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大学生创业比例-麦可思研究院(共含6篇),欢迎阅读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史呵呵”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6月10日在北京发布的《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7%,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则达到3.6%。不过,跟踪调查显示,选择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中,三年后仍坚持创业的仅有44.8%。
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教育部发布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弹性学制和休学创业等作出明确规定。一些地方和高校进一步细化规定,有的省规定学生可保留学籍八年休学创业。
对于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舆论曾经有比较激烈的争议。担心很多学生会因此“荒废”学业。很显然,舆论多虑了。政策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但大学生选择创业,是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尤其是本人是否有创新创业能力,如果没有创新创业能力,即便允许休学创业,真正选择创业的会很少。从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现实情况看,我国大学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不应该追求毕业生创业率,而应该重视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只有大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选择创业才会水道渠成。
我国高校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就重视大学生创业工作,近年来,这一工作更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但总体看来,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工作,尚有诸多不足。一方面,很多学校面向学生推出的创新创业教育,停留在创业的概念、知识和理论层面,与创业实践脱节,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只是获得一些创业的知识,或者激发出创业梦想,但却很难付诸行动。有报道称,我国有不少大学举办创业学院,但创业学院的学生选择创业的很少,很多学生只是为了获得创业学分。
另一方面,由于大学毕业生创业率,也是评价一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很多学校就把精力用到抓大学毕业生创业数据上。这是本末倒置的,为了弄出好看的创业数据,学校就在创业优惠政策上下工夫,还有的学校弄虚作假,虚报自主创业数据。
这直接导致大学毕业生创业存在“双低”现象,创业率低,创业成功率低。对此,已有企业家指出,不宜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缺乏经验和能力的大学毕业生马上创业,很容易失败。而鼓励学生创业者则认为,大学毕业生创业,即便失败,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高校允许在校大学生休学创业,以及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本身都没问题。但不能只抓创业率,而不重视能力培养。这和统计初次就业率一样,大学应该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的市场竞争能力,来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可一些大学却把精力用到抓就业率数据上,包括弄虚作假,“统计”出好看的就业率数据。说到底,这都指向大学是否重视人才培养的问题。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首先,大学必须真正投入重视教学,不能重学术研究,轻教育教学,要开展小班化教学、探究式教学。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就明确要求,要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要营造鼓励学生质疑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创新源于批评与质疑,如果不允许学生批评、质疑,那么他们也就难以有创新意识与精神。
前不久,任正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在心声社区上,即使骂公司的帖子也不会被封,反而是人力资源部要去看看他骂得怎么样,如果骂得很对,就开始调查,再看看前三年他的业绩,业绩也很好的话,就调到公司秘书处来,帮助处理一些具体问题,培训他、锻炼他,也就是给他一个到总参谋部来“洗澡”的机会,半年以后把他放下去,这些种子将来迟早是要当领袖的。总说我们好的人,反而是麻痹我们,因为没有内容。心声社区骂我们的内容都是很具体的,我们要对具体去分析。如果没有自我批判精神,我们就不可能活到今天。”这是值得大学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学习、借鉴的。不但要允许学生质疑,还应该努力推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麦可思发布大学生就业报告
距离高考只有二十多天了!同学们在努力奋战的同时,也在考虑选择什么专业未来就业前景好。近日,专门为中国各高校提供就业能力评估报告的第三方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公布了《20XX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大学最热门的专业就业率一定高?哪些专业最有发展前景?大数据来告诉你~
那么,哪些专业就业率最高呢?
让数据来说话:
十大本科专业就业率
数据显示,在本科十大专业中, 财务管理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率较高,分别为95.3%和94.5%,而法学就业率依旧垫底,仅为87.9%,比去年减少0.5个百分点。据了解,去年,法学专业成为本科最难就业的专业,就业率为88.4%。
高就业率是否意味着最有“钱”途?
那可不一定,请看数据:
十大本科专业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
十大本科专业毕业三年后的月收入
从20XX届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来看,在本科十大专业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月收入最高,为4978元,其次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为4123元。而就业率最高的财务管理专业月薪却垫底,仅为3645元。
有意思的是,法学专业虽然就业率低,且薪酬不高,但该专业学生毕业三年后的月收入却排第二,月薪为6763元,仅次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什么专业就业满意度最高?
