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做一个有故事的老师(共含6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annbetty”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位老师曾经在课上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
我们的一个学长,姓李,家中贫困,当时是他们家乡的小山村里有史以来第一位大学生。因此,跟许多故事里说的一样,这位李学长发愤图强,以优异的成绩毕了业,并开始在一个不错的企业里工作。李学长很兴奋地打电话给老师告诉其近况。老师问他:“你每个月的工资都怎么分配的?”学长说:“我只留500元自己用,其他的都寄回家给父母和正在念高中的妹妹。”用500元在那个城市生活的概念就是,只能花200元租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巴掌大的小屋子,剩下的300元还必须省吃俭用。而对当地很多女大学生来说,300元只够她们一个月的正餐吃喝,还不包括零食。可想而知,学长的生活辛苦到了什么程度。
在听完学长的话后,老师说:“你这样不累吗?你必须多留些钱给自己,让自己多享受,过得轻松些。”学长不解,说:“可是家人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不能那么自私啊。”
听到这里,我们都打从心眼儿里佩服这位学长,同时也对老师说的话存有质疑。老师说:“你们真的认为这种所谓的‘舍己为人’的忘我精神是最好的吗?如果他继续这样下去,你们觉得会发生什么事呢?”老师又继续把故事说下去:
在学长打完这个电话后过了几个月,他又给老师来电话了:“老师,我觉得好累。现在村里的人都知道我能挣钱了,就不时到我家借钱,爸妈根本就不知道我的状况,总是慷慨地借给别人,然后又问我要;妹妹说她现在对音乐很感兴趣,想让我给她买个小提琴,并供她读音乐学院,我真是烦透了!”
说到这里,老师意味深长地对我们说:“现在,你们该明白了吧。并不是说‘舍己为人’不好,但就算是超人,也应付不了别人的索取无度。所以当你要‘为人’时,首先须想到‘为我’,只有先满足了自己的需要,才有精力去满足别人的需要。否则,一味地牺牲奉献没几个人受得了。”
这个故事同样适用于高考生。
很多考生说他们高考是为了不辜负家人的期望,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他们学习的动力。但他们也发现:当学习成绩好的时候,家人对他们的期望就会增多,总是盼望他们能考上北大、清华一类的名校,光宗耀祖,这使他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当成绩差的时候,有些父母表现得极其失望,并不断打击他们,给他们施压;有些父母虽表现得很体贴并且小心翼翼,却更让他们感到愧疚,更有压力。长期下去,只会使他们负担越来越重,不仅影响学习成绩,更影响其身心健康。
我们应该从上面的故事得到教训——高考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为了将来的发展,我们可以自私地去高考。
像李学长那样,村里人对他的误解是他有能力挣钱,所以必定家资丰厚,自己去借钱即使不还他也不会计较。家里人对他的误解是他每个月赚那么多钱,肯定不会计较借些钱给别人,再说都是乡里乡亲,还能让我们有面子。妹妹对他的误解是哥哥能挣钱了,也一定有能力送我上音乐学院。这些误解其实都是他自己造成的,他在潜意识里必定有虚荣心,只想让村里人和家里人看到他优秀风光的一面,自己在背后要付出的代价却只字不提,所以最后只能“打落门牙和血吞”。同样的,为了别人和虚荣心而学习、考试,你迟早有一天会被别人的闲言碎语和期望所吞没。
所以,我们应该确立好自己的目标,要知道,高考只是实现自己目标的一个过程而已。不是只有考上北大、清华一类的名校才有成功的可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作出最好的选择,让自己以轻松的状态面对将来的挑战,才能更稳当、更持久地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初中期间我暗恋过一个女老师,她二十多岁,白白净净,清汤挂面的垂顺长发,有时候也会扎成一条马尾巴,无论扎上去还是放下来,都清秀得让我有些呼吸不畅。每次上她的课,我都会放下课外书很专心地捣乱,她被惹得真生了气,就会提高嗓门瞪着我喊一声“罗永浩!”然后就说不出话了。这样的时候我会低头趴在桌子上老实一会儿,但心里有一个声音在大喊:“她又叫你的名字啦!”
