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立秋时节的农谚(共含7篇),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浅骨鸢”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立秋”带来的首先是天气的变化。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逐渐下降,正如谚语所说:“立秋之日凉风至”,“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但“立秋”的早晚又有很大区别,所谓“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即是提醒人们不可对“立秋”盲目乐观,有时候“立秋过后,还有‘(秋)老虎’在一头”。其实,“立秋”降温最大的法宝是下雨,“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这是人们长期观察总结得出的结论。
人们对秋雨无疑是欢迎的,“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在通常情况下,“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不但下雨,有时还要打雷,这标志着“立秋响雷,百日见霜”。“立秋”后每降一次雨,气温也随之下降一定幅度,“一场秋雨一场寒”之说即在于此。但“立秋”后无雨的情况也是有的,其标志就是“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最直接的后果也很明显:“立秋无雨秋干热,立秋有雨秋落落”。
“立秋”对于农事的影响相当大。古代农业社会,农民对“立秋”的重视程度不亚于过节。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风调雨顺,可以坐等丰收。同样,“立秋”的早晚也相当重要,“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立秋”后下不下雨更忽视不得,“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人人忧”,因为“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由此可见,“立秋”还是一个收获的标志,所谓“秋不凉,籽不黄”,“立秋十天遍地黄”,“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一个金色的秋天就要到来了。在这个季节里,人们盘算最多的就是农事:“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享受收获之乐的同时,也要掌握好工作的节奏:“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立秋拿住手,还收三五斗”。对没进入收获期的,“立秋”后也需注意:“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立秋”也相应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立秋既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从来是人们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最易做的就是“立了秋,便把扇子丢”。因为“一场秋雨一场寒”,所以“十场秋雨要穿棉”。天凉了,还应注意“水白露身不露,秋后少游”,人们甚至认为“立秋洗肚子,不长痱子拉肚子”。在饮食起居方面,古人认为“秋天宜收不宜散”,应切记“秋不食辛辣”、“秋不食肺”;还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这样才合乎秋季养生之道。
1. 采种要选好天气,风和日丽晾晒好;
2. 贮藏保管莫大意,阴雨连绵要防潮。
3. 树木栽培良种化,好种才能出好苗;
4. 男女老少齐动手,绿化家园乐陶陶。
5. 九月九,摘石榴。
6.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
7. 寒露柿红皮,摘下去赶集。
8. 柿子红似火,摘下装筐箩。
9. 皮红摘下来,赶快向外卖。
10. 寒露柿子红了皮。
11. 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12. 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
13. 要得苗儿壮,寒露到霜降。
14. 小麦点在寒露口,点一碗,收三斗。
15. 菊花开,麦出来。
16. 麦浇黄芽,谷浇老大。
17. 麦浇苗,谷浇穗。
18. 豆见豆,九十六。
19. 白露谷,寒露豆。
20. 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21. 豆子寒露使镰钩,地瓜待到霜降收。
22. 豆子寒露动镰钩,骑着霜降收芋头。
23. 寒露三日无青豆。
24. 摘了梨,别松气,施肥浇水和掘地。
25. 摘了梨,快喷药,千方百计把叶保。
1. 沤了豆子收麦,沤了麦子收豆。
2. 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
3. 棉怕八月连阴雨,稻怕寒露一朝霜。
4. 寒露留种地瓜早收藏,着霜瓜块受冻伤。
5. 收瓜被雨冲,窖如烂泥坑。
6. 今年叶子保得好,明年果子产量高。
7. 叶子护不好,明年果子少。
8. 今年护好叶,明年结硕果。
9. 寒露前,六七天,催熟剂,快喷棉。
10. 寒露不摘烟,霜打甭怨天。
11. 寒露不刨葱,必定心里空。
12. 九月不刨十月空。
13. 零星时间莫白过,有空就把饲草割。
14. 劳动间隙把草割,不愁攒个大草垛。
15. 九月树种已成熟,抓紧采集莫延误。
16. 过了秋分寒露到,采集树种要趁早;
17. 采收工具先备齐,选择树种标记号。
18. 优质壮龄作母树,病木虫蛀不能要;
19. 当家树种要多采,乡土种源不可少。
1. 果树保好叶,明年多结果。
2. 立秋温还高,肥料大积造。
3. 牲畜细心管,预防牛流感。
4. 牲口棚里勤打扫,一年四季疾病少。
