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屈原的三字经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renq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纪念屈原的三字经(共含8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renq”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纪念屈原的三字经

篇1:纪念屈原的三字经

纪念屈原的三字经

纪念屈原的三字经是什么呢?从中可以学习到屈原的什么精神?

华夏史,五千年,至春秋,战国连,七雄起,燕赵韩,齐与卫,秦与楚。

秦商殃,图变法,咸阳荣,谋天下。幅员阔,数楚荆,鱼米足,物产丰。

楚怀王,宏基始,拜左徒,明于治。左徒者,是屈原,秭归籍,举孝廉。

博且闻,强于志,娴于辞,谋国是。出号令,政纪明,应诸侯,国运通。

财富殷,四海伏,礼仪兴,士民富。明靳尚,暗子兰,诬屈子,进谗言。

信而疑,忠而谤,遭贬斥,逐沅湘。不在位,不思谋,著楚辞,耀春秋。

宏篇制,二十五,逾前贤,越千古。 作离骚,即离忧,寄怨恨,赋幽愁。

骚之文,取诗兴,引类譬,存意境。 以香草,喻忠贞,谗佞者,是恶禽。

修美人,媲于君,宓妃女,譬贤臣。诵虬龙,诵鸾凤,托君王,以歌颂。

写飘风,述云霓,刺小人,鄙如蚁。遣其词,温而雅,匿其义,皎而朗。

君子慕,其清高,更嘉许,文彩昭。怜不幸,甚为哀,愍其志,仰高台。

道人文,融神话,说自然,在话下。究其要,探其髓,奇且妙,研其微。

可为经,可为史,文学源,浪漫始。

作九歌,祭神灵,有太一,尊大神。云中君,昭远举,聊翱游,极劳苦。

颂湘君,湘夫人,采薜荔,祭洞庭。秋风兮,木叶下,遍芷兰,祈顺达。

大司命,主伦常,福禄寿,阴与阳。少司命,管幼小,尊女神,云旗绕。

东君者,是日神,皎皎永,照扶桑。祀河神,吟河泊,水扬波,哺阡陌。

祭山鬼,系山神,杜衡带,折芬馨。风飒飒,木萧萧,石磊磊,过山谣。

唱国殇,志怀念,将士魂,何复见。送神曲,是礼魂,无终古,祀礼成。

脱时俗,举远游,形枯槁,尚独留。漠虚静,淡自得,趋仙域,慕春色。

道可授,艺可传,此世俗,岂可言。下峥嵘,上寥廓,恍无闻,崇超脱。

吟泽畔,颜色憔,与渔父,情自高。众皆醉,我独醒,出污泥,不得宠。

思高举,自令为,举世浊,慕彭归。其情切,其心急,其眼实,其亲历。

又卜居,见詹尹,锄草茅,心不损。鄙偷生,宁正言,苟富贵,尚超然。

黄钟毁,瓦釜鸣,嗟默默,否知贞。人之心,君之见,彼不知,志存愿。

写大招,魂乎归,祭四象,顺歌回。大海深,林险隘,夏屋广,沙堂在。

邑千畛,径千寻,人昌阜,德誉崇。穆雄雄,昭赫赫,傍九卿,从圣哲。

作招魂,犹意念,复精神,祈不灭。穷地下,上天庭,其动魄,其惊心。

极千里,极悲伤,其魂兮,归故乡。陈四域,憎其恶,视眼明,云天薄。

蚁若象,蜂若壶,幽都下,穹实无。冰峨峨,层台榭,砥翠翘,珠光泄。

湛湛水,有枫岚,魂兮归,哀江南。招怀王,颂国美,咏国殇,立魁伟。

作惜诵,愤以情,山川御,竭忠诚。心志极,飞远集,播江离,春风急。

晦多雨,峰盈险,燕鹊巢,凤凰远。好奇服,老不衰,涉江赋,望云台。

江与夏,不可涉,目以流,云天接。故乡远,哀郢都,长太息,狐死丘。

尚忧思,心郁郁,鸟自南,汉北去。路之曲,月与星,道卓远,愿自申。

民生命,各所依,浩沅湘,流汨兮。白为黑,上下倒,怀沙绝,终其了。

知前辙,未改度,车既覆,马颠够。开春发,白日曛,江山在,思美人。

惜往日,明法度,国富强,遭人妒。信谗谀,远迁游,使芳草,为薮幽。

吟橘颂,歌南国,固难徙,精色白。参天地,秉无私,伯夷比,嘉树滋。

秋夜愁,不能寐,起回风,伤胸内。凋万物,兰独芳,托伤古,泄懑腔。

作天问,不问天,天为上,逆可言。逐沅湘,心愁悴,独彷徨,临山泽。

历陵陆,嗟昊旻,王庙远,楚地昏。长叹息,江河泣,公与卿,仰宇际。

发希疑,一百七,极思维,穷鸣镝。雷雨电,风雪霜,花草木,百卉香。

见图画,书其壁,呵问之,渫愤意。问其地,万物灵,循往复,万象生。

问其神,诸不语,释难清,心何许。问其史,谁可言,勿假设,百代传。

楚怀王,信张仪,仅许诺,绝于齐。再离间,挫其兵,吞六郡,客死秦。

勿一日,夤夜里,楚郢都,烽烟起。秦军至,万马奔,楚宫室,一洗空。

国已亡,身何寄,精气崩,彭咸忆。端午节,整衣衿,怀沙石,河泊沉。

汨罗江,龙舟疾,救屈原,呼声急。抛角黍,饲江鱼,此习俗,传不殊。

汉贾谊,同命运,贬长沙,吊屈赋。太史公,著史记,屈贾传,归类集。

庙堂高,忧其民,江湖远,虑其君。其行廉,其志洁,身如泰,心似月。

从此后,天下尊,诸皇帝,又赦封。唐玄宗,敕重建,梁太祖,封昭灵。

元丰际,改忠洁,元世祖,加清烈。赋诗文,遗习俗,学界闻,崇慎笃。

