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大学生必须取得的四大证书(共含9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安德”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大学的时间相对比较自由,而且大学也有很多证书我们是可以去考的,这几个证书很很重要的,在大学里就把它拿了吧,尤其是第三个,求职很加分!
1、毕业证,学位证
这一证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论你在大学期间的表现到底如何,一定要保证自己在期末时的成绩能够及格,即使有一两门成绩不理想,也一定要在补考期间通过。毕竟只有成绩才是王道,如果连毕业都不能顺利,那又何谈求职以及未来的规划呢?
2、专业资格证书
专业资格证书是需要根据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所选的专业来决定的。虽然专业资格证书并不是必须要考,但是等到真正就业时,这一证书的比重看的是很大的。如果你周遭的同学都考取了,该专业的资格证书,而你却没有作为,结果也就不必再说了。专业资格证书是在求职时的一大金砖,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
3、各类学校证书
各类学校证书含金量在未来的求职过程中是极高的,许多企业在挑选人才时也会着重看这一方面。这也就提示大家在大学期间需要积极参加班级的各种活动,评奖等。这些证书可以充分证明你在大学期间的优秀人品以及工作能力。
4、计算机等级证书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很多用人单位对于计算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如果计算机水平不错的话,找一个比较不错的工作还是非常容易的。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之后如果有相关的证书,那么就相当于有了找工作的敲门砖,那么需要取得哪些证书呢?
01首先在学校少不了要考的证书有英语四级、六级和计算机二级证书,这些可以说是全校统一要求要考取的。
02如果是考与专业有很大关系的那就是先考取CAD证书,其他的一些专业有关证书是需要有工作经验才能够考取的。
03在毕业一年后可以开始考取一级结构工程师这个证件,所以毕业一年的时间里也是不能够脱离学习的哦!
04毕业满两年就可以考取二级建造师和二级结构工程师,这些证书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需要认真学习的哦!毕业年份再多可以考取安全工程师,那么收入也会相应提高了。
[转贴]四大会计证书领跑职场
如今,人才市场上拥有大学财会专业、国际金融或国际贸易等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到处都是,可能够受到外企青睐的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大学生在学校里读的书不少,但能够真正学到有用的东西却屈指可数。于是一大批新生代的会计和会计师们不辞辛劳、浩浩荡荡地涌入了考证族的行列,尽快拥有一张过硬的证书已是迫在眉睫。本期我们集中了4个会计热门证书,哪个符合你的发展方向,哪些可以让你轻松获取,通过后又将有怎样的提升,我们将为你详细解说――
1、ACCA工作领域无限制
ACCA(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d certified auountants?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姚志君介绍,在英国本土有六个会计师协会ACCA、ICAEW、ICAI、ICAF、CIMA、CIPFA。ACCA是最大的,前四种性质类似,是注册会计师?有签字权。后两者则是管理会计师?无签字权。在英国本土,ACCA工作领域没有限制,会员统计,在工商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都占30%-40%,不是概念中认为的只能在事务所工作。剩下的是在政府、公用事业单位、教育机构。ACCA工作领域就像其他那几个会计师事务所的交集。
年薪多集中在15~30万
姚志君表示,ACCA学员到企业工作平均年薪能在15~30万之间。最高的也能到80万年薪。一些猎头公司在帮助企业找人的时候都明确表示首先要ACCA学员,然后看相关工作经验,如果有外资公司、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经验的更受青睐。如果有会计师事务所培训的背景,容易拿到高薪,一般都能做到财务经理以上这样的职位。但因为在国内ACCA学员不多,可供选择的也不多。国内会员工作的单位一般集中在企业、学校、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当然还是以外资公司居多。
