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十年之惑情感散文(共含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快乐的杉鹿酒”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十年之惑情感散文
十年,一个岁月的符号。
成长,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此期间我一直以为自己尚在抓住青春的尾巴。却不曾知在某日清晨醒来,看着父母沧桑的脸,突然意识到那曾经带给我青春的人,亦青春不再。才发现曾经一直引以为傲的青春,在经历颠沛无奈,流离辗转多年之后,已燃烧殆尽。
多年的求学生涯,到如今的求职经历,岁月一直在驱赶着我前行,从学生到职员,从学校到职场,人生一直在经历,角色在不停的转换。而当年蝴蝶秋千的梦想支撑起的少年激情,早已泯灭在岁月当中。
近日路过一所中学,我情不自禁驻足停留。看着那些满脸稚气的学生,一双双清澈的双眼,在校园里有说有笑,三五成群,在球场上挥汗如雨,挥洒激情。我深深地被震撼了,当年的我是否也和他们一样?会为了一场球赛的输赢而欢呼雀跃或黯然神伤?会为了一件品牌服装而趋之如骛半夜排队?会为了彰显个性,将校服画几个NIKE logo,或将长裤剪成短裤?
我曾经和他们如此相似,这里的一切在我过去的生命里是如此的熟悉,如今却又不属于我。那些过往的羡慕,如今却成了我的不屑。而这些曾经的追求是否值得?
那时的我与现在有十年的距离。
依稀记得,在大学,一个寒冷的冬天,我每日清晨悄悄爬起,躲在一片隐蔽的树林里,疯狂背着英语单词,只为了通过一个四级考试。
依稀记得,学校的那座天桥,每每晚自习后,在下雪的天气,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走在这条孤独的.桥面上,来来往往,留下一排排深深地足迹,只为了应付考试。
依稀记得,在图书馆,我流连忘返,风雨无阻,只是为了浏览几本喜欢的杂志。
依稀记得,在通过考试之后,会为了庆幸及格万岁,几个哥们出去喝酒庆祝,昼夜狂欢。
那时的我与现在有八年的距离。这些又是否值得?
依稀记得,在世界杯的那个夏季,我们组团去租房只为了每晚能看到球赛,在那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创造了没有错过一场球赛的记录。
依稀记得,在的夏季,那时的岁月太疯狂,宿舍集体翘课,是为了追求完美世界的网游等级。
那时我与现在有四、五年的距离。而这些又是否值得?
别告诉我这些不值得付出。别告诉我这些不值得牺牲。
如今的我,会为了一份挑战的工作放弃一份安逸的工作,会为了一份颇高的薪水放弃一份微薄的薪水,会为了自由放弃纪律,失去与得到在此难以界限,成熟却生了根。
而这些又是否值得?
失去的过往该如何珍藏?而一旦放弃,又该如何重拾信心?
看着镜子里的容颜,那历经时光雕刻打磨面庞,虽棱角分明,却又更显憔悴,而这与如今的我又距离多远?我想对镜子说:你知道这是真的,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岁月它教会了我成熟,却收回了我的童真。
原来我已不再年轻。
可是,如果生命可以重来,你又会为了何而生?
