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苏苏盐盐笨蛋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戚继光抗倭的故事(共含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苏苏盐盐笨蛋狗”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关于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篇1:戚继光抗倭故事

岑港之战

公元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倭寇进犯乐清、瑞安、临海等地,戚继光率军前往救援,但因为道路隔绝而没有来得及,朝廷也因此不治戚继光的罪。而后,汪直余党作乱于岑港,戚继光与俞大猷两军会合,前往围攻。但很长时间都没有攻下来,于是朝廷将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全部罢免,让其带罪杀敌。驻守在岑港的倭寇抵御不住戚继光与俞大猷的进攻,于是打算逃走。

公元1558年(嘉靖三十七年),倭寇造好了大船,准备驾船夜遁,俞大猷和戚继光趁机发动进攻,击沉倭寇大船,余党向闽南逃窜。从岑港逃走的倭寇又在台州烧杀抢掠,给事中罗嘉宾等人弹劾戚继光故意放走岑港的倭寇,有通倭的嫌疑。正要准备治罪,戚继光却因平定汪直的功劳而复官,让戚继光守卫守台、金、严三郡。

戚继光到浙江赴任后,发现卫所的将士作战能力一般,而金华、义乌的人比较彪悍,于是戚继光前往招募了三千人,在戚继光的指导训练下,将其练成一支精锐的部队,后称“戚家军”。戚继光根据南方多沼泽的地理特点制定阵法,又给他的部队配备火器、兵械、战舰等装备,戚家军因此名闻天下。

台州之战

公元1561年(嘉靖四十年),倭寇大举进攻桃渚、圻头等地,戚继光率军扼守桃渚,于龙山大破倭寇,戚继光一路追杀至雁门岭。倭寇遁走之后,趁虚袭击台州,戚继光一马当先手刃倭寇首领,余党走投无路,全部坠入瓜陵江淹死。而圻头倭寇竟又来侵犯台州,戚继光率军于仙居将其全歼。台州大捷后,戚继光官升三等。而后,闽、广一带的倭寇流入江西一带作乱,总督胡宗宪无法平定,于是让戚继光来增援,戚继光率军于上坊巢将其击破,倭寇奔走建宁,戚继光引军回浙江。

福建之战

公元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倭寇进犯福建,并联合福宁、连江等地的倭寇,先后攻陷寿宁、政和、宁德等地,从广东南澳方面侵略的倭寇联合福清、长乐的倭寇攻陷玄钟所,并进犯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等地。

倭寇声势浩大,当地官军不敢进攻,于是胡宗宪传令让戚继光带兵剿贼。戚继光领命后引兵先进攻横屿,横屿四面水路险隘不易通行,戚继光命将士们每人手持一束稻草,填壕而进,大破横屿倭寇,斩首两千二百余级。而后,戚继光乘胜追击,杀至福清,捣毁牛田,端了倭寇巢穴。倭寇余党慌忙逃往兴化,戚继光也不停歇,一路狂追,又捣毁倭寇据点六十余营,斩首无数。

戚继光平定福建倭患后班师回浙江,行至福清,遇见少量倭寇从东营澳登入,戚继光率兵急攻,斩首两百人。经过几番战斗,闽广一带的倭寇几乎被戚继光杀光。

兴化之战

戚继光回到浙江后,从日本国本土而来的新的倭寇又伺机侵略,他们人数日益壮大以后,袭击兴化,但围攻了好几个月都没有攻下来。而此时刘显派了八个人带着书信到兴化传达信息,被倭寇拦杀,倭寇就换上刘显使者的服饰骗开城门,趁机攻陷了兴化城。

