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子的诗歌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mxsm1888

以下是小编整理了论海子的诗歌(共含12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mxsm1888”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论海子的诗歌

篇1:论海子的诗歌

论海子的诗歌精选

引言

“诗人,在任何时代都是文明的孩子,精神的天使,他是以自身伟岸的人格,圣洁的灵魂来小心翼翼地引导着人类精神的走向。”在《诗?语言?思》中,海德格尔曾经称我们这个时代为诸神逝去的暗夜,在此暗夜中我们惟有倾听诗人的歌唱,才能追寻到诸神的痕迹。在海子的诗歌世界里,每一种意象都拥有它自己的生命。它们承载了海子深深的情感和浓浓的爱。它们是梦想,它们是生命。海子相信诗歌是具有自己的生命的,因此海子提出“实体”这一诗学概念。“实体是什么?是分裂出去的主体。所谓‘自在之物’,说到底这乃是关于‘自在主体’的设想。[2](p259)“诗,说到底,就是寻找对实体的接触,实体永远只是被表达,不能被创造。它是真正的诗的基石。才能是次要的,诗人的任务仅仅是用自己的敏感和生命之光把黑乎乎的实体照亮,使它裸露于此。这是一个辉煌的瞬间,诗提醒你,这是实体---你在实体中生活---你应回到自身。”[3](1017)

海子用尽它的一生透彻的全是了他自身却没有走出他自己。海子是一个崇尚黄昏的人,在他眼里“茫茫黄昏,华美而无上”。海子是一个孤独的人,特别在秋天,“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表达的早已丧失。”他的孤独更体现在《夜色》中:“在夜色中: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我有三次幸福:诗歌,王位,太阳。”这就是海子的一生。在海子浩瀚的诗歌海洋中,海子用他满腔的热情打造出种种意象,然而每一个意象都投注了海子挚热的真情。海子在他1986年8月的日记里曾写到:“我是说,我是诗,我是肉,抒情就是血,诗是被动的,是消极的,也是在行动的深层下悄悄流动的,与其说它是水,不如说它是水中的鱼,与其说它是阳光,不如说它是阳光下的影子。”

就意象而言,它只是某种关联自身与外物的象征物或文字的山坡上,对于流动的语言的小溪则是阻碍。海子的天才在于他把他的语言凌驾于意象之上。海子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意象。张炯在其主编的《新中国文学五十年》中曾这样评价海子:“他创造了仅仅属于自己的意象序列,他的诗歌语言比此前流行的新诗潮的语言全然有别,他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诗歌风格。他是当代最具独创性的诗人。”[4]本文试图从海子诗歌中太阳和麦地这一阴一阳两种意象中探索海子的意象世界。其中前者的代表是黄昏,后者的代表是粮食。这两种意象,一个是上升的,一个是下沉的。连接这两种意象的桥梁是天梯,而血液是一种过渡意象,一种夹在上升与下沉这一矛盾下的复杂的血与火的抗争。乳房则是一种美好的向往以及对于各种矛盾的权衡。通过两种意象清晰的折射出海子真实的心灵世界,并且进入他的世界,理解一个诗人,一个时代。每个人都是矛盾的,世界也是矛盾的,每个人都像海子一样在与自己抗争,在与世界不停的抗争。

一、太阳:遥远的追求和方向

每一位诗人都是从骨子里深深的热爱着太阳的,因为越是追求温暖,骨子里越是寒凉。在海子的眼里白天是比黑夜更加黑暗的。他渴望光明,他喜欢阳光。太阳虽然遥远却可以温暖心房,太阳拥有巨大的能量和光芒,太阳照在太平洋上,可以把希望点亮。在海子的世界里,疯狂的太阳可以改变世事沧桑。

海子首先把把太阳当作自己。在《以梦为马》中,他唱道:

太阳是我的名字

太阳是我的一生

太阳的山顶埋葬诗歌的尸体——千年王国和我

骑着五千年凤凰和名字的叫“马”的龙——我必将失败

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

太阳总会沉下去,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孩子说:“扶着你骑过万年的天空,飞马的头颅,你为什么要倒下,你为什么这么快地离去。你再也不能离去,莫非你不能适应大地,你这无头的英雄,天空已对你关闭,你将要埋在大地,你不能适应的大地。”

海子通常是消极,或者是逃避的,然而在他的骨子里,海子要做一个太阳。一个血腥的反抗的太阳,一个辉煌跳跃的太阳。海子是真正的战士。在熊熊大火中尽情的燃烧的战士,在历史上反抗,海子是愤怒的太阳在反抗。

“所以他就叫太阳,太阳就是我,一个舞动宇宙的劳作者,一个诗人和注定失败的战士。总而言之,我反抗过生命以外的一切,甚至反抗过死亡,因此就在这上天入地的路途上,听见了这样一句话:地狱之火烧伤他的面颊,就像烧伤的但丁一样。”

太阳拥有无尽的炙热就像海子对诗歌的热爱。用尽一生燃烧着自己。同时太阳拥有神奇的自然的力量。太阳给海子力量,也让海子忧伤。日出日落总是无常,今天的太阳和昨天的不一样。

太阳是一个永恒的遥远的追求。海子的一生就像向日葵,总有一个点让他有一个光亮可以彷徨,能够有一个梦继续哀伤。海子是深深的热爱着这个世界的,他的死亡升华成巨大的光亮,他的离开,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太爱,他有太多的不舍和期待,可是爱又怎样,执着又怎样,太阳照着月光,终究躲不过离伤。没人能懂得海子的忧伤。

太阳带给海子更多的是一种希望和对美好幸福的向往。海子的《日出》这样写到:

暗的尽头

太阳,扶着我站起来

我的身体像一个亲爱的祖国血液流遍

我是一个完全幸福的人

我再也不会否认

我是一个完全的人我是一个无比幸福的人

我全身的黑暗因太阳的升起而解除

我再也不会否认天堂和国家的壮丽景色

和她的存在,在黑暗的尽头!