十年经典情感散文
十年失眠的情绪,或许赐予了我一种习惯的感觉,对家人,对爱人,即使是自己,也隐隐有一种飞桥隔野烟,吹吹风自冷的伤感,到现在,也会怕自己远离真实太久,而不能认清回头的路,那种晃晃不可消失的迷恋,是我拒绝了好多暖意的袭来,我想,我可能爱上了这种诗一般的存在,有人觉得,相处是一种感觉,而我更相信默契,即使我不说,懂得人也会理解。也许,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眼泪再多,也要懂得的.人来擦。
山青色,泛泛烟雨朦。几度秋,疏疏微云散。佳人冷,淡淡春暖意。君轻色,浅浅空来泪。走出一段感情的视线,我想用不了多久,最可恨的是心里抹不去的回忆,人生就像收音机,没有了爱的天线,永远找不到你想要听的波段,你用了多少爱意,它就会还你多少眼泪,或许更多,当一次离别靠的太近的时候,记得别让自己的心事左右自己的行为。
我很希望自己已经进过了世俗的洗礼,眼光的犀利,人情的认知,都不再是犹豫的牵绊,走,即使满身伤痛,也会有精彩的宣泄。哭的久了,习惯等于你看清了人情冷暖,自知人身难愈,欲加坚强。
四十之惑散文
下午,在办公室里,感觉很木然:一个年头就这样悄悄地逝去了。
在焦急、无奈、得意、狂喜、淡然的伴随下,说不清道不明的一年就这样过去了。这一年,是个分水岭,忽然间,犹如醍醐灌顶,心脉贯通,以前所有疑惑的事情,在这一年,答案悄然而至,大彻大悟。
也许到了任何事情都内敛的年龄。对于道家的诸多理论,心有灵犀,不解自明,甚至很是推崇。有时,和儿子沟通起来,他就一句:“我很讨厌老子、庄子的理论,虽然他们很厉害。”让我无语,心想他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我的脸上肯定满是愕然。心里那句“你没有到那个年龄,没有足够的阅历,怎么能够明白呢?”卡在嗓子眼,始终没有吐出来。是啊,他说错了吗?他没错!我在他这个年龄段的时候,不也是对老庄的理论、学说嗤之以鼻吗?
弹指一挥间,光阴荏苒,时光蹉跎。当年的血气少年,现已是步入中年。身体变形,满脸写满沧桑,三日不剃须,就感觉苍老十多岁的样子。心气全无,遇到任何事情考虑再三,掂前量后,即使还有一丝一毫的纰漏,就绝对不会贸然行动,说好听点是成熟稳重,自己内心却门清,垂垂老矣。遇事没有放手一搏的胆量和勇气,只有瞻前顾后的猥琐和谨小慎微。
这个年龄,没有资格再谈论青春豪放,没有往昔话不投机兵戎相见的气概,只有息事宁人的世故和圆滑,只有见人三分笑的无奈和市侩。是啊,像儿子这个年龄,他最有资格挥洒思想和青春,最有资格气冲牛斗、纵横捭阖,天下舍我其谁。是啊,他说的没错,未知就是希望,无知才有可能创造出新的篇章和天地,因为他的年龄,有的是勇气,有的是胆量。所以,我更加倍感自己身影的猥琐和渺小,有的只是羡慕和凄然,同时又有一丝的.欣慰和庆幸。
记得有一次,在机场大厅中,办理完手续。在等待登机过程中,百无聊赖,溜达到机场一家书店,看到书架上有一本书——《人到四十》,本想拿起来看看,感觉很奇怪,书很沉吗,不知道,总之没有丝毫勇气拿起那本书,哪怕翻一番,看一看的勇气和胆量都没有。
对于书里的内容,不用去思考,仅看这个书名,也许,我自己也能写出同样的一本书来,内容也大致一样。我没有这样的气魄,没有面对现实的勇气,只有自己对自己的欺骗,生活在一方天地中,安逸,舒适。注定我不会有惊世之作,尽管我在幻想着,一部接一部的作品,我知道,那属于少年时代的理想、梦想、和幻想,那属于激扬文字的年龄,那属于拥有勇气、胆量、无知懵懂但却敢于亮剑的岁月。
别了,激扬的青春年华!别了,可以尽情挥霍的岁月!