倭寇攻陷兴化后,刘显率兵逼近兴化,但因为兵少,刘显不敢擅自攻城,却因此被弹劾,背负罪名。而福建总兵俞大猷也表示需要有大军合围。

公元1563年(嘉靖四十二年),朝廷以谭纶为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前来支援,而都指挥欧阳深却中了倭寇埋伏搏战而死,倭寇遂占据平海卫。四月,戚继光率领浙江兵前来支援。戚继光到后,谭纶立刻筹备对倭寇的总攻,先在各海道上环立栅栏阻断倭寇归路,而后谭纶以刘显为左军,俞大猷为右军,谭纶自领中军,以戚继光为先锋,围攻平海卫,一举告破,斩首两千余级,戚继光等率兵追击,倭寇道路不通,又被斩杀三千多人。于是刘显等复兴兴化。朝廷以戚继光先前横屿大战,录前后战功,以戚继光为都督同知,世廕千户,代替俞大猷为总兵。

仙游之战

公元1564年(嘉靖四十三年)二月,倭寇余党纠合一万多人围攻仙游,打了三天,戚继光率兵前往解围,倭寇败走,戚继光率军追击,追至王仓坪,斩首百余级,不少人都坠于悬崖摔死。余党数千人逃走占据漳浦蔡丕岭。戚继光分五哨(古代军事编制单位)将士攀岩而上,与倭寇短兵相接,连俘带杀一百多人。剩下的倭寇劫掠渔船逃到海上,而后侵扰福宁,戚继光率领李超等前往将其击败,又乘胜追至永宁,杀死三百多人。

同年,潮州倭寇聚众二万,与海盗吴平互为犄角之势劫掠潮州,俞大猷率兵杀败倭寇,并将吴平招降,让吴平驻扎在梅岭。但不久之后,吴平纠合被明军击败的流散倭寇一万多人,伙同林道乾、曾一本先后在走马溪、泊浦澳登陆,洗劫南村堡和港口村。戚继光即刻率军前来围剿,吴平得知后放弃之前据守的梅岭,集合大船一百多艘,逃入南澳,并修筑大寨防御。

公元1565年(嘉靖四十四年),俞大猷率领水军,戚继光率领步兵,二人合力围剿吴平,吴平破败,孤身逃往凤凰山。

北御鞑靼

公元1567年(隆庆元年),给事中吴时来向穆宗上疏,建议让戚继光、俞大猷等人训练蓟门一带的士兵。但朝议后决定只任命戚继光即可。于是朝廷任戚继光为神机营副将。当时谭纶刚刚在辽、蓟一带募集了三万步兵,又在浙江招募了三千士兵,请求让戚继光对其训练,得到了穆宗的许可。

公元1568年(隆庆二年),明穆宗让戚继光训练蓟州、昌平、保定等地的士兵,总兵官以下的官员都受戚继光的节制。戚继光到任后,时蓟州有总兵郭琥,而戚继光为,无法统一号令,于是朝廷将郭琥调走,以戚继光为总兵官,镇守蓟州、永平、山海等地。又以戚继光前破吴平有功,进封为右都督。时北蛮子侵略青山口,戚继光引兵将其击退。

公元1573年(万历元年),北蛮小王子与董狐狸谋划进犯,向明朝廷索要赏赐遭到拒绝,于是二人在喜峰口烧杀抢掠,戚继光得知后率兵前往平乱,差点活捉董狐狸。同年夏,董狐狸侵略桃林,被戚继光击退。而后董狐狸的侄子董长昂侵犯界岭,又被击败。董狐狸多次侵扰边境不但没有占到便宜,反而损失惨重,于是献关求赏,朝廷答应其按年给予赏赐。

公元1574年(万历二年),董长昂又入侵边境但无法从关口攻入,于是逼着他的叔父董长秃寇犯边境。戚继光领兵将其击败并活捉董长秃。董狐狸与董长昂率领宗族三百人来到戚继光关前请罪,董狐狸穿素服大哭请求赦免董长秃。戚继光与部下商议后决定接受其投降,董狐狸于是将劫掠的百姓放回,并发誓不再反叛。自此董狐狸与董长昂再也不敢侵犯蓟门。

