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资料与名句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Narrenschiff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孟浩然的资料与名句(共含6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Narrenschiff”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孟浩然的资料与名句

篇1:孟浩然的资料与名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天边树如荠,江平洲如月。——《秋登万山寄张五》沈德潜疑曰:语淡而味终不薄。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难亭怀辛大》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渐与骨肉远,转于奴仆亲。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以上这篇孟浩然的名句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

篇2:孟浩然的资料

孟浩然的资料

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汉族。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他和王维交谊甚笃。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开元二十二年(734),韩朝宗为襄州刺史,约孟浩然一同到长安,为他延誉。但他不慕荣名,至期竟失约不赴,终于无成。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适浩然背上长了毒疮,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李白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赞叹说:“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里,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王维曾画他的像于郢州亭子里,题曰:“浩然亭”。后人因尊崇他,不愿直呼其名,改作“孟亭”,成为当地的名胜古迹。可见他在古代诗人中的盛名。王维、李白、王昌龄都是他的好友,杜甫等人也与他关系甚好。

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如《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篇,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杜甫说他、“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又赞叹他“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遣兴》)。皮日休则称:“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北齐美萧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先生则有'微云澹河汉,疏雨滴梧桐'。乐府美王融'日霁沙屿明,风动甘泉浊';先生则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谢眺之诗句精者有'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先生则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此与古人争胜于毫厘也。”(《郢州孟亭记》)其抒情之作,如《岁暮归南山》、 《早寒江上有怀》、 《与诸子登岘山》、《晚泊浔阳望庐山》、《万山潭作》等篇,往往点染空灵,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而蕴藉深微,挹之不尽。严羽以禅喻诗,谓浩然之诗“一味妙悟而已”(《沧浪诗话·诗辨》)。清代王士碌推衍严氏绪论,标举“神韵说”,宗尚王孟,曾举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一诗作为范本,说:“诗至此,色相俱空,政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分甘馀话》) 盛唐田园山水诗,在继承陶、谢的基础上,有着新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诗派。其代表作家中以孟浩然年辈最长,开风气之先,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唐音癸签》引《吟谱》语)。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联,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并列,成为摹写洞庭壮观的名句。清代潘德舆曾指出:“襄阳诗如'东旭早光芒,浦禽已惊聒。卧闻鱼浦口,桡声暗相拨,日出气象分,始知江湖阔'、'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精力浑健,俯视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养一斋诗话》)然而这在孟诗中毕竟不多见,不能代表其风格的主要方面。总的说来,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苏轼说他“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陈师道《后山诗话》引),是颇为中肯的。

孟襄阳虽为唐山水诗之始创者,然其成就却居王维下,何也?一 因其才气不殆,二因其诗意常未若王维高远。孟浩然一生不仕,心有不 甘,此情多发之于诗,令其诗每有寒俭处。而王摩诘一生出仕入仕,几 经周折,于世情之变体味颇深,此情发之于诗,则往往意趣清远,无迹可寻。

虽则,孟诗亦自有其过人处。其诗之淡远处,既上继陶潜余绪,又 不减王维。如“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 舟”等句,真可谓“清空自在,淡然有余”,不愧山水诗中之佳制也。

天宝四载(745)宜城王士源辑录孟浩然诗,得218首,其书已佚。现在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较王本多45首,其中窜入有别人的作品。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除了四十岁时到长安应过一次科考外,一直在家乡鹿门隐居读书、写诗自娱。诗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是盛唐主要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合称“王孟”。

田园山水诗

王维的诗歌描写山川美景,抒发融入自然的喜悦,读来清新自然;孟浩然的诗描写田园风光,表达对农家生活的热爱,读来朴质感人。王孟是盛唐时期的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其中王维的成就最高,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他能将绘画的原理与技巧灵活的运用到诗歌创作中。

孟浩然和隐居

隐居本是那时代普遍的倾向,但在旁人仅仅是一个期望,至多也只是点暂时的调剂,或过期的赔偿,在孟浩然却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事实。在构成这事实的复杂因素中家乡的历史地理背景,或许是很重要的一点。