闹腾喧嚣的年少,轻轻的,你走了,我挥一挥衣袖,留下了歪歪斜斜的脚印和美丽的彩霞……
雪之惑的散文
扭捏了一冬的雪,在冬天行将结束时落下来了,给盼得决眦目裂的人们心理上洒下一丝安慰和欣喜,圈子里的照片和欢喜雪一般铺天盖地,让这个有名无实的冬季变得更加温暖起来。我站在窗口看着窗外,季节将过的留恋和一年将逝的痛楚在肌体沸沸扬扬。无论多少感叹和激动,或许,这场雪可能终将成为这个冬季的绝响。
曾无数次想象小雨中携恋人的手并肩行走,感受那浪漫温馨,但雨来临时我一样披了雨披打了雨伞拒绝了雨的好意。无数次想象在雪中踩着一条脚印不清的路慢慢走去,但功名利禄,脚印却被淹没在人来人往的杂沓之中。孩子们冻得鼻青脸肿还是吐着一团白气在雪地奔跑,把雪高高扔过头顶,感受雪落到脖子里的冰凉。我小时候也是那样的,但现在却缩在屋里欣赏他们,似乎只差几条鼻涕了。
小时候的山乡一下雪,家家户户都忙乎起来,天还不亮,扫把铁锨的声音就响彻村子上空,将寒意渗入温暖的被窝。尤其是大雪纷飞之后,炉中烤红署的香气将屋里弥漫得热气哄哄。在这样的时光里,迎来了令我难忘的一场雪。1990年冬,确切地说应该是1991年的春天,还有三四天就春分了。农历二月初三这天,一封家书穿越鹅毛大雪送来的噩耗让我的生日变得惨白无力。当我回到家中时,也是白雪遍野,似乎那场雪就是为那场悲痛所做的背景。父亲下葬的前一天,我和叔叔拿着铁锨和扫把,从家门口一直扫到坟上。父亲就在我和叔叔为他扫出的路上,在回环苍凉的唢呐声中被送入另一个世界。父亲为我铺了一生的路,而那场雪,让我为父亲扫了一回永远没有返程的.道路。那场雪那么晚,那年的春天是那么地冷!而10月的那场使全国交通陷入瘫痪的大雪,又来得那么地早,刚入冬就来了,让人迅不及防。那天,由于火车晚点,我和母亲在西安火车站等到半夜,一天的行程走了两天,中途还在邯郸住了一宿。这次,母亲要以姥姥的身份参加外甥的婚礼。不远千里送母亲回去,是想让她能享受那一段时间的天伦之乐。当外甥骑着马穿着红袍从街头走过,母亲苍老而幸福的笑容灿烂了白雪,亲情温暖了寒冬。雪,是有个性的,也是温馨的!
生在北方少不了与雪打交道,几乎每年都或多或少地有一点,倒也见怪不怪。无非一场雪罢了,与一场春雨或秋雨并无二致。面对这场期盼已久的雪,我一如既往地淡定,只是思绪怅然若失。看到东北玲珑剔透的冰雕边全副武装的笑脸,我想他们是幸福的。南北两极冰天雪地中工作站里人们,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幸福,但其人生是完美的。狂风暴雪中孤独的哨所和帽沿上挂满冰雪的战士,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幸福,但其人生是充实的。珠峰雪崩吞没的登山爱好者,许多年后雪化冰消时他们的尸体裸露在岩丛,姿势依然是向着目标的方向,那么地无怨无悔,但他们的人生因为有了明确的目标而没有白来过。我期盼在艰难过程中让生命之花得到绽放,但又缺乏那份勇气。我为自己的软弱而深深自惭!于是,只能让思绪飞扬,以得短暂的安慰。
李白眼中的雪是“青海长云暗雪山”,白居易则将雪与新剖酒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失意文人或落魄小资的氛围。我喜欢鹅毛大雪瞬间将大地覆盖,并幻想自己化作雪片飞舞天空,焕发出原始的野性。在秦岭之巅看到雪凝成冰、林木无言挺立时,那安静苍凉的外表下火山般的力量将希望点得烈火熊熊。我也喜欢那种悄无声息的夜晚雪落,早上起来窗外白雪皑皑。然后三五知己泡杯热茶围炉闲话,酝酿些许小资情调。大雪有大雪的美丽,小雪有小雪的温顺,矛盾与混乱中,我有点点迷失自己。
楼下有人扫雪,我似乎多年不扫雪了。过去在老家时,将门前的雪一直扫到大路上,太阳出来后便化出一条小路保持着干躁。在单位是新同志时抢扫把扫雪,让扫雪这样的行为化作进步之梯。不知不觉间,单位扫雪的变成了一个个毛头小伙子,也再没人用扫雪这样的行为来评判好坏时,突然发现,哦,我已经是老同志了。在这悲剧式的轮回中,日子一天天过去,许多人一天天消失在了某个地方。而太阳,依然东升西落。
笼中蜷睡的小狗不时发出幸运的呓语,外面的野狗或动物们在这冰天雪地是要时时面临生命危胁的。有驴友在野外看到狐狸冒着生命危险到人跟前讨食,这种场景无疑是感人的,但也让人心生悲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谁又能逃脱造物主早已安排好的模式?望望外面的雪,一脚踏在新年的门槛上,陷入深思。街上那脚印杂沓的路通向无数个方向,哪个方向是阳光大道呢?
