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金秋郊游随想抒情散文(共含8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扫把呀扫把”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金秋郊游随想抒情散文
天高云淡日月明,五谷丰登满地金;
又到一年秋收时,忙碌乡村添游人。
夏的炎热在秋的拉练下退出了舞台,秋的凉爽在稻的舞蹈中闪亮登场。秋天,以成熟和富庶展示了诱人的魅力!
中秋刚过,又迎来了国庆小长假,有人出国看世界,有人跨省游名山,而我等,却只能漫步在厂区公路,穿行高炉烟囱,看钢铁世界、品钢花人生。于是,我也想找个机会外出走走,即便不能出国跨省,也要去看看郊外的秋景。
旅游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对我们长期生活在高温多尘环境中的产业工人来说,还可以消除疲劳、净化心灵、调节生活、增添情趣。旅游,在当今社会已成了一种新时尚。
我出生在农村,从小与山水田园打交道,对大自然情有独钟,所以,每逢有空,我都要到城郊去走走,在那里尽情的敞开心扉,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
终于,在10月的一天,我邀上几个朋友,身披曙光,乘坐公交,走向了新余的城郊。
车轮碾碎了往日的疲劳,秋风把心绪吹到了天上,观一路风景,车水人流、一路繁忙。正值上班高峰期,宽阔的马路就像被堵塞的河道,挤得水泄不通。人声在晨雾中喧哗,笛声在空气中争鸣,街道似乎被挤得变形,高楼被挤得向空中延伸,进城的公交,就像打爆米花的机器,也快要膨胀。上班的、上学的、赶集的都在抢时间,老头、老太太有觉不睡也来凑热闹,他(她)们老当益壮,抢占了公交,让学生娃站在了通道,让上班族骑着毛驴去你追我赶。很快,城市里就像我上班的地方,空气燃烧、尘埃飞扬!
好不容易离开了都市,我徒步走进了旷野,这才觉得天地宽阔、心胸坦荡。
金秋的早晨,溪流生白雾,草尖挂露珠,柳蔬芙蓉艳,松黄白鹭明,好一片田园风光!
我踩着一路的清凉走进了千亩稻田,这时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一道道金光从天而降,像锦缎似地铺满了大地。阳光下,稻子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把稻秆都撑弯了腰,看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看着这又长又实的稻穗,我似乎看到了我们的'祖先脸朝黄土背朝天,用汗水和智慧开垦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耕耘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我似乎又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人把知识变为了私利和金钱,而我们的农业科学家却把知识变为了果实,他们不图私利,无私奉献,呕心沥血,风雨无阻,在田间地头潜心钻研高产优质的粮食作物。以前田多人少还有人挨饿,如今田少人多还有许多人营养过剩,这足以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我们要感谢农民的辛勤劳动,更要感恩那些为了国计民生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们!
一阵秋风吹来,我从联想中醒来,闻到稻香阵阵,于是放眼一看,只见千亩稻田腾金浪,我的心,也随之汹涌澎湃。
带着一身的稻香,我们走到了一个林荫笼罩、树木环抱的村庄。
刚到村口,就看到许多房檐下挂满了一串串鲜红的辣椒干,像春节的喜炮。
走进村里,只见水泥地上、草坪上、阳台上、房顶上晒满了东西,金灿灿的谷子、棕褐色的油茶子、油光发亮的豆子、橙黄的花生......,一片接一片的,像村姑拼出来的绣花图案,耀眼夺目、迷人心魂。晒秋,这是秋天农村的一大特色,也是秋天郊游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如今城市走向了立体式开发,而农村却早已立体式的利用了空间。农民,是不会浪费每一寸土地的,自然也就不会放弃每一寸空间。不仅如此,他们还学会了整合资源,节约能源,充分利用自然为自己服务。
在新余的许多乡村,在城市棚户区改造之前就开始了新农村建设,一栋栋琉璃瓦房立地而起,一根根自来水管把山间泉水引进了厨房。“住在山水间,打浴用矿泉。"像这样的乡村不仅有昌坊、下保、白沙,还有许许多多我没去过的地方。这些乡村农庄,环境宽松,资源丰富,风景优美,虽不及婺源农村的古朴,但也足以超越城市里的别墅群。如此环境,怎么不令人向往!