戚继光镇守的蓟门固若金汤,北蛮子无法攻入,于是转而进犯辽东,戚继光率兵增援,协助辽东守将李成梁将其击退。朝廷封戚继光为太子太保,又进封少保。

名将陨落

公元1582年(万历十年),朝廷里内阁首辅张居正病逝,给事中张鼎思趁机上言戚继光不应该放在北方,于是戚继光被朝廷调往广东。

公元1585年(万历十三年),给事中张希皋再次弹劾戚继光,戚继光因此遭到罢免,回乡后病死。

篇2:戚继光抗倭故事

戚继光斩子的故事一直在闽、浙一带广为流传。

据《仙游县志》载,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海门一带抗倭。一次,约三千名倭寇在海门沿海上岸,准备去临海、仙居一带抢劫。戚继光命令戚印领兵在双港与城西交界的花冠岩一带埋伏,自己出兵佯败,把倭寇引到上界岭,等倭寇全部进入包围圈后,再两军夹击,一举全歼。结果戚印年轻气盛,交战心切,没等倭寇全部进入包围圈就下令擂鼓冲锋,结果让一部分倭寇逃脱了。

戚继光回营升帐,因戚印没按照军令行事,下令推出去斩首。陈大成等将领跪在地上要求从宽处罚,留他一条性命将功赎罪。戚继光不答应,说:“我是一军主帅,如果我的儿子犯了军令可以不杀,以后还怎么带兵?军中的命令还有谁去执行?”于是,就在白水洋上街水井口这个地方,戚继光将戚印斩杀。

后来当地的百姓怀念戚公子,便在常风岭上为他建造了一座太尉殿,据说这座大殿的残迹至今犹存。

“戚继光斩子”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是该故事被广为流传,民间艺术家们还将此事改编成闽剧、秦腔等戏曲广为传唱。

戚继光抗倭故事

篇3:戚继光抗倭

即 民族英雄 戚继光 抗击 日本 海盗 骚扰的斗争。十四世纪初叶,日本进入 南北朝 分裂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战,争权夺利。在战争中失败了的一些南朝 封建主 ,就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 中国 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历史上称之为“ 倭寇 ”。明初开始,倭寇对中国沿海进行侵扰,从 辽东 、山东到广东漫长的海岸线上,岛寇倭夷,到处剽掠,沿海居民深受其害。明初筑海上 16 城,籍民为兵,以防倭寇(《 明史纪事本末 》卷 55《 沿海倭乱 》),取得了一些成效。至 嘉靖 时,倭寇又猖獗起来,并与中国海盗相勾结, 对闽 、浙沿海地区侵扰如故。在倭寇长期为患之时,明朝军队中涌现了抗倭名将戚继光。戚继光(1528-11-12-1588-01-05) 汉族,明代著名抗倭将领、民族英雄、 军事家 、武术家。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渚。山东登州(今山东 蓬莱 )人。原籍 河南 卫辉。一说祖籍安徽 定远 ,生于山东 济宁 。父死,袭官登州卫 指挥佥事 ,升任都指挥佥事,负责山东御倭兵事。嘉靖三十四年(1555)调浙江,任参将,积极抗御倭寇。他鉴于卫所军有不习战阵的弱点,恳请获准后亲赴“俗称G悍”的义乌招摹农民和矿工,组织训练一支 3000 多人的新军。他治军有方,教育将士要杀贼保民,严格军事训练,“教以击刺法,长短兵选用”(《明史》卷 212《 戚继光传 》),排演自己创制的 鸳鸯阵 。由于新军将士英勇善战,屡立战功,被誉为“戚家军”。嘉靖四十年,倭寇焚掠浙东,他率军在 龙山 大败倭寇。继之在 台州 地,扫平浙东。次年率 6000 精兵援闽,捣破倭寇在横屿(今宁德东北)的老巢。 嘉靖 四十二年再援福建,升总兵官,与 刘显 、俞大猷分三路进攻平海卫( 兴化 城东),“斩级二千二百”。次年春,相继败倭于 仙游 城下,福建倭患 遂平。嘉靖四十四年又与俞大猷会师,歼灭广东的倭寇。东南沿海 倭患 完全解除。

