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天古诗词名句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爪某非常酷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描写春天古诗词名句(共含1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爪某非常酷”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描写春天古诗词名句

篇1:描写春天古诗词名句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3、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杜甫《清明二首》

4、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李清照《减字木兰花》

5、马踏春泥半是花。——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6、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枝枝不教花瘦——辛弃疾《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

7、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陈与义《虞美人》

8、春风如醇酒,着物物不知——程致道《过红梅阁一首》

9、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10、林花着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杜甫《曲江对雨》

11、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刘昚虚《阙题》

12、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13、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李白《古风》

14、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乐府古辞《长歌行》

15、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东方虬《春雪》

16、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苏轼《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录示民师》

17、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苏轼《一丛花》

18、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张籍《春别曲》

19、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秦观《好事近》

20、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1、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陈亮《南歌子》

2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23、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城东早春》

24、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乐府古辞《盂珠》

25、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五代后蜀·魏承班《玉楼春》

26、芳菲消息到,杏梢红。——贺铸《小重山》

27、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28、二月风光浓似酒,小楼新湿青红。——葛胜仲《临江仙》

29、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张栻《立春偶成》

30、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杨凌《句》

31、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钱起《春郊》

32、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33、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李白《早春寄王x》

34、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王涯《春游曲》

35、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卢僎《岁晚还交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

36、野岛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梅尧臣《东溪》

篇2:描写春天古诗词名句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杨花榆荚无才思,帷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5、枝头柳絮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

6、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7、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乐府古辞《长歌行》

8、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9、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10、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

1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13、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14、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6、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李白《春思》

17、时在中春,阳和方起。——《史记·秦始皇本纪》

18、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9、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欧阳修《丰乐亭游春》

20、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乐府古辞《盂珠》

2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篇3:描写春天名句的古诗词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写的《凉州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写的《元日》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唐·李白写的《春思》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写的《泊船瓜洲》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写的《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唐僧·志南写的.《绝句》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唐·武元衡 写的《春兴》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船撑出绿荫来——宋· 徐俯写的《春游湖》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写的《春夜喜雨》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写的《临安春雨初霁》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写的《滁州西涧》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写的《寒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写的《游山西村》)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写的《绝句))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写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写的《春夜洛城闻笛》)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唐)——写的《竹枝词》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唐)——写的《钱塘湖春行》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 巩[宋]——写的《咏 柳 》

篇4: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名句

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名句

随着春天的到来,大地完全被绿化了,从仪表到心灵都焕然一新,整个春天都被绿色覆盖了。

1、《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3、《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春宿左省》

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5、《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7、《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8、《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9、《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3、《春思》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14、《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5、《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6、《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7、《绝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8、《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9、《玉楼春》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20、《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春天的诗词及翻译

2.古诗词中的`春天

3.赞美春天的诗词精选

4.盛唐时期诗词里的春天

5.描写春天田园的诗词

6.精选描写春天的诗词

7.唐代关于春天的诗词

8.歌颂春天的古诗词

9.赞美春天的古诗词

10.有关春天的诗词名句

篇5: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名句辑录

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名句辑录

描写春夏景色:“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欧阳修

描写雨后景色的语句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杜甫

描写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陶渊明

描写西湖六月优美景色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以景写情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以春景来烘托友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绝句》志南和尚

洞庭湖气势之大,景象变化之多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范仲淹

篇6:描写春天思乡的古诗词名句

《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冬日山居思乡》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

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

居人思客客思家。

[描写春天思乡的古诗词名句集锦]