在一个乱世,例如庞德公(东汉名士)的时代,对于某种特别性格的`人,入山采药,一去不返,本是唯一的出路。但生在“开元全盛日”的孟浩然,有那必要吗?然则为什么三番两次朋友伸过援引的手来,都被拒绝,甚至最后和本州采访使韩朝宗约好了一同入京,到头还是喝得酩酊大醉,让韩公等烦了,一赌气独自走路呢?正如当时许多有隐士倾向的读书人,孟浩然原来是为隐居而隐居,为着一个浪漫的理想,为着对古人的一个神圣的默契而隐居。在他这回,无疑的那成立默契的对象便是庞德公。孟浩然当然不能为韩朝宗背弃庞公。鹿山不许他,他自己家园所在,也就是“庞公栖隐处”的鹿门山,决不许他那样做。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寞,惟有幽人自来去。

这幽人究竟是谁?庞公的精灵,还是诗人自己?恐怕那时他自己也分辨不出,因为心理上他早与那位先贤同体化了。历史的庞德公给了他启示,地理的鹿门山给了他方便,这两项重要条件具备了,隐居的事实便容易完成得多了。实在,鹿门山的家园早已使隐居成为既成事实,只要念头一转,承认自己是庞公的继承人,此身便俨然是《高士传》中的人物了。总之,是襄阳的历史地理环境促成孟浩然一生老于布衣的。孟浩然毕竟是襄阳的孟浩然。

篇3: 孟浩然的名句

孟浩然的名句

1、白云日夕滞,沧海去来观。故国眇天末,良朋在朝端。

2、山寺钟呜昼已昏,鱼梁渡头争流暄。

3、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

4、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5、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渐与骨肉远,转于奴仆亲。

7、平石藉琴砚,落泉洒衣巾。欲知冥灭意,朝夕海鸥驯。——孟浩然语录

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9、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远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11、清猿不可听,沿月下湘流。

12、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13、高标回落日,平楚散芳烟。何意狂歌客,从公亦在旃

14、吾昔与尔辈,读书常闭门。未尝冒湍险,岂顾垂堂言。

15、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16、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孟浩然语录

17、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

18、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19、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名句

20、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2、晴山秦望近,春水镜湖宽。远怀伫应接,卑位徒劳安——孟浩然名句

23、心驰茅山洞,目极枫树林。不见少微星,星霜劳夜吟。

24、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25、昼夜常自强,词翰颇亦工。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

26、当途诉知己,投刺匪求蒙。秦楚邈离异,翻飞何日同

27、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

28、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9、念我平生好,江乡远从政。云山阻梦思,衾枕劳歌咏

30、知音世所稀。——孟浩然名句

31、公卿有几几,车骑何翩翩。世禄金张贵,官曹幕府贤

32、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33、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34、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

35、台岭践磴石,耶溪溯林湍。舍舟入香界,登阁憩旃檀。

36、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7、自此历江湖,辛勤难具论。往来行旅弊,开凿禹功存。

38、歌咏复何为,同心恨别离。世途皆自媚,流俗寡相知。

39、‘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40、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41、浦上摇归恋,舟中失梦魂。泪沾明月峡,心断Wo原

42、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43、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孟浩然语录

44、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难亭怀辛大》

45、常恐填沟壑,无由振羽仪。穷通若有命,欲向论中推

4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7、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48、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49、晚途归旧壑,偶与支公邻。导以微妙法,结为清净因

50、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51、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孟浩然语录

52、敢扉松长长寂莫,唯有幽人自来去。

53、久别思款颜,承欢怀接袂。接袂杳无由,徒增旅泊愁。——孟浩然名言

54、烦恼业顿舍,山林情转殷。朝来问疑义,夕话得清真

55、襄王梦行雨,才子谪长沙。长沙饶瘴疠,胡为苦留滞

56、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诗礼袭遗训,趋庭沾末躬。——孟浩然名句

57、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

58、桥外波如鸭头绿,杯中酒作鹅儿黄。

59、贾谊才空逸,安仁鬓欲丝。遥情每东注,奔晷复西驰

60、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61、离阔星难聚,秋深露已繁。因君下南楚,书此示乡园。

62、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携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

63、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名句

64、顺时行杀气,飞刃争割鲜。十里届宾馆,征声匝妓筵

65、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66、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67、我行适诸越,梦寐怀所欢。久负独往愿,今来恣游盘

68、桂水通百越,扁舟期晓发。荆云蔽三巴,夕望不见家。

69、墨妙称古绝,词华惊世人。禅房闭虚静,花药连冬春

70、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71、壁立千峰峻,流万壑奔。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孟浩然名句

