片子,实在无法将“机器”二字安在他们身上。

机器无感情,果农却对他的苹果树和他的家庭充满责任感。胡万增的一对儿女,有关机构鉴定,弟弟是二级智力残疾;姐姐则是二级精神残疾。

弟弟乍乍呼呼,有得吃就是幸福;做事没耐心,干不了一会儿就随地倒下,呼呼大睡。

姐姐喜欢跟着歌曲独舞,也常常喃喃自语,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一双儿女,是他们不得不承担的现实困境,这么多年,夫妻二人早就接受了;但又不甘心,总觉得会有奇迹出现。他们卖了苹果换了钱,就带儿女去看病;钱花了,来年继续卖力种苹果树,年复一年,生活有诸多不易,却从没想过松手。

“最初走进胡万增家,看到胡万增一个智障的儿子,一个精神分裂的女儿,我一下子就犹豫了。他们的形象,他们的言行举止,在电视上播出后会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直到拍摄几个月后,我仍然会冒出放弃拍摄他们的念想,因为这一家人实在与我的主观想象相去甚远。”导演李汝建在博客里动情地写道:“之所以最终没有放弃,是因为在纠结的拍摄过程中,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人类最纯真的本性、最闪光的精神——善良、仁爱、顽强、坚韧、积极、乐观。”

篇8:《苹果树下》观后感

每次对生活感到绝望,我都会去那颗《苹果树下》看看…

每次对人生感到绝望时,我都会去看一部讲述果农生活的纪录片——《苹果树下》。

这不是能够让你看完重燃激情的励志片,相反这部片子很绝望,但是它把绝望拍出了希望,让你虽然顿觉众生皆苦,不过还好,最苦的不是你。

纪录片的主人公胡万增和王玉芳夫妇,是大连市东马屯村的果农,他们种植了三百多颗果树,并抚养一双有精神和智力有残疾的儿女。

本片历时一年,跟踪记录了胡万增夫妇从春到冬,种植果树和养育儿女的真实生活。艰辛,充满绝望,又充满希望的生活。

片子中胡万增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日子再难,也得过下去。

这样一句无奈又苦涩的话,对于他自己,对于屏幕前的我都具有一种力量。日子再难,也得过下去。不过下去咋地,还能去死啊…

虽然我没有天真到以为果农艰辛不过是电视和影视剧上的说法,他们其实只不过需要播种撒药施肥然后等着收获果实就行,但对于他们真实的生活竟然如此残酷,也还是令我感到咋舌。

尽管是一部描述果农平常生活的纪录片,我却看出了惊悚片的紧迫感。

天气旱了,只能自己花钱满处找水,结果刚灌溉完就下了一天一夜的雨。雨水过后杂草丛生,不能让杂草抢了果树的养分必须在几天内将其全部清除。到了苹果开花的时候了,为了保障结出果子的质量必须进行稀花。稀完了花紧接着又是套袋,套袋完了又是摘袋,摘完袋子又要铺反光膜,果子终于长成了又要在几天内迅速摘果,挑选,出售…

由于妻子要在家照顾两个残障儿女,几百多颗果树几乎全由胡万增一个人打理。一棵果树无数枝杈,枝杈上无数朵花,一个个个稀释一个个套袋一个个摘袋一个个采摘…我实在不敢想象如果是换做我来独自面对满山遍野的枝杈将会怎么样,可能会自暴自弃的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吧。但这就是果农的人生,年复一年,不断轮回。

片子中的胡万增一直处在焦虑的状态,一方面害怕下雨害怕刮风害怕必须【靠天吃饭】所带来的一切未知因素。另一方面他一直在不断的打电话寻找雇工,一个人根本没有办法做完这一切,必须找帮手。同时,他还在不停地学习,引进新的技术。

他是个求知的人,也是个革新的人。在其他果农还不敢尝试新技术时,他主动联系农科院的专家进行学习,并无偿将自己的果树提供实验。对于新技术的常识也让他幸运的躲过了大风,在其他果农损失近乎60%的情况下,能颗粒无损。

他也是一个朴实又善良的人,在干旱时节有人出售自家井水赚钱时,他愿意无偿提供水源。按照他说的,都是乡里乡亲,互相帮忙应该的事儿,人家有难用水还收钱,我干不出这事儿。之后吃吃饭聊聊天,多好。