傻妞儿之惑散文
骗子正解:骗取财物,名誉的人。玩弄骗术搞阴谋的人。江湖骗子,政治骗子。
------源于现代汉语词典
傻妞儿自语:飘于江湖,见到“江湖骗子“的机会颇多。骗子也以其能力大小当分为大中小三个级别。被骗者也以其财力多少,被骗后果区分为倾家荡产,元气大伤或心有阴影之类。或有经济受“小骗”捎带脚儿伤了感情型。
(一)
公元1992年夏。地点:某火车站候车室。
傻妞儿从没出过远门,最远的就是省城,这个候车室,是第一次进来。
一名中年男子,牵着一个大约六七岁的小女孩儿,往来游走于候车人之间,他声音沙哑,面色憔悴,干裂的嘴唇一刻不停的抖动着,一遍遍诉说着自己的苦楚:小女儿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若不能及时凑足超出的住院费,就不能继续治疗,无奈,只得舍下脸面,带着大女儿来此乞求好心人的帮助?
傻妞儿留意到人们反应不一:有默然不予理睬的,有露出嫌恶神情的,有痛快解囊的,有似笑非笑作壁上观的。男子只是对同情者表示千恩万谢,会让女儿上前深鞠一躬,说是替妹妹谢过,对别的反应毫不在意。单是看到文静柔弱的小女孩儿有如此境遇,傻妞儿便已恨自己囊中过于羞涩了。
终于停在傻妞儿面前了。她已感到有些尴尬,不敢看小女孩儿乞求的眼神,听不清那个落难的父亲在说些什么,大概是豫东的口音,豫东是最穷困之地,人尽皆知。男子的声音已沙哑到连不出完整的语句陈述。傻妞儿迅速从左边口袋摸出五元纸币,塞到小女孩儿手里,放弃了右边口袋的一元。小女孩儿眼神一亮,脸上露出笑容,但转瞬即逝,很快重复了她已不知做了多少次的动作:弯腰鞠躬说“谢谢”。傻妞儿迅速离开了座位,心里依然不安。她的月收入也就在百元出头,五块钱对她来说比较奢侈,但对于眼前的父女而言,只是杯水车薪,她逃也似的离开,是觉得担不起他们的谢意。
傻妞儿迎着次日的朝阳,走出了北京西直门地铁口。
第一次踏上北京这块梦中的热土,傻妞儿的心情如同这漫天的朝霞一般绚丽温暖。只是她一下子有些晕头转向了,各种声音不绝于耳,放眼望去,人在动,马路上铺满了自行车,那是赶着上班的人们。傻妞儿不禁笑了:来到北京,才真正明白为什么中国被称为骑在自行车上的民族!
