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临床细菌检验结果(共含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onia”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临床细菌检验结果,提高准确性,探讨一些有效措施,保证以后临床细菌检验质量。
方法:选择1月~206月期间我院临床细菌检验情况进行分析,主要是检验的正确性。
结果:尿液检验正确率为92.72%,创伤组织样本检验正确率为96.25%,痰液样本检验正确率为95.00%,粪便样本检验正确率为82.61%,生殖道分泌物样本检验正确率为84.35%,由此可见,创伤组织样本检验正确率最高,粪便组织最低。
结论:临床细菌检验工作在整个医疗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临床检验技术、标本采集、运输等过程均可影响细菌检验质量,因此,严格掌握样本采集规范,保证样本运输操作规范,严格按照样本操作章程进行样本保存,从此保证细菌检验的质量。
【关键词】细菌检验;效果;分析
细菌检验在临床诊断工作中对于感染性疾病病原菌种类的鉴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可以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
在细菌检验工作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以影响检验结果,比如标本的采集、运输及保管等操作。
本实验分析临床细菌检验操作过程,探讨优化方案,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临床细菌检验情况进行该实验研究。
该实验共研究600例标本,其中创伤组织样本160例,尿液样本110例,粪便样本115例,生殖道分泌物样本115例,痰液样本100例。
1.2培养和检验
采用10cm直径大小的培养皿对所有样本进行培养,使得细菌在适宜的环境培养一段时间,细菌繁殖生长。
所使用的培养皿主要有营养琼脂平板、血琼脂平板和肉汤培养皿等,将培养结果与标准细菌株进行比较。
采用药敏实验进行检验,根据K-B法药敏常规操作方法进行药敏试验,然后利用双岐索引法进行细菌品种的'区分,利用合格率作为细菌培养的标准,将检验菌株与标准菌株进行对比,并进行分析比较[1]。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临床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x2检验。
当P<0.05时,表示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表示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药敏试验与标准细菌株进行对比分析后,五种样本检验结果情况具体如表1。
尿液检验正确率为92.72%,创伤组织样本检验正确率为96.25%,痰液样本检验正确率为95.00%,粪便样本检验正确率为82.61%,生殖道分泌物样本检验正确率为84.35%,由此可见,创伤组织样本检验正确率最高,粪便组织最低。
3讨论
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尿液检验正确率为92.72%,创伤组织样本检验正确率为96.25%,痰液样本检验正确率为95.00%,粪便样本检验正确率为82.61%,生殖道分泌物样本检验正确率为84.35%。
在本实验研究分析中发现,创伤组织样本细菌培养检验结果准确率最高,但是仍然无法达到全部样本检验结果均正确,其细菌检验质量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为创伤组织中可有多种种类不同的细菌同时感染,这些细菌并不都一定都是致病菌,但是这些细菌的存在可一定程度上影响细菌检验结果。
在进行痰液样本菌体检验,痰液采集前需要患者用力咳嗽或者漱口进行采集,影响细菌检验质量。
对于生殖道分泌物样本的提取,因为无法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而且也存在其他细菌感染的存在,影响了细菌检验结果质量[2]。
对于需要检验的细菌,为了保证检验质量,需要考虑检验前的质量控制,在检验前,需要对临床细菌进行菌体培养,培养时,对不同的菌种要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
如针对血液菌体,应该使用肘静脉血液,且在采血前对皮肤严格消毒,若要注射抗生素,则采血应该提前在抗生素之前[3]。
尿液标本的采取,通常采取中段尿液,另外,为了提高尿液细菌检验结果质量,在进行尿液标本采集前可先对患者尿道口进行清水冲洗,减少感染机会。
痰液样本的采取,最佳采集时间是在清晨,患者先用清水漱口,然后指导患者用力咳嗽,尽可能采取患者呼吸道内新鲜的痰液,然后进行细菌检验。
在进行粪便样本细菌检验时,最好采用带有黏液的粪便作为样本,这样细菌检验结果准确性更高,更有价值。
在进行创伤组织细菌样本采取时,应该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创伤组织,然后在创伤深处采取分泌物作为样本进行细菌检验。
细菌检验过程中,每一个操作均要注意无菌操作,严格进行质量把关。
细菌培养环境的优劣可明显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保证适宜的细菌培养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外,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临床细菌检验过程中,严格按照细菌标本采集规范进行样本采集,也按照规范进行样本运输,保存好样本,可明显提高样本细菌检验结果的正确率。
参考文献
[1]林成良.临床细菌检验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11):469.