但他也是被生活磨砺得已经麻木的人。

在片子中他除了果树之外很少说话,有时候带儿子上山时可能一句话都不会回应来自儿子的喊话。毕竟,生活艰辛,光这些赖以生存的果树就已经让他无力承受了…

他的妻子王玉芳,我简直可以用伟大来形容。

一个家庭有一个残障的孩子都已经够困难的了,而她家有两个。但她并没有像有些人家那样放弃,依然尽心尽力的照顾一双儿女。从他们幸福的脸上就能看出,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丝毫不比城里的父母差。并且她也从来不曾放弃过自己,她依然喜欢高跟鞋,依然把自己打扮的漂亮,利落。

她的一天和胡万增一样,一刻不得闲。从睁眼开始,就要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除此之外还有帮助丈夫打理果园,收拾家务,洗衣做菜,还有自家院子的菜园。除此之外她还要带儿女看病,所有生活的重担全由她来承担。

时刻紧盯着精神不稳定的女儿,见空插针的做活儿。稍微不注意女儿就跑了出去,又要放下一切去追赶安抚女儿…

有时候真的恨啊,想上前打她闺女两个耳光,想把她打清醒,看看她眼前已经身心俱疲的妈。可是她又有什么错呢,如果有错,只能说是老天爷吧…

胡强是胡万增夫妇的儿子,比胡爽小两岁,是智力残障。属于”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的类型,可以说名副其实的【巨婴】(不具贬义,按字面理解。)吃是最喜欢的事儿,然后就是碎碎叨叨的唠叨和胡搅蛮缠。也会和爸妈吵架,因为智力残障下手不知轻重,有时候和妈妈吵架时,看起来很凶。让我害怕他会一闷棍打死他妈。

但终究是个大婴儿,喜欢吃饭,喜欢睡觉,喜欢自家的小白狗。如果没有智力障碍,该是多好的孩子。

辛苦一年,收成好了能赚个15万左右,刨除各种成本也不过9万。紧靠9万维持一家的生活,期间还要不停地带女儿看病,带儿子看病…

可这就是生活,再难也得过。

影片是在10月31日结束拍摄的,果子已经全部买了,今年收成好,果子质量好。胡万增脸上难得看出了轻松的样子。妻子王玉芳又马不停蹄地带着女儿胡爽出门旅游了,这是胡爽一直期盼着的,也是王玉芳许诺下的。

和妈妈一起出门的胡爽满脸都是喜悦,她给自己戴上了蕾丝的头箍,穿上了宝蓝色的呢子大衣,尽管前一天脚扭伤了可还是坚持出门,脸上藏不住内心的激动。

王玉芳却一脸的决然,眉头依然紧缩,就像是即将赴刑场的烈士。她难掩的疲惫神情说明她真的太累了,对于未来,她似乎也看不到什么希望。

目送着妻子和女儿远去的身影,胡万增摸了摸儿子的头。他也不知道这两个孩子会不会好,治疗究竟有没有用。但他还是会继续治下去,他说——

“看了这么多医院,吃了这么多药,都没用。可还是得继续看啊,万一哪天就好了呢?”

看到这儿我已经泪眼入注,因为他心里清楚,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孩子可能不会好了。假如,就说假如有一天奇迹来了,孩子真的好了,可那时候这对艰难的夫妻,他们该多大了呢?

这部纪录片让人看得嘴里发苦,心里像被堵着什么却又发泄不出。生活从来就不容易,尤其是这些扎根于黄土的农民,更是格外艰辛。和他们相比,我们的苦恼可以说不值一提。他们是为了活着用尽了力气,而我们不过是为了活得更好而已。

《苹果树下》不是激励你努力生活的励志片,但是当你看完它后,你一定会对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不公平的对待有所释然。

“生活是难,但总有人比你还难。无论怎样,日子也还得坚持下去。”

不知今年胡万增家的苹果长势如何?

十月份苹果就要开始采摘,收成又会如何呢?不免令人担忧起来!

篇9:《苹果树上的外婆》读书笔记

我读完这本书后,觉得外婆很神秘。安迪没有外婆和奶奶,这让他觉得很伤心。有一天,忽然从天降临了一个外婆。我觉得这个外婆很神秘,因为本来老人就不应该那样活泼可爱,但她就不一样了。

外婆带着安迪去草原套野马,还带着安迪坐她的帆船去印度打老虎,她还带安迪一起去荡船形秋千、坐旋转木马、打礼帽靶。外婆还给他赢了很多礼物,安迪自己也打中了礼帽靶,给自己也赢了礼物。一天,一位老奶奶来到了安迪家旁边,老奶奶就和安迪做了邻居。现在安迪又觉得他很幸福了。他每天都跟着外婆和奶奶去玩,还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他一直和外婆、奶奶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我觉得老奶奶很喜欢小孩儿,安迪也喜欢帮助老奶奶,他还帮老奶奶做饭呢!老奶奶向安迪的妈妈夸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篇10:《苹果树上的外婆》读书笔记