醉后清晨,所有焦躁和恐慌都随着太阳的升起而释然,似乎全身换了全新的血液重新流淌,走出黑暗,成就幸福的人生,其实这只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幻象。就像人永远也到达不了太阳,只能遥遥相望,感受着温暖,体会着什么叫做黯然神伤。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接受现实不否认一些痛苦的存在,这样才是完全的.幸福所在。抛却该抛下的执念。真正扶你站起来不是太阳,是你自己。

二、黄昏:自由的向往通向死亡

如果说太阳是一种美好和光亮,那么黄昏则是一种凄美和绝望,海子说:“在黄昏我梦见死亡。”黄昏是安静的,是人类灵魂最真实的时刻体现。海子也是真实而单纯的,黄昏带给海子的是深切的痛苦,黄昏将一切美好带走,让一切希望的灯熄灭。是黄昏让海子绝望。同时也是黄昏给了海子真正的自由,他不再躲避忧伤,所有关于爱情的悲伤,都不再提起。

“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愿爱情保持一生,或者相反,极为短暂,匆匆熄灭。愿我从此再不提起。再不提起过去。痛苦与幸福,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唯黄昏华美而无上。”

海子披着黄昏的霞光,在死亡的边缘彷徨,充满了哀怨和恐慌。因为白天没有光亮,夜晚又很寒凉,海子温暖的心无处安放,所以喜欢上了黄昏,在黄昏里徜徉,可以自由的怀想。怀想秋天的落叶,怀想落日的微光,怀想星星能把梦想点亮。怀想一切的一切温暖的时刻,这样的怀想让海子心酸,心酸的眼泪可以把黑夜点亮。这样的黄昏让人向往。

海子徘徊于无数个黄昏,落日余晖,痛彻心扉。他无法抗拒对过去的追忆,追忆那些与黄昏有关的记忆。当年的岁月凄迷,再也无法与爱的人再相依。海子是太过执着的人。一种意念跳进心灵容易,走出心灵太难。孤独的黄昏只有痛苦相伴。那些似水流年,回忆起来揉肠寸断。如果逃不过离乱,那就在绝望中涅槃。跳进无尽的深渊不如燃烧成火焰,与其说黄昏是生命的终点,不如说黄昏是希望的起点。在1989年3月26日的黄昏,海子真正的自由了,他是真的勇士,他不再受任何的束缚,他可以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在那一刻,海子终于清醒,原来人生只是梦。只不过是在黄昏里醒来又在黄昏里睡去。

三、天梯:通向死亡的天堂

海子睡的很安详,海子睡在天梯上,看到黑色的大地在向他召唤。

黑色七月的大地布满灰尘,黑色七月的天空没有光亮。黑色七月将我埋葬,在大地与天堂之间有一座桥梁,那是通向死亡的地方。天梯就是那座桥梁。

“我站在天梯目睹这一切,我再天空深处,高声询问,谁在?从天空中站起来呼喊,又有谁在?”孤独的海子,在他的诗歌里有太多有关死亡的意象,可是没人知道他心灵最深处的伤。

海子站在天梯上,慢慢走向他的天堂。他高喊着没人能听懂的诗歌,他很绝望。哪怕有人应和一声,海子也会犹豫一下。可是在苍茫的大地。没人看见海子正站在天梯上,他的呼喊苍白而无力。在这个世界上,没人能够了解自己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了解自己。海子最终没能了解一个事实。孤独是诗人的宿命,如果战胜不了孤独,那么终将寂寞一生。孤独能怎样,寂寞又能怎样,生活还是要生活。天空再美好,路还是要一步一步的走。而这一切都要求我们是在路上,而不是在天上。海子是生活在天上的,大地给他太多的痛苦。只有天空能包容海子一切的伤。在这个世界,没有人可以无政府主义的生活,海子也一样。

海子的天赋无人欣赏,也无须要人欣赏。海子寂寞的来,寂寞的去。谁也阻挡不了他的执着。他执意的尽情的燃烧着自己。他知道总有一天那火焰可以燎原。

天梯,是海子的向往,他通向远方,这样一个神奇的意象,让海子充满想象,最终海子卧在天梯上,将灵魂分成两截,一个给辽阔的天堂,一个给宽厚的地母。

西川在《怀念》一文中写到:“这个渴望飞翔的人注定要死于大地,但是,谁能肯定海子的死不是另一种飞翔,从而摆脱漫长的黑夜、根深蒂固的灵魂之苦,呼应黎明中张赛亚洪亮的召唤?”海子真正的自由了,从此,再也无人知道海子的小心脏装着多少大梦想。

四、麦地:海子的家乡

麦地就是海子的梦想,它像太阳的光芒,直射海子的心房。麦地是海子的故乡,是海子朴实的向往。麦地就是海子的天堂。在洒满夜色的村庄,映着月光的麦芒,指着远方思念的姑娘,像倾泻的河流,静静流淌。

麦地,朴实的和本来一样,麦地就是海子,在静静的生长。面对无数个不屑的眼光,麦地还是麦地,坚强的生长。没人懂得麦地的苍茫。起伏的麦浪,就像起伏的人生。痛苦而哀伤。麦地,多么朴实的声音,麦地,是海子快乐而短暂的童年,麦地,是海子痛苦又幸福的地方,那里深埋着他的灵魂,梦走他乡。

麦地是极普通极普通的农民的化身,在海子的灵魂深处永远保存着一份纯真,然而这份朴实也给他的心灵造成巨大的创伤,在那个年代,身份的不平等,让海子的心灵过早的受到伤害。他不能理解世事怎是这样的寒凉。在海子的心房种下了自卑的种子,他更加孤独寂寞。

麦地是海子的归宿,就像落叶归根一样每当麦子高高举起沉痛和忧伤,茫茫的土地,泥土的气息难忘。在海子的身体,总有一段伤口,忧郁而彷徨,然而当他的灵魂真正归于麦地的时刻,他又是释然而快乐的。海子也有过天真幸福的时刻,虽然有些时候会有简单的梦,有些时候倦怠的身心无所适从。然而在麦地,那是他的家乡,能够体会到有一股温暖在身体流淌。“土地,这让海子又爱又惧的地方,它有多么沉重,最初它戳伤海子的心脏,躁动他的血,最后碾碎了他的头颅,掩埋了他的白骨。土地,这一切是开始和一切的终结。这永恒的令人不甘的轮回“。纵然麦浪像一把把刀,割断他的梦想,割断他的身躯,他还是深爱着他的家乡,生活带给他很多无奈,他总有归于泥土的冲动,他太爱那片土地。故乡总还是故乡,即使再让诗人寒凉那里永远都会留有温暖难忘。

海德格尔说:“接近故乡就是接近万乐之源(接近极乐)。故乡最玄奥、最美丽之处恰恰在于这种对于本源的接近,绝非其他。所以,唯有在故乡才可亲近本源,这乃是命中注定的。正因为如此,那些被迫舍弃与本源的接近而离开故乡的人,总是感到那么惆怅悔恨。既然故乡的本质在于她接近极乐,那么还乡又意味着什么呢?还乡就是返回与本源的亲近。但是,唯有这样的方式还乡,他早已而且许久以来一直在他乡流浪,备尝漫游的艰辛,现在又归根反本。因为他在异乡异地已经领悟到求素质无的本性,出而还乡是得以有足够丰富的阅历……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乡使故乡成为亲近本源之处。”那些金灿灿的麦子曾经是海子的希望,正像那些希望疯狂的安插在麦地上。“白杨树围住的/健康的麦地/健康的麦子/养我性命的妻子!”(《麦地》),“永远是这样美丽负伤的麦子/吐着芳香,站在山岗上”(《黎明之二》)。然而“海子借着这柔弱的‘麦子’,维系着心中对美和纯洁的渴望,一厢情愿的要在工业化文明的城市中种植庄稼,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注定了他的悲剧”[8]麦子成熟的时候,海子不再遥想远方,他称自己为王,孤独的王,王者归来的时候,麦子又苦又香。