[2]李正凯.加强检验科质量管理与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探讨[J].慢性病学杂志,,2(5):12-15.
[3]曾志鸿.临床细菌检验效果分析及质量控制研究[J].求医问药,,10(10):511-512.
摘要:随着医学科学与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细菌的检验在实验检验中也占据这重要的地位,在疾病的防止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细菌检验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要及时的为临床方面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从而更好的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
细菌检验的控制,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细菌检验; 标本管理; 检验鉴定
细菌检验是医学检验中最常见的检验方法,为患者所患感染性疾病致病菌的确定,给临床疾病的诊断及指导临床用药提供着重要的依据。
细菌检验在多个环节上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在质量上受到影响,主要表现在标本的采集、运送、保管、分离培养基菌种等等。
如何提高细菌检验的质量,我们必须在各个环节做好相应的管理,保证细菌检查的准确性。
1标本检验中质量的管理
1.1致病菌分离鉴定
1.1.1标本(细菌)的接种、分离和鉴定: 要根据不同的标本、检验目的的不同,来接种不同的培养基。
对于阳性培养要进行分离纯化,然后进行种属鉴定和分群。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不得擅自修改程序。
对于疑难菌株,不得草率的下结论,要进行查阅资料及组织会诊。
1.1.2如实记录检验过程和报告结果:在检验过程中对于所发生的问题和所看到现象,都要如实的.记录,以便于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并作出正确的结论,也对以后进行改进工作和总结有个依据。
对于诊断内容要进行登记,以便查询,如原报告有误或不完善,应发纠正报告。
1.2药敏试验质控:药敏试验应严格按最新发布的NCCLS所规定的培养基、操作方法、药敏纸片和判定标准进行。
为了监控试验过程的质量,必须做好药敏质控。
1.2. 1常用的药敏质控标准菌株:NCCLS从美国菌种收集中心(ATCC)选择推荐了一些菌株作为质控标准株
1.2.2质控株的保存: 尽管在检验中质控标准株要比其他一些菌株药敏结果相对稳定,但也不能反复多次使用,如反复多次使用会造成菌株的变异。
为了防止变异,必须将标准的株冻干保存。
每月从冻干株中复苏1次,种入大豆胰酶消化肉汤中作为工作株。
工作株可存放在4℃~8℃的条件中,并每周进行转种1次,使用4~5次后必须弃之。
在质控中发现工作株结果有疑,应进行更换。
在无冻干的条件下,可将质控株置入在以下物质中,①含10~15%甘油的大豆胰酶消化肉汤②脱纤维羊(或兔)血③脱脂奶④含50%小牛血清的肉汤,存于-20℃以下环境中(最好-60℃以下),亦可防止变异。
1.2.3药敏质控方法:质控株应每天随临床分离株一道进行药敏试验,如果质控株的药敏结果质控在允许范围内,说明试验条件符合要求,结果可信;若药敏结果在质控范围外,则说明实验中可能出现了问题。
在质控株的可信限在质控允许范围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故在20次连续质控结果中仅允许1次落在范围之外,但也不能偏离质控允许的范围中间值4个标准差。
此外,20次或跟多次药敏结果的平均应接近中间。
如果20次连续质控结果中≥2次或30次中≥4次,那么结果不在允许范围内,则表示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着问题,必须要查明原因,进行解决。
标本检验的结果的准确性,在临床上都受着一定的影响,所以在细菌的检验中,检验的准确性也要提高。
2细菌检验的准确度、认可度
医学中细菌检验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提供临床诊断的可靠性。
细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在标本的采集方法、运送方式和保管、分离培养的技术和方法等条件都可以影响细菌检验的结果。
细菌检验中,我们往往只重视培养鉴定的方法,从而忽视了保本在采集时的方法和采集标本时的质量。
在目前标本的采集中,痰标本、脓性分泌物的标本及尿液标本等都存在着采集标本质量的问题。
痰标本的采集,大多数是在自然情况下咳痰的方式进行,必然受到上呼吸道分泌物的影响,上呼吸道分泌物种常有大龄的多种细菌(106~109/ml),因此痰标本在采集中受到上呼吸道分泌物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根据调查,上呼吸道分泌物中有17种常见的细菌,所以标本在培养前先进行革兰染色,再根据细胞种类及存在的细菌情况,来确定是否培养或者重新留取标本,对标本质量的控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从而也减少诊断结果的失误,以及对抗菌药物的滥用。
脓性分泌物分为外伤分泌物、术后感染分泌物、穿刺液等,在标本的采集中,也是存在质量的问题。
标本在取材后,往往会培养出多种细菌。
而这种多出的细菌并非是真正的病原菌,它多是创面上生长繁殖的杂菌。
因此,在采取标本中一般是采取深部的分泌物,其后进行细菌的培养,也是先涂片,再进行革兰染色镜检,确定优势菌的存活数量。
尿液细菌在采集和培养时大多数是使用“中段尿”,但检测后的结果于临床存在着差异,导致这样的差异,主要原因分为一尿液不做细菌计数而是以培养结果为准,二尿液标本未能及时送往实验室,导致细菌繁殖,造成假阳性结果,才使细菌检验出现错误,造成诊断与治疗的混乱。
正确的方法是,在尿液标本留取后及时进行送检,在培养前先进行显微镜检查了解细菌的存活情况,其后在进行细菌的培养及检测。
泌尿感染多数情况下是由单一菌种引起的,如果两种细菌在20%以下出现混合感染,或培养细菌数在3种或3种以上,那判定为标本已经污染,需要重新采集新的标本。
在尿液细菌检测中,是以每ml尿液中含有或超过105个细菌,就会诊断为尿道感染。