72、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

73、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74、天边树如荠,江平洲如月。——《秋登万山寄张五》沈德潜疑曰:语淡而味终不薄。

75、从禽非吾乐,不好云梦田。岁暮登城望,偏令乡思悬。

76、所思在建业,欲往大江深。日夕望京口,烟波愁我心。

77、山茶花下醉初醒,却过西村看夕阳。

78、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79、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0、幼闻无生理,常欲观此身。心迹罕兼遂,崎岖多在尘。——孟浩然名言

81、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82、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孟浩然名句

8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84、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孟浩然名句

85、渐与骨肉远,转于奴仆亲。

86、狭迳花障迷,闲庭竹扫净。翠羽戏兰苕,W鳞动荷柄。——孟浩然名言

87、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孟浩然名言

88、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89、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

90、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9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2、南陌春将晚,北窗犹卧病。林园久不游,草木一何盛。

93、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94、迟尔同携手,何时方挂冠。

95、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篇4:《春晓》作者孟浩然相关资料

《春晓》作者孟浩然相关资料

孟浩然,湖北襄阳人。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下面就一起了解一下他的资料吧。

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但以“当路无人”,只好还归故园。开元二十八年(740),诗人王昌龄游襄阳,和他相聚甚欢,但此时孟浩然背上正生毒疮,据说就是因为“食鲜疾动”,终于病故,年五十二岁。

孟浩然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直到碰了钉子才了结了求官的愿望。他虽然隐居林下,但仍与当时达官显宦如张九龄等有往来,和诗人王维、李白、王昌龄也有酬唱。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境界,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得到时人的倾慕。李白称颂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礼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可见他在当时即享有盛名。他死后不到十年,诗集便两经编定,并送上“秘府”保存。现有《孟浩然集》。

孟浩然与王维诗风的异同点

王维、孟浩然虽都盛唐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作家,但由于他们生活环境和性格气质的不同,在诗的写法和艺术风格方面是有区别的。首先从以下三个方面看:

一.王维山水田园诗具有空明的境界和宁静之美,诗歌宁静优美而神韵飘渺。

二.净化了的情思,用提纯的景物表现,有种单纯明净的美。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更贴近自己的生活,景物描写带有即兴而发、不假雕琢的特点,诗语自然纯净,似比王维的诗更显淳朴,诗歌呈现出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如《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三.王维的山居歌咏擅长与表现空山的宁静之美,而孟浩然的乘舟行吟之作则表现了山水的纯净之美,语言清省。

然后从艺术特点看: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山居秋暝》是自如美与心境美融为一体,创造出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孟浩然诗是从高远处入笔,自寂寞处低徊,随意点染的景物与清淡的情思相融,形成平淡清远而意兴无穷的明秀诗境。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所描述的境界是宏阔,气势是壮大。《春晓》的笔调似有惜春之情,却无迹可寻,语言自然纯净内秀。《宿建德江》所写的是客愁,其语句平淡,诗味却很醇厚。

其次从诗风格看:孟浩然和王维的山水诗都不追求词藻的华美,而是力求极自然地表现山水本身的美。同时他们也都在山水诗中尽力表现自己的个性。孟浩然常在山水描写中融入游子飘泊之感,由于心情孤寂,山水也染上了一层清冷的色彩,有时诗人被作为画面的一部分而写进诗里。孟诗缺乏对理想的追求,其基本风格是恬淡孤情。王维的山水诗则往往渗透着佛家虚无冷寂的情调,诗人努力去追求那种远离尘嚣的空而寂的境界,故许多山水诗中不见诗人的影子,却能感到他沉浸在寂静的快乐中,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最后从诗的内容看:王诗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上比孟诗略胜一筹。就山水诗而言,王维受佛教思想影响较深,处处可见受绘画影响的痕迹,这些在孟诗中都很难找到;就田园诗而言,王维善于写静,以有声写无声,是幽静;而孟诗中的静往往是“寂静”,是直写其静;王诗中的景色是一幅幅静美的田园画,孟诗则如一个个蒙太奇镜头;王诗“物我一体”,是“无我之境”,孟诗往往有诗人活动的影子,是“有我之境”,孟诗喜直接抒情、议论,王诗多以景见情,情景交融。二人各有成就,不宜轩轾。“如果说孟浩然是以比兴寄托和壮逸之气充实了南方山水诗的骨力,那么王维就是在充分吸取南方山水诗表现一书的基础上,开辟了北方山水田园诗的新境界,以雄浑壮丽与清新自然相结合的风格,实现了汉魏风骨与齐梁词彩相交融的艺术理想。如果说孟浩然的山水诗是以感受为主,而较少刻画,以淡化意象取胜的话;那么王维则更擅长于精确刻画形貌特征,用精心结构的画面表现丰富的感受,因此他笔下的山水无论色彩或构图都比孟浩然鲜明。 王维的诗歌创作是丰富多彩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艺术风格同具”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他不是”偏精独诣“的”名家“,而是”具范兼熔“的”大家“。