以前农村人开后门也得进城,如今城里人一有空就跑农村,这并非是非颠倒,人就喜欢图个新鲜热闹。何况,如今城里人口密集,空间太小,连空气都得传递着品尝,而农村,天高地阔,青山绿水,天然氧吧,任你去呼吸大自然的精华。
看着农村秋收的美景和变化,想着城里和乡下,我们游览了几个乡村,观赏了几个果园,穿行了无数亩稻田,日出日落,终于每人扛了一大包的橘子,踩着落日的余晖,结束了这次郊游。
相聚金秋抒情散文
秋天,一笔一划皆是情;秋天,一笔一划都是意。秋,就是这么一个令人心醉的季节,为了一个心与心的约定,我们85届的同学们定在10月1号这个金秋的日子聚会。
聚会的地址老班长孙荣广定在唐刘华阳饭店。一号这天,大家没有因为路途的艰辛而拒绝藏在心底的那份激情,天涯海角也阻挡不了归乡的脚步,多年不见的那种牵挂,早已把我们的心紧紧凝聚在了一起!同学们在下午6点前陆陆续续全部到齐,聚会在群主荣广的贺词中拉开序幕!
席间,大家举杯畅饮,笑话连篇。我并非一个多愁善感之人,心中却对同学聚会有着太多的向往。就像是不知道为什么,在人到中年的.我们心目中,有一种时尚正在快速的膨胀。同学们聚在一起,从记忆的角落搜寻曾经或是快乐,或是难过,或是尴尬,或是无奈的那些小事。红兰和小扣说,当年我最调皮,有次放学和5个女生到一队的田里去偷蚕豆,回来在我家开的小店里碰头,盐都忘记放就把一大堆蚕豆吃光了,等到第二天才从大人嘴里得知竟然偷的我家的!男生们更是嘴馋,把缴给食堂的米拿到汪德根家去换脆饼,以至于到下半周没有饭吃了;韩圣忠同学说,有一年他妈妈给他买了雨靴,那时一般人家都买不起,结果他天好也穿着那双雨靴到学校显摆……那时我们徘徊在操场的树荫下,偷偷讨论着谁又给谁送纸条。那时我们在教室里貌似专注的听课,心中却想着外面精彩世界。那时的我们曾经为了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执翻脸,曾经为了一次考试不及格而黯然伤神。只有当今天我们时隔30年后再次相聚回味时,所有的一切都融化在了岁月的长河里,相逢的欢愉和感慨一切尽在不言中!
就像大家吃完饭去KTV唱的那一首首歌。还是那青涩岁月里我们提着双卡录音机听的那些歌曲,还是那些早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旋律:马兴祥的江山无限,仲春梅的渴望,武香年的军中绿花,美银同学的祝酒歌,这些烙印在心底的旋律,哪怕时间过去了再远,哪怕经历的风雨再多,留下的依然是深深的感动。
看着聚会时拍的一张张照片,对比着毕业时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曾经的面庞纵使刻上了岁月的痕迹,但我们并没有物是人非的感觉,相反更多了一份温暖,一份深邃和眷恋。这次的金秋相聚,重温了那青葱年月,加深了同学间的友谊,即便分别已经来临,没关系,我相信,来年的聚会将更加美好!