五、粮食:与火并生,是对生存的抗争

说向往,说忧伤,谈理想,谈荒凉,这一切都离不开生存的食粮,这是一切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想要生存想要填充饥饿的灵魂,就必须经历水深火热的历练,生存是多么的不易,生存需要付出代价。海子的诗歌受到外界的排斥,海子的梦想无法施展,以及爱情带给海子的伤痛,一切的一切都给海子的生存带来巨大的挑战,一个天才少年,只能选择在火中历练。在火中愤燃。而那些填满粮食的嘴依然成为食火的嘴。无数的食火的嘴。他们熄灭所有火焰,消磨一切抗争的力量,海子那样认真的燃烧着自己,却没有丝毫的改变,是时代使然,是命运使然。然而海子在那样艰难的境地,在那样一个有梦的年代,没有半点生存的尊严和权利。

海子说粮食是“谷”,“粮食——头顶大火——下面张开嘴来。粮食,头上是火,下面或整个身躯是嘴,张开。”

每个人活着都是在与生存抗争的,当然不只是为了生存而生存,生存本身是很复杂的,因为生存不单单只是一个人的事情。然而生存又是简单的。因为它是由自己的态度决定的。社会是一本大书,要想真正读懂这本大书,是需要有足够的耐力和毅力的。海子的生活,已经足够让一些人羡慕了,可是,人都是不满足的,同样的东西,在有些人看来很完美了,可是在有些人眼里却很多缺陷,而这就在于人们不同的追求,其实,人活着没必要太执着,也没必要太过于追求平衡。世界已经是平衡的了,地球绕着太阳平稳的旋转,太阳也每天都会升起。生活每天都有新的色彩,身边有很多美好的风景。

然而在海子看来粮食并非仅仅是生存的物质条件。更多的是精神的力量。当感情受到伤害,当事业面临考验,当家庭遭受苦难,面对生活的无奈,一个年轻的诗人该怎样释怀。生存是如此无助。那样复杂的心痛是怎样一个简单的粮食就能宽慰的。生活没有回头路,既然已经上路,就只能尽情的燃烧,不管生存多么的艰难与不易,诗人终究是诗人。你可以嘲笑一个皇帝的富有,但不可以嘲笑诗人的贫穷。然而海子并不贫穷,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拥有博大的胸怀,他理解这一切并饶恕了这一切。不管多么执着和热情,青春依然无处安放,海子在天地之间迷茫又神伤。到处询问,哪里是天堂,粮食--这一生存食粮,不只是饥饿和恐慌,还有荒凉。头顶星辰,寂寞难忘。

六、血液:王者的天性

没有了纯洁的向往,没有了灵动的思想,身体里的血液静静流淌,就像欲望在全身静静流淌。血流成江河,打击着心脏,身体里的血液滚滚流淌,带走所有肮脏和恐慌。就像一种体内淤积的疼痛突然的释放。那种快感指向心房,血液自由的流淌冲向梦的殿堂。

身体的血液流动,好像如火的欲望的跃动,它是一种希望的燃烧,而在海子的血液里流淌的更多是伤感和悲愤。就像海子的《血》中这样写到:“淌出体外,每一次,再一次血红的大泽在我的肉上,在土地上,我曾经破鱼而出全身血腥,我曾经滚入太阳,全身血腥,我曾经手爪探火,拖着天空进入地狱,我曾经断头舞蹈入脐。炼地狱之火为心,心,由人间粮食哺育的心,民歌的心,苦于天上人间爱情的心,诗人的心。歌的心,我的伤感和悲愤的心。”

血是和命运有关的,有自由的血,也有死亡的血,智慧的血,也有罪恶的血。血是从骨子里发出的是一种痛到极致的痛。只有流出了肮脏的血,疼痛和哀伤才得以释放。我想,海子的心是在不停的流着血的,那是一种凄美与华丽的盛放。然而盛放之后就是死亡。一个旧的灵魂死亡,才有新的灵魂升起。人生因为有血液的流淌而拥有光彩,流出来的诗血液,闯进去的是霞光。

每个人身体里都会有罪恶的血,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为了赎罪的,今生来赎前世的罪,今世来背前世的累。“星星也被血光照亮”。那是一种狂放,在血中跳吧,在血中舞蹈吧,你终将获得解放,自由就是怀抱着梦想跟着血液流淌,慢慢的靠近太阳,走向无尽的光芒。

结语

诗歌是有生命的。特别是像海子这样一个用生命去写诗歌的人,我们所能做的更多的只有敬畏。一个诗人的生命世界也并非单单几个意象就能进入的。不管是意象也好,情感也好,最重要的是诗人的思想和心理,也就是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一个人的行为总是被他的意识支配的,我们要更好的了解一个诗人,最主要的是理解他的个人信仰和真正的追求。每个人的生命体验不同,但是我始终相信,诗歌是最接近灵魂的东西,它一定是从心底发出的。故事谁都可以编,但诗不是谁都可以写。故事也并非谁都可以懂,读懂的也只是关乎自己的故事,没人能懂海子的故事。诗歌是最真实的情感体验,有关诗的东西大都是感性的,海子是感性的,他的一生就是感性与理想的抗争。最初的海子是自信的乐观的,然而在经历了种种磨砺和苦难之后,海子犹豫了开始怀疑了,慢慢自卑,慢慢学会躲避,他也曾抗争过,就是因为有太多的不甘,就是因为有太多反抗,就是因为太过执着。海子太过急躁了,海子什么都明白,但是他不明白他所面对的一切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时间,时间可以让一切改变,可以让一切释然。然而,他不愿意等待,不愿意看到那一天到来的瞬间。海子太过感性,但是我们也并不能说这样不好,正因为这样极度的感性,成就了海子的诗歌传奇。

参考文献

[1]洪治刚:《绝望的诗歌》[J].《文艺理论》,第1期

[2]尼采:《权利意志》[M].商务印书馆,1991年

[3]海子著,西川编:《海子诗全集》[C].作家出版社,

[4]张炯:《新中国文学五十年》[M].山东教育出版社,

[5]余徐刚:《海子传》[M].江苏文艺出版社,

[6]倪霞:《海子的诗与思》[J].《嘉兴学院学报》,第S1期

[7]海德格尔:《人,诗意的安居》[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

[8]谭五昌:《海子短诗中的重要意象浅析》(网络论文)