有一次我分寸掌握得不好,把她气得哽咽住了,就丢下我们冲出了教室。同学们顿时高高兴兴地嬉笑打闹起来。我不放心,就一个人跟出去看,发现她在走廊里站着,扶着墙边的暖气片,肩膀一耸一耸地在哭,从后面看过去,雪白的脖子上,几缕细细的绒毛让我心惊肉跳。我呆呆看了半晌,想伸手拉一下她的胳膊以示安慰,但终究不敢唐突,就低头走开了。这之后一直到毕业,她再也没跟我说过一句话。如果我再在课上捣乱,她就放下书本,停下来看天花板或是窗外,直到我讪讪地说不出话来,她才又接着讲课。
后来发现亦舒有一个中篇小说《我这样爱她》,讲述一个中学男生暗恋女教师的故事,我胸口酸痛地看到这个跟我一样苦命的孩子说:“每一年至少有两千多个男学生爱上了女教师。虽然我尽力与自己说我没有那两千个庸俗,但是,心里还是知道好不了多少……”
又过了很多年,看了些探讨青少年心理的文章之后,我才能较为完整地梳理我的行为动机和心理。当年她只不过20岁出头,在我今天看来当时她也是个孩子,希望她在后来的日子里,能明白那个讨厌的坏学生其实对她没有任何恶意。这是一段永远不可能被表白的绝望爱情,只是一个傻小子笨拙固执地希望引起他仰慕的人的注意而已。
我读初三那年,班上转来了一位叫歆的城里女孩儿。歆皮肤白嫩,长得很漂亮,不像我们农村人,一个个黑黝黝的。尤其令人着迷的是歆的歌唱得很好听。她的嗓音有一种天然的美。只要她一唱歌,全班同学就会被深深地吸引。
我那时的学习成绩非常好,几乎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老师们都很喜欢我。我在同学中也享有较高的威信。歆的到来,犹如春风拂面,漾起我内心阵阵涟漪……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我,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在心中升腾。
歆知道我的成绩是最好的后,经常向我问问题。开始我还有些不好意思,后来我就盼望歆来问我问题,问得越多越好。这样我不但有更多的机会接近她,看她美丽的容颜,嗅她青春的气息,而且还可以展示我的才华,赢得她的好感。才子佳人式的绝配是我理想中最完美的形式,也是我今生向往的目标。我和歆接触越来越频繁,我感到我们的心也越来越靠近,她看我的眼神总是亮晶晶的,非常特别。我隐隐约约地感到,歆可能爱上我了。
渐渐地,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我都会想歆的倩影和笑容,还有她洁白的肌肤,开始挺拔的胸脯和美好的身段……总之,我能想到的都想了。有时正与她亲热着,无尽的美妙弥漫全身,却突然醒来,原来是南柯一梦。我想明确地向歆表达我的爱意,但又不敢开口,怕破坏了我在歆心里的形象。
一天,我听到班上成绩仅次于我的兵说:“歆是个好女孩儿,人又漂亮,学习又认真,别看人家是城里人,可人家却一点儿也不骄傲……”兵的话像针一样扎在我的心头。我开始留意到:歆也经常问兵一些问题。这个发现让我非常不安,更使我感到了竞争和压力。正在此时,我读到一篇故事,里面讲了一个男孩儿喜欢一个女孩儿,可是男孩儿却始终不好意思说出来,多年以后,女孩儿已经成了别人的妻子。一次,当男孩儿向女孩儿说起他当年是多么地暗恋她的时候,女孩儿泪如雨下,说:“当初你为什么不向我求爱呢?我可是一直等到了毕业呀!现在你说出来还有什么用?”这则凄美的爱情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我,也增强了我向歆写求爱信的勇气。
我寝食难安。经过一个星期的冥思苦想,一封1000多字的情书终于出炉了。然而,如何把信交给歆呢?毕竟,我的心里很虚,怕歆压根儿就没那意思,更怕弄出笑话和麻烦,让老师和同学知道了,我真的就无脸见人了。我从故事书上看到有人将求爱信夹在书里交给对方的情节后,立刻有了主意。
那天,歆买到一本新的辅导书,特意来问我书上的一个问题,我趁机将情书夹在了书里,然后合上书非常小心地递给了她,我的心怦怦直跳,悄悄地观察着歆的一举一动。突然,令我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只见班主任慢慢走过来,拿起了歆的辅导书,一边问她是在哪儿买的,一边说借走看看。班主任将那本书带出教室的一刹那,我感到天旋地转,似乎世界的末日已经来临。