傻妞儿的目的地:西直门汽车站。
她东张西望了半天,也没找到传说中就在地铁附近的汽车站。原是自己已经傻了,省城还算是她到过的,也承认能叫作城市的地方,人多,汽车多,街道还算整齐,商业及时尚气息也算浓厚。似傻妞儿这常年呆在小县城的人,踏入城市难免会有向往之心。北京这个名字更是自幼深刻于心,源自“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教诲。此刻,她已身临其境,虽然不是在庄严的天安门前。
“我,真的来了?”傻妞儿自发一问。只一眼,便喜欢上这里。
“姑娘,要去哪儿,我拉您去?”
天哪,绝对的京腔京音儿。又一个惊喜:老舍先生笔下的祥子出现了!
一顶卷边儿小草帽,一件白汗衫,肩头搭条擦汗的毛巾,一双圆口黑布鞋,身后不远处,有一辆影视画面里的三轮车,看起来干净舒适。只是,面前的是个老者,怎么也得有六十岁左右了。
如何担得起老者一个“您”字?傻妞儿不自在起来,来自习惯粗声大气语言交流之地,她顿时提醒自己要入乡随俗,在北京更要处处言行得当,才能与这个古老文明的历史名城之气质相配。
“大爷,汽车站在哪儿?”傻妞儿大着胆子第一次开口使用普通话。
“上车吧,保证送您到那儿。”
由不得不亲切的北京人文。傻妞儿毫不犹豫的付了十块钱车费,心想琢磨着可能自己弄错了汽车站的方位罢,正好借此以观街景。
绕了一个弯儿。车停下了,果然是西直门汽车站。傻妞儿纳闷,定下神来仔细观察环境,在不远处,赫然三个字:地铁口。她看着三轮车的背影,笑送自己一句话:傻妞儿进北京,真傻了。
傻妞儿偶尔感怀:可爱的幼稚单纯,被“江湖”磨蚀之后,逐渐逝去的是多么美好的`东西。当年的候车室父女可如愿获得了期望中的幸福生活?曾蹬三轮车补贴家用的老人如今可安好?
(二)
北京变得很快。
四环贯通了,继而五环路也通行无阻了,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似乎一夜之间没有了喘息的空隙。
学院路加宽后笔直的指向南北。林立于两边的知名高校象玉人放下了半遮面的琵琶,路人随时便可驻足欣赏,进进出出的学子更如锦上之花。如同这个日渐繁华的都市吸引着各色人群,学院路两边经常游走着这样的人:衣着古朴,面染风霜,操着浓重的异乡方言,时时拦住经过的学生,先问路,再索要钱物。过街天桥上,也有了或躺或卧或趴着甚至跪着的乞讨者驻扎。或蓬头垢面或衣衫褴褛,一副凄惨摸样勾引着学子们的恻隐之心和本就拮据的口袋。
似这般情形,一般骗不过有点儿经验的人,奈何温文尔雅的学子总难免被江湖幌子晃花了眼。于是,尽心尽意的为“迷途者”指路,唏嘘着满怀同情弯腰放下钱粮安心离开,岂会去揣测正被窃笑“真是可爱的傻孩子”?
傻妞儿经常往来于这条路,每每看到这一幕,心里便泛起无奈,还有些许愤怒:为何要这样巧舌如簧的利用单纯善良,为阳光的心涂上灰色?
有一天看到一中年男子在街边乞讨,旁边躺着他的老婆,病得很严重的样子,旁边的纸牌上写着:活不久,求资助。傻妞儿想:对自己病入膏肓的家人,应好好照料,把将死之人放在路边风吹日晒,哪里是为了救命?不合乎情理,便强迫自己走开了。
“人之初,性本善”。即便是从未接触过文字的人也深受其熏陶。更何况生活于现代文明时代的己辈?傻妞儿对自己太过现实冷酷的心态并不满意,退而求其次,会去关注身有残疾的乞讨者,至少过了自己的良知这道关。
媒体挖出过更惊人的真相:有丧尽天良者,把残疾之人当做道具置于街头,自己则躲在远处,观察着收获可丰厚?尤为残忍的是:竟有人专门从事“租借”偏远贫困山区家庭的儿童到繁华的城市街头行乞的离奇现象。“人之不善,何弃之有”?质问作恶者时,更应追问“出租”亲生子女的为父母者:何以能泯灭了天性?而平凡的人,又该把自己的善安放在何处才对呢?