篇2:论海子的诗歌

论海子的诗歌

摘要:本文试图从海子诗歌中太阳和麦地这一阴一阳两种意象中探索海子的意象世界。其中前者的代表是黄昏,后者的代表是粮食。这两种意象,一个是上升的,一个是下沉的。连接这两种意象的桥梁是天梯,而血液是一种过渡意象,一种夹在上升与下沉这一矛盾下的复杂的血与火的抗争。乳`房则是一种美好的向往以及对于各种矛盾的权衡。通过两种意象清晰的折射出海子真实的心灵世界,并且进入海子的世界,理解一个诗人,一个时代。每个人都是矛盾的,世界也是矛盾的,每个人都像海子一样在与自己抗争,在与世界不停的抗争。

关键词:海子;诗歌;意象世界

引言

“诗人,在任何时代都是文明的孩子,精神的天使,海子是以自身伟岸的人格,圣洁的灵魂来小心翼翼地引导着人类精神的走向。”[1](70)在《诗?语言?思》中,海德格尔曾经称我们这个时代为诸神逝去的暗夜,在此暗夜中我们惟有倾听诗人的歌唱,才能追寻到诸神的痕迹。在海子的诗歌世界里,每一种意象都拥有它自己的生命。它们承载了海子深深的情感和浓浓的爱。它们是梦想,它们是生命。海子相信诗歌是具有自己的生命的,因此海子提出“实体”这一诗学概念。“实体是什么?是分裂出去的主体。所谓‘自在之物’,说到底这乃是关于‘自在主体’的设想。[2](p259)“诗,说到底,就是寻找对实体的接触,实体永远只是被表达,不能被创造。它是真正的诗的基石。才能是次要的,诗人的任务仅仅是用自己的敏感和生命之光把黑乎乎的实体照亮,使它裸露于此。这是一个辉煌的瞬间,诗提醒你,这是实体---你在实体中生活---你应回到自身。”[3](1017)

海子用尽它的一生透彻的全是了海子自身却没有走出海子自己。海子是一个崇尚黄昏的人,在海子眼里“茫茫黄昏,华美而无上”。海子是一个孤独的人,特别在秋天,“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表达的早已丧失。”海子的孤独更体现在《夜色》中:“在夜色中: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我有三次幸福:诗歌,王位,太阳。”这就是海子的一生。在海子浩瀚的诗歌海洋中,海子用海子满腔的热情打造出种种意象,然而每一个意象都投注了海子挚热的真情。海子在海子1986年8月的日记里曾写到:“我是说,我是诗,我是肉,抒情就是血,诗是被动的,是消极的,也是在行动的深层下悄悄流动的,与其说它是水,不如说它是水中的鱼,与其说它是阳光,不如说它是阳光下的影子。”

就意象而言,它只是某种关联自身与外物的象征物或文字的山坡上,对于流动的语言的小溪则是阻碍。海子的天才在于海子把海子的语言凌驾于意象之上。海子创造了属于海子自己的意象。张炯在其主编的《新中国文学五十年》中曾这样评价海子:“海子创造了仅仅属于自己的意象序列,海子的诗歌语言比此前流行的新诗潮的语言全然有别,海子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诗歌风格。海子是当代最具独创性的诗人。”[4]本文试图从海子诗歌中太阳和麦地这一阴一阳两种意象中探索海子的意象世界。其中前者的代表是黄昏,后者的代表是粮食。这两种意象,一个是上升的,一个是下沉的。连接这两种意象的桥梁是天梯,而血液是一种过渡意象,一种夹在上升与下沉这一矛盾下的复杂的血与火的抗争。乳房则是一种美好的向往以及对于各种矛盾的权衡。通过两种意象清晰的折射出海子真实的心灵世界,并且进入海子的世界,理解一个诗人,一个时代。每个人都是矛盾的,世界也是矛盾的,每个人都像海子一样在与自己抗争,在与世界不停的抗争。

一、太阳:遥远的追求和方向

每一位诗人都是从骨子里深深的热爱着太阳的,因为越是追求温暖,骨子里越是寒凉。在海子的眼里白天是比黑夜更加黑暗的。海子渴望光明,海子喜欢阳光。太阳虽然遥远却可以温暖心房,太阳拥有巨大的能量和光芒,太阳照在太平洋上,可以把希望点亮。在海子的世界里,疯狂的太阳可以改变世事沧桑。

海子首先把把太阳当作自己。在《以梦为马》中,海子唱道:

太阳是我的名字

太阳是我的一生

太阳的山顶埋葬诗歌的尸体——千年王国和我

骑着五千年凤凰和名字的叫“马”的龙——我必将失败

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

太阳总会沉下去,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孩子说:“扶着你骑过万年的天空,飞马的头颅,你为什么要倒下,你为什么这么快地离去。你再也不能离去,莫非你不能适应大地,你这无头的英雄,天空已对你关闭,你将要埋在大地,你不能适应的大地。”[3](953)

海子通常是消极,或者是逃避的,然而在海子的骨子里,海子要做一个太阳。一个血腥的反抗的太阳,一个辉煌跳跃的太阳。海子是真正的战士。在熊熊大火中尽情的燃烧的战士,在历史上反抗,海子是愤怒的太阳在反抗。

“所以海子就叫太阳,太阳就是我,一个舞动宇宙的劳作者,一个诗人和注定失败的战士。总而言之,我反抗过生命以外的一切,甚至反抗过死亡,因此就在这上天入地的路途上,听见了这样一句话:地狱之火烧伤海子的面颊,就像烧伤的但丁一样。”[3](1035)

太阳拥有无尽的炙热就像海子对诗歌的热爱。用尽一生燃烧着自己。同时太阳拥有神奇的自然的力量。太阳给海子力量,也让海子忧伤。日出日落总是无常,今天的太阳和昨天的不一样。

太阳是一个永恒的遥远的追求。海子的一生就像向日葵,总有一个点让海子有一个光亮可以彷徨,能够有一个梦继续哀伤。海子是深深的热爱着这个世界的,海子的死亡升华成巨大的光亮,海子的离开,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太爱,海子有太多的不舍和期待,可是爱又怎样,执着又怎样,太阳照着月光,终究躲不过离伤。没人能懂得海子的忧伤。

太阳带给海子更多的是一种希望和对美好幸福的向往。海子的《日出》这样写到:

暗的尽头

太阳,扶着我站起来

我的身体像一个亲爱的祖国血液流遍

我是一个完全幸福的人

我再也不会否认

我是一个完全的人我是一个无比幸福的人

我全身的黑暗因太阳的升起而解除

我再也不会否认天堂和国家的壮丽景色

和她的存在,在黑暗的尽头!