英语水平是门槛
尽管ACCA学员有很好的就业前景,但不是说每个人都适合考ACCA。姚志君介绍,ACCA实行的是宽进严出的政策。英语水平是考ACCA的首道门槛。虽然没有硬性规定英语要在6级以上,但是建议最好达到这个水平。因为考试、答题是全英文的。ACCA共分为三个阶段14门课程,每次考试最多只能报考四门,所以,按最理想化的方式计算,通过所有的14门考试,最短也要花上将近三年的'时间。
ACCA在中国没有签字权
虽然在中国ACCA是没有签字权,但是被看好是因为ACCA是晋升的途径。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分工明确,多数是希望有中注协资格的,因为这样有利于吸引客户。但作为自己晋升这方面,ACCA还是被很多海外回来的人认可。同时,事务所有持有国际证书的人,也有利于服务客户,例如海外上市的时候,因为海外上市报表必须按国际会计准则来编制,国内会计师无法胜任。尽管学习ACCA能作为个人晋升的手段,但是,专家建议还是想在财务圈里有发展的人来考ACCA更适合,尤其是那些有理想有发展目标的人,在英国的企业有70%以上的总裁是财务出身。如果实在离该领域太远的,不建议来考。
2、CPA取之不易的本土金字招牌
中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CertifiedPublicAccountant,简称CPA)是一项被业内人士视为“不胜其难”的考试,虽然我国已经举办了11次考试,但是全国仅有7万余人取得了执业资格。不过,由于取得这一资格的人可以从事注册会计师职业,每年参加该项考试者呈几何级数递增,报名人数较增长了8.88%。
CPA门槛不高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李主任向记者介绍说,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是门槛不高,只要是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的学历或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指审计、统计、经济)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有志从事注册会计师工作的都可以报考。
资格越老越值钱
据了解,一旦拥有这个证书就很容易在会计师事务所里找到工作,如果没有什么实践经验,刚刚入行的话,基本工资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从1000元到元不等。如果是做了几年,有了自己独立的业务关系、人脉圈,月薪5、6千是不难的。
注册会计师具有鉴证资格
根据有关规定,注册会计师具有鉴证资格,尤其是在执行上市公司审计时,注册会计师不仅要鉴证一个公司是否遵循了法律、法规和制度,而且要判定其会计报表是否遵循了真实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原则,并出具审计报告。这一审计报告,不仅政府和企业管理者关注,而且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也关注,所以注册会计师又被称为了“经济警察”,是公正的代表。但是其他的洋证书,比如英国的ACCA、加拿大的CGA等,虽然在国际很具知名度,但并不具有这个执业资格。
参加其他国际会计考试有便利
对注册会计师而言,是否再参加其他国家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完全是个人行为,如果业务范围广,涉外业务很多,那么考一个国际注册会计师证书将有利于业务的开展。此外,中国的注册会计师在参加其他国际注册会计师考试时,也有很多便利条件,可申请免试部分科目,比如ACCA资格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双方虽然还没有正式的互认文件,但从起,所有中国注册会计师申请参加ACCA的学习,均可以免除会计概论、财务管理概论、组织管理基础、法律基础和税法概论这5门课的考试。(许岩)
3、CAT瞄准外企财务“职业锚”
CAT(Certified Accounting Technician)即国际注册《会计技师》资格认证,从属于ACCA系列,被人们喻为“国际型企业中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摇篮”。CAT资格考试以国际会计准则和惯例(IAS)为依据,内容涵盖会计、办公室实务、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IT等领域,在英联邦国家盛行。加入WTO后的中国,也急需大量这种国际化复合型中级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而作为引进的“职业锚”――CAT又具有起步条件少、入门速度快、知识覆盖面广的特点。
年薪在10万元以上