观历史,数千年,人文盛,搏云天。独屈原,廉而洁,赋楚辞,开新格。

彰浪漫,辟诗风,并雅颂,倬为经。千载后,日月光,永璀璨,耀四方。

拓展:

屈原精神的现实意义

清明过后又端午,端午节成为法定节日,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号。端午与春节、中秋并称中国传统三大节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大传统节日,竟然成了纪念一位诗人的节日,这种文化现象在世界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记得有人曾说,“中华民族这么多的节日,除了给神和鬼过的以外,给人过的其实就是端午节。”这个人就是—屈原

屈原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被公认的中国诗歌之父,是中国的诗魂、国魂、民族魂。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屈原离开我们已经多年了,千百年来,屈原文化和屈原精神滋养了一代代华夏儿女和一批批志士仁人,创造出辉煌的历史和文化。然而今天,在人们心里,特别是青少年一代,端午节只不过是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菖蒲的一个民俗休闲假日而巳。

与屈原所处的时代相比,现代社会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今天我们纪念先贤屈原,也有不同角度切入点及不同的解读和认知。崇敬战国时期的这位伟大爱国诗人、思想家的高尚人品人格,是要让我们和我们的后人永远继承和弘扬屈原文化和屈原精神,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文化和历史。这才是中国传统节日的灵魂!

一。屈原的爱国情怀

今天我们纪念屈原就是要从历史的财富中寻找源头,从社会进步中汲取力量,从一代又一代的奋斗中获得启示。

固然屈原当时所爱的“楚国”与现在的中国并不是一个概念,或者说当时的屈原尚仅是一种“宗国”情结,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了郢都。当年五月五日,屈原悲痛难捱,在无可奈何之际,怀抱大石自沉汨罗江,以表其忠贞爱国之怀。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悲壮乐章。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独醒”实际上是一种超乎常人的意识和洞察力,一种把握时代脉搏和预测未来的超前意识,屈原不愿妥协、不愿隐匿、也不忍心离开自己的故国,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他的`死是对社会的抗议,是对操守的坚持,在死亡中诞生了伟大而崇高的精神,,他的死是可以被世人所理解的,虽然他失败了,但其精神没有磨灭。他坚贞不渝的爱国情怀仍然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文化原型与精神典范。

屈原的爱国和忧国忧民,不是停留在一般信念和文字上,而是与他的“九死不悔”的献身精神结合在一起。他的作品和他的生平,构成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传统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根之所系、基石所在。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国家的国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力量的源泉。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往往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被士人追瞻,

屈原他坚持“美政”理想,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出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及其势力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当政者政治的黑暗、腐朽,显示出他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