就业满意度是工作幸福感的重要标尺,数据显示, 20XX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就业满意度为7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满意度最低,仅为58%。法学专业虽不好就业,但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满意度为67%,毕业三年后的满意度则位居首位,达69%。
无论是毕业半年后或是三年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满意度均相对较高(毕业半年后:68%,毕业三年后:65%),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就业满意度一直处于较低态势(毕业半年后:58%,毕业三年后:51%)。
麦可思度调查:大学生创业地多半在家乡
日前,著名教育评估咨询机构麦可思公司针对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公布了相关调查报告。
■选择创业比例还很低
报告显示,届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1.2%,与届(1.0%)相比略有上升,与届(1.2%)持平。自主创业目前还没有成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主要选择。
从学校类型来看,2009届“211”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者所占比例为0.4%、非“211”本科院校为0.8%、高职高专院校为1.6%;从2007届到2009届,高职高专自主创业比例远远高于本科。越是就业好的学校,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就越少。
■创业行业主要是销售
2009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行业技术成分不高,主要集中在个人服务和销售行业。在排前五位的行业中,创新水平相对较高的各类专业设计与咨询服务业,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加起来仅占14%,比例偏低;而零售商业、批发商业就占到了约40%。
■资金来源主要靠父母亲友
研究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资金主要依靠父母/亲友和个人储蓄,占到81%,而来自商业性风险投资和政府资助的极少,这两个特点与2008届相似。有创业意愿但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大学毕业生不容易实现创业梦想,开始的'政府对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的资助并没有实际增加,资助政策未见效果。
■创业者收入高于打工者
大学生创业者是一批对收入有更高期待的人群,2009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者收入期待底线(2429元)高于同届受雇毕业生(2024元)约20%,而通过创业他们的收入(3028元)确实高于受雇的同届毕业生(2225元)1/3以上。
■创业地多半在家乡
2009届大学毕业生在家乡省创业的占3/4,其中在外省读大学后返回家乡创业的是14%;在家乡省以外创业的占1/4,其中留在读书所在地创业的是6%。其原因可能是毕业生创业的资源更多地来自于长辈,包括资金和人际关系等,因此家乡能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
■创业项目与专业相关性不大
比起其他就业群体来,创业项目与创业者专业学习的相关性不大,约为36%,而相应地,受雇就业者的专业相关度约为64%。这是因为普遍来看,创业更需要沟通、决策、管理等基本能力以引导创业项目走向正轨,而专业能力不足则可以通过雇用拥有相关技术的员工来弥补。
近日有调查报告显示,近五年来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平稳上升,但从创业存活率来看, 超过一半在毕业就开始创业的大学生,创业过程坚持不过三年。
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平稳上升来自麦可思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近五年来,中国大学生创业比例平稳上升,近四成选择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为农村家庭背景,超过七成毕业即创业的大学生选择留守在家乡省份创业,而教育、零售等则是他们创业的主要领域。
这份调查的样本采集来自届至届的中国大学毕业生,比较五届大学生创业比例数据,大学生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稳步增长,本科生和高职高专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分别从2012届的1.2%和2.9%上升至2016届的2.1%和3.9%。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平稳提升,但毕业生毕业三年后的创业比例更高。以届大学毕业生为例,2013届中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有2.3%的人自主创业,三年后这一比例增长为5.9%。报告称,这说明有更多的毕业生在毕业三年内选择了自主创业,所以评价和扶持大学毕业生创业应从长考量,不能只着眼于毕业时。
大家的担心集中在创业是否能够成功,退一步讲,能否存活。那么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生存情况如何?调查显示,从创业存活率来看,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13届本科毕业生中有46.2%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有46.8%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这也意味着,超过一半在毕业就开始创业的大学生,创业过程坚持不过三年,创业失败风险需要注意。对于准备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成功的案例是非常珍贵的,因为从中可以借鉴很多经验。
大学毕业生因何走上创业路?调查显示,创业理想是2016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主要动力。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中,绝大多数属于“机会型创业” ,即为了抓住和充分利用市场机会而进行创业;少数属于“生存型创业”,即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进行创业。在自主创业所在地的选择方面,研究发现,2016届毕业即创业的大学生中,有74%的被调查者选择留守在家乡省份创业发展,有6%的创业大学生选择在大学读书所在省份(非家乡)创业。