据了解,具有这一资格者可以在会计、审计、税务、金融、信息、贸易等管理领域里从事高级管理及决策工作。拥有这张证书,就等于有了进入外企的“敲门砖”,年薪可达5~7万元。
CAT是通向ACCA的阶梯
ACCA有其特有的含金量,但门槛却高得让人望而生畏,“既然门槛如此之高,何不找把梯子,让我们一级一级的上。”这正是众多在职会计师和准会计师们长期以来的愿望。从CAT的课程设置看,它涵盖了ACCA第一阶段的所有内容,而且另增了几门实用的课程,合理地分为三个水平等级。读完所有的9门课程,一般在两年以内。CAT能够让你在较短的时间内胜任外企的财务工作,并且为今后攻读ACCA专业资格证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拥有一张过硬的国际财会界的通行证。同时也为学员进入外企工作和继续获取ACCA专业资格证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考试的难度来看,ACCA高于CAT,CAT侧重基础操作性较强的会计基本知识,而ACCA则是偏向于管理技能和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总体来说?CAT是ACCA的基础,ACCA是CAT的延伸和发展,两者体系相同,相辅相成。(夏杼)
4、IFA助你成为国际会计师
英国财务会计师公会(The Institute of Financial Accountants,简称IFA)创立于19,是世界上历史最长的专业会计团体之一。IFA在全世界80多个国家拥有35000多名会员和学员,IFA认证进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20才开始正式在中国的认证工作。据了解,持有IFA资格的会员相当于英国大学本科学历,在英联邦国家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均承认IFA资格,持有IFA资格的会员,可从事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会计经理及税务等工作,并可申请英国工作签证。凡获IFA基本会员资格(AFA)的人士均可免试申请成为澳大利亚国家会计师公会基本会员(ANIA)。
学员大多从事公司财务工作
目前学员的分布很广,来自各个领域,但一般都是各企业的主管会计,或者财务总监。包括来自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比如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普华会计师事务所,也包括大型国外集团,比如IBM、大众汽车、诺基亚、三菱等,此外还包括很多国内知名企业,比如人寿保险、华旗资讯等等。
IFA将在未来几年受到重视
据清培教育的梁海虎先生介绍,IFA的课程侧重点在于工商领域的财务问题,而ACCA侧重的主要是关于审计方面的问题,以前企业一般都比较重视审计方面的培训,但是自从美国安然财务公司出问题以后,企业对会计方面的重视度明显提高,尤其以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要求按照国际会计准则来制定,这使得人们对IFA的重视空前提高。会计
意大利留学 必须提供哪些考试证书?
对于意大利留学生而言必须通过相应的考试才能取得CILS证书。所有这些考卷都是在锡耶那外国人大学证书中心根据欧盟规定的'大纲印制和评卷。考生每卷达到最低分数可获得证书。如果考生不是所有考卷都达到最低分需要重新参加考试,考生只需参加那些分数不够的部分。一旦获得证书,证书在一年内有效,一年后考生必须参加全部考试来获得证书。
CILS考试有五部分组成:1.听力测试2.阅读理解3.语言运用4.短文写作5.口语测试考试时间安排:A2水平考试笔试部分1.听力测试:20分钟2.阅读理解:40分钟3.语言运用:30分钟中间休息:15分钟4.短文写作:40分钟口试部分5.分钟/每生B2水平考试1.听力测试:30分钟2.阅读理解:50分钟3.语言运用:1小时中间休息:15分钟4.短文写作:1小时30分钟口试部分5分钟/每生笔试在上午进行,口试在下午进行。
目前,国内尚无考生参加C1,C2考试按照意大利驻华大使馆对中国学生的签证要求,凡是通过九月国际生途径申请到意大利公立大学学习(意大利语授课)的学生,须参加意大利语考试,考试要求达到A2级水平,这就至少要有500学时的意大利语基础。 学生获得签证到达意大利后,还要到专门的语言大学学习600学时的意大利语,通过考试达到B2级水平后,才可以进入大学专业课程学习。
以上是意大利留学材料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对学生有所帮助。如有更多意大利留学问题,欢迎咨询育路出国留学专家。
大学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考取很多的证书的,但是有一些证书却是必备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大学生必备的三本证书吧!