政府已有对流浪者的救助机制,据说有些流浪者并不乐意接受。到底是为什么,傻妞儿不得究竟。只是期待这些置身于灰色世界里的人少一些,再少一些,灰色少了,大家眼里的彩色会更鲜亮,心里的天空会更清透。
前些天又经过学院路,不见了曾经的乱象。通畅许多的天桥上,往来的学子们青春飞扬,步履轻快。
但愿这条街,永远如此般安祥。
但愿这个城市的所有人,都能真正为自己的身心安一个家。
情感散文:转眼十年
薄雾袭身的贡水河,被晨练的匆匆吵醒。
天空飘着蒙蒙细雨,夜宿河畔的我,止不住急切而渴盼的脚步。慢跑在青石板铺砌的亲水小道上,快步穿过文澜风雨桥,急匆匆穿越带状公园,沿着静如止水的河流随矩形轨迹移动,擦肩徒步的大叔大婶,交错晨舞的大妈大伯,尽情地呼吸着熹微的清新,忘情地徜徉着晨曙的希冀。
一样的距离,一样的时段,曾经的不数次重复,年轮已被悄悄刻上十个印痕。只是涓涓流淌的河流还有岸边姿意生成的植被,被驯服成与城市等长的清塘和走廊;破败陈旧的房屋还有栽种整齐的庄稼,被堆砌成外表华美的高楼和大厦;那个让我成长的荆楚唯一的微型消防站址,变成了宽阔平坦华灯林立的广场;门前那条消防中队当作训练场的大道,现已川流不息拥挤不堪。在我的印记里,时间不仅是一把雕刻刀,而是一把美容刀、裁剪刀和手术刀,晃忽间发生了脱胎换骨的蝶变。
那还是我印象中从风雨桥到河滨广场买不到脉动饮料的商铺吗?还是那条道路狭窄车辆随停错车困难的街道吗?还是那栋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盆盆罐罐全用上的大队营房吗?
看着贡水河上的翻板拦截的堤坝,一个接一个连续不断,建有音乐跑泉,成为最大的城中游泳池,童叟妇孺畅享夏季清凉,流光溢彩点亮三千繁华,带给这个精致小城无限的活力和生机,无声地诉说着她华丽的转身和靓丽的嬗变,给予生于斯长于斯居民无尽的喜悦和欢乐。盯着一个个枯水期的堤坝端详,小湖般的水塘,湖面如一面硕大的镜子,没有泛起丁点儿波澜,没有发出丁点儿声响,寂静的'可怕,就像一个个生硬镶嵌在城市的酒窝,没有灵动和灵性,仿佛是对下游河床和生物的忐忑和不安。放眼望去,县城中也不乏栉比鳞次的住宅区以及热火朝天的地产项目,不知是该为其鼓呼改善居住环境的可观和可能,还是为其担忧夜幕降临后楼栋的暗淡与冰冷。
那个飘散着汗渍和血腥味道的微型消防站,已成为一个经久的传说,成为记忆中的历史,成为发展中的见证。那个青涩稚嫩的小伙子,那个毛躁率真的年轻人,那个激情执着的老新兵,已华发骤增、沉稳渐淀、内敛次生,也许成长就是一次由外到内的苍促,成熟就是一次由里及表的糊涂。有人说心态是人生苍老的温度计,而深浅交错和两鬓花白却露出不怀好意的微笑。
一个人匆匆忙忙,执着行走,靠的是路标,靠的是提醒,庆幸在那段急躁的岁月,遇到好班长好兄长好搭档老胡。他说的少,做的多,用行为来表率,用言行来感召,用真心来提醒,用真情来包容,站在赴汤蹈火的一线,划出自由发挥的直线,护住无知无畏的边线。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安若泰山,算无遗策。