接下来的课我一点儿也没听进去,度日如年般地过着分分秒秒。放学的时候,班主任叫我去一趟他的办公室。当我像死囚一样等待着班主任的宣判时,他却给了我温和的笑容,然后平静地对我说:“没什么,你是我最好的学生,坐下来说,让我们谈谈心,好吗?”班主任拿出那封情书,继续说:“我本来不愿打开它,但我以为是歆给我提的意见或反映的什么问题,所以我打开了,不经意看到了里面的内容,请你原谅。”我奇怪地看着班主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歆看到了这封信吗?”班主任问。我摇摇头说:“没有,我刚夹在她的书里,就被你借去了。”“哦,真是太巧了。实话告诉你吧,歆就是在原来的学校受到情书的困扰,才转到我们这儿来的,她需要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我向她父母保证过,在我们这儿绝不会受到骚扰,因为我们这儿的孩子都很淳朴,他们都想通过努力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处境和命运,不像城里的纨绔子弟。人家是客人,并且相信我们,我们应该让歆享有好的学习环境。你说对不对?”班主任认真地对我说。
我轻轻地说:“老师,我错了,我明白了,我不该这样。请你处罚我吧,不要让我的父母知道就行了。”班主任语重心长地说:“其实这也没什么,每个人的青春期都会这样。只不过有的人因为种.种原因把它表达出来了,有的人却埋在了心底。这样吧,你这封信放在我这儿,就当什么也没发生,我一定替你保管好,绝不让任何人知道。等你考上了大学,工作了,再来取回去。”我点点头,反复哀求班主任说:“一定要保管好呀!”班主任说:“你放心,我一定说话算数,再久我都替你保存着,等你有出息了再来拿。”
几年过去了,我考上了重点大学。回到初中找班主任时,他刚好被派到省外一偏远贫困山区支教去了。
也许是缘分,工作后,我还是与歆走到了一起。原来,歆一直都和班主任保持着联系。班主任也经常在给歆的信里提起我,说我是个不错的青年,并叫歆来找我……
去年,我和歆就要结婚了,正当我们准备写信请班主任来参加我们的婚礼,顺便请他将我当年写的那封情书带回来给歆看时,却意外地收到了他的来信,里面有我的那封情书,但收到信时班主任已经因患癌症去世了。临终前,他亲手把信交给他爱人,叮嘱她要寄给我们。班主任写道:“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你们一定已经走到一起了,这也是我多年来希望的呀,也算是我的安排吧……”
这个消息如晴空霹雳,我和歆看着那信和情书,都泪如泉涌……
我喜欢打游戏机,还时常逃学,整个小学阶段,教过我的老师都很头疼我。六年级时,班上换了一个班主任,是个男教师,姓陈,长得英俊健美,说话做事干脆利落。而且写得一手好字,听说还得过国家级的奖项。同学们都很喜欢他,只不过对于我来说,再好的老师也无法感染我,几年的放荡不羁,让我已无法收住早已玩野了的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异性的好奇感越来越强。我对班上一名品学兼优的女孩谢小莹产生了好感,悄悄给她写了好几封情书,情书里摘抄了不少席慕容的诗句,可是她从来没有给我回过信。我没有等来她的回信,不料却等来了老师的“邀请”。
这天,陈老师叫我到他办公室,让我坐在他对面的椅子上。他漫不经心地对我说:“你给谢小莹的情书我都看了,是她给我看的。”听了他的话,我头上直冒大汗。他看了看我的神态,微微一笑说:“怎么?不敢面对吗?你不要害怕,谢小莹给我说了,她觉得你是个勇敢的男孩,班上那么多男生只有你敢给她写情书,她很赞赏你的。只不过她说,你要是能改掉一些坏习惯的话,她还是很愿意和你做朋友的。”
老师的话让我吃惊,他没有对我大声呵斥,而是平静地从办公桌里拿出一封信递给我,说:“这是她写给你的信。她信任我这当老师的,所以找我做证人,让我在你们中间传信,以后你有什么信,可通过我转交给她。这事在班上是个秘密,记住了吗?”