第三、英语4、6级证书
大学英语4、6级证书是很为必备的大学证书,含金量也蛮高的,而且很多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都要求有四六级证书,而且还把它当为是检验人才标准的一项重要指标,特别是对于那些外资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更是把英语四六级证书设为必备的证书,其实也有不少的考生在抱怨其实英语六级证书考取难度很大,挂科率很高。
第二、计算机证书
大学计算机证书分为不同的等级,有计算机一级证书,也有二级、三级证书,计算机一级证书是最基本的大学证书,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手里拥有这本证书是很必要的,因为21世纪的大学生必须要懂得一些最为基础的电脑操作,如果连一些最为基础的电脑操作都不会,其实跟文盲也是差不多的水平了。
第一、毕业证书
毕业证书是最为基本的大学证书,也是含金量最高的一本证书,大学毕业如果连自己的毕业证书都拿不到,那就非常的可惜了,而且大学毕业证书是检验一名大学生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但是其实每年都有不少的大学生却很遗憾没有拿到自己的毕业证书,因此考试挂科,学分没有修完等原因导致自己拿不到学校的毕业证书。
如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公益活动、事企业单位实习都包含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当下,如何在毕业后迅速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几乎是所有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于是在众多实践类型里,提高职业能力的实践活动,到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参加实习,在近几年成为大部分特别是高年级同学的首选。
大学生们心急的想找到好公司、好单位的实习,一部分人是为了跟风,一部分人是想给自己的简历添个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只有真正明白了实习的意义,真正弄清楚为什么需要实习,才能收获到一段实习给你带来的最宝贵的财富。
看看这个更现实的社会
很多人都认为大学是个小型社会的缩影,我们在大学里参加社团、组织活动就是参与其中的社会活动。然而大学同学和我们一样,都是经历了苦读十二载及高考的重压过来的。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没有更多的社会资历,一群有梦想、有勇气、干净的年轻人在不用担心纷争的象牙塔里开心的度过四年。只有参与到实习工作中,和公司那些有着五年、十年甚至更多工作经验的前辈们打交道,你才能明白这个社会不是只看你的GPA,不是只看你的211、985,不是和你单纯的大学同学一样,办活动犯了错说句对不起就没事了。你开始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你不知道你写错的一个字会给公司带来多大的损失;你开始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你不知道周围的同事会如何看待你;你开始要学会承受压力,因为你甚至连一个可靠的倾诉对象都难找。找实习,是我们迈出象牙塔的第一步,让我们看看这个更真实的社会,了解从未被发掘的自己。
端茶送水,也很宝贵
据调查显示,60%以上的应届生认为得到相关的实践经验才是实习真正的目的,他们希望从实习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工作方向。实习作为学习与工作的缓冲,确实对个人职业的发展生涯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让大学生们亲身体验目标工作的具体内容,认清自身离职业化的差距。在一家公司当实习生,你可能无法接触到这个公司最核心的部门,不可能做一个数目很大的大项目,实习生往往被视为端茶送水的不二人选。然而正是这端茶送水也是你实习经历中宝贵的一部分。通过做一些琐碎小事,你可以了解整个公司基层的运行模式;通过和各位前辈的交流,可以积累下不少的人脉资源,如果能好好加以维护,会成为你宝贵的一笔社会资本。为未来铺路,不止局限于你简历上大公司的实习证明,不止局限于全英文高端的高管推荐信,而是在细节中积累出来的智慧,在人际交往中学到的本事。
实习经历宁缺毋滥
不少毕业生为了累积经验而努力积极找实习工作,有的则是为了从不断更换的实习工作中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有的干脆就是为了打发时间,让自己躲在实习的外衣里,迟迟不肯面对找工作独立生活的现实。不管怎样,频繁的更换实习工作会和频繁的更换正式工作一样,到处浅尝辄止,最终得到的也是无从下手。用人单位对短期内频繁跳槽的求职者也会提出大大的问号,认为这样的求职者缺乏稳定性、规划性。对于企业的员工稳定和文化发展有着不好的影响。实习经历不应一味追求“量”,而是要保证“质”,真正从一段实习经历中学到“干货”,这比参加多次实习且都是“打酱油”要有用的多。
大学四年,飞纵即逝。成为一个每天泡图书馆的“学霸”,或者成为一个拥有丰富实习经验的“大牛”都是不错的选择。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走一条你不会后悔的人生道路,这是大学四年应该教会我们的东西。
人是不会嚼着薯片看美剧就成熟的。
我上大学的时候,同寝室的女生在新东方做兼职。
最开始的时候,她一周只去两次,一个月挣八百块钱。常常看见她背着很大的包出去,里面装着各种试卷纸、资料和电脑,然后又背着很大的包回到宿舍。我们有一次夜聊问到她,一下课就跑出去赚钱,一个月能赚多少?她说赚八百。
我们宿舍都是城市小资产阶级后代,平时里有父母供养着吃喝不愁,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心里觉得——“切,这么点钱,这么拼干嘛啊。”
——“父母花钱给你读书,是让你出去不务正业的吗?”
