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给大家分享对《花瓣飘香》的续写(共含9篇),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不是动词”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第二天清晨,我发现昨天摘花的那个小女孩今天又跑到我家门前来摘花瓣了。于是我便拿着一盆月季花踮起脚尖悄悄地来到小女孩身边,她一抬头就发现了我,吓了一跳。连忙向我表示道歉,还说了声;对不起!我又来给我妈妈摘新鲜的花瓣了!
我把那盆月季花端给了小女孩,她一时不知怎么说才好。我微笑着把月季花放在她眼前,安慰她说:没关系的,这是我送你妈妈的!她说你送给我一盆这么名贵漂亮的月季花,我却没什么可以给你,别人一定会讥讽我的!别那么不好意思嘛!虽然你没有东西跟我交换,但是你对长辈的尊重孝顺却让我受益匪浅!也换来了我们一生一世的友谊!我非常感动的说,把花摆在了她的手中。她的眼眶里闪动着真诚的泪花说:;我妈妈看到了一定会非常高兴的!谢谢你!”我欢快的说:不用不用,别客气!
我飞快地跑回家去,在乘电梯的时候,我想象着送给妈妈另外一盆月季花时的情景。到了家门口,我推门进去,发现妈妈正在打扫卫生。我想:妈妈从小就开始养育我,既要重视我的学习,还要关心我的衣食住行,我一定要孝顺她,送给她这么一小盆月季花也是应该的。记得我以前看过一本书《母爱如佛》;原来母亲的爱就像佛祖一样温顺啊,怪不得母爱是什么都替代不了的!想到这里,我觉得自己似乎长大了,脑子里又浮现出了两个字孝顺。
于是我拿来张贺卡,在贺卡上写道亲爱的妈妈,您辛苦了,你从小就开始养育我,一直把我养到这么大,一定很不容易,我送您这盆月季花,是因为月季花的芳香能够清除您的疲劳,这是我的一点心意,祝您平安健康!万事如意!永远年青!然后再把那盆月季花拿了出来,又拿了一根丝带,把贺卡系在月季花的一片叶子上。
做完这些,我发现妈妈累了,正靠在沙发上闭眼休息呢,额头上微微沁出了小汗珠。我拿来湿巾,轻轻地帮妈妈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妈妈立即睁开了眼睛,我迅速从背后拿出了那盆月季花,说妈妈,这是送给你的,我把自己的愿望都写到这张贺卡上了。”妈妈看完贺卡后既惊讶又感动的说: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懂事孝顺啦!我的儿子是真的长大了哦!妈妈其实一点都不累说着脸上布满了幸福的笑容。我说:谢谢你养育了我,教导了我
我想这些孝心都是从小女孩那儿学来的,我还得谢谢她呢,是她感染了我,触动了我。因为孝心是最值钱的东西,不管什么都顶替不了孝心啊!
第二天清早,我去集市买了两盆月季花,其中一盆长势特别好,碧绿的叶子映衬着粉红的花朵,真像一个婀娜多姿的少女。
我决定把它送给妈妈。我来到妈妈家门口,扯着嗓子大喊:“妈妈!我来啦!”妈妈打开门,笑眯眯地迎了出来,用她那喜出望外的眼神看着我,对我说:“我的儿啊,是什么风把你给吹来啦,快进屋!”我把月季花捧到妈妈胸前,对妈妈说:“妈妈,这是我送给您的,愿你的青春与活力象这叶子一样万古长青!愿你的美丽如这绽放的花朵一样灿烂!”妈妈问我:“你怎么会想到送这个给我的呢?”我回答她,“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意。我受一个小女孩的启发,所以我要送给你这盆月季花。”妈妈听了眼眶里闪动着泪花。于时我把花放在阳台上后,与妈妈依依不舍的道别了。
母亲走到门口,朝着我的背影挥了挥手,看着我的背影在夕阳下越走越远,越走越远……
第二天,我来到集市买花。市场上的花可真多呀:有五颜六色的玫瑰,紫色的康乃馨,还有雪白雪白的满天星……可我却没有买它们,而是买了两盆红艳艳的月季花,然后大步向小女孩的家走去。
刚到小女孩家门口,我的心就像鼓一样“咚”,“咚”直跳。我轻轻敲开她家的门,小女孩打开门,一看是我,惊奇地问:“你……你怎么来了?”我郑重地说:”我是来给你送花的。”“送花?”小女孩一脸诧异。“你为了生病的母亲而去摘别人家的花瓣,有怕花摘没了,母亲就看不到花了,所以只摘一片花瓣。你不仅爱花,还懂得孝敬父母,这盆月季花送给你!”我把月季花递给小女孩,然后往假的方向跑去。回到家,我把另一盆月季花悄悄地放在阳台上,正巧被晒太阳的母亲看见了,她问:“今天怎么想起买花了?我们家不是有一丛吗?”我将小女孩的事情和盘托出,我说:“在我难过的时候,您安慰我;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您鼓励我……您从小就对我悉心照顾,现在轮到我报答您了!”
