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桥古诗词(共含10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爱吃可颂努力温”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卢纶 【杂曲歌辞·天长地久词】 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天子方清暑,宫人重暮妆。
蔡隐丘 【石桥琪树】 山上天将近,人间路渐遥。谁当云里见,知欲渡仙桥。
皇甫曾 【路中口号】 还乡不见家,年老眼多泪。车马上河桥,城中好天气。
皇甫冉 【赠别(一作赠寄权三客舍)】 南桥春日暮,杨柳带青渠。不得同携手,空成意有馀。
顾况 【青弋江】 凄清回泊夜,沦波激石响。村边草市桥,月下罟师网。
卢纶 【天长久词】 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天子方清暑,宫娃起夜妆。
李益 【上洛桥】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何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李益 【扬州怀古】 故国歌钟地,长桥车马尘。彭城阁边柳,偏似不胜春。
杨凝 【留别】 玉节随东阁,金闺别旧僚。若为花满寺,跃马上河桥。
王建 【早发汾南】 桥上车马发,桥南烟树开。青山斜不断,迢递故乡来。
韩愈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方桥】 非阁复非船,可居兼可过。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
李绅 【和晋公三首】 穷阴初莽苍,离思渐氛氲。残雪午桥岸,斜阳伊水滨。
陆龟蒙 【归路】 渐入新丰路,衰红映小桥。浑如七年病,初得一丸销。
司空图 【闲步】 几处白烟断,一川红树时。坏桥侵辙水,残照背村碑。
司空图 【杂题九首】 驿步堤萦阁,军城鼓振桥。鸥和湖雁下,雪隔岭梅飘。
韩偓 【花时与钱尊师同醉因成二十字】 桥下浅深水,竹间红白花。酒仙同避世,何用厌长沙。
李徵古 【登祝融峰】 欲上祝融峰,先登古石桥。凿开巇嶮处,取路到丹霄。
陈陶 【续古二十九首】 秦作东海桥,中州鬼辛苦。纵得跨蓬莱,群仙亦飞去。
李中 【途中柳】 翠色晴来近,长亭路去遥。无人折烟缕,落日拂溪桥。
伍彬 【句】 稚子出看莎径没,渔翁来报竹桥流。(《夏日喜雨》)
蒋吉 【汉东道中】 九十九冈遥,天寒雪未消。羸童牵瘦马,不敢过危桥。
隐求 【石桥琪树】 山上天将近,人间路渐遥。谁当云里见,知欲渡仙桥。
知业 【句】 接岸桥通何处路,倚栏人是阿谁家。(见《葆光录》)
孙长史女 【孙长史女与焦封赠答诗】 鹊桥织女会,也是不多时。今日送君处,羞言连理枝。
岑参 【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参曾居此郡)】 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钱起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板桥】 静宜樵隐度,远与车马隔。有时行药来,喜遇归山客。
阎济美 【天津桥望洛城残雪】 新霁洛城端,千家积雪寒。未收清禁色,偏向上阳残。
李益 【上洛桥】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何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司空曙 【板桥】 横遮野水石,前带荒村道。来往见愁人,清风柳阴好。
韩愈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方桥】 非阁复非船,可居兼可过。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
韩愈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梯桥】 乍似上青冥,初疑蹑菡萏。自无飞仙骨,欲度何由敢。
隐求 【石桥琪树】 山上天将近,人间路渐遥。谁当云里见,知欲渡仙桥。
王勃 【河阳桥代窦郎中佳人答杨中舍】 披风听鸟长河路,临津织女遥相妒。判知秋夕带啼还,那及春朝携手度。
杜甫 【李司马桥了承高使君自成都回】 向来江上手纷纷,三日成功事出群。已传童子骑青竹,总拟桥东待使君。
张继 【枫桥夜泊(一作夜泊枫江)】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柳中庸 【河阳桥送别】 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
李益 【中桥北送穆质兄弟应制,戏赠萧二策】 洛水桥边雁影疏,陆机兄弟驻行车。欲陈汉帝登封草,犹待萧郎寄内书。
权德舆 【埇桥达奚四、于十九、陈大三侍御夜宴叙各赋二韵】 满树铁冠琼树枝,樽前烛下心相知。明朝又与白云远,自古河梁多别离。
吕温 【题河州赤岸桥】 左南桥上见河州,遗老相依赤岸头。匝塞歌钟受恩者,谁怜被发哭东流。
孟郊 【洛桥晚望】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刘叉 【天津桥】 洛阳宫阙照天地,四面山川无毒气。谁令汉祖都秦关,从此奸雄转相炽。