5. 喂牲口,没有巧,牛栏马棚勤打扫。
6. 立秋处暑温度高,喂鱼注意多投草(料)。
7. 发现鱼病药早用,增产增收有保证。
8. 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头。
9. 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
10. 七月半,八月半,蚊子嘴,快起钻。
11. 立秋三场雨,夏布衣裳高搁起。
12.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换上棉。
13. 七月秋风雨,八月秋风凉。
14. 立秋温不降,庄稼长得强。
15. 立了秋,哪里有雨哪里收。
16. 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
17. 六月底,七月头,十有八载节立秋。
18. 早晨立秋凉飕飕,晚上立秋热死牛。
19. 早秋丢,晚秋收,中秋热死牛。
20. 立了秋,凉飕飕。
21. 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22. 立了秋,把扇丢。
23. 立了秋,扇莫丢,中午头上还用着。
24. 立秋早晚凉,中午汗湿裳。
25. 立秋早晚凉,中午汗还淌。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发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协组织的法定职能作用,中国消费者协会将宣传主题确定为“消费与发展”。
“消费与发展”年主题的主要涵义 “消费与发展”年主题,体现了消费与发展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关系。依据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消费维权状况,20“消费与发展”年主题突出了以下主要涵义:
一是强调“消费”,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消费由生产决定,又反作用于生产,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净化消费市场环境,增加消费信心,拉动消费需求。积极发挥“消费”对推进生产发展的能动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强调“发展”,发展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发展是第一要务,是提高生活收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改善消费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消费维权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好消费维权和消费引导工作,推进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是强调“维权”,维权是扩内需促发展的重要手段。保护消费者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维护了消费者权益,市场经济才能更加体现公平正义,经济社会才能又好又快发展。维护消费者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以消费维权为手段,督促社会各方特别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构建和谐社会,扩大消费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消费与发展”年主题的主旨是:宣传消费政策,推进消费维权,提高消费信心,构建消费和谐,促进经济发展。
1. 光收不管,来年减产。
2. 光收不管,杀鸡取卵。
3. 寒露畜不闲,昼夜加班赶,抓紧种小麦,再晚大减产。
4. 骡马驴,加夜草,劲头足,干活好。
5. 晚上不加料,白天懒拉套。
6. 晚上加了料,白天蹦又跳。
7. 时到寒露天,捕成鱼,采藕芡。
8. 寒露节到天气凉,相同鱼种要并塘。
9. 捕捞成鱼上市卖,留得小苗莫伤害。
10. 寒露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
11. 品种更换,气候转暖,寒露种上,也不算晚。
12. 早麦补,晚麦耩,最好不要过霜降。
13.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14. 寒露霜降麦归土。
15. 吃了重阳饭,不见单衣汉。
16. 吃了重阳糕,单衫打成包。
17. 重阳无雨一冬干。
18. 大雁不过九月九,小燕不过三月三。
19.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20. 寒露霜降,赶快抛上。
21. 寒露前后看早麦。
22. 秋分种蒜,寒露种麦。
23. 夏至种豆,重阳种麦。
24. 夏至两边豆,重阳两边麦。
25. 麦子难得倒针雨。
根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结合消费者对消费领域问题的反应,中国消费者协会决定将202017年主题确定为“消费与安全”。
一是提高企业消费维权的意识和水平,促使其生产安全的产品,提供安全的服务,预防和减少安全隐患,确保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人身权和财产权不受到损害。
二是增强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保障环境安全,维护消费者的长远利益。
三是要特别注重对老人、儿童、农民等弱势群体的保护,采取措施,保障他们的安全权益。
四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使消费行为符合安全消费的要求,通过消费者的选择推动行业规范发展,更好地保障消费者安全权益。
★ 立秋时节唯美句子
★ 立秋时节如何养生
★ 农谚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