历史渊源

倭寇之患从明初以来就一直存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 日本 正处于封建割据的南北朝时代。早在 元顺帝 至元二年(1336年),打进京都的 足利尊氏 废黜了后醍醐天皇,另立 天皇 ,自任征夷 大将军 ,设幕府于京都。后醍醐天皇南逃 吉野 ,建立朝廷,史称南朝,在京都的朝廷被称为北朝。后醍醐天皇为了恢复王权,推翻幕府,派他的儿子在 九州 设征西府。除了南、北两个朝廷外,还有许多割据势力―― 守护大名 。他们掠夺财富,除互相争战之外,还常常支持和勾结海盗商人骚扰和掳掠中国沿海地区,形成了元末明初的倭患。 朱元璋 即位后,连续派使者到日本,以恢复两国关系,更重要的是为了消弥倭患。但由于日本处于分裂对抗状态,几次派使都毫无结果,倭寇侵扰日渐繁复。北起山东,南到福建,到处受到劫掠。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北朝统一日本。南朝的武士、失意政客和浪人失去了依托,于是流落海上,盘踞海岛,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力量,不时侵扰中国沿海,造成 洪武 末年日渐炽盛的'倭患。

统一日本的 足利幕府 第三代将军 足利义满 ,也想肃清南朝的残余势力,打击海上盗贼,同时也想发展与明朝的贸易,获取丰厚的利益。于是,两国恢复了关系。明成祖时,双方建立了勘合贸易关系,明朝给予足利幕府贸易凭证,即勘合,日本方面凭勘合来中国进贡,进行贸易。明朝发展与日本的关系,主要是为了消除倭寇对中国沿海地区的侵扰, 足利幕府 也积极剿捕倭寇。在足利义满死后,其子 足利义持 改变政策,双方勘合贸易中断,日本也不再剿捕倭寇,足利义满时期稍有收敛的倭寇劫掠又在中国沿海一带蔓延开来。

其后,在 足利义教 时期,中日勘合贸易又得以恢复。成化三年,即日本应仁元年(1467年),日本进入了战国时代,足利幕府衰弱,勘合贸易制度遭到破坏,一些守护大名为了争得与明朝贸易的权力,抢夺勘合,没有贸易勘合的大名便进行海盗活动,明嘉靖中叶以后,中日勘合贸易完全断绝,倭寇侵扰日益严重。

明初,由于国力强盛,重视 海防 设置,因此倭寇未能酿成大患。正统以后,随着明朝政治腐败,海防松弛,倭寇气焰便日益嚣张。正统四年(1439年),倭寇侵扰 浙江 台州 的桃渚村,杀人放火,掘坟挖墓,甚至把婴儿束在竿上,用开水浇,看着婴心啼哭,拍手笑乐。倭寇的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

至嘉靖时期,随着东南沿海一带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相当发达。沿海一带私人经营的海上贸易也十分活跃。一些海商大贾、浙闽大姓为了牟取暴利,不顾朝廷的海禁命令,和“番舶夷商”相互贩卖货物,他们成群分党,形成海上武装走私集团,有的甚至亡命海外,勾结日本各岛的倭寇,于沿海劫掠。这些海盗商人如 王直 、徐海等,与倭寇勾结,使得倭患愈演愈烈。同时一些明朝官僚也与这些寇盗建立了联系。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明朝派 朱绔 巡抚浙江,兼提督福建军务,朱绔到任后,封锁海面,击杀了通倭的 李光头 等96人。朱绔的海禁触犯了通倭的官僚、豪富的利益,他们指使在朝的官僚攻击朱绔擅杀,结果朱绔被迫自杀。从此,罢巡视大臣不设,朝中朝外,不敢再提海禁之事。倭寇更加猖獗起来。