从职业角度来看,2016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销售类职业,其次是中小学教育类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销售类职业。就创业领域来看,2016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教育产业,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零售商业。尽管大学生创业热情不减,但对初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创业难免会遇到不少难题。 “缺少资金”是最可能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的风险因素,紧随其后的是“缺乏企业管理经验”和“市场推广困难”。
那么,大学毕业生的创业资金来自哪里?调查显示,2016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资金主要依靠父母、亲友投资或借贷和个人积蓄,来自商业性风险投资的比例较小。针对近几年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暴露的知识、能力和资金等短板,有专家也给出“大学生创业不必急于一时”的建议。一是结合专业拟定未来发展方向。二是学好专业知识。专业性较强的科目,考取技能证书、提升操作经验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交际能力、办事能力,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和创业讲座,培养自己提前适应社会的能力。最后就是可以考虑先就业再创业。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人生阅历、办事能力、工作经验、资金人脉都不足,便妄图在市场竞争中分一杯羹,岂非小瞧了市场经济的竞争属性?因此,大学生毕业后应该将自身定位为市场活动的学习者和模仿者,切勿停留在“自我感觉良好”的阶段。
麦可思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近五年来,中国大学生创业比例平稳上升,近四成选择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为农村家庭背景,超过七成毕业即创业的大学生选择留守在家乡省份创业,而教育、零售等则是他们创业的主要领域。
大学生毕业即创业的比例稳中有升
——大学生创业失败风险需注意
这份调查的样本采集来自2012届至2016届的中国大学毕业生,五届大学毕业生中,这份调查在每届毕业生中回收的全国样本均在25万份以上。
比较2012届至2016届五届大学生创业比例数据,大学生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稳步增长,本科生和高职高专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分别从2012届的1.2%和2.9%上升至2016届的2.1%和3.9%。
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平稳提升,但毕业生毕业三年后的创业比例更高。以2013届大学毕业生为例,2013届中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有2.3%的人自主创业,三年后这一比例增长为5.9%。报告称,这说明有更多的毕业生在毕业三年内选择了自主创业,评价和扶持大学毕业生创业应从长考量,不能只着眼于毕业时。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生存情况如何?调查显示,从创业存活率来看,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13届本科毕业生中有46.2%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有46.8%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
这也意味着,超过一半在毕业就开始创业的大学生,创业过程坚持不过三年,创业失败风险需要注意。
超七成大学生在家乡省份创业
——教育、零售成为主要创业行业
大学毕业生因何走上创业路?上述调查显示,创业理想(本科:45%,高职高专:44%)是2016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主要动力。
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中,绝大多数(本科:87%,高职高专:85%)属于“机会型创业” ,即为了抓住和充分利用市场机会而进行创业;少数属于“生存型创业”(本科:6%,高职高专:7%),即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进行创业。
在自主创业所在地的选择方面,上述研究发现,2016届毕业即创业的大学生中,有74%的被调查者选择留守在家乡省份创业发展,有6%的创业大学生选择在大学读书所在省份(非家乡)创业。
报告称,这可能与毕业生创业的资源更多地来自于家庭,以及家乡能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有关。
从专业角度分析,2016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比例最高的专业类是体育学类和艺术类,高职高专生自主创业比例最高的专业类是表演艺术类。
从职业角度来看,2016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销售类职业,其次是中小学教育类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销售类职业。就创业领域来看,2016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教育产业,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零售商业。
近四成创业人群为农村家庭背景
——“缺少资金”最可能导致创业失败
尽管大学生创业热情不减,但对初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创业难免会遇到不少难题。
从2016届毕业半年后创业人群的风险因素来看,上述调查显示,“缺少资金”是最可能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的风险因素,紧随其后的是“缺乏企业管理经验”和“市场推广困难”。