我颤颤巍巍地接过信说:“知道了。”此时我脸上的汗水却如下雨般滴落下来。
我一口气跑回了家,关上门迫不及待地撕开信,信上的字迹娟秀漂亮,正是她的笔迹,只是令我疑惑的是,老师怎么对这件事没有彻底反对,反而还让我和她交往呢?该不会是什么阴谋吧?
她在信中对我平常一些坏习惯提出批评,并且还提出好几条改正建议。她说让我好好学习不打游戏机,不逃学。末尾还说,假如你觉得做到很难,一点也不为难你,你可以放弃,以后也绝对不准再给我写信,否则我将会告到你父母那儿。
我沉思一晚上,最终谢小莹那优秀的品质,漂亮的形象,决定让我赌一把。我开始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加班上的各种活动,逐渐对学习充满了信心,现在我才明白原来学习居然这么有趣。
一段时间后,我给她写信,想问问她我表现怎样。我拿着信战战兢兢地来到陈老师的办公室,陈老师看到我很亲切,拍着我的肩说:“叫我给你传信是吗?别害羞,给我吧,这件事你就尽管放心。”说完接过信,就若无其事地继续他的工作。没过几天我居然收到了陈老师转给我的信。谢小莹在信上肯定了我这段时间的进步,不过,她提醒我离预期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最后还鼓励我,努力吧!亲爱的朋友,我相信你会成功的。看完信我一蹦三尺高,真是太高兴了!我决心继续努力,争取让她看得起我。随着我的学习成绩稳步上升,班上很多同学都羡慕我,还打听我是不是进了什么好的补习班,听得我直在心里偷着乐。出色的进步得到了老师的青睐,陈老师重用我,让我做语文科代表。这还是我读书六年来第一次做班干部。更让我兴奋的是一次出学习园地,谢小莹叫我下午留下来和她一起完成学习园地的布置。那个下午是我最幸福的时光,我在黑板上积极地画格子,谢小莹专门写内容上去。整个下午我和她有说有笑,她还耳提面命地教我如何在毕业的时候能再突破,争取考上重点中学。对于她的教诲,我铭记在心,发誓一定考上重点中学。我们不断地由陈老师在中间传递书信,我越来越钦佩陈老师了,他真是一个神奇的老师!
一晃毕业了,皇天不负有心人,我考上了重点中学,谢小莹也考上了。
领毕业证那天,我决定当面对她说我成功了!我还没找到谢小莹时,陈老师找到了我,把我叫到了办公室,神情严肃地对我说:“你这学期收获怎样?”我脸上挂满了成功的喜悦,信心十足地对陈老师说:“我是最优秀的,我成功了!”陈老师点点头,说:“恭喜你,你是我教书以来,第一个由最差的学生转化得如此优秀的学生,你继续努力下去肯定前途无量。”随即他话锋一转,说:“你想找她是吗?她走了,她家是外省的,她回老家上学了,以后不会来了。”
我脑袋嗡地一下大了,嘴里挤出两个字:“骗子!”
陈老师沉重地叹一口气说:“她不是骗子,真正的骗子是我。”说完他从箱子里拿出一摞厚厚的信,每一封信是那样熟悉,全是我写的。我疑惑地看着陈老师。他慢条斯理地说:“其实谢小莹一直都不知道这事,自从你给她开始写信时,她就把你写的信交给我,叫我处罚你。那时的你贪玩任性,就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于是我想到一个办法拯救你,利用你对谢小莹的爱慕,模仿她的笔迹和你交流。我是学书法的,模仿字迹是我的强项。这一年以来,你一直是在和我交流。你说我欺骗你也好,愚弄你也罢!你就是对我恨一辈子,我也不怨你。”说完他期待地看着我,这时我的眼角不知不觉地流出了两行泪水,我终于明白了:要不是他这位伟大的老师,我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吗?我深深地给他鞠了一躬,说:“陈老师,我永远爱您!”说完我迅速离开了学校,带着优秀的成绩单一路春风地回家向爸爸妈妈报喜去了。
做一个有爱心的老师
有这样一首小诗:“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之所以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也缘于从小就有这么一个梦想,如今梦想成真了。而那些曾经是我梦想中的镜头,如今仍历历在目,如在眼前。
“做有爱心的教师!”每时每刻、每分每秒,我都要在心里提醒自己;这要成为我!