回顾历史、缅怀这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以天下人为己任。’的爱国诗人、三闾大夫的一生,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做一个正义有为的中国人,恐怕不会被多少人理解了。当今社会上发生的一系列权钱交易,贫富分化,假,毒泛滥,社会风气低下诸多现实还不够让人震惊、发人深省吗?!!端午节纪念屈原的现实意义,就是为了不再有新的屈原产生!屈原身上有中华民族须臾不能缺少的最宝贵的东西——国魂!中国的今天,应该以端午节来感怀和继承屈原那种忧国忧民、感念黎民,以天下人为己任的精神。感染激励一代代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前赴后继。为社会和谐与公平公正,为社会的发展与振兴,共同努力。

二。屈原的求索精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个人独立创作时代的开创者,他开创了一种新的诗歌——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都有着跨越时空的意义。

屈原作品中的”求索”与他探求国政民生是一致的,这种求索精神是屈原思想的主体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伟大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黑格尔曾说:“民族精神是认识自己和希求自己的神物”。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核心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精神;其支撑点是自强不息的开创精神、艰苦奋斗的自立精神。

“求索”(”求”是求知,求证,”索”就是索取,探索),就是要上下求索为今用,左右求索为中用,只有这样不断的进行纵横求索不断的改革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国家的强盛。我们在走向未来的征程中,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学探索等各个领域,都要努力用屈原的创新和求索精神来鼓舞和引导。求索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必由之路。

三。屈原人格范式

纪念屈原并不是为发思故之幽情,,重新认识和发掘屈原文化和精神中对今人有启迪意义的东西。,屈原的人格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所极力崇尚的理想范式,主要表现在政治理性、道德精神、诗性智慧三个方面,其精神已融会到我们民族的心理素质、审美意识、伦理观念等各个方面。

二千多年前,屈原的政治思想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仍值得今人关注和继承。比如他对民众的关怀和关注,无论是作为统治阶层中的一员,还是被流放,他始终关注民众的生存状况和同情民众所再遭遇的苦难;还有他的法治思想,在其政治主张中,他迫切希望国家能按照法治的轨道前进。再如他主张选贤举能,反对任人唯亲,提出不论人的身份贵贱,唯才是举,不拘一格。这些政治思想构成了屈原人文理性的核心,是其美政理想的体现。

读懂了《离骚》就读懂了屈原。“余既不难夫离别合,伤灵修之数化”,拂袖而去,只是放逐自己对人世的失望无奈,屈原的死又何尝不是在为世人偿还,偿还那些谗言不正的,虚伪贪婪的人所欠下的罪行,以自己高尚的的灵魂去救赎。他的死唤醒了一批人,又震撼了了另一批人,“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的坚毅,九死未悔的一生。悲哉!痛哉!壮哉!

在当今许多人只注重眼前利益、心态浮躁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发掘和倡导屈原的人格精神。这对提高人们人品道德的升华和文化素质定会大有益处。屈原爱国忧民、坚持真理、“九死不悔”的精神和他的壮怀激烈的气节和风骨,是光明和正义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

往事越千年,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屈原的故事和传说虽离我们巳久远,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但他忧国忧民、行廉志洁的人品被誉为后世楷模;他“独醒”“独立”人格精神及不屈不挠的执著毅力,值得后世永远珍藏和纪念;他气魄宏伟、辞章瑰丽的作品将永远流传于世;他的人格、作品和精神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一笔丰富而珍贵的财富,成为在人类文明长河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篇2:纪念屈原演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一批世代相传、富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节日。比如今天要给大家说的“端午节”。

今年的端午节是5月28日,也就是本周星期四。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吃粽子,尝咸蛋,划龙船,挂艾草形成了端午节独特的风俗。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据传端午节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汩罗江,以身殉国。爱国的诗人深深地感动了人民,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前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进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

后来,每年的五月初五,各地人们都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这为爱国英雄的崇敬之情。挂钟馗像,悬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饮黄酒、吃咸蛋、粽子等,这些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之久。因此,端午节又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同学们,屈原因为热爱祖国、关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吃棕子、佩香囊时,不要忘记2000多年前那位爱国大诗人——屈原。同时,希望同学们能够继承和发扬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情怀,勇敢、坚强、自强、自信,为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而努力吧!