醉后清晨,所有焦躁和恐慌都随着太阳的升起而释然,似乎全身换了全新的血液重新流淌,走出黑暗,成就幸福的人生,其实这只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幻象。就像人永远也到达不了太阳,只能遥遥相望,感受着温暖,体会着什么叫做黯然神伤。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接受现实不否认一些痛苦的存在,这样才是完全的幸福所在。抛却该抛下的执念。真正扶你站起来不是太阳,是你自己。

二、黄昏:自由的向往通向死亡

如果说太阳是一种美好和光亮,那么黄昏则是一种凄美和绝望,海子说:“在黄昏我梦见死亡。”黄昏是安静的,是人类灵魂最真实的时刻体现。海子也是真实而单纯的,黄昏带给海子的是深切的痛苦,黄昏将一切美好带走,让一切希望的灯熄灭。是黄昏让海子绝望。同时也是黄昏给了海子真正的自由,海子不再躲避忧伤,所有关于爱情的悲伤,都不再提起。

“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愿爱情保持一生,或者相反,极为短暂,匆匆熄灭。愿我从此再不提起。再不提起过去。痛苦与幸福,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唯黄昏华美而无上。”[3](430)

海子披着黄昏的霞光,在死亡的边缘彷徨,充满了哀怨和恐慌。因为白天没有光亮,夜晚又很寒凉,海子温暖的心无处安放,所以喜欢上了黄昏,在黄昏里徜徉,可以自由的怀想。怀想秋天的落叶,怀想落日的微光,怀想星星能把梦想点亮。怀想一切的一切温暖的时刻,这样的怀想让海子心酸,心酸的眼泪可以把黑夜点亮。这样的黄昏让人向往。

海子徘徊于无数个黄昏,落日余晖,痛彻心扉。海子无法抗拒对过去的追忆,追忆那些与黄昏有关的记忆。当年的岁月凄迷,再也无法与爱的人再相依。海子是太过执着的人。一种意念跳进心灵容易,走出心灵太难。孤独的黄昏只有痛苦相伴。那些似水流年,回忆起来揉肠寸断。如果逃不过离乱,那就在绝望中涅槃。跳进无尽的深渊不如燃烧成火焰,与其说黄昏是生命的终点,不如说黄昏是希望的起点。在1989年3月26日的黄昏,海子真正的自由了,海子是真的勇士,海子不再受任何的束缚,海子可以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在那一刻,海子终于清醒,原来人生只是梦。只不过是在黄昏里醒来又在黄昏里睡去。

三、天梯:通向死亡的天堂

海子睡的很安详,海子睡在天梯上,看到黑色的大地在向海子召唤。

黑色七月的大地布满灰尘,黑色七月的天空没有光亮。黑色七月将我埋葬,在大地与天堂之间有一座桥梁,那是通向死亡的地方。天梯就是那座桥梁。

“我站在天梯目睹这一切,我再天空深处,高声询问,谁在?从天空中站起来呼喊,又有谁在?”[3](953)孤独的海子,在海子的诗歌里有太多有关死亡的意象,可是没人知道海子心灵最深处的伤。

海子站在天梯上,慢慢走向海子的天堂。海子高喊着没人能听懂的诗歌,海子很绝望。哪怕有人应和一声,海子也会犹豫一下。可是在苍茫的大地。没人看见海子正站在天梯上,海子的呼喊苍白而无力。在这个世界上,没人能够了解自己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了解自己。海子最终没能了解一个事实。孤独是诗人的宿命,如果战胜不了孤独,那么终将寂寞一生。孤独能怎样,寂寞又能怎样,生活还是要生活。天空再美好,路还是要一步一步的走。而这一切都要求我们是在路上,而不是在天上。海子是生活在天上的,大地给海子太多的痛苦。只有天空能包容海子一切的伤。在这个世界,没有人可以无政府主义的生活,海子也一样。

海子的.天赋无人欣赏,也无须要人欣赏。海子寂寞的来,寂寞的去。谁也阻挡不了海子的执着。海子执意的尽情的燃烧着自己。海子知道总有一天那火焰可以燎原。

天梯,是海子的向往,海子通向远方,这样一个神奇的意象,让海子充满想象,最终海子卧在天梯上,将灵魂分成两截,一个给辽阔的天堂,一个给宽厚的地母。

西川在《怀念》一文中写到:“这个渴望飞翔的人注定要死于大地,但是,谁能肯定海子的死不是另一种飞翔,从而摆脱漫长的黑夜、根深蒂固的灵魂之苦,呼应黎明中张赛亚洪亮的召唤?”[5](220)海子真正的自由了,从此,再也无人知道海子的小心脏装着多少大梦想。

四、麦地:海子的家乡

麦地就是海子的梦想,它像太阳的光芒,直射海子的心房。麦地是海子的故乡,是海子朴实的向往。麦地就是海子的天堂。在洒满夜色的村庄,映着月光的麦芒,指着远方思念的姑娘,像倾泻的河流,静静流淌。

麦地,朴实的和本来一样,麦地就是海子,在静静的生长。面对无数个不屑的眼光,麦地还是麦地,坚强的生长。没人懂得麦地的苍茫。起伏的麦浪,就像起伏的人生。痛苦而哀伤。麦地,多么朴实的声音,麦地,是海子快乐而短暂的童年,麦地,是海子痛苦又幸福的地方,那里深埋着海子的灵魂,梦走海子乡。

麦地是极普通极普通的农民的化身,在海子的灵魂深处永远保存着一份纯真,然而这份朴实也给海子的心灵造成巨大的创伤,在那个年代,身份的不平等,让海子的心灵过早的受到伤害。海子不能理解世事怎是这样的寒凉。在海子的心房种下了自卑的种子,海子更加孤独寂寞。

麦地是海子的归宿,就像落叶归根一样每当麦子高高举起沉痛和忧伤,茫茫的土地,泥土的气息难忘。在海子的身体,总有一段伤口,忧郁而彷徨,然而当海子的灵魂真正归于麦地的时刻,海子又是释然而快乐的。海子也有过天真幸福的时刻,虽然有些时候会有简单的梦,有些时候倦怠的身心无所适从。然而在麦地,那是海子的家乡,能够体会到有一股温暖在身体流淌。“土地,这让海子又爱又惧的地方,它有多么沉重,最初它戳伤海子的心脏,躁动海子的血,最后碾碎了海子的头颅,掩埋了海子的白骨。土地,这一切是开始和一切的终结。这永恒的令人不甘的轮回“。[6](161)纵然麦浪像一把把刀,割断海子的梦想,割断海子的身躯,海子还是深爱着海子的家乡,生活带给海子很多无奈,海子总有归于泥土的冲动,海子太爱那片土地。故乡总还是故乡,即使再让诗人寒凉那里永远都会留有温暖难忘。