“爱心是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投入全部的力量,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青春、智慧奉献给孩子。”人们常说,教师担任的是教书育人的角色,而不是“教育警察”的任务;不是发现缺点,而是肯定成绩。
爱,是人类特有的、最伟大的情感。如果说亲子之爱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本能之爱,那么老师对学生的爱,则更多的是博爱,因为教育是无选择性的。我觉得,在提倡爱的教育的同时,还应了解爱的教育的基本要求。
了解学生,是做到真正的爱的教育的前提。只有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兴趣、特长、性格等,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合有效的教育方法,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提倡爱的教育,并不是说,对学生就不需要严格了。无论是表现好的还是差的学生,都应严格要求。对待成绩和表现好的'学生要一丝不苟;而对待表现和成绩差的学生,更应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只有对其严格要求,才能促使他们从后进转化为先进。
公平对待学生,是做好爱的教育的关键。这点非常重要,对待学生必须是非分明,办事公正,实事求是,绝不可感情用事。抛弃一名后进生,对一个班级或一个学校可能只是几十分之一的损失,而对一个家庭来说是百分之百的损失,况且这样的区别对待,容易使两类学生都造成心理上的失衡和人格上的扭曲。关注每一个人,关怀每一个学生,以关切而又深思熟虑的严谨态度对待每个学生的优缺点,这是教育过程的根本之根本。
诗哲泰戈尔说:“不是棒槌的敲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如此光彩亮丽。”在教育上,教师和学生是互为水,也互为鹅卵石的。教师的教育艺术之水让学生日臻完美,而学生的心灵泉水也在洗涤、滋润着教师的心灵,让我们的人格,让我们的教育,让我们的事业日臻完美。
做一个有魅力的老师
根据报载,一位普通的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把自己全部的爱和知识奉献给了心爱的学生,后因积劳而疾,过早地谢世,学生家长送葬者人流如潮,由此形成的冲击波冲破校园,震撼了社会。为什么这位老师能有如此大的震撼力?一位教育专家说,是这位教师的人格力量所在。
笔者在读师范时有位老师,他其貌不扬,且失去了一臂,人称“独臂大侠”。但他那深厚的文学功底,严谨的教学作风,极强的亲和力,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敬,他的课也最受学生喜爱。这一切,我至今仍记忆犹新。
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不断完善,一流的教学环境,高学历的教师队伍,这一切都给教育改革带来了勃勃生机。但也不可否认,当今教育中,教师“只管学生的分数好不好,不管好生的心情好不好”的现象比较严重,教师总是抱怨学生的脑子笨,学习不用功,有些学生因不堪重负而采取逃学拒学,昔日的好学生行为变得怪异,情绪变得焦躁冷漠,失去了童年生活的乐趣。充满稚气的孩子背负着成年人沉重的期望,在紧张、疲劳的气氛中挣扎,失去了本该快乐的童年。
由此可见,当今的教育缺少的并不是学历,也不是设施,而是好的教师,有魅力的教师。
有魅力的教师,首先要极具人格魅力。
用健康的、正确的思想教育学生,以自己高尚的灵魂和言行感染、影响学生,这就是教师人格魅力所在。著名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只有人格,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具备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满腔热血育英才,才能对学生产生震撼心灵的力量,并拥有持续的影响力。
有位教育家说得好:“以人格培养人格是最简单,最明了,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界的人格,就是把社会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人格化,通过人的个性来体现这种道德规范。这种人格化的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深刻而久远。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我们切不可忽视教师的人格的潜在作用,应该充分发挥教师人格独具风采的魅力。
一名有魅力的教师,他能尊重学生,对学生有亲近感,能走进学生心灵。他能学会洞察孩子的变化,懂得呵护孩子的自信,懂得用不同的尺子来衡量孩子,会发现孩子的亮点,长处和不足。他能用宽容的心态去接纳孩子,去亲近孩子,以坦诚的胸怀去理解孩子。不会因为学生是“差生”而袖手旁观的,去批评他,指责他,而是会尊重每一个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尤其是能尊重那些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的学生,尽管他也会批评,但至少不会体罚和污辱学生的,而是很婉转地让学生接受,以致于学生心服口服。