篇3:端午节纪念屈原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节日,更是绵延着东方文化所特有的魅力,仿佛一架古色*古香的古筝,宫商角徽羽,弹拨抚滑间流淌着一曲悠长又清丽的韵一律。

伴着那一排排青铜质地的编钟,在遥远的历史尽头,某一个时刻敲响,浑厚而雅致的左音右韵,由远至近穿越沧桑的纤尘,在一脉脉古音的涟漪层层叠起中,我仿佛置身在战火纷争的楚地,夜空有飞鸟掠过的痕迹,细碎的月光随着一颗闪亮的星辰陨落,风陈肆无忌惮地一浪浪袭来,眼前的画面在沙漏的渐远声里一幕幕切换,一缕一揉一碎的清香拂过我滚一烫的脸颊,在这断续的栀子花的暗香里,我终于望见了你。

在汩罗河摇动的水波里,早汩罗河吐蕾的睡莲里,在汩罗河一桨一桨的渔歌声里。

那是你吗?

带长狭陆斋,冠切云崔巍,被着明月佩着长剑,离开浑浊的朝堂,放逐在祖国的山水件,一人独醒。

那是你吗?

朝饮栏坠露,夕餐秋菊落黄,自顾高驰在黑白的世道,是非的人世间,只因为心之所善,而虽九死其犹未悔。

那是你吗?

质问天地万象只理,寻觅存之兴废之端,不屑贤凶善恶之报,不惜假借神奇鬼怪之说,用沙哑 的喉咙,追求一个人神共知的真理。

那是你吗?

问天,黑了吗?涉讲,累了吗?你宽大的衣衫可沾满了荆棘,你高抬的双脚可泥泞难提,你犹豫了吗?你退缩了吗?

不!

虽然你曾长太息以掩涕,但你是哀民生之多艰,虽然你曾叹日月忽淹惜草木零落,但你操吴戈,被犀甲,带长剑携秦弓,虽然你也曾恐惧美人迟暮,呐喊无人旁听,但你依然在车 交错中奋勇争先,即使身首相离,也要让魂魄为鬼雄。

这就是你,一个真实的你,一个执著的你,一个愤怨的你,一个上下求索的你,一个坚贞不屈的你,正是这样的你,是支离破碎的祖国,是饥寒交错的百姓所必须的你啊!

屈大夫!

然而,你终于没有机会在 旗蔽日的战场,在一一林矢雨的搏斗中完成你热血最后的喷溅,当国 被践踏,当生灵被涂炭,无助的你无奈地选择的纵身一跃。

是的!

就是这样震撼世人,撼动朝纲的纵身一跃,就这样被定格成所有中国人两万五百年前的最揪心的一次感动,而你也把自己定格成为了历史长册最孤独的一带风景。

两千多年了,棕香飘遍了大江南北,两千多年了,龙舟的蒿子也震彻了五湖四海,屈大夫,我想扶一扶你高峨的冠带,在这伟大复兴的号角声里,屈大夫,我想解下你的长剑,凌空一指,让剑峰刺透黑夜,光耀出一道眩目的闪电, 屈大夫,让你的真诚和执著给龙舟上的鼓点增添力量吧。让你的爱国和爱民给糯米上增添粘度吧。让你的激愤和无奈门头的苦艾增添灵光吧。同为我们曾同你而疼痛,更重要的是,我们同为你而满腔豪气。

是的,屈大夫,我们记住了你。

是的,屈大夫,我们记住了你,我们也记住了端午。

因为,你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高一峰里最惹眼的突起

[端午节纪念屈原]

篇4:纪念屈原诗歌

278年的初夏

一位诗人解剖了楚国

用手术刀将诊断刻在竹片上

这些文字变成了鞭子

火爆地打痛了楚怀王的脊梁

那次手术之后

天问开始在天堂流传

问着神仙们不敢质疑皇权

这位固执的文人

还抱起一块石头砸乱了江面

病己经入骨三分

再也托不起一个帝国

一部离骚也不得不开始哭泣

用泪水汇成了历史洪流

并且哭成了春秋战国的绝唱

自从九章曲曲折折地回旋

民间疾苦变成了一场腥風血雨

那条江一夜之间淹没了剑戟

楚风跌跌撞撞地拾起浪花

拍湿了历史的眼眶

竹片上的楚辞开始广为流传

烽火台上的火长久燃烧

炼出了真理这种金子

龙舟.粽子.还有艾草

一夜之间,明白了士大夫的悲壮

篇5:怎样纪念屈原

怎样纪念屈原

施蛰存七十年文选(杂文)

众女兴谣诼 高文见苦辛

哲王终未悟 浊世若为亲

九死三湘水 千秋一放臣

平生怀美政 何意作诗人

这首五律是前年偶读离骚时作的。自从诗人节被规定下来之后,屈原之为诗人,在

历史上又多了一个证件。年年今日,文艺界的善男信女又得忙着开会纪念,给一些从来

不关心于文艺的达官贵人,贩夫走卒,豪商富绅,劳农织女,乃至走私运土,侑觞卖笑

之流,大声疾呼的提醒一下:不要忘记了我们的大诗人屈原啊!