白居易 【蓝桥驿见元九诗(诗中云:江陵归时逢春雪)】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白居易 【别桥上竹】 穿桥迸竹不依行,恐碍行人被损伤。我去自惭遗爱少,不教君得似甘棠。
白居易 【小桥柳】 细水涓涓似泪流,日西惆怅小桥头。衰杨叶尽空枝在,犹被霜风吹不休。
张祜 【枫桥】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城岁月遥。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
雍陶 【题情尽桥】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雍陶 【天津桥望春】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李商隐 【板桥晓别】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汪遵 【升仙桥】 题桥贵欲露先诚,此日人皆笑率情。应讶临邛沽酒客,逢时还作汉公卿。
汪遵 【升仙桥】 汉朝卿相尽风云,司马题桥众又闻。何事不如杨得意,解搜贤哲荐明君。
关于桥的古诗词
关于桥的.诗句
1、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宋之问《灵隐寺》
2、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韩翃《相和歌辞·江南曲》
3、乘星开鹤禁,带月下虹桥。--虞世南《和銮舆顿戏下》
4、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杜甫《横吹曲辞·后出塞其二》
5、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6、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徐氏 《玄都观》
7、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形遥分七星势。--骆宾王《畴昔篇》
8、雨霁虹桥晚,花落凤台春。--上官仪《安德山池宴集》
9、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卢照邻《咏史其二》
10、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张旭《桃花溪》
11、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温庭筠《相和歌辞·常林欢》
12、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张谓《早梅》
13、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卢照邻《还京赠别》
14、夜夜愁君辽海外,年年弃妾渭桥西。--刘元淑《杂曲歌辞·妾薄命》
15、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董思恭《感怀》
16、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温庭筠《舞曲歌辞·屈柘词》
17、扬州桥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王建《杂曲歌辞·江南三台其一》
18、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李峤《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
19、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宗楚客《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
20、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祖咏《江南旅情》
21、题桥贵欲露先诚,此日人皆笑率情。应讶临邛沽酒客,逢时还作汉公卿。 --汪遵《升仙桥》
22、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王维 《晓行巴峡》
23、谁知桥上思,万里在江楼。 --李频《东渭桥晚眺》
24、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
25、山步溪桥又早秋,飘然无处不堪游。--陆游《秋思》
26、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陵谷双迁谁复识?我来徙倚暮烟中。--陆游《五云桥》
27、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陈子良《游侠篇》
28、日观分齐壤,星桥接蜀门。--骆宾王《送吴七游蜀》
29、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30、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王勃《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31、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魏徵《赋西汉》