这是我们经过讨论后达成的逻辑,而且我们觉得自己很正确。
后来她的课越来越多,几乎变成每天都要上课。那时候我们基本上也没有什么课了,早上能起来就去上自习,起不来就叽里呱啦的聊天等食堂开饭。而她跟我们大不相同,每天满北京的跑着上课,校区似乎是公司指派的,有时候去安贞,有时候去望京,有时候去巴沟。经常是我们在宿舍睡大觉或者看一眼美剧扫一行四级英语的时候,她出去了,我们在嚼着冰棍唠,吃着火锅哼着歌的时候她又回来。她回来和别人回来都不同,其他人都是推开门的,只有她是用撞的,因为书包太重,而且坐公交转地铁又走回寝室,是很辛苦的。
她从大二做到大四,课时费从几十块钱一小时涨到了五百块钱一个小时。
有一次她回来告诉我们说:“哎呀,这个月扣税就扣了八千块。”
我心想:“妈呀,扣税扣八千,那挣得岂不是更多?”
某一次我真的被她的拼命三娘精神打动,私下里问我的室友说:“我们要不要也出去找个实习?”
“我哥说了,上学的时候就好好上学,工作的时候就好好工作,一心多用什么事情都干不好。”
我点点头,认为她哥很有见地。
回到宿舍后我们又继续兴致勃勃看美剧,半死不活翻书本,到了快毕业的时候,最早找到方向的就是那个大学的时候就一直在实习的她。
后来我反省了一下,我之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像是没头苍蝇一样,就是在一个该认清现实的时间段还在继续做梦。
其实我在大二那一年曾经在报社实习过一个月,有一次我去采访动漫展,名叫猪乐桃的漫画家在签售,她坐在一张桌子后面,周围用铁栏杆围了一圈,粉丝和记者就以栏杆为界在那里推推搡搡,粉丝想近距离目睹偶像的真容,我们这些记者往前挤着想要占据一个能拍到正脸的位置。
我无意挤得太靠前,因为带我来的老师已经在最佳位置咔嚓咔嚓了,所以我打算靠边站,随便照几张就得。结果我刚举起相机,就听见旁边有位妇女黑着脸指着我骂说:“你这些记者太缺德了,整天拿个相机拍拍拍……”
我低头看看自己,没有站错位置,再看看她,我俩之间保持着陌生人的安全距离。我反应过来之后凝结了一肚子委屈,表示天大地大尊严最大,发誓此生绝不涉足记者这一行。
后来我再长大几岁,发现这个世界上有人对你恶语相向再正常不过。象牙塔里的我们当时的活的太朦胧,玻璃心的根源就是对于生活的真相了解不足。
天天在图书馆里看书是不能够增加对于这个世界某些方面,但是极其有限,要想真正的了解这个世界,还是要和这个世界实在接触。我建议在上大学的同学在毕业之前一定要出去找一份工作实习一下,时间不要太短,最少不能短过一个月。这样不仅可以了解一些行业是怎么运作的,也可以把多数大学生很慢的生活节奏调整的合理一些,和正常社会生活节奏相匹配。
有一次,我和几位大学生讨论问题,题目大意就是说北京地铁很拥挤,应该怎么办?有个学生掏出一个小本子,打开之后很认真的念给我听:“一般大家都是九点上班,北京地铁应该在7点-8点之间实行错峰收费,在这个时间段上班的票价低一点,鼓励他们早点上班。”当时我就错愕了,她可能以为七八点赶地铁已经很早很早了,她显然没有在早高峰坐过地铁,显然不知道很多上班族通勤都是走对角线,显然不知道五六点就起来坐地铁的人太多了。
所以和社会脱节必然导致行为和思想幼稚,这样的人不会走的太远,就是上了路也跑不快。人是不会嚼着薯片看美剧就成熟的。
除了了解真实的世界之外,只有和社会近距离的接触,才能够找到未来人生的方向。
现在问很多大学生以后想干什么工作,都是说要考公务员,要通过司法考试,学历高一点的就说要留校,要出国,要去研究所。这样的回答本身就是没有想象力表现,但是这很大程度上也不能怪他们,因为很多人在大学期间都只是在书本和连续剧里来感知这个世界,他们对于这个世界丰富性的了解两页纸就写完了。