海德格尔说:“接近故乡就是接近万乐之源(接近极乐)。故乡最玄奥、最美丽之处恰恰在于这种对于本源的接近,绝非其海子。所以,唯有在故乡才可亲近本源,这乃是命中注定的。正因为如此,那些被迫舍弃与本源的接近而离开故乡的人,总是感到那么惆怅悔恨。既然故乡的本质在于她接近极乐,那么还乡又意味着什么呢?还乡就是返回与本源的亲近。但是,唯有这样的方式还乡,海子早已而且许久以来一直在海子乡流浪,备尝漫游的艰辛,现在又归根反本。因为海子在异乡异地已经领悟到求素质无的本性,出而还乡是得以有足够丰富的阅历……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乡使故乡成为亲近本源之处。”[7](83)那些金灿灿的麦子曾经是海子的希望,正像那些希望疯狂的安插在麦地上。“白杨树围住的/健康的麦地/健康的麦子/养我性命的妻子!”(《麦地》),“永远是这样美丽负伤的麦子/吐着芳香,站在山岗上”(《黎明之二》)。然而“海子借着这柔弱的‘麦子’,维系着心中对美和纯洁的渴望,一厢情愿的要在工业化文明的城市中种植庄稼,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注定了海子的悲剧”[8]麦子成熟的时候,海子不再遥想远方,海子称自己为王,孤独的王,王者归来的时候,麦子又苦又香。

五、粮食:与火并生,是对生存的抗争

说向往,说忧伤,谈理想,谈荒凉,这一切都离不开生存的食粮,这是一切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想要生存想要填充饥饿的灵魂,就必须经历水深火热的历练,生存是多么的不易,生存需要付出代价。海子的诗歌受到外界的排斥,海子的梦想无法施展,以及爱情带给海子的伤痛,一切的一切都给海子的生存带来巨大的挑战,一个天才少年,只能选择在火中历练。在火中愤燃。而那些填满粮食的嘴依然成为食火的嘴。无数的食火的嘴。海子们熄灭所有火焰,消磨一切抗争的力量,海子那样认真的燃烧着自己,却没有丝毫的改变,是时代使然,是命运使然。然而海子在那样艰难的境地,在那样一个有梦的年代,没有半点生存的尊严和权利。

海子说粮食是“谷”,“粮食——头顶大火——下面张开嘴来。粮食,头上是火,下面或整个身躯是嘴,张开。”[3](349)

每个人活着都是在与生存抗争的,当然不只是为了生存而生存,生存本身是很复杂的,因为生存不单单只是一个人的事情。然而生存又是简单的。因为它是由自己的态度决定的。社会是一本大书,要想真正读懂这本大书,是需要有足够的耐力和毅力的。海子的生活,已经足够让一些人羡慕了,可是,人都是不满足的,同样的东西,在有些人看来很完美了,可是在有些人眼里却很多缺陷,而这就在于人们不同的追求,其实,人活着没必要太执着,也没必要太过于追求平衡。世界已经是平衡的了,地球绕着太阳平稳的旋转,太阳也每天都会升起。生活每天都有新的色彩,身边有很多美好的风景。

然而在海子看来粮食并非仅仅是生存的物质条件。更多的是精神的力量。当感情受到伤害,当事业面临考验,当家庭遭受苦难,面对生活的无奈,一个年轻的诗人该怎样释怀。生存是如此无助。那样复杂的心痛是怎样一个简单的粮食就能宽慰的。生活没有回头路,既然已经上路,就只能尽情的燃烧,不管生存多么的艰难与不易,诗人终究是诗人。你可以嘲笑一个皇帝的富有,但不可以嘲笑诗人的贫穷。然而海子并不贫穷,海子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海子拥有博大的胸怀,海子理解这一切并饶恕了这一切。不管多么执着和热情,青春依然无处安放,海子在天地之间迷茫又神伤。到处询问,哪里是天堂,粮食--这一生存食粮,不只是饥饿和恐慌,还有荒凉。头顶星辰,寂寞难忘。

六、血液:王者的天性

没有了纯洁的向往,没有了灵动的思想,身体里的血液静静流淌,就像欲望在全身静静流淌。血流成江河,打击着心脏,身体里的血液滚滚流淌,带走所有肮脏和恐慌。就像一种体内淤积的疼痛突然的释放。那种快感指向心房,血液自由的流淌冲向梦的殿堂。

身体的血液流动,好像如火的欲望的跃动,它是一种希望的燃烧,而在海子的血液里流淌的更多是伤感和悲愤。就像海子的《血》中这样写到:“淌出体外,每一次,再一次血红的大泽在我的肉上,在土地上,我曾经破鱼而出全身血腥,我曾经滚入太阳,全身血腥,我曾经手爪探火,拖着天空进入地狱,我曾经断头舞蹈入脐。炼地狱之火为心,心,由人间粮食哺育的心,民歌的心,苦于天上人间爱情的心,诗人的心。歌的心,我的伤感和悲愤的心。”[3](624)

血是和命运有关的,有自由的血,也有死亡的血,智慧的血,也有罪恶的血。血是从骨子里发出的是一种痛到极致的痛。只有流出了肮脏的血,疼痛和哀伤才得以释放。我想,海子的心是在不停的流着血的,那是一种凄美与华丽的盛放。然而盛放之后就是死亡。一个旧的灵魂死亡,才有新的灵魂升起。人生因为有血液的流淌而拥有光彩,流出来的诗血液,闯进去的是霞光。

每个人身体里都会有罪恶的血,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为了赎罪的,今生来赎前世的罪,今世来背前世的累。“星星也被血光照亮”。那是一种狂放,在血中跳吧,在血中舞蹈吧,你终将获得解放,自由就是怀抱着梦想跟着血液流淌,慢慢的靠近太阳,走向无尽的光芒。

结语

一个诗人的生命世界也并非单单几个意象就能进入的。不管是意象也好,情感也好,最重要的是诗人的思想和心理,也就是海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一个人的行为总是被海子的意识支配的,我们要更好的了解一个诗人,最主要的是理解海子的个人信仰和真正的追求。每个人的生命体验不同,但是我始终相信,诗歌是最接近灵魂的东西,它一定是从心底发出的。故事谁都可以编,但诗不是谁都可以写。故事也并非谁都可以懂,读懂的也只是关乎自己的故事,没人能懂海子的故事。诗歌是最真实的情感体验,有关诗的东西大都是感性的,海子是感性的,海子的一生就是感性与理想的抗争。最初的海子是自信的乐观的,然而在经历了种种磨砺和苦难之后,海子犹豫了开始怀疑了,慢慢自卑,慢慢学会躲避,海子也曾抗争过,就是因为有太多的不甘,就是因为有太多反抗,就是因为太过执着。海子太过急躁了,海子什么都明白,但是海子不明白海子所面对的一切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时间,时间可以让一切改变,可以让一切释然。然而,海子不愿意等待,不愿意看到那一天到来的瞬间。海子太过感性,但是我们也并不能说这样不好,正因为这样极度的感性,成就了海子的诗歌传奇。

篇3:海子经典诗歌

给我粮食

给我婚礼

给我星辰和马匹

给我歌曲

给我安息!