人生,其实就是这些片段的聚合和汇集,稍稍整理下行装,继续行走吧。
又一个十年情感散文
一个十年,又一个十年,时间将我们每一个人的脉络轻轻的改写。很多人,很多事,很多习惯都不在是我们记忆里最初的样子。
人生就像是一本变幻莫测的小说,从曾经的开头到遥远的结尾,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改变。
十年前,我们是一个幼稚的孩子,背着书包走在放学的路上。
十年后,我们是一个成熟的.青年,在城市的霓虹灯下来来往往。
十年前,我们在课上睡觉被老师叫醒。
十年后,我们想继续听讲,却找不到曾经的教室。
十年前,我们对身边的朋友,同学说,我们一辈子在一起。
十年后,我们几乎都快忘记他们长的什么样子。
十年前,我们要面对的唯一问题就是考试。
十年后,我们除了考试所有的问题都要面对。
十年前,我们盼望时间的流逝,期盼一个寒暑假的到来。
十年后,我们依然期盼假期的来临,可是它却与时间无关。
十年前,我穿着朴素的校服,无忧无虑的奔跑在操场。
十年后,我们西装革履,穿着皮鞋,行走在风起云涌的职场。
十年前,谁如果惹了我,我会与他没完。
十年后,面对平日里的坎坷,我也只是笑笑。
十年前,我们渴望生一场小病,这样我就可以不用上课。
十年后,我们讨厌生病,渴望上课,可是这确成为一种遥远的奢望。
十年前,我们总是缠着父母,时不时的和他们大吵大闹
十年后,我们希望我能多陪陪我的父母,渴望他们再骂我几次
十年前,我们讨厌躺在床上,喜欢和楼下小伙伴嬉闹玩耍。
十年后,我们觉得下班之后回到家里在床上躺一会儿是莫大的幸福。
十年前,我们渴望离开家去远方。
十年后,我们渴望从远方回到家。
十年前,我们希望能有一辆自己的汽车,哪怕是玩具车也好。
十年后,我们开着自己的汽车,东奔西走,却无法体会到曾经希望的快乐。
十年前,我们拥有爱情,却不懂什么是爱情。
十年后,我们读懂了爱情,却也不再拥有。
十年前,我渴望一个轰轰烈烈的爱情。
十年后,我想找一个踏踏实实的人结婚。
十年前,我们总是对自己说,不要抽烟,不要喝酒。
十年后,我们猛然发现我变成了曾经自己讨厌的样子。
十年前,我们渴望远方的成熟。
十年后,我们渴望曾经的幼稚。
十年前,我们睡觉的时间是晚上九点多。
十年后,我们睡觉的时间变成了晚上十一二点。
十年前,我们吸收了爱我的人给予我的爱。
十年后,我们要把我的爱给那些我爱和爱我的人。
十年前,我们大声的说要度过一个放肆的青春。
十年后,我们无声的怀念曾经那个青春的自己。
十年前,我们喜欢把自己当成这个世界的国王
十年后,我们发现原来我们不过是这个世界中的一枚棋子
十年前,我们渴望改变这个世界
十年后,我们祈祷自己能够不忘初心,不被这个世界所改变。
扶乩之惑
巫术从发端到今天,已到了面目全非的时候.许多研究者甚至把原始的占星术、算命术、风水堪舆和解梦说成是准科学.随着历史的流变,巫术原有的形态已不复存在,而它其中所包含的科学成分早已分化,如天文学从占星术中分离、实验化学从炼丹术中分离,这使得今天的.占星术、算命术、风水和解梦,已经找不到科学的影子,成为完全彻底的巫术.