昨天晚上,妈妈告诉我,他们同事组织去野炊,她准备带我去。这件事,让我兴奋得差点没睡着觉。
吃完早饭,妈妈就带着准备好的菜、一些零食还有我出发了。我们到了目的地——关山。小树林里开辟了一大片搞野炊的灶台,台面上摆放着农村式大锅,需要自己捡柴火放到里面烧。我和妈妈同事的一个儿子,飞快地钻进小树林里,去捡柴火。
小树林里很安静,地上有许多变黄变脆的落叶。我们两个踩在上面,听得见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参天大树的树叶郁郁葱葱,为我们遮挡住炎热的阳光,只有几丝偶尔从树叶缝隙中穿过来的金黄色的阳光射在扑满落叶的地上,美极了。大树下有许多小树枝,我们贪婪地捡着,直到怀里抱不下为止。
大人们一番煎炸烹炒以后,我们围着灶台吃了一个热热闹闹的午餐。
饭后,我们到周边闲逛,突然发现了一个射箭的地方。平时看古装戏,那些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拿着箭英俊潇洒地往前一射,一般都是正中目标。以前,我就很想有机会试试看,只不过一直没找到机会。今天终于给我逮到了机会,妈妈同意让我们两个玩,10块钱射10支箭,我们买了30支箭。
这个弓有一米长,但不是特别的重。收钱的哥哥为我们演示了一遍。箭的一头有一个可以卡住弓弦的凹槽,把它卡在弓弦中间的位置,左手拉住箭靶,右手用四只指头拉住弓弦,使劲往后拉,找准位置后,松手,箭飞快地向前冲,那个哥哥正中靶心。我忍不住接过他手里的箭,也试了试,费了半天的劲,才把箭固定在弓弦上。我用吃奶的劲使劲拉弓弦,箭终于飞了出去,我以为它会乖乖的,直直地,飞向靶子。可它的表现却让我很失望,它根本没有像收钱哥哥的箭一样,直直地飞过去,而是像一条蛇一样,在空中使劲地扭着屁股,飞了一半就停下来了,僵硬地掉到了地上,我失败了。
我试了好几次都是这样。爸爸坐不住了,他拿过我的弓箭,熟练地把箭固定在了弓弦上,箭“嗖”的一声飞出去了,正中靶心啊。我走近一看,九环!“爸爸,你可真厉害,我看我从现在练到国庆结束,都不能有你这水平。”
后来,在爸爸的指导下,我越练越熟练,箭“嗖”的一声飞过去了。“哇,我中靶了,太好了。”我兴奋地叫着。我的箭插在了靶上,虽然只是靠近了十环,但是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如果没有尝试过的人,一定会觉得,靶子有这么大,射中很简单。可是,尝试过的人就会知道,这射出去的箭是很有脾气的,你越急,它就越跟你生气,越不往靶子上飞。我知道了,射箭一定要沉着冷静,不能急躁,毕竟,你轻轻一动,它就可能偏离了靶子。
我今天不仅郊游了,似乎对射箭也有了那么一点领悟。
抒情散文:幸福随想
幸福,是偎依在妈妈温暖怀抱里的温馨;
幸福,是依靠在恋人宽阔肩膀上的甜蜜;
幸福,是抚摸儿女细嫩皮肤的慈爱;
幸福,是注视父母沧桑面庞的敬意。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一个谜,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
有人说过:“真正的`幸福是不能描写的,它只能体会,体会越深就越难以描写,因为真正的幸福不是一些事实的汇集,而是一种状态的持续。”幸福不是给别人看的,与别人怎样说无关,重要的是自己心中充满快乐的阳光,也就是说,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在别人眼中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应该是愉快的,使人心情舒畅,甜蜜快乐的。
幸福就是当我看不到你时,可以这么安慰自己:能这样静静想你,就已经很好了。幸福就是我无时无刻不系着你,即使你不在我身边。