汉魏时代,知道屈原的人不多,但每人皆知道屈原是一个在政治上不能见容于楚国

的忠直之臣,他的所以为诗人,只是在无可奈何中“援天引圣,以自证明”而已。所以

提起屈原,“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话必须从他的行事与辞赋同时提到,清高第

一,文采第二。晋宋而后,直至明清,屈原虽然始终是一个未曾过时退色的大文豪。而

且知道屈原的人也格外多了,但他的离骚却成为风流才子的下酒物。“嘉其文采”也已

经走进了邪路,“慕其清高”者也就渺然了。现在呢,印刷既方便,宣传又热烈,知道

屈原的人可谓已经遍地皆是。“屈原是我们的大诗人,等于人家的檀丁,莎士比亚,歌

德”,人人会这样说。不错,人家有什么,我们也有什么,于是屈原在二十世纪也还是

一个挺时髦的人物,他是被用来作为替中国争取文化上的国际地位的帮闲诗人了。

呜呼,诗人节愈热闹,诗人却愈孤独了。

我怀疑屈原是否愿意与檀丁,莎士比亚和歌德同坐在一个国际享堂里共受膜拜。屈

原从来没有自居于一个诗人。也没有写万行长诗的企图。也从来没有像杜甫那样地悲呼

“文章憎命达”。他是因为命蹇才写文章的,并不是写文章以求命达的。屈原一生,始

终在希望自己国家政治修明,至少要能够与暴秦抗衡,不受侵略。纵然自己不能执政当

权,一展其抱负,也希望在位者能砥砺奋发,不贪污,不腐化。然而他终于失望了。失

望之后,才写文章。这些文章是他的“苦果”,不是他的“武器”。所以这些文章当然

也不会发生积极的作用。于是他只好自杀。

屈原的自杀,是以一个被放逐的忠臣的身分自杀的,一点也不是一个失意诗人: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

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他自己说得很明白了。我的诗意只在指明这一点,故曰:“平生怀美政,何意作诗

人?”屈原既不自认为诗人,我们为什么把他硬拉在一批逢人送行卷,或栖栖遑遑专找

公爵伯爵做护法主人的无聊文人队伍中去呢。

把屈原的诗人身分提高,无形中就是把他的忠臣身分掩没了。大家闹嚷嚷地纪念屈

原,很可能把他变做头戴月桂冠的楚国朝廷里的弄臣,屈原之灵有知,也该后悔当初干

脆不必写下那些抒哀的辞赋了。

一个积极地与黑暗政治环境斗争的文人,当他知道终于不能获得胜利的`时候,这悲

哀是何等地深沉,何等地可怜。一人之得失成败,所关系者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从

此被决定了覆亡的命运,这可不是细事。屈原之自杀,不是为了他个人之失败,而是为

了他不忍看见楚国之日趋于覆亡之途。有心人在这样的场合,当然非自杀不可。但是中

国文人,自古以来能了解此意义者,似乎很少。儒家虽然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积极

态度,但孔子也还说过一句“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如果孔子而为屈原,我想也许还不

至自杀,而宁愿遁迹海外的。司马迁对于屈原的了解,又更远了。他说:“以彼其材游

诸侯,何国不容,而原自令若是。”啊呀,这样说来,屈原之自杀,竟是傻透了,在楚

国做不到官,难道不能到齐秦三晋去钻营吗?中国士大夫的见解和抱负,从汉以来就这

样地只关心着自己一身之得失,则虽为名臣廉吏,亦尚且不足以接武前修,屈原的悲哀,

到底有几人能了解呢?

如果我们真能了解屈原,真在衷心地纪念屈原,我们第一要决不把他看做一个诗人,

第二要赶紧使现代的屈原不再自杀。愈把屈原标榜作我们的民族诗人就是愈侮辱了屈原。

只管纪念死了已久的屈原而不去援手一个快要自杀的屈原,就是丝毫没有纪念屈原。屈

原早已死了,楚国也早已亡了。历史上的陈迹是无法翻案的。每一个时代的人都纪念死

去的屈原,而同时又都嫉忌他同时代的屈原,这史实也重复地显现到如今,我们有什么

理由可以自解呢?“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治。”愿纪念屈原者,三复此言。

-

黄金书屋 扫描校对

请保留,谢谢!