倭寇的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被激愤的中国人民纷纷组织起来,进行抗倭的自卫斗争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倭寇入侵 南汇县 ,闵电等募集千人抗击。同年倭寇进犯 松江 ,营州商人 孙镗 捐资助军饷,还派人回家乡动员子侄前来参加抗倭斗争。当时有“吴中倚镗若长城”的说法。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由苗、汉、壮、瑶等族人民组成的抗倭军队,在 明朝 爱国将领的领导下,于王江泾( 嘉兴 北)大破倭寇,斩敌人,这是嘉靖年间抗倭斗争中的一次巨大胜利,被称为“自有倭患以来,此为战功第一”。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进犯 定海 ,城中居民誓死抵抗,倭寇转攻长乐,城墙崩坏几十米,居民数千人列栅拒战,拼死防守。同年,倭寇袭击 扬州 ,各地来扬州经商的商人数百人参加守城作战, 郜姓 商人射死倭寇首领,扬州城得以保全。

抗倭斗争中涌现出了 戚继光 为代表的爱国将领,他们依靠人民的力量,在抗倭斗争中屡建战功,终于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

篇4:关于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1.岑港之战

公元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倭寇进犯乐清、瑞安、临海等地,戚继光率军前往救援,但因为道路隔绝而没有来得及,朝廷也因此不治戚继光的罪。而后,汪直余党作乱于岑港,戚继光与俞大猷两军会合,前往围攻。但很长时间都没有攻下来,于是朝廷将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全部罢免,让其带罪杀敌。驻守在岑港的倭寇抵御不住戚继光与俞大猷的进攻,于是打算逃走。

公元1558年(嘉靖三十七年),倭寇造好了大船,准备驾船夜遁,俞大猷和戚继光趁机发动进攻,击沉倭寇大船,余党向闽南逃窜。从岑港逃走的倭寇又在台州烧杀抢掠,给事中罗嘉宾等人弹劾戚继光故意放走岑港的倭寇,有通倭的嫌疑。正要准备治罪,戚继光却因平定汪直的功劳而复官,让戚继光守卫守台、金、严三郡。

戚继光到浙江赴任后,发现卫所的将士作战能力一般,而金华、义乌的人比较彪悍,于是戚继光前往招募了三千人,在戚继光的指导训练下,将其练成一支精锐的部队,后称“戚家军”。戚继光根据南方多沼泽的地理特点制定阵法,又给他的部队配备火器、兵械、战舰等装备,戚家军因此名闻天下。

2. 福建之战

公元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倭寇进犯福建,并联合福宁、连江等地的倭寇,先后攻陷寿宁、政和、宁德等地,从广东南澳方面侵略的倭寇联合福清、长乐的倭寇攻陷玄钟所,并进犯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等地。

倭寇声势浩大,当地官军不敢进攻,于是胡宗宪传令让戚继光带兵剿贼。戚继光领命后引兵先进攻横屿,横屿四面水路险隘不易通行,戚继光命将士们每人手持一束稻草,填壕而进,大破横屿倭寇,斩首两千二百余级。而后,戚继光乘胜追击,杀至福清,捣毁牛田,端了倭寇巢穴。倭寇余党慌忙逃往兴化,戚继光也不停歇,一路狂追,又捣毁倭寇据点六十余营,斩首无数。

戚继光平定福建倭患后班师回浙江,行至福清,遇见少量倭寇从东营澳登入,戚继光率兵急攻,斩首两百人。经过几番战斗,闽广一带的倭寇几乎被戚继光杀光。

3.北御鞑靼

公元1567年(隆庆元年),给事中吴时来向穆宗上疏,建议让戚继光、俞大猷等人训练蓟门一带的士兵。但朝议后决定只任命戚继光即可。于是朝廷任戚继光为神机营副将。当时谭纶刚刚在辽、蓟一带募集了三万步兵,又在浙江招募了三千士兵,请求让戚继光对其训练,得到了穆宗的许可。