作 者:涂建华 作者单位: 刊 名:飞碟探索 英文刊名:THE JOURNAL OF UFO RESEARCH 年,卷(期): “”(2) 分类号: 关键词:十年光阴的情感散文
这天深夜,我一个人从卫生院回租住的小屋。已经在办公室待了四个小时,出来的时候,卫生院周围静悄悄,在建中的宿舍楼附近灯火通明,无形中柔和了空气中的冰冷。绕过院前的小圆池,忽略了小路旁小草的感受,我抖动着脚踩踏在那上面,那些挂在小草上的露水悄悄粘在我厚厚袜子上,随着我回到小屋里,直到这时才感觉它的冰凉。
我们租住的房子是一栋新建的三层半小楼,我们住在小楼的最顶层,只有一间小屋,小屋不大,只能容下一张双人床和一个布柜一张电脑桌。这时孩子们都睡了。我一个人在安静的房子里,困顿、疲惫、懒散充满身心,不想洗澡也不想睡觉,只想站在小屋唯一的小窗户前,眺望半空的明月,以及明月映照下,雅龙的夜景。
其实雅龙没有美丽的夜景,冬天的夜,路上早已没有行人,偶尔有车辆经过,也仅仅是一阵短暂的呼啸来去的风声。倒是路边会蹿出一两只野猫,或者狗,它们在各家门前的垃圾处翻腾,寻找食物。狗儿有时候也会与猫在黑夜里相遇,发生一场短暂的战争,猫“喵喵”叫了几声后,便跑向路边草丛,没入黑暗里。有时我会想,是猫儿退让狗儿,还是猫不屑与狗相争?
而有时候,我却冷眼看着这些,想着与它们无关的事情。比如今夜,我只想着,明天又是忙碌的街日子。每个街天,我总是一个人对着一群人,让他们眼睁睁地等待,被人等待的感受实在不好过——想着这些,我心里居然一阵心慌。几乎每一个街日的前一晚,总有这种心焦的感受,害怕什么?五大三粗的我,居然接下这种细致活,虽不说每天都提心吊胆,但也不敢否认满心隐藏着的担忧。
小街中心的夜晚只有宁静,远远地,路边灰黄的街灯映出朦胧的光线,这样看着远近的夜色,我的心总是跟着空寂起来。突然有一种充满茅盾的渴望,在黑夜里期待白天的来临。
小镇不大,一条公路将街头连到街尾,我站在小屋顶楼,正好可以看到街中心。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每一天都来回地走过雅龙街上的大小路,看着小街上的人们,心里总有一种陌生感,我在这里生活了十年,跟谁也没有十分地熟悉,甚至有时候迎面走来,彼此都不招呼。可是,他们从来不吝啬他们的微笑,这种带着善意的微笑,有的时候也让我迷醉。
每逢街日,小镇就热闹了。各个村屯赶街的人们陆续来到小街上,摆摊的`、买货的、纯粹逛街的,流动的、站立的、蹲坐的,或三五成群叙旧、讲家长理短,或独来独往购买生活所需,还有搭客的面包车和摩托车等等,他们把小小的镇子街道充塞得满满的,闹哄哄的。这种闹哄能让害怕寂寞的人快乐起来,也能让喜欢安静的人心烦意乱。但无论如何,热闹也只是短暂的,下午两点以后,人们便急匆匆地回家了,小镇便逐渐恢复平静。
这样的生活总是周而复始,十年如一日。即使在这样的夜晚,站在这个高处,总会有一些寂寥在心头。但这种空寂感也仅仅是一时的感慨,对雅龙的情结,并不能用一个寒冷的冬夜能够解析得清楚,因此,是夜,我便也沉醉于这个小镇的平凡的热闹里,渐渐地进入梦乡。
★ 傻妞儿之惑散文
★ 十年经典情感散文
★ 员工授权之惑
★ 人生之悟情感散文
★ 秋之殇情感散文
★ 又一个十年散文
★ 十年之后散文
★ 十年伤感散文
★ 过去十年散文
★ 情感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