篇6:端午节纪念屈原作文

我国有许多中华传统文化,可我最喜欢传统端午佳节了!

传统端午佳节是在农历的五月五日,到这天时,人们都会喝雄黄酒,洒雄黄水,而且还要包粽子。我想学包粽子,就跟着我妈妈学包粽子。我先把碧绿的芦叶折成三角形,再把糯米放进去,然后把鲜红的枣子放进去,用绳子系住。再放进锅里慢慢用火煮熟。煮熟后打开锅盖,顿时,一股芳香扑鼻而来。吃一口,那滋味叫一个美啊!

我一边吃着亲手包的粽子,一边听我妈妈讲关于传统端午佳节的由来。是因为秦王要来攻打楚国,屈原提出抗秦的提议遭到了贵族的反对,并且劝楚王将屈原革去职位,楚王听了子兰的话,就将屈原流放在楚国的各个地方。屈原在流放中写了很多部书。最后跳河而死。楚国的百姓为了纪念屈原,纷纷打捞屈原的身体,一个渔夫把鸡蛋饼抛入水中,说:“为了不让鱼儿们不吃屈原的身体,我决定把食物扔下去。”一个医师把雄黄洒扔下去,说:“我这是让鱼儿们醉倒。”

篇7:端午节纪念屈原作文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今年又要来了。端午节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包粽子。

今天早上我一起床就看到妈妈已经把好吃的粽子和热鸡蛋放在桌子上了。我随便洗了把脸,让爸爸吃粽子。爸爸也很快上桌了,我们一家人边吃边聊粽子。我对爸爸说:“粽子的形状很特别。它既不是正方形也不是圆形。是什么形状?”爸爸没有回答我,只是随口跟我说了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爸爸说:“据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了许多著名的诗歌,提出了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楚王拒绝采纳。最后楚国的土地被占领了,他跳进河里自杀了。为了怀念他,尊重他,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把粽子和许多好吃的东西扔进河里,这意味着鱼是不允许吃屈原的尸体的。”

爸爸完了。我说:“屈原真好!可是妈妈,蝎子是怎么裹的?”母亲说:“粽子是用嫩绿的芦苇叶裹上白糯米和鲜红枣做成的。如果不包枣,可以用豆代替。需要一个晚上才能做好。煮的时候,把绿色的芦苇叶剥下来,看到里面白色的饭团,好吃又不腻。它既是开胃食品,又是营养滋补剂。”

啊!端午节不仅难忘,而且粽子好吃又有营养。

篇8:端午节纪念屈原作文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损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对,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了。端午节在农历的五月初五。

端午节其实还有一个故事呢!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晚期,楚国有一个大臣叫屈原,他去齐国想让齐国和楚国交为盟友,在这期间,楚国和秦国发生了一件大事,秦国想和楚国联盟打齐国,还让楚国的君主一起吃饭,这件事传到了屈原的耳朵里,屈原就不在齐国住了,连夜跑回楚国,到了楚国以后,屈原就强烈劝阻楚王不要去,可是楚王根本听不进去,还是要去秦国,屈原见楚王非要去,就不劝阻他了,结果,楚王去了以后,就被秦王杀了,楚国就灭亡了。屈原大哭一场,投汨罗江自杀了。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屈原,不让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往江里扔粽子,也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除了吃粽子,还有赛龙舟,挂艾蒿等习俗。

粽子有红枣、豆沙馅的等等等等,有很多,但是我最喜欢豆沙馅的。我过节的时候豆沙馅是吃的最多的。但是我也会偶尔吃一些别的馅,但是遗憾的是,这里湖很少,所以赛不成龙舟。但是我也可以看一些赛龙舟的视频。

我最喜欢端午节,我也喜欢端午节的习俗。我最喜欢的爱国诗人就是屈原,屈原不愧是一代爱国诗人。

纪念屈原

端午节纪念屈原范文

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

端午节纪念屈原主题班会

纪念屈原的800字作文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句子

纪念屈原端午节的致辞

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

端午节纪念屈原古诗大全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诗句

纪念屈原的三字经(集锦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纪念屈原的三字经,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