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治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什么防空洞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治(共含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什么防空洞”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治

篇1: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治

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治

猪病毒性腹泻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轮状病毒(RTV)感染等由病毒引起的以水样腹泻为主的急性传染病的统称.在引起猪腹泻病的各种病因中,病毒性腹泻的.危害是最为严重的,它可以引起仔猪的死亡,成猪的掉膘,饲料报酬的降低,增加人工费和药费的开支等危害,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

作 者:刘涛 王瑞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信阳,464000 刊 名:兽医导刊 英文刊名:VETERINARY ORIENTATION 年,卷(期): “”(2) 分类号:S8 关键词: 

篇2:猪病毒性腹泻的诊断和预防

猪病毒性腹泻的诊断和预防

冬春季节是猪病毒性腹泻的高发季节,由于该病致病力强、危害范围广,常给猪场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在冬春季节要加强猪病毒性腹泻的综合预防.

作 者:欧阳照华 葛士华  作者单位:河南省清丰县韩村农技推广区域站,457300 刊 名:河南科技 英文刊名:HENAN KEJI 年,卷(期): “”(2) 分类号:S8 关键词: 

篇3:秋季病毒性腹泻怎么预防

秋季病毒性腹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肠道疾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在很多婴幼儿当中比较常见,而且发病的时候肺病急,让一些人感到十分的慌张,如果出现秋季病毒性腹泻时,要及时去医院治疗,以免引起脱水,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那么,秋季病毒性腹泻要平时要怎么预防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勿食生、冷的食物,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尤其要做到饭前便后洗净手;外出旅游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和安全。

2、餐具、炊具用前消毒餐具(菜板,刀叉,榨汁机,各种容器等)用后晾干,用前清洗、消毒。

3、讲究食物放置冰箱内放置的食物要更换一个干净的容器放置。必须煮沸后食用。

4、保持空气新鲜切莫因为天气转冷,怕受凉而紧闭门窗,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能够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5、不要滥用抗生素多数秋季腹泻病例都是病毒引起的,细菌感染的比率较低。对于病毒性感染目前无特效药物,在治疗时以对症处理为主,通常病程比较短,可以自愈。但剧烈而持久的腹泻,将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此时,可在病因治疗的同时,适当给予止泻药。

6、不接触腹泻病人不去病人集中的医务场所,少去公共场所,减少接触腹泻患者的机会。

7、应注意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有助于预防肠道传染病。

8、注意保暖,应根据天气变化来增减衣服。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对轮状病毒感染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使用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该疫苗口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对A群轮状病毒的免疫力,可用于预防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

宝贝的餐具、炊具在使用前,一定要注意消毒;奶瓶、奶嘴、汤勺、过滤纱布或漏网、榨汁机等食具,每次使用前后建议用开水洗烫、煮沸、晾干;冰箱内放置的食物必须加热后食用;在常温下放置的剩奶不能超过4个小时。

根据以上的介绍我们知道,秋季病毒性腹泻一般症状是比较严重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年轻的爸妈平时要勤洗手,这样可以减少给孩子传染病毒的机会,只有平时多注意,才能减少秋季腹泻的发生,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篇4:猪腹泻病的发生及防治

猪腹泻病的发生及防治

从非传染性因素与传染性因素两方面,介绍了猪腹泻病的发生与防治,以期为养殖户防治猪腹泻痛提供参考.

作 者:徐兆胜  作者单位:安徽省霍山县衡山畜牧兽医站,安徽霍山,237200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 “”(1) 分类号:S858.28 关键词:猪腹泻病   非传染性因素   传染性因素   防治  

篇5: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治疗进展

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治疗进展

【论文关键词】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

轮状病毒(RV)是婴幼儿秋、冬季急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占所有肠道感染病因的50%以上。据WHO统计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患儿住院病人中20%~70%是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

近年来发现RV不仅能引起胃肠道病变,亦可导致肠道外器官感染,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病原诊断准确性的提高,对于RV肠炎的治疗急待规范,以避免大量抗生素的滥用、延误合并症的治疗等。本文仅就RV肠炎的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

1 饮食治疗

婴儿6个月以前,通过胎盘获得母体抗体的被动免疫,对RV有强耐受性[1]。因考虑到母乳中含有特异性抗体和有利腹泻恢复的保护因子,多数学者认为原母乳、牛乳喂养小儿急性期改为无乳糖奶粉对减轻腹泻,缩短病程有利[2]。

张强英等[3]认为RV肠炎与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有一定关系,位于小肠绒毛最表面的乳糖酶是RV靶酶。国外学者指出,一般婴儿的乳糖酶浓度高于成人,故这可能是婴幼儿易感染的原因。现代研究表明,RV感染使小肠双糖酶尤其是乳糖酶活性降低,而致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导致渗透性腹泻年龄越小越容易继发乳糖不耐受症。