32、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刘希夷《采桑》
33、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崔颢《相和歌辞·相逢行》
34、桥因倒树架,栅值垂藤缚。--王维《燕子龛禅师》
35、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李世民《帝京篇》
36、桥寒金雁落,林曙碧鸡飞。--宋之问《送赵司马赴蜀州》
37、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刘禹锡《杂曲歌辞·竹枝》
38、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刘禹锡《杂曲歌辞·壮士行》
39、洛桥瞻太室,期子在云烟。--宋之问
40、洛桥将举烛,醉舞拂归鞍。--张说 《东都酺宴四首》
41、绿渚传歌榜,红桥度舞旗。--张说 《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
42、君不见天津桥下东流水,南望龙门北朝市。--苏颋《长相思》
43、径转危峰逼,桥回缺岸妨。--杜审言《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其二》
44、金谷园中柳,春来已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杂曲歌辞·祓禊曲》
45、涧险泉声疑度雨,川平桥势若晴虹。--张昌宗《游石淙山》
46、虹桥分水态,镜石引菱光。--李百药《安德山池宴集》
47、横截春流架断虹,凭栏犹思五噫风。今来未必非梁孟,却是无人断伯通。--陆龟蒙《和袭美咏皋桥》
48、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陈子昂《春日登金华观》
49、汉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桥万里平。--杨师道《阙题》
50、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王维 《送杨长史赴果州》
51、故人斗酒安陵桥,黄鸟春风洛阳陌。--李颀 《放歌行答弟墨卿》
52、皋桥依旧绿杨中,闾里犹生隐士风。唯我到来居上馆,不知何道胜梁鸿。 --皮日休《皋桥》
53、防拒连山险,长桥压水平。--宋璟《蒲津迎驾》
54、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55、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冯延已《鹊踏枝》
1、湿云不渡溪桥冷。朱淑真《菩萨蛮咏梅》
2、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周邦彦《兰陵王柳》
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4、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野望》
5、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张谓《早梅》
6、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徐凝《七夕》
7、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游湖》
8、水涨鱼天拍柳桥。周邦彦《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9、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1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11、两岸月桥花半吐。真德秀《蝶恋花两岸月桥花半吐》
12、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13、喜鹊桥成催凤驾。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14、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雍陶《天津桥望春》
15、西风乱叶溪桥树。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16、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17、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18、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黄庭坚《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19、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柳永《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20、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21、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22、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23、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24、当时相候赤栏桥,今日独寻黄叶路。