在尿液的检查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果断的下诊断。
细菌的检测在我国医院的应用中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标本质量问题,但这个问题也医学检验中必要解决的问题。
在细菌检验中,要做到高标准,超精确,给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数据。
3总结
只有医学检验的不断发展,才能对细菌检验提出更高的要求,才能积极的面对病原菌的变异。
在细菌的检验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发出正确的检验结果,以辅助临床更好的治疗。
细菌检验需要不断的改进和调整质量的管理,才能保证检测信息的准确性。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年的实习生活很快就过去了,回首过去的一年,内心不禁感慨万千。本人于某年某月被医院正式接纳为检验科实习生。在这一年实习中, 自己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准确自我定位,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实习情况汇报如下:短短的几个月,在医院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检验科主任的带领下,我 认真学习各专业知识,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发扬与时俱进的工作作风,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理念,立足本职岗位,踏踏实实做好医疗服务工作。鉴定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
作为检验科的一员,既是医生的眼睛,也是医生的助手,把握自身职责,这是我任职以来的又一准则。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收集到老师的意见,学习到外地的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给医生当好参谋。到目前为止,己基本能满足医院各类病人检测参数要求;为保证各类病人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在检验、检测的全过程中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和《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在过去的一年中所出据的检验报告基本能达到准确。在检验业务上能坚决贯彻医疗安全第一的理念,杜绝了医疗事故的发生。更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来争取病人的信任。
二 .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具体工作
日常的临床检验工作,虽然工作比较繁忙,做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很多手工加样工作,我以前就没做过,但为了搞好工作,服从领导安排,积极支持科主任工作,我 不怕麻烦,虚心向老师学习、自己摸索实践,在很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了手工加样工作,明确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能力,在具体工作中形成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工作思路,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并熟练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为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空缺,我
每天不断的要求自己要把这些知识补上,这不管对自己还是在以后面试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
三、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方面
“医者父母心”,本人以千方百计解除病人的疾苦为己任。我希望所有的患者都能尽快的康复,于是每次当我进入病房时,我都利用有限的时间不遗余力的鼓励他们,耐心的帮他们了解疾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默默地祈祷他们早日康复。 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热心为大家服务。认真遵守劳动纪律,保证按时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加班加点按时完成工作。
四、在工作中也收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指正,我都一一进行了整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过去自己实习的几个月中,在院领导和科主任的领导下,自己兢兢业业,勤奋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自己各项素质尚须进一步提高,工作中难免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和错误,比如个别工作做的还不够完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我衷心的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们能及时地给予批评和指正,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决心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使思想觉悟和工作业绩再上一个新水平,为总院的发展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看过临床检验自我鉴定的人还看了:
1.临床医学毕业生自我鉴定
2.医学检验实习鉴定
3.大学医学专业自我鉴定
4.大学检验专业自我鉴定
5.医学毕业生求职自我介绍
6.医生毕业实习鉴定表模板
一、20xx年主要工作及取得成果
我作为一名党员,积极要求进步,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政策,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参加医院的各项政治活动和业务学习。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服务技能,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围绕我院改革发展大局,认真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为人作风正派,不对人说三道四,不打小报告,不对上级决策妄加评论。顾全大局,和同事能和睦相处,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能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二、存在问题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每一个前来检查的病人,都能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对病人提出要求解释化验结果的问题,都能积极配合临床。严格组织纪律观念,做到早上班,迟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串岗。无接受病人吃请和收受红包、礼品、回扣的现象,无医疗事故。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工作和学习中积极参加国家、省及医院和科室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通过学习与回顾,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严格按照科室sop文件进行操作,从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方面认真检测和审核每一张检验报告单,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一致。始终保持学习定力,坚持订刊自学,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和相关学术讲座、研讨会,开阔视野,更新检验专业理论知识,了解检验学术动态,关注临床检验发展趋势,努力掌握临床检验新增项目的一些操作技能。
【摘要】在临床医学中,分析粪便常规检查的临床应用及粪便对疾病的临床诊断具有很大的价值。粪便检验对许多疾病,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及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粪便检验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临床检验,粪便检验,常规分析
粪常规检验作为三大常规检验之一,是判断人体健康状况的必要检查项目,是临床基础检验的重要内容,其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也是检验实验室工作质量的基本前提, 因此,要格外加强对粪常规检验工作的重视。
1便常规检验的意义
粪常规检验是肠道门诊和住院患者的例行常规检查项目,对于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溃疡、出血、寄生虫感染、恶性肿瘤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粪常规检验的内容之一粪便隐血实验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筛查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美国临床生物化学学会3项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显示,50岁以上人群每2年或每1年进行1次FOBT筛检可减少15%~33%结直肠癌病死率。
迄今,应用粪便隐血试验和结肠镜检查进行自然人群筛查仍然是大肠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主要手段。因此,实验室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粪常规检验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心,要克服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的对粪常规检验工作的一些轻视态度,积极加强专业技能学习,特别是在标本量多、工作强度大的情况下保持耐心细致,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做好这项基础检验工作。
2便常规检验分析
粪便常规检验主要包括肉眼观察和显微镜检查两个方面。肉眼观察就是用眼睛观看大便的量、性状、颜色、有无粘液、脓液、血液、未消化食物和寄生虫等。
显微镜检查协就是在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1~2滴,取米粒至黄豆大小粪便与生理盐水混匀,徐成厚薄均匀的薄片,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看,先用低倍镜,以后再用高倍镜仔细观看大便内有无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寄生虫卵、阿米巴原虫和未消化食物等、此外,在检查大便时,还要注意嗅大便的气味。
粪便标本的留取及选取作检验的部位,对如实地反映病情很重要。检验人员往往只根据病人送来的标本拿取部分作检验,因此如果病人标本留取不合要求,对检验结果就有直接的`影响。
3便常规检验存在的问题