这时,我看到母亲那苍白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第二天清晨,我用零用钱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是金黄金黄的,一盆是火红火红的。
我端着一盆金灿灿的月季花兴致勃勃地放在妈妈的窗台上。妈妈奇怪地问:“文文,哪来的月季花?怎么会想到放在这儿呀?”
我笑着答道:“妈妈,我是被一个懂事的小妹妹深深感动了。她几乎天天来我家门前摘片月季花瓣送给那生病的妈妈。她是多么爱妈妈呀!今天,我就特特意买了盆您最喜欢的月季花,放在窗台上,请您欣赏。这正是女儿的'一片心意哪!”妈妈紧紧地搂住了我。
这时,我又看见那个扎着羊角辫,穿着黄衣服的小妹妹来摘花瓣了。我连忙端起另一个月季花盆直奔她身旁。
我亲切地说:“小妹妹,你不用摘花瓣了。这盆月季花送给你吧!”
小妹妹转过头来,摆摆手说:“不用!不用!”我又说:“小妹妹,你收下吧!这样,你就不用天天摘花瓣,可以多留点时间陪陪妈妈了。你要是端不动,我给你送过去。”
小妹妹见我这样真诚,眼睛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她看了看那红艳艳的花朵,慢慢地伸出了手,摸了摸像绒布一样的花瓣,闻了闻那淡淡的清香,接过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她激动地说:“好姐姐,谢谢你!谢谢你!”
说完,她转身向田野那边跑去,仿佛一只黄蝴蝶飞向远处……
续写《花瓣飘香》作文500字
第二天清晨,我用零用钱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是金黄金黄的,一盆是火红火红的。
我端着一盆金灿灿的月季花兴致勃勃地放在妈妈的`窗台上。妈妈奇怪地问:“文文,哪来的月季花?怎么会想到放在这儿呀?”
我笑着答道:“妈妈,我是被一个懂事的小妹妹深深感动了。她几乎天天来我家门前摘片月季花瓣送给那生病的妈妈。她是多么爱妈妈呀!今天,我就特特意买了盆您最喜欢的月季花,放在窗台上,请您欣赏。这正是女儿的一片心意哪!”妈妈紧紧地搂住了我。
这时,我又看见那个扎着羊角辫,穿着黄衣服的小妹妹来摘花瓣了。我连忙端起另一个月季花盆直奔她身旁。
我亲切地说:“小妹妹,你不用摘花瓣了。这盆月季花送给你吧!”
小妹妹转过头来,摆摆手说:“不用!不用!”我又说:“小妹妹,你收下吧!这样,你就不用天天摘花瓣,可以多留点时间陪陪妈妈了。你要是端不动,我给你送过去。”
小妹妹见我这样真诚,眼睛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她看了看那红艳艳的花朵,慢慢地伸出了手,摸了摸像绒布一样的花瓣,闻了闻那淡淡的清香,接过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她激动地说:“好姐姐,谢谢你!谢谢你!”