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25、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黄庭坚《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26、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杨万里《寒食上冢》
27、司马相如宅在州西笮桥,北有琴台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杜甫《琴台》
古诗词含桥的成语
《七律·长征》
年代:现代 作者: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乌衣巷》
年代:唐 作者: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成语:
1.过河拆桥
解释: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2.修桥补路
解释:修建桥梁,补好道路。旧喻热心公益,解囊行善。
3.遇水迭桥
解释:遇水阻拦,就架桥通过。形容不怕阻力,奋勇前进。
4.桥是桥,路是路
解释: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同“桥归桥,路归路”。
5.过桥抽板
解释: 比喻目的达到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清平乐·题上卢桥》古诗词鉴赏
古诗简介
《清平乐·题上卢桥》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本词上片写景含情,下片兴叹说理。把因上卢桥附近的自然形势而产生的人间兴亡和自然变化的感叹,表现得令人信服、引人遐想,体现出情、景、理高度统一时的艺术魅力。
赏析/鉴赏
本词上片写景含情,下片兴叹说理。把因上卢桥附近的自然形势而产生的人间兴亡和自然变化的感叹,表现得令人信服、引人遐想,体现出情、景、理高度统一时的艺术魅力。上片起韵赋写泉水,这是他站在桥上观望的第一景。他将泉水写得生气淋漓,气势不凡。先着一“清”字状其色,再以“奔快”写其流势之急,这样,泉水的声色形态就似乎写足了。以下在尽头处又以虚笔转出一境,以青山试图阻碍它,而它不管不顾一味奔腾向前的姿态,勾勒出了它的来处和去路,也赋予了它一种乐观、倔强的性格。接韵描绘上卢桥一带回旋曲折、山水环绕的地势,将一幅平常的山水画点染得清幽秀美。上片写景的特色,在于动静交错,生气栩栩,体现了词人对于山水的清赏能力。下片即景遐想,由对眼前山水的清赏,转入对于自然和人事沧桑的思索。他因上卢桥一带襟山带水、十里平地的地理形势,猜想它也许是从当年的城市变迁而来。为了证明自己猜想的'可靠,他先在表明这一看法前作出铺垫,也就是用人们常说的沧海桑田的观点作引子。在邈远的时间内,深谷变为山陵、山陵变为深谷的地貌迁变,在漫长的历史上,闹市变为桑田、桑田变为闹市的人间兴废,既然都是可能的,那么,作为形胜的上卢桥一带,有过小小兴亡,当然也就很可能了。这是先立其大,再言其小,顺势而下,无可怀疑。这样的议论,畅快无碍。此词虽是随意点染,却也颇见理路,饶有趣味,写景兴叹,都臻上乘。而它的因小见大的思路,也表明了作者这一时期从大处、从根本处领略人生的情思趋向。
有关咏桥的诗人和古诗词
《诗经.大雅.大明》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诗中写武王之母太姒来归之情,文王亲自迎亲于渭水,渭水无车,于是立即“造舟为梁”,以通亲好,显示了文王对太姒女的真挚感情和遇事果断的.魄力,因而极大地显示了文王的光辉。这可以说是我国诗歌中最早出现咏桥的名句。
宋之问(?-717?)为初唐著名诗人,中宗时(684)为越州长史,饱览越中风光。宋之问的《游云门寺》写到了云门石桥的情景:“维舟探静域,作礼事尊经。龛依大禹穴,楼依少微星。......虹桥转翠屏”。
元稹(779-817)字微之,曾为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寄乐天》:“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汜桥前百里镜,安得故人生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灵汜桥在五云门外,今废。此诗写越州风光的优美,热情邀请白居易来越州销魂。
李绅(772-856),唐大诗人,大和七年(833)为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灵汜桥》是一首完整的咏桥诗,诗曰:“灵汜桥边多感伤,分明湖派绕回塘。岸花前后闻幽鸟,湖月高低怨绿杨。能促岁阴惟白发,巧乘风马是春光。何须化鹤归华表,却数凋零忆越乡。”