他们也许并不想要这样的生活,可是糟糕的是,他们也想不出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于是大学生过得很麻木,不会悲伤,不会感动,书生气倒是有,但是不风发,不向上。
年轻的时候把日子稀里糊涂的过,真的挺可惜的。
马英九在台大读大二的时候就参加了保钓运动,从此放下了之前想要教书的想法,决定此生投身政治;迪奥大学读的是政治学院,他小酒馆和画家、摄影师、作家等的交往中,发现服装才是自己的真正的热爱。
而如果只是宅在那里,什么也发现不了。
所以我希望年轻的朋友从书斋中走出来,多出去走走看看,和不同的人聊天,多了解众生百态。去过了医院才知道健康的可贵,受过了打压才能知道这个世界公平和投机并存,领教过虚情假意才知道真心的宝贵。
首先,纠正一下所谓的实习。
很多同学会有在公司短暂呆一两周的经历,或是学校安排的小实习,或是为完成社会实践而不得不去走个过场。这不属于我们今天要谈的实习。
在公司至少呆两个月以上,或者也有许多互联网公司支持远程实习,譬如笔者目前所做的工作,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去公司总部实习,而其余时间呆在学校里做远程。
现在回到正题,为什么要出去实习。
首先我承认题目中说的“一定”二字带有绝对性,其实并非一定,重点是对比实习与其他实践途径,绝对没有否定其余的意思。
出去实习,一是可以认识现实。
如果这个说法太过虚幻,那不妨举个例子。
我有个朋友,姑且叫小A,她是大二开始去公司实习的。当然,在实习之前,她也在学校内做了不少实践项目,对于求职稍微有一点了解,没有简单到以为毕业找到好工作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的那种地步。
实习之前,她信心满满,以为自己可以把实习工作安排得妥当。甚至,临出发前,她告诉我说:小木啊,我都想好了,去实习的时候,每天在公司加班到十点,然后回去再看会书,写点感悟什么的,加班的时间我可以多学习一些工作内容。然后周末,我就可以出去逛逛了,毕竟人文特色那么浓厚的城市,不拍点写真都可惜了。
我那个时候还没实习过,或者说得更直白点,我正为了挣钱在电子厂打工呢。并不知道去公司实习都应该做什么,甚至不知道大二就可以出去实习,当然这是后话。
回到小A身上,她的确是带着满满的期待与自信开启了第一份实习工作。
结果,当晚,在流水线工作了一天的我就接到了她的电话,略带哭腔。
“小木,我今天到公司了,还没签入职合同,行李也没放好呢,就直接工作了。要做好多事情呢,好像部门的每个哥哥姐姐我都需要配合,结果一天下来,我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但是真的感觉超级忙啊。有一点累,还要持续两个月呢,不知道往后什么样。”
相信去实习的同学多多少少都有这种体会,连轴转是一方面,工作还会很琐碎,想象中的师傅手把手带,系统学习某一项知识简直就是存在于传说中的事情好嘛。
虽然后来小A也慢慢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可加班学习,看书写字一直被搁置了,后来成为她实习最大的遗憾。
好像也是从这样一份实习开始,每个学生都懂了一个道理叫“公司花钱请你过来不是给你上课的,你带来不了价值有什么资格抱怨”。