幸福就是每当我想起你时,春天的感觉便洋溢在空气里。幸福就是不管外面的风浪多大,你都会知道,家里,总有一杯热腾腾的咖啡等着你幸福就是当相爱的人都变老的时候,还相看两不厌。幸福就是可以一直都在一起,合起来的日子是一生一世,从人间到天堂……
幸福不是有钱人的专利 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幸福
幸福跟拥有金钱的多少,权利的大小都没有什么必然的相关关系。只要存于世,有争取幸福的想法和行动,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生日随想抒情散文
我小的时候瘦得像猴,几根青筋连着头。同伴们都叫我是‘干干鸡’,‘露筋狗’。身上不是生疮,便是长疖,黄水疮,疱疹,外伤……这里刚结疤,那里又鼓脓,是个名副其实的‘十不全’。
爸爸参军打鬼子,我五岁没了娘。祖父母上了关东。
是年迈的曾祖父母把我看成他们生活的动力和希望,不断给我寻医问药,搜集偏方,到关帝庙磕头烧香……
我经常生病,一发烧,头涨得老大,像炸开似的。耳朵嗡嗡响,身子悬挂在半空中,越来越高,飘荡不定。吓得我叫喊“老奶奶”。老奶奶紧紧地搂着我,顺手操起条帚疙瘩,用力槌打炕沿,口里骂着:“你个死鬼,再来吓唬孩子,我用桃木棒敲你!还不快滚!”说也怪,曾祖母发了脾气,我心里踏实。恐惧没了,偎依在老人怀里慢慢睡着,高烧也逐渐退去。
曾祖母和蔼仁慈,心底善良,尽管自己不富裕,见到乞讨的,常领进家中又吃又送;邻居孩子袖子抹鼻涕抹得发亮,她便给他们洗干净,再加个袜套;邻居家青黄不接,她宁可自己不吃,也要帮忙;出门坐席,将肉片肉丸偷偷用手巾包回来,留给我;别人送她那管是一粒糖,一块饼,自己舍不得吃,总要分发给孩子……在村中口碑极佳。
那时除了过年,最盼望过生日。生日我最大,任我所为,还有好吃的。不管战火多么激烈,生活多艰苦,两老人从没忘记过。
生日还有许多天,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便摇着我的小手开始念叨:“小孩子过生日,驴屎蛋子挂门东里!”我不知驴屎蛋与过生日有什么关系,也不管挂门东或门西,但我深知老人爱我,他们盼我快快长大!
生日那天,老奶奶一早便开始和面,给我擀出又长又硬的面条。捞碗里,还给我加个鸡蛋……有时,实在没空做,便揉一块面团,用纸包好,蘸上水,放锅底烘。这土制面包,老家称‘姑坠’。老奶奶做‘姑坠’满屋喷香,馋涎欲滴。
‘姑坠’掏出来乌黑一团。揭出纸,呈奶黄色,像涂层油。外硬里酥,一咬嘎嘣脆,满嘴香甜。老人怕我急嘴烫着,插根竹筷,让我拿着慢慢享用。
‘姑坠’揉进老奶奶的深情厚爱,对我最具诱惑力,任何食物无法比拟,我最喜欢。
老奶奶见我爱吃,‘姑坠’成了哄我的首选。
老奶奶做的‘姑坠’,让我永远回忆!‘姑坠’享不够,吃不厌。是我的最爱!
当我真正懂得品味和珍惜时,老人家却去了另一个世界。虽然半个世纪过去,我仍记着‘姑坠’诱人的味道,感到它的`可口香甜,却再也吃不到了!
后来我离家上学,再没人给我过生日。
年青时,苦于生计,要养家糊口。别说是生日,连春节都革命化了,要抓革命,促生产。生日成了小资产阶级情调,要狠斗私字一闪念,谁还过?
改革开放返城工作后,随着生活的改善。生日又成了生活的一个重要项目。开始只是在家意思一下,下点面条,炒几个菜。以后越过越隆重,兴师动众,轰轰烈烈,花样百出,越来越奢侈。这几年我没少进饭店,办家宴,搞寿庆。寿诞有别人的,也有自己的。丰盛的美酒佳肴老辈闻所未闻,吃得多了,见识广了,又担心营养过剩,甚至有些厌倦了。
前年我在故乡山上为敬爱的老人建坟竖碑,逢年过节,也捧出老人的照片,洒泪缅怀:没有老人疼爱,我早就随母亲去了,就不会有今天!遗憾的是竟没有感恩图报的机会。
曾祖母做的‘姑坠’,一生受用,回味无穷,永远甜蜜!