篇7:描写春天古诗词

描写春天古诗词

《长安春望》

年代: 唐 作者: 武元衡

宿雨净烟霞,春风绽百花。

绿杨中禁路,朱戟五侯家。

草色金堤晚,莺声御柳斜。

无媒犹未达,应共惜年华。

《残春》

年代: 唐 作者: 齐己

三月看无也,芳时此可嗟。

园林欲向夕,风雨更吹花。

影乱冲人蝶,声繁绕堑蛙。

那堪傍杨柳,飞絮满邻家。

《春闺》

年代: 宋 作者: 黄庚

屏山梦断整云鬟,金鸭吹香火未残。

背倚阑干听燕语,一帘风雨卷春寒。

《春大阅》

年代: 宋 作者: 杨冠卿

波澄青海无传箭,我公献纳纡皇眷。

修严武备选车从,天下虽安不忘战。

车如流水马如龙,甲耀日兮旌蔽空。

搀枪荧惑不敢动,独任朔方无限功。

天威震叠军声壮,会见龙庭焚老上。

燕然碣石与天齐,为公重勒千丈碑。

《春兴》

年代: 明 作者: 刘基

忽听屋角闹晨鸠,起看园林绿渐稠。

小雨霏霏涵日过,新泉细细入河流。

残花断柳虚归计,远水他山聚客愁。

鸿雁南飞限苍岭,伤心何处问松楸。

《西园春暮》

年代: 明 作者: 谢榛

西北风来何太剧,落花满园春可惜。

黄鹂叫春蝴蝶愁,四野无人日将夕。

惟有一枝留晚春,当砌徘徊不忍摘。

且将樽酒对残花,春去悲歌复何益。

《春思》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半桃李盛开》

年代: 宋 作者: 陈宓

缟裙练帨映丹霞,默默无言不自夸。

陌上行人重回首,一年春事数朝花。

《春怀》

年代: 宋 作者: 吴龙翰

梨花院落雨初晴,小醉醒来睡不成。

过客光阴易老态,故人山色却长情。

歌喉呖呖鸟声隽,舞袖翩翩蝶翅轻。

好景相看作挞尽,闭门不觉了清明。

篇8:描写春天古诗词

唐代: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外 一作:青山下)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

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赏析

从海日东升,春意萌动,放舟于绿水之上,联想起“雁足传书”的故事,表达了淡淡的乡思愁绪。全诗和谐而优美。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一十五。下面是中华诗诗学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霍松林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这首《次北固山下》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

王湾是洛阳人,生中,“尝往来吴楚间”。“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其“东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诗人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诗人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采。“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读到第三联,就知道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这显然是一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孤舟扬帆,缓行江上,不觉已到残夜。这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这一联历来脍炙人口。“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诗人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诗人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此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这首五律虽然以第三联驰誉当时,传诵后世,但并不是只有两个佳句而已;从整体看,也是相当和谐优美的。

篇9:描写春天古诗词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诗人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访”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篇10:描写春天古诗词

五代: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赏析

此诗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颜氏家训·风操》有“别易会难”之句,曹丕《燕歌行》中也说“别日何易会日难”。然而诗人所说的“别”,并不仅仅指亲友之间,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分别;至于“见时难”,即指亡国以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这也就是他不敢凭栏的原因。在另一首《虞美人》诗中,他说:“凭栏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眼前绿竹眉月,还一似当年,但故人、故土,不可复见,“凭栏”只能引起内心无限痛楚,这和“独自莫凭栏”意思相仿。

“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张泌《浣溪沙》有“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之句,“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这是指春,也兼指人。诗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故国一去难返,无由相见。

这首诗,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正如李煜后期诗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此诗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篇11:描写春天古诗词

宋代: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译文

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怛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赏析

诗中是伤春之作。苏轼长于豪放。亦最擅婉约,诗中写春景清新秀丽。同时,景中又有情理,我们仍用“何处无芳草(知音)”以自勉。诗人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佳人”的相思。诗中下片所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的片段,未必有什么寄托。只是一首很好的婉约诗。王士祯所说的“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花草蒙拾》指出诗中与风格婉约的柳永诗不相上下。