说完,她转身向田野那边跑去,仿佛一只黄蝴蝶飞向远处……
清晨,月季花上闪动着露珠,
小女孩摘下一片花瓣,
轻轻放在妈妈的枕边。
表一份心愿,
道一声祝福,
妈妈的脸上漾起了微笑。
小小的花瓣,
像绒布一样柔软,
淡淡的清香随风飘散。
小小的女孩,
像露珠一样透亮,
你不就是那片清香的花瓣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精读课文,体会文中蕴涵的深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演课本剧。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在作者的家门口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十分美丽。可是有一天清晨,作者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板书:我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板书:小女孩
2、出示第二自然段
3、自读:你从小女孩采花的动作中体会到了什么?
摘花很小心(小心地 双手捧者)
心里急(飞快地 穿过 跑)
师相机指导朗读
4、再读读这段话,你看到这个小女孩的行为,你会产生什么疑问?
(为什么只摘花瓣?摘花瓣做什么?)
过渡:作者跟我们一样,也产生了疑问,你们想不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机会终于来了。几天后的一个清晨,小女孩又来了,作者便把她叫住了。
三、学习第三至十自然段
1、想要知道其中的秘密,那就应该问她?现在你们来做作者,老师来做小女孩,你们来文问看,看看能不能问出你们想知道的答案。
2、学生问,师答(语气不好的不回答,语气好的回答。引导学生用温和的语气来说。)
3、看看作者是怎样来问的?
出示4―10自然段
4、为什么作者用这样的语气?
(发现小女孩已经不知所措了,为了消除她的惶恐)
5、同桌试试这样的语气,是不是更能让人接近。
6、指名读,分角色读
7、通过询问,作者不仅解开了心中的疑团,而且还知道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你有没有体会到?你从哪里体会出来的?自由读4―10自然段,思考
8、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9、过渡:小女孩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让妈妈高兴她想到用漂亮有芳香的花瓣来送给妈妈。如果是你,你会向小女孩孝敬你的妈妈吗?为什么?
10、如果是你,你会向小女孩孝敬你的妈妈吗?为什么?
11、下面我们来听首歌,在歌声中希望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想想你的妈妈、爸爸为你操劳的情景。
12、听歌曲《妈妈的吻》
13、你有没有看见往日你爸妈为你操劳的场面,谁来说说?
14、我们再来读一下对话,看看你是否会有一些新的感觉。
学生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
15、读得真感人啊!如果把这个场面拍成电影一定很感人,愿意做小演员把这个场面演出来吗?现在请你找到你的好朋友,把这个场面演出来。(要求:熟读对话,练好对白)
板书:用心、用情
16、指名表演
17、.总结:其实小姑娘送的不只是花瓣而是一份孝心。
板书:孝心
四、学习第11自然段
1、师范读11自然段
2、你是作者,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吗?(受了感动,激发了孝心)
板书:买花
3、齐读
4、如果你是作者,送花时你
一、教材分析
《花瓣飘香》这是一篇叙事的记叙文,全文共十一个自然段,依循事情发展经过,以“花开→摘花瓣→谈花→送花”为线索,层层叙写,引人入胜。也是按时间的不同分为四个部份。
第一部份(第一自然段):写我家门前开满了红艳艳的月季花。
第二部份(第二自然段):写“我”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在花丛中摘了一片花瓣,飞快地跑远了。
第三部份(第三至第十自然段):这是文章的重点段,写“我”通过与小女孩对话,得知她摘花瓣是为了送给生病的妈妈。
第四部份(最后一个自然段):写我买来两盆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自己母亲的阳台上。
教材中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花丛中,小心翼翼地捧着一片花瓣。教学中能让学生根据插图来理解学习课文内容,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二、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会读、会写、会用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认、读1个二类识字。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从小具有敬爱父母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充分的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难点: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说教、学法
说教法: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我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教法:
1.据图想象法:“图”是对内容的描绘,“内容”是语言文字对事件的记载。本文可以利用插图来想象课文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
2.以读代讲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过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纯朴的亲情。
说学法:
1.回答问题法:解答问题是加强理解的必要手段,自己解答,充分动脑。听别人解答,也能对问题有所认识。
2.对话练习法: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训练口语,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涵。
五、说教学设计
我是抓住“小女孩”这个主要人物与“花”来进行设计的。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请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一说小女孩在干什么?想一想小女孩手捧花瓣在想什么?谈话后揭示课题。并提出问题“花瓣飘香”是什么意思?课文为什么以“花瓣飘香”为题?