公元1568年(隆庆二年),明穆宗让戚继光训练蓟州、昌平、保定等地的士兵,总兵官以下的官员都受戚继光的节制。戚继光到任后,时蓟州有总兵郭琥,而戚继光为总理,无法统一号令,于是朝廷将郭琥调走,以戚继光为总兵官,镇守蓟州、永平、山海等地。又以戚继光前破吴平有功,进封为右都督。时北蛮子侵略青山口,戚继光引兵将其击退。

公元1573年(万历元年),北蛮小王子与董狐狸谋划进犯,向明朝廷索要赏赐遭到拒绝,于是二人在喜峰口烧杀抢掠,戚继光得知后率兵前往平乱,差点活捉董狐狸。同年夏,董狐狸侵略桃林,被戚继光击退。而后董狐狸的侄子董长昂侵犯界岭,又被击败。董狐狸多次侵扰边境不但没有占到便宜,反而损失惨重,于是献关求赏,朝廷答应其按年给予赏赐。

公元1574年(万历二年),董长昂又入侵边境但无法从关口攻入,于是逼着他的叔父董长秃寇犯边境。戚继光领兵将其击败并活捉董长秃。董狐狸与董长昂率领宗族三百人来到戚继光关前请罪,董狐狸穿素服大哭请求赦免董长秃。戚继光与部下商议后决定接受其投降,董狐狸于是将劫掠的百姓放回,并发誓不再反叛。自此董狐狸与董长昂再也不敢侵犯蓟门。

戚继光镇守的蓟门固若金汤,北蛮子无法攻入,于是转而进犯辽东,戚继光率兵增援,协助辽东守将李成梁将其击退。朝廷封戚继光为太子太保,又进封少保。

篇5: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在我国东南沿海福建、浙江一带,有一个民间传说:在明朝嘉靖年间,抗倭英雄戚继光带领戚家军荡平了浙江倭寇后,带领军队直逼福建。盘踞在兴化的倭寇便派出了侦探,搜集戚军的情报。他们看到戚家军一天只行军二三十里,到兴化还有七八天的路程。倭寇头目听到报告后说:“还早着呢!今天咱们先喝个痛快,过两天准备防御还来得及。”但是,当他们个个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戚家军已赶到兴化,一个突然袭击,全歼了敌人。原来,足智多谋的戚继光,在行军途中为了麻痹敌人,命令士兵每天只走很短的路程就宿营。等敌探回去报告后,就下令烙制中间带孔的饼子,用绳子穿起来,背在身上,急速向兴化进军,一天一夜就赶完了几天路程,出其不意把敌人消灭了。后来,当地群众把这种中间带孔的饼叫做光饼,并沿袭成风,用以纪念戚继光抗倭斗争的光辉业绩。

戚继光(公元1528~1587年),字元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他出生于将门之家。在父亲严格的教育和薰陶下,戚继光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品质,并立下大志。当时,戚继光耳闻目睹了海盗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烧杀抢掠、灭绝人性的暴行非常气愤。他在父亲的教导下,树立了爱国思想,并立志从戎。16岁时他父亲死了,他袭职做了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县)指挥佥事,以后升为署都指挥佥事,调到沿海前线负责山东海上抵御倭寇的防务。戚继光的指挥才能在紧张的军事生活和刀枪对阵的战场上表现了出来。

严明纪律是戚继光管理军队的最大特色。开始,戚继光的部下看不起他。有个军官,论辈份是他的舅舅,竟然依仗自己是长辈,不服从命令。戚继光感到很棘手:处分吧,他是长辈,别人会说自己无情无义;不处分吧,整顿军纪怎样进行呢!“治军避亲,何以服众”,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当众给舅舅以严格的军纪处分。这件事给部下极大的震动,不仅严明了纪律,还使新的`战斗作风日益增长。他以岳家军为榜样,“冻死不拆房,饿死不掳掠”,深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戚继光在长达的抗倭生涯中,率领军队转战东南沿海各地,历经无数次战役,打了不少胜仗。