那么,大学毕业生的创业资金来自哪里?调查显示,2016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资金主要依靠父母、亲友投资或借贷和个人积蓄,来自商业性风险投资的比例较小。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调查还显示,在2016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人群中,近四成创业毕业生为农村家庭背景,有38%的创业毕业生,他们父母为农民或农民工,父母职业为产业与服务业员工的创业大学生占到28%,父母职业为管理层的创业大学生占比达21%。(完)
大学生创业思政教育研究报告
就业、创业是大学生面临的重要人生选择,也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通过多点突破,实现对大学生意识矫正、思想梳理、技术辅导,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就业创业观,提升社会竞争实力,已经成为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直面的重要课题。作为大学教师,要从社会现实出发,对大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择业创业认知,塑造大学生就业创业品质,提升大学生社会价值度。
一、意识矫正,教育学生面对现实
现代大学生就业创业观念呈现个性化特征。有些学生对创业缺少必要的认知,对创业艰难程度没有充分思想准备,甚至抱有盲目乐观的态度。还有些大学生,对就业创业教育持轻视态度,认为就业不需要参与相关教育培训。因此,教师要从大学生思想意识开始,利用多种教育手段,帮助大学生端正就业创业思想。现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信息快捷广泛,就业创业观念先进时尚,个性化特征非常显著。教师要多从思想意识角度展开突破,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对就业创业价值观方面进行深度关注,引导大学生展开职业规划。这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意识品质有重要帮助。创业难免要经历失败的打击,要帮助大学生做好迎接挫折的心理准备,一旦创业遇到困难和挫折,甚至是彻底的失败,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韧劲来支撑。教师要多从意识角度展开教育突破,让大学生明确创业的艰难性和复杂性,在遭遇创业困扰时能够挺过去、站起来,这对提振大学生创业信心有重要意义。由于资金、技术、经验的短缺,大学生创业起点很低,在创业中经历失败是大概率事件,教师要在大学生就业创业前给予针对性教育,多多进行理性分析,让大学生保持清醒头脑,对市场风险有充分的估计,这样才能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二、思想梳理,帮助学生淡化功利
大学生就业创业价值观意识非常强烈,“找到一份收入高的工作,很快就能够赚到大钱”,这是很多大学生的共同心理和职业追求目标。在接受职业教育方面,大学生大多对实际操作过程比较重视,而对一些法律、道德等知识表现淡漠。这当然是不明智的就业创业思想。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栋梁,但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成长过程,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成功,创业更是需要经历一个曲折艰难的过程,如果没有良好的思想意志,自然难以成就一番事业。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从不同维度展开。现代大学生思想个性化特征非常突出,教师要注意进行学情调研,掌握不同群体学生思想状况,对大学生就业观、价值观展开摸排,然后针对性制定教育引导策略,提升分层教学意识,帮助不同群体大学生提升就业创业思想品质。大学生大多有创业热情,常常对创业前景有过高的憧憬和期待,这当然是不正确的思想意识。教师要多给大学生列举创业现实事例,用活生生的例子给予大学生警示。教师要多给学生以个性化的思想引导,这对梳理大学生创业思想有现实意义。
三、技术辅导,提升学生竞争实力
大学生就业创业不能仅凭一腔热血,还要有过硬的技术素质。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从单一走向多元,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在就业创业教育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大学生的技术素质培养。大学生有专业技术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要为大学生树立正确技术观念做好引导和服务。社会发展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如何让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如何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这是大学生职业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学生创业面临诸多困扰和难题。专业不对口更是创业大忌,走太多弯路,对大学生来说是输不起的“赌博”。大学生创业有现实困难,但大学生创业也有自身优势。首先,大学生有敢为人先的闯劲,创业热情高涨,是创业顺利进行的坚实基础。其次,大学生有专业技术特长,虽然大学生很多理论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上,但创业本身就是实践过程,这也为创业提供了重要内驱动力。再者,大学生接受信息能力强,对新事物、新观念、新技术有特殊敏感性,这为创业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需要解决很多现实问题,所以要对学生意识、思想和技术等各个层面的问题进行梳理,为大学生创业做好充分思想认知准备,特别是技术准备。培养大学生技术素质,已然成为现代大学生创业的关键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实际作出多元考量,对大学生社会就业创业环境进行深度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创业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趋势,培养大学生稳定、完整、科学的价值观,对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创业选择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 大学生创业必读
★ 大学生创业口号
★ 大学生创业论文
★ 大学生创业意向书
★ 大学生创业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