我国长期以来,住院患者必做“三大常规”检查。现代医学虽然高度发展,检验项目不断增多,但仍应该根据患者病情合理申请检验单。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纽海芬医院是一家有800多张病床的综合性大医院,但每天仅有3~4份粪便常规检验。相比之下,我院为1 000多张病单的三等甲级医院,每天门诊和住院患者粪便常规检验多则超过150份,少则也有近100份;我国其他许多医院粪便检验情况与我院相似。
检验科往往由1~2个检验人员负责粪便等常规检验工作,所以粪便常规检验工作量大。目前粪便检验主要内容包括显微镜检查、隐血试验、找寄生虫卵及肠道致病菌检验等,主要靠人工操作。由于工作量大、检验人员进修提高学习机会少、基本功欠扎实使寄生虫卵、致病菌等检出率极低。如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检查了5000例粪便常规,寄生虫卵检出率为27%,而1077例干部病房患者寄生虫卵检出率为0%。对粪便常规培养目的菌目前国内实验室大多只限于志贺菌属及沙门菌属,这样就会失掉近50%的病原菌的检出率。
4便常规检验注意事项
4.1注重形态学检验
粪便直接涂片显微镜检查是粪常规检验的重要内容,通过粪便形态学检验可以发现标本中的细胞、寄生虫卵、细菌、原虫等病理成分,并可通过观察各种食物残渣了解消化吸收功能。
实验室必须高度重视粪常规检验中的形态学检验工作,因为粪便形态学检验主观性较强、不易做好质量控制的工作,需要检验人员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镜检识别能力,只有正确掌握粪便有形成分的形态学特点和鉴别方法,才能做出正确的检验报告。要严格执行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收到标本后于1h 内尽快完成检验,否则因细菌繁殖和消化酶的作用致 PH 改变可影响检验结果。取样时须挑取含有黏液脓血部分的粪便检查,或者从成形便表面、深处等多点取样。
4.2注重检验方法与结果
粪便潜血主要是指消化道少量出血时,粪便外观颜色无明显变化,镜检观察不到红细胞,只有通过隐血试验来证实。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粪便潜血试验主要是两种原理不同的方法,一种是以邻甲联苯胺法为代表的化学法,化学法虽有多种色原性反应底物,但基本检测原理相似,是利用血红蛋白(Hb)中的亚铁血红素有类似过氧化物酶的性质,能催化试剂中的 作为电子受体使色原氧化呈色,呈色的深浅与Hb 含量成正比。化学法操作简单易行,但灵敏度低,在消化道出血 5~10 ml 即 Hb 0.2~1.0 mg/L 时才能获得阳性结果,另外特异性差、干扰因素多,尤其是受检者服用了含 Hb 的动物血和含过氧化物酶的新鲜蔬菜等,都能使反应呈假阳性,这是化学法应用的局限之处。另一种方法是以单克隆抗体免疫胶体金法为代表的免疫法,单克隆抗体免疫胶体金试纸条法只特异地针对人 Hb 抗原表位,基本排除了饮食及药物等因素的干扰,被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胃肠镜检查协会推荐作为粪便隐血试验的一种较为确认的方法。此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是目前临床普遍采用的方法。但即使在排除了试剂放置时间过长、抗体效价降低等原因外,免疫法实验较容易产生假阴性结果,对这一点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主要原因在于出血量过多而致反应体系中抗原过剩,超过试剂中抗体的反应最佳浓度,即后带现象。上消化道出血后,血液在消化道内停留时间较长,Hb或红细胞经过不同 pH 消化液及肠道细菌蛋白酶的作用降解变性或消化殆尽,分子结构产生变化,已不具有原来的免疫原性,与试剂中的单克隆抗体不匹配,这也是免疫法更适合于下消化道出血诊断的原因所在。因此,用免疫学方法进行隐血试验时,要严格按照试剂说明进行操作,在规定时间内观察结果,要注意质控线是否出现条带,该区出现条带可判断悬液层析过程是否正常。
5结语
临床粪便检验对于疾病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在检验中一定要遵循检验规则,认真分析检测结果,避免出现结果不准确而导致延误治疗的情况。因此,加强临床治疗的便检验工作对整个医疗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熊立凡,刘玉成,临床检验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
[2]吴鹏,李艳,陈进等, 联合免疫法和化学法检测粪便隐血的临床应用评价,检验医学,2010
个人信息
yjbys
国籍:中国
目前所在地:广州
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湖北
身材:165 cm 70 kg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应聘职位: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临床检验医生、医院/医疗/护理:医生、销售管理:医药、生物保健行业的管理、营销等
工作年限:41
职称:中级
求职类型:全职
可到职日期:随时
月薪要求:2000-3500
希望工作地区:广东省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XXX医院
起止年月:2008-01 ~ 广东省佛山市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继续从事罕亮解毒丹的研究和临床实验
工作描述:在戒毒和治艾滋病方面又获得重大突破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本人具有操作、维修机械、电器、制药设备等的技能和工艺技术,近十多年来,坚持不断从事中医药的研究和实践、掌握了诊病、治病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把脉和望、闻、问等能准确诊断出大病,还掌握了许多治疗技巧,大大减缓了病人的痛苦,用研发出来的中药罕亮解毒丹“和医术治愈了许多晚期食管、胃、肠、乳腺、肝、肺等癌症患者和痛风、中风、高血压、糖尿病等疑难病患者,还能为吸毒人员戒毒和治愈各种性传染疾病。
★ 细菌的鉴定
★ 细菌教学反思
★ 检验报告
★ 检测检验
★ 细菌室实习生总结
★ 临床自荐信
★ 临床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