.3.22 蠡湖
雨天随想抒情散文
雨天随想 我喜欢雨天.。今天正好下了雨,心情无比畅快。淅淅沥沥的雨把大地给洗刷一遍,湿漉漉的房屋、湿漉漉的街道、湿漉漉的公路既干净又清亮。花草树木绿的、红的穿一身湿衣,那生机勃勃、亭亭玉立的身姿在雨天更显晶莹剔透,楚楚动人。 除瓢泼大雨外,一般的雨天并不影响出行。我喜欢雨天,出行时一般不乘车,举一把雨伞,独自漫步在雨地,雨不大时,就放下雨伞,任凭细雨濯湿我的头发、我的衣服。是雨让我与天、与地零距离、无空间地亲密接触,这雨扣人心弦、动人心魄,让我感觉浑身爽快。我尽情享受着夏日雨天带来的难以言尽的喜悦,一扫酷暑炎热的烦燥。
北方的夏季是干燥的。火热的夏日,把大地烤成了大热球,地面上的植物快要干枯了,动物干渴得直喘气。人们热得躲进了室内,还装上了空调。空调屋的人们不曾感觉夏天的.炎热。可是野外作业的工人和农民就苦得多了,在太阳底下,只有汗水为他们调节体温,酷暑下,他们在挑战身体耐热的极限。在这火热的夏天,最难得是与雨天的相逢。
一场夏雨送来了清爽,冲洗掉炎热给人们带来的不安与烦燥。夏季的雨天是自然赐予大地万物的珍贵礼物。古代人们靠天吃饭,雨水就是生命,在久旱的夏季,人们只有用一颗虔诚的心祈求上苍,降雨造福,期盼有个好收成,希望上苍保佑人们能填饱肚子,维系生命。而今天科技有了快速发展,我人类对自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已是战胜和凌驾的状态。但是干旱对于人类仍然是一种灾难,水源和粮食仍然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干旱季节的雨水对人类是何等的重要。
茫茫雨天,分不清天和地。在雨天,大自然中的天和地连接得更加紧密了,人已溶入其中。自然孕育了人类,身值雨天,我直接感受到自己就是大自然中的一分子。我们人类没理由不爱护地球——我们的美好家园,没理由不爱护自然。 我爱雨天。雨天给我带来了浪漫,给我带来了遐想,更让我感受到甘泉般的雨露是上苍哺育大地,哺育万物的涓涓密流,是带给人类的最佳福音。雨后的自然,雨后的大地,雨后的人类会以他们更加优美的旋律奏响和谐的乐章。
四级随想抒情散文
三、四月份的天气像是害了冷热病,时而艳阳高照,时而冻彻寒骨,居住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仿佛在进行洲际旅行,气温反差极大。不过寒冷的冬天毕竟过去,温暖的春天总算来临。伴随着勃勃生机而来的除去飞扬的尘土、飘舞的柳絮外,还有一场场饱含酸甜苦辣的英语考试。
英语的考级安排不过是个等差数列,从四级到六级再到八级,像是上楼梯,可是每前进一步所付出的艰辛却远远大于等比数列。而往往这样一张简单的成绩单,却是职场里的进门证,从国企到个体,丝毫没有例外。更有甚者,某小型臭豆腐厂的广告也公开打出计算机三级、英语六级的招聘条件,尽管该厂只有几台五八六,好在哲学告诉我们事物是在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不过即使如此,估计在这厂子有生之年也难以打入国际市场。但是毕竟现在的就业市场是岗位无多,学生众多,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于是乎在生存压力的驱使下,百万大军共赴四级战场,一纸证书便成为了成功者的通行证,而考级口号则变为奋斗者的座右铭。
多年的四级考试造就了形形色色许多学生,这之中,不乏春风得意的幸运儿,当然也有饮恨沙场的失意者。曾经有一位学长,一日之内,两过统考;潇潇洒洒,难关尽扫。可是另一位大哥就没有那么走运了,从大一到大四,奋战多次,仅五十九分就拿过三回,可无奈总是失之毫厘。大四最后一次考试前,这哥们发誓必过四级,为此不惜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终因劳累过度,睡过考点,而抱恨终生。
关于分数,似乎是永远也探讨不完的`话题,而像这种考试,一个小小的失误,就有可能断送你,而态度的一丝改变,却也能够成全你。就像我的一位同学,前后参加过两次考试,第一次,丝毫也没有把考试放在心上,结果是考试更没有把他放在眼里,惨败而归;第二次,则奋发图强,志在必得,终以高分通过,因此被老师赞之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但这样的同学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是为了突破及格分而战。改革之后的及格线定在了425分,而对这个分数感受最深的无疑是首次参战的同学,一场四级风雨过,梦里花落知多少。冲过去的哥们喜笑颜开,高唱“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而挡下来的弟兄们则是郁闷至极,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儿弯弯,固住过往……