听起来很残酷,可毕竟这是现实。如果在毕业之前未有过这种切身的体会,直接步入社会,踏入职场,心理反差就需要调整好一段时间。
而我以为,实习帮助我们认清的现实不仅仅是公司实际的运转流程和工作内容,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象牙塔里的大学生认识这个社会,见识到生活本来的面目。
如果公司人性化一点,会给到不错的补贴,甚至可以提供住宿。
如果不幸,遇到斤斤计较的公司,自己来回补贴不说,仅仅是食宿和交通就足以让实习生预见到毕业后的窘迫现实。
这才是真正的认识现实。
踏出校园舒适区以后的现实,脱去大学生这层庇佑外衣以后的现实。
早点明白这个道理,我以为,是大学生要出去实习的第一个理由。
出去实习的第二个理由是可以开阔眼界。
开阔眼界,这四个字听起来同样不靠谱。
那就说说笔者的亲身经历吧。
寒假的时候,去了北京一家公司实习。与朋友经历不同,我所实习的公司对待实习生还是很不错的。也因此,认识现实有一部分,对我改观最大的却是眼界的开阔。详情可以参考我前段时间的一篇文章《找一个靠谱的实习有多重要》。
开阔眼界,有人会说,我出去旅游也可以做到,我多看看书也可以完成,为什么非要去实习才可以开阔眼界。
我想,答案大概是,对于大学生来说,实习是大学期间为数不多的可以到另一个城市(诸如北上广)比较完整地呆一段时间的机会吧。不再是走马观花,也不是心急火燎地逛完景点就走。
可以用稍微缓慢一些的脚步,去领略这个城市的风土人情,去看这个巷道的市井百态。重要的是,不仅仅是心灵的洗涤,更是由于日积月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不自觉的浸染,人的精神面貌发生的改变。
再拿我自己来说,从北京实习回来以后,舍友说:小木啊,你有没有发现,你现在穿衣服越来越有品味了(默默吐槽一句,我以前特别没品是吗……)损友说:我的天呐,小木你这个糙汉子竟然学着化妆了(我到底以前是多粗糙啊……)
虽有开玩笑的成分,毕竟是看得见的变化。其他的一些,比如规范工作习惯,增强时间管理观念,认识职场的基本面貌,了解行业与工作岗位的现状,则是看个人造化,能多吸收就别让自己闲着。
简言之一句话,开阔眼界带来的不仅仅是外表的变化,层次的提升是出去实习更为重要的收获,也劝告想要实习的同学,一定想清楚自己实习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在保证大方向没差的情况下,拼命向目标靠拢。
第三个理由,出去实习可帮助明确目标。
很多同学的情况是大学浑浑噩噩过了三年,快大四的时候担心找工作受挫,索性以考研为名义暂时逃避就业难的问题。
而我身边有不少同学选择考研却是在经历了实习以后才做的决定。
进入一家还不错的公司,做三两个月的实习以后,发现自己想要有一个更高的起点,更好的平台,于是选择考研;也有的朋友是因为经历了职场日常以后,坚定了自己走学术道路的想法,实习于他们而言是一种体验,用来探路。
而这种探路,同样适用于决定求职的学生。
acca的学员是可以取得cat证书的。您只需要通过paper 1.1,1.2 和2.1,以及paper 1.3,2.3,2.4 和2.6中的任何两门。
除上述条件外,学员还需要有一年的相关工作经验。
另外,您还需要缴纳140英镑的申请费即可获得cat的证书。
★ 质保证书
★ 环保证书
★ 善意取得制度
★ 证书注册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