公元1562年,戚继光在挫败进犯浙江的倭寇之后,率部入闽剿倭。狡猾的倭寇扎营在福建宁德边的横屿上。小岛四面环水,退潮时尽是泥沼。倭寇凭借有利地形,在岛上又修筑了坚固的工事,陆军难以进攻,水军也无法靠近。为了消灭这股敌人,戚继光察看地形后,制定了陆军进攻的方案。他命令战士们在海水退潮时快速地在烂泥上铺上稻草,冲上横屿。天降神兵,倭寇毫无准备,经过短暂的激战,敌人被戚家军全歼,倭寇盘踞3年的横屿一举收复。戚家军从此威名远扬,倭寇称戚家军为“戚虎”。

篇6: 读《戚继光抗倭》有感

读《戚继光抗倭》有感

前些天,我在家里读了一篇叫做《戚继光抗倭》的文章。

“倭寇”是我国古代对日本海盗的称呼。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由于当时的朝政非常腐败,倭寇经常侵扰当时我国的沿海地区,百姓们痛苦不堪。戚继光十七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八年之后,他升任为署部指挥金事,几年之内使当时的.军队战斗力大大加强,因此人们亲切地称之为“戚家军”。当时在一个叫做横屿的小岛,哪里盘踞着一伙十分凶恶的倭寇。戚继光请来一位老渔民,那位老渔民说只要在退潮时攻打倭寇,方能取胜。戚继光按老渔民说的做,在退潮时攻打倭寇。果然在傍晚,他们打败了倭寇。倭寇被平定了,他们也保卫了祖国边界的安宁。

我读了这篇文章,觉得戚继光是一个十分勇敢、坚定不移、足智多谋的杰出的爱国人士。其实我们的祖国除了戚继光以外,还有其他很多伟大的爱国人士,譬如爱国诗人屈原:楚国诗人屈原因为国家被别国占领,老百姓民不聊生,屈原以死明志投江而亡;郑成功打败倭寇收复宝岛台湾,还有许许多多为了祖国的统一、国土完整而为国捐躯的英雄们……

每每想到这些人,就会不由得想到在封建统治下的旧中国,落后、衰败任人欺凌。所以我们现在更应该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来报效我们的祖国。我很喜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句名言,它说的是:如果小时候不努力读书的话,老了就会一事无成。

老师常说“先有国,才有家”。就这么简单质朴的一句话,它却代表了古往今来多少爱国人士不惜牺牲生命去捍卫祖国尊严、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而我们虽然生活在新中国和平稳定的今天,仍然应该居安思危、珍惜时间好好读书,积攒知识。以便将来更好的建设自己的祖国,回报自己的父母。

篇7:《抗倭英雄戚继光》读书笔记

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抗倭将领、民族英雄。他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他从小就胸怀大志,练习武功,当地的一些习武的'人都比不过他。他长大后,担负东南沿海的防务。这些年间,有一群日本的海盗,被称为倭寇,经常在沿海一带烧杀抢掠。戚继光率领他亲自训练的戚家军,大败倭寇多次,直到赶出了他们为止。他坐镇边疆十六年,屡建奇功,还编写了《纪效新书》和《练兵纪实》这两部价值很高的书,成为我国古代军事学的宝贵遗产,

戚继光非常伟大,他为了国家,一生驰聘疆场,他的事件被我永远铭记在心。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下,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这就是一代代的英雄为我们创造的,我多么希望我们的国家永远民富国强,侵略者不敢欺负我们。

我们从现在就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长大了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和美好的家园。

戚继光简介

《民族英雄戚继光》教学反思

民族英雄戚继光的评语

开学第一课抗疫故事

基层干部轻伤不下火线抗疫故事

抗疫平民英雄故事

医院抗疫故事六年级作文

抗疫情的英雄人物故事作文

抗疫英雄事迹感人故事精选

我说戚继光三年级作文

关于戚继光抗倭的故事(精选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关于戚继光抗倭的故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