RV肠炎以6个月~2岁为高发年龄,而此年龄段患儿大多数仍以含乳糖丰富的乳类为主食。RV肠炎患儿如进食含乳糖丰富的食物会使腹泻加重或迁延。所以RV肠炎患儿去乳糖饮食意义重大,可采用去乳糖奶粉、豆奶粉、发酵酸奶、豆浆、米汤等。故对RV肠炎患儿应检测是否继发乳糖不耐受症,及早指导治疗,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2 抗病毒治疗

(1)利巴韦林:是通过阻止病毒复制而发挥作用。尽管它在体外、体内中有效。但是利巴韦林的抗病毒活性在临床观察中却不总是令人满意。而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2)干扰素:系广谱抗病毒药,主要为肌肉注射方式给药,在临床应用中已显示了一定的临床疗效[4];(3)西咪替丁及法莫替丁:在体内及体外西咪替丁及法莫替丁也具有广谱抗病毒能力,且较利巴韦林有效[5];(4)免疫球蛋白制剂:有人用口服人类初乳中提取的抗HRV或从抗轮状病毒鸡蛋中提取的1gA,静脉输注静丙的方法治疗轮状病毒感染,但费用较高且副作用尚不清楚[6]。

3 胃肠黏膜保护剂

常用的是肯特令(双八面体蒙脱石),是目前专家推荐的治疗小儿HRV肠炎的有效药物。是一种天然的吸附性土质,作用在于吸附病原体和毒素,维持肠细胞正常吸收和分泌功能;与肠道黏液糖蛋白的相互作用,增强其屏障作用,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

4 微生态制剂

双歧杆菌抗轮状病毒感染的被动保护作用[7],目的在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重建肠道生物天然屏障保护作用。通过口服双歧杆菌疗法缩短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的症状及排病毒的持续时间。

5 疫苗的研究[8~14]

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自然感染HRV后,可降低随后感染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因此,疫苗对于预防HRV感染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对轮状病毒的研究。为了与天然感染作用途径一致,目前研制的HRV疫苗都是口服疫苗。科学家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但还大都处于实验阶段。暂时不可能规模的投入临床使用,而且费用昂贵。

6 液体疗法

RV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上复制,使细胞发生变性和坏死,受累的上皮细胞脱落,致使小肠黏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同时病变的肠黏膜细胞分泌双糖酶不足,活性降低,使食物中糖类消化不全而积滞在肠腔内,并被细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链有机酸,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造成水和电解质的进一步丧失,出现脱水、酸中毒、低钾、低镁、低钙[15]。因此,及时预防和治疗脱水,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对RV肠炎患儿尤为重要。

有关液体疗法全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1992)包括以下三方面:(1)对于无脱水患儿,应口服补液预防脱水。可用口服补液盐(ORS)、米汤或糖盐水。(2)对于轻、中度脱水,可应用ORS纠正脱水。(3)对于重度脱水,应采用静脉补液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

7 中西医结合治疗

范春华[16]西药组采用病毒唑,纠正脱水,合并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腹胀者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中西药组应用病毒唑、纠正脱水及并发症的处理同西药组。本组病例辨证分型施治;(1)外感风邪:①偏热,治以清热利湿,方用葛根芩连汤加味;②偏寒,治以消食和胃,方用保和丸。(2)正虚型:治以健脾益气,方用参苓白术散。①脾阴虚:治以育脾阴,方用五阴煎。②脾肾阳虚治以温脾补肾,方用可保立苏汤加附子、干姜。治疗结果:中西药组治愈及退热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差异有显著性 。王学彪等[17]将139例小儿秋季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及对照组61例。两组均给予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等西医液体疗法。发热、腹痛、呕吐重者给以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按中医辨证治疗;风寒泻方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湿热泻方用加减葛根芩连汤。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8 经皮给药治疗

经皮给药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最新给药途径,西方医学发达国家已广泛使用,被广大医学专家高度评价为第三代给药方法[18]。

目前儿科选用的经皮给药治疗仪是引进美国透皮吸收周期性脉冲电磁治疗系统先进医疗技术,结合中国中医传统医学原理研制而成,集电疗、热疗、药疗、灸疗于一体。经皮给药治疗仪避免了非肠道(注射)给药的危险和不便,药效持久,使药物在血液中保持恒定的血药浓度,减少了峰谷变化。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因素的干扰与降解的作用。起效快、药效强,它的渗透性比单纯用药贴片的透皮吸收大200倍。彭安民等[18]采用经皮给药治疗仪辅助治疗RV肠炎,取穴神阙、关元穴,疗程3~5天。提示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小儿RV肠炎具有协同作用,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9 其他