英语四级考试也有技巧可言,单词无疑是最重要的,其背诵方法也是各种各样,通常被大多数人使用的是划线记忆法,即将字典中陌生的单词底下划道直线做为特殊符号,但这种方法弊端很多,刚开始时是十几页划一两道线,到了后来经常一页划十几道线,远远望去,就像黄土高原上的梯田,而自信心也经常随着线数的增长而一路下降。因此过来人通常都会说,单词记忆关系到考试的成败,但面对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单词,如何有效记忆,仍是很大的难题,有待于兄弟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解决。
“年年岁岁题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四级考试依然进行,由此产生的故事也仍在继续。那些欢笑,那些悲伤,必将留在每位亲历者的心里,但有一点却是毋庸质疑,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只要努力拼搏,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对胜利的向往……
流水随想抒情散文
有人说,雪之所以是白色的,是因为它忘记了本来的颜色。
其实,真正忘记了本来颜色的,是水。
雪至少还有白色,而水却是无色的。
也许你会说,湖水是绿的,海水是蓝的,它们并不是无色的。但其实,那都不是它本身的颜色,它会和阳光一起,以不同的颜色展现在我们眼前,而它本身,始终是无色透明的。
忘记了本来的颜色,也忘记了自己,它的一生,仿佛只为他人而活。
我喜欢无色透明的流水。喜欢它的清澈,喜欢它的静谧,喜欢它的灵动。无色的水,却可以倒映出世间万物,水中的倒影,比事物本身多了一份朦胧的意境,一份神秘的美感,更加令人心旷神怡。
流水滋养万物,以它灵动的身躯,养育着世间芸芸众生。只要有源头,它便会不停地流淌着,它发源于昔日的荒山,它流向未来的海洋,乐此不疲,亦亘古不变。
大自然的众多景色,我却唯对水情有独钟。山有山的巍峨,树有树的茂盛,花有花的芬芳,草有草的顽强,而我,却独爱水的那份灵气。那缓缓流淌的静谧,需要用心去聆听它的`声音,去聆听它一路走来的艰辛。喜欢山泉碰撞石头的叮咚作响,喜欢小溪潺潺流动的声音,喜欢湖水在微风的吹动下的层层涟漪,喜欢大海在夕阳照耀下的金色浪花……
水是生命之源。流水承载着万物的希望,却从来不去索取什么,它可以处在林间、山里、悬崖、沼泽……正如道家常说,上善若水,至高的善行,就如流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流水最吸引人的是它的灵动。喜爱它的活力,喜爱它永不停息的流淌,有源头,也有去处,并不似那常年滞留原地的死水,它有梦想,它有方向,它懂得朝着梦想奔流不息。
林间溪流,潺潺流淌出淡泊的宁静;高崖瀑布,冲激奔腾出不竭的动力;汪洋大海,汹涌澎湃出磅礴的气势……流水百态,无一不在彰显着生命的活力。每一滴水都在用心地活着,都在无私地发挥着自己全部的价值。这样小小的精灵可以凝聚成江河湖海,那其中蕴藏了怎样的艰辛,怎样的痛,或许只有它们自己清楚。我对流水情感,有喜爱,喜爱它水滴石穿的那份坚韧;有欣赏,欣赏它汇流入海的那份执着;而更多的则是敬佩,敬佩它持之以恒的那份信念。
同样敬佩着生活中那些平凡而又无私的人,他们正如那流水一般,滋润着万物,默默地给这个世界增添着活力、温馨与感动,却从来不去争权夺势,亦从来不求回报。
因为深爱,所以偏执。深爱着这个世界,偏执地不惜一切地为爱付出。
每每回到家乡,总是喜欢漫步在山林间,河岸边,静静地看着那清澈的水流动不息,或掬一泓清泉,感受指间的清凉,享受那份自然的灵动,从那潺潺流水中,获得动力,寻找方向。
★ 节后随想抒情散文
★ 时光随想抒情散文
★ 金秋演讲稿
★ 郊游教案
★ 教师节随想
★ 随想-日记
★ 随想散文
★ 郊游小班教案
★ 郊游作文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