读了《苹果树上的外婆》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亲情”一词。

这本书的主人翁叫安迪,他没有外婆也没有奶奶,所以他很羡慕别的小朋友有外婆和奶奶陪伴着一起玩耍。他很伤心,他每天都幻想着他能有一个外婆来到人间,想象着外婆的样子:羽饰帽子,白色鬈发,逗乐的笑脸,胳膊上的大挎包,裙子下面帅气的花边裤子,陪他去玩旋转木马,去“魔鬼宫”,去草原套野马,甚至去印度捕老虎。幻想着这些,安迪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感到很满足。

有一天,邻居家搬来了一位老奶奶,奶奶十分和蔼可亲,很喜欢小孩,当然也很喜欢安迪,有时安迪也会帮奶奶做一些事情,他们成了很好朋友。奶奶有一大堆的故事,安迪也从中懂得了许多。

读了《苹果树上的外婆》,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需要关爱,也需要去关爱别人。这样才有幸福感和被需要的存在感。

篇11:《苹果树上的外婆》读书笔记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句话可一点不假,书像面包可以吃的,书是治心之药……总之看书有无尽的好处。而这一本苹果树上的外婆是有道理的书。

主人公是英国人,名字叫做安迪,是一位八岁的小孩,她从小就没有外婆和奶奶,因为此事,十分闷闷不乐,还羡慕别人有,因为他们的奶奶和外婆对孙子疼爱有加,妈妈让安迪看了外婆的遗像,安迪记住了外婆的样子,当外婆出现在苹果树上,安迪大吃一惊,于是安迪和外婆干了一切事情:游游艺宫、去草原套马、去海上旅行,到印度捕老虎……其实这不过是安迪的幻想。一天,一位老奶奶出现了,安迪成了她的助手,天天帮助老奶奶,还给老奶奶讲外婆的故事。

关上了书,我回味着这个故事,亲情在这里传递着,少了,还可以拥有安迪便是这样得到的爱,爱也离不开帮助。

爱无处不在,爱也无处不有。这是我的读后感。

篇12:《苹果树上的外婆》读书笔记

今天,我读完了《苹果树上的外婆》这本书。这本书很有趣、很精彩。

这本书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安迪没有外婆和奶奶,这令他非常伤心。然而有一天,安迪在苹果树上发现了外婆。外婆穿的很奇怪:戴着羽饰帽子、有白色鬓发、胳臂上挎着大挎包、裙子下面露出帅气的白色花边裤。外婆不仅打扮奇怪,行动也非常奇怪。她带着安迪去游乐场玩耍、去草原上套野马、去海上探险……有一天,邻居搬来了一位老奶奶。安迪便有了奶奶。奶奶教他煮土豆、种花、给他讲小故事。但这些都是安迪的幻想。

读完这本书,我不由地想到了自己,和安迪相比,我是多么的幸福啊。我有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有爱我的妈妈、爸爸,有可爱的小弟弟。有了小弟弟后老跟他争夺东西,老欺负他,和小安迪相比,我这个姐姐是不是太不懂事了?我不禁脸红了。

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向小安迪学习,不小家子气,做个懂事的孩子。

篇13:《苹果树上的外婆》读书笔记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外婆和奶奶,可是文中的小主人公安迪没有,这令他很伤心。然而有一天,外婆从天而降,来到了安迪家的苹果树上。外婆和他一起去游乐场、去套野马、去海边冒险……外婆打扮很奇怪,裙子下边总是露出好笑的'花边裤,他总是有些大胆新鲜的主意,就是被警察处罚也不在乎,嘿!这个外还真婆“另类”。

有一天邻居家搬来了一位新奶奶,她的故事也很奇特,而安迪在两位奶奶的爱护中懂得了许多许多。

这本书使我明白:我们小的时候想象力很好,而长大了想象力不如小时候。安迪有很丰富的想象力。安迪想出了一个外婆,又有一个真的奶奶。而且,安迪很关爱有风湿病的奶奶,帮她整理房间,给她做饭,还给她种花……我以后一定要尊重奶奶和外婆,让她们活到一百岁。

篇14:《苹果树上的外婆》读书笔记

今天我看了《苹果树上的外婆》。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已的外婆和奶奶,可是安迪没有。

听着朋友格哈德和罗伯特提到外婆,看到他们那么开心的样子,安迪是多么的伤心啊!