有魅力的教师,同时又极具学识魅力。
教书育人是一门艺术,教师的魅力在于睿智。一名充满魅力的教师,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所谓“学高为范”。教师的文化形象是教师形象的核心,古有“学高八斗,学富五车。”作为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准,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更多的.文化资源,使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革新,理念不断提升,能适应新课标。
“教师必须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应成就自己。”作为教师要懂得“教学相长”这个道理。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个科研型的老师,懂得发展自己,度能善于反思,因为反思需要底蕴,而阅读可以滋养底气,懂得终身学习,走在“读书潮”的前头,具有主动求知的愿望和意识,具有孜孜以求的精神和毅力,让书橱和头脑一天比一天充实。他不能学会反思。能做到:事先而思,行而有序;事中而思,行而不迷;事后而思,知而有得。他不仅以忙碌、奉献为荣,还以追求人生的质量,并在创造性教学中发展自身,轻松愉快地教,让学生愉快轻松地学。
进入21世纪,知识在不断增长,尤其是网络的发展,可以说是新知识新信息正暴风骤雨般向我们扑面而来。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不能再吃老本了,而应该主动建构新的知识来完善自己,以适应当今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作为21世纪的教师,他的知识面不应该局限于自己所教授的那门学科上,他还能知道什么叫网络,什么是聊天室,甚至什么是OICQ。一个知识、技能广博的教师总能给他的学生带来惊喜。”一位同学如是说。
有魅力的教师,更应该充满幸福。
幸福的教师充满理想和追求。他应该有“科教兴国”的理想,热爱着他的事业,能懂得“让每一个学生都成才和成人”和“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的深刻涵义。
教师应该有追求,因为只有灿烂的生命才能培育出灿烂的生命力。有追求才会有激情,追求与激情同在,激情与生命活力同在,生活活力与欢乐同在。
幸福的教师应该充满自信。自信使人自强,适当的“骄傲”能使人成功。只有自信,才能使一个人的潜能才华发挥至极致,既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无穷潜力,也要相信自己的无穷潜力,也只有自信,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不因一时挫折而丧失自信,要不断撞击每一个成功的暗点,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如果教师停止撞击了,那就意味着他对生活失去了意义,对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自信。
“教师应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他不应是蜡烛,垂泪到天明,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应当如朝霞祥云,映红天空,照亮人间的同时,又展示自身的美丽与绚烂,享受着教育的快乐和幸福。”
做一名教育幸福的教师已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正如一位学者说的那样“我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如百合,展开如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但它应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似一团火。”
教师不能只讲“奉献”----只讲“奉献”的教师是“枯萎”型的,而“枯萎”型的教师是缺乏后劲的,是不能给迅速成长的学生以不断升级的“哺育”的。
有人说:“干教育亦苦亦累亦潇洒”。是的,且不说辛勤耕耘后收获学生成绩名列前茅的踏实,单就在他们纯洁的心灵里撒下阳光后折射出的七彩虹,就足以息慰。不是吗?当你收到一封封,一张张载满崇敬与感激,洋溢着火热激情的书信、贺卡时,当您获悉在各个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时,你就会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你就会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新一轮的燃烧中。
做一名有魅力的教师,并不是朱永新、魏书生、窦桂梅、吴正宪等教育家、特级教师的专利。我们的教师如果能用自己真诚的“情”、真诚的“爱”去献给孩子,用自己的高尚的人格去征服孩子,使他们发自内心的喜爱老师,喜欢学习,那么同样可以成为一名有魅力的教师。
让我们的教育拥有更多充满魅力的教师。
★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