儿童免疫功能低下,属于病毒的易感人群,且RV肠炎多集中发病于秋冬季节。因此,改善儿科病区消毒措施和方法,做好病儿及家属疾病预防保健及健康教育方面的宣传、加强病原流动物品监测管理、重视医护人员手的清洗消毒等都是阻断RV肠炎院内交叉感染,避免其暴发流行的关键环节[19]。

综上所述,近年来的研究发现RV感染不仅可出现肠道感染,还可出现呼吸道、心、肝、肾、脑等多脏器的感染。故对合并呼吸道、心、脑、肾等脏器损害的除积极治疗肠道感染外,宜早期针对合并症给予对症用药,以有效保护重要器官,提高临床治愈率。因此,随着对婴幼儿RV感染研究的深入,针对RV腹泻的治疗仍将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钰.广西柳州地区小儿腹泻243例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分析.新乡医学院学报,,19(1):52-53.

2 裴文利.饮食疗法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中的作用.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1):102.

3 张强英,招钜全,余咏文.轮状病毒性肠炎与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关系分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3(2):54-56.

篇6:猪腹泻拉稀怎么治疗

猪腹泻病的常见疾病与主要临床症状

病毒性疾病

引起腹泻的病毒主要有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如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等,其它尚有星状病毒、肠型腺病毒、小轮状病毒、微小呼肠病毒等。

临床表现以胃肠炎最为突出,有呕吐及腹泻等症状。腹泻大多呈水样,不含黏液或血,常伴低热,少数仔猪可见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鼻涕等。常见病有传染性胃肠炎病、流行性腹泻病、轮状病毒病。

细菌性疾病

侵袭性腹泻病主要病原菌有沙门氏菌、巴氏杆菌(主要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志贺氏菌、副溶血弧菌、肠道入侵性大肠杆菌(EIEC)等。非侵袭性腹泻的病原菌主要有弧菌属、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道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亲水气单胞菌等。临床上可见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

粪检可见大量的脓细胞和红、白血细胞。常见病有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红痢、仔猪副伤寒。

寄生虫性疾病

引起寄生虫腹泻的病原最主要的是溶组织内阿米巴虫和球虫,其他尚有贾弟鞭毛虫、粪类圆线虫、小袋纤毛虫、毛圆线虫、隐孢子虫等均可引起动物腹泻。另外,寄生于肠道的一些寄生虫,如蛔虫、鞭虫、钩虫、蛲虫等在感染过程中均有引起动物短暂腹泻的可能。

中毒性疾病

引起猪中毒病的主要因素有砷、汞、有机磷、磷化锌等,动物大多数表现呕吐、腹泻、腹痛。砷中毒还表现血便、瞳孔散大、心衰死亡,有时血尿或蛋白尿。汞中毒还表现衰弱、摇摆、舌炎麻痹,视力消失。有机磷中毒还表现瞳孔缩小。磷化锌中毒还表现体温下降,呕吐物或粪便有大蒜味,呼吸困难,胸腹部敏感。

猪腹泻的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

(1)搞好猪舍卫生 对于仔猪流行性腹泻应做到“防重于治”。应加强猪舍环境卫生消毒,保持猪舍内干燥。舍内地面可用“卫康”消毒。全场每周用“农喜福”彻底清扫消毒一次。

(2)加强饲养管理 尤其对于仔猪要精细管理,注意冬季防寒保暖,垫草要干净、干燥、松软。供给猪只的饲料要柔细适口,容易消化,可以饲料中拌些和气丰利和瑞特奇,这样既可预防猪只的胃肠疾病,又可促进仔猪生长发育。饮水要充足、洁净。在饮水中添加益免加,可以增加猪只的机体代谢吸收。

(3)加强疫苗接种 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搞好预防接种。

(4)及时发现和隔离 在养猪生产中,要做到三观看:观看精神状况,观看饮食情况,观看排泄粪便的颜色和形状。及时发现,早日隔离,对症治疗,以减少死亡,降低猪群发病率。

药物防治:

奥邦的白金肽主治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伪狂犬、猪流感、传染性胃 肠炎、口蹄疫、细小病毒及其他病毒混合感染而引起的家畜体温升高(呈稽留热)、精神沉郁、全身败血等症状疾病,俗称高热病。对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细菌性、免疫缺陷性疾病有显著而独特的疗效。(用法用量)肌肉注射:稀释本品后摇匀,形成均匀的混悬液。治疗量:本品发病前期注射150kg体重,后期注射100kg体重。预防量减倍。

猪寄生虫病的防治

鸡非传染性腹泻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猪肢蹄病的类型、原因及防治

食物中毒腹泻怎么办呢?

宝宝秋冬季腹泻什么原因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断与防治

防治工作计划

写给“可乐猪”

飞天猪故事

猪600字作文

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整理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治,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