安迪多么渴望有一天他外婆也能来到他的身边,带他去游乐场、套野马、海上冒险等等。

听了妈妈讲关于外婆的故事后,安迪慢慢地回到了花园,向苹果树走去。他爬上了树,坐在树杈间。想着想着,奇迹出现了,外婆突然坐在了他的身旁。

就这样,他和他的外婆一起去了游乐场;去了草原套野马;去海上冒险;去印度抓老虎,玩得可开心了。发生了一个个不可思议的故事。

后来,安迪的邻居又来了一位老奶奶。这位老奶奶和安迪成了好朋友。

我觉得安迪很幸运!因为他起初一个奶奶也没有,现在有两个了,一个外婆,一个奶奶,而且可以给一个讲另一个的故事......

我也有外婆和奶奶,而且我的外婆对我超级的好。在我小时候,当所有人都说我臭皮蛋的时候,只有我外婆说:“不丑不丑,小美女哪!”

嘻嘻(^_^),所以我和外婆非常亲。

篇15:《苹果树上的外婆》读书笔记

读了《苹果树上的外婆》,我怎么觉得书上的安迪那么像我,和我一样没有爷爷奶奶,也没有外公,我虽然有外婆,但是却在遥远的千里之外的唐山。

安迪虽然有兄弟姐妹,但是和我一样的孤单。而我每天除了家,也没有什么地方可去,和安迪一样的渴望有一个神奇的外婆可以陪着我度过我的暑假。

放假的时候我也想和别的小朋友一样,去爷爷奶奶家串串门,去外公外婆家做做客,可是我没有地方可去。爸爸妈妈上班忙,没有时间陪我,我也像书中的安迪一样渴望得到长辈们的疼爱!

还有一点和安迪一样的,就是我家住的院子里有很多的奶奶,她们像安迪的那个奶奶一样喜欢我!有时候我在想,书中的安迪怎么和我那么像?

篇16:《苹果树上的外婆》读书笔记

暑假里,我读了《苹果树上的外婆》这本书。如果你想知道内容的话,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外婆和奶奶,可是本书的主人公安迪却都没有,这令他十分伤心。然而有一天,外婆从天而降,来到了安迪家的苹果树上。外婆和他一起去游乐场、去套野马、去海上冒险……外婆的打扮很奇怪,裙边下总是露出好笑的白色衬裤花边;外婆也很另类,总有些大胆新鲜的主意,就算被警察处罚也不在乎。而且外婆从不骂安迪,安迪能够做任何想做的事。但这个外婆其实并不存在,是安迪虚构出来的。

有一天,邻居家搬来了一位患风湿的老奶奶。奶奶教安迪煮土豆,和他一起种花,给他讲故事。安迪就有了外婆和奶奶。他在两位老人的爱护中懂得了许多许多,也有了快乐的童年。

这真是一个感人又温馨的故事!安迪虽然没有外婆和奶奶,但是他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虚构了一位无所不能的外婆,让自己快乐起来。他又和新搬来的老奶奶成为了朋友,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外婆和奶奶。这本书告诉我:对孩子来说,爱是不可缺少的。

篇17:《苹果树上的外婆》读书笔记

我第一眼看见《苹果树上的外婆》的时候就想:咦,苹果树上的外婆?一定很好玩……

安迪是这本书的主人公。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美中不足的是安迪即没有奶奶,外婆,安迪很伤心。有一天,他在家里的钢琴上看见了外婆的照片,外婆头带羽毛帽,帽子下有着一卷卷的白发,胳膊上挂着个绣花手提袋,穿着酷酷的衣服和鞋子。外婆来到了安迪常常玩耍的苹果树上。和他一起去游乐场,去套野马,去海上冒险……坐着外婆那帅呆了的红色小汽车,里面有很多的按钮,按下每一个键都会有不同反应,有一个就跳出了一床香肠被子,还有一个弹出了一盘食物,吃完以后是用舌头舔干净盘子……这个外婆还真“另类”。后来,邻居家搬来一位奶奶,她有风湿病。最初安迪帮奶奶搬家,到后来的买东西,甚至移植了很多花,帮奶奶种在花园里。从老奶奶赞赏和鼓励的言语中安迪体会到了帮助人的快乐,从此安迪有了爱他的外婆,又有了爱他的奶奶。

读完了这本书,我想说: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美妙啊!一定要好好珍惜呀!

《苹果树上的外婆》读书笔记

《苹果树上的外婆》读书笔记精选500字

苹果树上的外婆读书笔记精选作文

苹果树上的外婆读后感

《苹果树上的外婆》的读后感

苹果的香味读书笔记

苹果树上的外婆读后感儿童文学

苹果树上的外婆读后感300字

《苹果树上的外婆》之读后感

苹果树上的外婆阅读心得

《苹果树下的外婆》读书笔记(共1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苹果树下的外婆》读书笔记,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