我的生日

这是位美丽的

折磨人的女俘虏

坐在故乡的打麦场上

在月光下

使村子里的二流子

如痴如醉!

篇4:海子经典诗歌

亚洲铜,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亚洲铜,亚洲铜

爱怀疑和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

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亚洲铜,亚洲铜

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

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

亚洲铜,亚洲铜

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

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篇5:海子经典诗歌

伏在下午的水中

窗帘一掀一掀

一两根树枝伸过来

肉体,水面的宝石

是对半分裂的瓶子

瓶里的水不能分裂

伏在一具斧子上

像伏在一具琴上

还有绳索

盘在床底下

林间的太阳砍断你

像砍断南风

你把枪打开,独自走回故乡

像一只鸽子

倒在猩红的篮子上

篇6:海子经典诗歌

秋天红色的.膝盖

跪在地上

小花死在回家的路上

泪水打湿

鸽子的后脑勺

一位少年去摘苹果树上的灯

植物没有眼睛

挂着冬天的身份牌

一条干涸的河

是动物的最后情感

一位少年人去摘苹果树上的灯

我的眼睛

黑玻璃,白玻璃

证明不了什么

秋天一定在努力地忘记着

嘴唇吹灭很少的云朵

一位少年去摘苹果树上的灯

篇7:海子诗歌

海子诗歌

那个春天

一个海子也没有复活

闪耀在山海关的鬼火

是否还在向夜色诉说

在夜色中

你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

你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

你曾醉倒在北斗星下

以梦为马

你把头颅埋在麦田之下

等待发芽

你的夜歌是否

点燃了苦难之火的'光华

你坐在天堂,坐在天梯上

你看看那大片的草场

那些马,那些羊

镀银的箭壶和望不到边的金帐

这属于你

灵魂的王

那天

你周游世界

马车上堆满柴火

你把房子垒在海边

你踏过所有的路程

河叫做海子

山叫做海子

每一个海子呼喊天籁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篇8:海子诗歌

草原上的羊群

在水泊上照亮了自己

像自己温柔的灯

睡在男人怀抱中

而牧羊人来自黄金草原

头颅像一颗树根

把羊抱进谷仓里

然后面对黄金和酒杯

称呼你为女人

女人,我知心的朋友

风吹来风吹去

你如星的名字

或者羊肉的腥

你在山崖下睡眠

七只绵羊七颗星辰

你含在我口中似雪未化

你是天空上的羊群

篇9:海子经典诗歌

海子经典诗歌

《秋(外三首)》

用我们横陈于地上的骸骨

在沙滩上写下: 青春。然后背起衰老的父亲

时日漫长 方向中断

动物般的恐惧充塞我们的诗歌

谁的声音能抵达秋之子夜 长久喧响

掩盖我们横陈于地上的骸骨——

秋已来临

没有丝毫的宽恕和温情: 秋已来临

《八月之杯》

八月逝去 山峦清晰

河水平滑起伏

此刻才见天空

天空高过往日

有时我想过

八月之杯中安坐真正的诗人

仰视来去不定的云朵

也许我一辈子也不会将你看清

一只空杯子 装满了我斯碎的诗行

一只空杯子——可曾听见我的叫喊!

一只空杯子内的父亲啊

内心的鞭子将我们绑在一起抽打

《九月》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 高悬草原 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秋》

秋天深了,神的家中鹰在集合

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秋天深了,王在写诗

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

得到的尚未得到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七月的大海》

老乡们 谁能在大海上见到你们真是幸福!

我们全都背叛我们自己的故乡

我们会把幸福当成祖传的职业

方下手中痛苦的诗篇

今天的白浪真大! 老乡们 他高过你们的粮仓

如果我中止诉说 如果我意外的忘却了你

把我的故乡抛在一边

我连自己都放弃 更不会回到秋收 农民的家中

在七月我总能突然回到荒凉

赶上最后一次

我戴上帽子 穿上泳装 安静的死亡

在七月我总能突然回到荒凉

《女孩子》

她走来

断断续续走来

洁净的脚

沾满清凉的露水

她有些忧郁

望望用泥草筑起的房屋

望望父亲

她用双手分开黑发

一支野桃花斜插着默默无语

另一支送给了谁

却从来没人问起

春天是风

秋天是月亮

在我感觉到时

她已去了另一个地方

那里雨后的篱笆象一条蓝色的小溪

《明天醒来我会在哪一只鞋子里》

我想我已经够小心翼翼的

我的脚趾正好十个

我的手指正好十个

我生下来时哭几声

我死去时别人又哭

我不声不响的

带来自己这个包袱

尽管我不喜爱自己

但我还是悄悄打开

我在黄昏时坐在地球上

我这样说并不表明晚上

我就不在地球上 早上同样

地球在你屁股下

结结实实

老不死的地球你好

或者我干脆就是树枝

我以前睡在黑暗的壳里

我的脑袋就是我的边疆

就是一颗梨

在我成型之前

我是知冷知热的白花

或者我的脑袋是一只猫

安放在肩膀上

造我的女主人荷月远去

成群的阳光照着大猫小猫

我的呼吸

一直在证明

树叶飘飘

我不能放弃幸福

或相反

我以痛苦为生

埋葬半截

来到村口或山上

我盯住人们死看

呀 生硬的黄土 人丁兴旺

《春天, 十个海子》

春天, 十个海子全都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到底是为了什么?

春天, 十个海子低低地怒吼

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

扯乱你的黑头发, 骑上你飞奔而去, 尘土飞扬

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

在春天, 野蛮而复仇的海子

就剩这一个, 最后一个

这是黑夜的儿子, 沉浸于冬天, 倾心死亡

不能自拔, 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

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 遮住了窗子

它们一半而于一家六口人的嘴, 吃和胃

一半用于农业, 他们自己繁殖

大风从东吹到西, 从北刮到南, 无视黑夜和黎明

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

黑夜从大地上升起

遮住了光明的天空

丰收后荒凉的大地

黑夜从你内部升起

你从远方来, 我到远方去

遥远的路程经过这里

天空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

丰收之后荒凉的大地

人们取走了一年的收成

取走了粮食骑走了马

留在地里的人, 埋的很深

草叉闪闪发亮, 稻草堆在火上

稻谷堆在黑暗的谷仓

谷仓中太黑暗, 太寂静, 太丰收

也太荒凉, 我在丰收中看到了阎王的眼睛

黑雨滴一样的鸟群

从黄昏飞入黑夜

黑夜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

走在路上

放声歌唱

大风刮过山岗

上面是无边的天空

《我的窗户里埋着一只为你祝福的杯子》

那是我最后一次想起中午

那是我沉下海水的尸体

回忆起的.一个普通的中午

记得那个美丽的

穿着花布的人

抱着一扇木门

夜里被雪漂走

梦中的双手

死死捏住火种

八条大水中

高喊着爱人

小林神, 小林神

你在哪里

《房屋》

你在早上

碰落的第一滴露水

肯定和你的爱人有关

你在中午饮马

在一枝青桠下稍立片刻

也和她有关

你在暮色中

坐在屋子里不动

也是与她有关

你不要不承认

那泥沙相会, 那狂风奔走

如巨蚁

那雨天雨地哭得有情有义

而爱情房屋温情地坐着

遮蔽母亲也遮蔽孩子

遮蔽你也遮蔽我

《答复》

麦地

别人看见你

觉得你温暖, 美丽

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

被你灼伤

我站在太阳 痛苦的芒上

麦地

神秘的质问者啊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祖国,或以梦为马》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