华镇(约1093年前后在世),北宋著名诗人,又名华安仁,会稽人。《还珠桥》:“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清风不共门墙改,长与寒泉起浪花。”
陆游(1125-1210),山阴人。古代爱国诗人,他一生所存9300多首诗至少写到30多座桥,有百余首桥诗。陆游与云门寺结下深厚的感情,这里曾经是陆游早年读书之处,史称“云门草堂”。《五云桥》:“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陵谷双迁谁复识?我来徙倚暮烟中。”第二句是描绘石桥的千古佳句。《秋思》:“山步溪桥又早秋,飘然无处不堪游,僧廊偶为题诗入,鱼市常因施药留”。
陆游在《剑南诗稿》中有十几首写绍兴的柳桥,如:《戏作绝句,以唐人句终之》“雨细穿梅坞,风和上柳桥。山居无历日,今日是何朝?”《柳桥秋夕》:“柳疏桥尽见,水落路全通。衣杵家家月,渔舟浦浦风。眼明无俗物,步蹇有枯筇。野逸谁能那,悠然西复东?”《秋日杂咏》:“久雨初睛喜欲迷,青鞋踏遍舍东西。忽然来到柳桥下,露湿蓼花红一溪。”《柳桥秋夜》:“青帝万里月轮孤,扫尽浮云一点无。正是吾庐秋好夜,上桥浑不要人扶。”《即事》:“小山榴花照眼明,青梅自堕时有声。柳桥东岸倚筇立,聊借水风吹宿醒。”《柳桥》:“村路初晴雪作泥,经旬不到小桥西。出门顿觉春来早,柳染轻黄已蘸溪。”《独行,过柳桥而归》:“忽觉意稍佳,呼童扶下堂。寒云覆江干,惨惨雪欲作。篱根犬迎吠,碓下鸡俯啄。徐行过傍舍,醉笑盛酬酢。”
陆游还写了绍兴其他许多桥,如:《题跨湖桥下酒家》:“湖水绿于染,野花红欲燃。春当三月半,狂胜十年前。小店开新酒,平桥上画船。翩翩幸强健,不必愧华颠。”《泊舟湖桥酒楼下》:“缥缈云边罨画楼,空蒙雨外木兰舟。谁知老子清狂甚,独占城南十里秋?”《柳》:“春来无处不春风,偏在湖桥柳色中。看得浅黄成嫩绿,始知造物有全功。”《晚归》:“梅市桥边弄夕霏,菱歌声里棹船归。白鸥去尽还堪恨,不为幽人暖钓矶。”《梅市舟中作》:“漕渠北向小桥通,渐入苍茫大泽中。造物将无知我醉,故吹急雨打船篷。”《暮春》:“市桥岸下泛湖舟,雕槛疏帘半上钩。春事几何君惜醉,明朝赤帜插谯楼。”《江上》:“禹会桥头江渺然,隔江村店起孤烟。冷云垂野雪方作,断雁叫群人未眠。万里漂流归故国,一生蹭蹬付苍天。暮年尚欲师周孔,未遽长斋绣佛前。”《闲游》其三:“祓除情景烟波上,放荡胸怀诗酒中。禹会桥边潮落处,夕阳几度系孤篷。”《过杜浦桥》二首:其一:“桥外波如鸭头绿,杯中酒作鹅儿黄。山茶花下醉初醒,却过西村看夕阳。”其二:“桥北雨余春水生,桥南日落暮山横。问君对酒胡不乐?听取菱歌烟外声。”《舟中》:“捩柁柯桥北,维舟草市西,月添霜气峭,天带斗杓低。浦冻无鱼跃,林深有鹤栖。不嫌村酒恶,也复醉如泥。”
绍兴城里的桥,陆游也写了不少咏桥诗,如:《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绝句》:“城南天镜三百里,缭以重重翡翠屏。最好长桥明月夜,寄船策蹇上兰亭。”《月下自三桥泛湖归三山》:“素璧初升禹庙东,天风为我送孤篷。山横玉海苍茫外,人在水壶缥缈中。茅舍灯青闻吠犬,苹汀烟淡见惊鸿。白头尚耐清寒在,安得终年伸钓翁。”《秋夕虹桥舟中偶赋》:“解缆初离小市门,放篙冲破一溪云。露萤合散自成阵,水鸟飞鸣如觅群。枫落河疏秋渐老,河倾斗转夜将分。书生老负功名志,醉里长歌强一欣。”
徐渭(1721-1739),山阴人,为明代著名诗人、戏剧家、书画家,我国青藤画派创始人,写了不少咏桥诗。如:《柳桥不知谁氏园,旧有梨树六株,花甚盛。余每当月夜坐观移时,拟买之屋而扁曰香雪园,今归谁氏,梨且斫尽矣》,这诗题目较长,对柳桥梨树表达了深切的情意:“六树梨花打百球,昔年曾记柳桥头。娇来靥靥西施粉,冷伴年年燕子楼。不受三郎催羯鼓、好当一梦入罗浮。今来斫尽谁家圃,鼙负山人扁额休。”
李慈铭(1834-1894),被尊为一代文史大师,写过一些颂赞绍兴柳桥的诗:《寓山四负堂谒祁忠惠公像》:“一泓清绝寓园中,角巾屹然水中止。讲学同源幸得人,柳桥携手王元趾”句。
园林中的桥,在园路穿过园林水体处、岛屿和湖岸的连接处、无路可通的陡岸峭壁处以及横跨风景区的山沟处等地方都需要设置园林桥。
园林桥的作用各不相同,有用于悬空的道路,起组织游览线路和交通功能;有作为凌空的建筑,点缀水景:还有作用分隔水面,增加水景层次。燕园的桥就有这些的各样特点,燕园共有24座桥,未名湖畔便有五处,分别是回头桥、二分桥、奈何桥、湖东桥,还有一个由石块组成的桥,且称踏步桥。
回头桥是通往未名湖心岛的一座平桥,桥两侧有精致古朴雕花。去往湖心岛之人,往返必然要回头再过此桥,故得回头桥之名。走过此桥,自有回首听风之感。回头桥桥长8。6米,高1。5米,有5个方孔桥拱,要说它最异于其他几座桥的就是它是没有护栏的。
湖东桥,一座位于未名湖的东北拐角处的拱桥。桥长5。3米,高2。1米,护栏高1米,只有一个桥拱。此桥旁边有大路,所以过桥就可有可无,上桥可观未名湖色也可观行人之态,然并不是必然之选,那为何建起这座桥呢?糊里糊涂,都是可以,所以此桥又叫糊涂桥。但途径此处,这座桥亦是别有一番韵味。
奈何桥是在钟亭西面路上通向红楼的平面方孔石桥。桥长6。3米,高2。2米,护栏高0。9米,独一个方孔桥拱。红楼为行政办公楼,人莫之奈何,有诗云:“看他浊水穿桥下,人在奈何桥上行。”每过此桥辄呼奈何,故名。
未名湖中有一座桥是很难被发现的,不经过提前细致的了解自是周周转转也杳无音讯,这座桥即是踏步桥。