“花褪残红青杏小。”褪对旨颜色变浅或消失。开头一句描写的是暮春景象,句意为:暮春时节,杏花凋零枯萎,枝头只挂着又小又青的杏子。诗人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残红”,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绿水环绕着一户人家。这两句又描绘了一幅美丽而生动的春天画面,但缺少了花树的点缀,仍显美中不足。“绕”字,曾有人以为应是“晓”。通读全诗,并没有突出的景物表明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显得没有着落。而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而流,行人绕舍而走,着一“绕”字,则非常真切。“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两句大意是:树上的柳絮在风的吹拂下越来越少,春天行将结束,难道天下之大,竞找不到一处怡人的景色吗?柳絮纷飞,春色将尽,固然让人伤感;而芳草青绿,又自是一番境界。苏轼的旷达于此可见。“天涯”一句,语本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是卜者灵氛劝屈原的话,其思想与苏轼在《定**》中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一致。最后竟被远谪到万里之遥的岭南。此时,他已人到晚年,遥望故乡,几近天涯。这境遇和随风飘飞的柳絮何其相似。

上阕描写了一组暮春景色,虽也有些许亮色,但由于缺少了花草,他感到更多的是衰败和萧索,这正如诗人此时的心境。诗人被贬谪在外,仕途失意又远离家人,所以他感到孤独惆怅,想寻找一些美好的景物来排解心中的郁闷,谁知佳景难觅,心情更糟。上阕表达了诗人的惜春之情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墙外是一条道路,行人从路中经过,只听见墙里有荡秋千的声音,一阵阵悦耳的笑声不时从里面传出,原来是名女子在荡秋千。这一场景顿扫上阕之萧索,充满了青春的欢快旋律,使行人禁不住止步,用心地欣赏和聆听着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欢声笑语。诗人在艺术处理上十分讲究藏与露的关系。这里,他只写露出墙头的秋千和佳人的笑声,其它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行人”去想象,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小诗最忌诗语重复,但这三句总共十六字,“墙里”、“墙外”分别重复,竟占去一半。而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命;墙外是赶路的行人。行人的心情和神态如何,诗人留下了空白。不过,在这无语之中,让人感受到一种冷落寂寞。“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许是行人伫立良久,墙内佳人已经回到房间;也许是佳人玩乐依旧,而行人已渐渐走远。总之,佳人的笑声渐渐听不到了,四周显得静悄悄。但是行人的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墙院里女子的笑声渐渐地消失了,而墙外的行人听到笑声后却心绪难平。他听到女子甜美的笑声,却一直无法看到女子的模样;心情起伏跌宕不已,而女子也并不知道墙外有个男子正为她苦恼。男子多情,女子无情。这里的“多情”与“无情”常被当爱情来解释,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之情,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有报国之情,等等,的确可谓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轻单纯、无忧无虑,既没有伤春感时,也没有为人生际遇而烦恼,真可以说是“无情”。诗人发出如此深长的感慨,那“无情”之人究竟会撩拨起他什么样的思绪呢?也许是勾起他对美好年华的向往,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和联想,也许倍增华年不再的感慨,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和领悟,诗人并未言明,却留下了丰富的空白,让人回味、想象。

下阕写人,描述了墙外行人对墙内佳人的眷顾及佳人的淡漠,让行人更加惆怅。在这里,“佳人”即代表上阕诗人所追求的“芳草”,“行人”则是诗人的化身。诗人通过这样一组意象的刻画,表现了其抑郁终不得排解的心绪。

综观全诗,诗人写了春天的景,春天的人,而后者也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景观。诗人意欲奋发有为,但终究未能如愿。全诗真实地反映了诗人的一段心理历程,意境朦胧,令人回味无穷。

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古诗词名句

描写伤感的古诗词名句

白居易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描写春天要来的古诗词

描写江南春天的古诗词

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词

他描写夏天的古诗词名句

关于描写冬天的古诗词名句

春天古诗词

描写春天古诗词名句(共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描写春天古诗词名句,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