总之,王维的诗是丰润而富有生趣,孟浩然的诗是清淡而韵味悠长。有如人在品尝一壶上好的茶,使人回味无穷。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孟浩然的资料介绍

2.孟浩然的资料简介

3.孟浩然简介资料

4.孟浩然的资料简介大全

5.孟浩然资料简介

6.孟浩然生平资料

7.孟浩然的资料

8.孟浩然文学创作资料

9.孟浩然诗作资料

篇5:孟浩然与山水诗

孟浩然与山水诗

作为唐代第一位以山水诗见长的诗人,孟浩然不仅以创作大量的山水田园诗丰富了诗歌的题材,而且以清淡旷远的风格闪烁着夺目的光彩。纵观他的山水田园诗,我们不难发现,那里寄托了孟浩然的诸多情怀。其中之一就是寄托了强烈的出仕愿望。

在盛唐诗人中,孟浩然是唯一一位终身不仕的诗人。在他人眼里,孟浩然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隐逸诗人。李白就曾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赠孟浩然》)这是诗人李白心目中的孟浩然,也是一般唐人心目中的孟浩然——一位多么倜傥而又飘然出尘的逸士!

其实,孟浩然并非无意进仕,年轻时候的他,虽然生活在家乡的山清水秀之中,但他的内心怀着积极的`抱负。与盛唐其他的诗人一样,他也怀有济时用世的强烈愿望,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前四句写洞庭湖的壮美景色,气势雄伟,意境开阔。后四句即景抒情,“临渊羡鱼”而坐观垂钓,孟浩然希望能够通过张丞相的引荐而进入仕途。诗歌中含有一种不甘寂寞的豪逸之气,从中反映出孟浩然的雄心壮志。

他在《田园作》一诗中写道,“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冲天羡鸿鹄,争食嗟鸡鹜”。诗人写自己年已三十却还居于田园,叹息无人举荐,岁月流逝,徒有鸿鹄之志却无法实现。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追求仕途的心愿是很强烈的。

毕竟,孟浩然处于初盛唐之交的时代,他的社交活动和文学创作则主要在盛唐时期。这是一个士人要求摆脱各种传统束缚,渴望建功立业、获取功名富贵并进入社会上层的时期。在这样的时代里,一身才华的孟浩然又何能例外呢?之所以会让他人误会孟浩然是一位隐逸诗人,是因为他受着佛禅思想的濡染,并不像时人那样热衷于应举考试,而是一般都过着隐居的生活,只不过他的隐居是“养望待时”,“其求仕过程的表现,颇有点走‘终南捷径’的味道”。

在孟浩然的很多山水田园诗中,细细品味,我们其实是可以看到他迫切要求入仕的心态的。古人一般都喜欢把自己的失意之情融进山水田园中,以此来消融和减少自己的伤感和抑郁之情。作为失意文人之一的孟浩然自然也不例外,他的山水田园诗就寄托了自己的许多情怀。

吟读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那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可以感受到他解不开的仕隐情结。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盛唐时代的社会风貌和认识到当时的社会黑暗。

篇6:张九龄与孟浩然

张九龄没有向明皇举荐孟浩然,为什么?

据说孟浩然在长安遭到冷遇,回到襄阳,又南游洞庭时,因面对波澜壮阔的湖水,不禁激起自己求仕的壮志,就写了下面这首赠给张九龄的求荐诗。

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的名句

伽利略名言名句,伽利略的简介资料

孟浩然的仕与隐情结

《晚春》孟浩然

赠孟浩然

送孟浩然

春晓孟浩然

春晓 孟浩然

新唐书孟浩然

初秋孟浩然

孟浩然的资料与名句(集锦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孟浩然的资料与名句,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