踏步桥即汀步,是一种较特殊的园桥类型,园林中又称为点式桥或跳墩子,是在小溪间、浅滩中散置的天然石块组成,这时脑海中自然会浮现出一个疑惑,这些天然石块能有什么作用呢?要知道,直接踏上石舫这件事并不是件易事,那么这座踏步桥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们要步上石舫时,不经意间就会通过这些天然石块组成的桥来过渡,这种不是很明显的作用也正是踏步桥不易被发现的原因。
北大燕园的桥各具特色各有特点,具有园林桥的实用性、观赏性、艺术性的特点,但又蕴含了燕园的独特风采,这些桥与未名湖、博雅塔相映成趣,在园林桥中体现了较高的造诣,构成了燕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一次读〈〈边城〉〉就被主人公翠翠吸引,一个纯真、善良、孝顺爷爷的女孩。文章前篇就安排了翠翠与傩送的相识,一个少女蒙胧的情丝开始有了展现。接着发展成为傩送与哥哥岳云同时爱上了翠翠,岳云为了成全弟弟而赌气下滩因为意外身亡,而傩送因为对哥哥的愧疚而没有回来。文章的结局便成了翠翠的那一句:“也许他明天就回来了,也许永远都不回来了吧。”
当我们为翠翠失去了与傩送的美好爱情而惋惜时,是否注意到了翠翠在发觉自己喜欢上傩送却并没有告诉爷爷,而爷爷也没有关心过翠翠少女的情思。
现处在青春期的我们或许有过对异性的喜欢,甚至有的已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恋情。在现实生活中因为过早恋爱而引发的悲剧有很多,面对情感上的问题,我们是否告诉了家人,是否向自己最信任的人敞开心扉了吗?我想大多数人应该没有吧。
很多人认为将这些事说给长辈们听,他们一定会不理解,甚至还会使用暴力手段向孩子们施压,不过不管长辈们面对这类问题是什么样的反应,向孩子们说出问题的严重性也好,告诉孩子们怎样处理这类问题也好,动手打孩子也好,这都是出于对孩子们的爱。
重新将问题回到翠翠的身上吧,如果她曾告诉过爷爷她喜欢傩送的话,也许〈〈边城〉〉的结局就要改写了,或许呈现给我们的就是翠翠与傩送幸福生活的画面,而文章就正是因为翠翠与爷爷缺少的交流才有了这样令人惋惜的结局。
所以我认为交流是最重要的,不管面对怎样的问题,将它说出来,或许前方就会柳暗花明了。
生活中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男孩欺骗家人学校有活动而出去与女朋友约会,却发生了一件令他尴尬的事,他在街上偶遇了父亲,他的心中开始有了不安,一惯严厉的父亲将会怎样对待他的儿子。晚上,父亲来到了儿子的房间,与他说起了上午的事,父亲没有指责他,反而告诉儿子他的恋爱故事。但是在文章结束父亲却说了这样一句话:“亲爱的儿子,你的女朋友爱你,但你的父亲比她多爱你。”男孩终于在那一刻开始改变,直到他拥有了自己真正幸福的家庭。
是啊,沟通真的很重要,让我们学会沟通吧。
一块木板连接了两岸的陆地,湍急的河流无奈的仰望着它,这就是最早的桥。
桥是最普通的交通工具了。从古到今,从赵州桥到长江大桥,桥无不淋漓尽致地展示着它无穷的魅力。
在我心中就有这样一座桥,虽不能惊天地却能泣鬼神的桥。
悬崖这边,有一群被猎人逼上绝路的斑羚,斑羚都绝望的叫着。想越过这宛如一线天而相距六米左右的悬崖对斑羚来说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最健壮的公斑羚最多只能跳出五米远,更何况羊群中有许多母斑羚、小斑羚和老斑羚。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随着镰刀头羊的一声吼叫,整个斑羚群迅速分成两拨,老年斑羚为一拨,年轻斑羚为一拨。此时,又出现一个最严峻的问题:年轻斑羚的数量却比老年斑羚多一只,也就是说,有一只小斑羚面临着跳下悬崖,粉身碎骨。就在这时,出现了最悲壮的,也是最催人泪下的一幕:领头羊义无暇顾的走到了老年斑羚的队伍之中。于是,便使这座桥“凄美”的桥达到了一种凄艳的完美。第一对老斑羚和一只半大斑羚走到崖边,后退了几步,突然,半大斑羚飞奔起来,差不多同时,老斑羚也快速起跑,一个意想不到的镜头出现 了,在半大斑羚跳出后从最高点往下降的瞬间,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成功地落在半大斑羚蹄下,半大斑羚借助老斑羚结实的背再度起跳,奇迹般的落到对岸,而老斑羚笔直地坠入悬崖。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跳跃,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凄美的弧线。
原来,老斑羚是在用生命为下一代搭起了迈向新生的桥。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斑羚摔的粉身碎骨。最让人震惊的是,老斑羚竟能如此平静地走向死亡,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
它们心甘情愿地为下一代铺出了生命和希望之桥,同时,也让少年斑羚感到了奉献的伟大意义。
这时的桥已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桥了,而是升华为一座座用心搭建的桥,用爱搭建的桥。这是动物界最美的、最伟大的桥,也是让人类都感到惭愧的桥。
如今,摄影师和画家们仍在扑捉着桥之美,而在我心中斑羚搭建的爱之桥永远是最美丽、最伟大的桥!
★ 桥作文
★ 桥导游词
★ 《桥》读后感
★ 桥 作文
★ 桥作文
★ 桥范文
★ 桥说课稿
★ 作文桥
★ 古诗词猜谜语
★ 中秋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