(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启发思考:这篇课文是怎样围绕月季花展开叙述的?
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确,教师出示板书:
第一自然段写花开。第二自然段写摘花。
第三到十自然段写谈花。第十一自然段写送花。
(三)逐层理解,品位语言,推敲句意
1.思考:第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让我们知道了什么?
2.思考: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要用“小心”与“飞快”两个字来描写小女孩摘花后的神态与动作?
我这样的设计,不但能让学生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还能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知识。
3. 精读第三段,因为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是以人物对话为主线展开叙述的。教学中启发学生抓住提示语中的关键词,(如“我轻轻地问”)来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人物的美好情感。小女孩的答话是朗读的重点,要让学生边读边想,用心领会,从中体会到这个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她虽然为了让妈妈高兴而摘花瓣,但却不忍心摘下整朵花,怕影响别人观赏的心理。
具体的方法是分角色朗读,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体会小女孩话语中蕴含的亲情。抓住第5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让学生去发挥自己的想象。省略号省掉的会是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出小女孩不但懂事,而且还有着一颗美好的心。她不光为了妈妈,还要想到别人。
4.学习第四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作者听了小女孩的话以后,为什么买了两盆月季花?为什么要摆放一盆在母亲的窗台上?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小女孩的行动,给作者心灵上带来的极大震撼与感染。
5.最后总结:
①抓住题眼,加强对“飘香”象征意义的理解。解答揭题时提出的疑问。这一点要注意,准确地进行点拨、引导。
②根据板书对全文进行概括性复习。
六、说板书设计
略。
我从集市上买了一盆带露水的月季花,向母亲家走去。
我来到母亲家门前“咚咚咚。”母亲把门打开好奇地问:“今天是星期天,你怎么想到来看我了呢?”我说:“昨天,我看见一个小女孩摘了一片花瓣送给她生病的母亲,所以我就想到给你买月季花的呀!”
妈妈用手摸着像绒布一样的月季花说:“我的好孩子,你长大了。”
我不好意思地抱着妈妈说:“妈妈,我以后要好好的孝敬您。”
我和妈妈把月季花放在阳台上,那红艳艳的花瓣在阳光下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我到集市买花,市场上有好多好多漂亮的花,有紫丁香、玫瑰、迎春花……可是我没有去买它们,我只买了两盆红艳艳的月季花,然后走向了小女孩的家。
到了她的家门口,我轻轻地敲开她家的门,小女孩开了门,一看是我,惊讶地问我:“你来干什么?”我亲切地说:“我是来送花的。”“为什么要送我花呢?”“因为你是那么孝顺你的母亲,还很爱花,祝***妈早日康复。”小女孩感激的接下了花。我把花送给小女孩后,就飞快地跑回了家。
我悄悄地把另一盆月季花放在妈妈的阳台上,正好被妈妈看见了,就问:“我们不是有一盆月季花吗?你怎么又买了一盆?”我说:“在我遇到困难时,你鼓励我;我伤心难过的时候,你安慰我,现在我也要报答你,这花送给你,希望这淡淡的清香能让您保持好心情,那你就能拥有一个好身体,永远年轻美丽!”
妈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微笑着对我说:“宝贝,你真的长大了!”
★ 花瓣飘香读书笔记
★ 花瓣飘香课文原文
★ 花瓣飘香教学反思
★ 花瓣飘香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