和物质的短暂情人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

路上

万人都要将火熄灭 我一人独将此

火高高举起

此火为大 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此火为大 祖国的语言和乱石投筑

的梁山城寨

以梦为上的敦煌——那七月也会寒冷

的骨骼

如雪白的柴和坚硬的条条白雪 横

放在众神之山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投入此火 这三者是囚禁我的灯盏

吐出光辉

万人都要从我刀口走过 去建筑祖国

的语言

我甘愿一切从头开始

和所以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也愿将牢底坐穿

众神创造物中只有我最易朽 带着不

可抗拒的死亡的速度

只有粮食是我珍爱 我将她紧紧抱住

抱住她在故乡生儿育女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也愿将自己埋葬在四周高高的山上

守望平静的家园

面对大河我无限惭愧

我年华虚度 空有一身疲倦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岁月易逝 一滴不剩 水滴中有一匹

马儿一命归天

千年后如若我再生于祖国的河岸

千年后我再次拥有中国的稻田

和周天子的雪山 天马踢踏

我选择永恒的事业

我的事业 就是要成为太阳的一生

他从古至今——“日”——他无比辉煌

无比光明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最后我被黄昏的众神抬入不朽的太阳

太阳是我的名字

太阳是我的一生

太阳的山顶埋葬 诗歌的尸体——千

年王国和我

骑着五千年凤凰和名字叫“马”的龙

——我必将失败

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

篇10:海子诗歌经典

海子诗歌经典

《囚徒核桃的双脚》

在冬天放火的囚徒

无疑非常需要温暖

这是亲如母亲的火光

当他被身后的几十根玉米砸倒

在地,这无疑又是

富农的田地

当他想到天空

无疑还是被太阳烧得一干二净

这太阳低下头来,这脚镣明亮

无疑还是自己的双脚,如同核桃

埋在故乡的钢铁里

工程师的钢铁里

《房屋》

你在早上

碰落的第一滴露水

肯定和你的爱人有关

你在中午饮马

在一枝青丫下稍立片刻

也和她有关

你在暮色中

坐在屋子里,不动

还是与她有关

你不要不承认

巨日消隐,泥沙相合,狂风奔起

那雨天雨地哭得有情有意

而爱情房屋温情地坐着

遮蔽母亲也遮蔽儿子

遮蔽你也遮蔽我

《粮食》

埋着猎人的山冈

是猎人生前唯一的粮食

粮食

是图画中的妻子

西边山上

九只母狼

东边山上

一轮月亮

反复抱过的妻子是枪

枪是沉睡爱情的村庄

《大自然》

让我来告诉你

她是一位美丽结实的.女子

蓝色小鱼是她的水罐

也是她脱下的服装

她会用肉体爱你

在民歌中久久地爱你

你上上下下瞧着

你有时摸到了她的身子

你坐在圆木头上亲她

每一片木叶都是她的嘴唇

但你看不见她

你仍然看不见她

她仍在远处爱着你

《中午》

中午是一丛美丽的树枝

中午是一丛眼睛画成的树枝

看着你

看着你从门前走过

或是走进我的门

走进门

你在

你在一生的情义中

来到

落下布帆

仿佛水面上我握住你的手指

(手指是船)

心上人

爱着,第一次

都很累,船

泊在整个清澈的中午

“你喝水吧

我给你倒了

一碗水”

写字间里

中午是一丛眼睛画成的

看着你

篇11:诗歌:海子

海子

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那一年

从“呜呜呜!”的

火车轮下离我们而去

春天里的十个

难抵他一个海子

亚洲铜锈迹斑斑

是人们怀念的泪蚀

还是海子心底的酸痛

我不知道,不知道……

海子啊!你到底为什么

选择了如此结局

看着你的笑容

你不会呀

不会如此轻率

智慧的双眼

时髦艺术范儿的头型

和那憨憨的笑

怎么就这样走了……

如果你不走

诗坛上经常会出现你

那有灵气的诗行

大学的讲堂上

万人嘱目

谈笑风生的

海子

那该多好啊

可是你却亦然绝然地

走了……

一走28个春秋

近30年的星空上

永远丢失了那颗璀璨的

星星……

当有一天想你了

我仰望苍穹

划过夜空的那颗流星

或许就是你

海子……

篇12:海子诗歌

海子诗歌精选

《讯问》

在青麦地上跑着

雪和太阳的光芒

诗人 你无力偿还

麦地和光芒的情义

一种愿望

一种善良

你无力偿还

你无力偿还

一颗放射光芒的星辰

在你头顶寂寞燃烧

《麦子熟了》

那一年 兰州一带的新麦

熟了

在回家的路上

在水面混了三十多年的父亲还家了

坐着羊皮筏子

回家来了

有人背着粮食

夜里推门进来

灯前

认清是三叔

老哥俩

一宵无言

半尺厚的黄土

麦子熟了

《两座村庄》

和平与情欲的村庄

诗的村庄

村庄母亲昙花一现

村庄母亲美丽绝伦

五月的.麦地上天鹅的村庄

沉默孤独的村庄

一个在前一个在后

这就是普希金和我 诞生的地方

风吹在村庄

风吹在海子的村庄

风吹在村庄的风上

有一阵新鲜有一阵久远

北方星光照耀南国星座

村庄母亲怀抱中的普希金和我

闺女和鱼群的诗人安睡在雨滴中

是雨滴就会死亡!

夜里风大 听风吹在村庄

村庄静座 象黑漆漆的财宝

两座村庄隔河而睡

海子的村庄睡的更沉

《村庄》

村庄 在五谷丰盛的村庄 我安顿下来

我顺手摸到的东西越少越好!

珍惜黄昏的村庄 珍惜雨水的村庄

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伤

海子的诗歌

诗歌纪念海子

海子诗歌代表作

海子经典诗歌句子

海子人物及诗歌鉴赏

海子名人名言

海子经典语录

海子美诗

海子的语录

论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

论海子的诗歌(共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论海子的诗歌,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